雪片飘飞,他扔掉手中断箭, 步步血印地走到康熙十步之外——他不能再往前了,隆科多与周围亲卫的佩刀已出鞘, 寒光划过半空, 他们纷纷挡在康熙面前。
原来皇阿玛真将他当做谋逆之徒、乱臣贼子防备着?废太子不由仰天大笑, 旋即撩起衣袍跪倒在冷得刺骨的雪地中,向康熙重重磕头:“阿玛。”
他没叫皇阿玛,却让康熙心绪复杂。这一刻没有君臣, 唯有父子……是么?
“你今儿闹这一出, 只是为了程氏那个汉女?”康熙阴沉着脸, 面色越发不善,“这样蛊惑人心的女人, 更该杀了!”
“您错了阿玛。”废太子抬起烧得通红的眼眸,“没了她,儿子早就死了。”
他在过剩的父爱、扭曲的君恩里压抑了那么多年,时至今日失去所有,终于敢抛开了一切桎梏的枷锁,决定要亲手将这胸膛狠狠撕扯开,用尖利刀刃剖下那颗孤独无望的心给康熙看。
“阿玛。”
“您若杀了她,便等于将儿子再杀了一遍。”
“您恐怕不知道吧?从很早之前起,我便很羡慕九弟可以在您膝上撒娇,很羡慕十弟可以在您面前插科打诨,也很羡慕十四弟犯了错可以撒腿就往永和宫跑,更很羡慕他们有拼死也会护着他的额娘。”
雪静静地落着,簌簌打在周围众人头上顶戴上,所有人都不敢言语,于是着风雪之中,唯有废太子那仿佛被冰雪湃得冷透了的声音。
“这些事我都不敢做,也不能做,我是太子,要端方自持,要当众人的表率,自打六岁进上书房起,您就不大抱我了,您给早夭的六弟取名胤祚,也抱着他上朝的时候,我就站在边上,每回都是梁谙达不忍心,返回来将我背回毓庆宫。”
“这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您觉得我什么都有了,可我却觉着孤独,我从始至终也只有一个程氏罢了,说来可笑,她是个瞧着没什么好处的女子,每日最常问的便是二爷您今儿开心吗,热不热冷不冷,有时她懒起来,还会带着你胡闹不起床,她不通诗书、不抄佛经,字也写的一塌糊涂,可她就像一盏灯亮在儿子心里,因为她是这宫里唯一的活人。”
“只有她没有把我当太子,而是把我当成一个人。”
“也只有在她身边,儿子才像一个人。”
废太子深深顿首,伏地不起,他如今已不是太子,身无旁物,只剩一条苟延残喘的性命。于是他将生死与前程全度抛诸脑后,只想从严酷的父亲手中,留下深爱之人的性命。
“所有罪过都是儿子的错,与他人无尤,求阿玛念在弘晳的份上,饶了她。”
为何只言及弘晳,是因为额林珠早已不在了啊……作为梦中外来之客的胤礽眼见这一切,几乎想拔腿冲过去,想将那个早已暮气沉沉的废太子从地上用力拽起来,他痛苦不已地呐喊:“不要跪了!不要求了!大不了一起死了!”
没人能听见他的声音,就像没人能看到他的身影,这已是故去的风、故去的雪,故去的他无力回天的垂死挣扎。
可还没等他触碰到那染血的衣袖,整个人已经被风吹拂起来,转眼间却落在了宗人府专用来廷惩治罹罪宗室、犯妇的官房三所。
昏暗的官房里连个窗子也没有,胤礽摔在发霉腐烂的稻草上,好一会儿眼睛才适应了这黑沉沉的光线,他撑起身子四下张望,冷得好似冰窖似的官房里,连一个火盆都没有。
他在角落里窥见一个纤薄的轮廓,她披着一条破得棉絮都露在外头的旧褥子,抱着膝盖蜷使劲将自己蜷缩起来,却依然冻得打摆子,她将头埋在双臂之中,看不清面目,只是那身影在黑暗冷冬中越发显得孤寂凄凉。
胤礽怔怔地望着她的身影,双腿如灌铅般沉重,几乎不忍心走过去触碰她,她拼命团成一团的身影仿佛有种已痛苦得几近破碎之感。
“阿婉……”他想说话,声音却哽在喉头,最终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
这时,外头走廊却传来了一阵重重的脚步声,只听门外钥匙哗啦之声,沉重的门锁被一层层打开,久违的光线透了进来,照进来一方摇曳的烛光,那忽明忽暗的光亮中站着个面目可憎的健妇,她手里捏着一沓纸笔,声音粗粝:“程氏,皇上有旨,命你好生回想废太子在毓庆宫时可有僭越谋逆之举?圣上隆恩,说你若能写下废太子诸多罪状,便饶你一死。”
那身影缓缓抬起头来。
“罪状?”削瘦得几乎已经凹进去的脸庞上,阿婉的眼眸亮得犹如两点火焰,她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扯起嘴角笑起来:“好啊,我写。”
那健妇便命人拿来一截蜡烛,又搬来矮几,将纸笔丢在上头,从鼻孔里喷出一声冷哼:“算你识相,快写!等会我就回来拿!若是没有,仔细你的皮!”
健妇重新锁上了门,等那人走了以后,梦中的阿婉面容出奇的平静,她慢慢地走到桌前,胤礽只见她那瘦得嶙峋的手腕在衣袖里晃荡,不由心里一酸。
阿婉好瘦了。
她到底受了多少苦?
梦中的阿婉走到那矮几面前,没有蒲团也没有凳子,她就跪在冰冷无比的地上,垂眸提起笔来,不假思索便蘸墨写下让胤礽惊骇非常的句子:
“罪妇程氏跪奏皇上。”
“细数太子罪状有三,其全是欲加之罪、不实之词!罪妇伏请皇上勿要偏听偏信小人之言,泣血叩请皇上圣裁,重启废太子之案!”
“一是行围途中,大阿哥检举太子有偷窥圣躬居心叵测之罪,状告太子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要行鸩害谋逆之举,此乃不实之词!求万岁爷明鉴,太子为储君近四十年,谨记皇上朝夕教诲,绝无不臣之心!当日太子受皇上误解驳斥多次,心神剧痛,又无旁人能从中转圜调和,太子爷只盼能与皇上和解诉说心事,这才在御帐外徘徊,却绝无从中窥伺圣躬之举,更勿言谋逆,御帐外侍卫里外共有几百人,近半掌控于八福晋姐夫鄂伦岱之手,另一半执掌在隆科多手中,其亦是佟家人,太子又怎能越过这重重护卫窥探御帐呢?
二是十八皇子病重,九阿哥与十四阿哥检举太子爷在帐中饮酒作乐之罪……此事事出有因,十八皇子病重之际,太子爷两个孩儿:三阿哥、四格格落地夭折还不满百日,那两个孩子先天不足,连一日都还没活过,就在太子爷怀里断了气!十八皇子病重弥留之际,太子爷实不忍卒睹幼弟离世,他躲在帐中饮酒亦非作乐,乃是被十八皇子触动心肠,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而借酒浇愁,非是不悌幼弟的缘故!
三是大阿哥、八阿哥等人说太子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大臣之罪,求皇上明鉴,此事也与三阿哥、四格格夭折之事有关,当时,太子爷悲痛万分,却听闻鄂伦岱醉酒后议论‘那两个彗星临空时降生之婴孩,便是不曾夭折,也是扫把星转世,不吉利。’太子爷激愤之下才用马鞭抽打鄂伦岱与其同桌饮酒的裕亲王之孙广善!”
写到这里,供纸上有泪水接连滴落,阿婉握笔的手也在不断颤抖。
“罪妇自知罪孽深重,不敢祈求皇上开释,只求皇上不要迁怒弘晳,弘晳承蒙皇上隆恩,能长居乾清宫聆听圣训,素无过错……”
三阿哥、四格格……
彗星临空……扫把星转世……
夭折不过百日……弘晳长居乾清宫……
这上头每一个字都让胤礽晕眩。
怪不得……怪不得!
原来这时候的阿婉,失去额林珠后,连弘晳也未能承欢膝下,而是被康熙接到身边长居乾清宫,不在她身边,母子隔绝……因此她才会在这里写下这些字,这是绝望之举。
她……不想活了。
她面前满桌散落的供纸,那看守健妇是叫她写下能置他死地的罪状,她写下的却尽是为他辩驳之言,胤礽痛得看不下去。
等他深深呼吸几个回合,重新将目光落在纸上之时,阿婉已重拾新纸,提笔默然许久,缓缓写下专留给他的诀别之言。
她还是这样,似乎从相识之日起就未曾改变一般,絮絮叨叨让他腰疼勿要久坐,记得按时吃饭、多喝水、勤添衣,字字句句细致琐碎,满是温暖。
最后一笔一划地嘱咐:“二爷,入宫以来承蒙您厚爱荫庇,我此生过得很好……”写到这里,她已经恸哭得拿不动笔,用两只手捂住不住往下掉泪的眼睛,好一会儿了才缓了过来,重新颤抖着继续写,“您要好好吃饭、长命百岁!您没罪,哪怕如今身陷囹圄,也不要认罪,您养好身子,一定有昭雪之日!”
原来在他不顾性命与尊严为她低声下气恳求一线生机之时,她也赌上性命要在这地动山摇的绝境中为他力证清白。
胤礽不知为何一直没有离开梦境,他便一直在那牢笼之中陪伴阿婉,里头昏暗一片,阿婉大多时候也不说话,只是坐在那儿呆呆地望着门缝下漏出的一点微光,偶尔还会自言自语说些他听不懂的话:“也算够本了……本来就是捡来的……”
“回头等太子爷出来了,就让阿玛和怀章辞官回徽州去种田……”
胤礽听得又想哭又想笑,他的傻姑娘还相信他能复立呢。
等等……胤礽脑中仿佛有闪电划过,他难不成是被废了两次?那他之前梦到被高墙圈禁在咸安宫的他难不成是……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夜,他偶尔能听见那些看守的侍卫、太监在外头喝酒说话,有一日,他忽然听见那些奴才们谈论说四阿哥寻到了大阿哥谋害废太子之罪证,因他素来与太子亲厚,不敢上奏,怕皇上因此误以为他谋划为废太子脱罪,便劝服了素来不争不抢的三阿哥,由他代为将这些罪证上奏皇上。
胤礽听闻后恍然大悟,他果然是被废了两回!
这才是第一回 !
这事在外头引发轩然大波,对大阿哥的处置还没下来,但听闻惠妃已在乾清宫门前脱簪请罪了。但皇上没有见她,她年纪也大了,在雪中长跪了一会儿就昏了过去。
“皇上肯定后悔了。”那侍卫嚼着花生,压低了嗓子。
康熙的确后悔了,所有人都瞧出来了,他发觉自己冤枉了太子,但让老皇帝认错,他又下不来台——早在见了官房里递出来的程氏供词,康熙再回忆与太子之间的父子亲情就沉默万分,再加上胤祉忽然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致使其言行荒谬之事,顿时让他找到了开释废太子的理由。
十月,康熙下旨释放废太子,特准其从拘禁的行宫回京,依旧回毓庆宫居住,赐物赐食赐衣赐药,又屡次遣梁九功去毓庆宫探望。
胤礽也是在这时又飘散于天际,他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了,他看到废太子仍旧了无生机地躺在床榻上,望着寝殿书案之上出神——那里贴着一些四方小纸,上头全是阿婉说不上多好看的字,有的是“每日八杯水”,有的是“勿忘食水果”,还有的是“春捂秋冻”……
而悄悄入宫探望太子的康熙也在太子的书房里见到了程氏为太子准备的各种各样方便生活的小玩意儿,有按摩脖颈的小木槌、与太子身材相符合的曲背座椅、被太子妥帖地收在箱子里的一沓沓膳食食谱。
那食谱从康熙三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每一日、每一餐,厚厚积了一箱子,那程氏十年如一日地为太子调理肠胃,竟然一日也没有间断落下……
康熙看着那些食谱,时隔多年,又想起了赫舍里皇后,他们曾一起走过了最难的日子,每个孤灯深夜,赫舍里也是这样轻声细语为他披衣、共剪灯烛。
身为帝王,康熙看不上程氏的出身,也嫌弃她不通诗书并无多少才华,他觉着这女人不过凭借一张脸得了太子宠爱罢了,她如何比得上世家出身、才华横溢又知礼孝顺、贤惠大方的太子妃?为何太子要弃珍珠而独爱鱼目?
如今时至今日,康熙亲眼所见,他才终于明白太子跪在雪地里的那些话是何意义。
要怎样为一个人,才能这样日夜不缀、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有人好在明面上有拿得出手、诉诸于口的功绩,而有的人却好在日常点滴之中,不声不响、静水流深,可这些看不见的好处、听不见的深情,却不得不受人误解、看轻,只有她陪伴在身边的人才能知晓。
朝夕与共,不离不弃,也少有人做得到。康熙沉默着离开了毓庆宫,回到养心殿终于开口:“胤礽之罪全是宵小挑拨离间,既然如此,便也将那程氏放了吧。”
废太子得了消息,立刻便要亲自去接她。
胤礽在消逝于梦中天际之前,看见废太子撑着伞,站在宗人府官房外等候,阿婉被人领出来见到他,两人具都是一愣,默默相望许久,还是阿婉先绷不住扁了嘴,她死死抿着嘴角,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站在那大哭出来。
“再哭就丑了。”废太子就笑了替她拭泪。
她气得打了他一下。
废太子却笑了,反身蹲下背她回去。
“阿婉,我们回家。”
雪下如尘,两个失去了所有的人慢慢走过红墙金瓦的漫长宫巷,不一会儿便白了头。
胤礽在梦境中的视线渐渐模糊,摇晃颠簸的马车唤醒了几乎要沉湎其中的他。
梦中过了那么长时间,在这现实之中,却不过是他打了一个盹罢了。
他看见了阿婉,坐在马车上,正双手捧着保温杯惬意地喝奶茶呢,她的双眼还如此纯净安然,是没有历经丧子之痛,没有尝尽骨肉分离,没有因他之过蒙冤入狱,还是那个完整的、快乐的阿婉。
太好了。
胤礽憋红了双眼。
他突然就想起了曾经梦到过的阿婉的死因,那次……他被拘在咸安宫,而且拘禁的日子恐怕很长了,这次却是留在行在,后才回京。
而且很快就被放了出来。
阿婉却一直被关在宗人府,两人并未一同被幽禁咸安宫。
所以……这第六次梦境,才是他被废的头一回,阿婉离世的那个梦……应当已经是他被废了第二回 了。
看清以后,他心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
王朝更迭上千年,恐怕唯有他这个太子开了二废二立的先河。
胤礽呆呆坐在马车上。
他原本一直在疑惑,为何阿婉会抛下两个孩子请入咸安宫陪伴幽禁的他。如今他总算想明白了,那是因为阿婉除了他,已尽失所有。
她根本没有孩子在身边啊。
他们都只有彼此了。
胤礽抬起心碎的目光,望着含怒下车揪住额林珠耳朵的阿婉,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见过了梦中的阿婉,胤礽便能很清晰地发觉此生的阿婉与之有所不同。
此生的阿婉,并没有将活下去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所以并……不爱他。
但那个阿婉是绝望之中紧握浮木一般的爱,是痛苦之中妄图寻找微光一般的爱,她的爱太沉重了,太痛了。
在柿子林中,胤礽与阿婉相拥在深秋之林中,林下漏出碎金般的秋阳,乍起的风摇动树枝,他们鼻中满是枝头香甜柿子的气味,胤礽抚着阿婉还丰润饱满的脸颊,闭目亲吻她被林隙光影照红的樱唇。
她之于他,无需旁人多言置喙。
不论前世如何纠葛,他已如前世今生般深深爱她,如今知晓梦中之事,也不过更添几分珍重与绝不放手的决心罢了。
林中摇晃的光影打在他与阿婉之间。
最后胤礽及时抽身而退,用另一只干净的手,抱住阿婉。
程婉蕴不禁呆了一下,下意识拢起衣襟,疑惑地抬头望着太子爷:“二爷?你……”
怎么……
“你为了孩子心绪不宁,我们便缓上几年再说,先不生孩子了。”胤礽拿身下垫着的外衣擦了手,用另只手温柔地抚着阿婉的发丝,眼眸柔情暗蓄,“我有弘暄和弘晳了,这不碍事,等一切都好起来了,你若再想要孩子,我们再要好不好?”
程婉蕴呆了又呆,几乎怀疑太子爷会不会被人夺舍了!这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储君会说出来的话么?太不可思议了啊!
而胤礽只不过不愿阿婉再经历那么多次丧子之痛,她如今正好也在为了孩子烦心,他能为她做的不过也只有这一点罢了。
女子在这些事情上本就吃了亏,便由他多担待又如何?他的未来并不算好,若是无法阻止他被废黜的结局,阿婉能够在这期间少受磋磨,也是好事。
若是阿婉不吃苦不受罪一直这样开开心心,就不会爱他,那就不爱。
胤礽希望她永远都不要再经历那些了,这样哪怕最后功败垂成,他也不会再遗憾了。当然首要之事是他还要捉住那个诬陷、污蔑阿婉的奸佞!可惜梦中没有说出阿婉究竟是因何被锁禁宗人府,竟连何保忠也一齐丧了命……
他们静静躺着,直到旺财突然从低矮的灌木丛中蹿了出来,后头跟着大声叫着阿玛额娘的额林珠、弘暄弘晳三个孩子。
“哈哈!阿玛!额娘!被我们找到了吧!”
两人齐齐吓了一跳,随着声音,旺财已经兴奋地扑到他们身上,汪汪地叫着,疯狂舔着他们的脸了,程婉蕴被舔的好痒,一边躲一边笑,又在清醒:幸好方才已将衣裳穿好了,否则真是没脸见人了!
“旺财!别舔!你嘴臭!唉唉唉!别舔我!”胤礽连忙把旺财抱起来解救阿婉,结果也被舔了一脸,他赶忙将旺财扔在地上,往外跑了几步,结果旺财也追了过来。
“臭旺财!别过来!”太子爷跑了一圈没甩掉旺财,只好又跑了回来。
夕照挂在天与草原的交接处,像一抹晕开的胭脂,远处的天际也有淡淡的星子一个个浮现了,就在这样的落霞下,程婉蕴将三个孩子都搂进怀里,一齐坐在草地上看着太子爷那狼狈模样大笑得东倒西歪。
没一会儿,额林珠也跑过去和太子爷、旺财一起玩闹,在林子里笑着跳着闹着。后来太子将额林珠驮在肩头上狂奔,旺财追得更加起劲了,汪汪叫唤个不停。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程婉蕴笑着,望着,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这一日她再也难以忘怀了,或许到了白发苍苍之时,她也会在蓦然回首之时,想起今日,想起这满树柿子,与林中荡漾的笑声。
烟波致爽斋, 是康熙亲自提的字。
这地方外头瞧着不起眼,殿内陈设却琳琅满目,梁九功躬身穿过了正堂, 推开外间步步锦隔扇门, 从嵌以佛龛的隔断绕过,掀开了西暖阁的门帘子,他抬头瞅了眼门楣上悬着的匾额, 上头也是康熙亲笔“抑斋”二字。
一路上屋子里里外外站了数十个太监,全都垂手侯立,没一点声响。
西暖阁里只有挂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楠木落地罩内, 康熙穿着家常的青绿江绸丝棉袍坐在南炕上,就着紫檀炕案闲坐看书。
梁九功将手中杏黄绸封的折本高高举过头顶,跪下回话:“皇上,方才太子妃娘娘来了,您还在歇晌,她托奴才呈递明儿丽正门校场大宴的膳单子, 说是改了两道菜,要请您的示下。”
“哦?”康熙将书搁下, 从梁九功手里拿过那膳单翻阅, 只见上头添了热菜“姜母鸭”一道、小点“冰皮月饼”, 康熙不禁怪道,“这中秋都过了,缘何要进月饼来?”
“这奴才也不知。”梁九功讪笑道。
“传太子妃过来觐见。”康熙说着站起了身, 穿上靴子, 走到外头明间宝座上端坐, 预备接见太子妃。
没一会儿,身穿石青色太子妃冠服的太子妃跟着引路的太监从外头笑着进来了。
“皇阿玛莫怪, 虽是过了中秋,明儿也算满蒙八旗团圆的日子,儿媳刚进门,不闹出点新奇动静来怎么成呢?儿媳这是想请大伙儿尝尝鲜呢!”
太子妃笑容爽利,走到康熙跟前,先福身给康熙行了礼,这才呈上来一碟冰皮月饼,只见那碟子里摆着数个精致点心,有的洁白如玉,有的粉面桃花,有的青翠欲滴,“儿媳今儿就拿这‘冰皮月饼’宴请各皇子福晋,反响极好,福晋们都说吃得香!您也尝尝!”
“梁九功,给太子妃赐座,上茶。”康熙慈和地看着太子妃行礼,拿手指了指梁九功殷勤着亲自拿上来的绣墩,“这是忙了一整日?朕听说你办了个很像样的席面请你那几个弟妹,可是刚散?不过改两道菜罢了,实在不必这样来回侯着,哦……太子怎么没陪你过来?”
“太子爷带大格格、大阿哥、二阿哥出门摘柿子去了!这也幸亏太子爷来为媳妇解了围——有件事儿媳正想跟您请罪呢!这是好心办了坏事了——”太子妃简略地将席上生的那些事说了出来,叹道,“本想跟几个婶婶、弟妹好生叙话,也叫我认认人,却因几个孩子争个小玩意儿的缘故,大伙都没了心思,草草散了……”
“老大家的!教出来的全是混账!”康熙听到这里,重重一拍炕桌,将上头装在青玉笔筒里的几只湖笔都震到地上去了,西暖阁内外伺候的太监也各个都跪下了。
“皇阿玛可别生气,您要是这样生气,以后儿媳可不敢跟您说这些体己话了。”皇帝震怒,太子妃竟眉头都不动一下,笑着站了起来,替康熙将笔拾起,亲昵地道,“您快消消气,儿媳再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您尝尝这冰皮月饼吧,若是不好吃,您再骂我!”
太子妃与康熙说话很是自在,康熙就喜欢她这样子,既大方又朗秀,气度在身却又有女子该有的温婉贤惠,以前石文柄还在杭州的时候,太子妃也是他自小托李家、曹家在杭州看顾过一阵的,算是自小看着长大,因此看在太子妃的面上,他把怒气暂且压了下去,也笑道:“什么值钱东西,也值得你一而再地求朕吃。”
康熙起了兴致,捻起一个瞧了瞧:“果然是没见过,瞧着倒精致。”
说着,递入口中品了品,赞道:“甜口的?倒是不腻,这是谁的巧思?该赏!”
太子妃早捧起了漱口的茶,恭谨地递到康熙手边,闻言不禁捂嘴笑道:“还能有谁的?毓庆宫里头也就出了那么一个姓程的厨子!”
这话逗得康熙也笑出声来:“这话倒是没说错!”
玩笑归玩笑,太子妃忙又替程婉蕴说话:“程侧福晋帮衬儿媳许多,这月饼她苦苦研制了半拉月,就是为了儿媳能在请客的时候多些新鲜菜式,那手揉面都揉得肿了两日呢!”
这当然是没有的事,但话自然得这样说才圆满漂亮,才不会让皇上觉着额林珠和程氏在今儿的事情上也有过错。
康熙还记得那便利的卷饼,又想到程氏接连为太子诞下了一子一女,他对太子这出身不够好的侧福晋也没那么看不上眼了,一笑道:“既然她伺候得好,就让她好好谨守本分,要再多为你分忧才是,有你管着保成的家,朕放心许多。”
“儿媳定然不敢辜负皇阿玛厚望。”太子妃又陪着康熙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弘晳如何聪慧、弘暄如何懂事、额林珠如何体贴,她一句没提旁人,康熙却又联想到胤褆那几个不像样的女儿了,跟太子爷的孩子比起来,简直就一个天一个地!
然后不禁在心里点点头:太子妃才进门半年不到,这几个孩子据说成日里都是程氏在管照,三个孩子能如此玉雪可爱、明理知礼,她是功不可没的。康熙对程婉蕴的那些看不上又少了些,叫来梁九功开库房给太子三个孩子赏东西。
太子妃笑吟吟地道:“皇阿玛这样大方,何不也给程侧福晋也赏些?”
“你这孩子,岂有这样当面求赏的!”康熙指着太子妃笑,“好好好,梁九功,再赏一柄玉如意给程氏!她此前抚育众子,也算有功。”
太子妃见火候到了,不再得了便宜又卖乖,笑着谢恩告退。
等太子妃走了,康熙才阴沉下脸,气得将炕桌上的茶碗都扫到了地上!
吓得正弯腰要进来换茶水的小太监一骨碌跪在满地的碎瓷片上,疼得几乎要昏过去,却咬紧牙关冷汗淋漓不敢动。
半晌,坐在炕上的康熙才冷冷道:“叫个识字的老嬷嬷,去给裕亲王福晋与保泰媳妇跟前每日念一遍《女范捷录》,念足三十日,省得她们连个孩子都教不好!”
那小太监连忙叩头下去。
随后,康熙又让人抬着板子凳去大阿哥院子里头一趟,要将那吴雅氏狠狠打一顿板子——同样是没有主母在身边,看看程氏,再看看她!康熙记得惠妃说过大福晋这胎怀得极为不易,腰疼得卧床不起,她这样定然无暇照料四个格格,这才将吴雅氏挑出来看顾孩子,可她竟是这样看顾的!好好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定是这贱婢挑唆的!
处置完了,他还觉不足,康熙忽又联想到之前王答应被高答应在除夕之日推搡险些小产之事——康亲王府与大阿哥也亲密得很,如今又要添上一个裕亲王府。
虽是小孩子之间不懂事,但老大家的三格格说那些话全是为了广善,康熙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两家亲厚得过头!
究竟什么时候,老大在宗室里头这样吃得开了?
康熙隐隐察觉到一点威胁。
他就是想收回宗室勋贵在八旗里头的权利,才让太子举着大义站到汉人那头,又让其他儿子开始接触朝臣,预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把旗主都放在他们身上。
老大这是这是要做什么?拉拢宗室和他对着干?
康熙一时为这个想法又惊又怒,坐在宝座上半晌没言语,又看了眼那碟子上还剩下的几个冰皮月饼,长长叹息:太子妃过来,醉翁之意何在这冰皮月饼上头?
他这个儿媳也是拐着弯和他告老大的状呢!
但她告得高明,康熙竟然对她生不起气来,而且……东宫势弱。
想起此前太子便服去户部寻老四,竟有新补录的大臣不认得他,还对他多有怠慢!虽然太子并不挂怀,还劝他这是人之常情。但那人还是被康熙狠狠打了板子革了官赶走了!而且康熙认为太子消沉不愿碰紧要差事也是为这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