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by醉鱼仔
醉鱼仔  发于:2023年09月18日

关灯
护眼

年后开工苏长河就对各部门人员进行了调整,首先,提马小伟和卫阳分别为饲养部、业务部经理。
苏长河对他俩的要求是,“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带好队伍。”
卫阳还算淡定,马小伟回家一说,他奶花婶晚上偷摸带着他去给家里长辈上香,一边抹眼泪,一边絮絮叨叨说孙子小伟当官了。
搞得马小伟又是无奈又是不好意思,生怕被人家看见。
这还不算完,花婶回去就把家里那只养了几年的老母鸡杀了,死活要送给苏家吃,苏长河哪能要?一再解释,“这可不是升官,这是给小伟加任务,让他帮我管事!”
老人家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只能她说服你,你说服不了她,苏长河最后只好收了老母鸡,跟她说下不为例,把钱给了马小伟。
扯远了,这只是第一项调整,其次就是再招人,一方面是饲养人手不够,以前他算半个饲养员,今年有事多了,分摊到饲养这边的精力就少了,他还打算再适当扩大养殖,所以至少得再招个人。
苏长河把这事交给了马小伟,“我以前怎么考你的,后来又是怎么招马祥和红霞的,你都知道,饲养工作你也熟悉,招个人而已,你就放心大胆地干!”
马小伟心里忐忑,生怕长河叔这么信任他,他却把事办岔,下定决心回去就仔细翻笔记,必须把这事办好!
马祥马红兵几人羡慕地看着他,虽然只招一个人,可是如他们这帮年轻人,在家要么是做儿子的,要么是做孙子的,少有能自己拿主意做事,还是这么威风的事。
除了招一个饲养员,年后又招了四个妇女,副产品加工部两个车间,一个车间两人。
去年两个车间用的都是临时工,因为那时候是冬天,正好农闲,队里的妇女同志们也能腾出手,今年就不行了,马上要春种,然后是夏收,大半年的时间,都要忙农活,不能因私废公。
但是车间日常的生产也得有人做,所以还是招几个正式工人比较方便,到年节可以再考虑雇佣临时工。
队里的妇女同志们还是比较想干这份工作的,不光有工资,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屋子里干活,不用风吹日晒呀。
可惜只有四个名额,大家争的时候还闹出了点笑话,苏长河不得不出来镇压,“吵什么吵?见过城里招工吵架吵赢了就能进的吗?啊?”
“既然谁都不服谁,那就比试,公平公正的比一比!”
比啥呢?在车间干啥工作就比啥,比如你做熏鸡,那咱就比一比谁做得速度快且口味好。
最后选出的四人,分别是单大娘、马七叔家大儿媳妇陈菊芬、王春凤以及马桂枝。马桂枝是陈志强媳妇,她也进了养殖场,她家称得上另一种程度上的“双职工”了。
可把大家羡慕坏了。
苏长河今天叫这四个人来,一是定下她们的具体工资,二是安排这两个车间由单大娘暂时管着,“像是蔬菜、山货、活鸡每天需要多少,每天能出多少货,仓库存了多少货,车间内有什么需求……这些事就都交给大娘你了,大娘你可得管好啊。”
单大娘一拍大腿,“你放心,我肯定管好!”
又嘿嘿一笑,“长河啊,我这算不算也当官了?”
“算啊,怎么不算?”
大家发出一阵哄笑,马小伟默默红了脸。
苏长河把这项在笔记本上勾掉,再说最后一件事,“接下来安排之后的工作,从饲养部开始,小伟,目前鸡舍里肉鸡蛋鸡各有多少?还能再饲养多少?每天产蛋量是多少?你这边还有什么需求?”
马小伟立即坐直身体,翻开本子,汇报肉鸡蛋鸡数量及产蛋量等数字,“目前肉鸡还可以再增加两三百只,蛋鸡不能再增加了,如果按照今年的计划增加一半饲养数目,至少还需要再盖两个鸡舍……”
“好。”苏长河在本子上记下情况,“还有呢?”
马小伟又说了饲养和药水的使用情况,“还需要按照之前的数量再定一批。”
“行,回头我联系沪市那边。”
然后又问了副产品加工部的生产情况和目前的存货,苏长河默默估算了一下,按照车间目前的生产速度,到这次肉鸡出栏,大概能有多少货。
最后是业务部这边,趁着肉鸡出栏还有段时间,苏长河有心放他们自己出去跑一跑,卫阳他不担心,他不放心的是马红兵马超英,这俩去年基本都是跟着他和卫阳活动的。
苏长河敲了敲本子,问他们,“要是让你俩自己出去谈,有没有信心?”
马红兵马超英互相看看,“有!”
“好!”苏长河道:“省城暂时不用再增加销量了,你们主要跑下面各个县城,咱们今年的目标:争取占据整个安省的市场。”
“好!”两人越发慷慨激昂。
年轻人有信心是好事,其实现在养殖规模还是小,几千只鸡省城的几个厂子分一分就没有了,更何况他们车间也要继续制作熏鸡。
不过苏长河从小舅子的事里吸取教训,培养年轻人,不能一直带着走,还是得放他们自己出去闯。
养殖场的工作都安排完了,卫阳指了指自己,“我呢?”他还等着安排他,怎么长河哥就收拾本子说散会了?
“你?你跟着我,有你的事呢。”
回去之后,苏长河抱了几本书塞给他,卫阳一看,最上面一本赫然是四个大字《财务会计》。
“这是啥?”
“教人记账的。”
去年苏长河就和闺女讨论过,现在人才紧缺,养殖场这样的小单位,想招个财务专业人士基本没可能,但是也不能总是啥事都他来管。
苏长河在心里一琢磨,得,招不到人才,我自己培养总行了吧?
之前去城里的时候,他特意搜罗了相关书籍,苏长河拍拍卫阳的肩膀,“咱们养殖场以后就靠你啦!”
卫阳无语,“……我可是没上过学的人。”
“月月不是给你补课了吗?或者你想去学校跟着小屁孩们一起上学?”
卫阳:服了,我看还不行吗?
苏长河也没那么不负责任,他自己也看,他自己的财务知识也很浅薄,以前麾下有大将,现在白手起家,啥都得懂。
苏月惊讶地看着家里三个认真学习的人,她爸和小卫叔学财务,她妈复习高中课本,一个都没闲着,家里的学习气氛都赶上学校了。
“要是评选热爱学习的家庭,咱家肯定得第一!不过,爸,光你和小卫叔学不够吧?养殖场那么多年轻员工,正值学习进步的大好年纪,他们也该学习学习吧?”
卫阳无奈道:“月月,你这是跟你们陈校长学的吧?咋就爱劝人学习呢?”
苏长河道:“她就是自己天天看书烦了,想拉别人下水——”
“谁说的,我这是一片好心,养殖场以后要发展,不得靠小伟哥他们,不学习咋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那也要有时间啊,现在养殖场太忙了,以后人多,倒真可以搞个学习课堂……”
苏长河认真地想了想,这事还真挺有必要,他以后跟媳妇闺女进城了,养殖场还得靠大队自己的年轻人,是该让他们继续学习。
“对了,你那个发电机改进的咋样了?”
“已经快成功了!”说起这个,苏月就来了精神,“咱们大队不是有河吗?我已经用水流产生的力做过实验,也能让灯泡发光,爹你啥时候去城里?给我带一个蓄电池呗。”
“早知道我就不问了,一问又给我揽个事。”苏长河没好气道,不过说起电,又引发了他的一些联想。
苏长河放下书,坐到闺女身边,问道:“你说咱们车间能不能生产一些速食品?比方说什么鸡腿鸡翅鸡爪子。”
这可都是畅销零食,受到无数小孩年轻人喜欢,而且目前车间里只有熏鸡和咸鸡,产品的种类也太单一了,要是能增加像鸡腿鸡翅之类的产品,回头送到火车上去,那也不愁卖。
苏月打破了他爸美好的期望,“不太可能,咱没有塑料包装袋呀,还得是食品级的!”
“真的没有吗?塑料包装袋现在……”还没有出现?苏长河回想了一下在省城和沪市的见闻,“还真没有啊?”
“国内都不一定有这种包装袋。”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最适合用于食品包装的一种材料PVDC,还属于M国不外传的黑科技,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华国才引进了这种新材料。
所以,不管是速食品,还是鸡肉肠之类的,目前想生产都没法生产。
苏长河颇为郁闷,这叫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爸,不能做速食品,可以做罐头呀,这一项工艺咱们早就有了。”
鸡肉罐头不像猪肉、牛肉罐头那么常见,但是苏长河还真吃过,还是小时候,他爸南下做生意带回来的,他记得有一种好像是盐水煮鸡肉,还有一种是红烧鸡翅根,记忆里两种罐头味道都不错。
苏长河摩挲着下巴,眼珠子转了转,“乖女啊……”
苏月“蹭”地跳下板凳,一溜烟跑开,“爸,这个我真不会啊!”
行吧,苏长河不为难自家闺女,他记得沪市就有一家名扬四海的罐头厂。
苏长河动了心思,认真思考了增加罐头产品的可行性,安排好养殖场的事情,一个人收拾包袱就走了。
被迫接管养殖场事物的卫阳:“……”为啥又把活丢给我?
早晨起来发现她爸出远门的苏月:“爸年轻了是不是精力都充沛了,行动力真是杠杠的!”
苏长河这次出门是自穿来之后,离开家时间最久的一次,久到苏月都忍不住打电话到沪市,问她姑姑,“爸的事还没完啊?”
苏长丽道:“没呢,你爸真是能折腾,还说要进罐头厂看看。”
一直过了十多天,苏长河才终于回来,家里人想他,他也想家里人,那叫一个归心似箭,下了车就往生产队赶。
才进前进大队,迎面碰上马老爷子,苏长河正准备打招呼,马老爷子就激动地上前:“长河啊,上报纸了!”
苏长河:“啥?”

第57章 有福同享(修
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热闹,苏长河震惊:难道我穿回几个月以前了?
要不怎么队里人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长河/长河叔/长河爷,上报纸了!”
不是,等等……你们说清楚,什么上报纸了?蕙兰上报纸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哦,原来不是蕙兰,是我闺女的作文呀!”回到家后,听大家七嘴八舌一通叙述,苏长河终于了解到了事情始末。
“当然不是蕙兰了,蕙兰那都是去年的事了!”
马老爷子现在今非昔比,不同往日了,区区上报纸,又不是没上过?他们家还上过两回呢!
淡定淡定。
他这副明明心里嘚瑟的要死,还故作淡定的样子,马七叔都没眼看,“啧啧,有正啊,想笑就笑呗!”
“咳咳,我这是为咱们大队高兴!”
马老爷子义正言辞,在心里偷偷补充,也为他们老马家高兴。
他是真高兴,放眼整个红旗公社,谁家这么有本事?先后有两个人上报纸,嗯,在他心里,小丫流着他们家一半的血,那就是老马家的人。
而且,两次上报纸还不一样,蕙兰是因为助人为乐,说明他们老马家人人品好!小丫写的文章上报纸,还是省城日报,说明啥?说明他们老马家人文化好,有知识!
这两次合到一块儿,不正说明他们老马家人品又好,又有文化?哎呦喂,四里八乡,他们老马家绝对是头一个!
队里人也高兴,即使在苏长河回来之前,已经听过几次报纸了,现在大家伙还是招呼苏长河再读一遍。
马七叔尤为积极,“读,长河你边看必读,也让我们再听听!”
“是啊,长河你快读,快读,里面还写了咱们前进大队哩!”
“还有七叔!还写了七叔……”
“咳咳,”马七叔捋了捋胡子,得意洋洋,“谁叫我跟小丫关系好哩!要不她怎么不写她外公,把我写进去?”
过分了啊,马老爷子怒视,“那还不是因为你挨过地主的鞭子,受过地主的剥削?”
“对啊,反正就写我了!”马七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眼看着两老爷子要吵起来了,苏长河忙道:“月月写的啥我还没看呢,先让我瞅瞅,大家一起听。”
“我的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马老爷子、马七叔齐齐住嘴,屋内其他说话的人也一个个安静下来,堂屋内只余苏长河的朗读声。
七八百字的文章并不长,三四分钟就读完了,苏长河的朗读水平也只是平平,屋内众人却听得十分认真,等他读完最后一句,大家伙仿佛还沉浸在文章中。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道声音响起,“长河啊,三十年后,咱们前进大队真能家家住小洋楼、户户开小汽车吗?”
其他人也仿佛被这句话惊醒,“还有那些种地的啥机器?小丫说有直接收割的,还有插稻的、播种的、打药水的,啥都有,以后种地都不用我们费力……”
“还说有什么化肥,未来一亩田能收上千斤,到时候我们米饭都吃不完,还不爱吃,家里还得养条狗吃剩饭……”
“还让狗吃剩饭?我们家都吃不上白米饭,这以后的狗,比我们家日子过得还好啊?”
“哈哈哈哈哈!”大家哄笑。
苏长河笑道:“大家想想三十年前我们过的啥日子,现在我们过的又是啥日子?三十年时间,咱们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三十年后,小洋楼小汽车为啥不可能?”
“还有那些农用机械,其实有些现在咱国家就有,比如收割水稻的收割机,哪还需要人去地里割?收割机开到地里,一天能割几百亩稻子,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收割机,稻子割完,机子直接打好,从机器口出来的就是稻谷,打都不用打了。”
“几百亩?”大家伙发出阵阵惊呼,一台机子比得上他们一个生产队干活了!
“只不过现在这种机械比较少,多用在大型农场里,等以后咱国家发展起来,生产出更多的收割机,咱们好好挣钱,买他个几台,以后秋收,咱都不用下地,就在旁边等着。要是闲等着无聊,还可以带把瓜子,嗑着瓜子等。”
“不不不,应该带把炒豌豆!”
听过报纸几遍的大家瞬间会意,有人喊马七叔,“七爷爷,就得带您家的炒豌豆,那可是上过报纸的!”
“哈哈哈哈哈……”
大家发出快活的笑声,躲在人群中间的马祥也跟着笑,笑了一声,又想哭,他可是跟着他们家炒豌豆一起上的报纸啊,他是不是该庆幸小丫没把他名字写出来?要不然全省城都知道他傻了!
大家笑了一阵,有人叫苏长河,“继续往下读呀,后面还有呢!”
“啊?还有啥?”文章不是都读完了?
“哎呀!”这人急得上前指给苏长河看,“呐呐呐,还有这个、这个!”
苏长河顺着他的手指一字一字地读,“红旗公社前进大队前进小学……苏小丫?”
“噗哈哈哈……”苏长河差点喷出口水,苏小丫?他闺女上一回报纸,怎么还痛失大名了?
其他人还以为他是高兴,激动道:“咱前进大队这是出名了!全省城的老百姓都知道红旗公社下面有个前进大队!”
有过上次马蕙兰上报的前例,队里人为啥比上次还激动呢?除了他们队竟然又有一个人上报纸这件事本身,还有一个让大家亢奋的点就是署名这里。
上回马蕙兰上报,在他们蕙兰前面写的是什么什么街道,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大队的人,但是外人一看,还以为蕙兰是那什么街道的人。
这回可就不一样了,报纸上清清楚楚地登出了他们前进大队的名字!
整个大队都与有荣焉,就如马老爷子所说“为大队高兴”,这可是他们前进大队的历史大事,值得记录下来,多少年后,让后人知道。
苏长河挺好奇,他闺女啥时候写的这篇作文?咋还登省城日报上去了?
“这都多亏陈校长,都是陈校长搞的!”
队里有人之前还觉得搞个校长没必要,学校能有啥事?不就是上课吗?上课那两个老师不都够了?要校长干啥呀?
不过大家伙信任苏长河,他说招,大家心里不解,也没说出来。现在可算明白了,长河就是长河,考虑的就是比大家全面,原来校长是干这些事的,那这个校长招得好,招得妙,招得很有必要嘛!
说曹操曹操到,正说到陈校长,陈志强就牵着苏月走过来。
大家纷纷打招呼,“哎呦小丫下课啦?”
“小丫回来了,今天有没有写新文章啊?”
“小丫哎,其实我也有很多故事,我年轻的时候还被资本家剥削过……”
“去你的,那是我好吧?”
“咋就是你了?我也有……”
争抢的两人都想当下一个马七叔,也尝尝被写进文章上报纸的感受,而马七叔呢?
他格外淡定,不屑地瞥了一眼这俩蠢蛋,笑呵呵地朝苏月招手,“写文章又不是放屁,还能想有就有啊?小丫别理他们,今天学习累了吧?来七爷爷这儿,七爷爷兜里有花生糖!”
苏月:……其实屁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争抢的两人看着吸引小丫全部注意力的七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苏月没要花生糖,她一眼就看见他爸,高兴道:“爸你回来啦!”
苏长河张开双臂,“哎呦我们小作家回来了?”
苏月手动刹车,拒绝了这个拥抱,怒喊:“爸!”
苏长河哈哈笑,伸手揉乱了她的头发,“我闺女咋这么牛呢?小小年纪都上省城日报了!报纸得留着,以后当咱家的传家宝!”
苏月想象着那副画面:小偷溜进她家,千辛万苦找到书房,撬开保险箱,从重重保护中,翻出一份……署名苏小丫的报纸?!
“不要了吧……”
旁边的马蕙兰火上浇油,笑吟吟地提议,“我看还是买个相框,把报纸框起来挂墙上,有人来就能看到,多好呀?”
苏月不敢置信地看向她妈,马蕙兰笑眯眯地回视,“瞧这孩子,都高兴傻了吧?”
苏月咬牙:“妈你会失去我的……”
马蕙兰低声道:“还记得上回你是怎么笑的吗?闺女,咱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报纸的后续安排,不以苏月的意志而改变,马老爷子等人觉得马慧兰的提议很好,不挂出来,人家怎么知道他们前进大队上报纸了?
马老爷子还问陈志强:“报纸能买到不?咱多买几份成不成?”
起码得买三份,闺女家挂一份,老马家挂一份,大队部办公室再挂一份,这可是整个大队的光荣!
“对对对,没错,咱大队得挂一份!”
陈志强说:“那三份可不够,学校还得有一份,也激励其他学生向小丫同学学习。”
她家、老马家、学校、大队部,她常去的地方都挂上报纸?
苏月简直难以想象那副场景,她在家里,她爸带着客人看墙上的报纸,她转头去老马家,外公兴致勃勃地给人介绍“这是我外孙女写的!”,她去学校,陈校长号召同学向她学习,最后她躲进大队部,一抬头,对上的还是报纸……
苏月一脸菜色地把头埋进了她妈怀里,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
无良爹妈对视一眼,没忍住笑出声,苏长河看闺女要恼羞成怒,忙转移话题,问陈志强,“对了,月月的作文咋登上省城日报了?”
省城日报可是安省最权威、最官方的一份报纸,按理说,一篇小孩子写的文章,就算会上报,上的也是小报纸,比如《少年先锋报》、《小学生学习报》,或者什么文学报大众报。
省城日报实在是太正式了。
其实这也是运气,陈志强一开始只是广撒网,没想过省城日报能选中。
然而正赶上省城日报的建国三十年宣传活动,苏月的那篇作文刚好契合了主题。且去年大会才通过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全国上下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谁也不知道这种政策对不对?
有的人持观望态度,还有的人甚至内心是不赞同的,而这个时候一篇小学生作文出现,描写了对三十年后农村生活的美好想象,一个孩子尚且对未来充满希望,大人又怎么能裹足不前呢?
机缘巧合之下,苏月的作文登上了省城日报。
前进大队的人并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他们只知道苏月的作文上了报纸,就代表着他们大队人的厉害!
上报纸事件还带来了一些后续影响,其一就是前进大队的家长们更加重视起孩子的学习,以前听说读书有用,但并没有具体的清晰的认知,让家里孩子们去上学,多半是抱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
但这次的事让大家知道了,原来读书真的有用,看苏小丫,人家写一个东西,全省城人都知道前进大队,省城日报还给寄来稿费,足有两块钱呢!
读书能不能进城不一定,但真的能挣钱啊!
其二就是苏月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有人和她妈打探,“你们家小丫平时都吃啥喝啥呀?”
有人潜伏在她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想跟她聊聊天说说故事,这群人里包括但不限于马祥以及她外公马老爷子。
马祥试图证明,“其实我不傻,真的!我爷就喜欢说那句话,跟他比谁都聪明似的,其实根本就不是……”
苏月指指他身后,“马祥哥,傻不傻不知道,不过你可能得挨打了。”
马祥一点一点地转过头,马七叔举起烟杆,马祥大叫:“啊爷!爷,爷,爷我错了……”
至于她外公,马老爷子打起了感情牌,天天给她塞吃的,有一天还塞给她一袋奶粉,“嘘,别告诉你大哥二哥,只有一袋……外公对你好吧?那下回再写,也可以写写外公嘛,外公的经历也很多呀。”
苏月杯子里的牛奶喝得都不香了。
这就算了,队里的小媳妇们还总喜欢揉搓她,还有人拿糖果点心诱惑她,让她摸摸她们肚子,苏月挠头,“为啥呀?”
小媳妇们:“嘿嘿,保佑我生个和你一样聪明的娃。”
苏月:“……”封建迷信要不得!
那都是之后的事了,眼下,分享完上报纸的喜悦,大家终于有心思关注起苏长河。
这一关注,就发现不对。
马老爷子惊讶,“长河啊,你出去一趟咋瘦了这么多?这次出门受屈了吧?”
有一种瘦叫长辈觉得你瘦,苏长河自觉自己根本就没瘦,他总共才出去十几天,能瘦哪儿去?而且他又不是那种出门在外,为了省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人。
不过憔悴是有点,一是一路舟车劳顿,出远门坐车少不了,另一个,他这次干的事,有点费心思。
就有人问:“长河叔,你这次干啥去了呀?是不是又去卖货了?”
这次还真不是卖货,而是为了买“货”。
苏长河这次去的是美丽罐头厂,美丽罐头厂是沪市乃至全国有名的罐头厂,它的前身甚至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建国后,美丽罐头厂大力发展生产,一度出口国外,进军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等多个市场,为华国创收了大量外汇。
这样大型的厂子,苏长河要是上去就说“我想进你们厂观摩学习”,人家能认识他是谁?
所以他愣是蹲守了几天,借着代班的名义,混进了车间。能让人轻易混进去的车间,也不是多重要的地方,苏长河前几天,天天跟着里面的工人搬货,给他累得呀,晚上回去腰都直不起来。
老实说,也就是他刚穿来,进山倒腾鸡蛋家禽那会儿,才这么累过,后来手底下有人,搬上搬下的活儿,有小伙子们在,根本用不着他动手。
苏长河一边捶老腰,一边后悔,好好的他没事找事干啥呀?就他们养殖场那点产量,用得着再加一条罐头生产线吗?
晚上后悔完,早上重整旗鼓,继续当他的代班工,笑话,他苏长河是半途而废的人吗?
苏长河老老实实上了几天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代班的那个工人回来了,看他干活认真,又给他推荐到同事那儿。
苏长河就这样近距离了解了罐头生产全过程,各种口味的秘方当然不可能让一个代班工看出来,不过他知道的秘方还少吗?他可是个没事干就寻摸哪儿有好吃的好玩的人啊!
除了观察生产过程,苏长河这次还看中了一些设备,比如半自动化封罐机,这种封罐机效率比较低,一分钟大概能封二十至三十罐,和一分钟能封几百罐的全自动化封罐机当然没法比,不过胜在便宜实惠啊。
苏长河倒是想按照美丽罐头厂的规格,直接搬一套生产线过来,这不是穷吗?盖完房子,养殖场账上可没多少钱了。
以他现在的计划,拼拼凑凑把罐头车间搞起来,估计也需要大几千上万的费用。
这么大一笔钱啊,苏长河想想也头疼。
队里还有人问他,“长河,是不是又有啥计划?”
计划有是有,不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苏长河就说,“这次主要是去考察,等事情定下来,再跟大家说。”
大家没啥意见,长河带着他们赚钱,他们是绝对放心的。他们回去之后,私底下还高兴,“长河肯定是有大计划了,说不定这回咱们赚的比过年还多!”
苏长河要是知道大家的想法,也只能说,谢谢大家的相信,他也想啊!
他现在就想多赚钱,早点把买设备的钱凑齐,虽然他已经跟人家打过招呼,但要是中间真有人去买,人家厂里也不一定会给他留着,毕竟价值上万的东西,人家也不确定他能不能凑到钱。
关键还是得尽快赚钱。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