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by红妆为君画
红妆为君画  发于:2023年08月30日

关灯
护眼

她还没有改变主意,还是要走。
她是舍不得这些人,也舍不得雅雅这孩子,但她要如何有脸留下?
雅雅一听师父还是要走,抱得更紧了,半分都不松开。
杨穆青看着她没有办法,只能拍抚着她的后背安慰。
“雅雅都是大孩子了哪还能动不动就哭鼻子?
你不是跟师父说过等你长大了也要出门去看看么,现在师父也只是要出门走走,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
乖,别哭了,雅雅是大孩子了,要学会懂事坚强。”

看着女儿哭,沈华柔不哄不劝,任由她哭去。
她只看着杨穆青,“今日来我不与你讲道理,道理都是留给外人讲的。
自家人关起门来,当然是要讲情义。
在我们看来,我们早就已经是一家人了,不是么?”
这个问题,杨穆青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
此时沈华柔也不需要她立马回答,“我就是告诉你我们是一家人,有再难的事我们关起门来一起解决。
你走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你一辈子都背负着愧疚自责,那你又想过我们没有?
你就这么走了,我们又会怎么想?会不会难过?”
说对不起的话,杨穆青根本就说不出口了。
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算了吗?她做不到的。
最后她给沈华柔的回答是,“我会好好想想。”
沈华柔带着雅雅先回去了,她等着杨穆青的答案。
第二日下午,酒楼的人到将军府送了一封信,是杨穆青留的,她还是走了。
信不是之前她写的那一封,重新写了一封,她始终不能说服自己留下。
还是打算先回龙泉县,之后她会离开。
就像她跟雅雅说的会到处去走走,她不会特意的去找李坤。
但若是遇上了李坤,她还是要亲口问他。
在这件事上贺元凌倒是比沈华柔想得通透,“她要去就让她去,憋着终归会成为心病。
但我们这里,永远都等着她回来。”
杨穆青单独给雅雅留了一封信,除了叮嘱的话,还有她的枪法。
她怕自己以后没有机会亲自教导,又不能耽误了弟子。
雅雅抱着师父留下的信和枪法普在房里哭了半天,哭完了就开始练枪。
她不能辜负了师父的厚爱和对她的厚望,师父说了等他们再见面的时候要考她的。
杨穆青走了,东西和酒楼沈华柔都暂时替她保管,等她再回来的时候还要交还给她。
她离开的消息沈华柔没有刻意跟谁说,日子很快就到了孟婧瑶说给大家惊喜的时候。
地方已经选好,就都等着见证这个惊喜。
当日不仅是李氏跟着去了,沈华柔也去了。
又是半年时间没有见过孟婧瑶,她明显的又瘦了,好在精神不错。
这次之后她总该老老实实回家,等着做最美的新娘了。
沈华柔并不清楚孟婧瑶所说的惊喜是什么,到了地方看到据说原本是平地的空地出现像城墙一般厚的一堵墙,她就更是纳闷到底要做什么。
跟她一样疑惑的人不在少数,等一切都准备好,听到孟婧瑶远远的喊着一二三,不消片刻的功夫远处那堵墙的位置突然发出巨大的炸响声。
‘砰……’
同时,那一处炸开犹如飞沙走石烟雾缭绕。
等回过神来,耳朵里还有嗡嗡的响声。
沈华柔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想起来这一两年来总是听到的响声,莫非就是她在山里研究的这个?
待那边的烟雾尘土散开,沈华柔目瞪口呆的看着一地残破石块,墙没了。
她没有凑近了去看那堵墙,但再看贺元凌他们都跟自己同样的反应也能猜得出来。
那堵墙即便是没有陵城的城墙那么高,但也肯定很厚,也逊色不到哪里去。
只是“砰”的一声就成这样了,地上还出现了堂屋那么大一个坑,这哪是人力能为的?
难怪了,她不惜日日待在深山里也要弄出这个来。
有了这个,他们哪里还怕什么叛乱侵略?
但下一刻就被孟婧瑶泼了冷水,“这是提前准备埋好的,放在战场上并不是很方便。”
不管是不是方便,现在大家都为这个大杀器镇住。
赵靖请所有人到王府庆祝,钱鑫走在最后面神色不明。
李坤要是知道了他们会有这个,还会不会做那些事?
他也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想如果也没用。
回程的路上,沈华柔被李氏拉着跟坐到她的马车里,在上马车的时候她就觉得李氏的脸色好像有些不对。
“是不是被吓到了,当时我也被吓的没了魂儿,那阵仗感觉像是地动。
还好,过了那一阵之后心里就松开了。”
李氏被下人扶着坐下,然后也一下一下的扶着胸口。
眉头却是皱着,脸色还是不好。
“不瞒你说,我是真的被吓到了,我觉得现在肚子也有些不太舒服。”
一听她说肚子不舒服,这可更是把沈华柔吓得不轻,比之前还吓人。
“我们现在离城里还有小半天的路程呢,这可不是小事。
这样,我们先找个镇子去看大夫,也让人到城里去请大夫,两边都不耽误。”
沈华柔当然知道王妃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这可是王爷的头一个孩子,还来得格外不容易。
李氏也正是知道,但又怕影响到王爷所以才不敢随意说,只能请了沈华柔到她车厢里来。
说实话,她是乱了阵脚,心里慌得很。
沈华柔一边给她倒了一杯水一边说,“您可千万别忍着,庆功宴什么时候都能吃,但您的身体万万耽误不得。
我这就让人去安排,您尽管放松心情,现在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您来得重要。”
李氏被她几句话说得确实安稳了些,倒是伺候她的下人也被吓了乱了神,手都在发颤。
“王妃,您怎么不早说呢,都是奴婢的错没有及时发现。
你要不要躺着,奴婢这就铺了厚毯子您躺下好歹能舒服些。”
李氏也是后怕得不得了,赶紧点头让她去准备。
另一边,沈华柔先去跟贺元凌说了,贺元凌半刻都不敢耽误立马去报给赵靖。
原本一脸喜气的赵靖一听王妃难后哪里还能维持轻松的姿态,慌忙着人去请大夫来,又听手下人说十来里外有个镇子,赶紧就改了道往镇上去。
都安排下去了,沈华柔也赶紧回到马车上去陪着李氏。
孟婧瑶也过来,将随身携带的糖给李氏让她含着。
马车还不敢走得太快,等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是快一个时辰过去,好在问过人之后直接就找到了大夫。
大夫一把脉,“受了惊吓,有流产的迹象。”

一听说是有流产的迹象,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时候谁也没有心思管庆功宴的事了,全都担心李氏的身体情况。
大夫又问可有见红,李氏的下人扶着她到内间去检查,好在没有,这也让众人难免送了半口气。
大夫说来得还算及时,问题也不是很大,之后多注意养护,也不得颠簸。
但他们还要回城里去,不得不颠簸。
“那就先不回了,等王妃身体安稳之后再回。
到时候多在马车里铺几床厚被子垫着,再走得慢些。”
大不了小半天的路走一天,总能到。
众人对赵靖这个决定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异议,全都陪着保护王爷王妃的安全。
家里那边也得送信回去,不能让家里担心。
傍晚的时候从城里请的大夫也赶到了,把完脉之后结果跟之前的大夫说的一样,而大夫也被留下跟他们一起回去。
好在李氏的问题不大,歇了两天之后就能走动。
回到了家里,沈华柔才真的觉得是放松下来。
若是因为这个事导致王妃流产的话,他们贺家怎么都脱不了干系。
之前跟王爷结下的友善关系,肯定也要为此打破,之后再是什么情况境遇谁也说不清楚。
第二日沈华柔就在库房里张罗了些补品着人往王府里送,不管人家用不用他们的东西,心意到了就行。
中午,孟婧瑶突然来找她。
“杨穆青呢?”
这些年来,孟婧瑶除了跟沈华柔走得近外就是杨穆青了,后来是有了蔡芸芸,但跟杨穆青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她早上去找杨穆青,还想着终于松了精神找她喝顿酒,结果扑了个空才知道她已经走了。
于是她赶紧回来找嫂子,问别人哪有问嫂子来得清楚。
来龙去脉沈华柔都没有瞒她,包括钱鑫那事儿。
说完,孟婧瑶也沉默半晌才开口。
“留也留不住,不如让她出去,或许哪天就放开了回来了。”
事已至此,再说多的也没用。
但眼下还有重要的事必须要说,“之前你就说了你和赵晋山的婚事要我做主,那就趁今日我们来说说吧。”
沈华柔可不是跟她玩笑,“今日你哥会请赵晋山到家里来吃饭,正好我们就坐下来把你们的事摊开了好好说说。”
孟婧瑶向来都不是扭捏的人,既然是定了心要嫁给赵晋山,他们情投意合两情相悦,那她就没有什么回避害羞的可能。
“好,真要辛苦表哥和嫂子了。”
对别人的婚事她有很多新鲜的点子的,但到了自己的婚事上孟婧瑶却不想要那些新鲜了,她想要传统的婚礼。
这个话她也直接跟沈华柔说了,“花里胡哨的看多了,要是说浪漫的话我不比谁来得浪漫?
我就想平平淡淡,平平常常。”
她没有说,她就想婚后也能平平常常。
日子要有激情,但有些事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
对她这个观点沈华柔有些不太能懂,但有一点她也赞同,夫妻之间能平平淡淡一辈子才好。
定了日子,到孟婧瑶成亲的这天并没有太铺张,请的宾客也都是相熟的人,不嘈杂但也热闹。
到过年的时候,王妃李氏的肚子已经能看得出来,她并不常出现在人前。
都知道她这一胎不容易,即便是有人想请她也都不敢随意,但就算是请了她也会拒绝。
有了一两次时候,也就没人再敢请了。
过了年,听闻安王驻守雍州和冀州一带,并未打算班师回朝。
兜兜转转,虽然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事,但安王还是走了之前的路。
只是,这一次与他站在对面的人不只是叛军雍王。
因为安王来这一手,打得朝廷措手不及,一时间也就没有空闲来管他们做什么。
盐田那边有冯大人‘配合’,目前倒也算太平。
不等多喘两口气,京里来了圣旨,召赵靖夫妻俩进京,说是太妃想念儿子儿媳和未出生孙子。
李氏的身体才刚刚好些,赵靖自然是不放心。
从陵城到洛京路途遥远,李氏的身体不一定能撑着平安到京。
“孩子都没出生,说母妃想念孙子这个理由实在可笑。”
赵靖打发了宣旨人之后就发了火,他明知道这是那位的计谋,但又无法反驳。
他敢不去就是抗旨,他不敢不去。
一边是母妃,一边是妻儿,赵靖一时间不知道要如何选择。
“要去,也只能是我一人前去。”
有皇帝的人盯着,赵靖不能多耽误,安排好之后便走了。
他们倒是想要李氏跟着,但看李氏确实虚弱,也怕在路上出了人命逼得赵靖直接反了,所以只能先带走赵靖。
此去明知是不太平,但也抱有一线生机。
钱鑫带着两千人跟着一同前去,常远威带着五百人暗中跟着,若是路上察觉有半点立马护送王爷回来。
皇帝此举来得蹊跷,让所有人都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何。
他们跟安王比起来,明显是安王的威胁更大,可安王却还安安稳稳的在雍州。
那里,可不是他的封地。
一时间王府里乱成了一锅粥,王妃又动了胎气,大夫嘱咐必须要卧床。
沈华柔每天都来看她,一边开解一边劝,“当下您和小世子的安危最重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头等大事。
府上的事您就别操劳了,让侧妃先辛苦分担些吧。”
李氏听了她的建议,将府上一应事宜都交由两位侧妃管理,她安安稳稳的养胎。
之后沈华柔照样是每天都来陪她,有时候说说话有时候下棋,或者是带些家里的点心来。
从洛京到陵城的路上,有人快马加鞭赶来,为了更快能到陵城选择抄近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与赵靖他们错开。
这日,沈华柔照例到王府去看望陪伴王妃,刚出门准备上马车就被街上打马而来的一个男子喊住。
“六姐姐。”
会这样喊她的人,也就只有伯承了。
声音与她记忆里的不太一样,少年褪去了青涩,已经是个成熟的男子。
沈伯承驾马到将军府门口急停,翻身下马。

几年未见,弟弟都长成大人了,沈华柔第一眼差点都没有认出来。
弟弟来了,沈华柔也去不成王府了,让阳春将东西送去,再给王妃带个话说晚些今日不去了。
姐弟俩在门口就好一番激动,挽着手进了府里也不舍得放开。
“都已经长大了,让姐姐好好看看你,要不是你先喊我,就算是走在路上我都不一定能认得出来你。”
关键是在沈华柔两辈子的记忆里弟弟都是书生模样,但现在再看却像个武夫,半点没有清俊公子样。
沈伯承还特意转了一圈让姐姐能看得更仔细,在姐姐惊讶的眼神中自得道。
“多亏了姐夫教我的拳法,这些年我都没有荒废过,等见了姐夫一定要让姐夫也看看我没有食言。”
除此之外还因为赶路和路途遥远的原因,他特意将自己打扮得精干一些,都是为了安全。
至于脸怎么也黑了,那就是风吹雨打的锅了。
沈华柔也是才知道弟弟跟贺元凌竟然还有小秘密,比起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沈华柔更关心他这次来的目的。
被姐姐问起,沈伯承猛然回神,“见到姐姐一解冻差点就给忘了,我这才来是偷偷来的。
大堂哥让我来跟姐夫说,千万不能让梁王进京。”
他一脸焦急还特意往周围看了看,沈华柔看出他的意思当即就让玉兰遣散了人,又让贺顺在门口守着。
“怎么回事?王爷已经出发了?”
“唉呀,是我来迟了。”
沈伯承猛的一拍自己的手,悔恨不已。
见此沈华柔也不敢迟疑,喊了贺顺进来让他立马去找贺元凌回来。
贺元凌回来得很快,得知太妃已经逝世的消息,当即就拉着沈伯承要边走边说。
“我们去追王爷,家里就劳你辛苦了,王妃那边……”
沈华柔打断他的话,“你们尽管去,我都知道。”
太妃的死怕是也有蹊跷,可怜一片慈母心。
路上,沈伯承告诉贺元凌,“此番急召王爷进京是有人秘密举报说王爷有不臣之心,再加之之前的细盐之事也又被翻了出来。
言之凿凿,说是王爷私藏,在封地大肆练兵要赴雍王后尘。
在宣旨的人出发没半月,太妃就逝世了。
但陛下压着不许外传,连丧事都没有办。”
哪还能看不出哪位的用意,这些年那位对梁王的猜忌从来就没有停过,更是稍微逮着一点事就要无限放大。
贺元凌承认他是不忠不义,但人总有私心的时候。
朝廷如何对他们?他们只是想活。
王爷此番进京,再想回来,怕是再无可能。
明知是死路,难道必须要去送死?
他们所做从来都只是为了自保,问心无愧。
陵城这边,贺元凌走后沈华柔没有立即去王府,而是请来了郑东生和常远威赵晋山。
孟婧瑶也来了,原本她是想来问嫂子一些事的,来了之后才发觉情况不对。
她是第一个发怒的,“什么狗屁,咱们过好咱们的日子,干他屁事。
什么时候管过我们死活?猜忌打压倒是从来都没少过。”
赵晋山在后面拉了她一把,示意她稍安勿躁先看看大家怎么说。
但今日孟婧瑶的脾气尤其大,拉也拉不住。
不过也无妨,其他人跟她的心情也都差不多。
“这他娘的不就是用完就丢卸磨杀驴么,老子不干。”
“收梁州的时候要我们,连口饱饭都不让我们吃。
好不容易喘口气又让我们去跟叛军拼命,完了,用不上我们了,准头就把枪头对准我们了是吧?”
“干他娘的,老子不服。”
现在的沈华柔听到这些粗言再也不会皱眉,粗言粗语又不是黑心烂肺。
“先不要轻举妄动,调动城防时刻警戒吧,等王爷回来了再说。”
郑东生的意思与沈华柔不谋而合,这也是沈华柔要先请他们来的用意。
“王府那边,应该也是要有结果了。”
郑东生道:“那我随嫂子去,今夜之前应该就能收网。”
商量一番,各自去办事,只有孟婧瑶来一趟,她自己的事还没有办。
若是平日的话她就跟着嫂子了,但今日不同,她去了也怕打草惊蛇。
沈华柔在明,郑东生在暗。
李氏收到了阳春带话知道沈华柔今日不会来,结果不过半日她又来了。
“怎么还是过来了?”
李氏歪在榻上,见到沈华柔来了也没有动一下,知道她情况的沈华柔也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多心。
“王爷不在府上,我哪怕是一日不见见你都不安心。
你可是蓉蓉的义母,我攀着跟你也算是姐妹了,心里自是多的放心不下。
今日如何,小世子可有闹腾你?”
在李氏的示意下沈华柔在塌边的绣凳上坐下,她来可不只是为了看李氏。
“上午说有事,是家弟来了,我们姐弟已经有几年未见,见到他便忍不住想多说说话。”
“可是你家那到京里求学的小七?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到陵城来了。
可惜王爷不在,我这身体也不好请他,不然定然是要见一见这个弟弟的。”
初时李氏并没有多想沈华柔话里有话,待见到沈华柔点头微笑的时候便有了猜测。
下一刻又听见沈华柔沉的眸色与她道:“他本是游学路过顺道来看看我和他姐夫还有孩子们,不成想竟无意间提了个重大消息。
太妃她,逝了。”
沈华柔脸上的悲情不似作假,她虽然没有见过宫里的太妃,更不曾与她有过任何交集,但她终究是王爷的母亲。
况且,她的死又不寻常,沈华柔内心里也难免唏嘘感触。
天下父母,哪有不是真心疼爱孩子的?
李氏也心惊不已,待回过神后与沈华柔视线相碰,立马就明白了沈华柔此举的用意。
“快,速速着人去通知王爷。”
她还故意提高了声音,“事情既然是早已发生,那来宣旨的人为何胡说。
通知王爷,那人怕是不妥,让王爷赶紧返回。”
随着她焦急的喊话声落下,北边的窗户边也有影子晃动,都落在二人的眼中。

也该收网了,只是之后他们梁州该如何自处?
郑东生抓住的人果然是冯家,与那守着盐田的冯大人不愧是一个冯。
赵靖未归,郑东生也只是先拿了冯氏,调兵守住冯家,一切都等赵靖回来处置。
另一边贺元凌追了十天才终于追到,他们人多直接便将朝廷派来的两百人给压制住,再带回陵城。
已经扣押了一回,也不怕再多一回,这回不过是多了几个人而已。
入了夜郑东生回来,“嫂子,冯家已经控制住,保证一只苍蝇也进出不得。”
“冯家的亲戚呢?城门务必守好。”
沈华柔不认为自己心硬,自私便自私吧。
等了十天,赵靖和贺元凌终于回来。
这期间满城人都在议论王爷岳家冯家到底是做了什么,竟然在王爷刚走就要被抄家了?
莫非是王妃趁王爷不在,要铲除异己?
这样的议论每日都有层出不穷说辞,无非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其实也没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罢。
因为那次的事,冯家被沈华柔夫妻当众下了脸,后来的日子显然没有之前过得光鲜滋润。
最主要的还是,冯侧妃到如今都还没有怀孕,他们等不住了。
真要等到王妃一举得男,他们在陵城在梁州就更没有站脚的地方。
走到这一步,他们也是被逼无奈。
赵靖回来就病倒了,是连床都下不了的那种,满城的大夫现在都在王府。
包括朝廷来的那两百人,全都病倒上吐下泻根本没有没有办法走。
不同的是,他们是从路上就已经开始生病,一开始是七八个人,然后十几个,二三十个,最后所有人都染上。
要说他们半点儿都不怀疑那是不可能过的,可是连赵靖都染上了,他们也是慌了。
沈华柔要去看望,被钱鑫劝住。
“元凌让大家都等着。”
没办法,所有人都只能等着,各司其职。
后半夜贺元凌终于回来,满脸的胡茬神色疲惫。
“如何?”
要不是他们事先有通过气,沈华柔也坐不住。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孩子们呢?都睡了?”
来回二十多天,贺元凌自然是想他们,但这个时候了他也不好去看。
“都睡了,我这就让人去准备水,你洗洗再睡?吃了吗?”
沈华柔一连串话下来,贺元凌也不觉得烦,反而是心头熨贴得很,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吃了饭洗漱完终于躺在了家里的床上,身边偎着妻子,贺元凌闭眼就睡了过去。
再醒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他一动作沈华柔也醒了。
“要出门?”
“嗯,事还没有解决。”
昨日他回来就看到满城都挂了着白帆,家里各处也都是,贺元凌便知道消息已经放出去了。
人都劫回来了,也不怕这些了。
“这段时间你们都在家,我晚上不一定回来。”
贺元凌临出门的时候沈华柔拉住他,“还是要放人的话,冯大人病逝了吧?”
这个事是这段时间沈华柔翻来覆去的想过,这个人留着也已经没有任何用了,反而是把柄累赘。
贺元凌只点了点头,又在她唇上印上浅浅的一吻,转头出门去。
王府内,冯侧妃昨晚得了疾病去世。
早上,贺元凌带领一队亲兵进入冯府,搜出几封书信一本册子。
下午,冯家被抄,九族下狱。
冯家的手伸得不可谓不长,不只是细盐,竟然连三棱弩也收集,还想以此为跟安王做交易。
不得不赞他冯家一声稳妥,不管是在哪一边都不吃亏。
就是不知道之前他们跟叛军是不是也有往来,或许是叛军被镇压之时就已经处理干净。
从这日之后街上恢复了往常,城门处也恢复了平日的人手。
王府放出告示:冯家勾结叛军又谋害皇室,下毒毒害王爷和朝廷钦差,数罪并罚。
对冯家口诛笔伐之后,在百姓看来是一切都恢复如常。
总有些人看出来不寻常,但此时也不能有所动作。
包括沈华柔,连着七天没有出门,将军府府门紧闭。
待再次打开的时候,已经是钦差病愈,带着几十车细盐和提炼细盐的方法回京去。
贺元凌带了五百人的队伍将送他们到两百里之外才返回,沈华柔以为是事情落定,但远没有她以为的安稳。
“东北那边也要不安稳了,安王跟冯家的来往信件里面有提过,大堂哥也让伯承带了话。
咱们现在,自保吧。”
这么快?
沈华柔记得,至少还要两年之后吧,竟然要提前了吗?
情急之下沈华柔的语调也不由提高了些,“大哥在兖州?”
“你忘了?年前的时候大哥已经调动了。”
沈华柔绝对是关心则乱,有贺元凌提醒之后她松了一口气。
“放心,我会让人给大哥提醒。
还有舅舅那边,你要不要给舅舅送些什么?正好一起了。”
沈华柔再三思虑,还是去准备了。
今年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希望之后能顺利些。
或许是上天都听到了沈华柔的心声,很快就有喜事来。
过了几日,孟婧瑶又来找她,“嫂子这些日子没什么事了吧,我在家育了些秧苗,嫂子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粮食是百姓根本,沈华柔哪里能说不去,她巴不得马上就能到地方看到。
路上却是发生了点小插曲,坐在马车里孟婧瑶突然干呕了一声。
“胃不舒服?”
“不是,怀孕了。”
上次她来找沈华柔就是为了说这个事,但没来得及说。
这个消息立马就扫干净了沈华柔这些日子来的阴霾,“什么时候有的?你倒是瞒得紧。”
“两个月了,这不是一直没有机会说么。
嘿嘿……嫂子这不是也知道了么,就别跟我计较了。”
姑嫂二人一路说着育儿经,感觉转瞬的功夫就到了赵家。
到了秧田边上沈华柔才知道她竟然在家里开辟出了一块田,也不知道是什么弄的,此时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看着长势喜人。
“这个可是我研究了好久的,之前在庄子上就弄过,只是没有成功。
来了陵城之后就被别的事耽误了,正好现在在家有时间,总算是有了成效。”

第410章 活路
本来沈华柔是有些心疼那些盐,但在看到孟婧瑶育出的这种能提高产量的秧苗,沈华柔也就不再想那些了。
再看到立在田地边上的一个像弓和铲子的物件,再看孟婧瑶让人试用之后的效果,沈华柔别说是有多畅快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