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by木兰竹
木兰竹  发于:2023年08月14日

关灯
护眼

那时楚国只需要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即可。
这在战略上没有任何错误,没有任何错误啊。
战国各国打仗时多采用坚壁清野,在激烈争夺的城池之间驱赶庶人,烧毁农田村庄,不准垦荒耕种,以增大敌人攻打时的补给压力。
南楚国的内迁令不过是加强版的坚壁清野而已。
“先带他们去休息,将这件事提前告知陈启等人。”朱襄深呼吸,恢复平静。
浮丘面露悲哀道:“是,朱襄公。”
跪地恸哭的楚国士人没有恳求朱襄什么,只是哭着随浮丘离去。
他们能恳求朱襄什么?难道恳求随朱襄南渡吗?
待人离开后,因惊讶而站起来的朱襄跌坐在椅子上,单手扶额。
焦匀叹气道:“不愧是项燕,此举真狠。”
李牧将军吞并楚地的策略并非着眼于一城一地,而是依托南秦逐渐恢复的经济和朱襄公的名声,不断向长江北岸辐射影响。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李牧将军采用的就是“上兵伐谋”。
项燕此举虽粗暴,却也是破解李牧将军“上兵伐谋”的最好策略。
焚毁长江北岸码头城池,内迁楚人三十里,隔断南秦对楚地的影响,李牧将军此前诸多布置都作废了。
内迁楚人会造成诸多灾难。项燕打完这一仗后就会回楚王身边,南楚君不能将他推出来抵挡内迁楚人怒火。所以项燕自己会安然无恙。
而南楚君肯定会将怒火引向秦国。正因为有秦国的危险,沿江楚人才能不得已内迁。楚人不敢憎恨能杀他们的南楚君,也无法憎恨已经离开的项燕,只能加倍地憎恨秦国。
秦国通过贸易战和李牧放粮、朱襄声望编织的攻心一计,全部前功尽弃。
狠,是真狠。
不仅是让楚人生灵涂炭的狠,这一对策也又狠又准地击中了秦国的布置,给秦国灭楚战略狠狠一击。
“我想自己静一静。”朱襄扶着额头道。
焦匀点头离开。
踏出门扉时,他回头看了一眼。
朱襄的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竭力忍耐什么。
焦匀仰头看天。
沿江楚人内迁三十里,民房农田皆焚毁,他们吃什么,住什么?
内迁三十里后的那片土地又不是无主的。
就算楚人不抵抗内迁令,乖乖随南楚军队迁徙,他们能活下来多少?
这一点,一千多年后的顺治朝沿海内迁令研究能给焦匀答案。
沿海内迁令在康熙台湾一战后作废。根据明代《嘉靖太平县志》与清代的《嘉庆太平县志》的人口对比,处于内迁范围内的太平县已经结束了内迁令一百多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稳定地人口增长,人口数量也仅仅是嘉靖年间的一半。可见沿海内迁令对百姓的摧残。
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清朝官员写下怜悯百姓的诗歌,描绘沿海百姓内迁的惨景。
老百姓赖以生存的财产就是房屋、土地和粮食,就是地主能带上些金银细软,留下的财产也是大头,而普通老百姓根本没什么金银细软。
房屋农田烧毁,他们踏上内迁的道路时,与流放何异?途中老弱者死伤无数。
顺治年间其实比南楚还好些。
顺治当时已经入主中原,幅员辽阔,所以在内迁时划定了迁徙区,如果内迁的沿海居民能活到迁徙地,有田有地,再熬到粮食成熟,总归是有条活路。
但南楚国就这么点地,内迁的楚人能去哪里?
朱襄放下扶额的手,铺开纸张,磨墨写信。
他这封信不是写给嬴小政,也不是写给李牧,而是写给项燕和南楚君。
他在信中询问,楚人内迁后有何措施,是否给他们已经安排好活路。
如果没有……如果没有,请项燕和南楚君放楚人南下求活!
朱襄重重下笔,力透纸背。
李牧还未从南越回到吴城。
现在消息流通不畅,李牧得到燕国出兵的消息时,项燕已经出兵。
李牧虽然经过判断,知道楚国肯定会出兵,所以立刻往回走,但也需要时间。
嬴小政急得每日都要在渡口上背着手逛一圈,见到秦人官吏回来,就上前问一声“舅父舅母可好”。
在得知舅父舅母非要把广陵城的事处理好之后才回来,嬴小政气得想自己划船去对岸,把舅父舅母绑回来。
李斯和韩非一左一右把嬴小政死死按住。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楚人把朱襄公和太子一锅端了,他们该怎么办?
韩非语出惊人:“朱襄公名声大,即便被俘,楚人也会礼待。”
李斯骂道:“韩非,你可闭嘴吧!”
韩非疑惑:“我没说错。”
李斯骂道:“闭嘴!”
韩非看向嬴小政已经充血赤红的眼睛,情商上线,乖乖闭嘴。
虽然他心里仍旧委屈。
他没说错啊,朱襄公夫妇肯定不会有危险,顶多被请去陈都做客。他这是在安慰太子。
嬴小政把按住他的李斯和韩非推开:“赶紧去问老师走到哪了?让老师亲自把舅父舅母捆回来!”
韩非抬脚迈出一步,回头:“真捆?”
嬴小政咆哮道:“把舅父捆回来!把舅母请回来!只捆舅父!”
韩非提着下裳小跑离开,决定亲自去找李牧将军,可不能把话传错了。
嬴小政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右手握拳使劲砸桌子。
李斯赶紧给太子顺气:“太子,夫人与朱襄公同在广陵,朱襄公即便想自己冒险,也会先将夫人送回来。若夫人未单独回吴郡,就证明广陵并无危险,朱襄公也没想过去冒险。”
嬴小政粗声粗气道:“希望舅父能有自知之明。他留在广陵又能如何?他难道还能守城?他连我君父都打不过!”
李斯:“……”这话就不是他该听、该回答的了。
他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嬴小政知道李斯说得很对。
舅父十分爱护舅母,就算舅父脑子抽了想要冒险,也会先把舅母骗回来。
而舅母就算知道舅父骗她,肯定也会装作受骗回来。因为舅母知道舅父一人去冒险,成功的概率才最大。她即便心中不愿,也不会拖累舅父。
舅母总是很听舅父的话,留在安全的地方等舅父回来。
嬴小政揉了揉右手,恢复冷静:“派人向广陵送信,问问舅父究竟要做什么!”
李斯道:“是!我亲自去送信!”
嬴小政瓮声瓮气道:“如果舅父舅母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李斯苦笑道:“是!太子!”
他就知道会这样。
朱襄公啊,你可千万别乱来。
朱襄此时没想乱来。
他即便想乱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对面可是项燕,他难道能用广陵城这点守军把项燕打退?不可能。所以他什么都做不到。
他只能徒劳无用地写信请求项燕和南楚君放过楚人,同意楚人南下逃命,然后将这件事通知广陵城的人,让他们做好准备。
陈启抓着朱襄的袖口,双眼无神道:“长平君,是真的吗?怎么可能是真的?项燕将军怎么能这么对我们?”
朱襄镇定道:“现在没有慌张的时间了。赶紧抢收粮食,哪怕没成熟的水稻也能吃,总比什么都没有强。想南下的跟随守军南下,南边还有很多田地可以开垦,虽然艰苦一些,总归有活路。在北边有关系的士人,提前准备好行李,待项燕一来就开门迎接,乖乖北迁。”
陈启垂泪,仍旧不敢置信:“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有楚国士人承受不住噩耗,暴起怒骂道:“都是你们!都是你们秦人来了,我们才会遭此厄运!”
朱襄身后护卫皱眉,亮出刀剑。
朱襄摆手,冷漠道:“你是想继续自怨自艾,还是赶紧行动起来,为自己和乡亲找一条活路?还是说,你要现在就把我骂走,拒绝秦人的所有帮助,自己去面对楚军屠刀?”
陈启一抹眼泪,回身狠狠抽了骂朱襄的士人一巴掌:“够了!秦军占领广陵的时候不杀我们,楚军回来了却要杀我们!这天下争夺,多少城池几经易主?谁见过收复自家城池的时候,杀自家的人,毁自家的城!楚人根本没把我们吴越人当作自家人!”
他苍老的双手狠狠颤抖,转身狠狠跪下,朝着朱襄磕了一个响头。
“求朱襄公救救广陵人!”

陈启只是跪着请求,没有让朱襄回答。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他却不敢欺朱襄。因为朱襄是广陵唯一的希望。
陈启发须灰白,并不只是增长了岁数。他知道朱襄很容易被欺之以方,但朱襄身后虎视眈眈的秦人不会。
若他们真的做得过分了,朱襄身后那些护卫很可能将朱襄直接打晕抗走。
有护卫来报:“朱襄公,李都尉来访。”
李都尉就是李斯。
秦国郡守之下设郡丞和都尉辅佐。郡丞辅佐民事,都尉辅佐治安。若是边郡,还设有长吏分管军权。
都尉的地位比郡丞略高。不过嬴小政让李斯当都尉,不是相比韩非因为更看重李斯,只是李斯更适合而已。
朱襄深深叹了口气,道:“政儿来催了。”
浮丘焦急道:“现在局势很危险,朱襄公确实该回吴郡了。”
在得知南楚国内迁令后,浮丘心里被愤怒和悲伤冲击,带人来见朱襄时,确实希望朱襄能拯救这些楚人。
等他冷静下来之后,扇了自己一耳光,大骂自己给朱襄公添麻烦。
朱襄公怎么能管得了楚国人怎么做?他带人逼迫朱襄公去做无能为力的事,这不是为难朱襄公吗?如果朱襄公真的犯倔,决定留下来冒险怎么办?
浮丘对自己的不成熟后悔不已,冷静下来之后,天天劝朱襄赶紧走。
朱襄摇头:“再等等。”
李斯进门时,正好听到朱襄这句话。
李斯这样谨小慎微,从未在朱襄面前显露出半点不恭敬的人,都忍不住急躁了:“朱襄公!你还在等什么!你再不走,太子殿下就要亲自过来了!”
朱襄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你们怎么不拦住政儿?!”
李斯道:“现在拦住了,但若朱襄公再不回去,谁都拦不住!”
朱襄擦了一下额头吓出的冷汗,道:“劝住了就好。我让雪姬赶紧回去管住政儿。”
李斯大惊失色:“只让吴郡夫人回去?那朱襄公?”
朱襄道:“我在等李牧的信。”
李斯疑惑:“李将军的信?”
朱襄点头:“能不能守,我在等李牧的信。”
浮丘被吓得声音变尖:“朱襄公想守?”
朱襄犹豫了一下,道:“看李牧的回信,他让我走,我立刻走。”
李斯道:“朱襄公给李将军送信了?恕我直言,等朱襄公的信到达李将军那里,李将军回信还未送到广陵城,项燕都来了!”
朱襄摇头:“我没有送信。”
浮丘都顾不上什么礼仪了,使劲抓住朱襄的手臂:“朱襄公,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找个借口留在这里吗?”
朱襄道:“不是借口。李牧得知内迁令的时间不会比我们晚。他很了解我,所以会在项燕来之前,给我一个是走是守的答案。”
屋内众人面面相觑。
李斯怀疑地问道:“朱襄公,你说的是真的?”
朱襄道:“若李牧没有回信,待探得项燕的兵马出现时,我就会离开。船就在渡口,我随时都能上船。待我上船后,项燕便拿我无可奈何。放心。”
李斯问道:“在那之前,朱襄公真的不肯离开?”
朱襄道:“是。”
浮丘松开朱襄的袖子,身形摇摇欲坠:“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让朱襄公知道内迁令的事,如果朱襄公遇到危险……”
朱襄拍了拍浮丘的肩膀,安慰道:“你不告诉我,我也会知道。现在提前知道,才有准备的余地。不要后悔,有这个时间不如行动起来。儒家仁而爱人……”
朱襄看向焦匀:“墨家仁而兼爱,虽在爱人上有差异,但若有能力,都不会对眼前的惨景视而不见。你们二人身为我身边的儒墨,不需我命令,做你们能做的事。我相信你们可以。”
习惯抱着剑的焦匀,难得将剑插到了腰后,叹了口气,拱手抱拳道:“是,朱襄公。”
浮丘抹了一把眼泪,咬牙拱手作揖:“是!朱襄公!”
朱襄道:“叫蒙恬来。”
李斯转身走了几步,想起自己刚来,不知道蒙恬在哪里,赶紧转身回来。
朱襄本也没让李斯去叫人,李斯只是形成了习惯。
李斯焦急道:“我做什么?”
朱襄道:“雪姬还在纺织工坊,带雪姬回吴郡。”
李斯道:“朱襄公,你不回去,夫人会回去?!”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无言点头。
李斯深深看了朱襄一眼,双手握紧,道:“好,我带夫人回吴郡。朱襄公,若你有事,就算你救下了广陵城,以太子性格,谁也阻止不了他把这座城屠掉为你陪葬。”
朱襄立刻道:“政儿不会……”
他话说到一半,扶额叹气:“好吧,我不知道会不会。但项家、南楚君和楚王全族恐怕都要被政儿屠掉。我会保重自己,即便守城也不会去战场,我对自己的武力有几斤几两很了解。而且即使城破,项燕俘虏了我,也不敢杀我。”
李斯深呼吸了一下,道:“朱襄公,请保重。”
说完,他按照朱襄的吩咐去找雪姬。
雪姬听到朱襄的要求之后,当即垂泪。
但她没有一句抱怨,默默去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离开时,雪姬没有去见朱襄。
她让人转告朱襄,她未和朱襄道别,所以朱襄一定要回去见她。
说完后,雪姬就登上了回去的小船。
朱襄其实就在码头。
他不知道雪姬是否看到了他,但雪姬说不道别,他便没有出现。
朱襄确实很确定自己就算城破也不会死,顶多吃些苦头。
就算是给项燕和南楚君一百个胆子,除非他自己亲自披甲去厮杀,死在了乱箭中。只要他不在战场上,城破之时项燕的第一个命令一定是绝不可以伤害自己。
朱襄公可以死,但绝不能死在他手中。
若他一死,就算项燕立下了再大功劳,楚王和南楚君都会将项燕全家交出来平息秦王的震怒。
项燕虽忠于楚王,但他也是必须顾着自己家族的封君,项家的族长,不会为了楚国做灭掉自己全族的事。
南楚君更不敢让自己死在他的地盘上。他好不容易才得到南楚国,若自己死在他的兵锋下,楚王肯定立刻就会以此为借口,向秦军同盟灭掉他。
秦国肯定不会计较任何得失,都要先给自己报了仇再说。
甚至其他五国也会以自己为借口出兵,假惺惺为自己报仇,来楚国分一杯羹。
朱襄想,他都想看看自己骑着马往南楚国兵阵里冲,楚人敢不敢杀自己。
不过为了避免某个楚国愣头青不小心失手杀了自己,朱襄就不会去冒这个险(主要还是朱襄太弱,就算骑着马往前冲到对方兵阵中,都是被人活捉的份)。
待雪姬的小船离开了岸边,朱襄才从藏身处走出来,取出竹箫吹奏。
李牧在边疆待久了,除了士人都会的琴之外,也擅长骨笛骨萧。
南秦多竹,到了吴郡后,李牧便换成了竹笛竹箫,闲暇无事时,教嬴小政吹笛吹箫陶冶情操。朱襄跟着学了一点皮毛。
箫声呜咽,伴着潺潺江水,将离别之音传到轻舟上。
雪姬站在船头,衣裳猎猎,抿着嘴看着岸上的良人的身影渐远。
她想,这是第几次离别,第几次目送良人去往危险的地方?
但她毫无办法。因为她是良人的内妇,得护住孩子,守住家,等良人归来。
即便她不愿。
待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这天底下没有了危险的地方,她一定就不用再和良人离别了。
雪姬眼界并不高,即便她现在的身份地位很高,也承担起了“长平君夫人”的责任,比这天底下大部分女子的成就都高。
但她其实心中仍旧对什么统一没太大概念。
只是朱襄希望如此,她便希望如此。
如今她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希望秦国早日统一。
只要这天下没有了战乱,不仅她和良人不需再离别,这天底下的夫妇也不用再面临如此多的离别了吧?
雪姬天真地想,天真地期盼。
待箫音完全被流水声覆盖,她踮着脚尖也看不到良人的身影后,雪姬才转身回到船舱。
她整理着自己要交给政儿的文书,开始思考要怎么劝住肯定暴跳如雷,脾气越来越大,性格也越来越像良人一样执拗的政儿。
她还要帮政儿安抚从楚地而来的流民。
南楚颁布内迁令,肯定又有楚人要南渡了。
雪姬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让自己从沮丧中振作起来。
良人有重要的事要做,她也有很多的事要做。身为长平君夫人,她所能做的不仅仅是安抚政儿,等良人归来。
嬴小政见到雪姬之后大惊失色,蒙头往船上冲,要亲自划船去接朱襄,被雪姬拦住暂且不说,李斯又被嬴小政派去了广陵城。
嬴小政一言九鼎,舅父不回来,李斯也别回来了。
李斯站在甲板上,心底拔拔凉。
太子此言,就是让自己给长平君挡剑吧?虽然李斯自信肯定比长平君武力值高,但也对上战场胆怯啊。
希望长平君真的有自知之明,别上战场。
另一边,韩非到达李牧战船上时,李牧已经让人将书信用轻舟帆船和快马加鞭,经水路旱路分别急速送往广陵城。
韩非看见李牧拎着酒坛,盘坐在甲板上,表情似乎有些郁闷。
因需要时常骑马,武人都穿合裆的长裤,所以李牧此举不算失礼。只是李牧较为自律矜持,很少做出如此散漫的动作。
韩非跪坐在李牧地面,焦急地问道:“将军为何心忧?难道楚人此举,会威胁南秦?”
“你已经知道内迁令了吗?”李牧抹了一把脸上的酒水,问道。
韩非不解。
李牧从怀里掏出一封由蜡丸展开的书信,丢给了韩非。
韩非看完后,皱眉苦思。
韩非不太懂兵事,李牧没有指望韩非自己想明白。
他解释了南楚内迁令的作用。
李牧敢断定,这内迁令绝对是项燕提出。因为楚国之中,只有项燕具有这样的纯粹的兵家眼光。
自朱襄入秦之后,秦国一改之前霸道军势,改走怀柔路线,高举义兵大旗,已经初显成效。
李牧夺南楚为南秦后,对楚国如今腹地也是用如此战略。
同意朱襄去广陵城指导耕种,便是李牧让朱襄的影响力跨越长江的一步棋。
项燕这一招断尾求生,将长江北岸富庶之地化作焦土,建立层层碉堡关卡阻碍秦军,让李牧都不由佩服了。
“如果不是楚国分出南楚国,项燕绝对不敢出这个计谋。”李牧带着几分醉意,冷笑道,“南楚国弱,南楚君惧怕秦军,即便舍不得那片富庶土地,也只能同意。”
韩非道:“将军因此事郁闷?”他也佩服项燕了。居然会有人能让这位从未有败绩的传奇名将郁闷!
“不是。”李牧又拎起酒坛,往嘴里倒了一口酒。
他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酒,才叹出胸中郁气:“朱襄又要涉险了。更可恶的是,若要破解项燕这一步棋,还必须让朱襄涉险。”
不过是计谋被破。军势无常态,你来我往很正常。一局棋不下到最后,谁也说不清最后的胜负。
李牧虽惊讶项燕破局狠辣的一手,但也不会因此情绪低落。
这比他为寻最大的战机,忍了北胡烧杀掳掠好几年要轻松得多。
敌人动摇不了他的内心。能动摇他内心的,只有与他站在一起的人。
他的君主,他的同僚,他的亲人,他的友人。
见韩非仍旧不解,李牧没有向韩非解释。
他只是突然想找个人诉说心中的苦闷,至于那个人能不能听懂,他无所谓。
他已经给朱襄送信,知道朱襄能懂他。
正如他懂朱襄。
即使朱襄没有送信来,他也知道朱襄得知内迁令后一定在等他的信,等他的决定。
“不知道政儿会不会为此事记恨我。”李牧仰头将酒坛中最后一滴酒倒入嘴中,晃晃悠悠站起来,“那孩子可不大度。”
韩非虽不知道李牧在说什么,但还是为太子政辩解:“太子重情,怎会记恨将军?听将军所言,既然是朱襄公与将军默契,那太子就算生气,也无可奈何。”
李牧失笑,酒意上涌,身体踉跄了一下:“我就怕朱襄也埋怨我。”
韩非再次大惊失色:“将军!你究竟要做、多可怕的事,连朱襄公都会埋怨你!”
李牧笑道:“可怕吗?对我来说不可怕啊。当将军便是如此,领兵便是如此。慈不掌兵,便是如此。”
“守住城池一旬。”朱襄拆开信,眉头先舒展,然后紧锁,“一旬后,项燕计谋自解。”
一旬……一旬啊。
朱襄可不相信,一旬后李牧才能出兵援救。
他双手紧紧攥着信纸一角,快把信纸攥破。
朱襄死死盯着信纸上的每一个字,然后闭上双眼,久久不睁开。
他明白了李牧的意思。
重点不是守城,而是“长平君率领楚人,抵御南楚军队整整十日”这一件事本身。
十日时间,足以让他守城之事传遍楚国每一座城池,甚至传到六国国君耳中。
现在的长江三角洲没有两千年后那样广阔,广陵城离海边很近。南临长江,东临沧海,很适合秦国舟师施展。李牧只要想守,楚国便拿广陵城无可奈何。
只要广陵城拿下,无论长江南北,长江三角洲都在秦国控制下,成为秦国舟师的“军港”。
而且广陵城成为长江北岸的一颗钉子,即便广陵城以西的长江北岸的城池已经被焚毁,项燕想要在长江北岸建立起一条隔离带的预想也不会实现。
秦军不仅可以从广陵城屯兵出兵,还能吸引不想离开故地的长江北岸的楚人来投。
长江北岸西边城池被楚国将领焚毁,秦人却护着广陵城,让广陵城成为长江北岸唯一兴盛的城池。项燕想要抹杀秦人“义兵”和朱襄“仁义”的计谋就会被挫败。
原本住在长江北岸的楚人而言,他们也不用冒险南逃,可以东逃。朱襄想要救民的愿望也能实现。
他说让楚人南逃,但长江天堑,普通庶人哪来的船只渡过长江?南楚也不会让楚人南逃,一定会烧掉沿岸所有的民船。
朱襄给项燕和南楚君的信,只是抒发自己的不满,进行徒劳的宣泄。
他知道,项燕和南楚君绝对会烧掉每一条民船,连一个舢板都不会留下。
内迁令便是如此。
朱襄睁开眼。
谎言已经在他胸中成形。
要完成这个计谋,他不能告诉广陵城的人,秦国故意让他们在南楚国的兵锋下抵挡十日,死伤无数。
他必须要让这件事变得足够悲壮,足够让天下人动容。
秦王的友人、秦太子的舅父、七国公认的国士长平君朱襄公带领他们守城,与他们一同身处危险中,这个谎言就已经不需要任何言语去修饰了。
所有人都会相信。
“咔擦”一声,朱襄低头,他的手指攥破了信纸。
信纸割伤了他的手指,鲜血浸染了李牧的笔迹。
攥破信纸也会被割伤吗?朱襄恍惚了一下,拿起李牧的信走到烛火前,将信点燃。
燃烧的信纸落在地上,化作灰烬。
朱襄看着灰烬发了一会儿呆,拿起扫帚将灰烬扫到屋外。
风一吹,便散了。
纸割的伤口很浅,他手指上的血也已经止住了,若不是还隐隐作疼,他就像是没有受伤一样。
朱襄回房拿了一件外衣披上,对守在外面的焦匀道:“将楚吏都叫来,蒙恬也叫来。”
焦匀看着朱襄,没回答,也没有离开。
朱襄道:“我要守城,守十日。”
焦匀眼眸闪了闪,抿嘴苦笑。
朱襄第一次见到焦匀如此明显的表情。焦匀平时的脸就像是戴着的面具一样,让朱襄担心焦匀的面瘫是不是生病。
“朱襄公,你回去,我来守。”焦匀道,“相信,我能守住。”
朱襄道:“此城必须长平君来守。”
焦匀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是李将军的计谋?”
朱襄道:“不是,是我和他共同定下的计谋。”
焦匀直直地看着朱襄的双眼。
朱襄的视线毫不动摇。
焦匀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朱襄道:“李斯,你还没睡?”
李斯从墙角走出:“我怎敢睡?”
朱襄道:“向政儿送信,我要守城十日,这是我定下的计谋,让他和李牧必须依照我的计谋实行,不可更改。虽他是太子,但我有秦王诏令,南秦之事,以我命令为主。为我磨墨。”
李斯垂首道:“是。”
朱襄公没有给李牧送信,李牧怎么知道朱襄公的计谋?朱襄公或许是和李牧有默契,但这计谋定是李牧主导。
但朱襄公说是他自己定下的计谋,那就必须是了。
李斯心中再次羡慕起朱襄与李牧的友谊。他此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友人。
李斯脑海中浮现韩非的身影,然后他一脸嫌弃地将这个身影晃掉。
他的挚友,必不可能是一个被韩王辜负一百遍还对韩国念念不忘的矫情结巴。
战国时代的城池夜晚都是漆黑一片。
今夜的广陵城却四处燃起了火光,火把如游龙一样在城中主要街道蜿蜒,照亮了整座城池,映得夜空都变红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