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迷情] 前朝伪太子的科举路—— by作者:飞星传恨
佚名  发于:2023年05月22日

关灯
护眼

  除了上面法子外,有官员还想一种特别的方法:“脱裤子检查”。
  倘若监考官觉得考生裸/露自己还不够,可以当场命令考生放开双手,让裤子掉在地上,彻底裸/体。
  那位官员曾经当过乡试主考官,他曾经就曾干过这事,听说当时乡试考场前挤满了小老百姓,都来看考生的屁股的。
  这提议自然是没有被通过,太有辱斯文了!
  到了最后一关,检查携带的考篮物品,严格难度比之乡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防止考生利用随身携带的衣物、工具来进行夹带,特意规定考生所穿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都必须是单层的,所谓“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俱用单层。皮衣去里,毡衣去里,禪裤绸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毡片。
  同时考生所携带工具亦有规定: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镂空,水注用磁,木炭止须长二寸,蜡台用锡,止须单盘,柱必空心通底。糕饼、饽饽各要切开。此外字圈、风炉、茶铫等物,在所必需,无可疑者,俱准带入。
  连携带的考篮都有要求,会试用柳筐,柄粗体实,每易藏奸。今议或竹或柳,应照南式考篮,编成玲;不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
  若是有一物不符,此次会试就有可能参加不了。
  整个入场搜检过程毫无尊严可言,负责搜查的官吏如狼似虎,随意呵斥,跟对待囚犯别无二致。偏偏他们不能也不敢反抗,如果接受不了,也可以,出贡院的门,不参加会试就可以。多么简单,但极少有人会放弃,寒窗苦读数几十年都熬过来了,再熬一刻,他们就能当官了。
  等沈弈结束出了小房间,和他同时间进贡院的五位考生也陆续出来,个个披头散发,衣衫不整,面容死灰。
  要知道当上了举人,就是握有特权的阶级,少有这般不体面的时候,儒雅乡绅是平日的常态,可想而知这番搜查对他们心理的莫大打击。
  沈弈来之前他穿得月色青服,出小房间急随意套了套,还是看的下去的,就是头发肯定是乱得很。他的头发多而密,在搜身时,能感觉到军士查过好几次。
  经历了心理和身体的重创,五人没有心情寒暄,甚至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辈子不要再遇见,没人希望自己落魄的模样被人看见。整了整衣冠他们提着各自被翻了个底朝天的考篮默默得跟在引路军士后,到各自的考场。
  京城贡院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高大森严的环境,让人不寒而栗。
  东、西砖墙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南墙外有砖影壁,墙之左右各辟一门,门内正中有“天开文运”牌坊。
  出了过道,贡院的四角还有瞭望楼,主要起到监视作用。
  正中轴线有大门、二门、龙门,亦称三龙门,门内有明远楼,楼为三重檐,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券门,至公堂七间,尖山式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两侧有东、西大库,东、西更道各设考栅。
  考棚计有九千多间,按《千字文》进行排布。为东、西文场,各有号舍五十七连(排),东文场内有官生号舍六十一间,西北隅有小号舍四十连(排)。
  除外贡院中尚有两位主考官、同考官、御史等官员的公堂、居室、点名厅、守备厅、监试厅及刷印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处所。
  考生进贡院时要经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今年例外有严阵以待的军队弹压,气氛窒息透了。
  除了有虎视眈眈的军队,这些环节,举人们从小经历到大,可谓是身经百战。
  引路军士到了号舍外就不在向前,换了位带着沈弈领过考牌,进了号舍。
  相比于贡院的建筑,考棚则十分简陋,是木头搭盖的。
  他的考牌上写着“天字第四号”,到了地方,谢过军士后,沈弈进了属于自己的号舍。
  巷内一面是木板,一面是仅能容一人的一间间号舍。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举手及檐,面积不过是一平方左右。
  每间号舍的两边木板上,各留两道高低切缝,两块号板置于其间。是用来考生白天一块号板架得高些,一块搁得矮些,便成了答卷时的桌椅;晚上,把高的号板取下,两块拼在一起就成了床,身材高大些的考生不得不蜷着身子斜卧。
  外面下着雨,沈弈还担心过万一漏水怎么办,幸好号舍还算坚固,暂时没有雨漏了进来。
  但他没有大意,和乡试时一样,沈弈把考篮中的物品拿出来给号舍好好装扮了一下,让其下了大雨也不会有后顾之忧。号舍中尘土堆积,这次沈弈还多带了笤帚打扫。
  林林总总的东西加起来,重量很是不轻,期中更是承载了一份沉甸甸的蟾宫折桂的祈望。
  考生人数众多,又要挨个搜检,进场速度很慢,所有考生入场后。贡院大门要马上落锁,任何人不得进出,又称之为“锁院贡试”。
  不知又过了多久,明远楼鼓声响起,贡院内顿时寂静。
  开考了。


第94章
  试题发到一个个号舍,贡院内顿时寂静下来,考生埋头做文,考官站在明远楼和瞭望楼上,掌控全场情况,巡视吏员则流动监视号舍里的动静。因渭朝还没有钟表,就以点香为计时。
  考试内容重经义,轻诗赋。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几乎每场科考第一场总是至关重要的。
  会试考试、阅卷、场规和考试内容等基本同于乡试,惟第一场《四书》三题由渭帝钦命。
  沈弈拿到试题,先粗略一览,很好,暂时没有陌生的字眼,多年攻读,他可以说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虽说可能是夸张了,但他确实有这实力。
  研磨提笔作第一道四书义: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此文出自《论语-公冶长》,句子大意是:使年老的人得到安乐,使朋友相互信任,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联系上下文是《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各道自己的志向。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段句子,沈弈幼时在寺庙中学习过,儒家与佛家多有相似的地方。
  子路应该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或者说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如果有朋友要向他借东西或讨些什么,子路一定不会皱下眉头的。
  这在佛法中说是布施的一种,是中下布施,也就是说能把自己的衣物、钱财、宝物周济别人的。还有上布施,能以身体、生命等布施的。
  子路最后是在一次谋乱事变中就义的,也就是做到了生命布施。子路其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个大英雄。
  沈弈想,学些圣贤们所发的心愿,必依自己修养,并非无缘无故,不顾及自己实际的。比如子路,真的发这样的愿,如果真的朋友要来和自己共享财产,但自己却因故而舍不得,这样他的所言就成了妄语了。
  相对来说,颜回的修层次要高于子路。子路应该是性情中人,豪放勇武。而颜回则是个谨慎细微,恭敬内敛的人,他的修养是所有学生中最高的。
  他说:“我希望不会应轻慢而自夸,并以辱谤别人。假如我做了善事,希望我自己不会执著于美誉和所得。”
  能做到颜回的人,这实在已经很了不起了。平常的人做些善事,心里多少希望别人知道,或者被称赞。即使有人修养好些,不在乎名誉,但也多多少少想这是在积累阴德。假如这些都不在乎,这种人的修养非圣即贤。
  一个人有学问,或者有修养,总希望别人知道,总说自己学问是好,甚至毁谤别种学问,或者说别人的修养不如自己,这就是犯自赞毁他的过错。在佛家的菩萨戒中是禁止的。
  从历史上来看,颜回的学问修养是没的说,但还是清醒,时时提醒自己不应自傲。修养到如此地步,颜回实在是人中贤者。
  沈弈问心自问如果是自己能否做到他的说这种程度,尚未可知。
  最后孔子则说:“让老年人能够安享余生,让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让年幼的人能得到关怀和教育。”普普通通的话,却真实道出一代圣者的慈悯之心。
  幼年时寒窗苦学,青旺年则要为社稷黎民造福,到晚来才是享受人生最大的福报。人一生劳碌,有人说,死而无憾,真正能做到,没有一些疑憾而离去的,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福气。
  脑中思绪万千,等打好腹稿时,已经过去一个钟头,沈弈不在犹豫下笔而破题:
  因人而与,圣人之志在天下也。
  夫老者、朋友、少者,无日不接于天下也。安、信、怀因而予之,子之志不诚大哉!
  .....
  所以伦物不无缺陷,长抱此有生共适之心,宥密实具感孚,只行夫斯人,吾与之素,是则吾之志也夫!*
  文章一气呵成,写完时,沈弈抬头望了望天空,雨还在稀稀落落的下着,检查了下号房,没有漏雨。
  二月份的京城,仍是冷的,写时尚未有感觉,精神高度集中,停笔后,才发觉手脚发凉。来时,沈弈领了份考场发的一盆炭火,是用来取热的,但他没有拿出来用,考试时间有三天呢,现在用了之后用什么?他还抗的住,打算等晚上睡觉前用,午夜,那才是最冷的时候。
  沈弈本想着,继续动笔做题,但大抵是午时左右,有军士开始敲鼓了。
  他想了想,决定吃饱了再来。
  会试可以携带包子、细点心、小菜,乃至烧鸡、板鸭、火腿等无汤水、耐保存的食物,用油纸裹好,切好便于军士检查,就可以保证自己在考场内吃得好。
  这些追月都有经验的给他备好在考篮下层,沈弈揭开时,那层是被塞的满满的。
  他随意挑了几包出来后,发现里面还有冰糖莲子、干桂圆净肉、参片等养生滋补食品,是在京城有名的药铺中购买的,能够很好的起到补气提神作用。
  嗯,沈家有钱了,这些以前没有备过的东西,也给他安排上了。
  拿的是最上层的油纸,沈弈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块被切好的肥肉,放在上面,大抵是让他早点吃。
  沈弈皱眉,他不喜欢吃肥肉,太腻歪了,当然如果做得好吃,当他没说。
  促使他吃的原因是,在侯府的日子,追月也没有闲着,继针线活后,她跟着几位府中的厨子学习美食,想必这是她的成果之一。
  抱着对她的信任,沈弈夹起整块肉,吃了下去。
  那一块硕大的肥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像巧克力酒心般猪油顷刻溢满喉咙,热猪油顺着食道往下流,滋润了身体干涩的部件。*
  巧克力?
  吃的过程中,沈弈无缘故想起这个好久没吃的玩意,怎么做来着?
  先买一个巧克力,把它融化了,放微波炉烤,一个崭新的巧克力就做出来了!
  嗯...
  丢开自己脑袋中不切实际的想法,沈弈期待的拆开先一个油纸,里面包着火腿。
  很好,这个他知道怎么做出来,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
  另外,沈弈还发现在考篮的夹层备了点茶叶以及药。是为了防备万一场中生病,要备些万应锭、紫雪丹之类的成药,是文渊侯夫人给他准备好的。
  休息片刻,随着再一次鼓声响动,沈弈把目光投向第二道四书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出自《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自我天性,这个天性会贯穿他的一生,这就是他的道,在道的路上会犯错,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修正错误的行为思想。
  中庸的中,中,觉也,自性,明心见性,灵觉之性,当下也,伐柯而伐柯,犹以为远。食不知其味。喜不可得中,怒不可得中,哀不可得中,乐不可得中。喜怒哀乐之未发也,未发没有发生之前,内心平静的状态。
  沈弈下笔破题:揭性之德于中,而原其未发之情焉。
  夫喜怒哀乐,情之具于性者也。而原其未发,则纯乎中矣。
  ....
  至情所结,渊微莫罄其端;实理所孚,灵府自司其钥。至于发皆中节,而道之用彰矣。*
  这题出的简单,沈弈写完时,天色将暗,思索一番,吃过晚膳,他决定不睡觉,继续做下一道。
  最后一道四书义是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又是一道《中庸》中的文章。
  这题出的不简单,该题以《中庸》中之“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一节作题,大多数人都会把它理解为三王缵绪未成,到周武王才了却太王、王季、文王之志。
  这样的文章简直是在说周家父子祖孙累世累代,个个都想夺天下当天子,这岂不是与圣贤之意大悖?
  沈弈深吸一口气,考题是由主考官出的。
  今科的主考官有二员,主考官称总裁,同考官十八人,由渭帝钦派。另设监临、知贡举、提调、监试等官。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