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李玄虽然是大户人家的独子,从小被娇养长大,但是也是按照君子的模子雕的,不会贸然与人过分亲昵。
之所以对杨回搂搂抱抱,是因为他以为这个神仙姐姐就是话本上标准的天赐姻缘,是自己即将过门的小娘子。
谁知道突然之间,小娘子成了男的,还比太爷爷都大。
李玄:......爹,娘,孩儿不孝。
89.
杨回:“对不起。”
李玄这时候已经把自己碎成片片的理智重新捡起来了,端回了小君子的样子木着脸道:“是我误会仙君了,怎好意思叫仙君赔不是。”
杨回察觉出这个小孩儿迅速和自己拉开了距离,皱了皱鼻子也就习惯了。
李玄:“这几日......是我逾礼了,唐突了仙君。”
杨回点点头:“不碍事,说开了就好。”
李玄:“那......”
李玄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好说的了。
把我给娘子买的桂花糕枣泥糕吐出来?未免太小气,君子给了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请把之前的事忘了?仙君几千岁的人,也不需要自己来嘱咐。
仙君请回?一看仙君就是回不去,君子应当施以落魄的人援手。
李玄张着嘴半天没想好说什么,倒是杨回先开口了。
“是这样,李小公子。刚刚你给我起的字儿,我应了,按规矩来讲,这就变成我的真名了,改不了。”
“不过鉴于你刚刚只是念出来,我们还是有机会把它改成同音字的。”
“我认识的字不太多。你方便的话,能帮我改一改吗?”
李玄哭着想说,这其实是自己十一岁以来就一直琢磨的,给未来娘子的闺名。
但是他听到“改不了”,就很识趣地把话咽了下去。
90.
“婉妗”于是就成了“绾矜”。
虽然还是有点女气,但是已经有改善了。
杨回也不是很挑剔,伸手在李玄天骨遒美的字上一抹,两个字就悬浮于他掌心,闪了两下金光,消散了。
91.
彼时西池元君也不知道,一个凡人给神仙起真名意味着什么。
92.
发现杨回是男子后,李玄便很少撒娇,端起了大人的模样。
他们平时对对弈,聊聊书,日子竟然过得也还算惬意,仿佛佳话中的一对挚友。
当然,杨回下棋下不过一个十四岁小孩儿,这点就没那么佳话了。
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处得很愉快。
93.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话虽不准确,但是时差确实是有的。等西池元君的仙友们察觉到他不见了,已经凡间是半个月后。仙友们忙给西池元君递信,告诉他只要渡够了劫,便可重回天庭。
杨回:就是吃苦是吧?这还不简单!
于是李小公子惊恐地发现,仙人开始以头撞墙、绝食、三更半夜不睡觉,还要悬梁刺股。
...当然不起作用。
仙友:“虽落凡尘,仍是仙躯。区区小手段如何折磨得了你。”
仙友:“你得受苦,内心痛苦,苦得不能再苦,苦得恨不得立刻离开人世--然后你就能真的离开人世了。懂了?”
非常擅长偏安一隅和适应环境的杨回:... ...
杨回:不如直接招道天雷劈我!
94.
厄运很快应邀降临了。
不是在杨回头上,而是李玄。
95.
先前说过,李玄的父母外出了,李玄一人在家,才得以偷藏个大活人。
一天,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厮跌跌撞撞摔进府门,哭报李玄的父母被纣王召进宫,因为当面进言劝驾,被分尸了。
那时交通不便,他拼了命地赶回来,才堪堪赶在纣王的抄家令之前回府报丧。
也已是大半月后。
李小公子连父母的头七都错过了。
96.
杨回天生无父无母,此时难以共情,却也知道什么该做不该做。
于是他只蹲下/身来让李玄依在怀里,什么劝言都没有讲。
他心知既然小厮已经跑了大半月,抄家令也只会是前后脚的事。
于是自作主张,拎起仍呆楞的小公子,简单打包了行李,又遣散了家仆,踏上了自己也不知道去哪儿的路。
李小公子从小在富贵中长大,父母慈爱,顺风顺水,此番噩耗从天而降,竟是直接失声了。
杨回为报收留之恩,也是不忍丢下这个半大少年,拖着他四处漂泊。
97.
照顾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子并不容易,一个不说话的小公子更是难上加难。
杨回初次照顾人,好几次竟直接把好端端的人照顾病了。
杨回是个耐心的人。
能在家里宅几百年的人都有耐心。
但是杨回发现李小公子这样日夜不语,不肯配合,实在是平白添了许多难度。
于是再一次不得不叫大夫给他诊脉时,他送走大夫,坐到他床边。
“看到楼下的姑娘了吗?”杨回和沉默的少年对视,又轻轻把他的头转向窗外,“她生下来就没有爹娘,从小就被卖给了鸨母,十二岁就开始接客,恩客付的钱却不归她。最近动乱,她连客人都接不到了。”
“你觉得鸨母可恶吗?鸨母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是活脱脱她的样子。鸨母会怜悯这个姑娘吗?或许。但是她敢放姑娘自由吗?未必。”
“这就是人间,李玄。它从来不是你府中每天吃到的桂花糕枣泥糕味儿。它是无数悲苦汇集的川,欢喜只一点。你从前分到的多些,现在没有了。”
“你不想受罪,可以跟我修仙。天上不一定完美,但糟心事少一些。可你如果陷入自怜自哀无法自拔,便只能生生世世遍尝众生苦。”
“你大概几百次轮回中只这一世能遇到神仙,要不要攀这道仙梯在你。”
杨回抽出包袱里的道德经递给他:“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李公子,节哀。”
李玄抖着手接了过去。他说了半月余来的第一句话,嗓音因废用而哑: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李玄趴在杨回的怀里号啕出声。
杨回拍着他的背:“哭出来就好。发泄完了,我们就能挺过去。”
98.
就这样,杨回开始白天带着李玄漂泊,晚上教他术数道法。
他知道自己早晚会走,教得很急迫。
“李小公子”也成了“李公子”,他一点一点教李玄自己立于世。
一日,客栈中挑灯。
杨回:“修行者讲究无为,是故见物无悲喜,跳脱情/欲外。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做得道天神,当如斯。”
李玄垂着眼睛:“得了道就会变得无欲无求吗?”
杨回想了想:“也说不准,看你的道是什么。各人道不同,悟道方式不同,飞升了也不一样。我有的仙友在凡间爱集酒酿,飞升了反而好批案牍;有的修行时半点不肯沾凡尘,得道后却隔三差五惹桃花;大多数朋友爱做甩手掌柜,但是也有一个对自己的封地特别较真。其实主要还是看你的本心和机缘。”
李玄伏在他膝上问:“那你的道是什么呢?”
杨回摸着李玄的头发答:“我没有道。我们先天尊神,生来有神力。”
李玄:“代价是什么呢?”
杨回愣了。
好像每次他说到先天尊神的话题,同僚们总会羡慕地笑骂他白捡一身神力。从没有人问他:所以你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但是十四岁的李玄却懂。他知道天道守恒,一盈对一缺,没有好处是白给的。
杨回低头看着李玄的眼睛,认真道:
“很多。很多很多。”
99.
李玄有时睁着眼睛睡不着,杨回便在床上半撑卧着,给他掖掖被角讲故事。
杨回很宅,道听途说的那点儿天界八卦很快用完了。
他犹豫了一会儿,在李玄的好奇下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那是一个很无聊很漫长的叙述,故事性不强,还有点儿血腥,得分在R级里。总之不适合当睡前故事。
每个在客栈的夜晚,李玄的目光在窗外星空和杨回被月光映托的脸庞流连,耳边是干燥温润的低声呢喃。
如果感到难过,一翻身翻进杨回怀里,他就会轻轻揽住自己。
几乎有点像家。
杨回讲故事很烂,没有什么起伏高/潮,也不讲究详略。
李玄一字一句都听得很认真。
100.
话说杨回刚诞生的时候,天地还是混沌的。地上只有走兽飞禽,没有文明。
那时候女娲和伏羲刚学会造人。万物管生不管养,管杀不管埋。
用盘古开天辟地说,是清而轻者还没来得及上升几丈,重而浊者也没沉多少。天上和人间几乎连成一体的。
而用现代物理讲,就是宇宙还没有膨胀多少。
山海经里的诡谲生物到处活蹦乱跳。先天神并不比泥巴甩出来的直立猿高到哪儿去,甚至因为更有营养而受觊觎。
万物不分善恶正邪,不讲天纲人伦。吃人的兽不算凶兽,就只是普通的兽。大家相互吃来吃去,也没有什么讲究。
杨回天生无父无母,没有保护,生存只有靠自己摸索。
同一窝诞生的神有好几个,都被吃得七七八八尸横荒野,剩下几个拼命活下来的一起东躲西藏。
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样凶恶危险的。有兽白天骚扰,就有禽夜晚偷袭。每天的命都是在夹缝里偷出来的,一刻都不能松懈。
101.
杨回最喜欢在解决温饱后盯着水洼发呆。
语言当时还没有被发明,杨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晚上睡觉要躲进岩洞里,但是需得日出前出来,因为他们的邻居日出而作。要是狭路相逢,其中一方可以三天不用外出觅食,而另一方可以永远不用觅食。
有次杨回和兄弟姐妹被穷奇追捕,匆忙逃进洞里时,被其中一个推了出来。
最早的诡诈人心由此诞生。
杨回非常不想死,爆出求生欲把穷奇杀了个干净,力竭倒回洞里睡了三天三夜。邻居或许出门没看见他,险险保住一条命;同类没再下手:又不是生死关头,没有必要。
杨回也不计较。为了活下去,谁不是拼尽全力呢?
102.
后来天庭逐渐成型,人人都道杨回是脾气最好的神仙。他什么都不计较。
从这方面来说,杨回确实像天母。
什么都看得透,对所有生灵都是一样的,因而也什么都不管。除非天道要求。
103.
后来宇宙接着膨胀,天和地的距离逐渐拉大,沧海变桑田。杨回曾经栖身岩洞的山拔高成了不周山,常对着发呆的小水洼扩张成了瑶池,也作西池。其余神仙要找他就来西池一捞一个准,便称他为西池元君。虽然他的仙府在别处。
那些吃神仙的兽被留在了地上,而神仙升到了生物圈上层,由于地理隔离,不会再被轻易吃了。
这之后生下来或者升上来的神仙慢慢衍生出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优越感,看地上的东西都是未开化的人间草木,而不再是令人胆寒的捕食者。
杨回没有,他依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蛇鸟虫鱼是蛇鸟虫鱼。他从不觉得自己更高贵。
104.
慢慢地,许多凶兽因为几百年没在地上见过活的神仙,把神仙叉出了食谱。有的甚至开始亲近人。人类慢慢地编纂关于他们的笔记,后来演化出了山海经。
杨回不太了解,他自从天庭分化出来后就鲜少到地上走动。他惜命得很。
也不是没有过仙友邀请他踏青游玩。
有次一位星君为新收的灵兽举办庆宴。灵兽虎面蛇身,冲杨回呲了牙。杨回眼前闪过同伴被这畜牲叼着胳膊的画面,本能地抬起手来,血溅当场。
大家又说杨回是脾气最差的神仙,他见什么杀什么。
杨回不太在意。
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是硬道理。这是杨回未成年之前学会的真理。
105.
后来天上渐渐的热闹了,有上来做媒的,有上来炼丹的,有上来伐树的,也有上来射日的。
这些神仙有的也是天地灵气化的,有的是靠自己努力升上来的,杨回一视同仁--
都不怎么搭理。
不过他本来辈份就大,虽长了张年轻的脸,大家也不敢不敬。
106.
有一天他坐在兜率宫里发呆,这位和善的三清之一温和地劝他:”为什么不和别人多相处一些呢?你开了灵智,却每天像石头一样窝着发呆,不是很浪费吗?“
杨回想了想,说好。
他开始交朋友。一开始也会不知道说什么,可毕竟是早开智的上古神,只靠观察着那些人气儿浓的神仙,很快学得七七八八。
然后他丢了一些自己不太想要的说话方式和习惯,又捡起来一些自己想要的。
他的神格就这样渐渐丰富了一些。
逐渐向人靠拢之后,杨回慢慢地有了绵延的情感,有了喜欢吃的糕点,有了想一直呆在一起的朋友。不是一起捕猎或者逃生的同伴,而是煮酒论道的朋友。
他交了一些朋友,又丢了一些朋友。有的是因为话不投机,比如敖闰。
有的是因为死了,比如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