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躬身行礼道:“南交使节蒙烈,见过萧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同使臣一起到访的,还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一条暗红色的三爪蛟龙盘在他的侧颈上,蛟龙首一路蔓至眉梢,为他深邃俊朗的五官,添就了一份野性的魅力。
男子右手抚左肩,弯腰道:“夷族楼部部首楼兰桀,见过启国皇帝萧陛下。”
“平身,免礼。”萧青冥在龙椅中正襟危坐,目光淡淡俯视着对方。
生活在南交的夷族大多善射猎,常年与藤木丛林为伍,善于辨识草木。
由于地形多山,南交国交通极为不便,车辆都很少,导致山头小部林立,至今还是奴隶部落制,楼部是夷族其中一个较大的部族。
听闻前不久楼部部首去世,周边的部族借机侵袭,抢夺山田,楼部一下子元气大伤,死了不少人,转眼从一个大型部族变成了半边缘化的部族。
萧青冥饶有兴趣地看着下面的楼兰桀,手指尖在冰凉的金属扶手上轻点。
如此年轻的部首,放着部族不管,会千里迢迢跑到大启国都来,只怕日子过得很艰难吧。
南交使臣蒙烈命人揭开贡品的红布,奉上一对翡翠玉如意。
翡翠是南交国最值钱的特产,这对如意打造得十分精致,双面雕刻有一双青龙,盘踞在如意柄上。
书盛正要把玉如意献给皇帝,突然目光一凝,脸色都变了。
周围注意到这一幕的官员,顿时露出气愤之色——如意上雕刻的龙,分明只有四爪!
在启国民间习俗中,五爪为龙,四爪为蟒,龙为君,蟒为臣。
自前一任礼部尚书崔礼被皇帝下狱问罪后,如今暂且由曾出任过和谈使臣的怀王担任。
怀王一看这对如意,气得横眉瞪目:“蒙烈,你们南交国什么意思?竟敢拿四爪龙当贡品?堂而皇之献给我皇兄?”
群臣议论纷纷,其他几国使臣相互看了看,隐约露出看好戏的表情。
南交国这些年来,趁着大启和燕然开战无暇他顾,不断蚕食侵吞启国西南边陲的蜀州地界。
两国相接的边境大多是山川丛林,气候湿热,地形复杂,瘴气遍地,向来被平原开阔富饶的中原鄙弃为蛮荒之地。
蜀州王逆反朝廷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养精蓄锐,和对抗朝廷上,反而对边界那片蛮荒的瘴林被夷族侵占听之任之,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轻易被对方占去了大片领土。
南交国近年一度极为膨胀,觉得堂堂大启也不过如此,夷族几大部族的部首,垂涎蜀中更加肥沃富饶的领土,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试图出兵。
今年更过分,竟敢在大朝贺上玩弄这种把戏。
南交使臣蒙烈佯作惊讶,连忙道歉:“请陛下恕罪,这一定是手下人毛手毛脚,弄错了。快来人,把真正的贡品呈上来。”
一个随行侍从匆匆端着新的托盘来到大殿上,将雕刻有五爪龙的翡翠玉如意献上。
蒙烈笑道:“启禀萧陛下,我们南交国主近日大婚,因而特意铸造了这对四爪青龙作为大婚贺礼,没想到底下人不小心取错了宝物。”
“听闻萧陛下宽容大度,不会因此责怪小臣吧?”
萧青冥微微眯起双眼,没有说话。
反而是怀王气得够呛,他指着蒙烈的鼻子道:“你们国主大婚,却把贡品雕刻得与贺礼如此相似,实在无礼至极!”
“嘿嘿。”蒙烈丝毫没有尴尬之色,反而仰着头道,“世界良才美玉本无主,有德有能者居之。”
“此玉如意正是因为雕刻得精美绝伦又浑然天成,才配得起萧陛下和我们国主,相似与否,并不重要。”
听到这话,大启的官员们越发不悦,南交是越来越嚣张了,仗着地理位置远,朝廷鞭长莫及,竟如此肆无忌惮。
殿上燕然、羌奴国和渤海国的使臣,都忍不住暗暗发笑,南交跳得越厉害,证明大启越虚弱,对于他们这些周边国家越有利。
蒙烈身侧,楼部部首楼兰桀沉默不言,他暗地打量着高台上的萧青冥。
年轻的大启天子端坐于龙椅中,英俊而威严,对蒙烈的故意挑衅仿佛视若无睹,反而以某种新奇的目光饶有兴味地看着。
这是楼兰桀第一次来启国国都,也是第一次面见启国皇帝,这里的一切,都跟他在南交时听闻的传言大不相同。
临行前,他再三反对蒙烈自作主张,非要在大殿上扫启国皇帝的颜面。
然而自从他父亲去世,楼部在夷族的地位一落千丈,他根本无法命令对方改变主意。
“你这样做,除了触怒大启天子之外,有什么好处?”
楼兰桀想起两人的争执。
蒙烈冷哼道:“这些年,我们南交在边境屡战屡胜,既然大启如此虚弱,凭什么还要我们向启国进贡?”
“启国连燕然都应付不来,差点都被人把国都给端了,现在应该是启国有求于我们才是。”
“若是启国萧家天子识相,就应该老老实实把这块地划给我们。”
“国主特别吩咐了,这次大朝贺,一定要在各国使臣面前,好好宣扬我南交国威,要让萧家皇帝知晓,我们南交不是随便一些金银财帛就可以打发的!”
楼兰桀皱着眉头质问:“你就不怕万一热闹了天子,他要问罪你我?我们还有命活着回来?”
蒙烈语重心长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启国最喜欢自诩礼仪之邦,哪怕两国交战也不斩来使。”
“他非但不会把你我怎样,反而只能捏着鼻子收下贡品,再赏赐几车金银绫罗,我们越是不恭顺,为了安抚我等平息边患,启国天子就越要多给赏赐。”
“否则下一次燕然再次大军南下,就是我们群起而攻之之时,试问那启国能承受得了吗?”
“你就等着咱们满载而归吧!”
想起蒙烈自信满满的话,楼兰桀微微皱起眉头,望向萧青冥的眼神多了几分审视。
据闻启国天子十分昏庸无能,朝政都由摄政把持,中央无力管辖地方州府。
若真如此,去年燕然大军围城,为何又莫名其妙退兵,还与启国签署了互不侵犯协议呢?
使团此次入京,所言所闻,也完全不像传闻里那样衰落和混乱,反而是他前所未见的繁华,这莫非就是中央大国的底蕴吗?
即便经历连年的战乱,也可以在短短一年内快速恢复元气?
楼兰桀十分不解。
眼看书盛接过贡品托盘,怀王一脸欲言又止,想到收下贡品,还要反过来给对方赏赐大量金银,他就更郁闷了。
就在书盛准备把贡品呈给皇帝时,站在文官之首位置的摄政喻行舟,忽然出声道:“陛下,臣看南交国这两对贡品十分精致,可否让臣一观?”
萧青冥换了个疏懒的姿势倚在龙椅上,冲喻行舟微微一笑,朝他抬手。
书盛立刻将托盘呈到对方眼前。
喻行舟先看了看贡品,又拿起那件四爪青龙玉如意,观赏片刻,倏而蹙起眉尖:“蒙大人,你说此如意精美绝伦,浑然天成?”
蒙烈扬起下巴:“那是自然。”
喻行舟冷下脸,淡淡道:“大胆蒙烈,竟敢欺君?上面分明有开裂的痕迹。”
众人一愣,神色各异,蒙烈脸色一沉,面色不虞地盯着他:“不可能,这是我们南交国最厉害的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绝对不会出问题,摄政大人不要信口雌黄!”
喻行舟单手托举玉如意,亮出来给众人看,上面果然有一痕明显的划痕,像是被人用什么锋利的刀割开了一道口子,在翡翠精致的雕工下,显得尤其明显。
楼兰桀长眉紧锁,他刚才明明看见那个地方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有了一道划痕,除非……
蒙烈整个人都懵了,颤声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今天一早还仔细检查过!”
怀王冷笑道:“哦?原来你今天还仔细检查过,那怎么会把四爪龙作为贡品送上来,看来你一定是故意的。”
蒙烈一时语塞,勉强朝喻行舟道:“请喻大人把如意给小臣看看,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自然。”喻行舟将玉如意递给他。
就在蒙烈双手接过玉如意的那一瞬间,喻行舟手指骤然一压,一股巨大的力道刹那间如同泰山压顶。
蒙烈措手不及,玉如意一下子掉在大理石地砖上,从中间断裂开来,摔碎成了两截!
“!!!”
众人震惊地看着这一幕,整个大殿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一时间,谁也不敢说话。
蒙烈呆呆地瞪着地上碎裂的翡翠,双手发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喻行舟揉了揉手腕,仿佛那柄玉如意的重量,对他而言都是极大的负担,良久,他率先打破沉默,挑眉道:“蒙大人,这么宝贵的翡翠,你怎地如此不小心呢?”
蒙烈眼前一黑,死的心都有了。
唯独坐在龙椅上的萧青冥,于无声处浅浅勾起一丝笑。
啧,他那满肚坏水的老师,又在欺负老实人了。
蒙烈哆嗦着捧起断裂的玉如意,肉疼得不能自已,气得脸色涨红:“陛下,这——”
碎了哪一个不好,偏就是国主的贺礼,这个摄政分明是不怀意思,故意摔碎了如意还栽到他头上,可对方一味耍赖,他一张嘴根本说不清。
他强颜欢笑道:“幸好呈给陛下的贡品完好无恙,还请陛下观赏。”
蒙烈内心一阵郁闷,只好勉强用启国天子丰厚的赏赐安慰自己,大不了拿了金银回去重新雕刻一只就是。
萧青冥仿佛听见了他的心声,微笑道:“如此宝物,难得南交国主愿意让你献给朕,来人,把赏赐呈上来。”
蒙烈精神一振,来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般启国天子赏赐的金银绫罗价值,都会是贡品的四五倍之多,几车都拉不完,向启国进贡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片刻,一个小太监端着文房四宝送到萧青冥面前,他挥手而就,笑道:“南交的翡翠向来闻名于世,朕就给这对玉如意赐一个名字,回赠给国主吧。”
赐名?这算什么赏赐?金银珠宝呢?绫罗绸缎呢?
蒙烈满脸疑惑,直到书盛忍着笑意,将写有陛下御赐墨宝的金箔纸递到对方眼前。
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夜郎美梦”。
蒙烈的表情登时凝固在脸上,气得七窍生烟。
第96章 上元相亲会
书盛双手托举皇帝御赐墨宝, 笑吟吟大声念道:“陛下给翡翠玉如意赐名‘夜郎美梦’,此乃无上尊贵的荣耀,还请贵使速速领赏谢恩, 切莫辜负陛下一片美意。”
殿上众多官员和各种使臣听到“夜郎美梦”四个字,纷纷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怀王适才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 哈哈一笑,冲蒙烈阴阳怪气道:“皇兄赏赐实在贴切的很呢。”
“蒙大人虽然不小心把献给你们国主的贺礼打碎了,不过好歹得了这幅御赐墨宝, 你把它带回去献给南交国主当做贺礼,也是一样。”
蒙烈脸色黑如锅底,对他怒目而视, 紧紧咬住后槽牙, “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囫囵话来。
渤海国的使臣诚郡王不加掩饰地笑出了声,嘲讽道:“看来南交国所谓的重宝不过如此,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千里迢迢赶来启国京城献宝,摔碎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翡翠不说,只得一副字, 啧, 我要是南交国主,非得气死不可。”
羌奴国使臣在一旁摸着下巴看热闹, 这次出使启国,羌奴国并没有像南交国那样非要折腾点事。
他们老老实实地带着精心织就的羊毛绒毯, 还有镶嵌着宝石的夜光杯, 作为贡品进献。
倒不是羌奴国良心发现, 热衷于改善两国关系。
实际上羌奴国在漠北, 同样对启国雍州的领土垂涎不已, 可谁让雍州有镇国公黎昌坐镇呢?
羌奴国趁燕然南侵,本也想趁机占点便宜,谁料雍州的军事力量偏偏是大启边境最强悍的地方,好几次想去雍州边境打秋风,都被黎昌率部打了回去,半分便宜也没占到。
羌奴使臣暗暗打量着龙椅上的皇帝,蹙眉不解,不是都说启国天子是个懦弱昏君,而且都快被权臣架空了,怎么今日一见,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呢?
眼下这个情况,羌奴使臣原本打算借机敲点好处的心思也淡了,干脆事不关己地看起了热闹。
既然大老远来了一趟,纵使得不到丰厚赏赐,带些启国市面上热销的好东西也是不错的,尤其是那些款式新奇又便宜的羊毛衣。
羌奴也盛产羊马和毛纺织物,但基本都是手工纺织,还从来见过如此便宜的毛织品。
羌奴使臣心头一阵火热,要是能得到启国的纺织技术,那就不虚此行了。
几国使臣中,唯独燕然使臣最为沉默。
其他国家对去年两国交战的情况不甚了了,只有燕使自家人知自家事。
自燕然王苏察突然暴毙,太子苏格强行继位,几位王子不服这个被启国天子活捉、被迫投降议和的弟弟,为了争夺王位,草原上几个大型部落纷争摩擦不断。
原本计划着来年再次南下重征大启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为了前来参加大朝贺,探听启国虚实和情报,燕然捏着鼻子给启国天子进献了不少珍宝。
见南交使臣挑衅不成反被羞辱,燕然使臣心中暗暗叹口气,看来这启国果然变得不一样了,不知新王苏格如今是否还有当初势要征服启国天子的决心呢?
燕然使臣想起那位乔装打扮,随着使团一同混进京城的王上,他面上不由浮现出几分忧虑,王上冒着偌大的风险混进启国,究竟想做什么,万一被察觉可就糟糕了。
那厢,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南交使臣蒙烈,被众人明里暗里一通嘲讽,脸皮一阵青一阵白,一口气憋在胸口,下不去吐不出,甭提多难受了。
翡翠献了,贺礼砸了,什么赏赐都没有捞到,反而被启国天子讽刺了一番,瞬间沦为各国之间的笑柄,蒙烈喉头一口老血,简直欲哭无泪。
一旁的楼部部首楼兰桀摇头冷笑,心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他的目光在启国天子和摄政喻行舟二人之间隐晦地转了一圈,看来外界传闻不可尽信呐……
几位使臣相继进献贡品以后,最后只剩下渤海国。
渤海国时节诚郡王上前一步,示意随从将贡品抬进大殿,他对高台上的萧青冥施礼道:“萧陛下,这件贡品是我渤海国价值连城的宝物。”
他瞥一眼蒙烈,笑道:“小臣保证,绝对是真正的稀世珍品,而非某些华而不实,稀松平常的玩意。”
“今日特地不远千里带来献给陛下,以示我渤海国的诚意,愿两国修好,边域安定。”
蒙烈被诚郡王不屑的眼神看得脸色发青,又发作不得,只能攒着拳头把脸别到一边去。
诚郡王这番话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就连萧青冥都有几分好奇。
渤海国弹丸之地,国土面积比南交国还要小,往年进献的贡品,除了人参雪莲之类的药材,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竟然也会有稀世珍品?
蒙烈冷哼道:“牛皮吹大了小心大风闪了舌头!”
诚郡王亲手将盖在贡品上的红布揭开,一对透明状的琉璃花瓶,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花瓶足有半人高,没有染釉色,看上去较为通透,在大殿宫灯的照耀下,光线轻而易举地穿透花瓶,折射出淡淡的金光,随着众人围观的角度,不断流转变化。
朦胧显示皱眉,仔细看了看,嗤笑一声:“不就是水晶琉璃瓶吗?也就是大了点,连彩釉都没有上色,如此简陋,未必比我们南交的翡翠玉如意价值更高。”
诚郡王轻哼道:“贵使怕是眼睛不太好使,各位请仔细看看,这可是全透明的,并非水晶琉璃。”
怀王曾为皇帝四处搜罗奇珍异宝,见多识广,围着花瓶转了一圈,仔细鉴赏一番,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确实不是水晶琉璃,这究竟是什么玉打造的,竟然如此透明?”
水晶昂贵且难以开采,水晶琉璃雕刻而成的宝物,体积往往较小,以怀王的眼界,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块的水晶,且多为混合多种颜色,呈现出似透非透的清亮质感。
眼前这种纯透明的巨大花瓶,众人都是头一次见到,倍感新奇。
其他官员和使臣们的目光,都被这对花瓶牢牢吸引。
就连蒙烈也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没有见过这玩意,有些不耐烦道:“别卖关子了,究竟是什么东西?”
诚郡王颇为自得,对萧青冥道:“启禀陛下,这是我国的重宝,名为渤海璃,只有我们渤海国才拥有,极为珍贵。”
“启国瓷器虽然精美,但我国的渤海璃也不遑多让。”
“当世之间,仅有两对,还有一对正收藏与我国国主的寝宫之中。”
两个太监将花瓶搬到皇帝面前,供他赏玩。
萧青冥目光一凝,嘴角禁不住翘了翘,什么重宝渤海璃,分明就是玻璃嘛。
而是还是工艺很粗糙的那种普通玻璃,表面乍一看光滑透明,一旦仔细去看,会发现里面满是细密的小气泡,严重影响透光性和观赏度。
而且透明度并不完全均匀,有的地方烧制得较为澄澈,有的地方则稍显浑浊。
玻璃烧制成本低廉,比起水晶琉璃价值差远了,但胜在刚刚问世,大家从未见过,物以稀为贵,反而受到追捧。
萧青冥目光微微一闪,对于玻璃的烧制,他也一直很上心。
只可惜他对于玻璃的制法和配方比不甚了了,只叫京城官窑自行尝试,可运气不好,始终没能烧制出真正堪用的玻璃。
没想到,渤海国反而先一步走了狗屎运发现了玻璃,还给取了渤海璃的名字。
庆幸的是,对方的工艺还停留在十分初级的阶段,也只拿来当观赏品使用。
萧青冥手指轻轻点着扶手,玻璃可是好东西,看来对方还并不明白它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哪里。
诚郡王对自家的“宝物”极为自信,抬起下巴环视众人,最后又看向启国皇帝,微笑道:“陛下,小臣特地将如此重宝奉上,不求陛下赏赐,只希望陛下能与我国谈一桩互利互惠的买卖。”
“哦?”萧青冥支着侧脸斜倚在龙椅靠背里,不置可否,“说说看,什么互利互惠的买卖?”
诚郡王下意识挺起脊背,他不远千里带着宝物前来启国,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萧陛下,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我两国交界处,有一片盐场,这么多年来归属一直不明确,这几年,津交盐场在我们渤海国的经营下,渐有起色。”
“可是贵国的官员经常来找麻烦,企图以归属不明为借口,强行侵夺津交盐场。我们渤海国地小人少,敢怒不敢言。”
诚郡王一脸恳切之色:“小臣斗胆,代我国国主,愿以此一对渤海璃花瓶的稀世珍宝,换取津交盐场的归属权,将来愿意让出一成利润,作为对陛下慷慨的回敬。”
此言一出,其他启国官员都纷纷面露愤怒之色,几个外国使臣玩味地望着诚郡王,又悄悄打量萧青冥的表情,乐得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