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李花开(杨广X李世民 一)——sindy迪迪
sindy迪迪  发于:2013年09月16日

关灯
护眼

柴绍眉尖一挑:“怎么?都还没比试,你就已经想着要输了?这可不是你平日那种越是艰难困厄、越是不屈不挠的性子啊?”

刘弘基直到这时才停下磨刀的动作,抬头看着眼前的队正:“皇帝今天下午说的话已经暗示得再清楚没有了,他就是想硬把头名从我这里抢去,给那个他喜欢的人。圣意如此,我一介臣子,还能不服从么?”

“皇帝并没有明确地说要你把头名交出去,那你又何必妄自猜测圣意到底是如何呢?再说,就算皇帝的暗示确实是如此,难道你就甘心屈从了么?你抱着这样打算让赛给敌手的心思上明天的比试场,你对得起你现在手里正磨着的那把千牛刀吗?”柴绍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刘弘基脸上渐渐地浮起惊奇之色:“听柴队正你这么说,你竟是想要我明天打败李世民的吗?”

“明天你能不能打败李世民,那可不是我想要怎样就能怎样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实力,还有他的实力。我想要的,是你明天全力以赴地应战,无论成败,至少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你也应该知道,明天无论是胜是负,你都还是能在前三甲之内,其实并不会影响你取得候补队副的资格。也就是说,明天一战,并不是利益之战,而纯粹只是荣誉之战!我现在就先把话在这里说明白了:如果你明天没有尽力而为,那即便长孙队副此后向我辞请,要把他的队副之职让给你,我也不会答应!因为,我不会让一个只懂得为利益而战、而不懂得为荣誉而战的人,当我的下属,做这支小队的队副!”

刘弘基霍然起立,向柴绍深深一躹:“柴队正,我明白了!你教训得是。是我胡思乱想,觉得柴队正一向比我们这小队里的其他人都更偏向那李世民,还以为你一门心思只是怕我们得罪了他就会得罪了皇帝,会为我们招来不测之祸。现在我才明白,柴队正你其实是把我们这支小队的荣誉,把我们身为千牛备身的荣誉,看得更重要的!”

柴绍拍拍他的肩膀,道:“刘大哥,你一向是这支小队里我最看得起的人。你的武艺才干那是没得说的,要当上候补队副完全是绰绰有余。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对你的要求也会是最严格的。我希望在我手下当这支小队的队副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不但是有相应的武艺才干,还要时时刻刻都记着以这支小队的荣誉为重,以我们身为千牛备身的荣誉为重。你……明白吗?”

“是!属下……明白!”刘弘基的声音已哽咽了起来。

次日,长孙顺德等人簇拥着刘弘基走进球场。

昨天晚上,虽然队正柴绍是在院落里跟刘弘基说那一番话,但他们对话的声音很大,其他人在房间里也都听到了。

昨天晚上,李世民一直没有回来,与以前过了上半夜就会回来睡下半夜的情况迥然不同。在这支小队的人看来,这显然是意味着他昨晚整夜都是睡在皇帝身边侍寝。

昨天皇帝公然当着全体千牛备身、乃至上万骁果禁卫之面与李世民亲热,差点没把这支小队里的人都气疯了。虽然昨天下午皇帝宣布了要让李世民与刘弘基在今天一决高下、随即牵着李世民的手离开之后,有宫人向众人宣示了皇帝的旨意,严禁在场所有人把今天见到过的事情——包括皇帝怎样与李世民亲热,以及李世民曾咬伤了皇帝的手指——传扬出去,也不许在私下议论这些事情,因此事后他们并没有听到片言只语关于这些丑事的传扬与议论;但比试进行期间,他们已经听够了旁边的其他千牛备身,对他们这支李世民所属的小队的冷嘲热讽。

开始时,他们也只顾得上担心有份参加大比试的刘弘基会受到影响,但没想到他的表现甚至比初试更好,最后是以五战全胜的佳绩获得了头名。然而,看着他势若猛虎下山一般把对手攻击只能连连倒退、全无还手之力,他们就隐隐地明白,刘弘基并不是没有受这些事情的冲击,而是他把内心的愤恨都化作了手上的劲力,尽情地宣泄出来。

昨天晚上,他们听到队正柴绍与刘弘基的对话,私下里一合计,都认为一向表现得偏向李世民的柴绍,竟然现在也出言激励刘弘基要在比试场上尽力而为、击败李世民,一定是因为他也受到了白天看到的事情的冲击,把李世民这样的娈童竟然存在于他们这小队之内引为奇耻大辱,所以要求刘弘基要为这支小队的荣誉而战,要让其他千牛备身及骁果禁卫都清楚地看到,他们这支小队里不仅仅是有李世民那样无耻地以身体侍奉皇帝、博取不同寻常之宠爱的败类,更有刘弘基那样武艺高强、直接凭自己的实力获得晋身升迁的精锐,而且后者是压倒前者的,正气是压倒歪风的!

所以,当这支小队的人簇拥着刘弘基走进球场的时候,他们人人的脸上心里,都充溢着一股悲壮肃穆之气。今天,刘弘基是代表着他们为这支小队的荣誉而战!刘弘基一定要赢,一定要击败李世民,为他们这支小队挣回昨天被李世民丢尽了的颜面!

球场之内的其他千牛备身和上万的骁果禁卫,看着他们进来之时,不觉也是全体肃静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随着他们大步流星的走过而移动,似乎都能感觉出他们那份壮怀激烈的心情。

球场上万众齐集,那气氛竟似比昨天要决出前三甲还更为紧张。不久,便听得先行的近侍飞骑进场,喝令众人下跪迎候圣驾。须臾,脚步声杂沓,皇帝与一众宫人进场,登上了球场亭。司礼官一如昨天那样引导众人行过见驾之礼。待众人平身抬头看向高台之上时,只见皇帝端坐于御座之上,李世民却是侧立于旁,并没有像昨天那样毫无规矩地跟皇帝并肩而坐,自然也就没有被皇帝牵着手或揽着腰。

众人静候皇帝宣布开始比试,可他们看到的是皇帝向着跪坐于御座另一侧的一个宫人低声吩咐了几句什么。那宫人飞奔直下高台,还跑出了球场。过了一会儿,忽听得马嘶鹰鸣之声响起,球场外走进来好几个宫人,其中几个手中各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有一人两肩之上各站着一头全身羽毛纯白、漂亮之极的鹞鹰,还另有一人手捧一个镶金嵌玉的大盒子。

李世民一见,不由得往那方向走了几步,睁大了眼睛竭力辨认。尽管离得还远,但他已经半看半猜地知道,那些正是父亲让他和大哥李建成一起挑选出来上贡给皇帝谢罪的骏马鹞鹰、明珠美玉。

那几个宫人把这些骏马鹞鹰、明珠美玉都带到高台侧边。杨广站起来,又牵起李世民的手,与他一同步下高台,走到那几个宫人身边,让他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确实就是他一个月前带进宫来的东西。

李世民一走近那几匹骏马和那两头纯白的鹞鹰,这些畜牲都还认得这旧主人,立时兴奋得不得了——那几匹骏马是伸头往他身上亲热地蹭擦,那两头鹞鹰则不住地拍打翅膀、引颈嘶鸣。他伸手逐一地抚摸着这些表现出热烈地欢迎他的骏马鹞鹰,不由得热泪盈眶。

这些畜牲还记得我!它们比人……还更长情,更有义!

联想到自己这一个月里在这宫里如何备受上至皇帝、中至同一小队里的其他人、下至魏忠那样身份微贱的宫人的轮番欺侮凌虐,眼前这些不会说人话的畜牲却对自己表现出如此由衷的友好热爱,他那已经噙在眼眶里打转的泪珠就再也忍耐不住的纷纷落下。

杨广站在一旁由得他抚摸着这些骏马鹞鹰感伤了好一阵子,才向着那个捧着大盒子的宫人打了个手势,让他打开盒盖。虽然是大白天里,这盒子一打开,里面的明珠美玉还是霎时向外绽放出耀人眼目的明亮光芒,使即使站在远处的一众千牛备身和骁果禁卫都能猜想出那盒子里盛着的是如何的稀世奇珍。

杨广往盒子里的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指了一下,向李世民道:“世民,你来看看。那天晚上朕打碎了这里面的一颗夜明珠,但现在朕已经让人在国库里找了一颗跟那天差不多的珠子给你补上。”

李世民看着皇帝如此“用心良苦”地使这份礼单保持完整,不觉抬起了头,迎着皇帝的目光,道:“臣明白陛下的心意,是要臣今天一定得竭尽全力击败对手,把这份礼单争回来!”

“你知道,那就好了。”杨广看着他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看到那里面闪动着的是再清楚不过的坚执之色,心中满意地暗暗点头,但仍是以防万一地补充了一句,“你应该知道的,今天即使你打败了刘弘基,他仍是在前三甲之列,他还是可以当上候补队副。你应该再无什么顾虑,可全力以赴了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眼再次看向那些骏马鹞鹰,心中暗暗的发誓:今天,我会用自己的力量把你们都从这宫里救出去、送回父亲的身边!他朝,也许我就能用自己的力量把我自己从这宫里救出去,回到父亲的身边!

52.对决

高台之下,全体千牛备身和一众骁果禁卫团团的围出一片空地。空地边上竖着一个兵器架,上面应有尽有地摆放着各式兵器,供今天进行比试的刘弘基与李世民挑选。可是他们二人刚才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长兵器——刘弘基选的是长槊,李世民选的是长枪。看到他们这样的选择,旁观一众侍卫都是精通武艺兵器之人,立时便各自在心里嘀咕开了。

兵器谱有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说的是兵器越长,攻击的范围就越广,攻击的威力也就越强。而兵器越短,攻击的范围是小了,但所谓“船小好调头”,出招变式灵活迅捷,敌手如果反应不够快,要承受的风险也就比较大。因此长短兵器,可谓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来说,长兵器适合用于战场之上两军对阵,短兵器则适合斗室之内近身肉搏。千牛备身是宫廷侍卫,上阵作战的机会不多,更主要的自然是在房舍之内打斗,因此他们多数人擅长的都是使用短兵器。

可是,现在他们二人不是在狭窄的房间里比试,而是在这宽敞的球场上对决——虽然比不上野外的战场广阔,但战场上是挤着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两军人数,这里却只有他们二人,相比之下其实空间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使用长兵器更有利于攻击对手、保护自己。这二人不约而同都选了长兵器,显示他们对这利弊之上的微妙不同都判断得十分准确。

刘弘基昨天已经在这里进行过五场比试,肯定是他比今天才第一次下场的李世民更熟悉这场地的特点,他明智地选择长兵器并不奇怪;李世民却也选上了长兵器,如果他并非只是简单地跟风刘弘基,又或是想都没想就随便乱选却刚好碰对了,而是真的经过深思熟虑而作此选择的话,那他想事情之快、作判断之准,可就真的是令人惊异了。总之,这比试还没有正式开始,在一众旁观的侍卫心中,他们二人在选择兵器之事上,已算交锋过一次。而这次交锋的结果,至少从表面来看,李世民并未落于下风。

此刻,空地的正中,刘弘基与李世民二人各执兵刃,相对而立。他们都是右手反手执着兵器,兵器的长杆贴着他们的右臂延至后背,斜指向天;左手则食、中两指伸出,其余手指紧握成拳,左臂也是斜斜的伸出,却是指向地面。二人都是稳稳地扎着马步,渊停岳峙,纹丝不动,只有秋风吹过,拂起他们下身的衣摆,显得甚是萧杀。

他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互相对峙了好一阵子。旁观的侍卫却都知道,他们是在互相估量着对方会怎么出第一招,盘算着自己要怎么对付。而且,如同两名围棋高手对弈那样,不能只是想一步,还要为每一种可能性都设想出其后的多步。因此,在如今这完全寂止的静默之中,其实隐藏着极为紧张的杀机。

终于,刘弘基大喝一声,突然飞步扑向李世民,手中的长槊一抖,一招“蛟龙出海”直取中宫。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他连人带槊的扑来,却一直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既不移动闪避,也不举枪挡格。众人见他仍是这样一动不动,眼见刘弘基转瞬之间就要冲到他身前,那长槊就要刺进他胸膛,都是大惑不解:这小子是太过镇定自若,还是吓傻了不会动弹?

就在类似的这些念头在众人脑海之中刚刚一闪而过,他们的眼睛已看到李世民忽然一弯腰,右手在执着的长枪铁杆上一拨,贴在后背上的长枪像突然活过来的一条蟠龙猛的往外急转,向着冲上前来的刘弘基拦腰扫去。——他这使的是一招“见龙卸甲”,把贴在背上的长枪像卸下的铁甲一样向外甩出。

刘弘基刺出的第一槊是直取中宫,也就是槊尖是冲着李世民上身胸膛的部位刺去。但现在李世民弯下腰去,这一槊的攻击就显得太高,没能刺中目标,而是从他弯下的后背上方掠过落空了。但李世民这弯腰的动作,不仅是避开了这一槊的攻击,更是以这后背为支点,方便他的长枪旋转着扫向刘弘基的腰间,因此这一招可谓攻守兼备。而刘弘基这时已冲近他身前,腰部正好进入被他长枪旋转扫荡的区域,这前冲之势不可能在一时之间逆转为后退闪避,而长槊却又已刺出到外围,急切之间无法收回挡格。这一来,李世民是处于避开了对手长槊攻击的安全之地,刘弘基却是处于来不及回防长枪的危险之境。

旁观众侍卫见他们二人才交手第一招就已是如此激烈,不由得都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如拉满的强弓一般紧崩。他们二人所在那支小队里的其他人,更是紧张得一下子都跳了起来,只觉胸膛处的心也像跳到了咽喉之处。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刘弘基心中也是猛然一凛:这小子……真的很厉害!

此前他也曾见过李世民与长孙顺德赤手空拳地对打过两招,已经知道这少年的武艺是不差的。但他毕竟是力挫强敌、从这千牛备身一百二十人之中以全胜之姿脱颖而出得到头名,自然深信以自己的实力,全力以赴之下是不会输于李世民的。但这时真的与对方交上了手,才发觉他果然是个硬手。李世民这一招“见龙卸甲”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罕有的怪招,刘弘基自己也懂的。但他这一招使得好,好就好在时机拿捏得非常好!

一般人虽然也有可能想出以这一招来对付“蛟龙出海”这类直取中宫的招式,但如果一见敌人来攻就急急忙忙的使这一招,敌人还没冲近身前,便可以把本来是攻向中宫的长槊临时变招成挡格那旋转横扫而来的长枪,又或是及时煞住前冲之势,改为后跃相避。当然,这样逼得敌人变招或退开,也算是成功地化解了“蛟龙出海”的攻击,但也就仅此而已,这一招并不能真的伤及敌人,双方算是打了一个不分胜负的回合,接下来不过是继续另外发招、接招。

但李世民刚才眼见刘弘基攻来,却沉着气,不马上就接招,一直等到对手已冲至眼看马上就要以槊尖刺上他的胸膛这样的近处,才突然使出“见龙卸甲”来应对。到了这个时候,刘弘基这一招“蛟龙出海”已经使老了,是再也来不及变招或是顿住前冲之势改为后跃相避的。这样,李世民就处于“后发制人”的优势之地,可因势制宜地闪避攻击,同时还攻击了对方。

然而,这“后发制人”的道理说起来容易,谁都知道,但真要做起来,绝大部分人是力不从心的,非真正的高手不能办到。因为,这一方面需要李世民对时机的拿捏把握很准确,能在敌人冲上前来的短短一刹那间就看清并判明对方进入到距离自己多远的范围之内是自己应对的最佳时机——一般人往往是出招太早,就会像刚才所说那样,虽然能化解对方这一招,但对方还是来得及变招或后跃,长枪的攻击也就只能起到以攻为守的作用;而如果他过于托大,出招太迟,就会来不及弯腰避开这直刺胸膛的攻击,更不要说把长枪旋转横扫出去攻击已是近在身前的敌人,结果自然是长枪都还没来得及挥出就已经被敌人开膛破肚、一招毙命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