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穿越 FZ 第三卷)——离尘乱
离尘乱  发于:2012年10月02日

关灯
护眼

李景隆知道朱棣带主力军支援永平去了,北平城内如今并没有多少军队,所以他也没有把五十万军队全用来攻打北平,而是将大军兵分三路——三十万人马主力进攻北平;十万人马攻打离北平最近的临城通州,阻止通州军队来援;另外十万人马埋伏在北平和永平的必经之地郑村坝,等着朱棣从永平回来。

虽然李景隆将大军分散了开来,但三十万大军对着一座只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日夜进攻,那也绝对不是好应付的。好在北平城是元朝的大都,城墙高大,护城河宽且深,易守难攻。

朱高炽亲自登上丽正门,率领军士指挥作战。不眠不休坚持了好几天,愣是没让李景隆那三十万大军攻进来。

杀声震天,炮声轰隆,惨叫连连,硝烟弥漫。朱高炽熬红了双眼,因为天寒地冻而疼痛的腿疾更是让他难以忍受。

徐王妃担心他的身体,派人三番五次让他下来稍作休息。可朱高炽知道,他不能离开。谁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你困了累了痛了,将士们也一样困了累了痛了。只要他还没倒下,他就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守住北平,等朱棣从大宁回来。

徐王妃见他不听,只得组织城内的妇女煮着大锅大锅的热汤送到城门,让将士们喝了暖暖身子。

李景隆骑马立于前锋军队之后,看着站在城墙之上指挥若定的朱高炽,知道再这么僵持下去不是办法。现在已近农历十月,北方严寒,这些来自南方的将士根本就撑不住,时间拖得越久,自己的损失就越大。

既然主城门攻不下,那就换个地方,反正能攻进北平就行,没人规定一定要从正门进去。

于是,李景隆下令将三十万大军分成九队,进攻北平的九个城门,以此分散城内的守军。

而这一招,也的的确确让朱高炽感到棘手。

朱棣留下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万,加上王府所有的护卫、家丁,也不过一万二千人,集中守护一个城门或许还能坚持几天,但现在要分散到九个城门抵挡李景隆数万大军的进攻,每个城门只能分到一千多人,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朱高炽抚着眉心,在城门下暂时的军帐里来来回回踱步,站在一旁的徐王妃、沐昂、朱高煦等人也是焦急不已。可又怕自己出声会影响到他的决断,都屏住呼吸随着他的步伐来来回回移动着目光。

“报——”

门外传来兵士急促的奔跑,紧接着军帐的布帘被撩起,刺骨的寒风呼啦啦的灌进来,让朱高炽不由打了个寒战。

“殿下,不好了,朝廷的大军已经离九门不远了!”

众人一听,均是心下一惊,没想到他动作那么快。

没有耐心的朱高煦再也忍不住开口:“大哥,不能再等了,快想想办法吧,若是让他们攻进任何一个城门,我们这些天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报——”

不等朱高炽回话,门外又是一声急促的军报传来:“殿下,朝廷的大军已经兵临九门之下,要发起进攻了!”

“大哥!”

“炽儿!”

“殿下!”

众人异口同声,都是满脸的焦急。

朱高炽双拳紧握,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下定决心将朱棣留下的军队一分为九,分别让朱高煦、朱高燧、沐昂等人率领前去支援九个城门。

但他们谁都知道,每个城门一千多兵士,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朱高炽又让道衍前去组织城内所有的男子登城保卫北平。

北平是重镇,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所以如果将城内所有的男子都组织起来,凑个几万人是不成问题的。

一切安排妥当,朱高炽才率领剩下的兵士朝西边的阜成门而去。

阜成门是北平西边的正门,也是朝廷军攻击的重点,而率领朝廷军攻击阜成门的将军,是有着多年作战经验的瞿能父子。

朱高炽到达阜成门的时候,瞿能已经率军迎着箭雨冲破重重阻碍,到达了城墙之下,将高梯撑在城墙之上,不断的往上攀爬。

守城的将士见到朱高炽亲自率军前来援助,顿时欢呼雀跃,士气高涨。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朱高炽在,阜成门就守得住。

于是,让瞿能大感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眼看已经快要撑不下去的燕军将士突然气势逼人,无数的利箭朝进攻的将士射去,无数的巨石朝攀爬的将士砸去,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朝廷军见燕军那阵势,拿不准朱高炽到底带了多少人来,都有点发怵。想着朱棣是不是留了一手,根本没带那么多人去援助永平,而是将主力军都留在了北平。

瞿能见将士有些胆寒,气急败坏举剑策马冲了上去。身后的将士见他都开始往前冲,当然不敢再退缩,跟着瞿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

朱高炽身着盔甲站在城头,脸上已经花得看不出原有的肤色。只有那双布满血丝的眸子依旧如鹰隼一般犀利的看着策马而来的瞿能。

擒贼先擒王,只要灭了瞿能,朝廷军定会群龙无首,指挥混乱。

“拿来!”一声不高不低却气势十足的喝声,身旁的侍卫忙将他平常所用的弓箭递上。

朱高炽接过弓弩,搭箭拉弦,对准了策马狂奔的瞿能,嗖的一声射了出去。

箭矢夹杂着朱高炽凌厉的气势呼啸而来,瞿能根本没想到朱高炽的箭法竟然如此精到,惊惶闪躲之下被射中手臂,翻身落马。

身边奔跑的将士见主将落马,纷纷上前想要将他扶起。

可朱高炽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再次搭弓拉弦,将三支利箭夹于五指之间,瞄准瞿能身边的护卫将拉弦的手一松,那三支利箭便挟裹着风声准确无误的分别没入三人的身体。

身边侍卫惨叫着倒下,让刚才跌落下马的瞿能一阵惊惶,抬头捂着手臂朝城门之上看去,只见朱高炽已经再次搭好了弓箭,手中三支箭羽在阳光闪着彻骨的寒光。

还没等他有所反映,身边的兵士又接连倒了三个。

瞿能顿时大惊,站在原地瞪着城楼之上的朱高炽,竟然不知该如何行动。身边的将士怕朱高炽的利箭会再次射向他,赶紧连拖带拽将他护送着往后撤退。

将士们被朱高炽手中那把长弓吓得有些腿软,现在又见主将受伤撤退,纷纷无心念战。

瞿能眼看夜幕逐渐降临,再僵持下去也讨不到好处,只得下令大军撤退,在五里之外与朱高炽率领的守军对峙,待修整之后再次攻城。

朱高炽放下弓箭,松了口气,但却丝毫不敢有所懈怠。他知道瞿能只是因为受伤,暂时后退,而他的军队也只是被他突如其来的弓箭吓到而已,待他们稍作休憩,定会有更激烈的进攻。

但不管怎么样,阜成门的危机算是得到暂时的缓解。

朱高炽下了城门,向身边的侍卫询问其他几门的情况。

侍卫答道:“目前没有接到哪个城门告急的情况,殿下无需太过担忧。你已经熬了这么多天,趁现在阜成门暂时解围,回府休息一下吧。”

“不行。”朱高炽断然拒绝,“所有将士都在浴血奋战,我怎么能自己回去休息?”

“可是殿下,你的腿……”

“没事。你还是多关心关心那些受伤的士兵吧。”朱高炽打断他的话,继续一瘸一拐向城门之下的临时军帐走去。

突然街角处闪出几个小娃来,正朝着城门的方向快速的奔跑着。可是因为夜幕降临,寒冷的雾气已经开始笼罩,地面因为结冰而有些湿滑。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就这么重重的滑倒在了地面上。

朱高炽忙走过去,将那小娃抱起来,拍拍他身上的污渍。跑在前面的小娃看到他摔倒了,也都纷纷跑了回来。

朱高炽看着眼前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八岁的小娃温和问道:“天已经这么晚了,你们为什么不回家?”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爹爹和娘亲都上阵杀敌了,我们也要上阵杀敌,不让坏人打进来。”

“对,不让坏人进来。”其他孩子纷纷附合。

看着孩子们单纯而执着的眼睛,朱高炽突然觉得有些感动。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你们的娘亲也上阵杀敌了?”如果他记得没错,是让道衍组织城内的男子才对,怎么连女人也捎上了?

“嗯。”孩子们再次一起点头。

“好孩子,你们还小,上阵杀敌这种事交给哥哥叔叔们做就好了,你们快回家吧。”

“我们不回去,娘亲说,坏人进来,我们就没有家了。”

“放心,哥哥不会让你们没有家的。”朱高炽说话间觉得眼眶有点湿润,却还要拼命装出温和的笑容来,“呐,你们乖乖回家,很快,你们的爹爹娘亲也会回家的。”

刚才被他抱起来的那个小娃扬起稚嫩的小脸看着他:“真的吗?”

朱高炽重重点头:“真的。哥哥保证。所以你们要乖乖在家等爹爹娘亲,不然他们回家找不到你们,会担心的。”

几个孩子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还是那个年纪最大的孩子开了口:“好吧,我们相信哥哥。”然后带着其他孩子转身跑开了。

“小心点儿,结冰了,路上滑——”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背影,朱高炽忍不住出声提醒,却在下一瞬灵机一动,想出制敌的好计策来。当即哈哈大笑,大吼了三声“天助我也!”搞的一旁的侍卫莫名其妙。

“殿下,什么事这么高兴?”

“当然是好事。”朱高炽卖了个关子,转身朝军帐里走,可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来,生生的把脚步停了下来,害得后面的侍卫一个不小心直接就撞到他身上。

“殿下,属下该死……”

“行了,别废话。”朱高炽摆摆手,“你快去问问道衍大师,怎么城内的女人都上阵杀敌了?”

侍卫闻言摸摸鼻子:“殿下不用问了,是王妃娘娘组织城内的妇女登城迎战的。”

“母妃?”朱高炽一惊,“是不是丽正门出事了?”

侍卫点点头:“我们刚离开,李景隆指挥的大军就朝丽正门再次发起了进攻。守城将领罗易战死,眼看丽正门保不住,所以王妃才亲自组织城内的妇女登城迎战。”

“怎么没通知我?走,回丽正门。”朱高炽边说就要边往前走。

侍卫一把拦住他:“王妃就是不想让你分心,才没有让兵士把丽正门的情况传过来。而且,王妃亲自登城,士气大增,丽正门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危险了。我们要是走了,阜成门怎么办?”

朱高炽回头看看城门上下已经精疲力竭却依然坚守岗位的将士们,在心底深深叹了口气,打消了回丽正门的念头,转身走进军帐,抓起纸笔写了几封短信,让人分别送往其他几个城门。

而接到书信的沐昂、朱高煦等人也很是兴奋,直呼妙计。

正在丽正门指挥作战,与朝廷军奋力厮杀的徐仪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愧是我徐仪华的儿子,这招都能想出来。”

所有朝廷军因为连日来的战斗都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北方的夜晚要比白天更加森寒,那彻骨的寒气似乎能将人的骨髓都凝结起来。李景隆的带的大军都是南方人,哪禁得住这样的寒冷?包括他自己,从小锦衣玉食惯了,这天寒地冻的他也不愿意吹冷风继续攻城,于是下令将士们停止进攻。

到了深夜,当李景隆和那三十万朝廷军都在严寒之中裹着被子呼呼大睡之时,他们还不知道,北平城内却出奇的热闹,到处都是拎着木桶打水的将士和民众。而那些水被连续不断的运到各个城门,从上往下都泼到了城墙之上。

农历十月的北平,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等到第二天朝廷军再攻城时,竟然发现城墙之上全是明晃晃、亮晶晶的冰坨,就算攻到了城下,也根本没有办法攀登。长梯一放上去,人还没爬两步,就连人带梯滑了下来,摔得四分五裂。

而且因为天气寒冷,白天这冰也不容易化,到了晚上朱高炽又开始组织人马泼水。第二天又结成了冰,气得李景隆快要吐血,却无计可施。

而除了晚上泼水成冰,让朝廷军无法攻城外,朱高炽还从朱棣留下的人马之中挑选出五千精兵,从城内挖了地道直接通往城外,趁夜晚他们熟睡之时偷袭大营。一旦朝廷军惊醒就迅速撤退,待他们再次睡下,又开始偷袭,如此反复,搅得朝廷军不得安宁。

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攻不了城,李景隆就差没被朱高炽搞疯掉。而北方的天气在他盛大的怒火之中却是越来越冷。许多兵士无法适应,被冻伤手脚。

而当初他离开应天之时,自诩有五十万大军,对付朱棣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所以根本没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带的粮草不多。如今天寒地冻,却连将士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一时间,整个军营怨声载到,士气低迷。

李景隆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军队后退三十里再筑营盘踞,至少让将士们晚上远离燕军的骚扰,睡个好觉。

朱高炽站在城楼之上,居高临下看着李景隆的大军拔营撤退,终于露出连日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算算日子,朱棣当初说的“顺利的话,半个月”已经过去了,可朱高炽一直没有等到朱棣的消息。难道是不顺利么?发生了什么事?他有没有什么危险?朱权有没有答应借兵?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所有的问题在朱棣出现之前都不会有任何答案。望着大宁的方向,朱高炽不由得担心起来,心底一遍遍叫着“父王”,希望在下一刻可以看到朱棣英姿飒爽,率领大军策马而来的身影。

而已经跟朱权达成共识的朱棣,连水都顾不上喝,直接拎着朱权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的往北平赶。

刚进入山海关就接到探子的飞鸽传书,说进攻北平的朝廷军已经被世子殿下设计击退,但李景隆安排了十万大军在郑村坝等他。

话说李景隆刚到北平之时,觉得攻下北平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分了十万大军去攻打通州,十万大军在郑村坝守株待兔,等着朱棣从永平回来。

但他没想到,朱棣解了永平的围,竟然去了大宁,所以十万大军冒着严寒在郑村坝苦等了大半个月也没见到朱棣的踪影。

朱棣得到李景隆已经从北平撤退的消息,稍稍放了些心,将大军行进的步伐缓了缓。进入松亭关后,才派人将自己回来的消息传给了朱高炽,却又故意让李景隆知道。

原本在郑村坝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朝廷军一听说朱棣要回来了,立刻又开始高度戒备起来。

李景隆算计着从松亭关到郑村坝的距离,想着他最多三四天就能到达郑村坝。到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将他一举生擒。他这个王爷都没了,朱高炽那小子把北平守得再好有什么用?到时候自己不仅替弟弟报了仇,而且也为朝廷立了大功,李家的荣耀不就回来了吗?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如意算盘打得好,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算计好了时日,在郑村坝吹着冷风左等右等,朱棣就是不来。心里不由得一阵犯嘀咕,难道朱棣是知道这里有埋伏,绕道从别处回北平了?

想是这么想,可他还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万一自己一撤兵,朱棣就来了,那不就白吹了这么多天的冷风?

当然,他们在郑村坝的事朱棣是知道的,但朱棣却没打算绕道走。李景隆都在这儿等他那么多天了,他要是不来尽尽地主之谊,多不好。

不过,因为之前朱棣一路从北平去永平,又从永平去大宁,然后又从大宁马不停蹄往回赶,连续作战行军,将士们都累了。而李景隆的这十万大军则是从一开始就在这里以逸待劳,朱棣才没那么傻直接跳进他的埋伏。而且现在北平之危已解,当然是放慢脚步走走停停,休息够了再跟你打。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