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大人升职记by天谢
天谢  发于:2025年10月09日

关灯
护眼

他闷声答:“没有。卑职这一年办差顺利,也立了些功,升任千户。”
“我听说了。”秦折阅道,“是秦深在背后助力,让你连升三级。好侄儿,我没白疼他,虽然他并不知你是我的人。”
我说了,但他不信——他也不信。萧珩暗道,不知在叶阳辞眼中,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呵,连我照镜时都澄不清自己的脸,他如何能分辨。
“钞关之事,我也听说了。那案子现在大理寺挂了牌,三司会审,奉宸卫也占一席。我看审来审去,不止户部卢敬星要遭殃。大获全胜的将是皇上。”秦折阅的语气有些疲惫与厌倦,“你看见了吗,朝堂早已陷入拉锯,皇上与他的忠臣扯着锯子的一端,士大夫们扯着另一端,有来有往,谁也无法松手,面上还得维持着君圣臣贤、君唱臣和的假象。可锯齿下的木料是天下钱粮,总有一日要被锯断,裂成碎屑。”
萧珩问:“真有那一日,殿下如何打算?”
秦折阅说:“你问我,我却不知去问谁。我只剩一个二弟,但他身在龙椅上,注定孤家寡人。我还有个死了三十年的丈夫,留下的两女一子都姓谈,是谈家人。他们锦衣玉食地长大,用金丸射林中雀鸟,用彩缎铺雨天地面,觉得每天一睁眼,钱财就能从天上掉下来。这些年我从驸马府搬出来,回到公主府,就是儿大不由娘,眼不见为净。”
萧珩道:“但殿下仍供养着他们。哪怕矿改之后,殿下的财路大为缩减,依然禁不住谈氏的奢靡之风。不只是谈家人,其他高官显贵,甚至他们的裙带之亲,都敢媚上欺下,飞扬跋扈。”
秦折阅反问:“你在指责我?”
萧珩低头:“卑职不敢。”
秦折阅从萧珩的脸上收回手指,长叹一声:“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即使是完好的柱子,与其他虫蛀之柱挨得久了,不知不觉也会被传染。这些年我是如何清醒地看着自己沦落,你不明白……
“你不会明白的,你只会一味地怨恨我,远离我。”她坐直身躯,从秦折阅变作了长公主,一指窗边琴台上的凤首箜篌,“既以下人自居,那便去做悦主之事,去为我弹奏箜篌。”
萧珩向后膝行两步,直挺挺跪着,说:“卑职不会弹箜篌。”
长公主微微冷笑:“那架凤首箜篌乃是外族乐器,流行于南蛮之地,由广西瑶族土司进贡而来,你如何不会弹?再说,你父亲没教过你?”
萧珩猛地抬头看她,目光森冷尖锐,如檐下冻结的一排排冰锥。
长公主与他悍然对视,少女时代在战场上踩踏过的血与火,又烧回她的眼中。
两人如猛兽般对峙片刻,萧珩霍然起身,走到窗边,从腰间的蹀躞带上抽出匕首,一刀割断了凤首箜篌的琴弦。
长公主发出一声马与蛇混合般的嘶叫:“你敢——你敢毁了它!那是你父亲的遗物!”
“我敢毁了我自己。”萧珩将匕尖抵着咽喉,冷冷看她,“你再羞辱我试试看?”
他从未用自身性命威胁过别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命只有自己会怜惜。但此时此刻,他想用这身血肉筋骨,来给赋予它的人狠厉一击。
他赢了。长公主向后缩了缩,连带气势也无形地萎靡下去,又变回了被富丽堂皇拥着的秦折阅。
她临阵退兵,棋输一着,只能假装无事发生,转移话题:“这串灵香草挂珠,我戴了二十六年,香味丧尽。新的明日便能制好,届时你替我去一趟太医院合香坊,找叶阳侍医取吧。”
萧珩纹丝不动地盯着她,最终收了匕首,也若无其事地答:“卑职领命。”
他转身离开主殿,出了长公主府的大门,纵身上马,直奔自己的宅邸。
在淮清桥旁,他买了一座三进宅院,毗邻贡院与洞神宫,是京城闹中取静的好地段,离皇城也不远。
走进萧府,他才真正松了口气,命仆役将马背上的长木盒小心取来,又叫婢女去寻个瓷面素净的大花瓶。
寝室内,脖颈细长的白瓷大花瓶被摆放在桌案上。
萧珩打开那个从临清一路随身带来的长木盒,里面躺着三条细长花枝,用最柔软的丝帛包裹着——
一枝绯红的荷花,一枝粉紫的木槿花、一枝金黄的腊梅,都做了专业的干燥处理。脱水的花瓣依旧保持着生前颜色,只要不用手触碰,仿佛仍鲜活如昨日回忆。
萧珩将花枝插入白瓷瓶,枝少瓶大,显得有些寂寥,但他左右端详过后,觉得还挺好看。
他伸手摸了摸花瓣,触感干枯脆弱,这才感觉到时间的威力,心底生出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恐慌,倏然缩回手。
“叶阳辞。”他低喃,“我不喝你的三杯祭酒……我还活着。”
赵夜庭高兴地跳下墙头,抓住叶阳辞的马缰,说:“小云,案子交接得如何了?有空来找我,想必已告一段落,我请你喝酒。”
“不能再喝了。”叶阳辞遗憾地叹口气,“我戒酒啦。”
“你又没有酒瘾,一个月还喝不了几次,戒什么酒?尽扯淡。”
“没扯淡,真的戒了,以后滴酒不沾。”
赵夜庭一脸不赞同地看他:“不喝酒,还能叫男人吗?”
叶阳辞笑:“那只是你的个人看法。”
“你若是去到战场上,不用说辽北了,就说德州以北,冬日寒风呼啸、关山覆雪,没有酒暖身,还不得冻死。而且我最喜欢在月下的野地里喝酒,今后你竟然都不能作陪了?”
“没办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想开点就好。”
赵夜庭也叹气:“好吧,我努力想开。以后我喝酒时你喝茶,也算勉强有点气氛。”
叶阳辞牵着马,与他并肩,一边往秦淮河方向信步而行,一边问:“你们随漕船带来的人马口粮,能供应几日?”
赵夜庭默默盘算一下:“再支撑六七日,应该不成问题。”
叶阳辞颔首:“那够了。年前我一定想办法给你们调拨饮食和粮草,大家就在京城过个热热闹闹的除夕。待到年后,我动身回山东,你们的嘉奖令差不多也下来了。”
“回山东?”赵夜庭有些意外,“你给朝廷送来两百万两白银,都抵得上全国年税收的一半了!”
“是全国年税收的四分之一。”叶阳辞纠正。数字,尤其是税课的数字,在他这里不能出错。
“反正差不多。我是说这么大的功劳,能与之相媲美的,武将的搴旗斩帅、扼拊枢机算一个;文臣的定策安邦、折冲樽俎也算一个,都是封侯拜相的级别。”赵夜庭愤愤不平,“朝廷该不会吝啬到连个三品京官都不给吧,还让你回临清继续当知州不成!”
叶阳辞笑了笑:“就算朝廷擢升我当京官,那也得看我乐不乐意留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什么意思?”
“没什么。”叶阳辞边走,边伸了个懒腰,“别想那么远啦,这案子还没那么容易结案,我看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赵夜庭当即说道:“你留到什么时候,我就陪到什么时候。八百人马虽不多,却都是我精心训练与选拔出来的忠勇之士,危难之际,至少能护你安全出京。”
叶阳辞失笑:“八百精兵还不多?玄武门对掏时李世民也才八百玄甲军,一战定乾坤。”
赵夜庭大笑:“小云……真有你的。”
叶阳辞想了想,又说:“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后天,皇宫的天和殿内将举行亲王晋封大典,六品以上京官皆着朝服入班敬贺。我已接到参加典礼的通知,你随我同去,如何?”
赵夜庭说:“我不够格。”
“瞎说,你怎么不够格。就算官位品阶不足,也可以亲王属官的身份参加。”
赵夜庭点头:“都听你安排。”
叶阳辞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胳膊。
其实还有个未说出口的理由——这次亲王晋封,对秦深而言至关重要,将来若是能更进一步,陪同晋封的属官便是从龙的元勋。无论将来成不成事,他都要为赵夜庭争取到这个极高的起点。
日近黄昏,叶阳辞告别赵夜庭,策马回城。
之前在翰林院两年,他租了个两进的独门小院自住,离京外放时,他把院子交给了叶阳归,毕竟一个女儿家,天天住在太医院也不方便。如今他暂时回京,刚好有地方落脚。
这院子屋子不多,只有主屋和东西厢房,但也足够他和李檀、罗摩住下。第二进院带了个有凉亭和鱼池的小花园,惬意得很。地段虽然偏了点,位于城北的成贤街,好在离大理寺近,再接到传唤后不用满城跑来跑去。
他已做好翌日再入大理寺的准备,谁料这案子在齐珉术手上,那是没日没夜地审着,当夜亥时尽,又将他从被窝里传唤过去了。
“户部右侍郎邹之青,将所有罪行揽在自己头上,于牢内触壁身亡。”来接他的奉宸卫校尉,半路上向他多嘴透露,“三位案审官大怒,连夜抄了他的家,在书房暗格内发现一摞记账纸,疑似密语写成,难以翻译。宁指挥使听闻叶阳大人任翰林时,对阴书也颇有研究,特请大人前往辨识。”

大理寺公堂,叶阳辞坐于陪审位的桌案旁,翻看手里的一摞手书。
这些手书的确古怪,记账不像记账,书信不像书信,没有抬头与署名,正文内容是一行又一行的奇怪数字:
“玖-贰拾壹-柒,拾伍-捌-贰,肆-叁拾叁-叁,拾-拾玖-陆……”
皆是三个数成一组,其间并无规律。每页纸都写得密密麻麻。
叶阳辞在心中反复计算,仍未找到隐藏规律,又开始观察纸上的折痕。他试着叠了好几下,手法有些复杂,仔细对比后又将纸页重新展平。
“这的确是密语。但它的加密方式不同于寻常的阴书,也并未使用藏头格、叠痕法等。下官怀疑,这些书信是用反切码加密的。”叶阳辞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后,做出推测。
东方凌捏了捏自己光溜溜的尖下巴:“反切法用于标注字音,所有读书人都知道。这个用来加密的‘反切码’,是否与之有关联?如何破解?”
“大司宪说得不错,‘反切码’的确依托于反切法而生,为某朝军中大将所创。”叶阳辞取笔,将第一组数字“玖-贰拾壹-柒”,抄录于其他纸张上,逐一圈出。
“这些数字,都是密钥。‘玖’,是切上字所取的声母的编号。‘贰拾壹’,是切下字所取的韵母的编号。‘柒’,是声调的编号。每组三个数,就能拼读出一个字来。如此字字相连,便是被隐藏了的明文内容。”
东方凌大致听明白了,但仍有疑惑:“编号是怎么来的?”
叶阳辞答:“首先得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密码本,通信双方各执一个。
“密码本上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将第一部分的文字,按声母不同进行编码;第二部分的文字,按韵母不同进行编码。至于声调,一共只有八个,所以你看每组最后一个密钥数字,都没有大于八的。
“这样就可以根据密钥数字,找到对应的声母、韵母、声调,从而拼成新的读音。将所拼出来的读音,逐字连成句,才能显示出双方通信的真实内容。”
这下东方凌完全听明白了,一针见血地道:“必须要找到密码本,才能解密。”
叶阳辞颔首:“对,我估计密码本应是与这些密钥数字放在一起的,这样邹侍郎每次收到信,解读起来才比较方便。不妨在他书房里多找找,看有没有不同寻常的诗卷、文稿之类。”
东方凌当即唤了两个博学的御史,与奉宸卫的缇骑同去邹之青府上。
约摸一个时辰后,御史们回到公堂,带来了夹在《尚书》中的两张文稿。
一名御史禀道:“这两份文稿颇为古怪,说是长短句吧,内容不知所云,平仄与用韵也都不讲究。想那邹之青也是科举进士出身,哪怕是信手涂鸦也不至于这般浮皮潦草。”
叶阳辞接过来,提笔:
第一张文稿是词牌《忆王孙》,共三十一个字。他按顺序标注编号一到三十一。与声母数量相同。
第二张文稿是词牌《卜算子》,共四十四个字。他按顺序也逐一标上编号。与韵母数量相同。
东方凌好奇难耐地凑过去看。
叶阳辞搁笔,指着密码文稿上带编号的字,先是《忆王孙》:“玖号,‘积’,为上字,切出声母。”再是《卜算子》,“贰拾壹号,‘烈’,为下字,切出韵母。柒号,表示声调为第七声阳入。那么第一组密钥就拼出来了,玖-贰拾壹-柒——是个‘截’字。
“以此类推,拾伍-捌-贰,拼出‘银’字。
“肆-叁拾叁-叁——‘已’。
“拾-拾玖-陆——‘入’。”
“截银已入?”东方凌喃喃道,“入哪儿了?”
叶阳辞道:“对照密码本,继续拼。”
东方凌一手压着信纸,一手在密码文稿上来回滑动,指尖激动地轻颤:“截银已入……魏湾水次仓……今年临清总计……十三万两!”
叶阳辞说:“这张墨迹最新,看来是邹之青近期想要对上汇报的内容,但还没来得及寄出去,就被抓捕归案了。”
“他要寄给谁?给谁?”东方凌的声音因真相近在眼前而变得尖锐。
叶阳辞长长地吁了口气:“谁的书房里,有和这两张文稿一模一样的密码本,邹之青这密信,便是寄给他。”
东方凌一掌拍在桌面:“我这便去报与其他两位案审官,派人前往卢尚书的家中搜查。一旦查出密码本,便是铁证,邹之青是死是活也影响不了对主谋者最后的定罪!”
他拔腿就走,忽地转头对叶阳辞大声道:“叶阳小子,你行啊!我东方凌这辈子看中意的后生仔不多,你算一个!”
叶阳辞见他诙谐,便也洒脱一笑:“大司宪欣赏我就说欣赏我,说什么‘看中意’,好似个欺男霸女的恶棍。”
东方凌从未想过言官领袖做到他这份上,还会被个后辈反过来“调戏”了一把,一怔之后,哈哈大笑着走了。
至于在卢尚书府上能否搜出密码本,这个越扯越深的案子后续如何审下去,叶阳辞并不想越俎代庖去操这个心。
他今日从早忙到晚再到后半夜,已经够累的了,眼下只想回家继续睡觉。
一觉睡到大天亮,德州卫指挥使周郁观方才懒洋洋起床,洗漱用膳,去兵部提交情报。
这份情报是平山卫总旗郭四象越级上呈给他的,因此还挨了他几下马鞭。
当时郭四象率队在德州附近搜寻通缉犯未果,就地找德州卫指挥使周郁观汇报军情,目的本是为了请求他派兵支援。
郭四象秉明:“卑职正在追缉的矿匪家族登侯氏,就是在这德州城内逃脱。这群人凶残剽悍,又熟悉山东各府地形,手上还握着采矿与冶铁技术,若是继续北逃出境,恐生出更大祸端。”
周郁观本不想搭理这个官职低微的愣头青,转念一想,若能拿下通缉榜上的第二位,也是个大功劳。于是他派麾下在德州城内外搜寻一通,没有发现矿匪行踪,也就作罢了。
但这个情报,他要抢先平山卫一步,提交给兵部,好占个“先报”之功。
正好他也要回京过年,顺手就能把这功拿了。
周郁观坐上马车,哼着小曲儿前往兵部,在崇礼街与骑马而行的萧珩擦身而过。
萧珩奉长公主之命,前往太医院的合香坊,找叶阳侍医取制好的灵香草挂珠。
“叶阳”这个姓氏太罕见,他事先一打听,就知道了女侍医叶阳归与叶阳辞的兄妹关系。故而在合香坊见到叶阳归时,并未露出异色。
叶阳归的容貌与叶阳辞有五六分相似,更多了女子的温婉柔媚之色。萧珩心如止水地端详着,面上浮起轻佻笑意:“都说叶阳小姐姿容冠京华,此番一见,我才信盛名之下无虚士。”
将灵香草挂珠盘好,封入防水袋中,叶阳归的脸好似平静湖面,水波柔软,却丝毫不为春风吹动。
她将袋子递给萧珩:“请萧大人转告长公主殿下,新珠初佩戴时,可用清油养护。常常摩挲,能使之更润泽。”
萧珩接过袋子,又说了句:“我与你兄长截云是挚友知交,这声萧大人叫得生分了,唤我表字楚白即可。”
叶阳归已将转身,闻言回头,正眼打量了萧珩一番,语声清脆,言辞透彻:“第一,截云是我弟弟。第二,依我对我弟弟的了解,你不是他中意的那一款。迂回战术也不顶用,我劝萧大人早点死心,才能早点解脱。”
她说完,婷婷袅袅地回屋,关门。
萧珩吃了瘪,但并不恼火,只觉得不愧是孪生子,虽然表面看着一个神艳一个温婉,但内里都蕴着凌厉的剑气。
将袋子收入怀中,萧珩迈出合香坊的大门,抬头望了望天色。
日光穿破云层,下了一夜的雪停了。
雪越下越大。
郭四象继续往北追,在北平附近遭遇了一场声势惊人的暴风雪,全队迷失,几乎埋葬在雪堆里。
幸亏老马识途,他带着队伍死里逃生,但再想找到被风雪湮灭了行踪的登侯氏一族,已是难如登天。
他徘徊搜寻数日,干粮耗尽,只好带队先回平山卫去请罪领罚。
这场暴风雪从长城之外的辽北地区吹来,持续了整整三日,波及范围甚广,连大岳与北壁两国边境的固伦山脉,也笼罩在漫天飞雪中。
登侯氏一族顶风冒雪地跋涉着,挣扎着,筋疲力竭地倒在固伦山脚下。
就在他们以为将要冻毙在风雪中时,听见了骑兵铁蹄的轰鸣声,仿佛遥远的雪崩,从山坡汹涌地滚下来。
骑兵的长柄铁骨朵即将砸烂他的头颅,族长登侯漆用尽全力,用北壁语发出呼号:“八部里的天生勇士们——我们是北壁遗民,体内同样流淌着白山黑水的神圣血脉!”
铁骨朵擦过他的脑门,轰然砸倒了一棵雪中枯木。
马背上的北壁将军,全身覆盖甲胄,只露出一双狭长渊洞般的眼睛,雄浑沉闷的声音从铁面具下方传出:“我乃八部之一安车骨的大将——安车骨速骆。遗民,报上你的部族与姓名!”
登侯漆花白的须发在风雪中狂舞,他撑着雪地站起身,迎风嘶吼:“八部之一铁利部——铁利漆!”
“铁利部?”亲卫们的交谈声,在将军身后响起,“据说三四十年前,铁利大部分族人在战乱中,被中原人掳走做了奴隶。怎么过了许多年,还能回得来吗?”
安车骨速骆举起铁骨朵,再次对准了铁利漆的脑袋:“中原的奸细?”
铁利漆用力摇头:“不是奸细,是回归的遗民!父母一辈都亡于岳国,我们家族加上仆从,如今只剩下我身后这七十三人,但冶铁铸兵的核心技术却从未失传。中原容不下我们,山东矿变,卫所将我们像野狗一样撵来撵去,屠杀殆尽。我们要回归八部里,回归北壁!”
他撕开皮袍的衣襟,让对方看刺在自己苍老胸膛上的黑色海东青。那鹰爪牢牢抓着一把火焰缭绕的铁锤。
安车骨速骆翻身下马,将铁骨朵斜插在雪地,取下铁面具,露出一张长满络腮胡的刚猛面孔。他伸手握住铁利漆的肩头,说:“铁利一部在八部里已名存实亡,连领地都被白山、黑水两部吞并。我安车骨部愿意收容你们,把你们当做自己的族人一样看待!”
铁利漆以手覆额,行了臣服礼:“感谢安车骨将军!作为回报,我们会将铁利部的技术与你们共享。”
安车骨速骆咧开嘴,扯出个粗犷的笑容:“不止共享技术,还要共享你们在中原获取到的一切。”
他们在中原生活了三四十年,曾于矿业中攒下丰厚家产,雄踞一方;也曾在地方官府左右逢源,结交权贵,如今却因一场矿改,家产被朝廷尽数征收。他们褴褛地逃亡,要说从中原获取的东西……也只剩下情报了。
铁利漆合上衣襟,含恨说道:“好!”
安车骨速骆朗声大笑,对麾下骑兵下令:“走,先把铁利部送回去。眼下暴风雪挡路,不是出兵的时机——但我能感觉到,好兆头就要来了。”

腊月二十二,亲王晋封典礼的前一日。
秦深在礼部郎中宣闻燕的陪同下,入宫进行翌日大典的演练。
他抵达天和殿外时,平日这个时辰早该结束的朝会,此时却依然如火如荼。
内侍请他去偏殿等候,秦深却一脸实诚:“不必麻烦,本王就在殿外候着。”他站在殿门口的边儿上,不自觉学着叶阳辞把双手往袖里一抄,不动声色地听着殿内的动静。
朝会还在吵。大理寺卿、御史大夫联手弹劾户部尚书卢敬星,说已掌握他是盗银案主谋的确凿铁证,请求延徽帝下令批准对其褫职、逮捕,押入大理寺受审。
户部官员在反诉,说右侍郎邹之青已经认罪主谋,这个案子本该到此为止,但大理寺与御史台贪功,非得攀扯卢尚书,疑似借机排除异己,居心实在险恶。
卢敬星拖着行动不便的腿脚,边跪边叩首,说自己治下无方,以至被奸人蒙蔽多年,哭求陛下宽大处理,自己已递交辞呈,恳请告老还乡。
工部、刑部的两位尚书,与卢尚书一贯走得近,利益之外难免生出兔死狐悲之心,也在为卢敬星求情。
阁相容九淋兼任吏部尚书,于此事上并未表态,但也不阻止吏部的官员们声援户部。
礼部操心着明日的晋封大典,并不想掺和这个案子。而且他们从来都是穷的,卢尚书是死是活,都改变不了他们没有产业,永远只能伸手要钱的事实。今后向谁要都一样。
兵部比礼部还穷,因为礼部没钱时还可以停办或简办各种仪式,以及让科考的士子们多交点报名费与差役费。而兵部要管全国那么多卫所的人吃马嚼,裤子已经当掉了。没有裤子,露着穷腚,也就没有颜面在朝堂上大声说话。
兵部尚书程重山上报了矿匪登侯氏于德州脱逃追捕一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情报,淹没在此刻波翻浪涌的朝堂上,并未引起一殿君臣的注意。
但秦深在殿门外捕捉到了这个情报,出于敏锐的直觉,他皱了皱眉,打算离京后派人跟进此事。
眼见大臣们又哭又喊又骂架,场面乱七八糟,该是早有定论的天子一锤定音的时候了。
“吵吵吵,就知道吵,都给朕闭嘴。”延徽帝一拍龙椅扶手,发怒得很有预计和保留,“大理寺提交的证据朕也看过了,卢敬星,你洗不干净,去牢狱里好好痛思己过,待三司审后定罪,按律处置。来人,除官服、官帽。”
奉宸卫将失魂落魄喊“陛下”的卢敬星拉出大殿去。
殿内又骚动起来,有官员趁机议论:
“坐实卢尚书的证据是个密码本,谁也看不懂,大理寺找知州叶阳辞来破译,可他本身就是涉案之人,如何能保证公允?”
“是啊,据说两个人犯都指控,叶阳辞因受贿放过了担任监仓的盖青松。大理寺下令押盖青松来京受审,今日消息刚从当地传来,说运银的漕船队离开临清不久,盖青松就畏罪投河自尽了。焉知不是某人收了贿赂后灭口?”
秦深在殿门外听,眼角微微抽动,目光斜进去,沉峻地盯了一眼那两个含沙射影的吏部郎中。
丹陛之上的延徽帝也许听见了,也许早就嫌官员结党,有心震慑,他再次拍了龙椅扶手:“此案真相昭昭,尔等还有为卢敬星说项者,以同谋论处!至于户部上下,也该好好清理整顿一番,以正纲纪。待三司定案之后,一应涉案者全部严惩,户部空缺职位,另择贤能担任。”
户部经此一案,元气大伤,从尚书到侍郎、郎中、员外郎要被撸掉一大串。也因此空出不少职位,朝堂部分资源重新分配,新的局面即将出现。
这下所有人都不再吭声,已经无力回天的卢敬星被时势迅速抛弃。
腾空大半的户部,就像一席撤去了狼藉的酒宴,即将开始新一轮布菜把盏,人人都希望自己或亲族、门生能上桌。
人心浮动中,官员们跪地山呼:“陛下圣明!”
秦深在殿门外摆出事不关己的脸色,默默盘计:盖青松的死在意料之中,十有八九被他狗急跳墙的户部上官灭了口。既然此案已有定论,这事只需一查就明了,脏水泼不到阿辞身上。
至于几个官员的质疑与造谣,也是见阿辞在御前有出头的架势,眼红嫉妒罢了。秦深在袖中转了转金刚菩提腕珠,以镇杀机,弯曲拇指扣住骨韘。流言蜚语要防,但蚊蝇有蚊蝇的打法,没必要他亲自出手。
朝会终于结束。百官退离时,秦深早一步避去侧殿。等到人流清空,他才进入天和殿,开始排练明日大典的仪程。
腊月二十三,节气大寒。
这一天,是钦天监为了亲王晋封大典,合着秦深的生辰八字,专门占卜出的黄道吉日。
宜:祭祀、祈福、嫁娶、出行、赴任……
忌:纳畜。(钦天监内的某风水大师悄悄备注:尤忌纳猫)
鸿胪寺于天和殿东侧设立了节案。册案、宝案则设在丹陛的左右两侧,上面分别放置着金册与金印。
金册,是册封后妃与宗室的诏书凭证。亲王金册长一尺二寸,宽五寸,金箔打造纸页,多页以套环连接,正面錾刻诏文,背面浮雕云龙。
金印,纯金打造,重一百二十两,印钮为盘龙造型,印身以九叠篆体纂刻“伏王之宝”。
此二物不仅是礼器,也是身份证明。“王之金宝,流传世子”,此后代代相传,直至封号消、改为止。
宫廷乐队奏响朝会燕飨之章。庄严的雅乐声中,秦深身着四爪龙袍,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听礼部尚书宣读册文。
内侍官将金册、金宝移交给亲王属官时,叶阳辞以眼神示意站在秦深身后的赵夜庭。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