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被褥、茅厕,也得一并改了!考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怎能顺利发挥。
季半夏明面上表现得不甚在意,私下还是派了影子前往祁县,实时等待放榜日。
祁县,天黑星稀,贡院内仍灯火通明。
数千份卷子堆积如山。知县黄伯志和诸位考官连忙了十几日,加班加点,也只是堪堪将这些卷子初审完毕。
县试虽然没那么严格,但知县黄伯志本人作风端庄爱较真。他要求另三名考官跟自己一起连着复审三遍卷子,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漏过一个人才,也不能判错一份试卷。
在黄知县的治下,祁县科举是出了名的公正严谨。
也因此,原来的“陆雩”才会年年落榜。
尤其是评审到试卷的前几名时,黄伯志更是特别小心,与考官认真讨论了许久,最终才定下名次。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这次他看中的卷子苗子,竟是那日他惊鸿一瞥关注到的美貌书生。
大抵是个人都会有私心吧。
黄伯志对那乌发肤白的青年印象格外深刻,故而在最后评审时,心中天平稍稍倾斜了一些。
半月后,县试放榜日。
贡院外早早就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人山人海。
众书生、县城百姓、小厮,挤破了头都想往里去瞧那黄榜布告的热闹。
“让一让,让一让。”
“后面的别挤!”
而在众人挤得水泄不通时,影子轻而易举地就进入到了最前方。
看到名次的第一眼,他便明白,这次主公定然满意。
这日陆雩,季半夏和李孝雨亦来到了县里。
但他们坐驴车,路上耽搁了些,等到他们来到贡院门前时看热闹的百姓大已渐渐散去。
陆雩刚移步下车,李孝雨便已飞快地冲到榜前,仰头一看。
他不大识字,却唯独记得陆雩的名字,从上往下第三个就是,当即欢喜道:“陆哥!陆哥你中啦!还是第三名……”
“第三名?”陆雩惊讶之余, 亦十分欣喜。
他这次考试发挥不佳,本以为能进入围就足矣,万没想到还能拿头三。
季半夏倒很淡定。
早在上车赶路前, 他就从影子口中得知了陆雩的成绩。
他就说, 他看上的人,怎么连区区童生都考不中。
“前三名诶, 陆哥,你太厉害了!”李孝雨小跑回来, 与他笑着击掌道:“我就说, 以你之才学,定能高中!”
他们这番热闹引起了路人注意。
听闻陆雩此次县试前三, 人们不禁向他投来羡慕的注目礼。
尤其是他看着还如此年轻, 前途不可限量。
“走!”陆雩心情好, 从衣兜里掏出钱袋晃了晃道:“请你们去县里的大酒楼吃饭,庆祝一番。”
“好耶!”李孝雨一脸高兴。
而季半夏却微微蹙眉。他本已让影子采买好食材, 预备回家煮一顿丰盛宴食。外面吃食再好, 总也没有他这边御厨做的干净美味。
可终究不想饶了陆雩兴致, 便也点头道:“去吧, 点些好酒好肉,好好吃一顿。”
陆雩本还想要不叫上伏成周一起,对方便不请自上门了。
“你小子, 这次怎么才考了第三名?”他上前拍着陆雩肩膀笑道。
陆雩:“对我倒是有信心。”
“那可不,万夫子可说你是能斩案首的人才。”伏成周挤眉弄眼。
往常书院月试陆雩从来都是名列前茅, 稳霸榜首。
这次才得了第三, 属实是发挥失常。
陆雩摇摇头道:“那几日在考场没睡好,困得很。能有如此成绩,已算是万幸。”
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 他们抵达兴丰酒楼时正好遇上午饭点,大堂挤挤攘攘全是人。
这兴丰酒楼,乃至祁县最大、风味最好的知名酒楼。据说连某某著名诗人都曾在此用饭,并醉酒后题诗一首。至今,酒楼墙上还悬挂着那名诗人的“著作”。
因童试不难,大部分客官都是已中第的书生在欢声笑语地庆祝。也有几桌客人在凭窗饮酒,肉眼可见地落寞。
“伏少爷,一共几位?”店小二上前迎道。
“四位,要包厢。”伏成周回头对他们道:“这家酒楼我熟儿,你们跟着我就好了。”
伏成周显然是这家酒楼的常客。
时今座位爆满没位置,他硬是生生让店家腾出一间包厢,点了一大桌子的好菜。
烤鸭、炖鹅、羊蹄笋、炒兔肉、红烧蒸鱼、酒洒叫花鸡、豆腐羹、清炒萝卜丝、腌制下酒菜……还有两壶已热过,腾腾上冒白气的黄酒。
菜的卖相不错,看着色香味俱全。但似乎是今日酒楼食客太多,仔细一看,摆盘略显仓促。
李孝雨本正襟危坐。
一见菜上来,他就坐不动了,起身运筷飞快。
“吧唧吧唧。”尝了两口,唔,好像还没半夏姐姐做的好吃。
季半夏也只是夹筷浅尝辄止。
他吃惯了御宴,再吃这市井之间的酒楼饭菜,不过是寻常。
这还是因他此前过惯了苦日子,看不得浪费。若京城那些养尊处优的贵人,看到如此粗糙的吃食,早就厌恶地皱眉离席。
伏成周和陆雩倒没有很在意,或者说这会儿两人的心思都没有放在吃上。
伏成周给陆雩倒了一杯温酒,道:“陆兄,你四月应当要继续参加府试?”
陆雩点了点头。府试之后,还有院试。科考之路漫漫。
“那我这里就先住你三场连捷了,早日考中秀才。”伏成周抱拳,随后举杯将酒一饮而尽。
陆雩也饮了一杯,呛得直咳嗽。
古代的酒怎么说呢……味道与现代差别极大。黄酒既浑浊味儿又冲。
他只恨自己不记得制酒工艺,否则在古代卖酒,分分钟也能发家致富。
“陆兄你的酒量也太差了。”伏成周大笑,调侃道:“这可不行,往后若你金殿传胪当了官,少不了喝酒应酬。你这酒量,还需锻炼。”
“算了我喝茶吧。”陆雩给自己另倒了一杯,“我以茶代酒。”
酒过三巡,伏成周夹了块肉放进嘴里嚼巴,便迫不及待开口道:
“对了陆兄,此前我们讨论的开酒楼一事……”
陆雩道:“店面地址你可以先找起来了。至于食材供应商,我现在还没个头绪。等下月我搬来县里再说。”
伏成周闻言愣了一下,忍不住道:“不先物色几个大厨?”
酒楼,卖得就是酒,以及食味。
兴丰酒楼正是有店老板特地从姑苏请来的三名大厨坐镇,才能长盛不衰,食客如云。
伏成周本来还寻思要不高价把兴丰酒楼的这仨大厨挖过来算了。但这样做未免太不地道,届时他们肯定会被兴丰酒楼针对。
陆雩摇头道:“我开的酒楼,不需要大厨。最重要的是食材,只需食材新鲜即可。”
这下不光伏成周,季半夏和李孝雨都转头看向他,面色微愕然。
“陆兄,莫非你要卖生食?”伏成周忍不住问。
他听闻南越地区喜食生腌海产品。但地域之间饮食风俗差距极大,像他们江南,就无一人敢吃生食。
“万万不可啊陆兄。”没等他回答,伏成周就劝道:“生食吃了会坏肚子,届时没开两天,我们酒楼就要倒闭了,还得倒赔食客治药费。”
陆雩哭笑不得,“谁说我要卖生食了,我卖熟食,煮熟的食物。”
“是古董羹?”季半夏开口道。
陆雩点头,“是,此物又名火锅,顾名思义,就是将食材放入火煮着的沸汤锅中现煮现吃。食客自己动手,因而并不需要厨师。”
“这个吃法倒是新鲜,我闻所未闻。”伏成周道。
陆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火锅酒楼一开,我们就是祁县独一份。”
季半夏道:“古董羹在南方少,北方吃的人很多。天气一冷,人们都爱在家中吃上一份古董羹暖暖身子。”
他前世在宫里也吃过。不过是羊肉清汤羹,味道相当不错。
“可这火锅,好吃吗?”伏成周疑惑。
人们为什么要去酒楼吃饭?因为他们在家做不出大厨的味道。
他寻思要是肉菜放锅里煮熟的吃法,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来吃。因为自己在家也可以吃到……
陆雩:“好吃的。下回我到县里做了,叫你来尝尝。”
“行。”不过伏成周对此还是持怀疑态度。
他虽然信任陆雩,但想到这火锅生意要真做起来,恐怕是有些艰难。
眼下在酒楼里,人多眼杂,他们并未再深入聊下去。
饭毕陆雩去结账。告辞伏成周后,三人稍作整顿,便打算前往衙役所给李孝雨报名募兵。
除看榜外,这也是今日他们来祁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李孝雨打算入伍。
大周一直采用军户制度,即军籍后代代代都要充军。
但自英女皇当政以来,边境战事大大小小不断,中原内地又曾有白莲教起义霍乱,军力紧缺。早在三年前起,她便下令全国放开募兵制度,但凡二十岁以上,身高六尺二寸以上的男儿都可报名参军。
李孝雨早就对此心痒痒了。他时年虽未满二十,但身高已超过七尺。
再加之他曾是流浪孤儿,无正经户籍。这边户籍制度管得不严,花点小钱打发衙役便可篡改。
陆雩之前让他等到二十岁再去充军,他偏不听。
在李孝雨看来,想要成就功名,闯出一番男儿天地,须得趁早。
况且据陆雩分析,接下来几年朝政趋于稳定,大的战事会越来越少,军队制度管理也更严格,等到几年后再想靠军功升迁,就不是易事了。
“是你要报名参军?”负责登记的衙役上下打量着李孝雨。
李孝雨点头,“对,我想加入关西军!”
“去哪个军队不是你可以选择的。”衙役无情地拿着他的户籍申请书盖了个章,又让李孝雨亲自按了手印。似是觉得他脸嫩,再次确认道:“你已及冠?”
李孝雨心虚地点了点头。
陆雩在旁边见状,几次三番想开口说话,都被季半夏拦下。
“孝雨已经长大了,让他自己做决定吧。”她轻声道。
“哎,可是他还小……”陆雩叹了口气。
季半夏心想你也不比他大多少。
不过陆雩平日的为人处世都比他的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季半夏猜测,他内里的灵魂年纪应该更大。但是大,估计也大不到哪里去。
因为陆雩此人给他的感觉还是比较单纯,没什么城府。
若未来真放到官场上,恐怕还得历练一番。
季半夏淡淡道:“说不准他这一去就是要成为将军的。你去拦他,反而挡了这份机缘。”
陆雩想了想道:“那他这一去从军,肯定很辛苦,我们得给他置办些东西。”
季半夏:“嗯。”
其实以季半夏如今背后的势力,他大可以关照李孝雨一二。
但季半夏并没有这么做。
人各有命。在意识到梦境与前世记忆融为一体后,他经历了一些事,明白自己不可随意改变历史。
否则,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产生他亦无法预料的可怕后果。
这么久相处下来,陆雩已经把李孝雨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
他正计划着一会要去哪儿给对方置办行头,另一边,李孝雨已办完入伍手续,利落地黵了面,换取随行的衣屦、缗钱和几袋粮食,提着一并走过来向他道别:“陆哥,我被安排进了西北边境的白虎军。夫长说时间仓促,等会就要出发,我先走了。”
陆雩吃了一惊,“这么快?可是你东西都没带。”
这次他们出来本以为只是报名,李孝雨连衣服都没带。
“无妨,反正到了军队里也都是穿军服。”李孝雨把报名给的缗钱啪嗒全塞到了陆雩手里。因为知道对方不会收他的钱,他道:“我此去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陆哥,这钱你先帮我存着,留着我以后娶媳妇用。”
——陆家小子考上童生了。
溪源镇镇民们得知这个消息, 感觉比陆雩本人还激动似的,奔走相告。
主要这小子考了好多年了,连考三次都没中, 这次终于中了, 不得好好庆祝一番!
果然,次日陆记食肆就贴出张告, 即日起免费派送三日早食,先到先得。
这可把镇民们高兴坏了, 嘴里连说着高兴的话, 就差把陆雩捧上了天。
从以前的“别科举了,不如回家踏踏实实磨豆浆过日子!”到如今的“文曲星下凡, 陆家小子肯定能考中秀才”, 可谓天差地别。
严秀才起初得知此事倒并不诧异。
他曾亲自教导过陆雩一段时日, 知道这小子不笨,只是身子弱了些, 以及心思没放在读书上, 脑袋空空, 读不进去。
县试不难, 只要对方用心些,肯定能考上。
但后来他听女儿说陆雩这次考了县试第三,就有些吃惊了。
“看来陆家小子这一年来确实在苦读。”他感慨道。
严瑞珍心里很不太平。
但更多的是佩服姐妹季半夏看男人的眼光。她说陆雩会改过自新, 对方居然还真改了……
这次县试,陆雩昔日同在严秀才私塾的同窗, 总共七八位只有一人考中。而且排名堪堪入围, 远不及陆雩。他们得知陆雩后来是去了翰墨书院,纷纷回家吵着嚷着,要让家里父母妻子砸锅卖铁也要送自己去祁县的书院读书。
翰墨书院束脩食宿费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开销, 溪源镇上人家哪里送得起呦。
他们便哭闹,喊着:“陆雩那家伙去了翰墨都能考中县试前三,若我去了,岂不是能拿下榜首?!”
无奈之下,这些同窗家里人只能来找陆雩,希望陆雩能帮忙劝劝。
陆雩:“……”
他寻思自己也劝不动啊。总不能说自己是壳子里换了个芯才考中的吧。
得知陆家早肆免费送早食,这日汪云琛的哥儿早早就拿着碗起来去排队了。
队伍很长,他排了许久,最后端着两人份的早食回家时,汪云琛还没起床。
“你醒醒,起来吃饭了。”他叫醒对方。
汪云琛有起床气,起来时还把他骂了一顿。
哥儿垂眸,他已经习惯了。
汪云琛吃着香喷喷的肠粉和油鬼,想起陆雩,越想越气。
他抬腿狠狠踹了一脚哥儿,骂道:“不争气的家伙,连女子都不如。你为何不能像陆雩的童养媳那样会赚钱,供我去翰墨书院读书?”
哥儿忍着痛爬起,眼泪却不自觉掉下来。
远在乡下溪北村的陆家人则是在好几天之后才得知消息。
“什么,陆雩那小子考上童生了?”陆大根瞪大了眼睛。
“是啊。”何春梅语气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听说他家那个童养媳日夜磨豆浆卖早点挣了钱供他去祁县大书院读书,他才考中的。而且还是第三名呢,他之后去考秀才,兴许也能中。”
这个消息对生活在农村,思想贫瘠的陆家而言无疑是爆炸性的。
眼见陆雩即将像他爷爷一样凭借科举过上好生活,他们心中又酸,又嫉妒羡慕,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明知科举能改变命运,但他们实在没钱送下一代去读书……
李孝雨走后,叫来了他之前在丐帮的那批兄弟,来帮陆家早肆干活。
是的,如今他还与那些昔日弟兄们有联系。主要是受了陆雩教导的《孙子兵法》影响,李孝雨明白驭人的重要性,冰释前嫌资助了他们。陆雩也会定期给他钱,他养着他们,让他们军练体能,同时帮忙打听消息或在祁县中干一些活计。
但心里,他却并没有再把这些人当成可以同甘共苦的兄弟。
说来也可笑,当他成为上位者后,这些人反而更加尊敬他。
在李孝雨的驭术下,这些少年们自发形成了一个内部团体,为他唯首是瞻。而其中但凡有偷窃、不合使心眼的,会被踢出去。这一年下来,剩下的全都是好苗子。
这次除几个身体较弱的身体留下外,其他的,全跟他去参军,誓要闯出一番天地。
留下一共四个,全是男孩。
陆雩接触之后,发觉他们还是比较靠谱的。他很快教会了他们上手制作朝食,并安顿他们在陆宅住下。
这样等他和季半夏搬去祁县,陆记早肆依旧能照常营业。
季半夏起初不同意,说这群半大小子爱折腾,若是把陆家藏书给偷出去卖了跑走,怎么办?
陆雩却道,用人不疑。
季半夏心想他还是太单纯了。于是自己私下安排了影子眼梢去盯那些人。
影子谨遵主公之令,照做。
可若是被那些势力得知他竟差遣珍贵的影子做这等事,恐怕会心痛地直呼大材小用。
安顿好溪源镇事宜,几日后,陆雩便和季半夏就打包行李坐车前往祁县。
陆雩是想先买个房子,但古代房价不便宜,他算了一下存款发现居然有点买不起。
若是买了房,再想经营火锅店,资金就有些周转不开。
在问了几个人牙之后,陆雩道:“我们先租一个带院子的房子好了。”
“为何?”季半夏侧头看他,道:“若是钱不够,我这里还有。”
“不用了。”陆雩想你一个女孩子能有什么钱,结果季半夏直接甩出一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
陆雩吃惊,下意识问道:“你哪来这么多钱?”
季半夏:“挣的,还有你之前给我的工资,我都存了下来。”
陆雩摇头,“不行,我不能用你的钱。”
她把钱塞到他手里,说:“就当我借你的,这些你先拿着,买房应该够。”
陆雩还是死活不愿意。
毕竟在他的观念里,就没有花女生钱的道理。
在他的坚持下,两人去看房,最后租了一个位于祁县东街门市边,靠小河的带院房子。
房子很大,自带家具,是四进厢房的格局,除陆雩和季半夏各自两间卧室外,还有两间可分别为书房和客卧。
院子里还栽种着一棵桃树和枣树,到了季节还能有果实吃。
陆雩环视一圈,很满意,以后这就是他和半夏的小家了!
只是刚入住,还有很多东西需要采买。
季半夏特地提笔写了一张购物清单,让陆雩对照上面的东西去街市上采买。
“你先去买东西,我打扫一下屋子。”她道。
陆雩一听,哪儿能让她自己干活,忙道:“我帮你一起,东西可以明日再买。”
季半夏:“不用。”
陆雩:“不行!!家务是要两个人共同分担的。”
季半夏只得无奈道:“那等你回来我们再一起除尘行了吧?”
“行行。”陆雩这才高兴地拿着采买单离去了。
目送他的背影,季半夏轻轻叹了口气。
旋即,换来影子,指挥命令道:“把屋子里外都扫净。”
另一边,陆雩正对比着单子,逐一进店购买。
扫帚、床单被褥、锅具厨炊用品……最后他两只手都抱不下,只得多花点钱让店家帮忙送到家里。
期间他还路过伏成周家开的伏记米粮店,进去问了价格。
“糙米六文钱一斤,精米二十七文钱一斤,若公子要的量大,可与掌柜商议……”店里伙计热情介绍。
陆雩顺手抓起一些米掂量了一下,暗道最近粮价比之前涨了些。
他敏锐地知觉,若大周总体都是这个情况,接下来政权更迭恐怕会有所动荡。
但这些对目前的他而言并无大瓜葛。
只要不打大仗,经济尚且繁荣,他的火锅店就能开下去。
“你们伏少爷今日不在铺子里?”他随口问。
“这个,我不知……”伙计愣了下,道:“少爷基本很少来铺里。”
“行,我知道了。麻烦你帮我通报一个消息,就说陆某找他,让他晚上来陆某家吃乔迁宴。”
陆雩写了一个地址交予伙计,买了几斤精米和红薯,随后离开米粮店。
他有点怀念kfc的土豆泥味道了。而且土豆片土豆丝放火锅里煮都相当好吃。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土豆。
根据历史,土豆是明朝左右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
他想,若是往后自己当了官,接触到核心政治权利,一定要建议皇上去效仿郑和下西洋,走丝绸之路,想办法把这个土豆给引进过来。
采买完季半夏让他置办的东西后,陆雩又去了一趟菜场,买新鲜食材。
今晚他就决定把那个火锅做出来,作为新家乔迁宴。
白萝卜、辣椒、蒜头、莲藕、活虾、鱼、香菇、蔬菜、肉丸……
满打满算装了一个大篮子。
“店家,你这个鸭肠怎么卖?”陆雩路过一家卖鸡鸭禽肉的铺子问。
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说:“你要啊,要的话随便买点肉,我可以搭了送你。”
古代肠子之类的内脏都是贱物,一般人家嫌脏臭都不吃。
但这个东西放入火锅里可是好东西。
陆雩欣然笑纳。
接着他还想买些牛肉猪肉,碰巧路过周记肉档,便停下来让周英毅给他称了一斤五花肉。
“陆弟,是你?”周英毅看到他时还很惊讶。
陆雩:“我来买肉菜。”
周英毅眼神瞥向他的菜篮子,有点愕然,心想就是他们家过年也不敢吃得这么丰盛。
随后在得知陆雩搬来祁县后,他更是在想,这小子哪来的这么多钱。
在乡镇开朝食铺有这么赚吗?
周英毅称了肉给他,摆手道:“钱就不用了,有空你多过来看看你姐。”
“那不行。”陆雩不愿占人便宜,把钱硬塞了离开。
走出菜场,附近有一家香料店。
陆雩又迈步走了进去。
要在古代做成火锅,底料尤为重要。
江南地区的人吃不了太辣。陆雩想的是先做个番茄锅或松茸清汤锅,或许他们接受度更高。
但麻辣火锅才是精髓!他自己也爱吃。
陆雩进店买了些辣椒干、花椒、胡椒、桂皮香叶等物。
这些香料可贵得吓人。尤其是胡椒,因从国外运来,一克就要一两银子。
长期这样用下去肯定是吃不消的,他之后势必得寻到更便宜的供应商或替代品。
傍晚前回到家,陆雩发现家中居然已被打扫得焕然一新。
因店家送的锅炊厨具已到,连饭都已经闷上了。屋顶冒出袅袅炊烟。
不用说,肯定是季半夏收拾的。
陆雩又感动又心疼,心口处涨涨的,像是有什么要满溢出来。
他是上辈子拯救了地球吗?这辈子能有如此善良勤劳的贤妻。
“你回来了?”季半夏端着水壶从厨房出来,跟他打了个招呼。
“嗯。”陆雩看了看四周,道:“半夏,我们请几个仆从吧。不能老是让你这么辛苦。”
季半夏明显愣了下, 随后道:“没事,不辛苦。”
陆雩明显不信。要把院子前后打扫得这么干净,得多累啊?
要换作他, 恐怕早就累得直不起腰了。
“不行, 一定要请!”他坚持道。
季半夏拗不过他,只得道:“行, 那我这两天去人牙子市场看看。”
陆雩:“人你来选?”
“嗯。”季半夏点头道:“要在家里长待的,我去挑比较放心。”
陆雩点头同意。
可能季半夏去会更好。
他这人容易心软, 要不然上次也不会带李孝雨回来……
“你还煮了饭?”他走过去揭开锅中水浴的木桶, 饭香四溢。他咂了咂舌,心想可惜了。这是他最爱吃的木桶饭。
“我在等你买菜回来再做饭。”季半夏瞟了一眼他手中满满当当的篮子, 问:“你怎么买了这么多?”
陆雩道:“我还叫了伏成周, 本来想晚上打火锅吃。”
“那就打火锅吃吧。”季半夏颔首。
陆雩道:“那这些饭不是浪费了吗?”
季半夏:“可以留着明日吃, 或者出门送给邻居。”
陆雩想了想说:“那还是送给邻居吧。”
精米煮熟的木桶饭是好东西,想必邻居也不会嫌弃。
季半夏颔首:“嗯。”他想的是再添几个菜, 可以拿给影子们吃。
为煮火锅, 陆雩特意在打铁铺那里买了一口结实大铁锅, 中间用半指薄的玄铁片作隔档, 这样就可以煮鸳鸯双锅,而不至于窜味。
季半夏见他在忙,便主动把菜篮子拿进厨房里, 让潜藏在后院的影子帮忙洗菜。
四五个影子,蹲在河边, 踏踏实实地洗起菜来。
别的影子在潜伏刺杀做任务, 而他们在洗菜。
陆雩升起火,在炒制火锅底料。
古代的酱料比较稀缺,但辣豆酱之类还是有的。他先倒入一杯菜籽油, 加入葱姜蒜爆炒出香味,接着加入酱料、花椒辣椒八角香叶等香料继续煸炒。炒得差不多后,就连同盐、酱油等调味料加水一并倒入锅中,等待其沸腾。
他用勺子蘸了浅尝一下,发现味道虽然没现代精工制作的锅底好吃,但也还算可以了。
精髓就在于够辣,够咸,够麻。
另一个锅底陆雩准备做清汤。
不过时间有限,他没功夫熬鸡汤或大骨吊味,便只做菌菇汤。
在锅里加入葱姜、枸杞红枣、胡椒、花椒、盐、酱油,以及香菇,一点点油。
最后,还要做一个简易的炭火边打小炉,把铁锅架上面煮。
他做锅底很快,顶多不超过两炷香的时间。
想起菜还没洗,陆雩探头进厨房,却发现木柜台上已码放着整整齐齐、洗干净的所有菜色。
萝卜全部切成了剥片,就连肉也切成了丁块卷状。
陆雩吃了一惊,心想季半夏的手脚可真勤快。
她一个人干活的速度,完全就可以抵仨。
托半夏的福,他只要把这些菜端出去,再弄个火锅底料,就可以烫菜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