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镇,陆家宅。
几名身着黑袍的男子正在宅院中忙碌着。
他们分工有序,动作麻利,不一会就将房子打扫得井井有条。
饭也煮上了,好菜好肉摆满石桌。
当然他们任劳任怨地干着这一切时,心中难免会冒出疑惑——那位尊不可说的贵人,为何会甘愿屈居于这座平凡简陋的小镇,甚至伪装成女子。
若是大业未成前,尚情有可原。可如今他们已找上门,要将他迎回上京重谋伟业,他却依旧坚持要留在此地。是令长老和他们不解。
“主公,一切已准备就绪。”干完活后,黑袍男子们齐齐恭敬跪在季半夏面前。
“报!——陆公子所坐的驴车已驶入镇上,预计半刻后抵达。”
季半夏挥挥手道:“你们退下吧。”
“是!”夜色渐浓。黑袍男子们闪身消失在茫茫黑暗影子中,瞬间无影无踪。
季半夏在心中掐着时间。待他围上围裙,从厨房里端出热饭时,敲门声刚响。
他走过去开门,看到来人微微一笑:“阿雩,你们回来了。”
“好香啊。”陆雩闻到空中传来的食物香气,又看到满桌丰盛大餐,由衷道:“半夏,辛苦你了。”
“做些小菜而已,无妨。”季半夏越过他,朝身后正搬扛米面的李孝雨轻抬下巴道:“先进来吃吧,东西一会再收拾。”
“哦,好。”李孝雨摸了摸肚皮,嘀咕:“正好饿了。”
半大少年能吃掉一头牛,这一刻他的眼里只有干饭。
“去净手。”季半夏叮嘱完,一转身,差点撞进陆雩胸膛。
只见对方笑吟吟地,下一秒他就感到头上发间似多了些什么,叮当微晃,略沉。
季半夏抬手摘下,发觉是一根精巧的银钗,不禁微怔。
陆雩又变戏法地递出一面银镜,笑道:“你再戴上瞧瞧。逛街市时看见这根钗子,我觉得很衬你。”
季半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抬手给自己缓缓复又戴上银钗。
其做工远谈不上精致,但确实很漂亮。他看着镜中明艳动人的女子,一时恍然若梦。
片刻后。
“你花多少银两买的?”他抬眸问。
陆雩随口答:“不多, 就七八两。”
“下次别买了, 浪费钱。”季半夏取下银钗,指腹轻轻摩挲着上方的纹路。
“为何?”陆雩忙问:“你不喜欢?”
季半夏:“我平日要干活, 用不上。”
陆雩:“那也可以戴呀。我喜欢看你穿戴这些,很漂亮。”
“是吗?”不知为何, 季半夏逐渐讨厌起他把自己当成女子。
陆雩用力点了下头, 道:“是的。不过,你不打扮也很漂亮。”
“呼!”李孝雨在旁边吹了声口哨, 看着他们笑容暧。昧。
“吃饭罢。”季半夏走到桌前, 给陆雩盛了一碗补汤。
桌上有鸡鸭鱼肉, 说是过年也不为过。主要是由于这一年来陆记早肆生意红火,陆家不缺钱了, 他们平素吃食并不短缺。
陆雩吃着这桌丰盛的美食, 却感觉有些奇怪。
最近半年来每逢休沐日, 他就感觉季半夏做饭的手艺味道和从前不同。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错觉。
陆雩摇摇头, 继续埋头吃饭。
饭毕,李孝雨主动洗碗。
季半夏去厨房洗了几个林檎,也就是苹果, 切片去核,用盘子端着送出来。
陆雩尝了一片, 赞道:“好甜!你从哪里买来的?”
季半夏道:“镇上赶集时。”
其实不然。镇上卖的林檎个头小又酸涩, 远不及这等御贡的果子好食。
陆雩完全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昂贵比金的进贡御果,还一连吃了好几个。
十二月,深秋萧瑟。
李孝雨洗完碗就扎马步在院子里打拳。陆雩坐了一会, 很快感到凉意,围紧衣裘预备回屋烧暖炉。
李孝雨叫住他,“陆哥,你今日不锻炼吗?”
他记得陆雩以往每日都会跳那奇奇怪怪的操。
陆雩缩了缩脖子,摇头道:“不,太冷了,明日再说。”
“那我去给你拿些碳柴烧炉子。”李孝雨前后忙活起来。
他已习惯照顾陆雩,一直到烧倒洗脚水送至其厢房内才罢休。屋里烧起炭火,暖融融的。陆雩泡完脚躺在床榻上,发出一声满足喟叹。
李孝雨起身去把窗户打开了些,又回头看陆雩,忽的叹了口气。
陆雩:“你叹气作甚?”
李孝雨惆怅道:“陆哥你身子如此弱。忽然想到若是我往后走了,没人照顾你怎么办。”
“你想的真多。”陆雩摇摇头,又突然坐直上身,盯着他看道:“你要去哪儿?”
李孝雨道:“不是您说的吗?好男儿志在四方。待您此次考完科举,我便去参军。”
陆雩倒没预料到他自己会想通透,略显诧异。
“你真要去?参军可有你苦头吃。”
李孝雨一脸无所谓:“我又不怕吃苦。”
陆雩知道他说的不是假话。
自打一年前他给李孝雨洗脑他可以成为大将军,李孝雨便每日天不亮起来扛鼎绕山跑奔,挥刀练枪,雷打不动,坚持了一年。
即便寒意砭骨的冬日,他亦能兜头洗冷水澡。
虽然时今家中条件好了,但李孝雨并没有因此磨灭钢铁般的意志。
在陆雩看来,他这样的材料,确实适合去军队里闯一闯。
“《孙子兵法》你背完没?”陆雩问。
李孝雨自信道:“倒背如流。不信你可考我。”
陆雩就顺势校考了他一番。在确定李孝雨已经完全把这本书的精华吸收后,他决定将课程发展到下一环节。
这种课程,说白了就是思想教育。
陆雩是文科生,也不懂打仗。他唯一懂的便是历史,试图以此来培养李孝雨大局观的视野。
至于将来李孝雨能走到何地方,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陆雩给自己倒了杯梨水,轻啜一口道:“今日我们接着讲,国运论,发动战争的必要性。”
李孝雨已经习惯了每逢休沐日陆雩给自己讲课,乖乖地去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他床边。
陆雩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困意渐生。
但还有个学生在旁,他打了个哈欠,强忍困意道:“对我所讲,你有何看法?”
“陆哥,我不明白。”李孝雨摇头,疑惑地问:“《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前三篇都是再三讲不要打仗。为何您又说起一定要发动战争?”
作为一个热血适龄毛少年,李孝雨骨子里是躁动的。
他们这个年纪的男子到了战场上,往往挥舞着刀剑痛喊:“杀——”
而后畅快淋漓地浴血杀敌。
他们不惧战争,甚至热爱战争。
因为只有在战场上,士兵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砍了多少敌人的首级,就意味着良田升官俸禄。
可是这半年,经过陆雩的教育科普,李孝雨才深刻知道了打仗的危害。
多少百姓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多少王朝因为战争摇摇欲坠,风雨飘摇。
若不是因为前些年打仗征兵,说不定他的爹娘也不会死。
总而浓缩之,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宁做缩头乌龟,也要考虑到天下百姓安危。
李孝雨把这番话深深记在了心中,奉为志铭。因而当此刻陆雩突然又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政题,他就像一截被劈成两半的干柴,茫然了。
陆雩懒洋洋道:“我说最好别打仗,世界和平。但这只是理想状态。现实是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眼红想掠夺你的财产而自打上门。为何我们不干脆化被动为主动?”
李孝雨:“您的意思是,要打仗?”
“废话!不然大周征你们作何,白吃干饭啊。”
李孝雨讪讪道:“我有些被绕晕了。”
“无妨。”陆雩摆手道:“你且听我慢慢给你捋,听完你就懂了。”
“战争,其实是一场生意经。每个懂得打仗的人都是一个精明商人。是否要发动战争,涉及到一个成本与收入是否平衡,能否回本的问题。当然孙子他老人家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要先考虑失败,再考虑成本。注定失败的战争——你千万不能做那个发动者,否则定然遗臭万年。”陆雩告诫道。
李孝雨点了点头,问:“那战争的成本,就是粮草银两之类吗?”
陆雩:“还有人命成本,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你必须想尽办法降低一切成本。——而一旦你压缩的成本比敌方低,那么恭喜你,你比他有了胜算。”
李孝雨似懂非懂,又提出:“那如何才能降低成本?”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知识了,我下回再给你讲。”陆雩一顿,端起水杯喝了口道:“先绕回最初的问题,为何我们一定要发动战争。”
屋内烛火跳闪。
李孝雨凑近几分,竖耳作认真倾听状。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疆突厥蛮子为何年年都要侵犯我朝?”
“这个答案我知道!”李孝雨举手。
陆雩含笑点头示意道:“你说。”
李孝雨迫不及待道:“因为他们穷,没有粮食会饿死,所以要来我们这儿抢。”
“是。”陆雩道:“最简单也最根本发动战争的一个原因,就是你这个国家有我这个地方没有,且必须得到的东西。突厥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受地理、恶劣天气限制,每到冬季暴雪覆盖草场,畜生没有足够的草料吃只能等着饿死。而他们靠牛羊存活,无法农耕种植粮食。如此情况下,大周富庶的中原地区对他们便存在巨大诱惑,不惜性命也要去抢夺。”
“对突厥蛮子而言,不发动战争也是死路一条,那为何不发动试试?零元购,抢到就是赚到。故对他们来说,人命成本约等于0。”
一墙之隔。
季半夏摩挲着手中银钗,神色若有所思。
陆雩讲的这些内容虽然浅显,但仔细一品,似又含有深意。
而这正是后世势力找上门后,他仍心甘情愿留在此处的根本原因。
陆雩此子,不简单。
若是常年在朝堂历练的官人说出这些话季半夏不会惊讶,可对方如今只是个连童生功名都没有的年轻书生。
其见识,就比某些朝中重臣都深远非凡。
身旁攥着笔纸的黑衣男子,不敢发出声音,只张了张作出口型:“主公……”
季半夏未回头,只比了个手势,示意他将他们的对话抄录下来。
西厢房内,讲课还在继续。
头皮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我懂了陆哥!”李孝雨欢欣地感到自己的思想又被陆雩狠拔高一截。
但……他很快想到什么,皱眉道:“可照您这么说,我们大周不需要发动战争啊。周边他国有的,我们都有,不用眼馋别人。我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不,你错了。”陆雩伸出一根手指,在李孝雨面前晃了晃道:“其实大周什么都缺,而最缺的,就是钱。”
“才不是,您没见过大周万邦来朝的景象?在周边众国中,就属我们大周国力最盛,疆域最旷阔。”李孝雨不服气。
墙对面的季半夏闻言,微微颔首。
李孝雨说的没错,他也认为大周是举世最强之国。
陆雩:“那都是表面。你可知近几年黄河长江年年水灾?北方蝗虫过境,又有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吃不饱饭会造反动荡。这些女皇得拨款安抚吧。而边境危机中,北有突厥,西有吐蕃,南有高丽国虎视眈眈……女皇拨军饷维持军队,光守住边疆领土的战争就是一笔巨额开销。再加上近年来女皇信奉佛教,在全国大兴木土建造佛寺,僧尼不事生产,加重百姓负担,财政只出不进。就冲今年朝政加重赋税役这一点,我猜测,大周国库大抵已开始空虚。”
此番话落下,李孝雨还未有所反应,隔壁的季半夏却面露惊异。
因他知道,陆雩所言没有半分虚假!
上一世他登基为皇时,第一个面临的难关便是英女皇留下的,空空如也的国库。
李孝雨闻言不解:“那打仗不也需要钱吗?又要征兵又要钱粮, 去征讨其他小国那点钱,也许最后算下来还是亏本生意。”
陆雩笑而不语。
“陆哥,你别卖关子了好吗?我是真的好奇。”李孝雨挠头。
陆雩这才慢悠悠道:“《孙子兵法》
第三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 你忘了?”
“我没忘。”李孝雨道:“我不是想不通,能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其屈兵……”
陆雩:“博弈学, 货币论,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
“货币论?”李孝雨更茫然了。
在陆雩面前, 他总是感觉自己的思维被狠狠碾压, 就像一只蚂蚁被踩在脚下。
陆雩又打了个哈欠。这回是真的想睡觉。
“这个部分比较难,我下次再跟你讲。总之, 你只需要知道, 一个叫老美的无耻国家曾做到过, 谁掌握了货币,谁就能掌控全世界。”
陆雩说完就撵李孝雨走人了。
李孝雨摇头晃脑, 临走前还在念叨着《孙子兵法》。
而隔壁, 季半夏还有些意犹未尽。
每次听陆雩讲课, 他都感触良多。
尤其是对方口中那套货币学理论, 他已迫不及待想听到后续。
休沐日过后,陆雩又回到了翰墨书院读书,过着周而复始的平静生活。
书院共开设三个班部, 甲、乙、丙。
最初他与伏成周同在丙班。但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升入了甲班。
甲班人数不多, 整个书院学子加起来也不过寥寥二十个。
但个个卧虎藏龙。照万夫子说, 此次奔赴考场,甲班学子,十有八九都能中考秀才。
而这些学子基本都已经有了童生功名。其中唯一还是白丁之身的, 便唯有陆雩一个。
可万夫子最看好的学生却是陆雩。
负责教授他们学问的这位万夫子是一位祁县本地的秀才,万翰学,今年四十多岁。因屡考不第就干脆放弃了科举,一心教起书来。
这些书生别看自己考不中,但是教学生很有一手。
陆雩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就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
一开始陆雩以为自己能自学。然而当他接触古代科举越深,越感到不简单。
四书五经,策论,作诗……等等。
纵使是他一个现代文科生学着都有些吃力。
或许他有把握考上童生,但秀才、举人,越到往后难度越晦涩,竞争压力也越大。
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在意识到自己不能闭门造车后,陆雩就报名了这所书院,从此离家苦读。伴时间流逝,他的学问大有长进。
读书的日子枯燥乏味,却也充实。
因为如今不必再为金钱担忧,陆雩便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读书上。
他想,若这次还不能考中,自己也无颜回去面对季半夏。
秋去冬来。
瑞雪降临,又一年年关将至。
书院放了春假。
陆雩回到溪源镇,同季半夏、李孝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年夜。
这天晚上他还喝了点小酒,微醺,感慨自己在古代与他们相依为命。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情感需求。
不知不觉,他已离不开半夏。
夜色中,外面大雪纷飞,屋里烧着热汤汤的暖炉。
“半…半夏。”陆雩面色潮红,头一歪,彻底栽倒进季半夏怀里。
季半夏任他躺着。过了一会,将陆雩打横抱起,送至西厢房。
目送他们背影的李孝雨:“?”
怎么感觉,半夏姐姐的女子力好像过于强了。
这一年时间发生了许多事。
最明显的,就是陆雩和季半夏之间的男女之情开始变得暧。昧。他亦能感知到她大概也对他有着相同好感,两人之间朦朦胧胧,好像只差一层窗户纸就能捅破。
但他们双方都很默契地没有提明。
一月底,祁县张贴布告,科举童试岁考在即,即日起,祁县籍贯下的学子皆可报名。
这等盛事,翰墨书院上下的学子几乎都一起结伴前去祁县衙的礼房报名了。
其场面非常浩荡。这也是因为祁县地处南方,属于学问先进之地,人才辈出。
要参加科举须五名童生连带一位廪生作保。
陆雩,伏成周另寻了三名同窗互相作保,成功办妥。
因如果一名考生出现不端行为,互结的四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接受处罚。
故而他们选择的同窗都是知根知底的,确认彼此不会犯这等原则性错误,连累对方。
报名流程大体和陆雩得知的后世科举历史一致。
唯一不同的是,大周王朝多了一项体检。报名学子须脱光衣服,在衙内受医师查体检阅。
这一点是为了确定报名学子不是哥儿。
被检查出身上有“三星红连痣”的,会被当场请出去,取消参考资格。
毕竟哥儿和男人光看外表分辨不出差别。但大周律法明文规定,哥儿不允许参加科举。
不过陆雩听闻,哥儿冒充男子参加科举一事屡见不鲜。就像很多学子会特意避开学问激进的南方,去到北方科考。这也是违法户籍法规定的,但屡禁不止。
甚至有传言,当朝官员之中就有隐藏的哥儿。只是众说纷纭,真真假假,人云亦云,也没个准信。
女皇对此大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查。她此前为正名登基杀了大量官吏,导致官场人员短缺,因此今年特地大兴科举,摆出一副对人才十分重视的态度。
核实情况,体检、登记完毕后,陆雩收到登记处秀才递来的一张泛黄薄纸,便是“准考证”,又名廪保互结亲供单。上书他的姓名、籍贯,年岁及体貌等等。
“陆兄,让我看看你的。”伏成周凑过头来,在看到体貌一栏上写的貌美、肤白,体瘦,脸上无痣无须时,嘴角一抖,不甘地叫道:“凭什么我是貌丑体宽胖!”
陆雩:“说明你该减肥了。”
伏成周:“……”
二月科考在即,书院直接给诸位学生放了假,让他们回家自学。
越到临考时刻越需要稳住心态。不少学子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心态崩了,导致在考场上掉链子。
这方面,陆雩和伏成周倒是独树一帜的淡定。
前者是应试教育出身,身经百战。后者则是压根没指望自己能考上。
有一次陆雩见伏成周在读闲书,挑眉问道:“马上快考试了,你也不临时抱下佛脚?”
伏成周耸了耸肩,“我至今连四书五经都没背全呢,哪儿能指望我考上,那是祖上上辈子烧了高香。”说完继续埋头看书。
陆雩心想,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但伏成周确实对科举提不起兴趣。
要不是父母辈以死相逼迫,他自己宁愿子承父业经商做卖粮生意。
陆雩经过时无意间看了眼伏成周手中闲书的封皮扉页,发现竟是自己之前写的那本《断骨嗜情》,当即捏了把冷汗。
“你不是喜欢女子吗?怎么也在看这等书。”他问伏成周。
“诶,陆兄你也知道《断骨嗜情》?”伏成周转过头看他,一脸很惊讶的模样。
陆雩:“就……听说过。”
伏成周抱着书,兴致勃勃道:“我表妹推荐我看的,果然是好书,有血有肉,精彩绝伦。若不是看了此书,我还真不知道男子之爱也能如此荡气回肠呢。”
“呵呵。”陆雩扯了扯嘴角。被身边人如此一本正经地夸赞,作为作者,属实是有点尴尬了。
“我最喜欢里面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是个妙人儿。”伏成周还在念叨:“按我看,这名叫直男的作者一定也有龙阳之癖,并常年流连于许多哥儿之中,才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哥儿故事。”
陆雩:“……”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就是直男?
陆雩半年前来到翰墨书院读书,姐姐陆月怡和姐夫周英毅都是知道的。
他们也会经常来书院探望他,给他带吃食。
陆月怡总是邀请陆雩休沐日到祁县周家中小住,这样就省得坐牛车返溪源镇来回跑。
但陆雩几乎每次都拒绝。她还因此抱怨过他是不是与她生分了。
然而陆雩只是不习惯去别人家里住。
陆月怡去年生了个大胖小子。小奶娃如今一岁已经会摇摇摆摆地下地走路了,像只可爱的小鸭子。陆雩偶尔会来周家逗弄他一二,或给陆月怡的长女周乐乐和次女周桃带些吃食或玩具。
日久见人心。
渐渐地,周英毅对陆雩也没有像之前那么厌恶。
但也谈不上好感。
就像这次陆月怡听闻弟弟科考在即,提出希望让他赞助一些银两时,周英毅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助他科考有何用?浪费钱。”
陆月怡横眉竖对,高声道:“万夫子都放话说了,阿雩这次定能考上!”
“考中个童生有何用?又不是秀才举人。”周英毅不以为然。
陆月怡气恼道:“我家阿雩打小就聪慧,你怎知他考不上秀才?”
周英毅嗤笑:“万夫子年岁这么大了都才只是个秀才呢。他若年岁如此小就能考上,岂不是文曲星下凡。”
“……”
周英毅随父辈杀猪一辈子,是个粗人,眼界有限,着实不了解科考。
陆月怡知道自己跟他说不通,就懒得再说了,直接拿出自己私房钱偷偷塞给陆雩,并在考试前就早早为他定好了离考院最近的客栈,上好的天字一号房。
而溪源镇的乡亲们,也在考前特意为他送来了当地特色的状元糕点,意为“糕中”。
陆雩颇为感激。
二月,雪停。
临近考期,祁县分外热闹。尤其是客栈,几乎间间爆满。稍来晚些就订不到房。
陆雩提前三日就入住了白云客栈,闭门温书中。
季半夏住在他隔壁陪同,每天一日三餐遣人做好送至他房中,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等到考试当日,天不亮陆雩就起来了。
晚冬冷风飕飕,他尤其怕冷,瑟缩着穿上三层夹棉袄裹紧自己。
光是第一场县试就要连考五天五场,若是冻感冒了半途被迫退出,得不偿失。
他穿好衣服一推开门,就看到了季半夏在门外候着。
奇怪的是,她明明也穿得很厚实,可瞧着丝毫不显臃肿。
陆雩想,兴许是她高且苗条的缘故。
“走吧。”季半夏主动牵起他的手。
陆雩心跳霎时漏了半拍,而后才注意到她只是往他掌心里塞了什么暖乎乎的东西。
低头一看,是一只铜银精制的汤婆子。他瞬间就感到寒冷不足为惧,挺直背脊,精神为之一振。
等到马车上,季半夏又递给他一碗菜粥和半根油鬼。“先吃点,填填肚子。”
陆雩吃完早食,又喝了些豆浆和水。
在车上,他反复检查了几遍考试装备——笔墨纸砚等物是否妥当。
季半夏给他准备了一个考篮, 里面还装了一些米面干粮、肉干之类易储存的食物, 以及水。
因为县试一考就要考五天。这五天考生是不能离开贡院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考场里。
陆雩掀开帘子看窗外的风景。
大抵以为他是紧张, 季半夏安慰道:“不用紧张,你肯定能考上的。”
陆雩:“……我还好。”
他是属于那种越临近考前反而更淡定、集中注意力的人。
因此在考场上总能发挥得比别人更好。
很快马车驶到考院附近。因为今日考生太多, 街边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他和季半夏只能下来步行。
路上陆雩遇到了不少自己的同窗同学, 他们与他打招呼,他一一挥手回应。
没一会伏成周也挤了过来, 笑呵呵地看着陆雩和季半夏道:“你家未婚妻真好, 还特意送你到考场。”
陆雩耸了耸肩, “羡慕吧?你没有。”
“是啊,羡慕嫉妒恨。”伏成周夸张地摇了摇头。
季半夏见他有人结伴, 把他们送到贡院门口就准备离开。
“放轻松, 相信自己, 你一定能考上。”她对他轻声叮嘱。
“嗯。”陆雩点头。
“那我先走了, 等你考完来接你,到时候给你做好吃的。”她后退几步,直至转身。
陆雩恋恋不舍地目送她的背影。
“哎, 陆兄,回神了!”伏成周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道:“要考试了, 你先别惦记这些儿女情长。”
“你不懂。”陆雩握拳。他从来没有这么想把一个女孩娶回家过。
今日,他发誓定要在这考场上闯出一番功名!!
伏成周看他这一副仿佛打了鸡血的振作模样,有点迷惘。
发生了什么?
第三声炮响鸣起, 意味着贡院开门,考生们可以排队进入考场。
陆雩拎着考篮和伏成周在门口排队等待。随着队伍逐渐前移,不一会就轮到了他们。
“结保单。”负责查身的差役道。
陆雩递过去那张薄薄的纸,对方照着上面的体貌特征对比,上下打量着他。姓名、年龄、籍贯等核对无误后,又示意陆雩跟自己走到另一间密闭的小房间,让他把衣服全脱下来检查。
陆雩:“……”
春寒料峭,早晨天气冷得厉害。等他如此照做再重新穿上衣服后,身体热气早就挥发殆尽。只能缩着脖子,抱着双肩瑟缩地发抖。
“阿秋!”他猛打了个喷嚏,握着汤婆子,心想要是没有季半夏给的这个暖手宝,恐怕自己等会手都要冻僵了,无法写字。
而一旁,亦有相同考生边打喷嚏边抱怨:“今年检查怎的比往年严多了……”
另一名差役负责检查考篮。
陆雩亲眼看着他用手指把自己的面饼、馒头掰开成细碎的小渣渣,顿时没了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