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这人就是想要搏个从龙之功的可能,毕竟当时殷闵看在已故宰相的面子上,对严家也挺照顾的。】
投其所好,也算是正常手段,坐在下方的严松清听到这里捋着胡须刚要点头,可下一瞬,却骤然如遇晴天霹雳!
他那个蠢儿子竟然掺和进了夺嫡之事里!
这种事是那么好掺和的吗?以他们严家跟随陛下一路走来立下的功劳,保一世无虞也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如此冒险,他看这个儿子就是利欲熏心!
他下意识就找根趁手的藤条,可惜这里是在大殿,只能天幕播完之后再去揍儿子。
【拉拢朝臣的同时,殷鸿自然也没忘记老本行,几乎就是在拿着放大镜研究祖父的喜好,什么?我爷爷喜欢这样的,演!通通演!大宣影帝名副其实了。】
第58章
这个影帝的发展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就是殷闵都忍不住摇头:怪道未来的自己最终没有选择这个孙子,这也太有即视感了!
天幕下的其余人等也是叹为观止,殷慕青则是为这些不争气的儿子们黑了脸, 冥冥之中, 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祖父产生了共鸣。
这些个儿子一个个都在搞什么?!
【当然, 真想要能站稳脚跟,肯定也要拿实绩说话, 人设演的再逼真拿不出真材实料来, 殷闵也不可能因为这孩子孝顺讨人喜欢就把皇位传给越王殷鸿, 帝王有时在感情方面吝啬理智的可怕, 不会让私情影响到公事。】
被评价为吝啬感情的天凤帝和殷闵各自面对周围其余人的视线不动如山。
殷慕青与宋珂这对没有血缘的表姐弟则愤愤不平, 什么叫吝啬, 那明明是这些人自己的问题, 父皇/舅舅可是对身边的人都很好。
【说到能力, 殷鸿其实也不算特别差,历史记载最起码比他哥哥殷贺强,自幼熟读诗书, 骑射武艺不错, 也有过一点政绩,毕竟是皇家培养的皇子嘛, 不提资质上的差别, 师资力量那肯定是够的,殷闵虽然对孙子态度偏向冷淡, 但明面上该给的一样都不少。
办事态度方面, 皇太孙手段过于仁懦, 因此时常令殷闵感到头疼,仁善不是坏事, 但不合时宜的仁善就不太好了。什么君明臣贤说的好听,但那不过是一种文人理想上的说法,真到了朝堂,皇帝手段绵软好糊弄,那大臣不说谋反也绝对是要往手里揽权搞小动作的,此消彼长之下,皇帝就会有往吉祥物发展的趋势。
而殷鸿和他哥就相反,有时候手段甚至还有点过狠,不过也在可行范围内,真要是能登基,至少做个守成君王或许是够了,也不会被臣子架空。别看这样的差别不大,但古往今来那么多位皇帝,真正能力出众到能让人记忆深刻的人又能有几个?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这类,如果在没有更出色对比的情况下,作为继承人只要能不犯蠢,脑子清醒就已经算得上合格。】
天幕下的众人听到此处不由疑惑,既然如此,那这个殷鸿又为什么要谋反?老老实实等着上位不好吗?
难道是皇帝不想让权,活的又太长他等不了了?
这……倒也不难理解,有文人捋着胡须沉思。不提那些皇帝退位之后宫中待遇锐减的事,光说历史上武灵王在禅位后被困宫中活活饿死*,有这个反面教材作为例子,自这之后,哪怕有皇帝并不展恋权位,却也不得不慎重考虑,直到生命的最后才会禅位给下一代。
太宗皇帝活的太长,的确有些令下一代难做,难不成要熬到曾孙这一代?
有人不由想到。
【此时的太孙党就感受到了浓重的压力,哪怕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再自信,可谁又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毕竟殷闵自己也非嫡非长,且自前朝末年大乱,太祖皇帝定鼎天下再到现在,传统的继承制度也很久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过了。况且哪怕殷闵再怎么给太孙面子,从不会当众斥责,可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对太孙能力不满的事自然不胫而走,再加上又有越王在一边挖墙脚,谁知道皇帝会不会起了废长立贤的心思?】
【太孙党因此想了多少挽回帝心的招数暂且不提,这种细枝末节的事不用多说,我们直接讲到重点,虽说皇帝光棍这么多年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可陛下和太子的感情有目共睹——说起这个,UP主记得历史上就有一名叫做苏子昂的文士写了一篇赞美怀念先太子的赋论,因此得到殷闵的提拔,后来官至尚书。】
太宗朝。
这是太子还活着,这要是太子已经没了,估计不少人听到这里眼睛就要亮了起来。
毕竟天下那么多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确实挺有难度。
可下一秒他们的眼睛就亮不起来了,因为天幕说道:
【这件事自然引起了不少人效仿,可当时的人不一定清楚,帝王的青睐也是有代价的。这些人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聪明如皇帝还能不清楚吗?可人家写文章夸太子总不能把人家骂回去吧?坐在他这个位置有人想方设法讨好很正常,他也不能因为目的不纯就把所有人都给毙了,那就没人敢做事了。
因此若当事人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倒也罢了,哪怕安安分分的当官也没什么,可若是为官后净干些鸡鸣狗盗的事,本就上了重点关注名单的人绝对会死的比较惨,嘿嘿。】
天幕幸灾乐祸的笑道。
天幕下的众人:“……”
果然皇帝的青睐不是那么好得的,皇帝这是看不惯这些人拿儿子一个当筏子,吃死人红利又不干好事。
【总而言之,失去了重视的儿子,跟孙子关系又不亲近,大家伙就琢磨着殷闵此时正值情感空窗的时候,说不准就接受了呢?再者说这事儿真要成了那好处肯定是大大的呀!皇帝身边唯一能吹枕头风的人,不知能带来多少利益,再说投资成本也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试一试,失败了也不亏。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我接下来要提到的是谁了,这个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相——关梦期!】
“女相?!”
天幕下的众人一阵惊讶,哪怕知道了太宗皇帝未来会任用女子当官,可做到女相的程度……这,这也未免太夸张了!
不少文人甚至直接连连念叨起了牝鸡司晨。
有女子看不惯,便直言怼道:“这有什么可夸张的,前朝女帝不也有个女宰相辅佐吗?说到底也肯定是人家有真本事,不然天幕又怎么可能会用这种语气提及?”
朝堂众人也是十分惊讶,天凤帝则是颇有兴致的看着天幕,想要看到这样有能力的女子究竟是谁。
一群人争论期间,天幕随之放出了一段画面。
【此时正值初春时节,天气转暖,御花园中到处也充满了绿意,皇帝身边带着一名侍从闲逛着,却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段悠扬的笛声。
天子循声走去,只见一名面若桃李的年轻女子身着一身翠绿色的衣裳,正坐在亭中忘我的吹奏着,笛音袅袅,曲尽其妙,当真是动听、动人至极。
待到一曲奏罢,那女子似乎也发现了帝王的存在,袅袅婷婷的自亭中走出,神色自若的盈盈下拜:“臣女关梦期见过陛下。”
天子看着她:“起来吧,你是关文宾的女儿?”
关梦期站在那里,声音清亮的答道:“是侄女,臣女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自小是被叔父抚养长大,今日本是来东宫拜访端和郡主,途径此地,便忍不住吹奏了一曲,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天子来到亭中,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道:“端和啊……她不在这里,你去找她吧。”
他无意计较对方找人为什么会找到御花园来,又为何恰巧在他面前吹奏起曲子,孤男寡女相处显然不合适,自然是打发这人离开。
虽然已经有过心理准备,但未想到天子的态度竟如此冷淡,想到家中父亲和太子妃的再三嘱托,关梦期咬了咬牙道:“陛下,臣女今日其实是特意等候在此的。”
她孤注一掷般僵硬的继续说道:“臣女心悦您,希望能常伴您左右。”
天子霎时一顿,眸光审视的看了关梦期一眼,穿透性的目光直将对方看得冷汗直流,随即却说道:“你可曾读过什么书?”
这句问话令关梦期始料未及,哪怕是拒绝又或是斥责都不会如此意外,可她也必须回答,且还要据实回答。
“四书五经,家中各类典籍都有读过。”
她垂眸说道。
天子道:“想必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吧?”
这是自然,关梦期出身书香门第,三岁就开始学认字,五六岁就能作诗,这其中自然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若非陛下不关心这等闲事,恐怕早就得知了她才女的名头。
可不知为何,天子所问的这句话,却令关梦期心头少见的蒙上一丝酸楚,能够爬上高位的人不可能是傻子,这些年来当今陛下先是取缔青楼,又是允许女子为官,别的先不说,大家也都自觉大概琢磨出了他这方面的大概喜好,总之肯定是那种饱读诗书,说话又很有见地的才女。
所以她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临行之前叔父和太子妃严令过的,叫她一定要留在陛下身边。
到头来,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不过成为了邀宠的筹码……
这个念头一瞬间闪过,也就在这时,只听天子叹了叹道:“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嫁做他人妇……便是朕,都不免为你可惜。”即便他今日不会接受,到头来也难保关梦期的叔父不会将她送给别人,最终还是这个结果。
不,连嫁都算不上,假设天子当真收用了关梦期,对方也只会是妃嫔妾室,别说天子不可能封皇后扰乱朝局,就算是太子妃和一些朝臣都不可能同意,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左右皇帝。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话,他的年纪毕竟大了,和对方这样年纪的小姑娘是万万不能相配的,别的不说,皇帝作为正经人,自己心里也过不去这个坎。
关梦期闻言,身体不由剧烈一颤,未曾想到她那一瞬间的念头竟与天子的话不谋而合!
陛下……果真是懂他们女子苦楚的!
一滴泪霎时忍不住落了下来。】
随着这段初遇的画面结束,天幕带着叹息的语气说道。
【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嫁作他人妇,谁又能想到这句话竟是从一个皇帝的口中带着叹息说出来的呢?他可怜这些女子的处境,也欣赏她们有些人的才华,更惋惜这样的才华竟只能作为嫁人的筹码。
也难怪殷闵会作为穿越小说里的男主占据半壁江山了,偏偏历史上还终身未娶,这就更给了许多人无限遐想。
而此言一出,关梦期自然也绷不住了,她没办法不动容,于是便狠心将太子妃和叔父的威胁叮嘱抛之脑后,当场就写了一篇策论交给殷闵,靠着才华得到了提拔,并留在宫中任职女官,同时也摆脱了当时家族的控制。】
天凤帝喃喃:“关家……”
现在的关梦期自然还没有出生,可关家他却清楚,关梦期叔父关文宾的兄长此时正是他的翰林院学士。
“爱卿倒是有个好女儿。”
听到帝王赞许的话语,关文和忙站出来叩谢推辞,可回想起天幕上的画面,心中确实忍不住燃起了火,没想到自己死后,他那个弟弟竟逼着自己的女儿去做这种事!可当真是他的好弟弟!
永康公主笑着叹息,他这个弟弟自然是好的,不然又怎会有她和自己女儿的今天?虽关系无法回归到过往,可她却是永远记得这份情的,毕竟哪怕她当时帮了再多,若皇帝不允,也只会作为一个公主尊荣的活着,而没办法参与朝政。
太宗朝的人大部分已经习以为常,可天庆朝的人却不同,不少人仍旧大皱眉头,甚至怀疑起了天凤帝和关梦期是不是有些什么才会提拔对方?哪怕天幕已经明确说明了皇帝对于小自己这么多岁的女子没有想法。
天庆帝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怜香惜玉到如此,许多女子却是在心里默默祈祷了起来,希望太子能够顺利登基。
众生百态暂且不提,天幕继续说道。
【这一段伯乐和千里马的插曲暂且不提,殷闵是赏识关梦期,并随手给了正巧需要帮助的她机会的人,却不是真正重用了她的人,毕竟当时距离殷闵退位也没多少年了,她自有更加合适的去处,之后会具体去讲。】
宋珂忍不住沉思:更加合适的去处?回想起之前隐隐从太子表弟那里听到的只言片语,难不成……
【美人计落空,此时两方各有各的优势,太孙因为先天地位上的因素,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越王人缘好,能力也比太孙要强一些,自然也有其他基于各种原因,不愿追随太孙的人聚集到他身边。
这两党人斗的死去活来,其他没能力掺和的皇孙们吃瓜看戏,有人看到这里可能就疑惑了,党争夺嫡,殷闵为何会放任这种事发生?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有臣子沉思,皇帝有动摇嫡长子继承制的想法,会产生这种事倒也不足为奇,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除非对方坚定不动摇的要太孙即位,让其他孙子连想的机会都没有,可听天幕说辞里隐晦的倾向,似乎……陛下还有其他想法不成?
天庆帝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的想:他这个儿子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其中要说的事就有很多了,太孙会被放弃已经早有预兆,可大家难道就不疑惑,UP主刚才还说过以殷鸿的能力至少能够守成,殷闵最终为何又没有选择他?
——这自然是因为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随着势力越来越大,自觉挤下太孙十拿九稳飘了不说,他还反对起了他皇爷爷关于税收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政策,虽然反对的不很明显,意识到自己还没掌权便及时收了回来。但却也被殷闵所察觉,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想之后人死政消的话,殷鸿绝对不是什么好选择!】
【政见有所冲突,祖孙自然便成为了政敌!】
第59章
随着政敌的话一出口, 天幕浮现一段画面,一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身着一身蟒袍站在朝堂下首说话,不知说了些什么触动帝王神经, 坐在上面的天子眼中明显划过一道凌厉之色。
【看到这里, 咱就是说, 你装至少也要装到底吧?看看,你爷爷不要你了吧?】
天幕下的众人听到这里也是纷纷点头, 是啊, 你要装至少也从头装到尾吧?看来还是功力不行, 也就比资质愚钝的皇太孙聪明那么一点。
【不过其实也难怪, 伪装本来就是个技术活, 更何况还是在殷闵这种皇帝跟前无时无刻的装相, 光看皇太孙在自己家里说话转头皇帝就知道了的这事儿, 咱就知道这哥们儿跟在如来佛手心里蹦跶没什么区别, 拿捏。
况且殷闵可能不考察继承人吗?政治倾向这可是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真要是让殷鸿登基并且把这事儿干成了,那殷闵估计也当不成千古一帝了, 政治成果都没了还什么一帝?千古半帝都捞不上, 操劳一生操劳了个寂寞,估计只能登顶史上最悲催皇帝榜。】
天凤帝:“……”
殷闵:“……”
倒也不必, 千古半帝也不是什么好词, 不要就不要了,给别人吧。
其他人也纷纷被这话听的一噎, 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天幕这么讲话也未免太……
也有人从天幕的讲述中隐隐察觉到了未来的形势, 皇帝积威深重,即便年老也仍然大权在握, 左右朝堂,这样看来,天幕倒也说的不假,这两个皇孙确实从头到尾都在皇帝的掌控中。
【眼瞅着两个孙子都指望不上,那肯定就要再另外寻摸一个继承人来,先太子有九个儿子,可这九个儿子除了老大和老二以外,其他要么就是年纪还小,要么就是没什么资质,再者就是有自知之明不愿意掺和进夺嫡这种事,选择了明哲保身。
哦,对,还有一个四皇孙,这是个畜生,私底下祸害百姓,被他爷爷发现后直接就大义灭亲了,死的很安详很迅速很干净,就像从来没来到过这个世界上一样。】
天幕随之播放出一段画面。
【“朕听说……你在京中过的很快活啊,府中美妾成群?”天子在书房中踱步,话语漫不经心的说道。
四皇孙闻言心突的一跳,勉强笑着说道:“皇爷爷说笑了,什么快不快活的?那几名妾室都是家中贫寒,自愿跟着孙儿的。”
天子面无表情的睨了这个孙子一眼,对于这些孙子,他向来不怎么多问,毕竟他本身就不是喜欢孩子的人,之所以会和太子这个儿子关系那样好,最初也是责任作祟,再加上天长日久的相处。
但不代表他就一点不知情。
“是吗?”天子一步步朝着四皇孙走近,随即越过冷汗涔涔的对方身侧,他抬起头远目看着门外的湛蓝的天空,眼见着四皇孙随着这压抑的气氛越来越绷不住,他这才缓缓开口道:“可朕怎么听说你强抢民女,人家不愿意,你就让人打死了对方的父亲?还威胁京兆尹不许外传?嗯?”
四皇孙听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事被捅到了皇帝跟前,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声泪俱下的道:“皇爷爷,孙儿,孙儿是冤枉的啊!我就是,我就是让人吓唬他两下而已,谁知道……那个人他肯定是自己年纪大了才死的!跟孙儿没有关系!”
天子背对着他,忍不住身体震动,冷笑一声:“和你没关系?你当朕是瞎子还是聋子?用这种漏洞百出的话来糊弄朕?”
说着,他也懒得再和这个畜生孙子掰扯下去,只轻轻抬了抬手道:“罢了,赐死吧。”
可说完又觉得这个决定不好,便又改了主意:“不,拖下去,明日午时明正典刑,正好也叫大宣的百姓们都看看,即便是朕的孙子,杀了人,也是要偿命的。”
“再叫人去补偿那些受害者的家人。”
侍从连忙应是。
这话说的轻飘飘,可落在四皇孙的心头,简直说是天崩地裂都不为过,他跪在地上一下下凑到天子跟前,不敢置信道:“皇爷爷,皇爷爷您饶了我吧!孙儿可是您的亲孙子啊!父王生前就很疼孙儿,他必然是不忍心孙儿就这么死了的,您就饶了孙儿这一次吧,孙儿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犯了!”
天子只垂眸看他一眼:“你们这些人总爱拿太子当筏子,朕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你若当真心里有你父亲,就不应该做这等畜生不如的事,朕给你机会,你又何曾给那几个被你害死的人机会?”
说完便凌厉地抬眸道:“人呢?朕说的话听不见吗?拖下去!”
眼见着帝王似乎要发怒,侍卫连忙便上前将四皇孙拖了出去,为避免惊扰帝王,又将其堵上了嘴。
翌日,四皇孙被公布罪行斩首,围观百姓们无不纷纷拍手叫好,称赞君王圣明。】
关于未来天子对于继承人的抉择,和对几名皇孙的评价暂且不提,不少人看到这里都是心中一惊,天幕上帝王的威势的确足够骇人,可更令人惊讶的是,对方竟然能对自己的孙子下手这么果断!说拖出去处刑,竟然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太宗朝的大臣们不敢说话,天庆朝的皇帝皇子和臣子们也看的很是心情复杂,欣赏的有之,心惊的有之,感慨的同样有之。
百姓们则是拍手叫好,皇子皇孙祸害他们这样的人,若是以往又能到哪里去叫人帮他们主持公道?皇帝老子不包庇就算好了,可天凤帝却能做到大义灭亲,并说出这样一番话,又怎能不令他们感动?
或许对亲人这般的确足够无情,但作为百姓,他们宁愿要这样无情的皇帝来统治他们。
天幕继续说道。
【哥哥不努力,那肯定就要轮到妹妹努力了嘛,历史记载宣朝的公主就是数一数二的彪悍,养面首参与朝政什么的都是一般般,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形态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毕竟女子为官为将都有了,虽然还是只占据少部分,但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影响。
前朝时,在女帝的榜样下就有公主敢肖想皇位,本朝有这么一个开明的爷爷在,那当然更敢想,下面的人最擅长看上位者的眼色,哪怕皇帝不说,他们也自会揣摩上意。
于是在皇孙们争权夺利的同时,孙女自然也没闲着,不过可惜的是大多数女性自古以来就是被教导着不需要上进,当时出身皇家的女孩们又是锦衣玉食,上进心就更是消磨了许多,有能力参与朝政归参与朝政,但众多孙女中到底也只有端和郡主殷元霜主动迈出了和兄长们一起夺嫡的这一步。】
“什么?郡主?她居然也想当皇帝?她居然敢?!”
天幕下,两个时空顿时都引起了一阵异常的轰动。
之前关于说到女宰相的时候还没到这般,毕竟一个时候还早,一个则是成为定局没法改变,所以已经躺平,况且女官什么的,毕竟还只在朝堂上,可孙女继位,这可就太轰动了。
前朝不是没出过女帝,但大多数人显然都不怎么认同,难道他们宣朝竟然也要出一个女帝?这怎么行?!
许多人逮住这点议论纷纷,殷闵叹息,总觉得自己的继位之路可能要更加任重而道远,且充满挑战性了。
天庆帝的额角也是突突直跳,总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未免太大胆了些,他虽然因为固有观念,对女子登基也不太认同,但作为皇帝,着眼的显然不会只有这一点事,哪怕孙子们确实都不争气,但立女帝,能坐稳吗?确保不会出乱子?
与此同时,许多公主们却是听着那一句被许多人忽略的,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怔然失神。
当今陛下有十几个女儿,大公主和二公主早年便嫁人,几年前又接连病逝,剩下的女儿基本都是登基后生的,因为儿女太多,皇帝对她们也不太管,因此倒没有天幕中说的公主那样气派,更不可能如同那个侄孙女一般大胆。
但确实是锦衣玉食,也被教导着不需要上进。
这一刻,仿佛有什么观念破碎了。
【天凤三十七年八月,殷闵举办了一场围猎活动——自古以来狩猎活动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毕竟在农耕之前狩猎就是人们获取食物的重要途径,而从奴隶时期开始,天子就规定了每年都要进行几场狩猎活动,将猛兽驱赶到一处集中射杀,以维护农田安全和展示国威。
自小练习武艺,时年不过才十八岁的殷元霜在其中表现出色,挽弓搭箭直接打死了一头老虎,殷闵见此自然龙心大悦,直夸这个孙女有安定侯宋珂当年在战场上的风范。】
“嚯!这位郡主当真彪悍!怪不得敢争皇位!”天幕下的众人听到这里不由一惊,能厉害到打死一头老虎的女人那得长啥样啊!女子不都是贞淑娴静一点才好,未来的皇帝竟然欣赏这样的孙女,这审美未免也太诡异了。
太子殷慕青也惊了一下,他这个女儿目前还没出生,可不妨碍他吃惊自己竟然有这样一个女儿,不过倒说不上排斥,毕竟他小时候见多了表姐宋珂舞刀弄棒的场景,在战场上杀得满身是血回到府中的样子也不是没见过,早就习以为常了。
【不过说到打猎,古代君王喜欢打猎的不少,毕竟古代娱乐活动少嘛,除了维护百姓安全以外,这也不可避免成了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殷闵作为一个武力同样出众的皇帝,一生打死过六百多头野兽,最强的时候一周七天能打死八只老虎和一头熊,年过七十仍然箭无虚发,实在是很强了。】
转头就又听到了这位陛下的战绩,众人尽皆麻木,这算不算是投其所好了?
【总而言之,殷元霜这个太子死时也才八九岁的孙女就这样入了殷闵的眼,正式参与起了朝政,并与好友关梦期联合到了一起,毕竟同为女人,哪怕不提交情,她们的利益立场也是大致相同的。
与此同时呢,殷元霜还招赘了宋珂的小儿子为郡马,当时永康公主早已逝世多年,大了太子十几岁的安定侯也年过半百,说起来宋珂这一生过的可以说是极为潇洒了,年轻时在战场立功,有亲舅舅当皇帝撑腰,哪怕不成婚养一堆面首也没人管。】
宋珂正吃着桌上摆着的果盘,那些复杂的朝政她懒得思量,母亲未来年纪大了总会死,也算意料之中,都不知道具体时间,愁也没处愁。可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说到自己这种私事,还有未来的儿子竟然被招赘给了那位有心夺嫡的郡主,和表弟做了亲家,这里面不会有事儿吧?
她不由吃了一惊,见周围人全都看了过来,便叱了一声:“看什么看?本侯养个面首很稀奇吗?”
都到她这种程度了,还嫁什么人?那不是平白给自己找罪受吗?男人都能养小妾,她养几个男人怎么了?
转念想到夺嫡的事,复又愁了起来,卷进这里面可不是什么好事,也不知道未来的那个她是怎么想的,只希望没做什么坏事,不然舅舅能杀孙子,未必不能杀外甥女。
【隔年,殷元霜便生下了一对儿女,最后的短板也在这时被补齐,毕竟哪怕在如今这个时代也不乏有女性因为生产而死,哪怕殷闵发明了产钳,医学在当时也得到了卓越的发展,死在这一关的人依旧不少。
这一步步可以说是走的极稳,先是崭露头角,赢得皇帝赏识,后又拉拢利益相关的盟友,就连婚姻也很可能被当成了筹码——后世便不乏有人阴谋论,认为殷元霜之所以能够上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她招赘了宋珂的儿子,毕竟宋珂是殷闵同母所生的亲姐姐的女儿,血脉上很可能会得到一定的另眼相待。】
没想到端和郡主竟然真的上了位,众人吃惊的同时,后半段话也恰好便对上了许多人的心声,是啊,他们想的也是这个,太子并非天凤帝亲生,说不准皇帝会选择这位郡主,就是因为血脉相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