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掌柜by折吱
折吱  发于:2025年03月05日

关灯
护眼

吃过饭,二爷问他,可否方便陪他散散步,消个食。
他怕的便是吃过馄饨便同二爷分开,二爷的提议,自是再合他的心意不过,哪里会不方便。
后头二爷又问他,家住在哪里。
他也便如实答了。
他以为二爷会看不懂,未曾想,二爷竟是全看懂了。
还……还提出,送他回家。
他自是竭力婉拒了的,二爷当时问,“阿笙近日家里可是来了亲戚?”
还问了他,“亲戚好相处么”。
话题也便那样岔开了。
不知不觉,他跟二爷两人就走到了这条青柳巷。
阿笙是再没勇气去瞧边上的那棵柳树的了,只好埋着头,只顾着走路。
步子一加快,家竟然就在前头。
阿笙头一回知晓,原来这青柳巷,是这般不经走的。
这么快,便到家了!
谢放瞧出阿笙的眼神,“是前面那间门口拴着毛驴的那家?”
阿笙轻咬着唇,点点头。
有时去近的地方还好,去远了的地方,或者是出了城,叫车太贵,他或者爹爹便会骑驴外出。
二爷眼中,并未有任何轻嘲之意,阿笙松了口气。
他从前,是从不在意旁人瞧不瞧得起他的。
可在二爷的面前,总是会忍不住想东想西……
阿笙只好不舍地朝二爷挥挥手。
二爷站在原地未走。
“你先进屋,看着你进去,我再走。”
阿笙一双眼睛瞪圆,心里头暖呼呼的,潮润润的。二爷怎么能,这么好呢!
阿笙忍住,不让自己一步三回头。
只是推开门之前,想到晚上就要这般同二爷分开,到底还是转了过脑袋。
想着,再看一眼,再看一眼二爷便好。
谢放将小阿笙放慢的脚步,悄悄转过脑袋的小动作全然看在了眼里,哪里还忍得住。
他大步地走上前。

阿笙被吓一跳!
担心驴叫声会将爹爹给引来,阿笙忙走下门前石阶,一面去摸驴的脑袋,一面紧张地盯着大门方向。
乌梅,乖,不要叫,不要叫。
谢放从前听阿笙“提”过,方家早年养了一头驴子。
因毛发皆黒,便取了个可爱的名字,叫乌梅。
他过去总是“听”阿笙提,乌梅如何如何聪明,小时候不但会替阿笙赶跑那些欺负他的人,还能看家。
也见阿笙在画纸上画过。
阿笙的聪慧,不仅体现在学厨这件事上,于作画上更是天资过人。从未正经拜过师,学过作画,鸟木虫鱼,笔下的景物、生灵却是跃然纸上。
尤其是阿笙笔下的乌梅,活灵活现,笨头笨脑眼睛却又透着机灵。
那时何曾想到,有朝一日,会见到这头小毛驴。
更未想到,真正的乌梅,竟与阿笙画下的乌梅相差无二。
谢放从石阶走下,驴子在阿笙的安抚下,本来已经安静下来,感受到陌生人的气息,脑袋朝上,再次叫鸣了起来。
怕乌梅会冲撞了二爷,阿笙忙拉住乌梅脖颈上的缰绳。
待乌梅稍稍安静下来,阿笙转过身,着急地比手势,“二爷,有没有事?”
“我没事。它倒是护主。”
谢放笑着摇了摇头,抬手欲要去摸乌梅的脑袋。
“呃——啊——呃——”
乌梅把脑袋给扭到了一边,再次鸣叫了起来。
阿笙忙将乌梅往自己这边拉了一些。
“是谁?”
“谁在外头?”
院子里传来方庆遥的声音。
听见爹爹的声音,阿笙吓一跳。
他松开拉着乌梅缰绳的手,拉着二爷躲到房檐后头,朝二爷比了个“嘘”的手势,转身往大门跑去。
推开院门之前,阿笙朝二爷挥了挥,意思是他先进去了,让二爷也赶紧回去。
“阿笙?”
爹爹的声音愈发近了,阿笙不敢耽误,推开院门,忙不迭地迈过门槛。
阿笙刚进屋,同手里持了煤油灯的爹爹打了个照面。
两人均是被对方给吓一跳。
“你这孩子,我刚才问话的时候,你怎么不敲个门,应我一声?”
方庆遥拍着胸脯。
也就是阿笙是个哑巴,否则方庆遥定然要追问,为何阿笙方才人就在外头,偏是一声都不应他。
阿笙只好扯谎,打手势,“我叩了的。”
方庆遥只当阿笙的叩门声被乌梅的叫声给盖过去了,没有进一步追问,只是问道:“怎的到这个点才回来?”
因着先前是骗爹爹是跟大力去看的戏,这会儿阿笙只好圆谎,“我同大力去吃了宵夜。”
方庆遥倒是没生气,“我猜想你们两个也是看完戏肚子饿了,去吃东西去了。日后要是这么晚,好歹托人给爹爹捎个口信。”
阿笙心虚地点点脑袋。
方庆遥一只手握在门环上,语带纳闷,“你进门的时候,是不是招惹乌梅了?”
阿笙只是摇头。
招惹乌梅的人……是二爷来着。
方庆遥却是不信,他一只手持着灯,一手推出门去,嘴里头还在训着儿子,“定然是你又逗它了。要不然,你刚才进门的时候,怎么不顺便将乌梅给牵进来?你又给它吃它不喜吃的东西了,惹得乌梅闹脾气了,是不是?”
阿笙这回可属实是属于哑巴有苦说不出。
招惹乌梅的人,真不是他来着!
自从那日从码头将大伯还有两个堂哥接回家中小住后,乌梅白天都是被大伯他们牵了出门,帮着驮重的物件去了。
他跟爹爹都跟大伯提过,白天不打紧,入了夜,就得将乌梅牵会院子里。
白天青柳巷街坊都在,也都知道乌梅是他们家的。夜里便相对没那么安全了。
这年岁,便是只有一头毛驴,也是会有人偷的。
估计是大伯嫌毛驴叫声太吵,只有头一晚是将乌梅牵进院子里的,这两晚总是他跟爹爹两人从长庆楼回来,才将门口的乌梅牵进屋。
知道爹爹是要去将乌梅给牵进来,阿笙拽了拽爹爹的袖子。
方庆遥转过头。
阿笙给爹爹打手势,“爹爹你先去休息,我来吧。”
乌梅什么都好,就是驴脾气,自己不想进屋时,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方庆遥今日在酒楼累了一天,身体也实在累及,阿笙“说”他去,他也便没再坚持,只不忘叮嘱道:“不许再招惹乌梅了,听见没?”
阿笙委屈呐。
不过谁让是二爷招惹的乌梅呢,他便也只好替二爷背下这一口锅。
阿笙把灯给接过去。
方庆遥:“时间不早了,明日一早,你还得上你师父家,给你师父,师娘请安,等把乌梅牵进来后,你也早点去睡吧。”
阿笙乖巧地点了点脑袋。
阿笙是拜了自家主厨乔德福做师父。
寻常徒弟要是拜了师父,跟着师父学艺,大都是要住在师父家,端茶递水,铺被烫脚,夜间倒夜壶都是常有的事。
如此三年,徒弟若是学成方可出师。
这三年当徒弟的是没有任何工钱的。
方庆遥曾开口,让阿笙也去住师父家里,乔师父只是婉拒。
当爹的舍得,他如何使唤得去少东家?
方庆遥拗不过乔师父,阿笙便也还是住在家里。
只是每日早上会去师父家中,给师父、师娘请个安,再接了师父一同去店里。
去店里之前,陪着师父上街逛个早市,吃早餐。
传出去,既能教外人知道长庆楼对这位主厨的重视跟尊重,也能让阿笙跟着乔师父学真正的本事。
别看每日只是逛个早市,这早市里头也都是学问。哪家的猪肉、海鲜新鲜,哪家的称最实在,不会缺斤短两。
倘使有经常合作的铺子,还得跟老板打好关系,如此才能保证人家有了好货,第一个往你的后厨送呐!
这里头,学问深着哩。
阿笙既是少东家,这各中学问,自是知道得愈详备越好。
是以,每日清晨的请安,便是爹爹不提醒,雨天雪天的,阿笙也从不会落下。
方庆遥回了屋。
阿笙迈出门槛,第一时间却不是去牵乌梅。
转过了头,不舍地去看方才二爷藏身的那面墙。
未料,眸光同墙下走出的二爷对了个正着。
阿笙眸子陡然瞪圆,小跑着跑了过去。
及至跑到二爷的跟前,打手势,“二,二爷。您怎的还没走?”
谢放解释,“怕你晚归,挨爹爹的骂。”
末了,笑着补充了一句,眼神温柔,“不过,看情形,应当是不会了。”
阿笙的噗通跳得厉害。
二爷怎,怎么能这般好呢!
谢放只知阿笙过去学过厨,却不知他是这会儿便拜的师,“明日一早,要去师父那里请安?”
阿笙点头。
“阿笙喜欢学厨么?”
阿笙笑着点点脑袋,喜欢呐。
他人还没有灶台那么高的时候,就喜欢站在爹爹旁边,给爹爹打下手。
他喜欢看着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食材,经过他的手那么一摆弄,就变成一道道可口的佳肴。
虽,虽说他现在会的还不多。
“那阿笙想要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酒楼么?譬如,酒楼得是一间什么样的院子,是不是比现在的长庆楼要大些,大多少。
里头什么样的布局,包间又是什么的风格。待有空,画下来给二爷瞧瞧,可好?”
学厨的,没有不梦想将来有一间自己的酒楼的。
便是阿笙,也做过这样的梦。
像二爷说的,将长庆楼扩大,或是在别处开一间更大的酒楼。
唯一教阿笙为难的是,他,他只会胡乱涂鸦,不,不会作画呀!
今日圆月。
月亮高挂在屋檐的那头。
阿笙仰起脸,月光下,二爷的眼神比月色都要温柔,都要好看。
阿笙也便晕晕乎乎地点点脑袋。
二爷想看。
他,他可以的!

清晨,隔壁杜婶家的鸡啼声响过,阿笙麻利地下了床。
从架子上拿了巾帕同脸盆,去院子里打水,洗漱。
早上的井水有些凉,阿笙打水时,总是被洒在手背上的井水冻一个激灵,今日却是完全感觉不到凉,用杯子舀了水来漱口。
杯子盈了水,映照着小小的,阿笙的脸。
阿笙望着杯子里的自己傻傻地发笑。
漱口时发笑,嘴里头衔着牙刷,亦未能止住上扬的唇角。
只觉今日院子里树叶上的露水都是这般可爱,天边的曦光是这般地可爱,便是连鸟啼声都比往日要悦耳清脆。
昨晚上,阿笙躺进被窝里,不止一次疑心自己是不是在梦里。
已经熄了灯,还要从床上坐起,将灯给点亮,走到窗边,去摸一摸,碰一碰,被他洗干净了,用夹子夹着,晾晒着的巾帕。
二爷的这方巾帕,又软又丝滑,是他同爹爹决计不会用的物件。
摸着巾帕傻笑着,阿笙便又重新回到躺在床上躺着。
似躺在云端,身子是轻盈的,像是完全感觉不到他自己。
阿笙不知道自己是几点睡着的,只记得梦里,密集的锣鼓声,咿呀咿呀的唱戏声,响了一夜。
“你昨晚上去看戏了?”
阿笙刷了牙,手里头握着杯子漱口,瞥见杯子里映着的自己,唇角再一次愉快地翘起。
方骏的声音冷不伶仃地自后头响起,阿笙身子惊跳了一下,转过头。
阿笙瞪圆了一双心眼,黑白分明的眼里有着惊吓,同时还有着疑惑。
方骏住他家的这几日,他俩从未在早晨碰过面,今日起得怎的这般早?
忽地想起,乌梅平日里喜欢学隔壁杜婶家的公鸡打鸣。
驴自然是不会打鸣的,偏乌梅喜欢学跳上院墙的公鸡,也仰着脖颈呃呃啊啊地叫唤。
方骏住的客房,离乌梅的棚子很近。
阿笙瞥见方骏眼底的两圈青色,又瞧见他散着的衣衫,一边走还在一边系裤子的系绳,心里已然有了数。
多半是被乌梅的叫声给吵醒,起来去了趟茅房,见他在院子里,这才走了过来。
好乌梅。
阿笙决定等会儿出门前,去厨房拿一根玉米,去奖励乌梅。
方骏才不管自己是不是把人给吓着了,见阿笙迟迟不回他,伸手推了下阿笙,“怎么不说话?昨晚上可是听见我爹跟小叔聊天了。
小叔亲口说的你跟店里伙计看戏去了。你怎么不叫上我跟我哥?”
方骏到底是个半大的孩子。
城里对他新鲜是新鲜,可没人陪他玩,也没人带着他玩。
两天下来,也便觉得无聊了,便愈发想有人带他去玩。
他在家被阿娘给宠坏了,本来是想着让阿笙去看戏时把他给带上,出口就成了质问。
问一个哑巴怎么不说话。
阿笙懒懒地打着手势,“我去看戏便得叫上你么?”
方骏跳脚,“好啊!你……你个哑巴你还这般牙尖嘴利!活该你是个哑巴!”
方骏在村里也念过几天私塾,可他这句话说得实在颠三倒四。
阿笙既然是个哑巴,那必然同牙尖嘴利没什么关系。
阿笙刚成为哑巴的那几年,没少挨欺负。
围着他,当着他的面取笑他是个哑的,骂他是个臭哑巴的,拿东西扔他,嘴里头还嬉笑着嚷嚷着,让他喊啊,喊的……
太多了。
阿笙以前也生气,后来渐渐地就不会了。
因为压根气不过来。
而且他发现,他越生气,那些人就越是开心。
后来他自己琢磨明白了,欺负、歧视一个哑巴,是对方无能跟龌龊。
他不必浪费那个精神去生一个无能宵小之徒的气。
是以,方骏的这句“活该是个哑巴”于阿笙而言实在是不痛不痒。
不痛不痒,不代表阿笙乐意听见这个话。
脸上扬起大大的笑容,阿笙端起放在院子台面上的脸盆。
面朝着方骏的方向。
“你,你敢!”
方骏扬高了音量,身体没出息地往后退,脚后跟碰着了脚底下凸起的一块青砖,身体踉跄了下。
阿笙眼底闪过一抹恶作剧的芒光,水朝着方骏旁边泼了过去。
方骏以为阿笙是要拿水泼他,慌了神,结果阿笙没拿水直接泼他,刚要松一口气,阿笙的水便从他身侧泼了过去,鞋子溅了泥。
这一吓一惊,被接连着戏耍了第二回 。
方骏气坏了,指着阿笙的鼻子,“你!你!我要告诉我爹爹!”
阿笙双手端着脸盆,将头一扭,头也不回地进了屋。
谁还没个爹爹。
方骏没敢真去告诉爹爹。
小叔虽然对爹爹跟他一家都极好,可……可小叔那人护犊子!
小时候他要是他同阿笙打架,一起闹到爹爹跟小叔跟前去,便是他娘一哭二闹三上吊都不管用。
小叔只会沉默着,压根不会教训阿笙,还会红眼眶!
他娘便是哭都不敢哭了。
小叔是个鳏夫,阿笙又是个哑巴。
显,显得他们一家联手欺负他们父子似的。
他爹跟他娘就转过头骂他,挨棍子的人便成了他!
方骏想到小时候自己同阿笙的几次“交手”,下场都是他挨打,便愈发气了!
“阿笙,你,你不许走!”
“你给我站住!”
阿笙才不理他。
阿笙把脸盆放架子上,转身刚要去关门,方骏招呼不打一声,就进了他的屋。
阿笙打手势,让他出去。
“我就不出去!”
方骏耍起了无赖,偏要赖在阿笙屋里不走。
阿笙便佯装随意,他走到屏风前,作势要穿衣外出。
他还要去给师父、师娘请安,没工夫陪方骏一块闹腾。
方骏眼尖,瞧见了阿笙窗户上晾晒的帕子。
那帕子缎面光滑,上头还绣着什么图纹,在晨风中轻飘着,一看就知道是高档货!
方骏朝那帕子走了过去,“你这帕子……”
阿笙顺着方骏的视线,瞧见了晒在窗口的帕子,他微变了脸色。
将衣服重新挂回屏风上,抢在方骏之前跑过去,把帕子给收了,藏在了胸襟里头,阿笙生气地瞪着方骏,再次打手势,让他出去。
方骏狐疑地盯着他,“这么宝贝,是哪个姑娘送给你的吧?”
这帕子瞧着这么精致,压根不像是阿笙自己的物件!
定然是哪个女孩子的!
阿笙朝方骏做了个鬼脸。
他走到屏风前,背对着方骏,自顾自地穿衣。
方骏:“!!”
他要去告诉小叔!
阿笙私授了姑娘的帕子!!

近日天气逐渐变得暖和,才在窗外晾了一夜,加之帕子轻薄,已然干透。
阿笙将帕子宝贝地收进衣柜里,寻思着回头去街上买个香囊,待熏香了以后再还给二爷。
还要赶去师父,师娘那里请安,阿笙关上衣柜,出了门。
出门前,特意去了趟偏院。
尚未走近,便听见一声声驴叫声。
傻乌梅。
多半是又在学杜婶家的公鸡打鸣。
驴棚有现成的玉米棒,是前段时间给乌梅备的。
阿笙便去拿了一根,喂给乌梅,摸着它的脑袋,“好乌梅,好好看家,知道吗?”
“呃——啊——”
乌梅似是当真同主人心意相通,仰起脖子,呃呃叫唤了两声。
阿笙摸着乌梅,弯着眉眼笑。
阿笙一个上午都很忙。
清晨去了师父家中,给师父、师娘请安。
说是请安,其实还是要帮忙烧师父、师娘洗漱的热水,再顺便帮着做个早餐,伺候着师父出门。
陪着师父一起逛早市,听师父跟各大摊点的师傅们如何应承,打交道。
之后,两人再一同去店里。
切工,颠勺,都是需要勤练的功夫,待到日头偏中,阿笙便要开始跟着后厨其他伙计一起忙碌。
过了晌午,酒楼里少了吃饭、饮酒的客人,阿笙才得空,上街一趟。
长宁街上有香料铺,只是算不得高档。
高档的香料铺,大都在锦绣巷一带。
从长宁街去锦绣巷,要过福桥。
二爷尚未病前,阿笙得了空闲,都会跑去福桥上看一看。
如今却是有段时间未来了。
一是二爷病愈后并未再像以往那样出门出得勤;二来,他近日见到二爷的次数,比以往要多了不少,也便不必去去福桥等着,解单思之苦。
经过福桥,阿笙仍像是以往那样,习惯性地张望了一眼。
这个点,自然是瞧不见出门的二爷的。
换作以往,他定然免不了要失落,可他昨晚才见过二爷,家里还有二爷的帕子,这会儿不但一点没觉着失落,只觉望着那古拙的院子,都是极开心的一件事。
阿笙没买过香囊。
待进了香料铺,方知香囊也有诸多学问。
譬如香囊是买来自用,还是送姑娘,是安神还是为了驱蚊,又或者是只为着熏香。
要茉莉花香的,玫瑰花香、豆蔻,还是要栀子花、辛夷再参点柏子仁的。
阿笙是要买来用做熏香,只是不是为了自用,是用来送人。
伙计得知阿笙是为了送人,便以为阿笙是要送给姑娘,热情地给介绍玫瑰花香或是栀子花香这一类花香香囊。
阿笙倒也将伙计介绍给他的香囊细细闻了闻,觉得这些香囊味道都稍稍浓郁了一些,不若他在二爷身上闻见的那股淡淡的檀木又夹杂着杜冷松亦或是旁的什么的香气来得宜人。
忽地,阿笙被一个水蓝色的香囊给吸引了注意力。
阿笙起初是被这香囊的颜色所吸引,待瞧见上头的睡莲,以及香囊上绣着的“自在”二字,只觉得这香囊实在再合适二爷不过。
二爷那样洒脱的性子,自是要自在才会舒心。
阿笙将香囊拿在手里,放到鼻尖闻了闻,不知道这香囊里头具体都加了些什么香料,同先前伙计介绍给他的香囊都要淡一些,香味却是更加清幽,当真像是独自开在这夏日湖面上的一朵清幽睡莲,香气淡雅一人。
同二爷的气质也很相称。
阿笙便拿了这个香囊,问伙计多少钱。
伙计地瞧见阿笙手里头拿的这个香囊,很是意外,“这位客人,您确定是要送香囊给姑娘吗?倘使要送给姑娘,还是玫瑰花、茉莉香同姑娘相宜一些。”
这香囊不是要送给姑娘。
阿笙打手势,谢过伙计的好意,笑吟吟地“问”香囊价格。
伙计见阿笙实在要这款香囊,虽然纳闷,但还是告知了价格。
付过钱,阿笙宝贝地将香囊收进荷包里。
阿笙出了门,伙计地望着阿笙的背影,摇摇头。
他们铺子的香囊可不便宜,这位客人买的这个香囊,姑娘怕是不会喜欢……
阿笙没将香囊挂在腰间。
怕招摇,也担心干干活时,会弄脏、弄坏香囊。
只是同荷包放一起,这香囊亦是香了一路,走路时鼻尖也总是闻见一股淡淡的幽香。
还真有点步步生莲的意味呢。
阿笙将手宝贝地摁在荷包上傻笑。
过福桥,回到长宁街,阿笙没有直接回店里,而是去了一趟纸笔铺。
他既是答应了二爷,要将他心中想开的酒楼给画下来,自是要找个时间画的。
阿笙平日里若是有空,喜欢在房间里胡乱画个几笔,只是他房里的笔同颜料都旧了,纸也缺,还是得去纸笔铺一趟。
经过一个卖瓜果的摊前,阿笙往前头纸笔铺走去。
“阿笙?”
听见有人唤自己,声音似从后头传来,阿笙转过身。
原来是马大夫医馆的伙计。
伙计从走上前,问阿笙道:“阿笙,你怎么在这儿?也出来买东西么?”
阿笙笑着点点头,指了指前头的纸笔铺。
伙计的瞧懂了阿笙的手势。
阿笙见到医馆伙计,想起自己那日救下的伯伯,便“问”了一句那位伯伯的情况。
阿笙不问还好,一问伙计地便是一肚子牢骚。
“你可别提了。你是不知道,你那日送来医馆的那位大爷,脾气有多大!醒来后对我们全然没有任何一个谢字也便罢了,还一连声地质问我们,把他包袱给放哪儿了!
倒好像我们医馆昧他东西一样,你说气不气人?!就他那副穷酸样,包袱里头能藏着什么东西呀!是有稀世珍宝,我们人人惦记着!”
“对不住。”阿笙没想到,自己那日好心,反倒给马伯伯给伙计们带去麻烦,只好打手势,向伙计地道歉。
阿笙打手势,“那后来呢?你们送老伯回去了么?”
“送了啊!那么一尊‘大佛’,我们不赶紧把人送走,留他在店里当真当起我们的大爷呢?”
阿笙便问伙计,知不知道老伯现在住在何处。
伙计地好心提醒,“就住在临水巷那边……怎么,你还想去看人家啊?我同你说,那位大爷的脾气是真的稀烂!你担心别被轰出来。”
阿笙拽了拽伙计的衣袖。
实在是那日他见老伯的状况不好,家境似乎也不好,到底是自己救过的人,阿笙放心不下,还是想着要去看一眼才好。
便是今天没碰着伙计,他原也是打算回头去马伯伯医院里一趟,了解一下的。
伙计地拗不过阿笙,只好跟阿笙说了具体住址,提醒道:“那你自己到时候当心点,可别挨那老头欺负!”
阿笙笑着点头,在路边的瓜果摊上,买了两碗桂花凉粉。
他同伙计地一人一碗。
坐在摊位上吃完了,两人这才分开,各办各的事情去。
临走前,伙计还又特别叮嘱地了一句,让阿笙千万自己留意些,到时候出门前,跟爹爹说过,具体地址也先告诉爹爹,约定个时间回去。
这样倘使有个什么意外,家人可第一时间赶过去,不至于出事。
要论这些个谋生,保全自己的本领,阿笙这个少东家,哪里敌得过人家这些从小就出来学本事的伙计们的厉害。
是以,阿笙认真点头,表示自己都记下了。
又很认真地谢过伙计。
阿笙听劝,且没有少东家的架子,伙计自然也高兴同他处,什么需要注意的,也便同他说了,不会嫌麻烦。
春行馆,院子长廊下的金丝雀叫声一日比一日清亮。
福禄、福旺兄弟将书房当中这些年二爷收藏的笔墨纸砚,连同人家相赠的,一件件搬出,拿到院中该晾晒的晾晒,该收拾齐整的,收拾齐整。
“二爷的笔墨纸砚向来都是待用时,吩咐我们来取的。还有这些个名贵的纸张,颜料,二爷往日只有在正经场合,或是要送给朋友才会拿出来用。
今日的全让我们收拾出来了?”
像是这些名贵的纸张、颜料笔墨,一夕间全然变得不值钱了似的。
福旺没福禄那么多心思,他也不爱动脑筋,他手上捧着一叠宣纸,随口答道:“许是天气好吧。”
福禄特嫌弃,“我做什么问你,反正问你什么你都不过脑。”
这话福旺不爱听了,生气地道:“我怎么不过脑了!”
书房里头,福旺、福禄兄弟二人吵了起来。
陶管事从外头回来,听见了兄弟两人的吵闹声,“吵什么?什么有力气是吧?那就把二爷的藏书也都搬去院子里,晒一晒!”
兄弟两人立即禁声。
二爷的藏书又多又重,真要全一件件地往外搬,会死人的!!!
训斥过福禄、福旺兄弟二人,陶管事去了院子,看看兄弟两人究竟有没有认真干活。
院子里,二爷坐在树荫下看书,石桌上茶杯已是空了。
陶管事放轻了脚步,走上前,替二爷将茶给添上。
听见添茶声,知是陶叔回来了。
谢放将手里头捧着书卷放下,抬起头,“陶叔,我托你打听的事情,可有着落了?”
陶管事摇头,疑惑地问自家少爷,“尚未有头绪。少爷,您确定您找的人,在这符城吗?”他都一连打听了近半个月了,都没有少爷要找的那一位名家画师的影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