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by羽春
羽春  发于:2025年02月09日

关灯
护眼

陆二保满村邀人来送嫁,回来看见他在弄鸡笼,要把他替下。陆杨不干。
鸡笼低矮,上头都是陈年的脏污,清理这块地方很费腰。他在家,他就清理了。
陆二保劝不动他,就留下帮忙。
两人合力,这块儿清理得快。
陆杨又检查柴火储量。他们家人少,劳力不足,一家三口都有意识的存柴火,到了冬季,不用急忙忙的去砍柴捡柴。但量少,够日常生活,不够烧热水洗衣服。
陆杨把这事儿记下。落雪之前,他要弄些煤炭回来,这样爹爹洗衣服能轻松些。
家里家外,最难收拾的是嫁妆。
原就不多,家里只给他做了一床新被子,再多,就实在拿不出银子。
旁的就是他常用的物件,一些衣服鞋袜。
散碎的东西拿了又放,放了又拿。收拾起来,只有两个小小的竹箱。
王丰年看了抹眼泪。
孩子在家养了十八年,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这么点。
陆杨倒是看得开,这年头,一般人家都买不起许多衣服。他这已经很好了。
陆二保早前买了红纸,王丰年剪喜字窗花。他们怕被人捣乱撕坏,想等出嫁那天再贴。起早些。
陆杨没有意见。
这些料理完,就是一件劣质的嫁衣了。
衣料是粗布,染色不均,料子摸着粗糙。这种布料在布庄都是折价卖。
王丰年买了六尺布,照着成衣铺子里的大氅样式做的。他是不懂,回家琢磨了很久,比着褂子的样式改了,只下摆加长。这样一件红衣裳可以罩在棉衣外头穿,保暖又实惠。
陆杨试穿给他们看。
嫁衣长及脚踝,给他整个包裹住。
两个爹头一次见他穿这种斯文长衣裳,都夸好看,漂亮。
“显个头,显身段,还显气色。”
陆杨抓抓脸,不大好意思。
趁着他不好意思,王丰年给陆二保使了个眼色,等陆二保出了屋子,王丰年就来教陆杨。
成亲以后就成人了,以后不再是小哥儿,是夫郎了。
这些东西陆杨都懂。他在市井里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骂人了,又不知什么时候明白了脏话的具体指向。家里还有两兄弟会看画册,他很难不懂。
他怕露馅儿。他的脸皮实在厚,跟弟弟不一样。万一他听见这些令人脸红羞涩的东西都面不改色,那该怎么办?
幸好,他还是要脸的。
亲爹来教他,跟他如此这般说,他起初是不自在,后来是感动。
王丰年又谨慎,一定要细细问他是不是真的懂了,硬是把他问得脸皮通红。
这一晚,陆杨辗转反侧睡不着。
心里有些他捉摸不透的情绪,也有点担心弟弟那边的情况。
远在陈家湾的陆柳,正在炕上苦哈哈的灌汤药。
陆三凤一个劲儿的骂他赔钱货,一边骂一边盯着他喝药。
婚期将近,舍不得也得舍,陈家请了郎中给他看病,一副药熬出好几碗水,把陆柳的肚子喝得滚圆。
没东西过口,他只能继续喝白水。好在黎峰送他的一竹筒肉干还在,等陆三凤出了他的屋子,他就会掰下一小块肉干含在嘴里,压压苦味儿。
生病的滋味不好受,见天儿的挨骂也不好受,他一想到哥哥这些年过的都是这种日子,心中更是煎熬。
好在,他就要出嫁了。
嫁人后,他看着能不能继续养鸡,或者养些别的东西,跟黎峰商量着,让他手里留点钱,他想帮帮哥哥,让哥哥尽快在谢家站稳脚跟。
这日子真的太难熬了。
让他极为难堪的是,他喝多了药汤跟白水,尿比平时多,两兄弟也来骂他了。
乡下不比县里,县里有人收夜香,村里没有。
村里人都把旱厕圈在院子里,除了一家人积粪肥,还要出去捡牲畜拉的粪球。
陆家人少,肥料本就不够,还有人故意来偷,把他家的粪挑了。他爹还跟人吵过架。
陆柳很少见父亲跟人起争执,每一次都因为田地、肥料。
陈家不一样。
陈家人不想挑粪。
陆柳摸摸肚子,茅房也不敢去了。
他会挑时候,家里有客人时,各处气氛融洽和气,他就麻溜儿去茅房,然后缩回来躲到被子里。
这样过了两天,终于熬到出嫁前夜。
陈老爹原打算给他办出嫁酒的,因他生病花了一两银子,酒菜钱没了,出嫁酒不办了。
横竖亲事成了,黎家人明早就来接亲,反悔不得。陈家的摆阔大计,结束了。
嫁妆收拾了些,多是衣服鞋袜。
新给陆杨制的两身新衣,他只能留身上穿的一套,另一套陆三凤要了。
嫁衣没有,盖头有一个。
盖头还挺漂亮,上面有绣样。底色红而不艳,绣样花团锦簇。
陆三凤说:“这还是你爹给我下聘时买的,嫁衣早典当了,留这盖头当个念想,你回门的时候给我带回来,等你二弟三弟娶亲的时候,还能接着用。”
陆柳点头说好。
他眼泪多,到陈家两天,眼睛一直红通通的没消肿,瞧着可怜。
陈老爹看他这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到底养了十八年,他说:“你要喜欢,就留着吧。我反正是拿不出旁的嫁妆给你了,到了黎家,是好是坏,全看你本事。”
陆柳都惊讶了。
迎着他惊讶的目光,陈老爹又把这点感动浇灭。
“记得往娘家贴补,别向着男人。向着男人能有什么好下场?”
陆柳不吭声,拿眼睛看陆三凤。
陆三凤被他看得火冒三丈。
这可真是现场教学了。
她才让陆柳把盖头拿回来,陈老爹就让陆柳留着。她也不敢反驳。
向着男人果真没有好下场。
可惜,陆柳不是陆杨。
他不是在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人。
他父亲和爹爹都是相互扶持过日子的人。
没有谁向着谁,这都是相互的。
你理解我,我理解你,有事好商量。
陆柳不拿他这点浅薄见解在过来人面前显摆,依然是点头。
等夜深了,家人相继睡觉去,陆三凤留下教他新婚之夜要做什么。
陆柳懵懂着,陆三凤说的伺候男人,他听得半知半解,只早日怀上孩子和爹爹说的一样。
陆柳问她:“怎么早日怀上孩子?”
他一句话把陆三凤问懵了,陆三凤张张口:“……”
陆柳:?
陆三凤问:“我刚跟你说的,你是不是没听明白?”
陆柳觉着他听明白了。
陆三凤让他说说怎么个明白。
陆柳不好意思,脸蛋红扑扑的。
“就是伺候男人睡觉,让他舒服。”
陆三凤:“然后呢?”
陆柳也等着下文。
这中间怎么着才能早点怀上孩子?
陆三凤被他气笑了:“你白在市井混了那么多年!这种没羞没臊的话要我说多直白?我看你是刁钻毛病又犯了,诚心耍我是不是?”
陆柳没有。
但他听懂了,哥哥肯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如此,他就不问了。
等下回,他见了哥哥,找哥哥问。
反正怀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急。
陆柳乖乖说:“你别气,我不问就是。”
陆三凤更气了。
这小哥儿就是心野了,指着嫁人了,有靠山了,就不把她当一回事了。
陆柳看她赤急白脸的,老实巴交道:“那你骂我吧。”
他两耳一闭,就当没听见了。
然后陆柳眼睁睁看着陆三凤都气得发抖了。
他沉默地往被子里躲。
怎么回事呢?
怎么问也气,不问也气,讨骂她还气?
真难伺候。
希望男人比她好伺候。

冬月二十,宜嫁娶。
鸡都没叫的时辰,陆二保跟王丰年就从屋里出来。一个举着蜡烛,用手掌挡风,一个拿着喜字窗花在窗户上贴。
他们还拿余下的红纸做了几朵皱纸红花,几朵排开,用浆糊粘院门顶部,远远瞧着就喜庆。
今天大伯一家答应来帮忙,陆二保跟他们商定了报酬。家里不摆酒,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从聘礼里匀了点米出来。
这年头下聘,除却最直白的银子之外,米是最主要的,实惠,寓意也好。象征着多子多福,生活富足。
一清早的,他们夫夫俩刚把门口的皱纸红花粘好,大伯家的人就来了。
陆大河跟夫郎苗青,带着俩儿子还有儿媳、儿婿过来帮忙,除了出嫁的陆林,一家都来齐了。
陆二保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大哥,你这也太客气了。”
陆大河摆摆手,把院子里看了一圈:“自家兄弟,说这做什么?院子里收拾得挺像样的,柳哥儿呢?让他叔给他打扮打扮。”
陆二保忙叫王丰年过来,把苗青带进屋里。
苗青去之前,让儿媳和儿婿去灶屋里帮忙。
里屋,陆杨已经起来了。
他避着王丰年,把棉衣里的薄袄脱了。他预料今天出嫁会出意外,穿多了不利于发挥。
棉衣外头,罩着红嫁衣。他还没梳头,爹爹说今天请了人给他梳头。
王丰年进屋,就让陆杨喊“阿青叔”,陆杨乖乖喊了。
苗青看他这一身穿得鲜亮,表情讶异:“你家真是舍得,这一身嫁衣得多少银子啊?谢家送来的?”
王丰年说没多少钱,“自家扯布做的,就是一层粗布罩子,你摸摸。”
屋子小,房间更小,挤三个人就转不过弯。苗青往里再走一步,就到了陆杨身前,抬手一摸,才发现这衣料好薄好糙,可外头看着气派。
他扶着陆杨的胳膊,把陆杨原地转了两圈:“柳哥儿真是长大了,这长条的衣裳穿着好显身段,人也精神,要不是凑近了看,谁知道他穿的是件粗布衣裳?”
这就是捧着夸了,等天亮了,旁人也看得出来。但这会儿听了,陆家父子高兴得不行。
苗青带了一盒胭脂和一盒口脂过来,还有细线。
他给陆杨开脸,眉形一并修了。过后拿热毛巾擦擦脸,看他小脸愈发白净了,鬓角一根杂毛都没有,才拿胭脂给他点孕痣。
村里嫁娶,看的就是孕痣。孕痣红艳,表示好生养。谁家娶个孕痣暗淡的夫郎是要被人笑话的。
陆杨的孕痣长得标志,颜色却不够亮。胭脂点一下,色就正了。再给他唇上点染口脂,让他抿抿,立时唇红齿白,气色提升一大截,瞧着很是清丽。
苗青让王丰年再点根蜡烛过来,他瞧着陆杨的脸,用指腹沾了胭脂在他脸侧比对,觉着陆杨的脸太白了些,便晕开了点胭脂抹他脸上,细细慢慢用指腹拍开。
陆杨没见过这样子抹脸的,就问为什么。
苗青也不懂:“你林哥哥说这样抹着好看,他也在上溪村,你嫁过去后,可以去找他说话,都是本家兄弟,以后有事互相照应着。”
陆杨记住了。
他这头简单,开脸涂抹之后,就是梳头。苗青边梳边说吉利话,最后用根簪子给他束发。
弄完了,就让他安心在屋里坐着。
“待会儿你大松哥来背你出门。”
陆杨应声,又问:“外头需要我帮忙吗?”
苗青让他等着就是。
“也就享这一天福,安心点。”
陆杨再不多说。
苗青让王丰年留下陪着陆杨。
谁家嫁孩子不心酸?陪一阵算一阵。
另一头,陈家湾。
陆柳早早起来,穿戴齐整。
昨晚上,他把陆三凤气得不轻,今天一大早,陆三凤却眉开眼笑的来找他,给他开脸修眉,拿了胭脂点他的孕痣。
他的妆面上了全套,还给了抹了一层薄薄的粉。再拿胭脂和口脂抹脸,把他整张脸都涂得红通通的。说是要压病气。
陆柳没打扮过,不知怎的,他望着水盆里映照出来的脸,感觉好陌生好丑好难看。
陆三凤只夸好看。
陆柳不与她争,反正有盖头蒙脸。
陈家很热闹,家里刚亮起灯笼,亲戚邻里就相继过来祝贺。这一波的热情,把陈老爹架住了,送嫁酒没法推脱,从简了办。
弄些疙瘩汤,往里炖点儿肉沫,一人一碗暖暖肚子也是好的。办都办了,仅有一个汤,他十分舍得,用的白面。
白面加肉沫,来的人想说小气也说不出口。
办送嫁酒的人百里挑一,有碗肉疙瘩汤喝也不错。
家里热闹,外头好些阿叔阿婶抢着给陆柳梳头,陆三凤都没让,要亲自梳。
照她的说法,她就是有福之人。嫁得富贵,生了两儿子,大大的有福。
旁人提醒她,她是生了三个。陆三凤硬把话圆回来:“小哥儿又不是儿子。”
她对陆柳耳提面命:“你以后要多生儿子,记住了吗?”
陆柳点点头。
心里却犯嘀咕:这能是想生儿子就能生的啊?真这样,现在一帮汉子都没夫郎啦。
他喝了几天的水,幸而下地少,这两天没操劳干活,还有黎峰给他的肉干吊着命。可终究饿。
他跟陆三凤说:“娘,我想喝疙瘩汤。”
陆三凤不给他喝。
陆柳在陈家几天,知道该找谁说话。陆三凤不答应,他不白费力气。
过了会儿,陈老爹进来看情况,陆柳紧着喊话:“爹,我想喝疙瘩汤!”
陈老爹让陆三凤给他盛一碗:“吃点东西也好,你二弟出去看了,那黎家的接亲队好气派,估摸着会带你在附近游一圈,多吃点垫垫肚子,别晕半路上了。”
陆柳抓住了重点:“在附近游一圈?”
他都顾不上气派了。
怎么能游一圈!
陈家湾跟陆家屯隔着三里的路程,从陈家湾去黎寨,本就会路过陆家屯外边的官道,再游一圈,他不就回家了吗!
陈老爹却红光满面的,像是他出嫁一般,笑得牙不见眼。
“多游几圈才好,到时候都知道卖豆腐的陈家回来了,我们这几天就抓紧做豆腐。赶着年节,能卖冻豆腐了。”
陆柳急了都。
“那他要往哪边游啊?”
陆三凤盛了一碗疙瘩汤进来,递给陆柳,说:“肯定是陈家湾和黎寨啊,他个姓黎的娶夫郎,总不能去陆家屯转悠吧?”
陆柳想想也是,心里放松了些。
他捧着碗,拿勺子搅拌,试着温度合适了,一口一口往肚里填,趁着陈老爹没出门,他快速把碗递给陆三凤。
“谢谢娘,我还要一碗。”
陆三凤:“……”
就知道你是个刁钻货。
陈老爹正高兴呢,挥手让陆三凤快去。
“杨哥儿吃两碗,别人就少吃两碗,添给他。”
陆柳喜滋滋笑了。
陆柳想象不出来黎家的接亲队是怎样的气派,他长这么大,村子都没出过几回,平时谁家办个红白喜事,也轮不到他过去凑热闹,说白了,就是没见识,脑子里没有画面。
所以当他看见黎峰结亲的派头时,结结实实震惊到了。
黎峰人缘好,号召力强,他自家有骡子车,再有旁的兄弟家凑了车,足足十二辆车。骡子车、驴车、牛车各四辆。
出来迎亲,空车子不好看,满载十二车的聘礼他家也没那么有钱。这车上就装了些锣鼓。
赶车的、敲锣鼓的人,都穿得跟新郎官似的,一人一朵皱纸红花,腰上还系着红腰带,一路就敲打过来了。
这阵仗,十里八乡头一份。
陈家湾大部分村民都来陈家看热闹,少数没来的,也被迎亲队的锣鼓声吸引,忙从屋里出来看。
年底成亲的人家多,黎峰这一出场,就把所有人都给比了下去。
一时之间,更多的人涌去陈家贺喜。
迎亲要闯关,照着习俗来。
就黎峰这身板,再看陈、黎两家“富富”联合,送嫁的人都不为难黎峰,全是走个过场。
到了门前,陈家两兄弟巴不得赶紧把陆杨嫁了,都不与黎峰为难,但气氛在这里,他们兄弟也想了个招,大声问黎峰:“你想我们把他背出来,还是你自己去把他背出来啊?”
这一问,周围起哄声震天,屋顶都要被掀翻了。
陆柳坐里屋等着,紧握着的小拳头抵在胸口,压着他砰砰乱跳的心。
他不用靠近门,不用去偷听,就听见黎峰声如洪钟:“我夫郎,我去背!”
“好!好!”
众人齐声叫好,喝彩与掌声交叠,外头还有锣鼓助阵。
陆柳坐炕上,手边没什么东西,放下拳头,他只好抓紧红盖头。
黎峰推开门,先对上了他小鹿一样的眼睛。
紧张、喜悦,还有些许忐忑与期盼。
黎峰被这双眼睛安抚到了,心里紧绷的弦放松,笑容真诚。
他比门框高,进屋要低头,又实在魁梧壮实,站那里就把探究的目光挡了七七八八。
他真是霸道。说了他来背夫郎过门,才进屋,就不愿意多走一步,伸开了双臂,让陆柳过来。
陆柳又腿软了。
但他没有犹豫。
这就是他想要的好姻缘。
黎峰也不全是霸道,他看得出来陆柳的颤抖,只要陆柳肯朝他走来,余下几步,他抬脚一跨就把距离缩减至零,恨不能与他胸膛贴胸膛,以此交换真心,余生好好过日子。
可惜,陆柳身板儿不够硬,被他轻轻一撞就往后仰倒,黎峰赶忙伸手捞住他的腰。
堂屋里的人往里屋挤,进来看见这一幕,都上“哦哦”乱叫,还有人把闹洞房那一套提前了,嚷嚷着“亲一个”。
陆柳整张脸都羞红了,双手因下坠的本能抓住了黎峰的胳膊,脑袋则因羞赧靠近他的胸膛。
黎峰看着心热,但他是黎寨叫得上号的好猎人。
他不被气氛迷惑,不被话语怂恿。大喜的日子,照着规矩来。
夫郎还在娘家的屋子里,他过来迎亲,一刻都等不得,这就不管不顾的上嘴,是不尊重夫郎,也是把自个儿放低了。
他把陆柳扶正,本想转身,却看陆柳给他递来红盖头。
小夫郎声音低低的:“你帮我盖上?”
黎峰应了。
心防也弱了。
给陆柳盖上盖头,他不背人了,矮身一揽,把陆柳抱起来,在人群的呼喊声里,抱着夫郎出娘家,上了他精心打点过的骡子车,把人安置在上面坐着,带他游村子去。
黎峰定了路线,绕陈家湾一圈,然后上官道,回黎寨的新村绕一圈,然后回山下的老村,也就是他的家。
他跟陆柳的家。
行在半路,陆柳低声问过,确认他不去陆家屯,心神彻底放松,心跳逐渐与接亲队的锣鼓同频。
路况坑洼,走得颠簸。
他的红盖头摇摇晃晃,隐约可以看见黎峰如山一般的背影。
他热泪盈眶,这一刻很想两个爹,也很惦念哥哥。
不知哥哥今日成亲,是什么光景。
此时此刻,陆家屯也等来了一支让全村人都惊掉下巴的迎亲队。
谢岩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红衣,整个跟新科状元似的,后头跟着一队穿着齐整的吹打班子,还有一顶包裹着红绸,挂着铃铛与流苏的的花轿。
村里人成亲,吹打班子见过,花轿是真的没见过。他们哪用得起!租也舍不得!有辆牛车就是顶顶体面的事了。更别提谢岩还骑着马。
陆家原本冷清,今天嫁小哥儿,也只有几家亲戚过去凑个人场。随着谢岩的迎亲队进村,陆家屯有一个算一个,都跑过去看热闹了。
从前说陆家小哥儿嫁个秀才相公就能翻身了,他们不信。谢家那情况,随便打听打听,谁不知道啊?自家都立不起来,怎么带岳父家一起翻身?
现在他们都迷糊了。有这气派,怎么能让人欺负成那样子?
陆杨也这样想,满心满眼的疑惑,眉头都皱起来了。
王丰年跟苗青站他身侧,一个让他别皱眉,今天皱眉不喜庆,一个直接上手给他抚平眉间皱痕。
谢岩迎亲之前打扮了一番,眉目硬挺,气势逼人。
这一路,他都顺利。连个闯关的过场都没有,走哪里就被让到哪里,长驱直入进了陆家门。
陆大河的两个儿子守住了最后一道门,给他提了几个问题。
问题是陆杨给的,他们照办。
一问鸡汤有没有。
谢岩说有:“昨晚炖下的,今天刚好喝。”
他迎亲来的热闹,屋里却静悄悄。
陆二保跟大哥对视一眼,小声说:“赶集那天遇上的,他俩说好的。”
陆大河点点头,对陆柳更看重了。
谢家小子是把柳哥儿放心上了。
二问家里谁做主。
谢岩语调平静:“他愿意的话,可以让他做主。”
这问题让一家子提起心,里屋苗青还说陆杨:“你平时就是软性子,那一家狼一样的亲戚你能应付?”
对陆杨来说很满意的答案,却让陆家人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是谢岩没有担当。
陆杨只顾着喜滋滋。
门外,第三问来了。
“你会帮忙做家务吗?”
这问题让两个哥哥没底气,问话的声音都小。
村里的男人尚且不爱管家务事,指望一个书生管什么?他又会做什么?
这年头的书生可精贵了,他指定从小到大,连油瓶都没扶过。
果然,这个问题把谢岩难住了。
他稍稍迷茫了一下,然后浅浅思索了一下,答道:“如果他需要的话。”
陆松抢着说:“他需要!”
陆杨隔着门帘,差点笑出声。
大松哥不错,会说话。
谢岩点头:“可以,我会帮忙的。”
他成功过关。
陆松长舒一口气,想拍拍他的肩膀,一看谢岩这身红衣裳在屋里都散发着他买不起的光泽,他又硬生生把手停在了半空,然后缩回去搓搓手掩饰尴尬:“行,我去把柳哥儿背出来。”
谢岩利索退到墙边。
他是背不动的。
陆杨没生事,让爹爹给他把盖头蒙上,就爬上陆松的背。
出门来,他视线往下,一眼就看见了站墙根的谢岩的靴子。他心里有点痒,手也痒。
等出了门,上了花轿,他跟陆松说:“大松哥,你让他过来,我想跟他说句话。”
陆松应了,回头叫住谢岩,让他去花轿那边。
谢岩就这点好,戳一下动一下。
陆杨把他叫过来,就是为了多戳他几下。
他稳稳坐花轿里边,盖头蒙得稳当,只露出一截略尖的下巴。
谢岩弯腰探身,问他要说什么。
陆杨伸手,谢岩虽疑惑,却也伸手去接。
陆杨瞬时躲开,还反手在他手上轻轻拍了一巴掌。
“你这呆子,搞这么的大阵仗,却弄出这么枯燥的流程,怎么就不能热情点?像我逼婚一样。你就一点儿不喜欢我?”
谢岩:“……”
他是真呆。
他让陆杨明示。
陆杨说:“连喜欢都不会?那你看过别人娶亲没有?”
讲真的,谢岩没看过。
他看了,也是过眼不走心,记不住。
但他知道陆杨的意思了。
他解下胸前用红绸编织的大红花,这一条红绸很长,他把一头放在陆杨手里,让他拿稳了,他则拿着另一头,上了马。
再长的红绸,也无法承受他高高在上、远远走在前面的距离。所以谢岩改而走在花轿侧面,与他并行。
依然不够热闹,但新郎官挨着花轿走,别人都没见过。
看热闹的人终于把话风转了。
谢家秀才像是要把夫郎绑在身上一样。
怎么就那么爱呢。

第9章 婚闹
两支接亲队分别从陆家屯和陈家湾出来,走上同一条官道,有短暂的重逢,然后一方向东,一方向西。
陆杨掀开轿帘,不敢揭盖头,只看见些朦胧的影子。
陆柳同样,不敢动盖头分毫。
兄弟俩两不相见,再看前方,只有热泪滴落。
他们默契的做出相同的动作,都立即抬手擦泪,挤出笑脸。
以后是好是坏,都是他们自找的。
谢家的接亲队不绕弯儿,径直回了上溪村。
刚进村子,就有一群人围上来,嚷嚷着“还钱、还田地”,还有人骂谢岩:“拿着我们的银子娶夫郎,你是风光了,我们怎么办?全饿死啊!”
围过来的人分两拨,一拨人吵着闹着,另一拨人则挤在中间劝架。
“大喜的日子,人家在成亲,你们闹什么!”
“哪有赶着喜事来闹的?”
“你们敢动手试试!”
陆杨听着外头的动静,一颗心终于落地。
这样才对嘛,就应该有人来闹事。
庄稼汉力气大又彪悍,一伙人追着喊,两拨人比着嗓门叫嚷,吹打班子都被压住了,再被撵走。
不一会儿,花轿周围就都是恶狼般的人,但没谁动手。
他们嘻嘻笑着:“好啊,大喜的日子,你们要成亲,我们给面子!这钱都赖了那么多年了,不差今天。我们不这样闹!”
成亲有成亲的闹法,不让讨债,那就闹婚!
陆杨不带怕的。
他扯扯手里的红绸,谢岩以为他是害怕,作为回应,也扯了下红绸,然后陆杨猛一用力,把红绸从他手里拽走了。
谢岩下意识想抓,眼看着红绸一寸寸变短,最终消失在轿帘口。
谢岩:“……”
这是做什么。
进了村,回家就快。
到地方,轿子停了,陆杨自己下来。
他摘了盖头,还在轿子里把罩在棉衣外头的长条嫁衣脱了,两样都叠整齐,放到怀里。红绸就拿在了手上。
人群不给他熟悉场地的时间,他往前再走两步,三面的人就围拢过来,把他跟谢岩往屋里挤。
堂屋里也站了很多人,四面八方的围着中心的一圈空地。
谢岩的娘亲坐在椅子上,眼泪婆娑,瑟瑟发抖。
她手边的桌子上摆着香案和茶水,面前的地上有两只蒲团,是拜堂奉茶会用到的东西。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