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by羽春
羽春  发于:2025年02月09日

关灯
护眼

谢岩觉着陆林说得有道理,也不让陆杨睡了,让他再熬一会儿,等到了铺子里再睡。
陆杨两眼一闭,话也不说了。
谢岩:“……”
他想脱棉衣给陆杨搭身上,陆杨抓住他的手,不让他乱动。
陆林看看狭窄的车板,就跟谢岩一前一后的,给他挡挡风。
骡子车走得比驴车快,远远吊在后边的陈老爹,不一会儿就追了出来。
今天陈老爹多做了些豆腐,带上了老大,父子俩去县里卖豆腐。
每次去集市卖豆腐,都要交摊位费领牌子,挣的钱要在这里耗一笔,陈老爹心疼,最近几次,卖完豆腐都在附近溜达,想找个地方摆摊。
街边摊贩也是有摊位费的,不然哪能随便摆?也就是一些巷子没人管,没人管的地方,也没几个客人。
陈老爹让陈老大挑担子,走街串巷地卖。
陈老大犯倔,不去。
“你早点把作坊开起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陈老爹能不知道?他们一家四口人,睁眼就在花钱,他心里能不急吗?
回村时买的几百斤豆子,现在都要用完了,今天去县里,还要买豆子,得花一大笔钱。
他就是在等。
“杨哥儿要回来给我送年礼,我再从他那儿要一点。”
陈老大不想听:“你给他找的好男人,拿他一文钱,他能把我们豆腐都砸了,你惦记做什么?先开作坊啊,你有了作坊,杨哥儿就有求你的时候,到时候再要钱。”
陈老爹说着要等等,心里也盘算着去找个牙子问问铺面情况。
摊位不行,寒冬腊月的,他受不了这个冻。天气热起来,他也经不住晒。
问完情况,知道要多少钱,杂七杂八的算一算,才好找陆杨开口要。
要得到,算白给。
要不到,他再看看从哪里省。
这些想法,他是不会告诉老大的。
老大被陆杨骗了,满心满眼都是开豆腐坊,分一半利,根本不会考虑为家里省钱。
他们父子很快赶超傻柱,走去了前头。
结果傻柱这个二楞,突然有了胜负欲,跟人攀比起来,挨着陈老爹的骡子车,跟他争前争后。
陈老爹看了傻柱一眼,低骂道:“傻子。”
傻柱两眼一瞪:“老东西,你骂谁呢!”
陈老大在黎峰面前怂得像只蔫鸡,面对傻柱的叫骂却格外有胆气:“你小子,骂谁呢!”
傻柱怕陆杨,被陆杨教训之前,也是村里大名鼎鼎的混混,他才不怕这俩怂货。
根据他欺软怕硬的经验来看,这俩一看就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他说:“骂的就是你们,再不给我让道,我把你们打到阴沟里去!”
旁观吵架的陆林很想劝一劝,但傻柱不会听他的话。
陆杨睡了,他就想让谢岩劝一劝。谢岩却把骂架看得认真。
他还没听陆杨说起从前往事,不知陆杨以前的经历,但他刚才听见陈老爹说要找杨哥儿拿钱了。
这个杨哥儿,可能是他的夫郎,也可能是别的什么杨哥儿。他听了不舒服,正好让傻柱骂骂。
陈家父子不跟傻柱继续嚷嚷,他们车上有豆腐,经不起打。
他们使劲儿赶着骡子车,想要远远抛开傻柱。
傻柱觉得丢脸,他最近正窝火,下车捡了块泥巴砸了过去。
豆腐都被盖得好好的,坐在后边的陈老大被砸了泥,脏了棉衣。他恨不能下来跟傻柱打一架!
陈老爹见状,知道傻柱是个混的,挥鞭抽出残影,骡子在这条路上一路狂奔。
傻柱再上车,陆杨就悄悄拿开手套。
谢岩低头,跟陆杨对视,突然福灵心至,跟他说:“那对父子跑了,被傻柱吓的。”
陆杨坐起来了,穿好棉衣,搓搓手,搓搓脸,搓搓耳朵,习惯性说了傻柱一句:“别给我惹事。”
一物降一物。陆杨怕陈老爹,傻柱骂陈老爹,而傻柱怕陆杨。
他连连应声,比陈老爹逃跑的时候还怂。
顺利到铺子里,陆杨连声打喷嚏,陆林先起锅烧火,给他煮姜茶驱寒。
谢岩跟傻柱去前面开门,谢岩夸了傻柱一句:“你今天表现不错。”
傻柱哪里知道他在夸什么啊?也不敢问,干活干得愈发勤快。
因碰到了陈老爹,陆杨更加坚定的执行原有计划,今天不出街叫卖,就在铺子里待着。
也因此,今天做的包子不多。三笼包子,两笼花卷,一笼馒头。陆林招呼前面的生意,傻柱打杂,陆杨跟谢岩窝在小灶屋里,在灶膛后烤火,也讨论礼单。
只论吃喝,礼单就很好定,罗家兄弟那边,送实惠的,肉跟糖都要有。铺子里现在搭着卖干货,一样拿个两斤。
米面暂时不用,米面是每顿都要吃的,送少了难看。送多了,也就那样。
给乌家的礼,陆杨想了会儿,定下糕点。
乌家做布的生意,富贵得很,肉和糖都是不缺的,糕点肯定也不缺,都不缺,送糕点好看,也更雅致。
另外,上门那天,陆杨再装些肉包子带上。这样显得亲近。
娘家那边,糖暂时不用,肉拿两斤,再带些米面回去。村里跟县里不一样,同样的带少了难看,送回村里,可以让他们省个脚程。
然后是黎寨那边。
陆杨跟黎峰说好了,先瞒一阵,他这头理顺,就把四个人叫一起吃顿饭。
他现在不方便去黎寨,这会给弟弟的生活带去巨大的变故。
他跟谢岩说:“我们先走别的礼,这头忙完,你去一趟黎寨,找黎峰,约他到县里吃饭。”
谢岩:“……”
果然是黎峰。
难怪他看黎峰不顺眼,原来是注定的情敌。
他不想去找黎峰,他夫郎这么好,万一黎峰后悔了怎么办。
他说一句不想去,被陆杨笑话了好久。
陆杨笑完,他还是不想去。
陆杨又忍不住笑,久违的,真正的岔气了。
岔气时,他是胸腹侧面疼,捂住的地方不一样,喝热水都不管用。
热水失效,谢岩慌得不行,等过了会儿,陆杨好了,他想带陆杨去医馆看看。
陆杨不去。
看病花销大,诊金贵,抓药贵,药又不是吃一次两次,他们耗不起。
这间铺面还没真正红火起来,等能稳定日收一两银子,他就会去看郎中了。
陆杨跟他说:“你不用怕黎峰,我教你,你表现出对我弟弟的兴趣,他会比你还怕。”
谢岩心急,没细想就答应了,怕陆杨又肚子疼。
陆杨看他答应,还是笑了。
“你不是见过黎峰吗?你真这样,他能把你揍得找不着北。”
谢岩立即说:“那我不去行不行?”
陆杨笑眯眯道:“你不去,那我只好亲自去了,到时候我离不开黎寨……”
谢岩:“我去!”
陆杨笑趴在他身上。
他家状元郎真是好懂啊,心思都写脸上了。
以前是戳他一下,是想他动一动。
现在却爱逗他。陆杨知道应该节制,以谢岩的在意来取乐,会消磨他的耐心喜爱。可他很难忍住,他真的很享受被人在意的感觉。
如果他家状元郎能每天在他耳朵边嘀嘀咕咕地念叨,说爱他,喜欢他,离不开他,他能喜死。做梦都会笑醒。
人开心,就有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陆杨想着事,谢岩又朝他撒娇,想要他去医馆看看。
陆杨不去:“我没病,我就是笑岔气了,气,你懂气吗?它是在身体里到处乱走的。你看它都不是一个地方痛,说明我没病。”
谢岩说不过他,但知道主要原因是因为没钱。
要是有钱,不管有病没病,让郎中摸摸脉,求个心安也是好的。
他想出门一趟,去书斋再问问。
都已经腊八了,藏书怎么还没有到。
他想挣钱。
他还想起一件事:“对了,月中的时候,我能去县学领钱,有五钱银子,还有三十斤陈粮。”
五钱银子,够诊金了。
他眼里都是怕。人可以很坚强,也可以很脆弱,昨天还能下地干活的人,改天一场病就能带走。
他爹就是这样没的。染个风寒,拖一个冬季都没好,刚开春就过去了。
他跟陆杨说:“我们先不抓药也行,先看看是什么原因总岔气,问问怎么养,我们在家养养?”
陆杨低头不说话。
谢岩又说:“开年后,也就二月里,就有小童生考试,他们要找秀才担保,我也能挣一些钱……”
陆杨心里酸涩,对于医馆,想去又怕。
银子可能是借口,但他害怕是真的。
他不会说出来。
他跟谢岩说:“也不急这一时半刻的,等正月里,你去学堂了,我就去医馆,再等一个月。”
谢岩跟他谈条件:“我去把黎峰叫来吃饭,你去医馆。”
他板起脸,还挺诱人。
陆杨亲他一口。
谢岩摸摸脸,说:“你不去,就让黎峰把你绑去。”
陆杨是不可能让黎峰绑的。
他一家都是软弱人,就他一个强势。他要是在黎峰面前露怯,弟弟以后的日子就苦了。
他跟谢岩说:“我们不能怕他,你也不能拿他来威胁我。”
谢岩知错了,“那你去医馆吗?”
陆杨含糊其辞:“你再哄哄我,说不定我就去了。”
谢岩竟然有准备,他从小钱袋里拿出了一颗芸豆。
芸豆有着红色的外皮,很饱满,形状也很完美,躺在手心胖鼓鼓的。
谢岩挑豆子的时候悄悄留了一颗,他把红色的豆子当红豆。诗里说,此物最相思。他把这个豆子送给陆杨。
陆杨被他哄得,笑成了小傻子。
“这是我买的!”
谢岩听他语气软了,表情放松下来:“我借花献佛。”
陆杨看他,他又说:“借豆子献夫郎。”
陆杨愿意去医馆了。
“等我见了我弟弟再说。你要努力把黎峰两口子都请来吃饭。”
谢岩答应:“好。”

腊八过后变了天, 乌云层叠,低低压在头顶,厚重不见一丝光亮。
正午的时辰, 走在大街上都灰蒙蒙的。
这种天气很影响生意, 陆杨才遇见过陈老爹,也不敢贸然出门,就在左右邻里之间宣传,说他们家的对联和福字上货了,还有生肖窗花、福字窗花可以买。
上门的顾客, 若是熟客,他就只说新货。要是生客, 他再话赶话的全都介绍一遍。
几家邻居照顾生意,对联和福字买了许多, 窗花也卖了些,喜字卖得少。办喜事的人家都会去集市上采买,顺道就都给办了。
幸好一开始就没写几个喜字,缓慢滞销几天, 也卖给了熟客。
等又落下一场雪,陆杨算着路不好走,陈老爹定然不会到县里来, 就跟谢岩跑一趟东城区,把要买的年礼添置齐全,就近去罗家兄弟家拜访。
外头落雪, 他俩这个天气来, 罗大嫂看得心里不是滋味。
陆杨笑呵呵的:“也没什么,铺子离不开人,雪天客人少, 我俩正好抽出身,先给你们拜个早年,等正月里,我们还来!”
罗大勇和罗二武两兄弟在衙门里,今天不在家,罗大嫂留他们吃饭,陆杨跟谢岩只在家中暖暖身子,喝了茶。
他们还要回村子,从城东到城西有段路,出了城门,还要走官道。天黑得早,下雪了,路难走,实在不方便留。
罗大嫂就问他们:“打算什么时候搬来县里?这也不是个事啊,你们成天来回跑,起早贪黑又劳累,下雪下雨都不休息,身体哪里受得了?”
谢岩听得很羞愧,陆杨还是那副笑脸:“谢嫂子关心,还得再等等,等开春就好了。村子的烂事解决了大半,余下一点,还要两位哥哥帮忙,给我找几个人用用。文的已经上了,该要动武了。”
罗大嫂说:“早该动武了,一帮欺软怕硬的东西,也就你,还跟他们讲理。”
陆杨嘿嘿笑:“这不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吗?我实在没辙,这不,送个年礼,还要拿这些事来烦你。”
罗二嫂问他:“要不我让你二哥带人过去?你看你俩这小身板,万一冲撞了,自己先躺下了。”
陆杨没要,他已经用罗家兄弟的名声来立威了,后来有些官差照顾生意,把傻柱镇死死的,再让他们出面处理,就不合适了。
吃官家饭,难免得罪人。万一被人捉了把柄,两位哥哥要受牵累。现在就挺好,帮他震慑住那帮刁民,给他拖延了时间,再叫些流氓混子过来,闹大了也跟两个哥哥没关系。他会提前让谢岩写好状纸。
“对了,还劳两位哥哥帮着打点打点金师爷,回头我家谢岩递状纸的时候,让他帮忙说说话。”
烂账平了,就该是他们讨债了。
还有那个该死的村长,陆杨绝不放过他。
一村之长,带头欺压良民。谢家一门两个秀才,都是朝廷选拔的人才,有功名的能人。官府得给个说法。
罗大嫂应了。县城小,县老爷跟他们离得远,金师爷近,平时就好喝酒,常跟衙门里的兄弟吃酒吹牛。也经常来他们家串门,都是老熟人。
陆杨再留些打点用的酒菜钱,就跟谢岩趁早回铺子里。
今天去不了乌家,次日夫夫俩一起上门。
乌家父子还没回来,管家客气,和上回一样,请他们进屋坐。
主家不在,他们不多留,谢岩留个信儿:“我家铺面开起来了,我这阵子都在铺子里,乌平之回来,你告诉他。”
陆杨扶额。
果然人学说话简单,会说话很难。他家状元郎怎么还是愣愣的。
他们在县里,就这几家的人情。
陆杨做包子,买肉频繁,已经跟刘屠户说好了,猪崽一定会给他留着。
前几天下了两窝小猪崽,太小了,一般农户养不活,正月后刚好抱去养,那屠户说给他留五只。他磨嘴皮子,说定了八只。
养猪有死亡率,家里地都卖了,养少了怎么挣钱?
他还要靠猪崽来拉拢人,让陆家的亲族靠拢过来,以后彼此帮扶,免得上溪村那群无赖反复。
等天晴,谢岩刚好回陆家屯走礼。
两个爹的年礼送一送,现在跟大伯一家亲近,年礼也得备一份。
陆杨不跟他同行,自家亲戚,谢岩早表现出愣性子,两个爹不会介意,阿青叔眼清目明的,知道谢岩没旁的心思,偶然讲一句错话,可以包容。
从陆家屯离开,就能顺道去黎寨了。赶在年底之前,把这事儿说开。
陆杨计划得好好的,没想到久等不到消息的书斋来信儿了——藏书到三水县了!
这是要紧事,除了谢岩没人能办。
谢岩去了书斋,陆杨也不好委托别人去黎寨,就把日子推迟几天,等谢岩空出手,再走一这趟。
谢岩到了俗话书斋,脸上挂笑,喜意藏不住。他终于能挣钱了!
这回银子到手,再去黎寨,把黎峰两口子请过来,就能带陆杨去医馆看病。
手里有钱,他再撒撒娇,陆杨说不定会同意抓药喝。
他高兴得很,总是平静没什么表情的寡淡脸庞都变得生动。
俗话书斋的东家姓金,人很富态,个子中等,举止斯文,脸上却尽是急切。
他看谢岩笑呵呵来赴约,也跟着笑了:“谢秀才胸有成竹啊?”
“嗯!”谢岩直白问他:“这次是什么价?”
金老板引他去茶室坐,里面文房四宝都打点好了,还安排了小书童伺候笔墨,茶水糕点都已上桌。
他笑道:“谢秀才,你变得有人情味儿了。”
以前金老板也跟谢岩打过交道,这书生呆头愣脑,两眼睛只看得见书。
金老板看重他的本事,有意结交,每回过来都是热脸贴冷屁股,后来发现谢岩是爱书之人,书斋有书,两边往来断不了,就把这关系交给掌柜的维系。
一晃快两年,谢秀才会卖包子了,也会问价了。
他说:“老样子,我这儿的书你随便看。你是读书人,应该知道这个承诺的价值,更别提你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三两银子的润笔费,事成之后,我赠你一套书,任你选。”
谢岩以前就拿一两左右,跟别人卖手抄本的书籍差不多。
他听乌平之说过,这个本事本身是无价的,再少不能低于五两银子。物品因稀缺而贵,他这个本事就是叫价的东西,除了他没谁能做。
谢岩皱眉思索,记起来陆杨还请人打点金师爷,就问他:“金老板,县里的金师爷跟你是本家吗?”
金老板说:“他是我嫡亲兄弟,你认得他?”
谢岩努力组织语言,跟他说:“我就不讲价了,你帮我跟他说说,我改天递状纸去衙门,让他帮我说说话行不行?”
金老板惊奇。这秀才真是不一样了,还会打点人情了。
虽然生疏又僵硬,好歹开口了。
金老板没急着应,问他是什么状纸。
谢岩简要说明。金老板一听是村长带头欺压,好些刁民闹事,差点逼死他们母子,就把事情应下了。
不是谢岩欺负别人,这事就好办。
全是些村里人,无权无势,无依无靠,最大就是个村长,能顶什么事?帮就帮了。
谢岩更是高兴,价钱比预期低,但他家夫郎说过,人情无价,尤其是求人办事的时候,钱多钱少的,能办事就值得。
他抓紧看书,要把这差事做得漂亮点。
谢岩牙牙学语时,是从念《三字经》开始。
在他爹去世之前,他的日常就是跟书籍打交道,阅读速度日积月累的养出来,金老板站他身侧,还没看完一行字,谢岩就翻页了。
别人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谢岩清楚,并不是。他只是近乎过目不忘,每一次看书,都比别人记得快,印象深。
要整本记下来,他要认真对待。这跟接受考验的账本不一样,那是短时记忆,看完就写,转头忘了也没关系。
藏书则要连续几天熟悉,要保证默写不出差错。
他通读三遍,再才反复闭眼回忆,偶尔翻看一下。
金老板进屋不足半个时辰,眼看着谢岩已经开始背诵,纸上还没写下半个字,叫来的小书童站旁边都显得碍眼,一时眼睛都瞪大了。
陆杨照料好铺子里的事,看天色见晚,过来书斋找谢岩。
王掌柜的没带他去茶室,只在外头的窗缝看了眼。
脸是那张脸,认真的表情也是寡淡平静的,偏与呆愣完全不同。这时候的谢岩有种别样的吸引力。
陆杨在外看了好一阵,才低声问王掌柜:“他今晚能回家吗?”
王掌柜不知道。他们计划里,谢岩今晚肯定是住县里,抓紧把藏书多看几遍,趁早把内容默写下来。
茶室里,谢岩放下书,跟金老板说:“我看完了,今晚就开始写,我先回家了。”
金老板:?
窗外的陆杨见状,让王掌柜的领他进屋说话。
谢岩看见夫郎,喜不自禁,骄傲劲儿藏不住。他有用了!
陆杨先跟金老板见了礼,才问谢岩:“都记下来了?”
谢岩肯定点头,“回家就写。”
只是默写,不用带藏书走。
他想得美,金老板不同意。
藏书明早出县,今晚就在这里写,书童会从后面往前抄,谢岩要是哪里陌生,还能就近检查。他不放人。
陆杨理解,谢岩理智上也是理解的,但他离不开夫郎。
陆杨摸摸他的手。金老板阔气,一个屋子烧三个炭盆,谢岩的手很暖和。
他说:“就一晚而已,要是提早说了,我留下陪你也行。现在家里就剩娘一个人,让林哥哥照看也不行,她晚上独自在家会怕。你想我陪着你,还是回去陪着娘?”
谢岩对搬来县里的事更加热忱。
“你陪着娘,我自己没事。”
他是男子汉了。男子汉说着没事,手却抓着夫郎不放。
陆杨跟金老板说:“您看,都这个时辰了,不然让他先吃个饭吧?”
吃饭好说,人留下,金老板一定招呼得好好的。
陆杨多坐了会儿,陪他一起应付了一顿,然后起身回家。
谢岩眼神不舍,魂儿也要没了。
金老板也回去了,今晚辛苦王掌柜在这儿陪着,看看谢岩还有没有别的需要。
王掌柜打趣谢岩:“谢秀才,你刚成亲不久吧?”
谢岩没听出来打趣:“对,我们很好。”
王掌柜又没问他好不好,他笑道:“刚成亲是这样,小夫夫黏糊,日子过久了,互相都不耐烦见面了。”
谢岩不爱听,看他一眼,也不搭理了。
杨哥儿还说他不会讲话,他看王掌柜才是不会说话的人。
他提笔,早点默写完,早点回家。
要拿的书他都想好了,让金老板送他一套煲汤书。
他也有着小聪明,科举用书都很贵,让金老板送一套,金老板或许会怪他没眼色。
煲汤书很多人都会买,价格低一些,用陆杨的话来说,这是薄利多销。他多要几本煲汤书,金老板不会有意见。
想完,他彻底定心,挥洒笔墨。
另一边,陆杨拐出两条街,上了傻柱的驴车。
陆林往后看:“你家秀才相公呢?”
陆杨有点失落:“老板事急,留他住县里赶工。”
陆林对读书人怎么挣钱的事很感兴趣,在他的认知里,都是写字、教书,没旁的了。
陆杨一说,他才发现,写字跟写字也是不同的。谢岩的字贵,因为谢岩的脑子好。
供读书生也贵,供读十几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
回村已入夜,陆杨回家跟赵佩兰说了事。
赵佩兰听闻缘由,比他习惯。
她说:“阿岩以前也经常住书斋的客房。”
陆杨记下了,他在县里吃过,晚饭只添了一点儿,跟娘吃个热闹。
今晚没有状元郎陪睡,陆杨可以一个人在炕上打滚,他洗漱收拾完,躺在炕上却怎么都不习惯,平躺着感觉胸口透风,侧卧着,总感觉半边胳膊被架着了,不知要落在哪里。等他从柜子里翻找出谢岩的棉衣,塞怀里抱着,手臂才自在了。
有了舒服的姿势,陆杨也睡不着。
他想谢岩。再次从被窝里钻出来,他点上蜡烛,从自己的棉衣兜里摸出小钱袋。
他的钱袋里,用纸张包着一些他舍不得吃的瓜子仁,还有一颗红芸豆,再是谢岩写给他的情诗。
人再忙碌,总能见缝插针的抽出些许空闲。
陆杨习惯在忙碌之中找乐子,情诗一天念熟一句,纸上大部分字,他打开看,就认得了。
他知道,这种认得是短暂的、有局限的,把诗词拆开,摆在他面前,他可能只认得出几个字。但这一刻,他心里感到甜蜜。
纸上最后一句,是赠红豆那天,谢岩添补的——此物最相思。
陆杨盯着这句看好久,忍不住想,谢岩为什么要藏红豆呢?他们明明每天见面的。
天天见面,还会相思吗?读书人是不是都这么酸啊?
夜里寒凉,坐一会儿他就冷,又一次钻回被窝。
陆杨翻来覆去,突然想到,他回家之前才见过谢岩,到现在,最多就两个时辰,他也在相思。
原来不是读书人酸,是有情人酸。
大咧咧的陆杨,想到“有情人”,莫名脸红耳热。
他暖了身子,定了心,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睡得很熟。
谢岩在书斋彻夜没睡,紧赶着默写,到清早,藏书被金老板送走,他胳膊肩背都发酸。
金老板招呼人给他捏肩捶背,谢岩躲来躲去,不让人碰。
金老板无语,对他这种人性子,一捏一个准。
“谢秀才,捏肩捶背这种事都等着夫郎来做吗?你不心疼他累着?”
谢岩心疼,短暂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他不要别人碰他,他不舒服,他起来走两步,活动活动筋骨。
金老板见状,不提了。
早上吃饭,他特地叫人去买了肉包子。陆杨做的肉包子。
谢岩看着包子,心里想念浓郁,要见见夫郎。
金老板都不稀得笑他:“你又不是蹲大狱,急什么?”
他拿另一件转移谢岩注意力:“我跟我弟弟说了,他前天吃酒,还有两个官差也说了这事,他都答应了。你把我这书写完,就能去写状纸了。把那些人告了,你们没有后顾之忧,直接搬来县里,你想怎么见你夫郎就怎么见你夫郎。”
此言有理。
谢岩吃完包子,再次哼哧哼哧奋笔疾书。
陆杨怕影响谢岩,特地等过了早饭时辰,才来书斋看他,又是在窗户外。
一晚没见,谢岩憔悴了许多。肯定没睡觉。
陆杨生气,回头看王掌柜的:“这是做什么?挣你们一点银子真难,哪能不让人睡觉啊?”
王掌柜冤呐。他一把年纪也熬红了眼。
“陆夫郎,不是我心狠,是你家秀才相公人太狠,我昨晚都求他去睡觉了,他一直说再写一页,再写一页,写着写着天都亮了。我想着,天亮了,该休息了吧?再不济,吃个饭也行啊,他也不休息。你那铺子什么时辰开门你知道的,还是我们东家买了你做的包子,他才停笔吃饭。”
陆杨听完,心里不是滋味。
他又问:“那这要写多久?”
谢岩写字速度快,也是多年练出来的本事。他不爱跟人说话,又很享受把书背下来的满足感,经常独自坐书桌前默写。
他爹在的时候,家里不缺纸墨,消耗得起。如今不常执笔,练一阵,找回手感,又是能落笔如游龙,书写速度很快。
藏书后半段是书童抄录的,金老板看他写得快,让谢岩默出整本来,到时两边比对。后半段无误,前面的内容误差就小。
王掌柜说:“也就今天的事。”
快一点,今晚可以回家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