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姚夫郎说:“大峰让我去买馅饼吃。”
姚夫郎随口问:“什么馅饼?”
陆柳就把这饼子的口感再加工描述了一遍,他从黎峰那儿听说的时候就嘴馋,他嘴馋就爱幻想口感,如此这般一说,姚夫郎也听馋了。
姚夫郎对着赶车的男人说:“大强,你听见没有,大峰让陆夫郎买馅饼吃,我也要吃。”
黎强对夫郎也嘴欠:“那你让大峰也给你买馅饼吃。”
陆柳:“……”
这什么人啊,姚夫郎为什么会嫁给他?
姚夫郎才开口,就被男人拒绝了,心里不爽,脸色也难看。
陆柳拍拍他的手背:“没事,大峰说这个饼子很大,我们一人一半!”
姚夫郎惊讶之色藏不住,他们在寨子里大大方方,有什么东西左右邻里之间会分一分,大多都是便宜货,人情往来罢了。
正经去县里,哪怕买个馒头,都不会掰一半分别人吃。花钱买的东西总是精贵。
他听得感动,但他不要。
“不用,我有饼子吃!”
陆柳笑笑,没硬要他吃。
饼子还没买呢,等买了再说。
出寨子前,又上来三个人。
姚夫郎给他介绍人认识,有姚夫郎的本家嫂子,叫她姚二嫂,还有两个夫郎,分别是陈夫郎和苗夫郎。
陆柳听见姓氏,就知道他们也是县西这几个村的人。嫁到黎寨,娘家不远。
其中陈夫郎还跟他家有亲戚关系,是陈桂枝大哥家的孩子,简要来说,是黎峰舅舅的孩子,比黎峰小,要叫表弟。
陆柳到黎寨,习惯没变,不爱出门,现在就跟姚夫郎玩,山脚下这一片地方都没走完,还没跟陈夫郎打过交道。
他望着陈夫郎笑笑,陈夫郎冷淡点头,然后拉着苗夫郎说话。
陆柳对这种态度很熟悉,这是不愿意搭理他。
没关系,他跟姚夫郎玩。
“你今天要买什么?我以前赶集少,不知道买什么好。”陆柳问。
没想到,陈夫郎听见这句话,反而理他了。
“你是县里小哥儿,你赶集少应该的,你见过世面,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陆柳侧目看过去,不知道这位表弟怎么对他有这么大的意见。
他想了想,哥哥确实是县里长大的,陈夫郎这样说没错,就点头笑道:“你说得对。”
然后继续望着姚夫郎:“我跟着你,你买什么,我看看。”
姚夫郎还没开口,陈夫郎就生气了:“你瞧不起谁呢?县里小哥儿怎么了,还不是嫁到山沟沟了!”
陆柳真是莫名其妙,他怕这种大吼大叫的人,他想躲起来。可是他现在用的是哥哥的身份,哥哥的厉害是出了名的。
现黎峰不在,他也没法躲到后边。他呼吸变得又急又短促,只憋出一句:“瞧不起你。”
话短,攻击力强。真诚又伤人。
陈夫郎都要跳脚了,姚夫郎跟姚二嫂劝架,陈夫郎连车都不坐了,直接跳下车。
苗夫郎看好友下车了,愣愣地左看右看。
姚夫郎说:“怎么了?他闹你也闹?你没发现他无理取闹?要走赶紧走,来回几十里路,把你腿走断!”
苗夫郎不走了。
后边陈夫郎大骂:“一群势利眼!”
姚夫郎被他骂出火气了,结果他那个嘴欠的男人居然会护着他,帮忙吵架。
黎强直接停车,下来就冲着后头骂:“你清高,你怎么不冲你哥哥大吼大叫!欺软怕硬的东西!早知道你这样,我大早上的拉你做什么,受这闲气!”
车上众人都对黎强投去惊讶又欣赏的目光。
陆柳跟姚夫郎说:“大强心里有你,你看看他,一听你被骂就急了。”
姚夫郎知道黎强的性子,他觉着黎强就是自己嘴欠想找人吵架撒火,可不知为什么,他听陆柳说大强心里有他,竟然感到羞涩。
“也没有,哎呀,陆夫郎,你说话太直白了!”
陆柳嘿嘿笑。
清早一个小插曲,被这个打趣带过。
他们一路往县里走,话题自然转到要买什么,想看什么,盘算着银钱,互相说说怎么省钱。
另一边,上溪村也有驴车往县里走。
店铺开门,陆杨跟谢岩每天都会去铺子里。
因陆杨说了,要卖对联和喜字福字,谢岩把笔墨纸砚都带上,到铺子里不闲着,有客人就帮忙招呼招呼,没客人就练练字。
俗话书斋的老板还没来找他,不知藏书什么时候到。
他有些心急,总感觉欠着别人什么,心里不踏实。
陆杨笑嘻嘻摸他心口:“不踏实?让我摸摸,我没摸出来啊,怎么个不踏实法?你是不是骗我摸你?”
他把便宜占了,还要倒打一耙。谢岩也不生气,适应性超强,已经能按住夫郎的手,让他再仔细摸摸。
陆杨笑得乐不可支:“行呀,状元郎,你学得真快,哪天也调戏调戏我,我很喜欢的。”
他都说了,谢岩就记下了。
“我想想。”
陆杨笑意更浓,挨着他贴着说话:“怎么这么呆?调戏人还要想?你以为这是写文章啊,还有固定的说法?”
谢岩大诚实:“我会的不多。”
陆杨又不介意:“你试试看嘛。”
谢岩就近在他脸上啃了一口。
陆杨表情呆滞,然后摸摸脸,他感觉脸蛋在升温。
他家状元郎会的真少,竟然只能跟他学习怎么啃包子。
陆杨脸蛋红红,话语依然奔放。
他问谢岩:“你有没有看过那种书?就是那种,煲鸡汤的书。”
谢岩看过,在书斋看书的时候,失误翻开过,打开一页就放回去了,正经看完的一本都没有。
陆杨有了主意,他跟谢岩说:“那个书斋老板不是让你看藏书嘛?藏书又没送来,你去那边转转,找几本煲汤的书看,这对我们好。说不定照着前人的经验煲汤,我们能更快的有孩子!”
孩子……
谢岩还没考虑过这个事情,他看陆杨好高兴,也笑了。
“行,等会儿铺子里不忙,我就去看看。”
陆杨一个人就忙得过来,他指指赶车的壮丁:“这不是还有傻柱嘛?你就去看,万一以后别人不让你随便看了怎么办?”
谢岩想说不会的,看陆杨眼睛亮亮的,就答应了,“好。”
赶车的傻柱:“……”
我为什么是个人,我为什么不是头驴子。
看书不赶早,先帮着把铺子理顺,谢岩才走。
店铺正式开张,只做肉包子,种类太少,有些客人上门,会空手走。
陆杨又添置了十个蒸笼,从家里就带来了馒头和花卷,都是蒸好的。
馒头有两笼,花卷三笼,还有一笼陆林包的肉包子。
手艺要练,包得不好看,陆杨也拿来卖。
他都想好了,没露馅儿的包子,就是普通包子,不爱吃透油包子的人就买这个。
稍微露馅的包子,那就更好卖了。他直接说肉太多了,没兜住。爱吃肉的人一听就买了。同样的价位,肉多的包子更划算。
到了铺子里,陆杨就再包些肉包子蒸上。
他包包子手速快,有个三笼六十个,他就停下,到前面来替下谢岩,让他抓紧去看书。
男人在走在外边,手里没钱不行。
陆杨给他拿了一串钱。
一串钱就一百个铜板,看起来很多,在县里下个馆子都不够,他是怕谢岩看书饿了渴了,书斋老板不招待他这个不买书的闲人,只好自己出去买吃买喝。
不管怎样,肯定比买书便宜。
谢岩接了,塞小钱袋里放好。
陆杨看他这样听话,嘴巴发痒,在店里,人来人往的,他不好下嘴亲,就问谢岩:“怎么让你看这种书,你就这样积极?”
谢岩实话实说:“想学煲汤。”
陆杨:“……”
好正经,好认真,希望他考举人也这个态度。
他挥挥手,把他家状元郎赶出去学煲汤,然后开始新一天的生意。
陆杨是放得开的性子,他不像别家掌柜伙计一样随缘卖货,店铺没客人,他就会到门口吆喝,开了店,还跟小摊贩一样,周边几个店老板都很佩服他,看他得闲,就会过来串门,跟他搭话。
“陆老板,你也太拼了,实在没伙计,叫个亲戚来帮工也行啊,我跟你说,村里好多人想到县里来,工钱随便开。”
陆杨不跟他们卖惨,难处只说供读。
“我家相公是秀才,读书费钱,我这生意少,这不是想着能省就省吗?年节眨眼就过去了,他还要上学呢,各处都是开销。各位老板,我叫你们一声老爷,你们看着有什么需要,就在我这儿买,让我挣个一文钱两文钱的,算你们资助我家状元郎读书啦!我记着你们的好!”
“呵呵,陆老板真是会说话。我还没见过你这样的秀才夫郎,就冲你看得起我们,这生意我跟你做!”隔壁酒铺的丁老板笑道。
跟个秀才相公交好,对他们来说没有坏处。
考不上就当普通邻居,考上了,还有点情谊。
旁的不说,能搭着受点庇佑,少点流氓混子来闹事,他们就万事大吉了。
丁老板还问陆杨:“你这招牌还没做?”
陆杨想做来着,开门没幌子,铺面都不显眼。
谢岩说等一阵子,等乌平之回来,会送他们一面好幌子。
好幌子要用好布料,陆杨心动。
乌家开布庄,不稀罕这点东西,可他们手头紧,能省则省。
他说:“已经在做了,我相公办的,他这人认真,我也不好催。”
他们就来串串门,寒暄几句,就不在这里耽搁生意,各自都买了几个肉包子走。
丁老板买得尤其多,他一家人都爱吃,前天照顾生意买了尝尝,一吃就爱上了。
丁老板会来事儿,陆杨又忙一阵,抽空过去打了三两酒。
酒跟水一样,三两没多少。倒出来就一碗。
这样买着小气,陆杨说:“说出来不怕你笑,我还没喝过酒呢,我先尝尝味儿。”
丁老板不戳穿,笑呵呵给他打了一碗。
两人都是有眼力的,这一看就比三两多,陆杨回头送了两棵白菜过去,邻里关系就维系结束。
傻柱在墙角缩头缩脑,对陆杨的恐惧更深了。
他们来县里,屁都不敢放。陆杨如鱼得水的,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现在怀疑陆杨到他家说的话都是忽悠人的,他要跟他娘好好说说,远着点陆杨,这人真的不好惹。
陆杨使唤他:“再搬些萝卜出来。”
萝卜比白菜便宜,卖得快。
傻柱飞一般地跑了。
另一边,谢岩到了俗话书斋。
他最近如饥似渴的学习,在铺子里看陆杨人来人往的说话,又长进了一些。
过来是找煲汤书的,开口却先问藏书到了没有。
“快腊八了,我心里记挂。”
他没忘记书斋老板的事,掌柜的高兴,跟他说:“就这两天了,我看你们铺子开起来了?到时我会去请你过来。”
谢岩点点头,再才问他:“我想看看书,这里方便吗?”
掌柜的答应了。他们以前跟谢岩合作的时候,都会让谢岩免费看书。
合作马上要来了,虽说买了包子,但包子是包子,书是书。
他说:“你要看什么书?我让伙计找出来,你去茶室看,我再给你点个炉子,看书暖和。”
谢岩抿抿唇,难得不好意思。
他垂眸说:“我自己找吧?”
书都在架子上,他要找就找。
他找书的时候,陆柳跟姚夫郎经过了书斋门口。
谢岩眼角余光瞥见个熟悉身影,侧目看去,只见陆柳跟姚夫郎两个人,边走边吃饼子,一口一句好香,笑得眼睛弯弯,满脸幸福。
谢岩只看着脸熟,就喊道:“柳哥儿?你怎么来了?”
陆柳从小到大都叫柳哥儿,他听见声音,想也没想的应了。
回头看见是谢岩,差点把饼子吓掉了!
姚夫郎又不知道陆柳是柳哥儿,他也回头看了眼,然后跟陆柳说:“不认识,应该不是叫我们的。”
陆柳硬生生扭过头,跟姚夫郎继续往前走,假装不认识谢岩。
姚夫郎看他脸色不好,问他:“你怎么了?难道你认识他?”
陆柳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怎么会认识他?”
姚夫郎说:“你是县里长大的嘛,嫁给大峰之前,有两个熟人也正常。”
陆柳只会干巴巴笑。
谢岩出了书斋,站在门口,愣愣看着陆柳的背影。
他呆滞……怎会如此?
他茫然……他做错了什么?
他无措……要不要追上去?
然后他失神坐到书斋门口的台阶上。
他夫郎心里有主意,可能是不方便跟他说话。
为什么不方便呢?
谢岩脑袋空空。
陆柳转过弯儿,越走越慌。
县城真小啊,他出嫁以后,第一次来县里,就遇见了谢岩。
要是遇见哥哥就好了,什么话都好说,怎么会遇见谢岩了呢?
谢岩没追过来,让他松了口气,可他又怕谢岩回家质问哥哥,让哥哥为难。
他越想越是急,不愿意给哥哥招惹麻烦,但直接承认的话,会不会更难收场?
他犹犹豫豫,而谢岩已经下定决心追了过来。
不管怎样,谢岩都不愿意失去他的宝贝夫郎。
谢岩追上来,陆柳就躲不开了。
街上人来人往,还有一个姚夫郎在吃饼子看戏。
陆柳脸上额头都慌得见汗,眼里都是惊恐与无助。
谢岩的迷茫更深刻了,这是什么情况?
他家夫郎是不会露出这种眼神的,他在怕什么?
谢岩思考的时候,智商上线,突然发现眼前这个人跟他夫郎的穿着打扮不一样。
衣裳、鞋子、发带,甚至发型都不一样。
他观察人少,具体到脸上,还看不出细致的差别,但那双眼睛,真的太不一样了。
两人碰面,躲不过去,陆柳侧身跟姚夫郎说:“你能不能等等我?我跟他说两句话。”
姚夫郎吃着陆柳分给他的肉馅饼,吃人嘴短,答应了。
陆柳左右看看,叫谢岩去巷子里说话。
他跟哥哥完成互换,就是在夹巷里。
谢岩跟着他,疑惑问:“你认识我?”
陆柳一听,才发现他可以死不承认的,现在没法说了。
他张张嘴,嘴笨的只会说“嗯”。
两个人到了巷子里,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没人说话。
事情似乎要这样平静而沉默的永远耗下去,只是陆柳等不起。
他结结巴巴问:“你、你有什么要问的?”
这个表情,谢岩立即眼熟了。
他想起来了。
他成亲之前,跟娘亲来赶集采买的时候,和陆柳说话,陆柳也是这个表情,被他气哭了。他后来被娘训了几句,过去道歉,还被强买了一只公鸡。
这是陆柳,那他娶回家的人是谁?
谢岩惊恐后退两步,他阻止陆柳说话:“你不要说,我不想知道,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我很好,你走。当我不知道。”
陆柳:……?
根本不知道怎么办的陆柳,听见他这一串的话,不懂又急。
这是什么意思?他抗拒什么,知道什么?还要不要跟哥哥过日子了?
陆柳张张嘴,想跟他解释一番,谢岩强行阻止:“别告诉我,我已经成亲了,我们现在很好,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今天我们没见过。”
谢岩根本不想追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聪明脑瓜一想就明白,长得这样相似的人,只能是亲兄弟。
换亲而已,没关系。他不管他娶的是陆柳还是陆什么,总之他夫郎在他家,谁也不能抢走。
换都换了,将错就错,他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
他为着夫郎追上来,又为着夫郎从巷子里跑开。留下一个陆柳懵在原地。
这个秀才,好像比相看的时候活泼一些?
那个时候谢岩还没这么多话,也没这么多表情。
谢岩慌得好真实,他很害怕失去哥哥?
陆柳一条条梳理,确定谢岩是离不开哥哥,为此能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心里猛松一口气。
真好,哥哥真厉害,夫君这就跟他齐心了。
不知道他家大峰怎么样,知道真相以后会不会接受。
县城太小了。
希望大峰不要遇见哥哥。
谢岩没法回书斋了, 他一本书都没看,就急急忙忙跑回了铺子。
回来也没话说,喘气就喘了半天, 眼睛跟黏在了陆杨身上一样, 陆杨走哪里,他就看哪里。
陆杨心里急,看他人没事,就先招待了客人,也让他缓缓神, 送走客人,他看谢岩的呼吸顺畅了, 给他倒了杯热茶过来,问他:“怎么了?有狗追你?”
瞧他这慌张的样, 大冷的天,跑得脑门上都是汗。
谢岩摇头:“没有。”
他出汗了,陆杨怕他见风着凉,把他牵去灶屋坐。
今天在铺子里蒸过三笼肉包子, 灶里生火了,坐灶膛口还有余温,可以暖暖身子。
陆杨等他坐下了, 把傻柱赶去前边看店,又问他:“那是有人欺负你?书斋的掌柜不让你看书,把你赶出来了?”
谢岩也说没有。
那陆杨就很莫名了, 又没被狗追, 也没被人欺负,总不能遭雷劈了吧。
谢岩说:“想你了。”
陆杨压住上翘的嘴角:“这是什么值得你跑一趟的事?而且你才出门啊,有没有两刻钟?这就想我了?真黏人。”
谢岩不想说他在路上碰到了陆柳, 真正的陆柳。
他目光不移,说:“我会努力学煲汤的。”
陆杨笑他:“就算这样,也不是什么很正经的事啊?”
谢岩急了,他起身走到陆杨面前。
陆杨靠在灶台上,比平时矮一点,谢岩倾身,与他平视,很认真很认真地说:“那你喜欢什么?我都会学的。”
他眼睛专注地看着陆杨,瞳仁里只剩陆杨的样子,神情没大波动,陆杨却感受到了他的不安。
曾经他也这样渴望期盼地望着爹娘,希望不要被抛弃。
如今他长大成人,再没幼时的软弱,可以为别人撑起一片天,面对这种眼神,才知道传递出来的情感有多沉。
这份沉甸甸的感情,压得他的心很踏实。他不怕负责任,他只怕不被人需要。
陆杨握住谢岩的手,故作轻松,“我喜欢什么你都学?说什么你都听?”
谢岩点头。
陆杨就问他:“那你怎么从书斋回来了?”
陆杨以为,谢岩可能会再推辞一下,或者告诉他原因,却没想到谢岩非常直白:“想你了。”
他为这个答案讶异,然后笑起来,张张嘴想说什么,突然嘴笨,只好又笑笑。
谢岩伸手捂住他的腹部,是他常会不舒服的胃部。
这呆子竟当他真是笑岔气才难受,一本正经的替他捂着,让他放心笑。
他这个样子,真把陆杨逗笑了。
不知为何,人在笑的时候,眼睛也会酸涩发热,想要流泪。
陆杨站直了,仰头在谢岩嘴唇上咬了一口。
“小状元郎,大白天的,不许勾引我。等回家再说。”
说完,陆杨觉得这话太软了,又说了句:“让你下不来炕。”
谢岩也没胜负欲,因这句话,只抓住了重点词“回家”,高兴于陆杨还会跟他回家,眼眸晶亮的应了。
他今天不去书斋,就在铺子里,搭把手卖包子馒头和花卷。没客人的时候,别说视线了,魂都要跟着陆杨跑。
陆杨到街上吆喝两声,他都要跟去,把陆杨黏的紧紧的。陆杨也不觉着烦,笑得见牙不见眼,高兴坏了!
虽然不知道谢岩怎么了,但是爱他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好男人就是让人心情好,嘿嘿嘿。
他们还要回村子,傍晚时分就关门。
收东西的时候,陆杨才看见他买的一碗酒,一碗酒没必要攒着,他们回家之前,就着碗,一人喝了半碗。
酒暖身子,刚下肚,两人喉间的火辣就变成灼烧的热量,让他们身子暖烘烘的。
陆杨拍拍脑门:“你早上回来的时候,就该让你喝,我给忘了。”
谢岩酒量不好,晕晕乎乎往夫郎身上靠。
这副醉态,又让陆杨失笑:“算了,不喝刚好,不然你要晕铺子里。”
回家路上,陆杨跟谢岩盘算着:“加了蒸笼以后,包子馒头都没卖完。这样不行,隔夜的包子味道就不好了,明天让林哥哥一起来店里,他嘴巴伶俐,刚开始可能不习惯,我带他几天,然后我背些包子去别的地方卖。”
谢岩主动揽活,想要分担:“我去吧?我闲着,你叫他来,又要开工钱。”
陆杨拍拍他的大手:“你忘啦?你要写对联和喜字的,写完我一起带出去,到处转转。”
谢岩懵懵愣了会儿,又靠回夫郎的肩头。
不知这酒是什么酒,怎的这样烈,他都坐不直。
路上无话,回家先吃饭。
买菜两天后,陆杨就想了法子出来。各家的菜送到收菜人那里,就先过称,当时就把斤数和菜钱记下,送货到铺子里,陆杨再过称一遍,确认数量,当时就把菜钱结算了。
菜的重量不等,各家略去的零头,在总额上会多出来,多出来的斤数,陆杨也算钱。这些没记账的钱,就是给收菜人的甜头。
所以他们现在回家,不用先数钱分账,能先吃饭了。
家里现在分工明确,作为婆婆的赵佩兰没摆长辈架子,一定要压着陆杨,等小夫夫俩回来,就有热水用,有口热乎的饭菜吃,把人照顾得好好的。
吃过饭,才数钱。
谢岩又没参与数钱,眼睛还盯着陆杨看。
他眼神冒着火,都要把陆杨点燃了。
陆杨串铜板都要串出火星子,使唤谢岩去拿账本记账,把今日开支结余都记录在册,他把铜板装进小竹篓里放好,今天收工,洗洗睡。
白天的陆杨很有干劲,晚上的谢岩很有干劲。
喝完一回鸡汤,陆杨懒洋洋躺着,谢岩却没和他一起躺着,一反常态,翻身虚坐在他的腰上,直直望着陆杨。
他眼神有几分邪气,看得陆杨愣了愣。
一个没注意,谢岩就俯身而下,舔他推间尚未清理的汁水。
陆杨心神震动。
他虽然说是喝鸡汤,但没上嘴过。
他尝试放松,却由里到外的紧绷,数次反复,不得其法,总是僵硬。
陆杨被他的状态逗笑,选择把问题抛给谢岩。
“你还说你没学过煲汤?”
谢岩真是直白得可怕,他说:“我没学过,但我会喝。”
陆杨被他勾得心痒痒,定定看他一会儿,越看越心动。
他抬推,环到谢岩的腰上:“你还有力气吗?”
谢岩用行动表示:“愿效绵薄之力。”
让陆杨笑了他半宿。
陆柳把遇见谢岩的事暂放一边,跟姚夫郎吃完了饼子,就去采买。
姚夫郎要买的东西很多,集市上买一些,又来街上的铺子里逛。
肉类要买,家里没有养鸡,鱼还有一些,他让大强去买猪肉,再买一只鸡。
他自己则了买些红枣和红糖,说这东西吃着补身子。
“我成亲快两年了,还没怀上,两边都催得紧。”姚夫郎是这样说的。
陆柳揣着手套,记得他成亲之前,爹爹也嘱咐他要买红枣和红糖回家。
家里还有糖,他再买些枣子好了,先少买一点,吃完了再来。
陆柳不知要不要买鸡,想着黎峰买了好多肉,还有些鱼没有吃,他就不买鸡了。
余下又添置了些调料。姚夫郎说寨子离县城远,他们不比别的村子,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得来县里一趟,冬季尤其冷,开春又要翻地播种,紧跟着就农忙了,这些消耗品,来一趟,可以多买一些。
陆柳就跟着姚夫郎一起买了好些调料。黎峰要下饭菜,需要味道重一点,他多买了些酱。
吃的办完,要买喝的。
喝的就要买酒、买茶。
农家喝的茶都是劣茶,泡出来很多渣渣,十文钱能买好大一包,家里来客人,茶水管饱。
酒要买一坛,他们都是买的小坛酒,选的本地酒,二十文钱一小坛,有两斤。酒浊,喝着辣嗓子,不够醇厚,味道烈,村里汉子都喜欢。
陆柳买给黎峰喝。
再是穿的。年节添新衣,这是有钱人家办的事。
陆柳好几年才添置一件,今年有了好几件棉衣,黎峰也有,他不买。
姚夫郎挑布料,跟他比划,让他说哪个好看。
陆柳从小就穿得灰扑扑的,喜欢鲜亮的颜色。
姚夫郎也喜欢,但他不常买鲜亮的布料。
颜色亮,价就高。他平时住寨子里,家务活一大堆,打扮得花枝招展给谁看?
陆柳想都没想,说:“给大强看啊,你是他夫郎,你漂亮,他喜欢。”
姚夫郎抿着嘴,没憋住笑:“哎呀,陆夫郎,我们俩买东西,你老说他做什么?”
陆柳茫然。
他只提了一嘴而已。
姚夫郎想要,又说:“那我还要出门见人的啊,买这红红绿绿的布,寨子里的人怎么看我?”
以陆柳的村居经验来说,寨子里的人能把眼珠子黏在姚夫郎身上,看见的人都说好,说他打扮漂亮。
他就这样说了。
姚夫郎笑呵呵的:“行,今天这个钱一定要花了。我买绿的吧?年节成亲的人多,我又不是成亲的,穿红的不好。”
陆柳都说好。
反正大家都灰扑扑的,姚夫郎随便穿哪个颜色都亮眼。
他看铺子里有碎布头卖,搭着买了一些碎布头。
他收拾家务的时候,发现黎峰有些衣裳都破了。
黎峰经常上山,或是剐蹭,或是刺破,或是拉扯,衣服都不大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