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抿了抿嘴,“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
顾文承轻笑一声,“之前你不是说了吗?单会怎么制糖可不行,更重要的是销路。”
姜余虽然今天下午在祠堂说的很有条理,但是后面他想了想,其实自己有地方说的不对。
“他们做出来的糖,可以拿到集市上去买,也可以卖给县城里的铺子,到时候市面上的糖一多,咱们手里的糖自然就难卖出去了。”
顾文承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语气温和的道:“傻瓜,所以我刚刚才特意说了‘销路’啊,你想想咱们的糖是卖给谁了?”
姜余脱口而出,“自然是卖给周老板了……”
突然,姜余说话的声音猛的一顿,他慢慢睁大眼睛,一脸恍然大悟。
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顾文承,姜余脸上突然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我明白了!”
顾文承轻笑一声,“明白了吗?”
姜余用力的点头,“咱们的糖一直都是卖给周老板,而周老板的不是永平府的人,村里的人如果买糖,他们最多也是把糖卖到县城,或许也会卖给码头的其他走商。宁隆县码头那边商户众多,且天南海北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咱们只要牢牢把握住周老板这个销路,随便那些人把糖卖到哪里去,反正威胁不到咱们。”
顾文承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世界大的很,尤其是做生意,眼光要放的长远。周老板一个人能把一个小小的商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自然是一个有眼界的人,咱们同他合作,百利而无一害。”
姜余点点头,一改刚刚的萎靡不振。
“嗯,我知道了。”
顾文承道:“至于找出泄密制糖方子的人。这件事还是交给大伯吧,相信大伯很快就能找出来的。”
姜余想了想,然后点头。
的确,把这件事交给作为里正的大伯,才是最好的。
【作者有话说】
我突然发现这几天收到了几位宝子打赏的鱼粮,啊啊啊啊啊啊作者太开心啦~
转圈撒花~
谢谢几位宝子的支持,作者会努力更新的(握拳)?
顾文承知道姜余因为从小到大生活环境的原因,对某些情绪的感知很敏锐。
目前族里又发生了制糖方子泄露的事,接下来几日恐怕祠堂的气氛不会太好。
姜余若是继续带着村里,恐怕也会被影响到。而且今天吃晚饭的时候,顾文承就已经发现姜余的情绪不太高了。
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小孩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顾文承觉得自己应该得把姜余带出去,远离这种压抑的环境。
顾文承起身把桌子上的书,放进书箱里,一边整理明天去私塾要带的东西,一边思考对策。
“还有不到半个月我就要院试了。我想着,这段时间我还是住到县城租的院子里,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雨季也快到了,若是我在来回的路上淋雨染上风寒,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说到顾文承的事情,姜余果然被转移到注意力,他点了点头。
“文承哥住过去也好,我之前也听顾老太爷提过一两句,他老人家也说最近可能会下雨。”
姜余微微皱了皱眉又道:“可是文承哥住到县城以后,平日里洗衣做饭怎么办?”
顾文承笑着道:“这个不用担心,洗衣做饭的小事我可以自己动手,虽然最近私塾的课业有些多,夫子也比以往管教的更为严厉,但是这些小事我还是有时间做的。”
姜余听完顾文承的话,眼底带上了几分担忧。
“那怎么行?读书已经很累了,哪有时间做其他活计。”
过了一会儿,姜余像是打定了什么主意,他坚定的开口:“文承哥,让我和你一块去县城吧,我这可以去照顾你。”
顾文承推辞道:“虽说今日祠堂那边出了些意外,但是我也看出来了,制糖的活计还是挺忙的。而且族里过些天不是要去府城买第二批甜菜吗?再去府城买甜菜时,小余你肯定也要跟着去。你都这么忙了,我怎么能打扰你,让你去县城照顾我呢?”
姜余站起来,走到顾文承身边道:“文渊和文华两个人都会算账,缺我一个不妨碍的。爹每日还得出去杀猪卖肉,娘待在家里,爹每日卖完肉回家好歹还有一个烧水说话的,这家里如今也只有我一个闲人了。文承哥,你让我去县城照顾你吧。”
顾文承看向姜余,眼里带着笑意:“那就麻烦你了。”
姜余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一点也不麻烦,我能帮上文承哥的忙,已经很开心了。”
顾文承没忍住又摸了摸他的头。
第二日一大早。
顾母吃惊的看向姜余,“小余要去县城住?”
姜余点头:“娘,文承哥在过几天就要院试了,来回这么跑也不方便,我去府城还能照顾一下文承哥,不至于让文承哥住在县城的院子里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
顾母看着姜余,满脸的感动,“也亏你这孩子有心了,把文承交给你,我也放心。”
姜余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两个小梨涡,“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顾文承在一旁看着顾母和姜余说话,自己则是默默吃饭。
吃完饭,顾文承背上书箱前往私塾,而顾母则是给姜余收拾去县城要带去的东西。
“那县城的小院,这么长时间没住人,肯定脏的很。之前哪里的被褥也都带了回来,如今再去住,得重新拿一些被褥,还有……”
顾母一个收拾了不少东西,今天恰好顾屠子是去隔壁村劁猪的,午时回来。
等三人在家吃了午饭,顾屠子赶着驴车,带着顾母和姜余还有一堆东西,一起前往县城。
姜余也就来过一次县城的小院,等他在次前来,发现了以前他没注意到的很多细节。
他之前听文承哥说过,这个房子的布局是一进四合院的样式。
进门以后往里走,就是主屋,进门是堂屋,左右两边是两间卧房,这和顾家的屋子布局很像。
在院子的左边是两间左侧屋,一间是灶房,一间的杂货房。
右侧屋只有一间,是书房,据说房主也是读书人,特意建来读书用的。书房边上是一个不大的草棚,用来拴牲畜。
顾母收拾屋子,顾文承拿着铲子去把房后面生的杂草清理清理,而姜余则是去收拾灶房。
姜余没有进书房,书房和其他房间不同,姜余觉得到时候还是问过文承以后再做打扫的好。
灶房明显是很久没有使用过,锅台可以用,就是太脏了些。说干就干,姜余打了一盆水,挽起袖子开始打扫起来。
三个人,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可算是把这不大的小院打扫的干干净净。
顾母锤了锤自己的腰,“幸好这房子不大,否则咱们还真收拾不了这么快。”
姜余坐在屋里,给顾母和顾屠子倒水喝。
“爹娘喝水。”
顾母喝了一大口水,站起来拍了拍身上,“行了,你就在这里吧,我和你父亲先回去了。”
姜余有些惊讶,“爹娘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吗?”
顾母笑道:“昨天发生了哪样的大事,我又嫌太乱,就没去你大伯家询问情况,等会我和你爹去你大伯家,打听打听如今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姜余点了点头。
“大伯,真的能查出来到底是谁泄露甜菜做糖的事吗?”
顾屠子道:“村里人多口杂,难啊。”
顾母说起这个就是一脸气愤,“难也得查。做糖的活计可是咱们族里的命根子,要是查出来是谁的嘴没把方法门泄露了出去,有他们一顿好果子吃。”
送走顾家父母,姜余看着陌生的小院子里一时间有些怅然,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能住到县城里。
现在这种事,是他之前想都不敢的。
突然,姜余又开心起来,今天来县城时,特意带了自己从府城买回来的饸烙床,等傍晚文承哥回来,他们两个一起吃饸烙面。
只要忙起来,就没时间瞎想了。姜余直接去后院打水,把带来的大骨头洗净。
冷水下锅,把带肉的骨头焯一遍水。然后等水再烧开,下入焯好水的带肉骨,放一点白酒去腥,然后再放入之前文承哥和自己说过的炖肉的调料。
他依次放入姜片、葱段、花椒、白芷、豆蔻、桂皮、小茴香、丁香,开盖把水煮沸,然后把大火,转为小火慢炖。
姜余亲眼看着原本锅里清亮的水,变成了奶白色,并发出诱/人香味。
他炖的这一锅,即可以吃肉,又可以用肉汤来煮饸烙面,之前他在府城见客栈的大厨试过用肉汤煮饸烙面。
当时他也吃了,这样煮出来的面,真的比一般的饸烙面要好吃。
这汤先炖着,姜余去和面,准备一会儿压饸烙面。
顾文承回家,推开门走进小院里,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肉香。
姜余听见声音,从灶房出来,走过去想要接过顾文承背的书箱。
顾文承拦住他,“这东西太沉,我自己拿吧。”
“我能掂的动。”姜余道。
顾文承问:“好香啊,你做的什么?”
姜余道:“我炖了些骨头汤,还把饸烙床拿过来了,晚饭咱们吃用骨头汤煮的饸烙面。”
顾文承眉头一挑,单手提着书箱往屋里走,“这个不错。”
姜余在后面跟着他,道:“文承哥先洗洗,我去压饸烙面,很快就能开饭。”
姜余说的很快就能开饭,还真是特别的快,等顾文承稍微收拾了一下,走到灶房,便发现姜余已经把饭食做好了。
“文承哥尝一尝。”姜余给顾文承盛了一碗饸烙面,然后期待的看着他。
“好吃吗?”
顾文承用筷子夹起一筷子,入口惊艳。
“面条口感筋道,肉汤香气浓郁,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很好吃。”顾文承道。
姜余很是开心,“锅里还有,不够可以再盛。”
顾文承又吃了一口,“小余这肉汤,是用我给的方子炖出来的?”
姜余点头,“对,我还是第一次用药材来炖出来的呢,不仅没有一点药味,味道竟然还这么好,真是神奇。”
顾文承笑而不语,现在社会只要是会做饭的人,基本都知道炖肉要放一些香料,但是如今在这里,那些香料只能在药铺里买。
两个人一起吃完饭,又一起把碗筷收拾好,等进了房间,顾文承突然发现,自己住的东堂屋房间的床上,只有铺了自己一个人的被褥。
顾文承突然警铃大作,他看向堂屋里的姜余,像是随口问了一句似的。
“小余,你晚上睡哪里?”
姜余毫无所觉,他看向西堂屋的方向。
“我住西边。”
顾文承:……
“你都收拾好了?”
姜余摇了摇头,“娘略微打扫了一下,我还没铺床。”
顾文承道:“我之前住在这个房子里,是一直住在东堂屋。西堂屋常年不住人,恐怕里面会很潮湿,而且西堂屋的床破破烂烂的,躺在上面只要微微一动,就会嘎吱嘎吱响。”
姜余完全没想到这点。
他今天一直在收拾打扫,爹娘离开以后,他就开始在灶房忙活,紧接着插空还把文承哥要睡的东堂屋收拾了出来。
至于他自己要住的西堂屋,压根都还没进去看过一眼。
顾文承继续道:“我记得西堂屋的有个窗户也关不太严实,晚上恐怕会漏风。”
姜余听到这里,微微皱起眉头,他白天忙的竟然忘了去西堂屋看看,现在可怎么办?
顾文承此时道:“东堂屋的床大,不如咱俩晚上还在一块歇息吧。”
【作者有话说】
攻:小余,我最近课业多,要去县城住。
小余:那谁照顾你呢?
攻(很明显的强装微笑):没事,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小余:那怎么行?
攻(坚强不屈、猛男落泪):没事的,不用担心我。
小余:我要去照顾你。
攻(假装推辞、内心暗爽):这怎么好意思
小余:我就要去县城照顾你。
攻(目的达成):那好吧,谢谢小余了
今天又是小余被套路的一天~
求评论,求海星~?
顾文承提议两个人住到一个屋子里,姜余可耻的心动了。
“这样的话,我会不会很打扰文承哥。”姜余略带担忧的说道。
毕竟这段时间文承哥读书已经很累,而且每天早上他都需要早点起来先准备好早上要吃的饭。
若是两个人住到一起,他怕早上会吵醒顾文承。
顾文承摇头道:“咱们在家里的时候,也没见你会吵到我。”
一边说着,他一边走到了西堂屋去把姜余的东西拿出来,放到自己住的东堂屋里。
顾文承对姜余说:“咱们还和之前一样就行。”
收拾好东西,准备睡觉。姜余还以为突然换了一个地方,自己会睡不着觉。
但当他躺到床上,头挨住枕头,一股困意袭来,他闭上眼睛,没一会儿便睡着了。
这一觉睡的很好,姜余早上醒的也很早,顾文承此时还在睡。
姜余悄悄起床,结果想穿鞋子,便发现旁边的顾文承睁开了眼睛。
“是我吵到你了吗?”姜余问。
顾文承坐了起来,转头看了一眼窗外,外面的天已经开始蒙蒙亮。
“没有,也到我平时起床的时辰了。”
两个人一起吃完了饭,顾文承前往私塾继续读书,姜余则是一个人呆在家里。
他收拾好早上的锅碗瓢盆,又打扫了一遍小院的卫生以后,姜余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无事可干了。
姜余搬了一个小马凳坐在屋檐下,脑子里想着自己什么事还没干完。
“要不然,我就出去逛逛。”姜余自言自语道。
姜余的行动力一直很强,他把院门锁好,准备出门逛逛。
县城里非常热闹,一大早街上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街道两边是各种买东西的小摊已经早早就摆起来了,有卖菜的、卖玩意的什么都有。
姜余一边看,一边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码头。
此时天还早,太阳刚刚升起,其他街道上的人还不多,但码头这边已经是人声鼎沸。
姜余远远的看着十几个汉子,从一辆船上往下扛货,两边的小吃摊主也吆喝的火热。
“买馄饨嘞,买馄饨。”
“皮包馅大的馄饨哟,四文钱一碗。”
“买炊饼,又香又甜的炊饼。”
“包子,吃个包子吧,早上刚出炉的。”
“……”
姜余转头看过去,便发现有几个做小食的摊贩正在揽客。
一个男人扛着扁担在一旁买炊饼,就这么一小会儿,去他炊饼的人就有六七个。
卖馄饨的摊位前已经占满了人,那些人手里捧着碗,有的站在一旁吃,有的蹲在地上吃。
姜余一转头,竟还发现还有几个小摊主推着车,正往这边赶。
看见这一幕,姜余喃喃道:“竟然有这么多人,在这边摆小食摊,一定很赚钱吧?”
突然,姜余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自己也可以在这边摆摊,若是他也摆个摊,既能在县城陪着文承哥,又能赚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很快,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行不行,他来县城是为了照顾文承哥的,若是自己做起了生意,那他还如何照顾的了文承哥。
或许,做生意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姜余又在县城转半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回家。
“唉,你今天回去吗?”王有信看向顾文承一副准备离开的样子,问了一句。
顾文承转头,脸上露出一个笑:“小余来县城照顾我的,午食我得回家吃,以后我就不陪着你们了。”
王有信看顾文承高兴的样子,嘴角一抽,“行吧。”
等顾文承走了以后,王有信看向李泽,问道:“李兄见过顾兄的夫郎吗?看顾兄这副样子,难不成他的家眷是个天仙?”
李泽想了一下姜余的样子,只能说清秀可爱吧。
“也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王有信拍了拍李泽,“唉,那今日只有你我二人做伴了。”
李泽:……这里就是他家好吧。
顾文承租住的小房子距离私塾不远,走一会儿再穿过一条街也就到了。
回到家,姜余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二人一块吃饭。
姜余讲了自己今天上午干了什么事。
“上午我去码头那边逛了一圈,我发现早上的码头也好热闹,比县城其他地方都要热闹。”
顾文承夹了一根小咸菜,道:“码头人来人往,做工招工的也多,自然是更热闹些。”
姜余道:“我在外面还看见了好多买吃食的小摊子。我想着,族里现在买甜菜越来越困难,估计做糖的活计,也持续不了多久。咱们自家的甜菜有得到十月以后才能成熟,我想着,要是不做糖了,我就来县城摆个摊做些小生意怎样?”
顾文承知道姜余的性子,别看小少年瘦瘦小小的,里面的能量却大的很。
这也是顾文承最喜欢姜余的一点,姜余就像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太阳,不仅行动力十足,还能影响周围其他人。
“好啊,正好这些日子你也待在县城,你可以想一想,自己要做什么生意。”
顾文承接着道:“不过,做生意的事急不得,你可以先去看看你想摆摊的地方,其他人大多都是在做什么营生?摊主们都把摊位摆在什么地方?他们又是怎么定价的?”
姜余想了想道:“码头那边有炊饼、烧饼、混沌、面条很多吃食。我的话,要不然就做饸烙面,咱们县城没有饸烙面,但是我在府城码头上见有人在卖。”
顾文承点点头:“做饸烙面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定价要比府城稍微低一些,毕竟咱这里没有府城那么豪华,而且码头小食定价不易太高,因为在码头吃饭的,一般都是在码头做工的农户,价格太高便会没人买。”
姜余恍然大悟的点头,“我当时心里还奇怪呢。府城客栈里的饸烙面浇头做的特别好,而码头那边的却都是纯素饸烙面,里面就加了几滴酱油,几滴醋,放了些萝卜干腌的小咸菜,只有简单的咸味。原来不是码头摊主不会做,而且如果东西卖贵了,就会没有人买。”
顾文承点头,“聪明。”
姜余眼睛一瞬间变的亮晶晶的,“如果我想做小吃摊,必须得去参考码头其他摊位的价格。”
顾文承边吃饭边提建议。
“我刚刚听你说,码头那边如今小吃摊子已经很多了,那些小摊在码头多年,有的摊位甚至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若是你贸然进摆摊,恐怕会很难。”
姜余秀气的眉头微微簇起,“那,我用肉汤煮面条?”
还没等顾文承回答,姜余先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若是用肉汤来煮面,我们的成本就会大,饸烙面的价格会变高。在码头吃饭的都是普通农户,花三四文钱吃碗面条可以,若是花七八文,恐怕没人舍得。”
顾文承点头,“你说的对。卖饸烙面是可以,但是得想一个又能压缩成本,又好吃的方法来做。”
姜余有些烦恼的皱眉,片刻后肩膀微微塌下。
“我想不出来。”
顾文承摸摸他的头,轻声道:“可以慢慢想,反正咱们也不着急,实在不行可以仿照府城码头拿着饸烙面摊的形式卖。”
姜余听到顾文承这么说,很快便打起了精神,恢复了以往精神奕奕的模样。
“文承哥快吃饭,吃完饭后再小睡一会儿,你下午还得去私塾呢。出摊的事情,让我一个人想就可以了。”
顾文承看着他活力四射的模样,笑笑道:“好。”
下午姜余继续出门观察情况,他手里还拿了一个小本子来记。
他发现路边小摊摆的比较多的都是在码头或者是集市这种来往人的地方。
而铺子,则多是在内城区,那边都是各种各样的铺子,来往的人也大多都身着长袍。
路面也比码头和集市的整洁,两边的小摊毕竟少,若是有小摊,也只是卖一些赏玩的小玩意。
姜余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县城摆摊和开铺子是地区分布的,若是他想要做小食生意,最好还是去码头或者集市。
码头和集市的人多,其中的农户也多,那些人来县城做工,中午不回家所以,基本都会在县城吃饭。
饭食的定价也不能太高,比如码头附近那个买馄饨的,因为是肉馅的原因,一碗里面就十二三的馄饨,还得四文钱一碗。
成年人一碗馄饨吃不饱,因此吃馄饨的人,大多都会再去旁边的炊饼摊,买个炊饼。
一个炊饼两文钱,一顿饭加起来也得六文。
当然,馄饨这种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舍得吃的,更多人是直接去要素碗面条吃,三文钱一碗。
姜余把自己打探到的事,都记下来,然后再计划自己怎么开摊子。
顾文承这边依旧在不停的学习,夫子上完课,交代了课业,就离开了。
顾文承掐了掐略微酸涩的眉心,站起来微微活动活动身体。
此时前方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热闹的谈论声。
“王兄,你真的收到赏花宴的请柬了?”
顾文承转头看过去,就见前方靠窗的位置,几个人正在谈话。
“听说赏花宴的请柬很难拿的。”
“岂止啊,据说赏花宴的请柬基本都在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们的手里,一般都不会流落出来 ”
“听说这个赏花宴学政大人也会去,”
“我的天,这么厉害的吗?”
被叫王兄的人,是个有些微胖,看着大约二十岁的男子,此时他听着周围的奉承的话,下巴微微抬起,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顾文承只是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那宴会他又去不了,多关注也是没有意义。
站在他身边的王有信,听到那群人的谈话以后,则是转身看向窗外,默默翻了一个白眼。
身后的吹捧声还在继续,还有种愈演愈烈的架势。
“万万没想到,赏花宴学政大人竟然也会去。”
“如今快要院试了,王兄若是前往赏花宴见到学政,那岂不是能提起在学政身边留下个好印象啊。”
“是啊,是啊,王兄可真是有本事,这种宴会的请帖都能拿到。”
王富礼笑道:“我也是意外才收到这份请帖的。”
“王兄可别妄自菲薄了,换了我们这些人,那是意外也拿不到的。”
王富礼下巴微微抬起,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似乎是对这些人的吹捧十分受益。
王有信对顾文承小声嘟囔道:“信不信,一会儿他就过来炫耀了。”
顾文承默默鼻子,那个王富礼现在已经朝这边走过来了。
果然,王富礼的声音在他们两个人身后响起。
“这不是有信兄和顾兄嘛。有信兄昨日写的文章极好,顾兄最近也颇受夫子夸赞。二位最近学识提升的如此快,恰好如今我手里这个请帖,明日去参加赏花宴时,能带个朋友一起去。”
王富礼笑着看着他们二人,话锋一转,“可是却只能带一个人去,二人兄台有谁想去呢?”
王有信皮笑肉不笑的道:“劳烦王兄惦记,我就不去了。”
顾文承笑着道:“我自认为才疏学浅,就不去宴会上丢人了。富礼兄还是把这机会留给你身后的同窗吧。毕竟平日里富礼兄同窗好友众多,那可是学政大人参加的赏花宴,想必富礼兄的朋友们都很感兴趣。”
果然,在顾文承说完以后,王富礼就被身边的人给围住了。
开玩笑,那可是学政大人也参加的宴会。
除了学政大人,宴会上文人墨客肯定多的数不胜数,但凡去了能漏个脸,或者结交一个朋友,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肯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王富礼被众人缠住,他恶狠狠的看了一眼王有信和顾文承。
没想到他们两个人竟然对赏花宴完全不敢兴趣,肯定是强装的,他们怎么会不想去。
不过像他们二人这种穷酸的读书人,错过这次,恐怕这辈子也没机会参加这种宴会了。
看着那群人走远,王有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哼一声。
“谁稀罕。”
顾文承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还有几天就要院试了,这时候最重要的养精蓄锐,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宴会什么的,能少参加,便少参加,毕竟考前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王有信没想到顾文承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见解来,一时间对他的感官更好了。
“顾兄说的有理。那王胖子不过是仗着家里有些闲钱罢了。再说,本朝科举考官阅卷都是糊名制,一直到了最后揭榜排名时考官才能看到考生的姓名。王胖子参加宴会有什么用,难不成学政大人还能给他单独加几分。”
顾文承轻笑一声:“王兄说的有理。”
这些日子,顾文承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他把自己的知识和原身的知识融合贯通,在私塾的成绩可谓是突飞猛进。
顾文承甚至觉得,考一个秀才而已,还是很简单的。
姜余则是白天出去逛逛,观察县城码头和集市的市场情况,了解一下要在这里摆摊需要怎么做。
顺便,一直在想他要怎么才能把饸烙面做的既好吃,又便宜。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院试考试的日子。
因为儿子要考试,顾母和顾屠子两个人都来了,一大早三个人一同送顾文承去考院。
姜余觉得他们来的并不晚,但是当他们到考院外以后,便发现这里已经有了很多人。
姜余看见人群中有头发花白的男人,还有莫有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孩。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这两个人竟然是一起要考这次院试的。
他又看了看眼前的人群,心里开始不自觉的紧张,手心都开始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