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场传来男人们打谷的声音,齐声阵阵唱起民间号子,谷子脱粒而出,湿润摊开在太阳底下暴晒。江云分辨不出里面有没有顾承武的声音。
他垂眸一笑细想,应该是没有的,相公和别的人不一样,不唱民间山歌号子。不用花里胡哨的,也能干的比谁都快。
刚想完,高大的阴影落下,为江云遮挡炙热的阳光。熟悉的气息传来,夹杂湿润的稻香。江云抬起眼眸,撑着肚子站起来。
“饿了没?我去准备晌午饭。”都是做好的,端出来就行。
“不饿,我来,你别累着。”顾承武看着他,脖颈里都是刺人的麦粒茅草,挽起的裤脚沾染水田淤泥,光脚踩在青石板上。
江云眉头一皱,进去舀瓢温水给他冲脚,顾承武接过瓢,仔仔细细冲干净穿好鞋。一身的味道,不想靠夫郎太近。
张翠兰和徐婶子张大娘两家回来,说说笑笑也累的不轻,江云慢慢提一壶温茶,直接用碗给大家倒了喝。
“差不多明日能全部收完,打完谷子装仓,苞谷地收完耕出来,紧跟着种些高粱洋芋,明年才好吃。”
“一亩地快,你家没牛,直接用我家那头就是……”
倒完茶,大家咕噜咕噜灌一肚子,凉茶去火,最适合热天喝。江云往灶房端饭,顾承武眼疾手快接过碗碟,不让他动手。
坐在一起吃饭,平日最宝贝的肉,今天也剩不少,都捧着稀饭碗喝。徐大娘男人内敛,和妇人说不到一块儿,见到顾承武,才开口聊几句打猎的话题。
吃早饭,大家伙休息半个时辰,等日头西移,过了最毒辣的午后。才拿上镰刀匆匆往地里去,身体劳累不止,脸上却都是笑,一直忙到夕阳西下。
噼里啪啦的柴火在灶膛爆开,两口锅各自煮面烧水。张翠兰匆匆吃完洗完,立马回床上躺下。
顾承武提一桶水到后院澡房,江云拿上毛巾胰子跟在后面:“要不要给你搓搓?”
顾承武解开腰带,露出宽阔的前胸后背,除了满身陈年旧疤,还有被稻叶割伤的细小口子。
“搓搓也好,沾了一身麦芒,”顾承武说完,从头发中取出一粒,大约是打谷的时候飞溅到身上的。
江云眼下露出心疼,搓开胰子在他后背涂抹,掌下的肌肉微微发硬,带着些许凹起不平。看过顾承武的伤疤,他从震惊到慢慢接受。
洗完澡躺在床上,江云半侧睡,后背靠在顾承武胸膛上。天气炎热起来,床上从棉絮换成竹凉席。
江云怕热,睡梦中时不时推开顾承武,自己挪到床里侧,又被顾承武手臂箍住抱回来,如此每夜反反复复,折腾到天亮。
第81章
最后一茬稻谷割下, 农忙告一段落。晒场扬起打稻谷的灰尘,张翠兰和顾承武从木匠那里,订了四个大谷仓, 装下五亩谷子和一亩苞谷足够了。
晒干的稻子捧在手里,松开指缝,哗啦啦顺着指缝落下,是干燥饱满的粮食声。这几天天公作美, 都是大太阳,稻子一天就能晒干, 保存的好能吃到明年。
“今儿去买肉!咱家美美吃顿新米,蒸干的吃。”张翠兰高兴,自掏腰包,又是买排骨又是买五花肉。
村里有田的,都是好收成。买肉的时候,难得看见剩子领着树哥儿也来, 破天荒一次性买了两斤,不用看也知道稻子收了不少。
江云在家, 站久了腰疼, 喘口气慢慢扶着床沿坐下,手上折叠衣物。
镇上房子租好了,是他相中带铺子的那个。顾承武回来同他说起租金时, 江云没忍住心疼, 嘴巴动了动,下意识摸自己的小荷包,揪的紧紧的。
顾承武拉住夫郎的手,轻轻捏了捏:“原本定下三两一月,但李四捏着那家牙行的把柄, 知道其中门道,最后定成二两五,暂先租六个月。”
六个月起,租金十五两银子,贵是贵,胜在地段好。顾承武没有夫郎生孩子的经验,特意找了生过的妇人打听,才知道生下来后还得坐月子。月子坐不好,以后一辈子都遭罪。
“没,没关系,我会赚回来的,”江云努力扬起笑,心里心疼银子了,最后还是没憋住,干脆埋在顾承武怀里“撒泼打滚”一顿,发泄出来,痛痛快快给银子。
其中一半都是给秦家送糕点赚来的,才捂热几天呢。
顾承武低头凑上去亲一口:“不舍得了?改日我同小栓子上山,猎头大的给你。”
江云眼眸清明抬起:“那我们一起,努力赚钱。”
家里粮食收完,定了明日就走。顾承武今日请假,帮着家里一起把行李装车,该带的衣裳一样不少,要去六个月,时间不算短,全家都出动。
张翠兰买完肉回来,风风火火撸起袖子处理,一边喊到:“武小子,去柴房搬半捆柴来,”说完又自言自语嘀咕,家里柴一点不禁用。
柴房有层阁楼,专放劈开的大柴。顾承武爬上梯子,抽出大柴扔下去,听见夫郎举着一件衣裳喊他。
“这件衣裳要带吗?袖口有补丁的。”江云拿不准主意,镇上和乡下不能比,总要穿好些。
顾承武支起膝盖,半蹲在阁楼上,朝江云手里看去:“带上吧。”
刚拿完柴,准备下阁楼,又听见夫郎举着一只荷包:“我给你绣的老虎荷包,也要带上吗?”
事无巨细,细心询问叮嘱。顾承武眼眸里映着夫郎忙碌操持的小身影,生怕他不够穿不够用,顾承武眼中闪过一丝笑:“都成,你看着来。”
江云放下手,把能装的都装上。最后从箱子底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是成亲时相公送来的聘礼,不是马马虎虎随便买的,而是精挑细选过的。
那时候他战战兢兢,惧怕顾承武,簪子待在头上沉重无比,不敢弄坏一分,到顾家后,簪子也被锁在箱底好好保存。
现在数数日子,也快有两年时间。这个簪子成了纪念的东西,比其他首饰都珍贵。
他出神看着手里的银簪,丝毫没注意身后的人。顾承武手臂绕过江云腰间,轻轻一揽,让人靠在自己身上歇息:“喜欢?我给你戴上。”
江云回过神:“不戴,我想放在那里……对了,你看看,鞋带几双?不够我到了镇上再给你做,还有这些衣裳……”
他絮絮叨叨计划,细数两个人的家当,顾承武跟着一起收拾,最后连大黑小黄的狗盆都没忘记。
今天是去镇上最后一顿饭,张翠兰做的丰盛。小辣椒炒五花,顿大棒骨,一盘子香肠腊肉,炒鸡蛋。重头戏还是新打的稻米,雪白软香,入口是微微甜,单吃一碗都香。
江云靠在顾承武旁边,捧着碗认真吃饭。最近胃口越来越好,除了上个月害喜严重,这个月已经能踏实吃饭。
排骨炖了一晌午,骨头都炖的软烂,骨肉分离一触即分。顾承武拿根瘦肉多的,用筷子把肉剔下来,肉放在江云碗里:“你多吃些。”
江云抬起头,嘴角沾了一颗雪白的米粒,被顾承武轻轻擦去。他笑一下,立马低头认真吃肉,扒拉饭也很香。
翌日清晨,顾家大包小包行李搬上板车,一家人往镇上去。路过村口,坐在一起摆龙门阵的妇人,目光黏在顾家车上。
“啧啧啧,顾家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还专门给云哥儿租镇上的房子。”说话的婶子眼里羡慕,她年轻那会儿怀大壮,可没这么好的待遇。大着肚子也要洗衣服下地除草,月子还没坐完,就要起来收麦子。
“听说,还是医馆旁边的好房子,就怕突然生了请不到大夫,宝贝着呢。”
“谁家不生孩子啊?不怀了身子照样下地干活吗?一个乡下哥儿,整的多金贵似的。”
话越说越酸,说话的妇人撇撇嘴。
“人家乐意呗,谁叫顾家小两口有本事赚钱,乐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没花你的钱,你在这里酸什么?有本事,让你男人也一个月赚十两,你就是坐月子坐到天上去,都不说你。”
这两婆子不对付,说话都恨不得杵死对方。眼看着要吵起来,旁边看热闹的赶紧拉架:“行了行了,一团和气都别吵。还有你也别酸了,要是让顾家小子听见你这么说他夫郎,你没好果子吃。”
村口的争执江云不知道,他坐在厚软的毯子上,没被颠簸到。顾承武驱马,时不时回头看看他。江云身边坐着三只狗仔,旺财不老实,一直嗷嗷叫要下车。
被跟车的小黄吼一嗓子,旺财立马安静下来,趴在前腿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狡诈精明,时不时用爪子扒拉狗盆,表示饿了要吃奶。福崽白崽则是安安静静陪着江云,打完哈欠继续睡觉。
张翠兰走在车边,把旺财提溜起来,怕它调皮撞上江云肚子。干脆直接抱在怀里,一整个制裁住。
县城城门映入视线,板车缓缓进城。这里不是主街,而是北侧门进来的白云巷,巷子连接宽阔大街。左右各四户人家,顾家则是左边第一户。
推开院门,院子比想象中宽敞不少。正对面三间卧房,左侧是灶房柴房一体,右侧没有房屋,一颗巨大的榕树正枝叶繁茂遮住半边天,正是夏天独有的绿意盎然。
榕树下,一张桌子一方菜地,菜地用篱笆围起来,不算大,只能种些小葱小菜。最角落处,是一口深井,可以储水,不用花钱去买。院子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顺着通道走到屋后面,就是茅房,位置隐蔽,味道不会传到前院。
“有两道门,一道在巷子里,是进进出出的大门。若嫌麻烦,也可以直接从铺子的门出。”顾承武来之前对这里了如指掌。
江云认真打量铺子,差不多能同时站五六个人。现在是晌午,铺子外就是大街,街上人来人往,街对面站着不少买菜的老翁。
“听说上一个租住的人,也是在这里做些小生意。后来生意慢慢好起来,跑到府城发展。”顾承武道。
江云比划了一下:“放糕点足够了,”他转过身,拉着顾承武的手小声道:“我很喜欢这里。”
除了给租金时苦巴巴不舍得的样子,顾承武:“等以后有钱了,把这里买下来。”
江云愣愣想,那得要多少银子才够?他掰起手指头,数都数不过来,想起以后捧着银子睡觉的场面,江云笑起来用力点头,伸出手比划:“都买下来。”
院里的榕树欣欣向荣,张翠兰端着盆子,跟顾承武把里里外外都擦干净。江云也拿起扫帚慢慢扫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狗崽子们到了新地方,好奇四处乱跑,一会儿咬野草一会儿打闹,呜呜呜乱叫,最后跑到榕树根下,翘起后腿尿一泡。
“去去去,跟你爹学的坏毛病,”张翠兰拿扫帚把旺财赶走,狗尿腥骚,她铲一铲子土,把狗尿盖起来。
江云看着脚边稳重的福仔和白仔,旺财简直格格不入。江云进灶房,上一家人留了不少茅草在这里。他抱起厚厚一捆,有些吃力往外走。
顾承武眼皮一跳,眉宇严肃下来,走过去接茅草:“不是叫你歇息,有事我和干娘做就成。”
江云顿一下,相公又又又凶他了。只委屈了一瞬,立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白皙的手勾着顾承武,道:“我想给它们搭窝。”
顾承武面对江云,气都气不起来,把茅草放下,捏了捏夫郎鼻尖,真是越来越狡黠了,纯纯一只小狐狸。
江云鼻子被捏的微红,等顾承武安置好狗窝,他才老老实实呆着。
正午的风炙热,一家人终于收拾完,张翠兰把从家里带来的大锅架上早,灶房里看一圈,走出来道:“镇上生活就是这点不好,连柴火也要花钱买。”
一车柴十五文钱,一个月最起码得花三十文买柴,有这钱吃顿肉都够香了。
“幸亏这院子有井,还不用花钱买水。”张翠兰抱怨完,伸头一看井里,水质清澈无杂志,井壁也没长青苔,大约是口新井,还算满意。
江云有些饿了,看着肚子里又在调皮翻滚的小家伙,抬起眼道:“中午吃什么?”
刚收拾完,除了从家里带来的咸肉和鲜米,什么也没有。顾承武看一圈院子,道:“隔壁街有家扁食,带你们去吃,也不必做饭,晚间买了菜再开锅。”
附近人来人往,买吃食的店家不在少数。一家人忙了一晌午,谁也不想动,顾承武提议出去吃,连张翠兰都没反对。
第82章
“呜呜呜, ”狗崽大清早觅食的声音在廊下响起,江云被吵醒,迷迷怔怔睁开眼睛, 对着床顶发呆,半晌后才反应,已经不是在家里了。
没有鸡叫打鸣,一家人都不习惯。顾承武早早醒了, 却没起床,侧身看着江云, 夫郎呼吸均匀,肚子随着呼吸起伏,里面是他和夫郎的崽崽,也不知道生出来是什么模样,像自己还是像小爹爹。
最好是个男娃,便能教他习武, 长大了保护他爹。
“醒了?干娘在灶房做饭,还没好, 你继续睡会儿。”
江云一夜靠在顾承武身上睡, 身子越重呼吸越困难,身后垫着睡能舒服些。他醒过神,慢慢伸懒腰, 小声打完哈欠笑一下, 小鹿眼滴溜滴溜转:“不,我要起来,今天约了干娘去买糕子吃。”
忙了一天疲惫消失,江云睡一夜精神恢复,也不等顾承武给他穿衣服, 自己慢悠悠探出脚下床。
看夫郎恨不得现在就把零嘴叼进嘴里的模样,顾承武无奈:“先把鞋穿好,”他半蹲下,把鞋子往江云脚上套,给江云梳好头发。
穿衣就更加方便了,江云肚子大起来,不用系腰带。镇上有专门为孕夫孕妇做的衣裳,宽大轻松柔顺。顾承武怕江云不舒服,买了上好的锦缎。
打开门,三只狗崽扭动圆滚滚的身子,一颠一颠跑过来,围在江云脚边噌。江云看着三只吵醒他的罪魁祸首,捞起最调皮的旺财,使劲揉使劲揉。福崽和白仔也想被摸,非得凑在跟前。
也不好偏心,江云每一个都抱着,捏捏耳朵揉揉肚子。
顾承武往盆里倒热水,兑些冷水进去水温合适:“过来,给你擦脸,”他叫江云。
和狗崽玩够了,江云把手洗干净,脸上一黑,湿润暖和的水蒸气扑面而来。顾承武力气放的轻,擦脸也不疼。
张翠兰轻轻踢开围在脚边煤炭似的福崽:“去去去,别挡路。”
掀开锅盖,里面是几个杂面馒头,张翠兰拿两个塞给顾承武:“带上吃,趁日头没上来还凉快,赶紧回去把剩下的行李也拉来。走的时候记得把门锁好,还有家里粮仓,把钥匙交给你徐婶子,我拖她帮忙看几个月家。”
“记得,”顾承武点点头,临走前趁张翠兰不注意,偷偷凑在江云耳边轻啄一下。
江云唇瓣微抿,耳垂滴红,悄悄看一下张翠兰,没被发现,才松口气。
顾承武走后,张翠兰把锅里的青菜米粥舀出来,早上配馒头小菜,单独给江云蒸碗蛋羹吃。江云向来乖巧,不婻風吃独食,给她也分一半。
“难得来镇上,房子虽说是租的,住一个月也是住。去买完糕子,顺便买些红绳结,添个喜气。”张翠兰说着。
这件小院虽然看上去新,到底不清楚来历,也不是自己家里修的。张翠兰要买些红色的平安结回来,就怕万一,免得旧房子冲撞江云的肚子。
“好,”江云不懂这些,也不擅自发言,干娘说什么他听着就好。
租的院子在白云街杨柳巷,又是巷子头一户,走几步就能到大街上。穿过两道街口,就是人最多的西市,也是买菜买肉的地方。
江云在街口等张翠兰提篮子,发现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下意识看一眼紧闭的铺门,没卖什么东西,又往别处走去。
铺子能被注意到,也是一件好事。秦家的生意刚做完,房子的租金又贵。江云心思灵泛,做生意的想法愈加强烈。
他会的不多,唯二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刺绣和吃食,便只能在这两个手艺上下功夫。
张翠兰锁好门出来,江云唇角微启,扶着肚子走上去:“娘,我们也做些果子点心,分给邻居尝尝?”
张翠兰一瞬间豁然明白:“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你还别说,这镇上不比咱们村,都是人精,不打好关系不行。还是云哥儿想的周到,咱不是要去买糕子,干脆一起买了,送礼。”
张翠兰风风火火笑起来,江云犹豫,小声道:“我想自己做,拿给他们……秦夫人说我做的好吃,要是别人也喜欢,我是不是也能拿去卖?”
上次赚了七两,张翠兰分到二两多。能靠自己赚钱,不比什么都好。张翠兰看一眼租的铺子,地方不大,摆糕点却正好。她没立即赞成,只是看向铺子,渐渐有些心动。
做生意也不是小事,尤其镇上要缴纳商税,管的严。还得一家人慢慢商量来。总归铺子摆在那里,还有六个月时间。再说云哥儿是有身子的人,她也怕累着。
江云有些失落,手指微动垂下眸,也知道这不是能马虎决定的。他回头看一眼小铺,也有很多路过的人和他一样,路过瞅一眼空荡的铺子,什么都没卖,然后走开。
铺子的事没敲定,该买的东西还是不能少。苏记铺子的酥糕最好吃,城东的乳糕最鲜甜,还有芝麻巷的各种糕点果脯。
江云选了六家生意最好的糕点铺子,各买几样招牌糕点。拿回家同自己做的糕点对比,能吃出不同来。
张翠兰拎着大包小包,路过一家烧陶铺子,相中一口大缸:“乡下地里不是种了许多春菜,家里就三个人,也吃不完,不如买口缸子,回去腌盐酸菜。”
“好,”江云点点头,缸子不贵,买了也能一直用好多年呢。
烧陶缸在后院,前面铺子都是烧好的,张翠兰走进去:“老板,你家缸子多钱?”
店老板从柜台后探出头,看一眼张翠兰,指了指缸子:“看你家怎么用。一尺四十文,二尺六十文,三尺没有,还没烧出来。若预定,定金先给五十文。”他摊开手,就要收钱。
老板语气不大好,江云看一圈,后面又进来几个客人,发现老板对谁都这样。
张翠兰拿起近处一个小的,做工确实好。难怪这老板态度不像做生意的,东西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有做好的胚吗,带我去看看,”张翠兰道,没见过真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
老板看她一眼,懒洋洋起身,道:“在后院,走吧。”
江云没跟上,大包小包东西放在前面,他留下看东西,不能被人顺了去。
铺子生意好,进进出出都是人,店铺门对外打开。江云正对门口,瞧见人来人往的行人忽然被呵斥,遣散到街两边让路。
迎面而来一顶四人抬起的华贵轿子,轿子两边服侍的婢女仆人浩浩汤汤,排场不小。
江云第一次来镇上,对这里不熟,大约是哪个当官家的小哥儿小姐。他没在街上,只在店里瞧热闹。
轿子走后,被遣散的人群才又聚拢起来,对着轿子里的人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压低声音说话。铺子里探出头瞧热闹的人也不少。
有个人啧啧啧,看的眼里都是羡慕:“真是好福气,也不知道是哪家大人的小姐哥儿,投了这样好的胎。”
说话声音不算小,江云被迫听一耳朵。回头看一眼,干娘仍和老板在商量买缸子。他没乱跑,又被迫听墙角了。
“我呸!”口水喷出,语气带着极大的厌恶,吓地江云一哆嗦。
“什么哥儿小姐?那就是个不要脸的狐媚子,说起来我都嫌脏了耳朵,真不要脸!”
说话的妇人话说一半骂一半,引得不明原因的人都好奇凑上去:“你咋这么说?”
“他你们还不知道?那个和县令庶子无媒苟合的狐狸精江墨,搞大了肚子收不了场了,被正室拖到街上打,进了府连名分都没有。谁要是生出这样的有辱家门的东西,不打死都算仁慈了。”
妇人说的煞有介事,也有人不信,一传十十传百的,怎么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他父母就不管管,总不能真放任下去吧?”
提起父母来,那妇人更没好气:“他父母早被关了大牢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子都不是好东西。什么不要脸的人家,才能养出这么不要脸的东西,看一眼都嫌脏。”
话音停止片刻,妇人抬头看看外面,怕被人告状,又怕说大声不光彩,压低声音道:“我娘家表哥的小姨子的小叔子的妹妹在县令府当差,我可听说了,江墨进了府不安分,眼见当庶子通房不得势。又趁着县令姥爷醉酒,爬了县令的床。据说县令夫人气的不清,倒头病了一个多月,他们家大小姐也闹着要杀江墨。毕竟不是光彩的事,家里又是男人做主,最后偷偷给江墨抬了姨娘的身份。”
“!”江云脸色苍白,不敢想他们说的是江墨,也不知道事情真假。
别说是江云,外人听了也难以启齿,低声道:“那岂不是,爬了公爹的床?他家儿子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县令又不缺庶子,指不定外头还有好几个没认祖归宗的呢。他爹看上了,儿子又是个怂包,还能抢回来不成……”
说话声渐渐模糊,江云手脚发冷,不敢让别人知道他和江墨的关系。江顺德夫夫纵然不是好的,江墨也贪图势力,可没想到能做出这种事,江云甚至不敢去想。
家里有一个人出了丑闻,别人也不能幸免。江云不想承认江顺德夫妇和江墨,但是也避免不了自己姓江。
情绪激动之下,肚子也有些疼。
张翠兰出来吓的不轻,忙跑几步扶住:“哎哟怎么了这是,刚才还好好的,天爷。”
江云有些发抖,眼眶微红,凑在张翠兰耳边说了刚才听到看到的,把张翠兰也听的愣住:“他竟然这么……这么”不要脸。
后又反应过来,知道儿夫郎是怕被连带被骂,忙带上大包小包东西,拉着江云回家:“任他是谁,都与咱无关了。当初你和江家的事,村里人明眼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他们是他们,咱们是咱们。要是谁为了这件事再来泼脏水,咱家也不是好欺负的。走,回家去。”
江云情绪渐渐缓下来,觉得干娘说的有道理。他不和江家三人为伍,心里不做亏心事,也不必害怕什么。他不是一个人,还有相公和干娘呢。
第83章
“娘, 缸子可买了?”江云方才听了江墨的事,一时有些急了,被张翠兰拉上就走, 差点忘记正事。
两人回到杨柳巷,张翠兰掏出钥匙开门:“买了,给店家付了五十文定金,有现烧好的, 等退温才能用。说是最快下午,我多给了五文, 让老板送上门。”
缸子可不轻,他们两个人也不一定拉的回来。
打开门,“叽叽叽嘎嘎嘎”的声音喧哗热闹,还有狗崽在一旁好奇旺旺叫。
张翠兰:“哎,这么快拉过来了,我还当要晌午去了。”
江云环视院里, 又进灶房卧房看看。顾承武不在,马也不在, 只是拉鸡的板车回来了。
“相公去箭场了?”江云抬眸问。
张翠兰拿麻绳把篱笆扎紧:“是该去了, 总不好三天两头告假。来了镇上倒也有好处,离武小子上工的地方近,咱做了晌午饭, 还能给他送过去吃。”
箭场伙食自然不如江云做的好吃, 上次江云给顾承武穿衣裳,发现人都瘦了一些,他瘪着嘴,心疼却没说出来。
听干娘说能送饭过去,江云眉眼嘴角露出一点笑, 便立马计划晌午做些什么,才能把人养回来。
夏日热风吹拂梧桐枝梢,遮天蔽日的绿荫沙沙作响。鸡仔鸭仔被圈在树下,简单搭个茅草棚。枝叶茂密,就算下大雨,加上茅草棚也淋不着。太阳大起来,还能给鸡鸭避暑。
福仔白仔旺财生下来,还是第一次见鸡鸭,比他们都小。凑到篱笆外,你吼一嗓子我叫一声。鸡鸭被吓地从这边成群结队跑到那边:小命休矣。
“不可以吓它们,不然晌午我不给你们喝肉汤,”江云教训三只狗崽子,一看见它们三个无辜的大眼,立马又心软下来。
儿子还得娘来管,小黄对三只崽子吼一声,大黑也一口一个叼回窝里,十足的慈父严母的形象。
江云一笑,咋这么像人呢。没了捣乱的小家伙,他拿出谷粒苞谷洒在圈里,今年粮食充足,足够多养几只鸡鸭。昨天去窝里摸蛋的时候,鸡蛋鸭蛋个头都大很多。
忽然听见灶房里张翠兰哎呀一声,以为出什么事了,又听开口:“逛一上午,逛来逛去,忘记买菜了,这还真是。”
以前在乡里,门前门后都是菜地,哪里需要买菜,忽然搬到镇上,还没习惯换了生活方式。
“云哥儿你在家,我往西市去一趟,中午想吃什么?”张翠兰回卧房拿钱袋,挎上竹篮。
江云想一下,眉眼弯弯:“若是有鱼,来一尾便好。”家里猪肉兔肉鸡肉最多,换着吃也腻味,忽然想起许久没炖鱼。
也正好,中午炖一锅,他装一碗给相公送过去。
张翠兰没拿钥匙,家里有人,道:“现在晚了,也不知道西市鱼卖完没有。要没有,明天赶早起,买那新鲜活蹦乱跳的。”
她一边说一边急急忙忙出门,江云在院里慢慢散步转圈,郎中说既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走累了觉得有些饿,坐下拆开新买的糕点,小口尝试。
江云眼睛一亮,酥糕好吃,甜而不腻。乳糕也不错,没有太重的腥味。毕竟都是招牌,能受欢迎也是有手艺的。
江云吃几块,瞌睡有些上来,躺在摇椅上。阳光顺着枝叶间隙溜下来,斑驳碎影洒在身上。江云捏块糕眯着眼睛打盹慢慢吃,一边吃一边吹风一边晃摇椅,听着树叶婆娑,日子慢悠悠,惬意的很。
休息好,才慢慢坐起来往灶房去,开始研究吃食。开铺子的事没有眉目,江云失落一瞬,不想放弃。
江云在镇上逛下来一圈,琢磨出一点门道。云水镇上吃食虽然多,种类却不丰富。小时候外祖和娘传下来的糕点方子,都是这边没有的,他有时候馋了,花钱买不到,便尝试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