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说自己见到秋华年时如何震动,没有说旁敲侧击打听到几分秋华年母亲的经历后如何心如刀割,日夜难眠。
这些东西他不打算告诉生活幸福圆满的孩子们,只想留在自己心中酝酿苦味。
他一生未婚无子,唯一的弟子与心爱之人的孩子阴差阳错下结成良缘,老天在残忍之余,总算留给了他一丝甜头。
文晖阳沉浸在数不清的经年情绪中,秋华年轻轻放下酒杯,听完旧事后,已经做了决定。
“我母亲葬在漳县杜家村,几年之前,我已经帮她和我生父和离了,她生前吃了很多苦,现在久居黄泉之下,总算有了自由和安宁。”
“文先生若信灵魂与来生,可以等我和小舅舅商议过后,向她提亲。”
文晖阳猛地睁大眼睛,半晌后问,“小舅舅?华年你,你知道望舒的下落?”
梅家明面上唯一的幸存者,出事时年仅六岁的梅望舒被没入宫廷为奴后,便彻底失去了踪迹。
文晖阳这些年想了很多办法,一直没有找到他。绝望之时,他总是控制不住害怕那个天真机灵的孩子早已无声死在了宫城的某个角落。
“望舒……梅望舒吗?”
秋华年想到十六的身份,心中更加煎熬难过,这些年来,十六绝对认出了文晖阳,也知道文晖阳在寻找梅望舒。
他戴着面具静静站在黑暗中,看着同处一间室内的故人,不相见、不相认。
那时的他在想什么?暗卫训练隔绝了他绝大部分过去的情感,那个缠在长姐身边撒娇卖痴的孩子,会出现在他心里吗?
“文先生。”迎着文晖阳期待的目光,秋华年叹了口气,想笑却笑不出来。
“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很早便已经重逢了。”
第201章 不愿意【加更】
皇宫由天下万民奉养,是天下最不缺吃穿用度的地方,更何况天子居住的谨身殿。
但谨身殿配殿中,却反常地不见一丝烛火,漆黑的宫殿在夜幕中静静矗立,如同一头噬人的巨兽。
夏天的夜绝对称不上寒冷,十六从梦中醒来,手心与后背全是冰凉的冷汗。
他已经许久没有做过梦了,更别说梦到久远的过去,梦到他还不叫十六的时候。
今日是殿下的登基大典,十六恍惚地想,在心中想事情时,他仍旧会下意识将那个人称呼为殿下。
他视他为主,与他相依为命二十多年,这个人是他精神的支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之处,华年有杜云瑟与谷谷秧秧,文晖阳有弟子与声名,十六只想远远看着他们,保护他们,不敢走进他们的生活。
他不敢想象自己不是暗卫该怎样活。
原本,他只需要继续站在令他安心的黑暗中,作为一只忠心的狗一直陪伴自己的主人,但现在……
配殿的门被人从外推开了,声音很轻,但十六的耳朵立敏锐地捕捉到了动静。
没有侍候的宫人出声提醒,说明来人屏退了无关人等,十六听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在一瞬间有些不想起来。
他还是利落地起身下榻,默默跪地迎接,朦胧的月光照在他身上,让他像一道模糊的影子。
嘉泓渊的话被他的动作打断了,他的目光在十六身上黏住,生平头一次感到无计可施。
“十六,你想明白了吗?”
“没有。”十六实事求是地回答。
“……”嘉泓渊吸了口气,“今天登基大典封赏功臣时,文晖阳突然站了出来。”
十六的眼睫轻轻抖了一下。
嘉泓渊一直盯着他,一丝细微的变化都没有错过,他慢条斯理地说,“文晖阳说孤竹梅氏对他有恩,愿用所有封赏来换重查梅氏旧案,孤已经答应了。”
“十六,如果你愿意做皇后,你的父亲和祖父我都会给他们追封为侯,还活着的有梅氏血脉的人,也都能享尽荣华富贵。”
嘉泓渊试图用亲人来说服十六,但十六依旧默不作声,一动不动。
那天一场荒唐打碎了嘉泓渊所有自以为是的安排,他发现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后,继续假装若无其事地和十六保持距离。
他不接受十六对自己的疏离,不接受发生了这样的事后,十六的第一反应仍旧是向主人请罪。
嘉泓渊想不顾一切地继续荒唐下去,想不管那些所谓的诅咒与风险,把心爱的人牢牢绑在身边。为此,他连夜召见礼部尚书询问立后事宜,命对方从礼法中找出一条最无可指摘的立罪臣之后为皇后的流程。
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回过头来却发现,他以为最不需担心的源头出了问题。
十六他不愿意。
听起来多么荒唐,十六面对他的要求,会有不愿意的时候,但事实就是如此。
十六可以作为暗卫满足主人的任何要求,哪怕嘉泓渊说想再次睡他,他也只会默默自己脱掉衣服。
但嘉泓渊想让十六不做暗卫,做自己的夫郎,自己皇后,十六拒绝了。
十六愿意作为一个工具属于他,但拒绝作为一个人爱他。
这个认识让嘉泓渊气血翻涌,心如刀绞,偏偏他没有任何办法,再滔天的权势也左右不了一个人的心。
十六的心早早埋藏在了无数灰烬之下,梅望舒不愿意给,谁也要不到。
杜云瑟的天津府知府任命已经下达,七日内便要上任,秋华年一边派人提前去天津府官署收拾,一边命下人们整理行李。
天津府距离京城不远,快马一日便可抵达,第一批东西不用带太多,缺什么可以之后再派人回来取。
秋华年满心记挂着在宫里的十六,看下人们收拾行李时心不在焉,九九看出华哥哥有心事,主动把收拾行李的事务包了过去。
府里除了他们一家人,目前还住着宝义一家、原葭原若姐弟以及迟清荷,他们去天津,这些人也要做安排。
迟清荷的父母亲人得了恩赏,正在入京谢恩的路上,过些日子便会与迟清荷团聚。
宝义传递消息有功,受封千户,可以世袭并自己选择驻地,宝义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回到东北,在那片生养自己几十年的土地上生活。
“我挑的地方离漳县很近,咱们杜氏一族渐渐发展起来了,总要有人在附近盯着,免得他们走上歪路给你们扯后腿。”
宝义笑着对杜云瑟说,“叔这辈子能走到这个地步,多亏了你们,已经知足了。回去和大哥他们做个伴正好。”
剩下的原葭和原若姐弟,原葭编写算学浅要几何篇写出了一些名声,算学天赋崭露头角。新帝登基之后,命御书库把之前被二皇子弄得乱七八糟的算学研究重新提上日程。
御书库的人怕无法按时完成皇命,几经犹豫后找上原葭,想请她做女校书参与研究。
这虽然是个无法记录在官册的正式职位,但可以让原葭施展抱负,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也给了她一个安身立命的保障,原葭与秋华年深聊过后,决定接受这个职位。
秋华年等人离开后,主宅的大门和各个正房会锁起来,但原葭姐弟会继续住在玉竹院中,平时从侧门进出,闲暇时还能帮忙照看宅子,防止留守看宅子的下人们偷奸耍滑。
家里的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需要操心,秋华年皱眉想了许久,突然直接站了起来。
“哥儿,怎么了?”星觅眨着眼睛问。
“让人备马车,带上庄子新酿出来的葡萄酒,我要去栖梧青君府上一趟。”
栖梧青君之前和秋华年合酿过葡萄酒,一个出西域带来的方子,一个出葡萄林和场地、人手。
酒去年秋天试酿了一小批,目前还不够醇厚,庄子上取了一坛送来给主家尝尝鲜,正好让秋华年用来做拜访的借口。
秋华年到了栖梧青君府上,守门的侍卫们知晓齐黍县主与青君交好,一边请秋华年先进去,一边找栖梧青君禀报。
秋华年在会客的花厅坐了一小会儿,栖梧青君便过来了。
他没来得及换见客的衣裳,大红纱衣腰间随便系了一根宫绦,明艳的五官充满异域风情,走起路来步履生风。
秋华年刚才隐约听见下人们说栖梧青君在解驸马那里,悄悄观察了一下他的脸色,看不出异常。
栖梧青君挥手让其他人下去,坐下喝了口茶水后叹气道,“子穗今日找我有事吧?”
他像是已经知晓了秋华年找自己的目的,秋华年也不隐瞒,开门见山地说。
“我要见十六一面,无论用什么方法。”
栖梧没有说话,又喝了一口茶水,秋华年静静看着他,直到栖梧摇头笑了一声。
“我这算是舍命陪君子了?”
“殿下是一个希望大家都过得好的人。”
栖梧对秋华年的评价不置可否,“你至少告诉我,你为什么对十六这么上心,让我有个底。”
栖梧指了指天,“他如今不只是我的大侄子,也是大裕的帝王,我要冒很大的风险,你用同样风险的秘密来换,这很公平。”
“殿下知晓十六的身世吗?”
栖梧道,“他是孤竹梅氏的遗孤,昨日登基大典文大人为梅氏求情时,我大侄子差点没疯。”
作为这世上仅有的几位深度了解嘉泓渊的人,栖梧看到的东西和其他人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秋华年语气平静,“我也是孤竹梅氏的人。”
栖梧惊讶地挑了下眉,他没有怀疑秋华年说谎,但不明白对方是怎么和梅氏扯上关系的。
和梅氏沾亲带故的人就算没死,也一律是戴罪之身,根本不可能有平民的身份,更遑论受封爵位。
“十六的亲姐姐在丰山县被敌人攻破时不在县中,逃出一命,之后遇到了更痛苦的事,已经仙逝多年了。”秋华年言简意赅,“我是她的孩子。”
“十六是我的至亲,他帮助过我很多,我要救他。”
栖梧没想到背后的关系是这样的,他看着秋华年平静但坚定的眼神,直到心中的震惊与复杂感触渐渐平息下去。
“我这叫能者多劳啊。”栖梧笑了一声,“就算我不答应,你也肯定会想其他办法,到时候事情就更不好收场了。”
十六并非孤立无援,他不只有文晖阳,还有秋华年和杜云瑟这样的坚实后盾,如果这些人乱了,几乎相当于动摇大裕的国祚。
“我认识十六很多年了,我也不希望他一直这样熬下去,无论向前还是向后,总要先把脚步迈开。”栖梧像是在说十六,又像是在说自己。
他站起来,摆出送客的架势,“久留惹人怀疑,回去等我的消息吧,我带你见十六一面,但只是见一面,其他事情我不会管的。”
秋华年心里一松,拱手道,“多谢殿下,已经帮了大忙了。”
栖梧恢复若无其事的表情,亲自送秋华年出门,走出花厅后,在一个通往花园的转角处,秋华年无意中看见了解檀光的身影。
解檀光在花园的八角凉亭中,穿着一身白衣,身上不见丝毫装饰,如同戴孝。他的身形比秋华年上次见时更加消瘦,仿佛来一阵风就会被吹走。
八角亭中,解檀光垂头在桌案上作着画,身体侧立,秋华年隐约看见他写满灰暗之色的脸,心里闪过“了无生趣”四个字。
秋华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看向栖梧青君。
栖梧自嘲一笑,“他想自尽,被我弄回来了,然后就开始一言不发装哑巴了。”
“我帮你们所有人,谁来帮我呢……”
不等秋华年说话,栖梧已经重新整理好情绪,他摆了摆手,大步往前走。
“走吧,不用人帮,我从来不怕主动出手。”
三日之后,秋华年终于等到了栖梧青君的消息。
栖梧说服嘉泓渊,让他去劝说十六,在这个过程中把假扮成伺候宫人的秋华年带进去。
栖梧青君作为新朝第一红人,又有皇帝御令,皇城守卫并未做太多审查,就放他的车马入宫了。
秋华年换了身青君府上的宫人装束,脸上做了伪装,和栖梧青君一起坐在车里,随着马车驶入紫荆城中,心跳不断加快。
今天这个行为极其冒险,但他必须要做,杜云瑟没有劝阻,只是在今日上了折子,前往奉天殿单独面圣,帮他拖住最大的变数。
好在栖梧青君做事谨慎,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波折,成功抵达了谨身殿配殿。
为了不打扰十六,配殿附近没有多少人,栖梧挥了挥手,已经事先得到皇命的人便悄声退下了。
栖梧看了眼秋华年,扶着他的胳膊推开配殿高大的门扉,随着吱呀一声,夏日午后明媚的阳光涌入了昏暗空旷的室内。
秋华年目光一转,立即锁定了坐在大殿内侧的十六。
他静静待在角落的位置,藏身在黑暗最浓郁的地方,开门的动静惊扰了他的沉默,他的眼睫轻轻闪了一下,没有抬眼也没有别的动作。
栖梧无声叹息,进入室内关上门后,看着十六开口道,“我带了个你一定想见的人进来。”
十六先是没有动静,接着从室内的呼吸声中辨别出什么,猛地抬起了头。
他看向栖梧身边做了伪装的秋华年,沙哑无比的声音从几日没用过的喉咙中脱口而出。
“华年?你怎么敢来这里!”
栖梧青君拍了下秋华年的肩膀,轻轻推了他一下,主动转身走向大殿另一侧。
秋华年终于见到了日夜牵挂的人,十六的状态比他想象中更糟糕。面对十六担忧责备的目光,秋华年的眼眶一下子红了,根本不受控制。
他来到十六身边蹲下,摸了摸十六苍白的脸,十六下意识避了一下,看见秋华年红红的眼眶,所有责备一下子消散了,连烟雾都没留下。
“去江南的时候中了些常见的毒药,正在养身体,没事。”
“真的只是这样吗?”
十六哑然,华年太聪明了,帝王的反常举动根本瞒不住他。
“小舅舅,你把我认了下来,就别想把我推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告诉我究竟怎么了?”
十六嘴唇煽动了一下,目光躲闪。
“我的事就是希望你和谷谷秧秧一生平安顺遂,富贵无忧,没有别的。”
秋华年抓住十六的手,让对方必须看着自己。
“但我希望你幸福。”
幸福两个字和手掌温热的触感一起撕开了十六,他抖了一下,慌乱地想退后,但他已经在角落中,根本无处可退。
秋华年静静注视着十六,突然毫无预兆地伸出手,一把拉下十六的衣领。
他看见了熟悉的,一眼就知道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出现在十六身上的痕迹。
“华年!”十六时隔十几年突然再一次生出一股羞耻感,陌生的突兀的感觉让他呼吸不畅,不知所措。
“……”
秋华年伸手帮十六整理好衣襟,轻柔地抚平每一丝褶皱。
“你愿意吗?”
十六茫然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十六没有撒谎也没有敷衍,这是他的真心话,他不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他的思维里没有愿不愿意的判断。
秋华年吸了口气,“我不同意。”
他用上一种强势的语气,咬牙对十六强调,“我是你的亲人,是你姐姐的孩子,你是我舅舅,在我这里你是梅望舒,你要听我的话!”
十六抬起茫然的眼睛,他不明白秋华年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但他不希望自己珍爱的亲人生气,于是伸出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试着哄他。
“你不同意的话,我不让他碰了……尽力。”
“……”
秋华年生出一股无力来,他相信十六的保证,十六对他从来是说到做到,但他不同意的何止是这个。
十六是一个病体经年的病人,在一日日毫无间歇的风吹雨打里,他已经失去了自主痊愈的能力,秋华年不知道怎样才能重新激起他对生活和未来的渴望。
秋华年看了眼大殿另一侧的栖梧青君,回头压低声音,凑近十六。
“文先生已经知道你是谁了,我们一定要让你恢复身份,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下。小舅舅,你知道我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我绝不会放弃你。”
第203章 天津府
谨身殿是天子居所,宫廷重地,不可久留,停留了不到一刻钟,栖梧青君便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秋华年该离开了。
秋华年收敛起情绪,垂头跟在栖梧青君身侧,一步步离开昏暗的大殿。
一直到上了马车,秋华年还未回神,栖梧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方才最后,十六和你说了什么?”
栖梧青君示意时间到了时,秋华年仍不想走,他就那么和十六僵持着,直到十六说了一句话,秋华年才终于愿意离开。
“算了,别告诉我。”栖梧笑了一声,“我不知道,也就不用管,你们做什么都和我无关。”
秋华年正色道,“多谢殿下成全。”
栖梧摇头,揭开车帘看向皇城的天空,“不用道谢,我不知道自己做得究竟对不对,我只是不喜欢犹豫。”
“无论成不成,去做总好过原地等待。”
秋华年靠在微微颠簸的车厢上,双目放空,长长舒了口气。
十六最后对他说的话是“去天津,等我来”,秋华年看得出,十六说这句话时非常犹豫,如果不是担心秋华年、文晖阳等人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他绝不会这么说。
这是十六最大的让步了,秋华年不能让栖梧青君一起承担风险,只能选择相信十六。
他不知道十六要用什么方法离开皇城,去天津找自己,十六只是让他等待。
秋华年再次叹息,他看得出,十六并不是在敷衍和欺骗自己,他应该有自己的计划。
秋华年只希望,团聚的日子来得更快一点,更轻松安全一点。
去天津上任的日子非常赶,秋华年前脚派人去天津府收拾官邸,后脚自己便也要出发了。天津距离京城很近,人和必要的行李先过去,其他的东西可以等之后再慢慢取。
需要收拾的行李中,最要紧的是谷谷和秧秧用的东西。两个孩子已经七个月大了,身体非常健康,没那么容易早夭了,但还是需要非常小心。
毕竟两个小团子之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自家的花园,这次却要在路上走一天时间去另一座府城。
谷谷和秧秧的奶娘家住在南城,不打算和他们一起去天津,奶娘来找秋华年辞行,秋华年大方地给她加了奖金,又包了许多家里人不穿的丝绸衣服、布匹和药丸,奶娘鼓足勇气,说还想给自己女儿讨一件县主赏的嫁妆。
奶娘这么做,是想给女儿一个日后嫁人的底气,齐黍县主的名号在普通百姓家中极其好用。
秋华年想了想,送了她一套包括两部算学浅要在内的蒙书,又送了一套之前收礼收到的白玉首饰,成色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的,但也不至于特别名贵,对奶娘的女儿来说刚刚好。
奶娘辞行,葡萄阿叔上个月也走了,京城的宅子需要人留守,家里出现了用人缺口。
好在天津府的官邸中有专门的官奴,不需要重新采买人。
秋华年走前问过庄子上的丙七丙八和卫栎,他们在庄子上还有些事情没做完,先不去天津,过些日子等一切都安顿好了再说。
丙七见秋华年时,像是有什么话想说,最后什么都没有说。秋华年太过忙碌,没有把这个小异常多放在心上。
他发现卫栎和丙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来,丙七花了几年时间慢慢等,终于等到了小蜗牛一样的哥儿悄悄探出了头。
秋华年看了眼丙七,又看了眼卫栎,眼神含笑,“下次见面,希望我能听到好消息。”
丙七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坚毅深邃的脸瞬间红了,卫栎已经扭过身去,假装自己正在非常认真地检查庄子上给县主准备的带去天津的东西。
六月十五日清晨,收拾好行装的秋华年和杜云瑟带着家人离开了熟悉的京城,前往新的天地。
县主和三品大员的车驾都非常宽大,为了舒适,车厢内部是用软绵和皮毛包裹住的,车窗则用轻纱糊着,方便通风透气。
今年的夏天不算很热,车上有孩子,秋华年没有让人准备冰盆,只是把衣服穿得更轻薄了些。
他的马车里一半位置改装成了一张带着围栏的婴儿床,谷谷和秧秧在床上爬来爬去,一点都不害怕,听着马车行驶的声音,有时还会拍着手笑。
秋华年和杜云瑟坐在旁边看孩子们,车里空间有限,没有让其他人伺候。
秧秧爬了一会儿就不动了,趴在床上像一只短手短脚的小乌龟,嘴巴一张一张地吐泡泡,萌得不得了,谷谷爬过去想把弟弟拉起来陪自己玩,没有拉动,反而让自己朝后摔了个屁股蹲。
秋华年没忍住笑了起来,谷谷懵懵地看向笑得前仰后合的爹爹,一时忘了张嘴哭。
杜云瑟把两个孩子都抱起来,靠着床围排排坐,给他们喂吃的。
宝宝们每天要吃很多顿饭,不能像成人一样一日三餐就够了。
哥儿虽然在生产后会暂时性二次发育,产出乳汁,但总归没有女子那么多,秋华年生产完七个月了,身体已经差不多恢复了平常样子,乳汁几近于无。
好在七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吃辅食了,秋华年让人把羊奶浓缩晒干成粉,加入米粉,做成婴儿奶粉,又把各种果蔬泥和蛋黄混合起来烤成松软的手指饼干,让宝宝们自己抓着吃。
谷谷和秧秧吃饭都很乖,不需要大人操心,喝完奶粉后,便一人抱着一根饼干去吃了。他们只长出了下面两颗门牙,白白的像两颗小笋,一根饼干需要磨很久才能吃完。
中午马车已经进入新设的天津府的地界,一行人停下休整了一番,许多乡绅和官员想要拜见杜知府与齐黍县主,其中不乏准备了重礼的,为了专心赶路,杜云瑟和秋华年全回绝了。
现在他们无疑已经成为所有人眼中的通天梯和金大腿,越是这样,秋华年和杜云瑟越谨慎,只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夕阳西落时,一行车马终于来到了曾经的河间府,如今的天津府城门前。
府城城门上方悬挂的牌匾已经换了,气势不凡的“天津”二字为昭新帝亲笔所书,天津的“天”是天子的“天”,以此为名,可见刚登基的帝王对这座新设的直隶府的期待与看重。
知晓新任知府今日抵达,天津府大小官员全部在城门外迎接,秋华年隔着纱窗朝外看,从他们的神态上判断,这些人应该早上起就在这里站着了。
这些人的心态很好推断。
新来的上官谁都不了解具体脾性,对方少年成名,连中六元,年纪轻轻就是三品大员,深得帝王器重,还娶了声名赫赫的齐黍县主,换了谁有这样的条件都会横着走,没人想在新官上任第一天就得罪了他。
秋华年笑了一声,这些人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捧杀呢?很可惜,杜云瑟要让他们“失望”了,小杜大人绝不是会被人哄着玩的愣头青,小瞧他的人一定会自讨苦吃。
杜云瑟整理衣襟走下马车,与城门外迎接的官员们见了一面,态度不冷不热,只在和王引智说话时神情亲近了几分。
之后他推拒了所有邀请与示好,只说三日后升堂办事,就让众人全部散去,径直进城了。
秋华年坐在车里看着这样的杜云瑟,唇角不自觉勾起,杜云瑟的气质越来越成熟强大,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他的心跳不自觉加快。
杜云瑟回到车上,秋华年的目光还未收起,他愣了一下,突然俯下头来,在秋华年的唇瓣上啄了一下。
秋华年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转头,婴儿床上的谷谷秧秧已经睡着了,两只小团子面对面趴着,肉乎乎的小脸被压出一个让人很想捏一捏的弧度。
第204章 提亲【加更】
天津府知府官衙是由原河间府官衙改建的,因为时间紧凑,大体上没有动什么,只是新换了门窗上的纱,重绘了级别更高的门楣花纹。
全余提前带着几个人来收拾,把主家们惯用的衣食住行器皿添置在了合适的位置,秋华年等人到时,所有东西都是齐全的,可以直接吃饭休息。
知府官衙占地近百亩,前面是办公的地方,后面是知府及其家人起居的地方。
整座官衙坐北朝南而建,大门开在中轴线上,正前方先是一座巨大的石雕龙虎照壁,绕过照壁是两只大石狮子,中央是官衙正门。
进入巍峨气派的官衙正门,第一进和第二进大院都是办公区域,中间的正房分别是传说中的大堂和二堂,二堂后有一扇独立的大门,为内宅门,进去后才是住人的地方。
前公后寝,非常典型的古代官衙布局。
第一次到来,秋华年等人直接从官衙正门进入,跟随摸清路线的全余的指引,一路走过审理案件的大堂和日常办公的二堂,进入了内宅。
内宅区域呈长方形,虽然没有单独的小院子,但面积不小,正中间是面阔五间的堂屋,左右连着东西配房,两侧竖着的是同样五间大小的东西厢房。
这些主体建筑的左边是厨房、马厩和下人房,右边则是几个轩馆,可以接待客人。
内宅再往后走,则是知府官衙的后花园,天已经要黑了,秋华年没有去参观。
秋华年在京城时就拿到了内宅的平面图,分好了几处房屋。
他和杜云瑟自然住在正房,东配房做成婴儿房,西配房做成书房,九九和春生则住在东西厢房。
银川是和全余一起提前到的,算着时间在厨房做好了符合主家口味的饭菜,人一进门饭就摆了上来。
秋华年吃惯了银川的手艺,吃饭的时候,他夹了口锅塌里脊放入嘴中,轻轻挑了下眉。
这道菜火候和调味都非常到位,里脊裹着鸡蛋经过油煎,又在加了水淀粉的高汤中煨了很久,极为软烂入味,做菜的人还专门多加了一些秋华年几人都爱吃的糖提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