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成为孔氏嫡系,旁系孔氏族人直到接完圣旨还晕乎乎的。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吗?同样是圣人之后,凭什么他们就是庶出旁支,还经常被嫡太欺压。现在好了,他们翻身把歌唱了。
 倒是嫡系全都倒了大霉,以后都不可能回来了。
 好在这一支的人头脑比较清醒,知道皇帝为什么抬举他们,就算被提为嫡系,他们也没有学前面的孔氏嫡系行为。
 而是老老实实照顾着的祖宗之墓,祭祀祖宗。平时和以前一样生活,从不打压和欺负百姓,大家对他们这一支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鲁地孔氏安定了下来,皇帝面对那些腐儒也能更加理直气壮了。
 孔氏还在,他们再闹就是对他这个皇帝不满了。
 腐儒们见皇帝生气,麻溜地从地上站起来,也不静坐抗议了。
 这一天没过静坐抗议就结束,感觉像是个笑话。腐儒们脸不红,若无其事般地回到自己家。
 近千人就这么离开皇宫前,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因此而生病或是死去。
 虽然晒了大半天的太阳有些不舒服,人确实是稳稳当当回到了家中。
 “陛下,那些读书人都离开了,也没有人去追抓捕孔氏的圣旨。”
 侍卫进来禀报。
 “读书人?他们算哪门子的读书人?有多少人连个童生都不是,还好意思自称读书人,想要笑死朕吗?他们敢在皇宫前静坐,至于追回圣旨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做。”
 皇帝的嘴也挺毒的,周围的宫人听见后迅速低下头,肩膀抖了几下。
 “哥,何必和他们计较呢,一群蠢货。”
 秦宸和他哥比起来也不遑多让,都没把那些在皇宫前静坐的人当成是读书人。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心怀天下,善待百姓的。
 而不是像他们这样只看圣人后人这个名头,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孔家人的罪行皇帝都直接公开了,就这样还为他们求情,哪怕当了官都是个草菅人命的坏官。
 在他们心中,圣人后代比百姓们的性命更重要,这哪里像是读书人了?就是一群不明是非的腐儒。
 如果他们真的在乎孔氏嫡系,就不会选择静坐,而是跟着圣旨一起去鲁地,帮助流放的孔氏嫡系。
 是的,秦昊没有让人把孔家人抓捕回京判决,而速战速决,让拿着圣旨去的钦差直接判刑,当杀的杀,当流放的流放,就不要带回京城恶心他了。
 而秦宸早上在听到他们跑到皇宫前静坐时,差点没举着剑出去把他们都杀了。
 “你还让朕别和他们计较,早上不知道是谁要杀人的?”
 皇帝打趣弟弟。
 “那不是他们的行为太恶心人了吗?感情那些坏蛋的命就是命,被他们害死的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就因为他们姓孔?难道就比百姓们高一等?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秦宸自然很生气了。
 “好啦,刚才你劝我的话,现在哥哥用来劝你。别和他们计较,一群蠢货不值得。”
 皇帝是懂得安慰弟弟的。
 “噗,好。”
 秦宸笑了。
 那些犯了法的孔家人都被收拾了,有流放的,有被判死刑的,还有坐牢的。视他们的犯罪情节而处置。
 大多数都是流放和死刑,坐牢的还没几个,都是刚成年不久,手上还没来得及犯下更大的罪。
 在这件事了后,秦宸带着安于堂去死者的墓前看望。
 “放心吧,你的家人没事,孔家也被陛下解决了,你可以放心去投胎了。”
 秦宸把一杯酒倒在墓前,同时把孔家的事也跟他说了。
 因他是横死,不能葬在家族的墓地里,他的家人另外找了一处风水宝地安葬他。这里风景不错,就是人烟稀少,远离村庄。
 秦宸带着人过来扫墓,都没有遇到半个人。
 “主子。”
 安于堂把果盘摆好,又把香烛点燃。
 “安伴伴,你说他在地下会不会开心啊?仇人都下去陪他了。”
 秦宸接过香,举在身前拜了几拜,然后插墓前。
 “应该会吧!起码换成是奴才会很高兴的,他的家人现在过得不错,他的仇也都报了。”
 安于堂蹲在墓前烧纸,同时回答主子的问题。
 “希望如此吧!是我们秦氏做得不好,把这颗毒瘤留了近百年才解决。”
 秦宸插好香后退两步,看着墓碑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离谱。
 受害者都死了,他又怎么可能开心呢?毕竟他没有的是性命,他是受害者,孔家人就算死光了,也换不回他的性命。
 突然,一阵风吹来,轻轻拂过了秦宸脸。
 ‘谢谢~’
 秦宸的耳朵好像听到有人在道谢。
 “是你在说话吗?跟我道谢?”
 秦宸不确定地问墓碑。
 过了一会儿也没有反应,他想是不是最近没睡好,幻听了?
 “主子?”
 安于堂见他反常,赶紧站起来扶着他。
 “我没事,应该是幻听。”
 秦宸摆了摆手,蹲下把剩下的纸钱帮着一起烧了。做鬼也要做个富鬼,可以拿钱去给自己换个好点的胎投。
 “主子,奴才来就好。你身份尊贵,不应该做这样的事。”
 安于堂见状劝道。
 “安伴伴,没事的。他是我大秦的百姓,被坏人害死,作为大秦的皇子,为他上香烧纸也是应该的。”
 秦宸朝他笑了笑,把最后的纸钱扔进了火里。
 “这纸钱烧得很干净,想必他都收到了吧!”
 秦宸看着烧得干干净净的纸灰堆,直到没有半点火星,他才站起来。
 “主子?”
 安于堂一直陪在秦宸身边,知道他最近的心情都不太好,因此格外担心他。
 “安伴伴,我真没事。我们回去吧!再不回去就赶不上城门关闭的时间了。”
 秦宸知道他最近确实让身边的人担心了,终于扬起一丝笑容。
 “好。”
 安于堂知道主子这一次是真的放下了,因为他的笑容里没有了负担。
 手一挥立即有侍卫牵着马匹过来,安于堂扶着秦宸上马。
 “再见了,希望你下辈子能投一个好胎。追风,驾~”
 秦宸骑在他哥送他的汗血宝马背上,轻轻拍了一下马的屁股。
 “哒哒哒……”
 马儿跑了起来,朝着京城方向迅速奔去。
 安于堂见主子跑远,赶紧翻身上马追了去。幸好主子的马还没有成年,速度还没达到汗血宝马的巅峰,安于堂很快就追上了。
 这也和秦宸放慢了速度有关,不然就算没有成年,汗血宝马的速度也不是一般的马能追上的。
 这汗血宝马是番邦进贡的贡品,和母马一起被送到了大秦。
 皇帝留下了母马,让它和大秦的马进行配种,幼马则送给了弟弟。贡品可不敢送阉马,不然会被大秦教做人的。
 秦宸十二岁生辰的礼物,当时把大将军和白宣都看傻了。
 说到白宣,也不知道他最近过得怎么样?
 他因为到了十五岁,被叫回家相亲,有一段时间没回皇宫当差了。大秦规定男女满十八才能成婚,但是可以提前定亲。
 白宣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将军想趁自己还在京城,给小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免得被妻子乱来,给小儿子找个不好的妻子。
 “殿下。”
 白宣守在宫门,看到秦宸回来立即跑上去。
 “阿宣?你怎么在这里?不是回家相亲了吗?”
 秦宸拉住马,从马上跳了下来。
 “殿下,臣是回去相亲了,可是相亲完就回来啦。”
 白宣替他牵马,秦宸的追风和白宣常见面,虽然不允许他乘坐自己,但是牵一下没问题。
 “不知道大将军替你相中了哪家的女儿?”
 秦宸有些好奇,这些年白宣大多数时间都在皇宫和秦宸为伴。也不知道是不是白宣不怎么回去的缘故,白夫人居然改变了对小儿子的态度。
 不对,应该说是后悔了。
 白宣的远离,让她一夜之间好像发现了小儿子的重要性。只是伤透的心没那么容易补好,白宣已经不需要母爱了。
 哪怕白夫人再三派人给小儿子送信,白宣也是几个月才回去住一天。
 白宣越是不理,白夫人就好像越重视这个儿子。她的态度反常到连大将军都开始怀疑妻子,是不是在憋着什么坏主意呢!
 后来经过大将军的试探,发现她是真的后悔了。皇帝和十一皇子的重视,让她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好像确实很优秀。
 反倒是两个在她心里比小儿子优秀的大儿子,不太成器啊!就连他们现在身上的官职,还是皇帝看在大将军的份上,赏了他们兄弟二人一个闲差。
 没什么难度,只要正常人都能做的闲差。
 特别是成婚后,他们只听儿媳妇的话,把老娘抛到了脑后,让她更加后悔没对小儿子好了。
 没结婚前,他们都是妈宝男,结了婚后全都成了妻宝男。
 白夫人当时就傻眼了,她也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大儿子居然是这么个性格啊!
 媳妇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反倒是她这个当娘的吩咐儿子几句,还被儿子没什么耐心地拒绝了。
 两个大儿子的态度,让她终于想起了小儿子的好。
 白宣以前对她的话,从来都不拒绝,而且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她这个当娘的。
 哪怕后来时宫,白宣和家里人起了隔阂,每个月人不回来也会送东西回来给白夫人。
 这两相一比,白夫人可不得后悔嘛!
 可是正如前面所言,白宣已经不在乎了。
 白夫人的后悔影响不到他,该尽的义务白宣不会逃避。他每个月是有俸禄的,拿出一半给白夫人就当是他这个儿子的孝心了。
 至于他大哥二哥,在两位嫂子的管教下,倒没惹出什么祸事。差事虽闲,却也矜矜业业每天上班,不给人拿把柄。
 毕竟他们的差事是皇帝特赐的,连俸禄都是皇帝自己掏的腰包,毕竟是他安排了两个没什么能力的人进去,不能破坏大秦的法律。
 至于不孝顺母亲,那倒没有。只是他们被妻子教导过后,明白了以前处处奉白夫人的话为圣旨的行为是不对的,因此不再事事听从母亲的话。
 可是这在白夫人看来,就是两个大儿子不孝顺了。大儿子们不再事事以她为主,才让白夫人想起了小儿子。
 还有三弟白宣,他们兄弟以前不明原因便指责于他的行为更加不对了。
 三弟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却因为母亲抱怨几句,就跑去和三弟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最后把人气得提前回宫。
 破坏了兄弟感情不说,还让父亲觉得他们没有兄弟爱。
 成年的兄长看年幼的弟弟不眼顺,不管哪一个让外面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名声也就毁了。
 幸好白宣厚道,没有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宣传出去,不然他们连妻子都娶不上,因为没有人能看上他们。
 他们的妻子是经过大将军挑选的,都是明事理,能撑起一个家的女子。
 大将军也怕自己离开后,妻子再作妖。因此把管家权给了两个儿媳妇,让她们打理白家的产业。
 妻子不擅长经营,因此白家的铺子和土地都是铺出去收租金的。
 铺子和土地是皇帝赏的,数量不算多,却也够白家人吃喝不愁了。
 秦昊知道白大将军底子薄,特意挑了好的赏赐给白家,让他们有一个来钱的路子。
 不过每家拥有的土地有限制,因此白家的土地上的租子也只够他们白府的开销,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出去换钱。
 听秦宸提到未婚妻,白宣有些羞涩。
 “是先生的女儿。”
 “哪位先生?”
 秦宸觉得伴读的话有些模糊,他们的先生可多了,谁和道白宣说的是哪位先生?
 “是教我们春秋的先生。”
 白宣被上司这么一说,赶紧说清楚。
 “哦,是卫先生啊!”
 秦宸自然知道教他四书五经先生们的姓氏,白宣一提他就想起来了。
 “我记得卫先生是世家旁系,他家的姑娘好像是要联姻的吧?”
 秦宸真不是故意想破坏伴读的姻缘,而是担心他被人欺骗。
 世家的闺女可没那么好娶啊!
 “殿下,臣知道。只是卫先生家的情况有些特殊,他和主家早些年就闹翻了,就算主家要联姻,也找不到卫先生的家里头。”
 白宣替未来岳父跟上司解释。
 知道秦宸不喜世家,识趣又不曾作恶的世家还好,可大多数世家从来只在乎自己的家族,对国家和百姓都不乎。
 毕竟对他们来说,只有家族才是最重要的,反正这个皇朝不行就换一个呗。至于百姓更简单的,和地里的草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无须在意。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态度,才会引来大秦皇帝对世家的不满。太祖的话他们可都记着呢,只有百姓和皇帝一条心,大秦才能长长久久。
 “你确定哦,别被忽悠了。”
 秦宸作为上司,还是尽责提醒了他一句。
 “臣知道,殿下放心吧!父亲把过关了,卫先生已经有二十来年没有主家联系了。”
 白宣知道上司们对世家的态度,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他确实是到了可以定亲的年纪,可要是因为这门亲事引来上司们的不满,他也不敢要啊!
 他父亲甚至提前和陛下交了底,皇帝调查过后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那就好。”
 听白宣说兄长也知道,秦宸就没说啥了。
 他哥做事向来周全,如果卫家真有不妥,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先不说大将军是他的左膀右臂,白宣也是他亲自给弟弟挑的伴读。
 这两人要是有什么问题,他们兄弟的损失就大了。
 “殿下。”
 进皇宫后,把马交给了照顾追风的小太监,白宣追上了秦宸。
 “嗯?”
 秦宸看着他殷勤的样子,好笑地挑了下眉,等他接下来的话。
 “不是,你跟我说有啥用?难不成我就有主意了?”
 白了伴读一眼, 他又没有未婚妻, 也没有心上人,哪能有什么主意。
 “那个……殿下, 卫家小姐喜爱花草。”
 白宣有些不意思地朝上司看了看。
 “啧, 想要宫中的花?”
 秦宸这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宫中的花草大多数都是贡品,能成活的在京城无一不是被人追捧的极品。
 “嘿嘿,殿下不知道能不能赏赐臣一盆花,臣不白拿,银子从臣的俸禄里扣。”
 他也知道那些贡品很珍贵,他的俸禄不知道要扣到何年何月才还得起这笔银子。
 可是想到未婚妻惊喜的笑容,他还是朝秦宸开口了。
 “行了行了, 知道你喜欢自己的未婚妻了。俸禄我也不扣你的, 就当是我送你的定亲礼物吧!回头你自己去我的园子里搬两盆花草, 让管事记录一下去处就行了。”
 看白宣一脸的痴样, 以后肯定是个老婆奴。
 不过伴读能娶到喜欢的姑娘, 秦宸还是很为他高兴的。
 他是上司,不是奴隶主。自己人能过得幸福, 只要心理正常的人都会替他而感到高兴的。
 因此白宣一说,秦宸就答应赏他两盆花。之所以只有两盆,也是因为过犹不及。
 两盆已经足够证明宫里对白宣的重视了,毕竟不是谁都能从宫中得到赏赐的。特别是皇帝和十一皇子的赏赐和后妃赏赐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帝和十一皇子可以赏赐任何东西, 嫔妃只能赏赐自己的私有物品,带有标记的都不可以出宫。
 像宫中的花草, 嫔妃只能欣赏不能摘。秦宸却能想看就看,想摘就摘,皇帝都不曾说过半句不好的话。
 至于赏赐给白宣,秦宸也可以做主,不需问过皇帝便可赏赐宫中之物于人。
 这种特权皇帝只给了幼弟,连皇后都没能拿到。
 这便是区别,彻底拉开了秦宸和所有皇室宗亲的距离,让所有人都不敢轻视他的存在。
 同样也让人看到了皇帝对这个弟弟的在意,让他们更加齐心对付十一皇子了。
 十一皇子不倒,所有人都没有机会。只有想办法离间皇帝和十一皇子之间的感情,时间久了皇帝自然不会只看得到十一皇子这个兄弟。
 所以在孔家犯事不久后,关于十一皇子的流言居然越演越烈,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不然流言怎么会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流言过了时限性后就会被人遗忘。
 所以流言的背后肯定有推手,连京城那些喜欢听皇室八卦的百姓都瞧出了不对劲。
 他们确实喜欢八卦,但他们也有脑子。十一皇子才多大,虽然在外界有纨绔子弟的流言,可实际上大家并没有见过他做任何不好的事情,顶多当个饭后茶余的八卦听。
 可是现在十一皇子的流言不绝,百姓们却纷纷闭上了嘴巴,除了被收买的人继续四处散播流言外,大多数百姓都闭口不谈。
 盛华区的百姓最为愤怒,每天都在和其他区的人打架,只要有人说十一皇子的坏话,他们就冲上去一顿胖揍。
 他们不相信当年那个为他们建了盛华区的十一皇子,是这些人口中的坏皇子。
 这摆明了不知道把谁做的坏事都往十一皇子的头上按呢!
 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但是架不住有心人刻意撒播,他们才忍不住和对方打架的。
 县令接到报案,审问后把传播流言的人打了五十个大板,伤好后还要打扫公厕三个月。而盛华区的百姓有十一皇子的面子在,批评教训了几句就把人放了。
 县令的做法让一些怕挨板子的人不再传播,只是流言还是没有得到平息,毕竟对方的目的就是要破坏十一皇子的形象,自然也没那么容易收手。
 不过皇帝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没有想办法压下幼弟的流言,而是让人传播更大的流言,把十一皇子的流言掩盖住。
 既然你们那么喜欢流言,朕就成全你们,让你们自己也尝尝流言的味道。
 “你们听说了吗?二王爷讨厌自己的嫡子,想让侧妃生的庶子当世子,可惜被咱们英明的皇上拒绝了,没有同意他换世子的折子。”
 “早听说了,你知道的消息都落伍了。二王爷换世子的事让王妃知道了,现在正和他在王府里吵呢!二王妃可是世家贵女,有娘家帮忙,二王爷现在据说是焦头烂额,拼命跟王妃和她娘家解释呢!”
 京城里到处都是二王爷偏心侧妃和庶子的流言,成功压下了十一皇子是纨绔子弟的流言。
 比起没有人见过十一皇子做坏事的流言,二王爷八卦听起来就像是真的。
 真的好啊,真的八卦起来才有趣嘛!
 于是第二天就多了许多二王爷他们的八卦。
 是的,所有亲王都没能逃掉,全都在流言八卦的中心。
 什么宠妾灭妻啦,喜欢庶子啦!爱好和寡妇厮混啊,喜欢人妻的啊。
 总之,怎么劲爆怎么来。
 特别是这些八卦中还带上了颜色,就让人更加喜欢了。
 不管什么朝代,但凡是带上颜色的八卦,都是人人喜欢讨论的对象。
 二王爷他们听到流言后,全都气疯了,在王府里大发脾气。
 “混蛋,究竟是谁传的?明明不是事实,偏偏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所有人都信了。”
 二王爷举起一只茶壶就往地上扔。
 “砰~”瓷做的茶壶立即四分五裂,还有一些碎片,溅到了二王妃的脚下。
 “难道这流言不是真的吗?王爷没有宠妾灭妻,没有宠爱庶子,对嫡子却又打又骂?”
 随着王妃的年纪增加,已经没有以前的容貌,她和二王爷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
 二王爷近几年开始宠幸一位被下面的人献进来的民间女子,甚至还为她请了侧妃。
 亲王只有两位侧妃,原来只有一位,对方还生了二王爷唯一的女儿,另一个侧妃的位置一直空着。
 没想到这个民间而来的侧妃还挺有手段,让二王爷把她立为侧妃,还想让她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当世子。要不是她的身份太低,搞不好二王妃的位置都能坐上一坐。
 “你在胡说什么?根本没有的事。”
 二王爷心虚地反驳,眼睛甚至不敢看自己的王妃,有些飘忽地往一旁看去,正好对上了自己嫡子黑黝黝的眼睛。
 “看什么什么?还不给本王滚。”
 让嫡子看到了他乱发脾气有损形象的一面,二王爷的脸一黑,朝着嫡子大吼道。
 “儿子告退,父王息怒。”
 世子拱手退出了正殿,看了周围低着头的下人一眼,与带着儿子来找二王爷的侧妃迎面撞上。
 “妾身见过世子。”
 哪怕侧妃再不情愿,她见了二王爷的子嗣都得行礼。
 唯一不需要行礼的只有王妃,可这是她无论如何也坐不上的位置。
 别看二王爷现在宠爱他,一旦提出让他改换王妃,二王爷就能翻脸信不信?
 二王妃虽然颜色不再,但是她的娘家却是大家族,在朝中不仅有人还有银子。
 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二王爷都不会和二王妃和离。虽然他不再喜欢二王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二王妃不管是身份还是见识,都是他爱妾比不上的。
 所以二王爷哪怕糊涂到宠妾灭妻,也知道二王妃不能离开。
 至于让二王妃逝世?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先不说二王妃有自己单独的小厨房,根本不吃大厨房的东西。
 二王妃身边还有医女,是她娘家送来的,就怕她不小心吃错东西丧了命。
 被二王妃娘家这么防着,二王爷自然不太高兴。可是他现在和二王妃是两看生厌,对方这么做也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毕竟二王爷对侧妃的感情,实在是让二王妃娘家人不怎么放心。
 万一他哪天脑子不好,想让王妃给他的爱妾腾位置呢?和离的话作为过错方王府产业要分王妃一半让她带走。
 这也是太祖规矩的,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外孙女结婚后受制于人。
 所以在大秦和离没其他朝代那么难,只要夫妻双方过不下去,都同意和离就能和离。
 而家业分和离的妻子一半,是太祖给天下女子的一个保证。
 毕竟这个时代就注定女子没有男子活得自在,只要没有过错,和离分男子一半的家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要不是男子自己做错事,也不会有和离一事了。
 因此哪怕是为了这些产业,二王爷也不敢和二王妃和离。和离后他去哪里找一个家世好,见识好,能力也不错的王妃?
 而且出了侧妃庶子的事,只要脑子没坏的人,都不会同意把女儿嫁给他的。
 毕竟前王妃没错都被搞下台,继妻难道就能顺利当一辈子王妃吗?
 能当上官的,真没几个傻的。和二王府联姻,得不到什么好处,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和二王爷联姻了。
 “侧妃如果是找父王,本世子劝你还是不要去得好。”
 世子对她说了一句,然后就带着人离开了二王爷居住的正殿。
 “主子,这是什么意思?世子居然会好心提醒你?”
 侧妃身边的丫鬟低声询问主子,世子的行为太过反常。
 “别听他的,我们继续去找王爷。”
 侧妃自然不会相信对手的儿子,何况世子还是她儿子继承王府的最大对手。
 当侧妃带着人进入正殿,看到一片狼藉的正殿,侧妃突然一下子就明白自己是中了世子的激将法。
 只要是世子说的,她都当成对方不怀好意,因此便和他说的话反着来。世子正是瞧出了这一点,才故意说实话,侧妃也如他的意思中了激将法。
 “你来做什么?滚。”
 被王妃怼了,二王爷气不顺,正砸着摆设时侧妃就进来了。
 再一看王妃一脸的不屑和讥讽,二王爷对自己向来宠爱的侧妃也看不顺眼起来。
 一个个都来瞧他的笑话是吧?
 想到自己会招来这个流言,源头就在侧妃和她生的庶子身上,二王爷便把怒火发泄到了侧妃身上。
 “还站在这里做什么?给本王滚。”
 “王爷?”
 侧妃愕然,这还是二王爷第一次对她发火,连着两次让她滚。
 之前不管她做什么事,二王爷都是乐呵呵的,像现在这般让她滚的男人,真是那个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的男人吗?
 别说侧妃没回过神,就连二王妃见了后都一脸的诧异。
 这狗男人居然会对他的小心肝大吼还让人滚,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二王妃还朝正殿外望了一下确认太阳升起的方向。
 是和平时一样从东边升起的啊?二王爷这是犯什么病了?
 二王爷看到妻子也一脸怀疑,扯了扯嘴角,把骂人冲动强行压下去了。
 不行,外面的流言已经很难听了,他要是再把王妃也骂了,搞不好大家真误会自己要废世子,立庶子为世子了。
 虽然他心里确实有想过让嫡子让出世子之位,可庶子不是还小吗?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大,长大后能不能成才。
 就算要换也得待到庶子长到一定程度,确认对方不会夭折,并且天资聪颖后才会换世子。
 至于上折子换世子都是无稽之谈,他确实上了折子,可是和换世子没有什么关系。
 别让他知道是谁在抗他,不然二王爷绝对不会让他好过。
 当然心中有一个猜测,只是他不敢往那方面想而已。别说没有证实,就算被证实了他也不敢找对方麻烦啊!
 除了二王爷,其他王爷也有流言传播,他们每一个的流言都比秦宸的劲爆。毕竟相比没有人见过十一皇子身上的流言。
 其他兄弟的流言就显得真实多了,在假中掺真,让人分不清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除了已死的老七外,三王爷到十王爷也在生气。他们都不知道流言从哪里来的,但是不妨碍他们调查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