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 by藤萝浠月
藤萝浠月  发于:2024年06月12日

关灯
护眼

康熙今天不想看折子了,手抖,再加上天镜的声音时不时在耳边响着,特别容易让人分心。
也不知道是怎样的神物,当它分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时候,不被注意到的部分就听不到声音,但是完全不看天镜的话,传到耳朵里的就是四个部分一同发出来的各种声音。
今天几个皇帝一起出门,天镜没有分部分,若是坐在屋里不看天镜,就能听见很清晰的从天镜上发出来的声音。
康熙本来还想趁着和臣子们议完政事的这段时间批改几本折子,但是不行,天镜上的声音让他静不下心来。
于是雍亲王胤禛被叫过来先把折子过一遍,然后提炼重点给他皇阿玛。
砰嗤嗤!砰嗤嗤!
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入耳。
特地在窗边看折子的胤禛抬头一看,就看见刚才安安静静的那个绿色大家伙正在微微的震动起来。
讲解这个机械讲解的头头是道的那个小伙子,此时正坐在司机楼里。
许森问能不能发动一下看看,郭星辰答应了,还说可以让他们在农机厂试开一圈。
不过没人会开,就由郭星辰演示。
风扇的开关是处于开的状态,上次试开之后根本就没关,机器发动起来通上电,置于司机前方的小风扇就嗡嗡转动起来。
农家院中,还在跟先生研究天镜上风扇的百姓们集体震惊。
深宫中一直处于神隐状态的万历皇帝突然召集臣子们上朝了,不为其他,他想要天镜上那个神奇的风扇。
至于盼着去天镜,根本没有那回事儿。
他的心态和汉成帝有些像,因为自己太懒政,而自家太祖爷又非常勤政,太祖爷生前还立了宦官不能干政的牌子,他没一样听□□的,自然害怕见到祖先被揍。
不过,天镜上的这个风扇,比从海外舶来的自鸣钟还有趣儿呢。
无独有偶,乾隆也被这个自动转的风扇惊艳了,此前担忧国家境况的心思褪去,他非常感兴趣的叫人把此时还在这里当官的仅有几个传教士叫过来。
询问,西洋是否有这样的风扇?
他登基后虽然遵循大行皇帝遗志把滞留在国内且没有居住证的传教士,进行再一次驱逐然后深锁国门,但那只不过是对西方那个罗马教皇的警惕罢了。
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西洋舶来品的兴趣。
至于让自己国家的匠人制作那些奇技淫巧,乾隆不是没有做的。
当年,他皇祖父在畅春园设了一个蒙养斋,从全天下征集各方面人才进行研究学习,江南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曾在蒙养斋研究数学。
乾隆登基之后,蒙养斋并没有撤。
但是提升这些科举征途之外的杂牌读书人的地位,让他们研究有利天下的东西,就别想了。
乾隆最关心的是能不能造出夕阳自鸣钟,而现在他关心的是,西洋此时有没有这种会自家转的小风扇。
如果有的话,叫十三行进贡一批过来。
小风扇一下子成了热门,因为在三国、唐宋位面,很多人也盯着那个自己悠悠转起来的小风扇看了好久。
比起那么大个机器,小风扇还是比较容易仿制的。
就是不太知道它能够自动转的道理是什么。
这些人不知道的答案,在看直播时间最长的秦汉人那里却不是问题。
他们都有人在研究电了。
一个小时后,乡下一片连绵无际的叶子大部分已经发黄的玉米地旁边,停下来一辆电动车。
只是在农机厂观看各种农业机械,并不能让大家体会到现代农具的魅力,于是离开农机厂之后,许森就开着车跟着手机导航来到了这个村子里。
听说,这个村子是县城周边田地最多的村子。
今年的国庆正好和中秋重合,差不多就是乡下收秋的日子。

今年的国庆正好和中秋重合,差不多就是乡下收秋的日子。
而且他们来的正是时候,前面座位坐着两个人、后面斗子里扶着小马扎坐的有四个人的电动车在路边停下来,那村子里面就恰巧有一辆绿色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朝这边开来。
收割机的样式和他们在刚才的农机厂看的一样,开到眼前这条乡间水泥小路中间,收割机停下,然后掉头,从那头的小路拐弯钻进玉米地里。
收割机进去后,那头又停下来个红色的电动三轮车,三个女人从车上下来,拿着化肥饲料袋子跟着进了田间。
刘邦一看收割机进入田中就差不多完全被淹没在半黄半绿的玉米地中间,赶紧催促许森:“森森,往前走。”
咱们去那头看。
嬴政说道:“不用了。”
就见伴随着机器运作的隆隆声,过去的那片地瞬间成了白地,上面刚才还长得好好的玉米杆子,都被吞入这个机器巨口中。
刘邦的眼睛不自觉睁大。
新人朱元璋后退一步,抬手放在后面的电动车车头。
对于一直生活在农耕社会中,以勤劳踏实肯干为最优品质的社会来说,无论是比较“叛逆”的上层人士还是底层完全践行守农思想的老百姓,这个速度超快、掰玉米超干净的收割机完全不在明清帝国人们的想象之中。
唐朝,李世民彻底没有了早朝的心思。
他想去那个地方。
迫切的想去。
已经和黄巾军遇上的曹操军队,皇甫嵩军队,朱儁军队,乃至被镇压的黄巾军队,在这一天即将对垒的时候,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在武则天这边,也是举朝鸟悄儿的。
隆隆隆!
收割机在十分钟内就走到了许森他们几人站的这个北边地头,前头一卷都是弯刀的轮子飞快转着,将长在前面的挺立的玉米杆卷进去。
草沫飞出,玉米杆的甘甜清香和草香飘入大家鼻端。
收割机在北头转弯,驾驶舱内的司机看见站在路边,眼珠子就一直跟着他这辆车的几人,内心闪过好奇。
等转过弯来,后面那几个女人也已经跟了过来,不时弯下腰,将没有被机器收进去的玉米棒捡起放到袋子里。
这个机器很好用,这一趟过去掉的玉米很少。
女人停下来,掏出震动的手机看了看。
一条信息,来自她正在收割玉米的老公。
老公:你去看看,地头站着的那个小孩儿是不是我表弟?
女人抬头,地头果然有几个人,除了几个大人之外,还有一个看样子是高中生年纪的少年,车子上扶着车栏站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孩儿。
所以,哪个小孩儿是老公表弟?
正想发信息问清楚,女人突然想起来。
老公的表亲中还真有一个是她没见过面的,是已经远了一代的姨表兄弟,也就是奶奶她亲姐姐那边的一个孙儿。
前两年,奶奶的那个姐姐去世,奶奶还让她老公陪着去县里奔过丧。
但是那边的亲戚跟自家这边,都没有来往过啊。
张翠翠好奇着,放下手里已经装了几十棒玉米的饲料袋,往北地头走去。
朱元璋本来就紧张,看到地里的一个女人过来,不由得问同伴们道:“是不是不让看?”
嬴政、刘邦、刘彻:别问,我们也紧张。
不让看不太可能,会不会是怀疑他们等着捡他们的玉米呢?
在外面的朱棣叫车队停下来,有些担心老爹会挨打。
不对,他应该担心老爹在那里忍不住脾气,伤害了天镜那个世界的人。
朱元璋如果知道此时他儿子是这么想的,肯定会抬手糊对方脸上一巴掌。
张翠翠已经来到跟前,她知道老公那个姨姥姥家的小表弟的大约年纪,直接大声问许森:“你是不是姓许?”
叫什么她不知道。
虽然她们家距离县城并不远,但是这样的远亲真没有去对方家里走过亲戚。
许森疑惑:“我叫许森,请问你认识我吗?”
或者是认识他姥爷,然后又在什么场合见过他的。
张翠翠转头指着已经往那头开的隆隆的收割机,道:“那是我老公,明航海,我奶奶和你姥姥是亲姐妹。”
许森一下子有印象了,前世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姨姥姥,但是今生的他记忆里他曾经跟着姥姥和姨姥姥一起在县城的饭店吃过饭。
姥姥说过,姨姥姥家是县城附近村子的,那村子的名字,他却全然没记住。
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巧,他准备带着皇帝老叔们看看玉米收割并野餐一下的这个明家村,竟然就是姨姥姥
许森道:“我姥姥叫李喜花。”
张翠翠也不知道他姥姥叫什么,说实话老公的奶奶叫什么她都不太清楚,家里最老的长辈了,谁会叫她的名字啊。
张翠翠就说:“你姥姥是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你爸爸和你妈在你姥姥姥爷家生活?”
许森点头:“是的。”
“这么一说就对上了吧,”张翠翠笑道,“我老公刚才在车上看见你就认出来了,待会儿让他跟你说话,你们可能见过。”
许森扒拉记忆,好像真有这个印象。而且他爸妈去世的时候,姨姥姥家的表哥也单独去过一趟。
他还对许森说,有事就找他。
“还真巧。”
张翠翠笑道:“是啊,真巧。你们是来乡下玩的?”
每年的节假日,他们这边都会过来一些县里的人,因为就在他们明家村前面的那个郭营村村口,有人经营了一家农家乐。
听说今年他们还种了十几亩的晚西瓜,搞那种下地自己摘的模式,城里人都是多年不下地的,非常稀罕这个摘瓜活动。
这生意做的比种瓜卖还要好。
许森:“这是我爸爸那边的一些亲戚,他们都住在山里的,没见过咱们这儿的平原,我带他们来看看。”
“行,”张翠翠说,指向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南走的村南,“村头第三家就是我们家,你可以先过去坐坐,我们这边一会儿就好。”
没想到遇见了亲戚。
刘邦的心思一下子活络起来,笑道:“小森这孩子也没说,我们都不知道这里有亲戚,先帮忙,再去你们家坐吧。”
许森:哪有走亲戚不带礼物的?
但对于刘邦来说,汉代根本没有走亲戚的概念好不好?
而在明朝,两姨表亲的这种,还在近亲范围内,有些来往密切的,去亲戚家坐坐也不用带礼物。
因此皇帝老叔们一点都不觉得就这么空着手去人家坐坐有什么问题。
现在,森森和这家不是亲戚吗?那他们就不用站在地边看了。
刘邦热情道:“大妹子啊,我们帮你捡玉米。”
把张翠翠不好意思的,都怪她老公,让自己这么过来认亲戚,别人还以为她是找人帮忙干活儿呢。
其实这地里这没有多少活,大型收割机一趟过去,只会有很少的玉米棒子遗漏。
朱元璋已经过去一开始的震惊期,很快跟在收割机后面捡棒子捡得不亦乐乎。
跟张翠翠一起来捡玉米棒的是两个跟许森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是明航海的双胞胎妹妹明媚、明燕。
姐妹俩看到嫂子带来一群人帮忙都很奇怪。
“嫂子,他们是什么人啊?”明燕问道,“是别的村子里捡玉米的?”
现在村村都流行包地,在外面的人多,单独为几亩地回来不值当,就包给一家专门种地的。
明航海两口子不出去打工,便包了村里邻村的一百多亩地,今天才开始收这块比较熟的玉米地。
明燕是个喜欢给家里操心的小姑娘,特别厌烦那种人家田里的作物还没有收完就哄过来捡的。
张翠翠说道:“不是。那小男生,是姨姥姥家的小表弟,来乡下玩跑到咱们村儿了,叫你哥认了出来。我过去一问,人家才都来帮忙的。”
明燕有些不好意思,误会人了。
明媚的名字很明媚却是个慢性子,说道:“嫂子,我给他们拿些水。”
他们乡下的姑娘都长得这么好啊!
这么大的孩子,身上洋溢着的都是青春,“倘若在汉朝,说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会有人质疑。”
接过小姑娘送来的冰冰凉凉的绿茶,刘邦小声跟政哥说道。
语气酸酸的。
这样的盛世国家,羡慕不来啊。
嬴政一只手臂还吊着呢,明媚刚才给他水,还说他:“叔,你手臂伤着,去边上休息吧。”
嬴政认同刘邦的看法,这户人家的两个姑娘,非常好。
朱元璋在旁边,听了一耳朵,说道:“我大明朝普通百姓人家,也养不出这样的姑娘。”
并不是说她们多有仪态,而是她们面白红润,神情天真无忧,一看就没有吃过苦。
坤宁宫,听到重八这句话,马皇后心里也有种涩涩的感觉,真做到皇后这个位置上,才知道国母二字到底是怎么样沉重的两个字。
圆明园,这些天一直住在四哥这里的胤祥感慨:“我妹妹当初都没有天镜里这两个女孩子的无忧无虑。”
正在畅春园帮皇阿玛批改奏折的胤禛看到这样两个在地里干活儿的女孩子,又怎样能没感触?
他想到的是他的女儿。
亲王府的千金姑娘,竟然还没有天镜里,一个乡下的女孩子过得快乐。
正在田中帮忙的捡玉米的皇帝们,并不知道农家的两个姑娘引起那么多的感慨。
捡着玉米没一会儿,从那村里又开出来一辆蹦蹦的三个轮子的车。
这是三马车。
蹦蹦蹦的。
刘邦和嬴政都在县城里的路上见过一两次。
朱元璋不认识,便虚心请教。
三马车已经蹦蹦蹦的开到田地中,开在已经割过去的空白地上靠近收割机,所有人再一次见识到现代这些“奇技淫巧”的魅力。
只见那个收割机一旁长长的那个筒子,转了转,斜向下的头儿对着三马车的斗子,然后哗哗哗的明黄色的玉米在日光下闪烁着金光就流水似的落在斗子里。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玉米粒全倒完了。
三马车又蹦蹦蹦的从地里开了出去。
开着三马车的是个中年男人,注意到地里的几个陌生人也扭头看了几眼。
只不过,这些素来对眼神非常敏感的皇帝们,一点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打量。
现在的农民,有些颠覆他们的认知。
又过了一个小时,这块在他们各自的计算中都不少于十亩地的玉米,便从刚才的茂密成林变成现在的一片平地。
朱元璋坐在地陇上歇息,明亮到刺眼的阳光照在身上他也没有什么感觉。
以前,他坚持贵贱等差,觉得只有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国家才能稳定才能慢慢地富裕下来。
但是今天的收割机却告诉他,不是这样的。
当被他们认为只会消磨人意志的奇技淫巧达到高峰,竟然可以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隋朝,杨广看着天镜中的那辆大家伙,目中野心的光芒汹汹燃起。
徐霞客所暂留的农家小院儿内,此时是一片的热闹。
有人问咱们能不能有这样割麦子的机械,有人问先生可见过这样神奇的东西。
看着农人们期盼向往的笑脸,徐霞客想,或许这就是无知者无畏吧。
天镜中的一景一物,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一时间能渗透的。
不过天镜出现,大变在即了。
明航海把收割机停在地里,走向许森。
许森刚刚捡起一个巴掌大的小玉米扔在身旁的袋子里。
走过来的明航海恍惚听见这个小表弟在和他身边的人说:“玉米这个东西,在璋叔的明朝已经出现了啊。”
刚刚见证了这短短一块儿地所收获的玉米量,明朝百姓因小仙人这一句话而振奋欢呼起来。
病已从几乎打成沫的玉米秸秆里扒出来一个很长的玉米棒,便欢喜地抱过来给许森看。
明航海走到跟前,伸手扶住这个奇怪小家伙的肩膀,向许森道:“森森,听你嫂子说,这些都是你爸爸那边的亲戚?”
“表哥,”许森起身打招呼,刘病已赶紧趁机溜到他旁边站着,他安抚的拍了拍小家伙,“这是病已,我彻儿表哥的儿子。”
正扣了一个比较嫩的玉米籽放到嘴里尝味道的刘彻:---cue我干什么?
不过他依然站起来,很热情的跟许森这位姨姥家的表哥打了声招呼。
明航海:有点怀疑表弟其实是被什么道观的人骗了。
现代了,除了那些道士还有什么人是梳发髻的?
明航海却什么都没说,对众人笑道:“这么大热的天,快去家里吧。”

许森到路上推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就算去做了也不能忘自家的车。
向北方延伸的田地有些已经秋收过了,因此视线没有被遮挡,许森这边,皇帝老叔们还没有上车,就看见那边蜿蜒驶来一条长长的车队。
一律是锃光瓦亮的黑色小轿车,足有二十辆,前后相继地看过去,虽然可能一辆名牌车都没有,但这么多车挺帅是真的。
第二辆小轿车上装饰着鲜花红莎,中间站着一对穿着明朝婚服制式的树胶小人儿。
许森把电车推到紧靠底边的公路边沿,轿车很快从面前经过,一辆又一辆的,过了七八分钟才走完。
嬴政看出来了:“这是在办喜事?”
许森点头。
其实这样的场面,在皇帝们看来一点都不算宏大。
车还是不够多。
但前提是,这是在一个乡下的村子里办的婚事,他们一路从县城走过来,光是小路的弯儿都转了十几个。
跟繁华的县城相比,这个村子无疑是偏僻的,但是在偏僻的村子里,能有这样一场婚礼,依然出乎众人意料。
现代的小轿车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好的东西,然而根据现在的情形看来,小轿车却是非常非常普遍的。
刘邦惋惜:如果他每天回去都能开回去一辆车就好了。
现代人买一辆车十几万,跟他要五六十万也行的啊。
“正巧今天是我大伯家的孩子结婚,”明航海提着刚从地里捡来的两棒子玉蜀黍,向许森道,“他们家请了好几个老师傅做大席,待会儿你们跟我一起去。”
这下,不止是嬴政、朱元璋,连刘邦都觉得不妥了。
(刘邦:为什么到我就是连?朕就是那么不懂规矩的人?)
刘邦笑道:“这不好意思吧。哪有白白去人家吃席的?”
吕后嗤笑,说得你好像没有干过这样的事似的!
多么类似的场景啊,萧何也是非常的尴尬。
最怕突然梦回早年也算欺负过老板的黑历史。
幸好今天他不舒服,没有跟皇上一起去天镜。
明航海闻言爽朗地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是实在的亲近人家,我能趁这个空出来收几亩地?”
远一些的人家办喜事不一直在跟前是会被讲究的。
他还有个正在上大学的弟弟明世界,早晨就跟着二伯家的堂弟明堂去接亲去了。
他爸妈也是从前几天就去二伯家帮忙,而且他和爸妈、世界都单独给明堂上了礼金,带几个人去吃大席根本不会被人说什么。
明航海这么随口一说,却狠狠地扎了朱元璋的心。
家里近亲今天举办婚礼,这边还有空出来收几亩地再不耽误事的回去,那可是十几亩地啊,搁在明朝要七八个壮汉收好几天的。
收获庄稼对他们来说如此平常,对比每年夏秋都要全大明的农民全力应对一两个月。
实在是扎心。
朱元璋的兴趣不太高了,连人家那么多小黑车也不羡慕啦。
徐霞客终于从那户农家院离开,重新背着行囊上路了,他想到一个问题,天镜世界里那么一个小村子都有这么大的财富,那里的都城呢?
有朝一日能看一眼天镜中的都城,这辈子应该就也知道天镜中的仙境是什么样了吧。
明海朝家是一圈盖得特别时兴的农家小院,刘邦收废品的时候见过这样的,看来这家人过得不错。
到了明家见了明家老太太,明航海他爸正好从村里回来。
“就要开席了,”明远叫儿子,“航海,快去帮忙端盘子。”
刚才就是他去地里把那些玉米拉到家里的。
叫了儿子他才看见在地里看见的那几个人,疑惑的看向儿子。
明航海指着正被他奶奶拉着说话的许森,笑道:“爸,那是森森,我姨姥的那个孙子。”
刚才就觉得这些人很奇怪的明远:---
他笑着对许森道:“到舅舅家就跟自家一样,走走,去村里吃席去。”
明老太太布满皱纹的双手在许森手上拍了拍。
“去吧,走前再来一趟,跟姨姥说会儿话。”老太太如此说道。
许森诶了声,他以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孤家寡人了,就算有亲人也是姥爷那个妹妹家一样的远亲。
没想到在这个距离县城不算远的小村子里,还有一家真正关心他的人。
明远很热情,叫许森的政叔、邦叔他们跟着一起往村子里面去。
其实在地里的时候,他们都听见了村子里欢快的音响声,但见过两次丧事的嬴政和刘邦还以为村子里有什么丧事呢。
现在音响的声音已经停止了,但走进村子能明显听见村里欢快喧嚷的人声,跟在明远、明航海身后在村子里的第二个巷口转弯,就看见停满了一个巷子的车。
刚才他们看见的那种黑色的小轿车反而不显得多了,这条巷子里都停满了白色的七座面包车、红色蓝色的各种式样的电动车。
巷子里第三户人家外搭着彩棚,最外面,是一个看起来轻飘飘的暗红色门楼,那门楼旁边还放着一个不停嗡嗡嗡的东西。
即使到处都是热闹的人声,也能听见那东西发出的声音。
朱元璋没见过,警惕地走在最边上,虽然还没有见到主人家但脸上已经挂起热情笑容的刘邦注意到,提醒道:“那不是什么有危险的东西,就是充气的,看见那个门楼没,充气充起来的。”
说着抬头,看见这个塑料的充气门楼上竟然贴着几个大字,分别是:双、成、摄、影、恭、贺、赵府千金和明府公子、喜、结、良、缘。
中间几个字是小字体。
朱元璋也看见了。
什么家庭就称府?
朱元璋这个最重规矩的皇帝有些生气,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这不是自己的大明---,但,还是生气。
府这可不是什么人家都能称的。
现代的这些后世人,在礼仪规矩方面的粗疏差得有点多。
朱元璋生气的这会儿,主人家已经迎了出来:“明远,航海,快来来,去陪客。”
明远明航海父子俩就被拉了过去,明航海转身叫许森:“森森,快带着你家的叔都过来。”
刘邦:陪客这个,我在行啊。
以前在沛县的时候,街坊邻里谁家的大事没让我去过。
明家的院子挺大,担心热,还在院子里搭了黑色的遮阳网,二楼五六个房间都有席面,房间里有空调,这二楼的席基本上都给女方那里的客人坐。
女方的爸妈今天不到场,但是兄弟姐妹、叔婶伯娘等送家的都来了,这些是顶顶重要的客人,需要明家这边辈分相当的陪着。
明远就被拉到了二楼。
明航海是个衬搭,今天他是以帮忙为主的,担心许森他们不自在,他给找了一张还没有坐上客人的大圆桌。
桌子上铺着西瓜红色的一次性薄膜,摆着一串一次性杯子、一把一次性筷子,周围有八九个圆凳子。
在桌子不远处,还放着一个超大的黑色风扇,风力极大,跟嬴政当初打工的工地上那种风扇一样。
朱元璋昨天上工半天,都在外面学漏沙和泥了,根本没见到过这种风扇,不过上午见过了司机楼里的小风扇,这个大风扇也没把他吓到。
接受什么都是循序渐进的。
由小到大,朱元璋接受良好。
他们几人坐下来没多久,就开始上菜了,先上来的是瓜盘儿,一盘切的薄薄的西瓜片和一盘什锦水果罐头。
然后有几个小孩子拿着一捆红色的塑料勺过来发,吃罐头方便。
许森给刘病已拿了一个。
刘邦开始给大家分。
哎呀,没想到蹭一顿现代农户人家的喜宴,能吃这么好。
塑料勺子质量不太好,软趴趴的,但能用,比一个勺子众人用放心。
刘邦舀了一块白色的椰果,这个酸甜的味道真不错。
水果盘上来之后,上菜的速度就快了,一道一道的,凉拌菜,炸芝麻丸。
乾隆笑了,跟吴书来说道:“你看看,到底是普通人家,场面弄得有些大,可这菜---”
啧,一言难尽。
这时明航海端着两盘子颤巍巍的东坡肘子过来了,先放到许森他们桌子上一盘,注意到什么,他转身叫:“超子,拿一瓶酒一桶饮料。”
“你们先吃着,我一会儿上完了菜就来。”
这明显的照顾,让两边桌子上的都看得很奇怪。
明海超抱着一个方盒子,手里提着一桶橙汁儿给放到桌子上,顺带还从兜里掏出两盒烟:“酒是六百八一瓶的,烟一千一条的,好吃好喝啊。”
本来就不差钱的皇帝们听到这话,再看到桌子上的东西,有种非常值钱的感觉。
话说,来现代这么久了,咱们还没喝过酒抽过烟呢?
人走了,刘邦拿过来那和方方正正的矩形盒子,研究一会儿就找到了开关,绕开那边的一个黄色线头,酒盒子便开了。
刘邦把里面天蓝色酒瓶拿出来,放到一边的就盒子马上被朱元璋拿在手里,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接触直播才三五天,来到现代才两天的朱元璋,有着和嬴政、刘邦、刘彻当初一样的小毛病,就是那种恨不能把用过的一次性杯子都当作珍品放起来的。
只拿着酒盒子,朱元璋就闻到了一股清凉浓郁的酒香味。
这边,刘邦还没有把酒瓶打开。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