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栩想两手准备,从各部寻找些有经商天赋的人出来,慢慢教。
商队需要的人才很多,卢栩一点儿都不跟老朋友客气:“你们这儿有没有算数好,记性好,最好过目不忘的?出身高低不计。”
距离县城最近的老倒霉蛋德巴克族对此十分麻木。
距离县城近虽然烦,但好处也是多多的,每次有什么好事,县城那边也是先通知他们,他们集市上没弄到什么东西,还能直奔县城去买。
而且从长期与卢栩打交道的经验上看,听从卢栩,除了费翻译和被敌视大岐的部落叫走狗外,向来利大于弊。
老族长听完卢栩的要求,都没问卢栩要做什么,便思考起给卢栩推荐谁了。
“我们部有个放羊的小子,记性很好,不知能不能行?”
卢栩:“放羊的?”
德巴克族长:“不错,一百多只羊,哪只是哪只都能分清。”
卢栩震惊,脸盲症得多羡慕!
他满心期待叫人把牧童叫来,不料,这牧童真是个“童”,才十一。
卢栩:“……”
这也太小了!
卢栩有点儿为难了,“我是想组商队去和各部做贸易,一年可能大半年都在外面跑,这么小的孩子……”
这不是虐待儿童吗?
小牧童却马上道:“大人,我会骑马,我个子小,吃得少。”
卢栩听到字正腔圆的大岐话“大人”,怔了怔,稀奇道:“你会大岐话?”
小牧童:“我跟我爹娘去过集市,听别人都这么喊您。”
卢栩:“你还会说什么?”
小牧童将集市上常卖的东西全用大岐话说了一遍,带着他们伙夫的口吻来了句“饺子三碗炸一碗,谁要炸饺子到后面排队。”
那语气惟妙惟肖,简直一模一样。
卢栩要笑死,用大岐话问他:“你喜欢吃饺子呀?”
小牧童摇摇头,也用大岐话回答,“我没吃过。”
卢栩:“没吃过?”
小牧童:“嗯,太贵,我,不吃,看。”
他词汇全是在集市上听来的,也没人系统教过,完整的句子不会说,只会往外一个字或一个词地蹦。
但这样卢栩也听懂了。
他往小牧童身上看,看到他身上当衣服披着的毛毡是很旧的,脚上没穿鞋,手上也有冻疮,身上脏脏的,但眼睛特别的亮。
卢栩问:“你喜欢赶集吗?”
小牧童重重点头:“赶集,喜欢!”
为了向卢栩展示他的优势,他还努力介绍自己:“比赛,我,米,差点!”
卢栩:“比赛你差点儿赢了米?”
小牧童欣喜点头,“我,三个。”
卢栩:“跑了第三?”
小牧童:“对!”
然后他又小声嘀咕着“第三”。
卢栩:“行,挺聪明,我要了,每个月我给他开工钱。”
这次卢栩是用蛮语说的,小牧童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官差是什么他是知道的,他还知道做官差给钱给吃的,做了官差就饿不死了。
可惜他年纪太小,招官差人家不要,这会他终于抓到机会了。
他跪下激动地用蛮语感谢他们族长,首领,感谢卢栩要他。
卢栩叫他回去告诉家人,收拾两身衣服。
小孩出了帐篷,蹦起来往回跑。
卢栩瞧着他那飞一般的脚步,满心都是,可怜见的,大冬天孩子连双鞋都没有。
可各部都不缺这样能不能长大听天由命的孩子。
卢栩眸色暗了暗,更觉他和君齐,还任重道远。
他又在德巴克部招了五人,和那小牧童差不多,全是贫苦人家出身,还全是这次大雪遭了灾的。
他们离县衙最近,昨天傍晚就从县城领到粮食了。
他们这么近,就在县衙眼皮子底下,自然遵纪守法,晚上族长就按人头发了,今天卢栩来招人,领到了赈灾粮的人家,没一个怀疑卢栩会虐待他们。
若要他们当奴隶,直接征就是了,他们这种小部落,又不敢说个不字,何必多此一举哄骗他们呢?
等卢栩说要让他们部落出三十到五十人去登云山南麓割草,也没遇到什么阻碍,族长让人一问,就有人来了,主力还是受灾的那一批人——
卢栩说,去割草一天三顿饭,割到的草归他们,路上来回的时间也算工期。
这条件,去一天就能为家里节省一天饭呢!
家中受灾,牲口冻死的人家,这会儿也没什么活儿可干,能省一点儿是赚一点儿,干嘛不去?
卢栩还怕招不上人,结果说完条件,很快就招够五十人了。
随后,他又领人回去,再跑别的部落,凑够百人,就让官差带他们去登云山那边先清理杂草。
这会儿登云山南麓积雪已经融化差不多,新草未生,全是枯草,割下来晒干,品质虽不如夏天、秋天的草,但这里草木旺盛,大片大片的,收拾出来喂牲口,当茅草搭屋顶,都凑合能用。
有官差领着,军马营的虎贲军虽然不时会过去巡视,但都是远远看,紧张的蛮人们慢慢放下戒备,只在虎贲军出现在山头往下看时,才下意识往山上望望。
很快,附近唯一的小镇也得到了消息,卫二亲人就在这小镇上,卢栩干脆让卫二找人负责给大伙儿做饭。
小镇上的百姓都不懂蛮语,小心翼翼和蛮人接触几天,发现,得,这群蛮子其实也和他们这些庄稼汉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对方放羊,他们种地,也不是人人都凶神恶煞的。
几天过去,他们相互能结结巴巴说几句打招呼的话。
开荒有进展同时,卢舟带的北庭县的商队也在六个集市上开始顺利的贸易。
和大岐人做贸易,可比跟蛮人省力得多,大家没有语言障碍,还能边做生意边找乡亲,还能相互打听着三县各处的境况,相互参考着来年的打算……
从北庭县南逃到北关和西峰县的百姓,听着北庭县如今的情况,又有些犹豫要不要回去。
他们现在没土地,也没什么活儿干,普遍是帮人盖房子做苦力,等两县城墙修好,房子盖好,他们又没处可去了。
“你们还和蛮子做生意?”
“北庭县真的人人都有活儿干么?”
“还要盖书院?谁读啊?”
“什么?你们人人识字了?!还人人会说蛮语?”
“哪儿,哪儿?你说县令大人要在哪儿种地?要找人种地?”
他们听天方夜谭似的,无比吃惊。
可越打听就越纠结。
好容易跑过来了,再回去又是好一番折腾。
有老有小的,可真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了。
有人忍不住问:“县令大人能把我们的地从蛮子那儿要回来了吗?”
北庭县的商户们卡壳。
他们的地也还没要回来呢。
另外有人道:“要回来?要回来你们敢去种么?”
众人齐齐又黯然了。
是呀,就算要回来,他们敢回去吗?
且不说也许根本种不活庄稼,即便能种活,谁敢去蛮人窝里种呢?
他们忧心忡忡时,颜君齐也见到了江郡守,正在和江郡守商讨这件事。
“你说,你打算将军户们的土地租给蛮人,让他们付租金?”
颜君齐:“正是。”
江郡守皱眉细想。
军户们,尤其是北庭县军户的土地大多已经被蛮人占领了,即便强行要回来,等他们一开始游牧,必定还会再占去,再生出许多事端。
白峰部造反,除了曾经的积怨,也有一部分客观原因出在土地上。
他们部落人多,迁徙的地方又荒凉,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去侵占他人的土地,扩大他们的领地和放牧区。
从前蛮人部落一直是这样相互抢地盘,争领地的,白峰部看看同样不好过的部落,很自然就做出了选择——
与其内斗,不如联合起来抢大岐人的。
他们一拍即合,几部赶走了大岐军户,还将南部部落往南逼,最终惹怒了虎贲军和龙虎营……
但若土地的问题不解决,白峰部的祸乱早晚还会上演。
蛮人部落的界限本就是流动的,就像占山的猛兽圈地盘一般,根据各部的强弱,实力,一直在变。
让他们固守一方,根本不现实。
眼下马上就是游牧的季节,若将军户们重新迁回他们的土地,不知还会起多少纷争和事端。
可让军户们长期待在北关县和西峰县也不是办法。
西峰县情况尚好,至少有山麓可以开垦,也可以慢慢转向游猎,总能让大家吃上饭。
但北关县作为三县中最小的一个,实在没能力容下最多的人。
除非北关县也有卢栩那样的大商人,可以靠一己之力源源不断地赊账给县衙,带全县开工坊做生意。
否则,哪怕他这个郡守,也不可能像卢栩一样不停往县衙填钱。
他也填不起,也不像卢栩那样敢把全部家当都豁出去。
若想再找个卢栩,可太难了。
大岐哪还有第二个可以从北庭县直通京城,让王爷给他搞采购的人?
上任越久,了解越多,江郡守越明白内阁为什么把颜君齐调到北庭县来。
他很想见见卢栩,谈谈另外几县的商贸问题,可不知为何,这次卢栩竟然没来。
如今颜君齐和卢栩刚走了一趟各部,又刚刚出粮赈灾,各部对他们印象一定是不错的。
但若马上又让他们租地,他们能接受吗?会破坏这来之不易,代价不可谓不高的好局面吗?
江郡守脑海中过了一圈,没否决颜君齐的想法,而是问道:“你想如何算租?”
颜君齐:“平均每五亩,一年租金一只羊。”
江郡守没什么概念,不太懂这数据他是如何算出来的。
颜君齐解释道:“北庭县各部草场状况不同,南部一亩草场约能养五六只羊,北部却只能养两三只。
若遇到暴风雪、干旱、大雨,或是遭受狼群,还要更少些。再减去每年要交的赋税,五亩收一只羊做租金,相对会是一个各部都能接受,抵触不太强烈的数目。
具体数目上,大致是登云山以南,每四亩一只,姆姆河以西,五亩一只,太靠北的地区,则六亩。今年起,暂按这个数目来推行,若哪处不合理,来年可再调。”
江郡守听罢,点点头,沉思片刻,建议道:“此法可施,但切勿操之过急。若赈济粮草尚未发放,倒是可以一起推行,只是……”
只是粮草已经发了。
颜君齐苦笑。
他也想过要不要借赈灾粮来逼一下那些部落,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蛮人有些部落十分执拗爱面子,若万一让他们觉得这是县衙在威胁他们,死要面子不肯要赈灾粮,遭殃的还是百姓,激化的还是两族的矛盾。
发钱易,收钱难,也是考虑到这个,他算来算去,才算了个均值五亩一只羊。
这样牧民虽然不情愿,但也不至于太肉疼。
大岐军户男丁十亩田,女子五亩田,每家什么都不做,到秋天能收上几只羊,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刨去他们日常的花销用度,兴许每年还能有一些结余。
若是勤恳的人家,平日多做些工,生活慢慢积攒也能不错。
这样即便家中有人生病,有什么紧急的花销,也总能有银钱应急。
未来等家家户户有牲口,他们往关内的贸易就能更成规模,到时候也能从关内交易到更易储存的粮草,反哺牧民们应对灾荒……
不过,眼下想要推行,也还有诸多的不易。
他和江郡守又细细商议一番,制定详细的推行之策,还有该如何安置南逃的军户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江郡守费解:卢县尉怎么不来呢?
卢栩:当然是我要看家门。
第324章 逛街吗
颜君齐和卢舟从北关县回来,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推行收租政策,登云山南麓山谷的杂草差不多也清理干净。
一捆一捆的干草被装上车,一半要运回各个部落去喂牛羊,一半由卢栩买下,运回县城盖房子,搭屋顶。
从北关县和西峰县回来的军户们,在县城和登云山新建的村落盖起房子。
卢栩来给在登云山劳动的众人送吃的,赶上人家午餐,边教他们如何将杂粮、粗粮做好吃,边顺便给打草的蛮人们洗脑耕种也有耕种的好。
“这里离军马营这么近,你们平时也不往这边来放羊,这里适合种庄稼种菜,他们就只在这里种,不会去破坏你们的草场。”
“等长出了粮食,大家又可以互换来吃,粮食比你们的肉便宜,秸秆还能拿去喂羊,喂牛,喂马。”
牧民们啃着夹了油酥十分香脆的饼子,喝着豆浆和野菜蘑菇咸汤,感叹着原来这些东西还能这么做。
心说,这里是种地还是放羊,关他们什么事呢?
那是贵族老爷们该关心的。
反正这地方离他们营地远,除了黑川部那样胆大妄为的,他们可不敢到这儿来放牧。
吃完午饭,卢栩就要回去了,蛮人和新迁来的大岐人纷纷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卢栩:“舍不得我呀?看吧,我说话你们不想听,我要走你们又舍不得。”
负责在这里监工的卫二:“……”
要是他们县尉大人能少自恋一点儿,大家肯定会更喜欢他的。
卢栩还在感叹:“县城到了好多来取赈灾粮草的队伍,人手不够啊……可惜我不会分身术,不然我一定在这儿多住几天!”
他新晋的小跟班儿——从德巴克部招来的小牧童亚卡——哒哒哒跑来,“大人,数好了,十二车草。”
卢栩:“换给人家粮食了吗?”
亚卡:“换好了!”
卢栩:“好,回府!”
亚卡又踩着他的新靴子,哒哒哒跑去喊车队,启程出发。
卫二摇头。
卷中自有卷中手,亚卡才十一岁,就已经特别会来事,特别会哄人了。
关键是,人家还特别勤奋。
小孩儿大岐语不能算一窍不通,也算只会一点儿皮毛,可人家就敢追着大岐人不停说话。
说错了就重新学,被笑了,自己也跟着别人一起笑。
还没多少天,大岐语突飞猛进,搞得从其他部落来的贵族少年们一个个压力山大。
他们大人也真行,自从亚卡来了,他就真敢把活儿扔给人家小孩,让他跑来跑去了。
这两趟来这边送东西,全都是亚卡去买草、装车,忙前忙后,他们大人就过来和别人聊聊天,吃吃饭。
亚卡呢,跑得满头汗,坐上车,才有空拿个刚刚从伙房那儿要来的饼子。
卫二也是纳了闷儿了,他们大人平时挺喜欢小孩儿的,怎么对人家蛮人小孩儿这么狗呢?
马车上,卢栩拿水囊给亚卡,“吃慢点儿,小心噎到你。”
亚卡接过水囊,含糊不清地道谢:“谢谢大人。”
他打开,发现水囊里装的是还热乎的豆浆。
亚卡朝卢栩嘿嘿笑笑,将酥油饼子塞进怀里,端着水囊小口小口喝。
然后嘀嘀咕咕记才学到的词“噎到”,问卢栩:“大人,噎到是……”
他手捂着脖子,做出被噎的模样,“这样?”
卢栩:“对,好好吃。”
亚卡:“那撑到是什么意思?”
卢栩:“就是吃多了,肚子鼓起来,走路都不舒坦。”
亚卡挺挺肚子,好奇那是什么滋味。
他的记忆里只有饿到肚子疼睡不着,从来没有吃撑到。
到现在,他都不敢不干活儿先吃饭,在家中偷偷吃东西是要挨打的。
他啃着香喷喷的酥油饼子,悬空的脚忍不住荡来荡去,卢大人真好,每天不给他很多活儿,就给他许多好吃的,还让人给他缝新衣裳,做新鞋子。
他从小到大,头一次穿新鞋。
亚卡又开始叭叭叭和卢栩聊天,学今天新听到的大岐词语。
卢栩自认已经很能说了,可算是遇到了对手。
他将自己藏的饼子也塞给亚卡,“你天天说个不停,不累吗?”
亚卡:“不累!我从前放羊,还跟羊说话,大人你嫌我话多吗?我不说了。”
卢栩:“说吧,说吧,你学得越好,我越轻松,多吃,多学,都是为我好。”
亚卡闻言,拿起饼子咬得大口了些。
卢栩帮他拿着水囊,帮他顺顺背。
亚卡家孩子多,虽然不是奴隶,生活也差不多了多少。
他在家里排名不前不后,相当没存在感,家里兄弟姐妹一直在夭折,父母已经麻木了。
卢栩猜,他一直说话,可能是在缓解面对陌生人的紧张,也可能是在靠声音刷存在感,让大人注意到,哦,这儿还有个孩子,吃饭时候,迁徙时候,不要忘了他。
他用余光看荡着脚丫子的亚卡,心想,真是个聪明孩子,没人教,自己知道跑去问族长需不需要牧童放羊,赶集时努力记大岐词汇,想尽办法去抓住一切生存的机会,生命力那么顽强。
卢栩想起他提起集市,总是站在一边看别人买炸饺子,提议道:“咱们回去吃饺子吧。”
亚卡马上拒绝:“不行,大人你说最近来要粮食的人太多,我们要吃差一点儿,装惨一点儿。”
卢栩:“……”
这孩子记性太好了,要不还是扔给君齐学读书吧。
装惨的县衙官差们在城外忙碌着安置各部扎营。
附近的部落早就领完赈灾粮了,远的地方,多少还是有点儿不信。
他们犹犹豫豫,相互商量,大多是结伴而来。
一来路上安全,二来人多势众,不怕大岐官府弄什么陷阱。
等快到了县城,赫然发现有好多正装着粮草往回运的车队,一打听,听说县城粮草不多,大岐人都优先给自己人了。
他们又急了。
生怕到晚了粮草被别人领光了。
路上集体又开始加速。
结果各部紧赶慢赶,竟然全集中到了这几天。
县城正到处施工,登云山又要盖房子开荒,本就人手不足,新来的蛮人官差们还不懂大岐文字,看不懂他们手上的单子,可忙坏了留守县城的大岐官差们。
他们头一次感觉到考试的必要性——尽是些看不懂公文的得多抓瞎!
原本能当天来当天领的赈灾粮,因为官差忙不过来,不能及时发,只能排队等。
县城内又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不得已他们只好让各部在城外空地上扎营,轮到哪个部落,再叫他们进城去取粮。
突然来了这么多蛮人,城中百姓有些紧张。
尤其是刚跟着颜君齐从另外两县回来的军户们,相当不适应。
不过颜君齐却没限制蛮人出入县城,只要在入城时经过检查,身上没带武器,就能进城了。
他们刚刚建成的街市和工坊正陆续开张,迎来的第一批顾客,就是这群来自西部和北部的蛮人。
这两个地区的蛮人对大岐人算不上友好,熊昆这几日神经天天紧绷着,生怕有人会藏刀入城,突然行凶,街上巡逻的官差都比从前多了两倍。
同样怕会被大岐人偷袭的蛮人,也是壮着胆子才交了武器进来的。
他们听自己部落出来的官差描述了大岐城市的繁华,路上还听其他部落说起这边儿的集市,也想趁着等粮草的时间,进城看看大岐人都卖些什么,能不能采购些日用物资。
进城的都是各部的勇士,走在大岐城市内,又一个个竖起戒心,看上去那叫一个凶神恶煞。
城中玩闹的小孩瞧见了,又好奇又害怕地看着他们,他们目光一扫过去,小孩儿全撒丫子跑远。
蛮人忍不住呵呵笑,看吧,懦弱的大岐人,连他们一个眼神都扛不住。
他和同伴低声说笑,他一回头,就看见一队大岐官差看傻子一样在看他们。
“……”
大岐官差面无表情,用蛮语道:“你们是要去街市吗?从这儿往东走,那整条街都是。”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哦,对了,我们全城人都会点儿蛮语,下次骂人的时候,换个我们听不懂的词儿,比如……”
他酝酿片刻,用大岐语骂道:“傻大个子。”
被骂的蛮人:“……?”
官差还很贴心地用蛮语翻译给他们翻译:“就是说你只长个子不长脑子。”
那名蛮人刚要发怒,被同伴拉住。
是他们骂人在先,人家听懂了反骂回来,就是不打算计较,就此两清,若再骂,那就是正式挑衅了。
他们在大岐的城市里,只有四个人,怎么和人打?
他们几人悻悻往前走,却见街上还有其他部落的人竟然也在街边笑他们。
吓唬孩子算什么本事?
要是真英勇,被挑衅了就该和对方以勇士的方式单挑才对。
几人脚步顿了顿,黑着脸又出了城。
其他蛮人冷眼瞧着,本就和他们不睦的人更是冷哼了一声。
“亏他们从前还是出过许多勇士的大部落,如今这举止,真是叫人不齿。”
吐槽完,他发现街上很多人在看他,顿时有点儿莫名其妙。
待到了街市上,大岐的商户们莫名对他比其他人更热情几分。
有人主动过来询问要不要帮他翻译,还有店主招揽他过去看看、尝尝他们铺子里的物品,他进对方铺子里挑选东西,竟还有人夸他脖子里挂的狼牙多,穿的宝石好看。
他们一行无比震惊。
为什么大岐人全会说蛮语?
连个卖吃食的小老板都能磕磕巴巴说一口还算准确的蛮语。
他们恍恍惚惚,一路被充当志愿者的翻译们领着去县衙旁新开的钱庄、当铺兑换金银铜钱,再拿着钱去采买物品。
活当的话,东西当铺保存一年,能换的钱少。
死当的话,换的钱多,东西等同卖给当铺,不能再赎。
若钱没花完,他们还能回来买别人在当铺死当掉的物品,或者拿上钱回去,等下次来,再凑些金银拿上票据,赎回他们典当的东西。
当铺有个翻译,不断地重复解释,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懂规则。
懵懵懂懂的蛮人稀里糊涂地一通当,换钱出去逛街。
不过一圈逛下来,根本没人会剩钱。
睿王新送来的物品经卢栩批发,已经被城中的商户们进行再次加工,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各个店铺的展示柜。
柜子不够,在地上摆放的,下面也都垫着草席、粗布,极尽可能地全面展示,吸引来往路人的目光。
哪怕是个在卢栩仓库里不起眼的盘子,商户们都特意凑足了套,摆上桌,模拟着使用时的模样。
他们经卢栩建议,展示台都有一点儿坡度,上下有木钉固定,保证从外面路过,也能将柜子上的物品看全乎、看完整。
卖香料、卖粮食、开食铺的全挨着。
香料铺在店里炖肉做菜,免费给人试吃,觉得好吃,还能打包买。
若想再吃更多品种,去隔壁食铺点菜,食铺还免费教你做菜。
卖粮食的那家人口多,更是一家人开了两家店,一边卖粮,一边在一旁开着馒头、包子铺,不管买不买他们粮食,都管教客人怎么做馒头、包子、饼子……
除了打仗,久不与大岐往来的蛮人们都看傻了。
他们买啊买啊,才买够一篮子或一筐子,就瞧见一个杂货铺,或者专卖篮筐的小店铺。
甚至街上还有半大的孩子推着推车等在各大店铺外等活儿,只要二十文钱,或者同等价值的物品,他们就管推车帮你运货,陪你逛街。
等到了街道尽头,竟然还有专门卖布袋、卖板车的铺子,若是他们没带足马车,从这儿买一个,还管免费帮他们装货,送他们出城。
勇士们,贵族们,逛了一圈几乎在每个店都消费一遍,他们看着手上空空的戒指印,脖子上没了金银珠子宝石,只剩下纯绳子重新穿起来的狼牙,再看看装得满满的推车……
“……”
他们好奇了,这是哪个人才设计的街道?
第325章 人生志向
做好事不留名的卢栩回到县衙,先安排厨房晚上做点儿饺子,再给家里两个小朋友,卢舟和亚卡,炸一点儿饺子吃。
他则翻着今天的出货单子和当铺、钱庄的入账单子,笑得合不拢嘴。
卢栩:“看吧,我就说得弄个当铺,他们买到了好东西,就更看不上县衙发那些赈灾粮了。”
赈灾粮哪有精米白面好吃?
卢栩跑去颜君齐旁边晃,和他一起将死当来的金银首饰简单清理包上软布,预备将来弄到京城去卖。
再将从各个来进货的商人那儿回收来的金银铜钱重新归类入账。
这些钱还是他们从北关县拿银票兑换来的。
他们的银票是卢文从老家寄来的,虽是鼎鼎有名的大钱庄出的票据,但人家根本没在西北开铺子。
能换来金银,还多亏有江郡守的支持,李县令召集,又有卢栩先前和那些商人贸易的基础,他们才愿意把金银兑换给卢栩。
铜钱则多来自三县的百姓。
先前卢舟去各处进行集市贸易,带回来不少铜钱。
钱在西北不如吃的用的实际,比在关内贬值了不少,有些百姓手里有钱都花不出去。
物价太高,他们不愿意出钱,觉得太亏。
物价太低,商人又不愿意。
卢舟他们去集市上卖货,优先以物易物,若没合适的,也可以用钱来买。
物价肯定是比关内高一些的,但远不如先前其他商人那般离谱。
许多百姓拿了钱来买。
卢舟收回来一堆铜钱,卢栩倒是不介意。
他对自己有信心,对君齐和北庭县也有信心,相信早晚有一天关内关外币值会平衡,给就收着嘛。
这不一转头,他就把钱全利用起来了。
流通的钱才是钱。
“我觉得不出两年,连北边的部落也能认得咱们的铜钱了。”卢栩拿麻绳将铜钱穿好,放进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