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毕竟是物理学的前沿热点,学物理的硕博们主攻量子物理的不在少数,所以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定期聚集到办公室听季知行解析论文的就有二十几个人了。
高霄教授发话,让季知行不必拘泥于他们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举凡量子物理相关的文献都可以多看看,好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所以后来,来旁听的人就商量着轮流挑论文请季知行解析。
季知行并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反而觉得受益匪浅。给别人讲论文其实正是在践行“费曼学习法”。通过教会别人,高效倒逼自己主动学习,从而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入更透彻。
就如当初在期末补习班,他在讲题时突然得到打通三套算法的灵感。这段时间因为要定期解析各种论文,他不仅逼着自己迅速深耕量子物理,还得到了很多启发。
又过了一段时间,实验室的办公室已经挤不下那么多人了。
祝主任闻讯,特地给季知行安排了一间专用教室。一开始是三四十座的小型研讨室,后来又换成梯形教室,并在官网上线了“一起读文献”预约模块,方便季知行备课与管理课堂。
季知行站在讲台上指着论文配图解析道:“从这张图曲线的变化与散点的占比程度可以看出……”
他看着座无虚席的教室,突然反应过来,怎么好像莫名其妙地他就开始在燕大上课了?
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所以, 就这篇论文的结论而言,《量子共振隧穿三极管的环形陈绝缘体器件研究》《Preparation of quantum materials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topology》这两篇论文,还有Annual Reviews本月发表的综述是比较合适的拓展阅读材料, 我已发送到公共邮箱,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下载。”
在季知行宣布下课后,像往常一样,立刻有学生在讲台前排队, 请季知行解疑答惑。
“季老师, 刚才讲到实现量子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部分时,我有一点不明白, 如何在太赫兹量子器件上对量子态进行有效制备和操控呢?”
“这一点你可以参考上周《Nature》发布的那篇《Photoelectric testing technology and system for terahertz quantum devices》, 里面有提到两种太赫兹量子器件的最新进展。简单来说,就是在亚波长尺度上实现多光子纠缠态……”
排在第二位的梁岑抱着笔记本暗暗咋舌,每次都是这样, 好像不管问什么问题,季知行都能旁征博引,立刻联系到合适的相关文献并给出答案。真想钻到他的电脑里看看,他到底看了多少文献, 以至于能够这么应对自如。
眼看前一个人已经问完了, 梁岑赶紧上前, 摊开笔记本问道:“季老师……”
这声“季老师”他叫得心甘情愿, 所有来听课的学生也是。
其实一开始大家多少有点别扭,他们都是燕大的硕博, 授课的却是广陵大学的本科生。季知行有破解NS方程的成就、有菲尔茨奖的荣誉加身,燕大的学生佩服归佩服, 仰望归仰望, 但也自有一股傲气。
以往来燕大演讲的名士, 若是徒有其名的草包,不管那人多有声望,燕大学生也敢于提出质疑或当场将他轰下台。
所以,季知行的名声与荣誉并不能为他赢得燕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真正叫所有来听课的人都心服口服地称一声“季老师”是因为他对论文学术性、深层次的研究和洞见。
花了半个小时解决了所有问题,季知行收拾笔记本走出教室,却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口踌躇不前。他定睛一看,是俞竹藜。
“请问,是有什么事吗?”季知行主动搭话,一是因为他感佩于俞竹藜弃普林斯顿offer而留在国内的选择,二是他知道俞竹藜比他还社恐,站在这里徘徊就是因为不知如何开口。
俞竹藜这才挪到季知行跟前,腼腆地开口:“就是……能麻烦你指导我的论文吗?”
季知行连连摆手:“看看还行,不敢当“指导”二字!”
俞竹藜25岁就博士毕业了,如今在燕大任教,他才是正儿八经的老师。而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在这个领域,除了NS方程,季知行哪敢在其他方面大放厥词?
俞竹藜也没多说,直接将手里打印出来的论文递过去。
季知行接过一看,原来真是NS方程。
年初他破解了NS方程,近来各大期刊上应用NS方程通解的论文已经接二连三地层出叠见了。而且因为审稿周期所限,肯定还有很多论文在各大期刊的编辑邮箱里排队,但这还是他亲眼看到的第一篇。
他略扫了一眼摘要,惊讶地抬头:“你解决了晴空湍流?”
俞竹藜还是这么腼腆地点头:“或许是。”
“我可以带回去看吗?”季知行问道,这一时半会儿肯定是看不完的。
俞竹藜点点头,张了张嘴憋出一个“谢谢”,然后转身就走。
季知行觉得比起俞竹藜,自己简直都能算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了。
他先前有机会的时候就到处蹭课,也去听过俞竹藜的课。俞竹藜的课含金量很高,授课方式是他最爱的那种没有半句废话的言简意赅。就是确实太社恐了,上课从头到尾都对着黑板滔滔不绝、下笔不休,绝不多给台下学生一个眼神。
回到宿舍,季知行没有像平常那样直接开始学习系统课程,而是打开俞竹藜的论文细读。
“晴空湍流”是航空业的梦魇,是飞机的“隐形杀手”。
所谓的“晴空湍流”就是天气晴朗时空中突然出现的湍流,成因通常是冷暖空气交汇或气流切变不稳定,湍流内部往往呈现海浪特征的垂直波动。
比海船遭遇风浪更糟糕的是,由于晴空湍流是气团相遇而造成,又多半没有云,所以肉眼无法直接观测,机载雷达也难以探测,因此对飞行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
比如,曾经有一架由悉尼飞往广州的CZ322航班,途径菲律宾上空突遇晴空湍流,飞机被突然急速上抛又遽降十几米,机上有20多名乘客及机组成员头部或颈部受伤。
但这已经算幸运的。
1966年,英国海外航空911航班从日本羽田国际机场起飞,途径富士山上空时飞机突然剧烈地颠簸,飞机尾舵、升降舵都瞬间断裂,机翼下的四个引擎也一个接一个地脱落,最后飞机坠毁,124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正是因为遭遇了晴空湍流。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在非致命的飞行事故中,晴空湍流是造成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的最大原因。但在NS方程被破解以前,人们只能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对晴空湍流进行探测与分析,但无法实际辅助高空中的飞机及时规避。
所以,俞竹藜这篇论文的方法研究如果没有逻辑错误,那对飞行安全来说实在是件大好事。
季知行读透论文只用了两个多小时,他再一次感叹,学习能力的提升真的能全面提高效率。若是在一级阶段,这篇论文他非得花一整天才能看完,然后还得花四五天才能理解。
第二天,他按照论文末页留下的号码加了俞竹藜,给他发了条信息。
“以我个人的浅见,论文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无可挑剔,就是对流层曲线图有一处单位失误。(图片)”
不久,俞竹藜就回信息了,内容是相当简短的两个字:“谢谢。”
过了两分钟,这条信息被撤回,对话框里出现一条新信息:“谢谢你!”
季知行觉得俞竹藜在那两分钟内可能捏着手机一直纠结着怎么表达感谢,也就没有再回一句“不客气”,不然社恐人士肯定又会继续纠结要不要回复、怎么回复。
结束了跟俞竹藜的沟通,季知行就接到了主任的电话。
“知行啊,我听说你在燕大开始上课啦?”电话那头,朱仁的声音带着几分忧心。
季知行回答道:“也不算上课,就是讲讲论文。”
朱仁痛心疾首地说道:“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啊!”
“上当?”季知行不明白,“上什么当?”
“我跟你说,近期燕大一定会跟你表示要破格聘用你,我估计顶了天也就是助理教授,你可千万不要答应!”朱仁说着狠狠地一拍大腿。
自从季知行上京后,他就一直很关注他在燕大的学习活动。但是最近广陵大学迎来了上级部门的检查,这关系着经费划拨,事关重大,所以他最近都在为迎检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对季知行那边的消息就疏忽了。
没想到顺利送走上级部门后,他就听说燕大官网上线了季知行的课程预约模块。
他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燕大对季知行菲尔茨奖得主的身份也眼馋得很,这样一位蜚声国际的学者对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拉高学校在世界大学中的综合排名相当地有好处。
可燕大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高校自然是心高气傲的,生怕直接聘用季知行显得太谄媚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季知行毕竟只有本科学历,而燕大外聘教授向来是非博士与博士后不要的。
所以,为了挽尊,他们促成了季知行在燕大上课的既成事实,接下来肯定就要表示因季知行的学识与课堂口碑而“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主任,您会不会……”季知行把“想太多了”吞回去,换了个委婉一点的词,“您是不是多虑了?我给大家讲论文其实完全只是出于偶然。”
朱仁又是重重地一拍大腿,急切地说道:“燕大就是抓住这个“偶然”顺水推小船啊!即使没有讲论文这回事,他们肯定也会制造别的“偶然”的!”
“知行啊!”朱仁放缓了语气,推心置腹地说道,“绝不是我或广陵大学要拦着你的青云路,只是以燕大的行事作风,碍于学历肯定不会直接给你教授职位,顶了天就是个助理教授。”
“俞竹藜你知道吧?人家还是博士呢,学术水平也高,就因为没有留学经历,在燕大起步才只是助理教授,这一级一级往上升得多少年才能到教授?”
“还记得咱们校长的承诺吗?硕博连读后你若愿意留校,直接出任教授!我估计燕大就是因为知道这事所以想抢时间先扣住你!”
最后,朱仁表达了对季知行游学生活的关心,也表达了对他早日回归母校的期盼,然后就表示不耽误季知行休息了。
挂掉电话后,季知行看着手机沉默半晌,其实他还是觉得主任想太多了。结果当天,祝主任就带着聘书到实验楼办公室来了。
祝主任对季知行表示这段时间辛苦他了,然后展开手上的聘书说道:“学校研究决定,破格聘用你为助理教授,不知你意下如何?”
主任真是料事如神啊,季知行心想,他开口婉拒:“抱歉,现阶段我还是想专心学业。”
“你可能有所误会,“助理教授”并不是“教授助理”的意思,职级仅仅比副教授低一级。”祝主任说着,又举了个例子,“比如,华夏在白头鹰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一般也只有3%的人能够在他国高校取得这个职位。”
这个例子反而叫季知行听得皱眉,他拒绝祝主任并非因为职位高低,只是对他来说,当前要务还是学习,他愿意花时间给大家讲论文是因为这对他深度掌握知识也很有好处,但正式出任教职肯定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的。
而且,他能给学生讲什么呢?文献解析?NS方程?
NS方程已经破解,他并不想停留在这个舒适区,希望能在新的领域突破自己的极限。比如,量子力学就挺有意思的。
祝主任又苦劝了一会儿,季知行仍然不为所动,继续讲论文可以,但教职就免了。
“实验快开始了,失陪。”说着,季知行就离开办公室往实验室去了。
祝主任看着季知行的背影叹气,然后找到高霄,请他做说客。
高霄凉凉地说道:“这缺德事老子才不干。”
“什么话嘛,礼聘他在燕大任教是缺德事?”
“呵呵。”高霄冷笑一声,拧开保温杯慢条斯理地说道,“以他的能力与努力,硕博连读绝对要不了5年,拿了博士学位后多的是好去处。现在把他留在燕大蹉跎个十几年才能升任教授,这难道不是缺德事?”
祝主任和学校哪里不明白这点,只是现在不先下手,以后主动权就不在他们手里了。
他掐指一算:“也未必要十几年,咱们可以破格聘用就可以破格升职嘛。”
“得了吧,咱们学校的领导有这个眼界和魄力才叫见鬼了!”高霄嘲讽完领导层又说道,“何况樊继安能看着老阎的弟子在燕大平步青云?不横一脚才怪了。”
祝主任皱眉:“哎呀,如今他位高权重什么都有了,何至于对一个小年轻出手?”
“呵呵。”高霄翻着白眼说道,“等他进了棺材我才能放心。”
祝主任气呼呼:“那你促成他给大家讲论文干什么?我还以为你终于肯为学校着想了。”
“哼哼,我还要促成他给各大高校的物理硕博讲论文呢。”
“你这是……给他攒人脉?”
高霄端起保温杯吸溜一口才道:“老阎这个弟子啊跟他真是一脉相承地懒于社交,那干脆就走群众路线,叫大家都受他人情。”
当年老阎被樊继安使绊子,正是因为人缘太次,没几个人帮他讲话。不然何至于愤然出走燕大,移居广陵?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一二小人,季知行以后要在学术界走得远,除了他自己的实力,人脉也是很重要的——将来学术界还不是现在这些硕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