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穿越 民国6)——来自远方
来自远方  发于:2014年10月31日

关灯
护眼

当然,华夏警察也不是白来的,大量价格低廉的必须物资成了这些欧洲人出卖日本人的代价。美国不需要物资,但他们需要市场。华夏庞大的市场和华夏人不断增长的购买能力,早已让这些美国人垂涎三尺。

和华夏人在欧洲竞争又如何?战争早晚有结束的一天,他们必须为“将来”做准备。

美国洋行的约翰已经成了在华美国商人口中的“神话”。从一个不起眼的洋行大班,到家财万贯的富翁,还和华夏北方实权派建立起友谊,从约翰身上,他们看到了机会,大把赚钱的机会!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八月二十七日,华夏政府宣布向上海公共租界北区派驻警察,该区捕房依旧保留,但巡捕必须由华夏人担任,将配合进入租界的华夏警察一同管理北区治安。

消息见报时,五百名昨天还穿着军装的警察正大步开进公共租界。这五百人只是第一批,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陆续有警察进驻北区。虽然穿着警服,但他们手中拿的可不是警棍,而是步枪。按照华夏官员的话来说,这是以防万一。此时租界内已有上万日本侨民,“管好”这些人,警察的数量少了肯定不行。

英国人和法国人开始后悔,华夏人的“野心”分明不只是日本人聚居区,甚至不只是北区,连东区都出现了华夏警察的影子!可后悔也没用,请神容易送神难,人都进来了,想要再请出去?想想都不可能。

日本人欲哭无泪,他们想不明白,明明是他们的外交人员遇刺,他们才是受害者吧?怎么情况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不过,处境再恶劣,租界里的大部分日本人也没回国的打算。现在日本国内的情况糟糕透顶,农民饿肚子,工人吃不饱,军人也要节衣缩食。男人出卖力气,女人出卖身体,一家人也还是吃不饱。在华夏日子不好过,至少还能吃饱肚子,打死他们也不回去!

渐渐的,开始有一些日本人想方设法的同华夏人打好关系,为了能继续留下,为了能维持生活,他们成了大部分日本人口中的“日奸”。可他们不在乎,就像那些为外国人卖命的华夏人一样,他们心中所想的只有自己,只要自己能过好日子,管别人去死。

最初的“日奸”是由今井一郎等人假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发展,就完全不必再多费心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浑水摸鱼的日本间谍,但宋武的目的也不是从这些日本人身上得到多少有用的情报,更不会完全相信他们,他要的,只是让这些租界中的日本侨民“分裂”,只要不拧成一股绳,要收拾他们,十分容易。

八月底,成功完成刺杀行动的三处一行人返回关北。

三处众人的行动十分隐秘,连楼大总统事先都毫不知情。待东交民巷出事,坂西等人被刺身亡,他才接到楼少帅从关北发来的电报。

看过密电,楼大总统的鼻子差点被气歪,气过之后却又裂开嘴哈哈大笑,“这混小子,是吃定老子了!”

坂西和青木等人早让楼大总统看不顺眼,比起只是从资料文献中得知这些日本间谍的李谨言,楼大总统是实际同他们打过交道的。坂西利八郎还罢,对于青木宣纯,楼大总统是存了几分忌讳的。这人不只是华夏通,对于他人性格和行事的揣摩也精准得可怕。很少有人能让楼大总统忌讳,这个日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这人死了,死的好!

死了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啊。

楼大总统当即下令,借口追查日本公使馆前刺杀案,对京城内的日本间谍进行大搜捕。在京的萧有德领命负责此次行动。

从北六省情报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萧有德看清了很多事,回想之前的所作所为,当真是悔不当初。本以为能留下一条命就算万幸,后半辈子就是这样了,毕竟,做他这行的,知道得越多就越不能得善终。没想到楼大总统还肯用他。感激之余,下了最大的力气,配合司马君早些年布置在京城的情报网,凡是被锁定的日本间谍,甭管大鱼小鱼,一个没落。

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一死,日本在华夏的情报机构一时间群龙无首,若是本庄繁没死,可能还有转机,但他也在医院中“伤重不治”,这些日本间谍就像是被放在案板上的鱼,再蹦跶也没用,只能乖乖等着刀落下来。

楼大总统和司马君在京城下网,宋舟在南方动手,一直苟延残喘的日本在华情报机关,终于在1916年彻底走向灭亡。就算还有漏网之鱼,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若是还想做些鬼蜮伎俩,等待他们的永远都只有死亡一途。

华夏针对日本的一连串行动也是敲山震虎,通过日本人警告欧洲人,华夏的国力还比不上他们,但是,如今的华夏人还没怕过谁!惹急了,拼死也要咬下他们一块肉来!

况且,华夏人也从来不缺手段,抓了日本人,日本公使林权助照样要一边拧着大腿咬牙切齿,一边弯腰感谢华夏对抓捕“刺杀案凶手”的大力帮助。

关北

李谨言看过京城和上海发回的电报,叹了口气,若是能一次把日本这条毒蛇彻底掐死就好了,可惜,有约翰牛横在那里,目前还做不到。

墙上的自鸣钟敲响,李谨言抬头看了一下时间,起身抻了个懒腰,该去练字了。楼夫人来电,白老和数位国学泰斗即将于近日抵达关北,不用旁人提醒,李谨言就能猜到这些老先生是因何而来。算算时间,距离船到岸还需要一些时日,这些老先生这么早来关北做什么?

不知为何,李谨言突然觉得脖子有些发凉,总觉得他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可能会不太好过。

事实上,李三少的预感相当准,在京城开往关北的专列上,白老正向一位老友夸自己的外孙媳妇习字不久,一手柳体却已颇具风骨。

“当真?”这位老先生恰好以书法见长,听了白老的话,言道:“既如此,到关北之后,当可与小友切磋一番。”

正写字的李三少打了个喷嚏,笔下一顿,写好的一副字只能作废。

九月二日,白老一行人抵达关北,楼少帅和李谨言亲自到车站迎接,除白老意外,六位国学泰斗,看着两人,尤其是李谨言的样子都相当“和蔼”。

李谨言被老先生们的“热情”弄得一头雾水,暗地里猜测,大概是因为他拉回的那船古董文物。不过,很快他就会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到那时,李三少也只能自求多福。

九月三日,关北飞机厂新式轰炸机再次试航,比起最初的机型,新式轰炸机依旧采用双翼设计,外形却有了一些变化,如果说之前是钟馗级别的,现在至少改进到钟无艳了。

同日,一架执行轰炸任务的齐柏林飞艇在伦敦上空被英国飞机击落,从开战至今,多次让英国人陷入恐慌的德国飞艇,终于首尝败绩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轰炸机的试飞很成功。

从试飞结果来看,新式轰炸机的航行速度及轰炸精准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航行里程也可达到五千米。依飞机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年底之前,至少可以生产出五架新式轰炸机,加上不断出厂的战斗机,在1917年之前,组成一支轰炸机编队不成问题。

届时,德国飞行教员也将抵达,作为曾在一战期间出现过红男爵和因麦曼等超一流王牌飞行员的空军部队,德国空军的战术思想和飞行员的个人技能,在这个时代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因麦曼的名字命名的空中翻转技巧,直到后世都被飞行员使用,而以一己之力击落八十架敌机的红男爵,更是空军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双机编队,多机编队,战斗机和僚机的组合已经出现,德国的空中“马戏团”已经占领了欧洲的天空。李谨言没有亲眼目睹欧洲大陆的战况,但他相信,有了这些德国教官,加上不断研发的新式战机,华夏的空军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国家。

当世界各国势力再一次洗牌时,华夏将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

随同德官团到来的还有潜艇的制造技术。原本在交付坦克图纸时,潜艇图纸就该到手,但中途出现了一些问题,李谨言也只能等到潜艇图纸和德官一同抵达华夏。不过,最迟也是九月底。

通过电报,李谨言和宋武达成了初步协议,潜艇的技术,北六省和南六省共享,作为交换,大连造船厂将“组团”到江南造船厂取经。江南造船厂里有不少技术过硬的老师傅,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才,这些都是花钱也换不来的。哪怕不愿意,李谨言也必须承认,比起有几十年历史,底气十足的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样子再好看,也还只是个空壳子。

“人才啊。”李谨言叹息一声,华夏的专业人才还是太少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技术捏在英国人手里,别看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败在德国的装甲巡洋舰手里,伊丽莎白女王级一出,仍旧是所向披靡。

虽然海军强国大多都装备有无畏级战列舰,可至今为止,只有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是用燃油代替煤炭作为船舶的动力。不只航行里程和速度遥遥领先,火力也大得惊人,一艘船上就装有八门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巨炮,每颗炮弹都接近一吨!

相比起德国的沙恩霍斯特,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堪称超级无畏舰。这种差距,绝不是短时间内能迎头赶上的。就连德国海军舰队的发展,也是利用了英国淘汰老式战舰的时机。即便不断提高造船技术,缩短造船时间,在舰队总吨位和火力上,德意志却依旧不是大不列颠的对手。

凭借德国的技术尚且如此,何况工业技术还相对薄弱的华夏?

“难怪德国潜艇战那么闻名了。”

归根结底,都是没办法给逼的!海面上打不过,只能从海面下想办法。就算是这样,一战刚开始时,英国的潜艇数量也是德国的两倍,直到德国从无限制潜艇战中尝到甜头,并且决定用该战术逼迫英国议和,德国生产出的潜艇数量才超过英国。

华夏海军还很弱,面对其他海军强国,哪怕是日本,都没有太大的胜算,前提是这帮日本矬子能把战舰开出海港。

李谨言知道战列舰会被航空母舰取代,也清楚飞机将在未来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但在华夏的军工技术能够达到这种高度之前,还是发展潜艇更合算,除此之外,还有水雷。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奥斯曼土耳其就曾用水雷给了英法联军好看

轰炸机试飞结束后,楼少帅返回军营,李谨言则乘车前往工业区。

工业区的规模再度扩大,工厂里的蒸汽机声日夜不停,运输货物的马车和汽车不断在工厂里开进开出。好在居民区的距离相对较远,否则,一天十二个时辰,别想有个清静时候。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出现“噪声扰民”这个说法,但被吵得休息不好,神仙也会暴躁。

楼氏商业集团旗下的工厂已经发展到六家,家化厂,被服厂,毛刷厂,食品厂,北方兵工厂分离出来的机械厂如今也在李谨言名下,另有被服厂制鞋车间出来的鞋厂,生产出的各种女式高跟鞋和男式皮鞋不只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还大量出口。光是这半年来的订单,就足够让鞋厂经理笑得合不拢嘴。

除此之外,楼氏商业集团涉及的产业还有新闻报社,广播公司,电影制片厂。李谨言同时计划在关北剧院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上海大世界还没出现,关北大世界却即将开门营业。

关北百货公司和关北发电厂李谨言都有股份。还有与其他各省督帅合作开发的矿藏,合办的工厂,还有约翰筹建的船公司,仔细算算,十根手指头都不够用。

三个马大胡子如今坐在家里数钱,外出遛马的事很少再做,不过随着外蒙和西伯利亚发现矿藏的消息接连传来,马庆祥和几个同族兄弟有些坐不住了。三个马大胡子一合计,在能组成一个排的儿子里扒拉出几个,让他们带着马队到外蒙和西伯利亚去转一圈,确认消息是否属实。带队的人中,就有曾和楼少帅一同扛旗的马少帅。

外蒙的王公都被“请走”,牧民们或继续放牧,或到华夏政府在当地创建的工厂里干活,日子都比以往要好上许多。马队过处,偶尔能遇上成群的牛羊,雪白的羊群,叮当作响的牛铃,牧民姑娘骑在马上,扬起马鞭,蜜色的肌肤和乌黑长发结成的辫子,随风扬起的歌声,凝成了碧蓝天空下最美的一道剪影。

西北三马的军队外出串门,自然要给楼大总统递个消息,连带李谨言也能知道个大概。一旦这些矿藏到手,开采时,北六省的机器和工程师都必不可少。可以预期,到时又是大笔的入账。

不过,这些钱到他手里大多也只是走个过场,能“留下”的只是少数。不说别的,光是北六省军队就是吞金大户。

“还有新建的学校,公共设施,修路,实验室……”

邹老先生的无线电发报机,邹小先生及其同好的各项发明,乔乐山和丁肇的药品研究……据说青霉素增产实验还是没多大进展,某个化学狂人郁闷之下把芥子气给弄出来了。李谨言没有去确认真伪,只是再三叮嘱实验室里的人,凡是丁肇弄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分门别类妥善“保管”。不过有乔乐山在,相信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车子开到工业区,李谨言先去了被服厂。在阅兵式后,各省军队陆续开始换装,其他省份暂且不说,只是河北与山西两地,被服厂的订单就接到手软。虽然各省也开了不少的被服厂,可无论是款式,布料,还是做工,都无法和关北相比。

生意兴隆固然好,生意太兴隆,忙不过来也是个问题。直到采用老办法将订单外包出去,对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情况才有所好转。

被服厂的车间里,女工们踩着缝纫机,咔哒声响连成一片。比起初建时的规模,如今被服厂已经扩建三次,光是各式缝纫机就增加到一千多台,再加上手工车间,与当初作坊似的小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千多台缝纫机的生意让约翰大赚了一笔,作为回报,特地从美国为李谨言聘请了两位修理技师。缝纫机零件修配厂随之出现,只是还没有挂牌生产缝纫机的工厂建立,李谨言相信,那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三少,生意已经排到明年了。”李秉的样子也有了些许变化,从一个布庄掌柜到如今掌管千人工厂,行事上的不同,只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生意兴旺好啊。”李谨言一边走,一边说道:“不过先别忙着扩建。若是忙不过来,可以先将订单外包出去。”

“是。”

“不问为什么?”

“三少这么说,自然有道理在其中。”李秉笑笑,“况且,水满则溢,生意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李谨言想说其实他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因为被服厂现在的产品太过单一,一旦国内国外军队的订单锐减,到时厂子可能会出问题。毕竟千人的工厂和十几人的小厂不一样,厂子里的工人都有家人,这可关联两三千人的吃饭问题。

随着时代进步,技术也将不断革新,厂子里现有的机器将陆续被淘汰,若是盲目扩大,一时之间或许没太多影响,长久下来肯定会出问题。

和李秉商量过近期要注意的一些事,李谨言转道去了家化厂。陆经理和李三老爷都在,简单说过工厂里的情况,便有客商登门,陆经理去接待客人,李三老爷则留了下来,他告诉李谨言,李谨铭十月成亲,原本想月底给大帅府送喜帖的。

“二哥要成亲了?”

“是啊,事情总算是定了。”李庆云笑着说道:“是城南陈家的姑娘,和谨铭年岁相当。你三婶当面看过,说性子也好。”

“城南陈家?”李谨言仔细想想,“是之前做南北杂货的那家吗?”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