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渊----Ciel Mu
  发于:2008年12月26日

关灯
护眼

令人叹服的是,瑾鑫帝魏离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之时,展现出了历代太平君主罕有的智慧从容。他没有听从大多数慌不择路的大臣们的进谏,临时大举抽兵抵御外侵;也没有像某些兵书曾经记载的那样,在璘霄江上拉起横江铁索,依靠天险坚守城池。魏离明白,璘霄江,是璘霄的优势,亦是璘霄的劣势。璘霄城临江而建,背临东海,占有绝妙的天然防护,自魏国建都以来从未遇险。然而这也意味着,万一敌军成功过江,璘霄守军将无处可退,只能坐以待毙。更紧要的是,一旦城内出现流言恐慌,被困城中无法疏散的璘霄百姓所掀起的骚乱,足以将整个璘霄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魏离没有在璘霄加筑防备,而是率守军前往位于璘霄上游,"三都"之一的罗渡。罗渡一段江面水面狭窄,却多有暗涡,只有经验老道的船夫才敢在此行船。因为水流凶险,曾被当地人称为修罗渡。
魏离的祖父华岷帝继位初年,为了方便商贩走卒往来,根据两岸地势,选在修罗渡建桥横跨江面。修罗桥历时五年方成,其间坠江身亡的工匠更是不计其数。建成之后,修罗桥两头逐渐繁荣,在天祺帝初年正式修成了同璘霄隔江对望的罗渡城。天祺帝当年嫌修罗渡三字煞气太重,删去了一个"修"字,用余下的二字命名城市,罗渡一名便是由此而来。。罗渡是直达璘霄的最后阻碍,也是魏国兵马的集结之所。齐郑联军要破璘霄,定会由此经过。
眼下齐郑联军气势正盛,所到之处指麾即定,再加上齐郑军纪严明,沿途秋毫无犯,倒也颇得民心。魏国腹地城镇兵力不足,又因齐郑联军仁义,多半望风而降。在这种情况下,对魏国而言,罗渡也便成了反败为胜的唯一机会。
袁尹檀曾向魏离建议,在发兵罗渡之前,修固璘霄门墙,并且留下部分精锐镇守。袁尹檀的理由是,万一罗渡有变,大军仍可退入璘霄,从长计议。这一建议被魏离在朝堂之上,当着众臣之面,毫不犹豫的否决。他告诉袁尹檀,他不想,也不能,让人口昌盛商铺遍及的六国第一都焚为战场。倘若罗渡不得守,则魏国运势已竭,他愿将璘霄拱手让人,哪怕泉下无颜以对先主。他还说,战场之上亦有仁义。邵阳当会明白他不筑璘霄的暗示,不至放任齐军在璘霄城内抢掠。
袁尹檀在对陛下爱民如子的交口称赞声中保持沉默。退朝之后,他向往常一样前往青华殿,安静的等候瑾鑫帝的到来,商议罗渡部署。平乱王爷在早朝之上被皇帝当众驳斥的消息在宫内不胫而走,往来宫人们好奇地议论,一贯养尊处优的平乱王会不会因为一时的颜面得失,而同皇帝彻底疏远。
朝服加身的魏离终于出现众人视线中,青华殿内鸦雀无声。袁尹檀跟在皇帝后面三步左右的位置,随他入了内堂。魏离转过身来望他,像以前无处次一样,在这名俊雅的儒将脸上,只读的出镇定平和。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魏离就已经习惯于袁尹檀这样的存在,不忮不求,不即不离。
魏离轻叹道,朕知道你是为了朕,为了魏国。可是,你也明白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
"臣明白。"袁尹檀道:"退守璘霄一事,总会有人提及。倒不如臣先提了,还显出陛下决战罗渡的坚决来。"
二十五岁的君王俊美威严的脸上闻听此言,也没有更多的表情,反将目光投向厚重宫门之外的盛嚣尘上:"朕,不怕基业尽毁千古骂名。朕是怕,若毁了璘霄,就什么都留不下了。"
"只要璘霄还在,每日清晨就还有熙攘叫卖,每岁中秋就还有市集戏法--多好。"
袁尹檀不语。他知道陛下想要留住找寻的,是跟那个人一起无数细碎的回忆。魏离的目光在这个时候变得幽远而且涣散,好像顽皮的孩子迷失在自己圈成的迷宫:"有时候,朕也会想,既然放不下,当初为什么要让他走。"
袁尹檀默默注视着陷入沉思的君主,目中透出忧伤无奈。当初狠心让他离开的,是瑾鑫帝;而如今放不下的,则是魏离。黑豹龙冠下囚禁纠缠着的两个灵魂,袁尹檀分不清楚是哪一个在同自己说话。
等他收敛起心神,魏离已经将明利的目光重新移回到他身上,淡淡道:"魏国若亡,只朕一个随着去,就够了。"
袁尹檀一惊,意识到魏离正将他推入他从未想象过的境地。在魏离面前,他第一次不如该如何应对。从开始到结束,从过去到未来,袁家同魏国,是永远永远都连在一起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魏离却忽然笑起来,这是个无比俊朗随意的笑容,跳跃过他的嘴角,飞掠过他的眼睛,最后凝在他的眉梢,带着袁尹檀几乎忘却的张扬洒脱:"笑话,有朕在,魏国又怎么会亡?"
他说完转过身去,拿起案上的罗渡地图,示意袁尹檀过去一道参祥。
袁尹檀走过去,心头空白一片。他再明白不过,方才那句话,魏离是极认真的。
脑中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若是郑渊看到方才陛下的笑容,一定会很高兴。

在后世看来,瑾鑫帝魏离弃守璘霄的决定,是一个帝王最大限度的让步,尽可能保护了璘霄累积多年而成的繁盛。事实上,魏国灭亡后,在齐郑的共同治理下,璘霄很快扫清了战乱的阴影,连带着璘霄江下游一带的农耕商运迅速恢复。直到很多年之后,数度改名易主的璘霄,依旧是中原六国的土地上,最美丽富饶的都城。
同当时的众多魏臣一样,史学家们也惊讶于魏离的这一作战策略。在这一决定的背后,他们看到了瑾鑫帝少有的仁慈体恤,将黎民生计置于帝王体面之上。这使得魏离更像一个襟怀天下的智者,而并非坐拥一方的霸主。他所看到的已不是一朝一隅的得失,而是千百年后璘霄江畔的乐道安生。一些史学家们因此,将六国时期魏国的末代帝王离,称作是具有大智慧的君王。这样崇高的评价,莫说是对一个六国时代的亡国之君,即便是对浩瀚历史长河的众多圣明君主,也是极为少见的。

郑渊在随军进发罗渡的途中,得到了瑾鑫帝帅璘霄大部,御驾亲征镇守罗渡的消息。他深深感激他没有选择璘霄作为最后的屠场,不管那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在几个月朗风清的夜晚,在远近城镇飘来的断续捣衣声中,郑渊也曾经自作多情的想过,也许魏离跟他一样,执著于一个单纯遥远的过去,舍不得丢弃毁灭。然而这样的想法并不曾持续多久,也没能在郑渊平坦若镜的心里再激起些许波澜。郑渊仰面躺在中军帐中,只剩一灯如豆。他想到自己也许很快就能够见到魏离,却已经没有气力再去找回跌落在记忆深处的,有关他的点点滴滴。
从迎娶芄兰开始,他就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回头。他早看到了齐国宣明帝孱弱身躯下的宏大野心。即使他不先做表示,宣明帝也会很快寻找借口邀郑伐魏。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再见那个人一面的方法。
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宣明帝同魏离都一样,要的是一决雌雄创下万世江山。而他却只想要那个人,真真正正,看他一眼。
然后他听到帐外不远处低回的琴声,淡薄而坚韧,好像一张细密渔网无声息的铺洒进萧瑟的夜空。密密织就的大网随后缓缓收拢,从容地将月华星光拉离广袤的黑暗。他忽然很想走出军帐,同那个弹琴的人说些什么。然而就在他披衣而起的那一霎那,不知何处而起的尖锐疼痛迅速弥漫过胸肺,令他几乎丧失意识。他重重跌坐回榻上,咬紧牙关抑制住接踵而来的猛烈咳嗽。他将喉头翻卷的腥甜强吞下去,感到一阵令人窒息的恶心眩晕。轻轻喘息着摸索到榻边的丝帕,他用力抹去唇边淌下的,少许不及咽下的诡红。
上好的郑丝帕子,虽已有了些年月,沾了血迹却也依然柔顺滑手,一眼望去,好像老旧宣纸上不及画完的漫山红梅。郑渊将丝帕就灯点燃,想着上一次发作的时候,似乎不曾疼得这般厉害。他很明白自己的身体,只是不知道麾下诸将那里,还能瞒得多久。
他知道方才是邵阳的琴音。齐军尽人皆知,邵将军有三样最宝贵的东西:名为"挟翼"的坐骑,流羽凤尾纹的佩剑,和一把不知名的琴。郑渊懂得战马对驰骋沙场者的重要,也猜到了御赐佩剑中的玄机,却一直不明白对那一把普普通通的琴,邵阳存了怎样的心思。更何况,他的琴音乍听之下同乐音无甚差别,细听起来,却是宫离商乱。稍稍懂曲的人都知道,宫者君,商者臣,齐音虽然自来倨傲,却也不至这般不合章法,宫不足而商有余。因此郑渊很肯定,抚琴的背后,隐藏着别样用意。
邵阳虽然寡言少语,却绝不是个冷心冷肠的人。当日攻取湘城,虽然是他自己提出的疑兵之计,却迟迟不愿予以实行。他并非担心计谋会被李灏奇识破,而是不愿意眼看这许多士兵无辜丧命。邵阳固执地认为,战场上杀敌牺牲,是一回事;如这般为了成就计谋而蹈死不顾,又是另外一回事。直到后来郑渊秘密遣使入齐,略施小计诱得宣明帝下旨,命邵阳立破湘城,这才逼得他下令攻城。郑渊因此愈发觉得,琴固然高贵典雅,但却过于寡情自束,同本心宽和仁善,却又对胜利无比执著的少年将军,格格不入。
这一点,郑渊从来也没有问过邵阳。就好像邵阳从来也没有问过他,为何将几方略有泛黄郑丝帕子随身携带视若珍宝。每个人都有几个别人看来无关痛痒的习惯,在那背后却可能早已埋藏了追不回的一生一世。
在后世的评论里,伐魏时候的齐郑联军往往被当作是六国时期两国军事合作的经典范例。据史料来看,郑静怀帝渊专于权术,审断独行,寡信义而多诡谋,同兵士军将并不亲厚。这样冷漠睿智的君主,得治万人,难治千军。而邵阳则无疑是所有将领都期盼的统帅,进则身先士卒,退则指挥若定,不蓄私,不据功,不矫饰,更不会草菅性命,搬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即便是郑国将领,也在长时间的共事后心服邵阳,从其调遣。郑渊的存在使诸将不敢轻慢懈怠,战战兢兢各行其是,邵阳则能使联军上下一心,出生入死毫无怨言。更巧妙的是,根据齐史记载,邵阳对军事判断敌人动向的敏锐直觉,常常同他本身恪守的仁义准则互相冲突。就好比湘城一役,他虽早有破敌方法,却因伤亡太大而反复犹豫委决不下。郑渊的冷酷漠然正好弥补了少年将军的心软,使每次的策略得以顺利迅速的实施。同时,郑渊以一国之君亲临战场,也让本来在兵力上处于弱势的郑军将领得以同齐将平起平坐,心无芥蒂共谋大计。
令史学家们费解的是,机敏如邵阳,多疑如郑渊,在长达两年各为其主的合作中,竟从未表现出对对方的任何猜忌。在一些野史中曾经提到,邵阳在出征前夕曾向宣明帝流露过对郑渊伐魏动机的疑惑,而郑渊也曾向郑国大将王启说过,邵阳所求,"非封狼居胥,亦非身后英名"。这种彼此警惕的不信任在后来的伐魏战争中似乎烟消云散。两国军饷粮草,皆经郑国之手调度分发,而平日演练临阵对敌,郑军亦统一采用齐军的口令旗语,弃用了原来郑国本身的传令方式。郑渊同邵阳,虽然在治军理念的某些方面,存在有简直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分歧,却在灭魏这一共同利益的牵制下,形成了六国时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完美搭档。史学家们将这一默契的局面,称为是"两个杰出人物彼此试探互相制约,从而形成的谨慎平衡。"

齐郑联军无可遏制的气势在到达了罗渡之后,无法继续推进。罗渡此时已成了魏军的最后据点,豹腾军精锐倾城而出,众志成城坚守城池。远道而来的齐郑联军以轻甲步卒同少量骑兵为主,无法突破阵法严密,又广布战车的魏军防守。再加上魏瑾鑫帝同平乱王袁尹檀的亲自督军,使得攻克罗渡成了无法想象之事。
罗渡是往凌霄的必经之路,城池临江而起,无以绕行。齐郑联军久围不下,只得在罗渡附近安营休整,借粮于民。一来二去,转眼已到齐宣明七年,即魏瑾鑫五年的深秋。在持续了大半年的僵持中,齐郑虽然粮草不愁,士气却大受打击,再加上还要顾及一路上占领的魏国城池,不免显得左支右绌。
行军至此,齐郑已是骑虎难下。若不能拿下罗渡,僵持的结果只能是大军远道疲惫,水土不服,终究会被魏军一举击溃。而一旦退兵,必然军心涣散,疑虑四起,魏军更可趁机追打,回复失地。等到冬天来临,道路冰冻难行,齐郑联军的处境就将更为窘迫。
百般无奈之下,郑将王启甚至向郑渊提出强攻罗渡。郑渊苦笑着问他,我军同魏军兵力相仿,魏军据有城池天险,强攻之下,将军以为胜算多少。在一旁的邵阳惊讶的捕捉到,郑渊一直清静无澜的眼睛里,那一刻倾泻而出无力掩盖的绝望。
郑渊见不到他。罗渡近在咫尺,璘霄隔江矗立,而郑渊,却见不到他。
一直以来,郑渊以为自己早已耗尽了心力。曾经不间断的眷恋,不间断的企盼,都渐渐化作荒芜田间的杂草,即岁枯荣。待到来年再破土而出,已是物是人非情怀不再。多年以前他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念那个人,多年之后,他却需要逼迫自己重新拾掇起湮没已久的,有关那个人的片断,以此作为支撑生命的全部意义。
当日不过弹指一瞬,已是相思入骨。而今所谓入骨相思,也不过弹指一瞬。
然而这样的心境,在郑渊重又望见璘霄的那一刻起,天崩地裂。
他仿佛仍时当年佐明殿里坐读佛经的孩子,仔细聆听夹杂在落树声中的脚步,兴奋而紧张的期待魏离的到来。又仿佛是那日瑾鑫帝登基大典上,精心穿戴却只得立于最远处的郑国质子,只愿悄悄望他遥遥一眼。
他一次次在晨暮守军替班的时候,翘首仰望罗渡城头,看到鱼贯穿行的人影憧憧。那个人却一次也不曾出现在那里,只要是他,再远郑渊都能够认得出。
五年时间,他爱的瑾鑫皇帝,依旧如此残忍吝啬。
可是,我就要死了。郑渊望着罗渡默默地想,死了以后,便再也见不到你,你到底明不明白。



魏国毗邻东海,经年无雪。哪怕在冬季也只是偶有带着薄凉的细碎雨点,密密散在来往行人的寒衣上,结成点点珍珠,历时不散。少年时候魏离喜欢把这样的天气叫做雪雨。他曾拉着郑渊和袁尹檀在东宫的梅园里漫步,攀下一枝犹凝水珠的绿绡把玩,一面斜睨二人道,谁说魏国从来也没有雪,这就是我们魏国的雪!袁尹檀只是笑笑不答,郑渊却记得当日那枝绿绡,虬枝茂华,疏骨冷蕊,花尖上的消融着一抹欸乃荡漾开去的青绿,衬出含苞待放的孤明艳白,可不正是皑皑如雪。
而魏离,就立于那一树如雪寒梅之下。
从此后,郑渊也习惯于把这样的天气叫做雪雨。而齐国宣明帝一道在日后彻底扭转战局的诏书,便在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雨霏霏中,姗姗而来。

齐宣明七年十一月初三,正当齐郑联军一筹莫展之际,邵阳突然接到了宣明帝命皇叔齐桓延,带碾尘轻骑前往罗渡犒军的旨意。
如果说在六国之中,有任何一支军队可能同魏国骁勇的豹腾军单独抗衡,那么只可能是历来由齐国王室亲自统领的,由三千骑兵组成的,碾尘轻骑。碾尘轻骑是齐国兵马中唯一不受邵阳管辖的军队,在齐国历史上,这支精锐骑兵队伍的出现,往往同齐帝的御驾亲征联系在一起。
同样的,如果说在齐国之内,还有人可能动摇取代邵阳在军中的位置,那么也只可能是宣明帝的皇叔,一直以来碾尘轻骑的控制者,桓王齐桓延。
在邵阳同魏军陷入胶着状态的数月之后,宣明帝动用了最后的力量,将本来驻守瑶京的桓王派往罗渡。这一孤注一掷的决定虽是情理之中,却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没有人知道仅凭这传说中神勇如天兵三千轻骑,能够给战局带来什么样的转机。而齐郑双方统帅所形成的微妙关系,也因为桓王的即将到来变得令人玩味。

那是一个阳光熹微的午后,蒙蒙的雪雨给整个战场覆上了一层温柔的面纱,也隔开了不共戴天的魏郑军队。按照原本的消息,桓王将在明日清晨之时到达,邵阳正在大帐远外对军队作再一次的检阅。对于桓王的即将到来,邵阳照例没有流露出多余的情绪,却在不动声色中逐渐将齐郑大军整排演练到最满意的状态。从表面看来,这一举动不过是按例行事。即便最糊涂的士兵也能够感觉到,桓王以及碾尘轻骑的到来,必然打破这种两军僵持的平静状态,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四十万大军迅速卷入风云变色的战争洪流。而邵阳如今,正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作最后的准备。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