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还有客流的时候, 县城里有头脑灵活的人开了几家旅馆和民宿, 但随着古镇的倒闭最后大部分都惨淡收场,只有一两家低成本运营的勉强支撑了下来。只是, 环境和居住条件就不要想了, 破破旧旧的, 好在老板爱干净, 卫生情况还过得去。
赵飞燕早就醒了, 正在窗户边梳理着自己那一头如瀑布般的长发。
“小路醒了?”见到路晓琪起床, 她回头看过来,眼神柔和,整个人在晨曦中闪闪发光, “五嫂子已经下去买早餐了,说多带一点过去古镇,让我在房间等你。”
路晓琪胡乱点了点头,沉迷在她的美貌中不可自拔, 忍不住感叹了一句:“你的头发可太美了。”
像是缎子一样,丝滑无比。
赵飞燕抿嘴一笑,又叹气:“可惜太难打理了,我正想着要不要剪了它。”
维持美貌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她以前身边宫女一大群,专门伺候头发的就有三四位,自然能养出这样好的发质,发型也不必愁。但现在, 这样长的头发却似乎成为了累赘。
“别,别剪!”路晓琪脱口而出,她心里闪过很多想法,“千万别剪,嗯……具体我还没想好,但后续可能需要你帮忙做一点宣传。”
赵飞燕一愣,笑起来,似乎很开心:“行,我听你的。”
收拾了一下,宋五嫂回来了:“我去早餐店定了三桶粥,店主说可以帮我们送到古镇门口。他们饿了这么久,先不能吃得太干,得慢慢来。我还给你们带了包子。”
她生性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那老板还打听我古镇的事情,我就按照之前咱们商量好的,说现在已经入驻了一些工人。”
路晓琪朝她竖起大拇指:“五嫂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这三人里面适应得最好的大概就是宋五嫂了,她现在整个人看上去就和县城里那些笑呵呵的中年妇女没什么区别,甚至连说话的语气以及用词都开始慢慢向现代靠拢了。
不愧是经历了大逃难之后还能白手起家的奇女子!
三人简单吃了早餐后便在县城开始了购物大扫荡——牙刷牙膏梳子脸盆这样的日用品、衣服鞋子甚至是卫生巾这样的个人用品……到最后,几乎每家店都知道县里来了个小财主,而且还和古镇有关,纷纷热情相迎,让路晓琪受宠若惊。
甚至旅馆老板都给她打了个八折,然后凑过去小心翼翼问:“路小姐,清河古镇真的很快就会重新开吗?”
路晓琪笑了笑,肯定地说:“会开!我们现在就已经在封闭式培训员工了,马上也要开始进行维修了。不过开业时间还没定,可能要个半年一年的。”她顿了一下,又补上一句:“而且我觉得这次开肯定会红的!”
她现在有着应接不暇的麻烦,信心却是越来越足。
旅馆老板愣了一下,也笑起来,不停说:“那就好,那就好!不然我这旅馆可就开不下去咯……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门打工,怕是都没人要的!”
路晓琪闻言,又忍不住给了她几个从住客出发的建议,“您的房间很干净,不过要是能把墙再刷一遍……”
宋五嫂和赵飞燕在旁边听着。
宋五嫂悄声说:“小路是个心肠软的好小娘子!”
赵飞燕微笑颔首。
“路小姐真是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刚从暖和的睡袋里爬起来的向老娘也忍不住说,然后虔诚地趴在地上,对着上天磕了三个头。
向家村的人也都起来了。
这些睡袋是昨晚路晓琪连夜从县上的劳保用品店找到的,还有帐篷,直接把店里的库存给搬空了。她“散财童女”的美称有一半要归功于这家店的老板实在太开心,逢人便说给她做的宣传。
村民们刚经历过一场逃亡,又饿又累,学会了帐篷和睡袋的使用方法后立刻就都沉沉睡去了。帐篷防风,而睡袋轻暖,很多人甚至觉得比在自己家睡得还要更舒服。他们之前在家用的棉花胎被褥,用久了之后便沉甸甸硬邦邦的,并不算舒适。
一群人从一开始的惊惶中反应过来后,这才明白自己到底撞上了多大的机缘——他们不仅来到了几百年后的世界,还幸运地找到了愿意庇护他们的人!
很多村民找到向明,激动地问:
“里正,咱们真的能留在这儿吗?”
“咱们不会被送回去吗?这么好的屋子就这样给咱们住了?”
也有人问出了关键:“如果要留在这里,那咱们以后在这儿靠什么维生呐?总不能让路小姐就这样养着吧?”
向明伸手在半空按了按,周围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脸上露出笑容:“昨日我已经问过了那位老爷,以后,咱们向家村就待在这个清河古镇里,以前的那个家,回不去了,也不用再回去了!”
在得到了这个肯定的答案后,围在他身边的村民们脸上流露出既喜又悲的神情。
他们脱离了困局,来到了似乎要比以往那个家乡更美好的地方。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想到以后再也回不去家乡却也有着些许的惆怅。
向明继续说:“以后,咱们就在古镇上生活,替路小姐办事。路小姐会给我们提供住处和吃食……”
向大力忍不住说了一句:“那咱们以后就是路小姐的长工?那是签死契还是活契?”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是活契。不过,要是路小姐不愿意的话……他咬咬牙,死契就死契吧。路小姐那么仁善,对下人肯定也是极好的。
“长工?”这时,一道清脆又带着点焦急的女声传了过来:“不是,绝不是!我们只是雇佣关系,可不是剥削关系!”
刚赶过来的路晓琪只觉得天都要塌了,瞠目结舌。她一个在红旗下长大的根正苗红社会主义好青年,怎么一下子就变身成为了雇佣奴仆长工的封建地主?
苍天明鉴,这是万万不行的!
所有村民看到她都恭敬地行礼:“草民见过路小姐!”
路晓琪挠了挠头,索性让他们都坐下来,她自己也选个地方坐:“咱们正好开个会,把现在的情况都说清楚。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尽管问我。”
“首先,”她义正词严,“我不是地主,也不是什么老爷太太夫人,我就是路晓琪,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家叫我路小姐小路都行。其次,这个世界,早就没有地主了。而且,这个世界,人人平等……嗯,大体上。”
村民群中一片喧哗,显然没想到她会说出这一段话。
怎么会没有地主?那土地归谁?
总不可能是全归农户吧?
向明问出了这句话,在一旁的宇文恺忽然开口:“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他的神色十分复杂,只有天才知道当他在书上看到“打土豪分田地”这一句口号时有多么的惊骇。在他学过的历史和他所在的年代,皇权和朝代的更替往往与土地所有权息息相关,可从来没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但凡有,早就被世家豪族们扼杀在了最早期,或者是最后自己也演变为坐拥万亩良田的世家豪族。
可在这个社会,这项土地政策是国策,目测运转良好,社会安定。
他不知道这是如何达成的?
“这些事情解释起来就太麻烦了,说来话长就先不说了。”路晓琪挥了挥手,“待到以后你们学会了识字看书,可以自己在书上自己去找答案。”
她心中滑过一个念头,或许到时候可以在古镇上建一个对这些穿越者们开放的图书馆。
列入计划中。
“总之,我们之间就只是普通的雇佣关系,你们为我工作,为这座古镇工作。”她继续说,“而我支付给你们相应的工资,哦,就是报酬,让你们能够体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在这里,你们拥有绝对的人身自由,我不会干涉。不过为了你们自己的安全,在前期你们必须要待在清河古镇。如果以后想要离开古镇去外面看看,甚至自由度提高后想要离开清河市自己去谋生,我也不会阻止。”
在和宇文恺等三人相处的时候,路晓琪给自己的定位只是“接待者”。他们三人,一位老者,两位女性,她也相对更放心一些。
但向家村的村民们不同,他们是集体穿越,理所当然地会抱团,加上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壮年,可能还不识字……情况更为棘手。所以路晓琪决定要转变和他们相处的方式,她将自己暂时放在了管理者的位置上。
首当其冲就是管好他们,不能生出事端,不能现在就放他们在清河古镇外随处溜达。如果后续他们能融入到这个社会了,熟悉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之后再出去吧。
系统早就告诉过她,所有的穿越者都无法透露自己的真实来历,有相关的禁制,所以她并不担心这一点。
她以为这些村民们听了之后会很高兴,却没想到他们却极为惶恐。
“路仙……路小姐,你救了我们,我们怎么还能拿你给的报酬?!”
“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若是传出去,我们向家村岂不变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路晓琪目瞪口呆,有那么一瞬间,她几乎要臣服于自己内心卑鄙的念头。不给钱好啊,或者日薪三十,就能召来这样一群劳动力为自己打工,简直赚翻了!
但……算了算了,她可不愿意与得挂路灯的那一波人为伍。
路晓琪忍痛出声:“要,当然要!不仅有基础工资,古镇开业后要是业绩好,还会有奖金和分红,总之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吃亏!”
她看了看周围还破败着的镇子,颇有些自己是只知给员工画大饼的黑心资本家之感,有那么点心虚。可村民们却只觉得她的形象更高大了,简直在熠熠生辉。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有的人甚至抽噎起来,暗自垂泪:“当家的,你怎么就走那么早?只要多活个几天,就能享到这样的福了……”
向明维持秩序,顿了顿拐杖:“好了,先都安静下来,听路小姐继续说。”
路晓琪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待他们平复了一下后才开口:“至于这段时间的吃住。住,你们就暂且住在这个区域,这一片叫四号区,房子都空着,你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报上名来然后分配住处。待会儿你们就可以去向里正这儿登记。”
她昨晚有了个绝妙的想法——如果就让这些真正的古人在清河古镇的生活区里充当着NPC,依旧过着他们原本的生活,做木匠的继续做木匠,卖豆腐的继续卖豆腐,打铁的依然打铁……再让现代游客住进来,岂不是就能让人感受到真正古代的生活氛围?
甚至,还能让游客们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就好像一个大型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游戏一样,在古镇里真正进入到另一个时空。
应该能火的吧?
第21章 这碗粥的滋味她能记一辈……
他们现在所在的区域是清河古镇的四号区, 也是最靠边的两个区域之一,另一个是七号区。
路晓琪规划为生活区的就是这两个区。
四号区围绕着一栋园林庭院建成,包括小园林在内总共有三十六栋宅子。当然, 其他的宅子并没有庭院, 也没有花园, 只是窄窄的临街民居或者是枕水民居,上下两层, 卧室数量在两到四间不等。
这些房子路晓琪自然也不是免费送给他们, 而是象征性地以低价比如一块钱租赁给他们, 算是员工福利里的一项。这样可以规避掉后续因为产权产生的纠纷。
因为一直空置, 这些房子的状态并不是很好。
但即便如此, 在向家村的村民们看来, 这些房子已经足够好了。它们有两层楼,有整齐精巧的屋顶,有大大的透光的窗户, 那窗户甚至是用透明琉璃装出来的!所以室内很是明亮,就算是做刺绣这样的精细活计也完全够用。
更别提它们都拥有那种夜晚也可以发出亮光的仙器。
另外,房子的墙壁也不是黄泥墙,而是白粉墙, 非常坚固,里面估计是砖石;地也不是黄泥地,平整无比,有的甚至还铺了地砖。
虽然不怎么大,但以往在向家村,即便是最富裕的那几家也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屋。
村民们只觉得是天上掉下了金元宝,感激涕零,心中惊喜简直无以言表。
所以当宇文恺在一旁补充说接下来所有人也不能闲着, 他会给他们安排修缮房屋和古镇各处建筑以及设施的活计时,并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反倒都觉得这是应该的。
几个如向大力这样的年轻汉子拍了拍胸脯,激动喊道:“就这么点活算什么!就算是您让我们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去得!”
“就是,不过是修房子而已,我们保管修得漂漂亮亮,比皇帝老儿的宫殿还要好!”
“对对,我们以前就是干这些活的。”
路晓琪笑起来:“那我可等着看了。”
她拉过一旁的宇文恺:“这位是宇文老师,日后你们的活儿就由他来指派。可要认真点哦,宇文老师可是很严格的哦。你们知道唐朝的长安城吧?那就是宇文老师督建的。”
如果普通的明朝老百姓,或许他们连唐朝和长安城都没怎么听过。但向家村的人世代都是工匠,而且是给皇家和工部干活的,自然听过在很多很多年前,唐朝那座威名赫赫的都城。
那是被工匠们一代接一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传说。
于是,他们看宇文恺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敬畏。
路晓琪嘴唇勾了勾,心中嘿嘿一笑。
宇文恺站出来,他面容严肃,只要不笑就让人心里有点发怵。
他淡淡说:“你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知道你们之中能人众多,往后大家齐心协力,将这座清河古镇建好。人生在世,总得留下点什么,不要浪费自己第二次活命的机会,也不要亏欠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手艺。”
向家村人听得脸上也都多了几分肃然,拱手齐身道:“是!”
也有人喊:“是,大人!”
路晓琪和宋五嫂没忍住笑,扑哧一声。唐宋时,大人都是用来称呼家中父母叔伯的,看来这明朝并非如此。
宇文恺脸都黑了两分,沉默了一瞬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不要叫老夫大人,你们也称我为宇文老师即可。”
向明惶恐摆手:“这如何使得?”
老师可是个神圣的称呼,他们何德何能拜这位为师?
宇文恺不以为意:“既然都一起来到了这儿,何必还拘泥这些?不过是个称呼罢了。”
他来的时候也很不适应,没有了阶级,没有贵贱之分,所有人走在路上不用忽然避让迎面来的轿子或马车,也没人对他行礼。但半个月过去后,他已经逐渐习惯了,甚至还隐隐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因为,他也不用时刻再担心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皇权的铡刀了。
听他这么说,向家村的人这才放下拘谨。
聊完这两项重要事情后,接下来更重要的事就是吃早饭。
“和昨天一样,能走路的人都来排队,先去左边领碗筷,再来右边领粥。”宋五嫂大声吆喝起来。她一只手握着大勺子,站在粥桶后面,看上去就像是食堂里常见的大婶。
“吃完饭的,再去那边领一份物资。”
一说到吃饭,空气中的氛围明显就轻松了很多,甚至还传递出一丝兴奋。村民们很快就排好了队,这次除了一些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和过小的小孩,所有人都站在了队伍里。
路晓琪一边发粥,一边仔细观察每一个人。
“要咸粥还是甜粥?”她脸上露出微笑,看着眼前这个大概才八九岁的小女孩,声音都不由自主放轻柔了些:“咸的是咸菜肉骨粥,甜的是八宝粥。”
那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上去很局促,细声细气:“我要一碗咸粥,再要一碗甜粥给爷爷。”
路晓琪看过去,在那边坐着一位老汉,大概六七十岁,有些佝偻着。不过这些古人们因为营养和健康状况,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
她问:“爷爷怎么了?”
小女孩眼里泛起了泪花,但努力不让它流下来:“爷爷崴了脚,现在走不动路。”说完之后,她又急忙补上一句:“我爷爷很厉害的,是村里最厉害的木匠,路小姐不要赶我爷爷走。”
路晓琪赶紧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吧,不会赶你们走的。来,你先端一碗,剩下的我给你放一边,待会儿再过来端。”
小姑娘这才破涕为笑,端着一碗粥走了。
分粥分下来,路晓琪注意到向家村三十九个人,像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反倒不多,只有五六个,剩下的大多是四五十往上的中老年人——对于古人的年龄标准来说。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未成年小孩和一个孕妇。
“打仗呢。年轻些的,尤其是男人们都被抓壮丁抓走了。”宇文恺吹了吹自己碗里的粥。
他昨晚已经大概了解过了向家村遇到的情况。
路晓琪闻言有些不免有些恻然,叹了口气,另外三位听着却并无任何波动,显然对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她低低念着。①
“路小友不必担忧,”宇文恺:“年纪大一些的工匠虽然力气不足,但他们经验更丰富。况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不少工具可以顶替单纯的体力活。”
路晓琪无力地张了张嘴:……我没有在担忧这个!
宇文恺没注意到她的表情,继续说:“我与他们的里正交谈过,他们曾经是皇家工匠,主要就是修缮皇宫以及为皇室打造家具,大部分都是木匠,还有几个泥瓦匠人,倒是很符合我的需求。”
他打算明日就给他们安排活计,否则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而无所事事的话,便很容易生出事端。
而且他打算自己就住在古镇上了。
路晓琪连忙问:“那你自己的事呢?城市博物馆不去了?”
“无妨,路小友将我的书送过来就好。”宇文恺倒是不急了,“这镇上其实也可以走走逛逛,小镇子说不定还能看到更多东西。”
此地虽然号称是古镇,但营造的思维却是现代的,水电管道和排水排污等都是现成的,而且他在这儿还拥有极大的权限。想看看里面的系统结构还不是轻而易举?
宇文恺早就想明白了这一处。
路晓琪一听也很认同。
宋五嫂也提了建议:“得买点炊具厨具,这每天叫外送也不是个事儿。我看村民里有不少妇人应该是能做饭的,自己做还要更好。蔬菜瓜果采买了让人送到镇子门口,每日安排人来拿就行。”
都知道路晓琪缺钱。
路晓琪点点头:“这是个好主意,我立刻安排人来检修一下电路还有水管。”
这边的电是通着的,但几年没用了谁知道有没有什么隐患?检修一遍还是很有必要的。再有,还要培训村民们如何使用电以及其他现代化工具。
“还要开个夜校才行……”她拿出手机唰唰唰在备忘录里记下,“识字、历史和生活常识,每样都不能少。”
越想就越觉得自己人手不足,恨不得再多抽几次卡,像宇文恺宋五嫂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天才麻烦给她来一打!
赵飞燕在一旁憋了半天,也终于想到一点:“还有伤员们,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路晓琪一惊:“对!还有这事儿。”
另一边,向家村的村民们正在享受着美味的食物。
向老娘正在喂阿狸吃饭,一小勺一小勺,吹凉了再送到阿狸嘴边。虽说世人多重女轻男,但他们家却不一样,阿狸是黄四娘与向大力第一个孩子,也是她唯一的孙辈,是以家里大人都很宠她。
如今阿狸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每个人都很心痛,照顾得也更精心了。
阿狸很乖地张嘴,并且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显然这粥很是美味让她非常喜欢。
向老娘刮了刮孙女的小鼻子,亲昵说:“小丫头片子,这么小就知道什么好吃了,看这个小馋猫的样儿,别急,慢慢吃,少不了你的。
“你呀,倒是撞上个好时候。”
向老娘自己碗里的粥早就被她狼吞虎咽吃光了。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活了四十多年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粥,甜滋滋的也不知放了多少白糖,宫里的皇帝老儿估计吃的也就不过如此了。一边吃,一边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和向老娘一样反应的向家村人有很多。
刚才那位小女孩向香玉先将甜粥捧给了自己爷爷之后才端起碗喝自己的粥,那粥被煮得很粘稠,上面还浮着一层粥油,让人唾液止不住地分泌。她尝了一口,顺滑温软的粥米立刻让嘴巴里满口生香,她还嚼到了一块小骨头,可惜上面的肉被煮掉了下来,但只是吮一口骨头似乎都能尝到肉的鲜味儿。
向香玉把那根光秃秃的骨头从头吮了个遍,实在是尝不出什么味道了才放下。然后迫不及待又吃了第二口,这一次却十分惊喜地吃到了已经脱骨的肉,早就被炖得软烂,有着浓郁的咸香味。
路小姐的粥居然真的是舍得放这么大块的肉!
她只小心翼翼吃了一半,将另一半放到了爷爷碗里:“爷爷,你吃肉。”
向香玉的爷爷向齐是村里的大工匠,经常被贵人打赏,她们家也是常熬粥的,但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完全放精白米来熬煮,而且也很少下这么足的料。
向香玉觉得这碗粥的滋味她能一直记得,记一辈子。
向齐的声音因为这几日的奔波已经嘶哑了,他把那块肉还了回去:“你吃,爷爷吃点甜的,好久没吃甜的了。”他又留了几勺甜粥给孙女儿:“你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儿。这粥甜得很,比我吃过的蜜还要甜。”
向香玉连忙说:“不用不用,爷爷你自己吃,路小姐说了,不够可以再去舀。”
向齐顿了一下,良久才唏嘘感叹了一句:“咱们,可真是遇上大善人了!”
爷孙俩在说话的时候,忽然听到那边有人惊叫起来,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妇人喊起来:“救命啊,快来人,大柱子晕倒了!”
大柱子名叫向大柱, 是村里的年轻人,才刚娶妻不久。
待路晓琪放下碗匆匆赶过去后,只见他整个人已经晕厥在地, 脸上露出非常痛苦的神色, 脸色面如金纸, 额头上大汗淋漓。
他似乎在昏迷中也疼痛难忍,蜷缩着抱着腹部。
他的妻子巧娘在一旁惊慌失措, 哭花了脸, 看到路晓琪过去后立刻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抓着她的衣摆:“路小姐, 路仙子, 麻烦您救救大柱吧!”
路晓琪也顾不得搀扶起他, 立刻问:“他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她记得这个年轻人,刚才开会的时候还挺正常的,说话和行动都没什么问题。
巧娘六神无主:“奴也不知道……”她恍惚了几秒, 忽然想起来,“昨天,昨天我们逃难的时候,大柱被那些鞑子兵的马给撩了一脚, 踢到了肚子上……”
向明眼疾手快地掀开向大柱的衣裳,在他的腹部俨然有着一块极大的乌青,显然那匹马踢出去的这一脚并不轻。他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说!这被马踢这么一下,是会死人的!”
巧娘惊惶,眼泪更是涌出来:“大柱自己说没事,而且奴看他的确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另一边,路晓琪已经拨通了120,向对面的接线员报告了情况和地点, 一边听着这边的话。她心里也有些焦急,怀疑向大柱是被马踢破了内脏,那就的确是会有生命危险。
“别急,我已经叫了急救,马上就送他去医院。”她挂了电话,安抚在场的人。
向明疑惑问:“可是送去瞧大夫?”
“是,有一定的可能需要做手术。”路晓琪冷静下来,“现在先不要动他,咱们都不是懂行的,搬动他反倒可能加重他的伤势,等救护车来就行。”
她站起来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人,当机立断:“待会儿,我和巧娘陪他一起去医院。放心吧,现在的医术很先进,只要去得及时,应该能救回来。”
她叫里正:“您统计一下还有哪些和向大柱一样是被撞到了或者被马踢了的,一块都去检查一下。”
向明立刻答应下来。
他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古人看来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但做起事来非常利索。在救护车过来之前就已经将所有的伤员都过问了一遍,还好除了大柱子之外没有其他有隐患的,都是皮外伤。
倒是向大力,有些扭捏地拉过黄四娘:“里正,可否让我媳妇儿也去看看大夫?”
他很担心黄四娘。
她已经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但却瘦骨伶仃,仿佛风一吹就会被刮倒在地。逃难的那天,她跟着东奔西跑,咬着牙愣是没说一句不适,但向大力从她频繁扶腰和皱眉的动作能看出来她恐怕是已经极为不适了。
黄四娘却摇头,眼里带着希冀,手紧紧牵着女儿:“我不去,如果可以,让阿狸去可以吗?”
看大夫可是个费钱的事情,她不希望给路仙子再添麻烦,但阿狸……她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路晓琪正好领着救护车过来,她跳下来看了看黄四娘,果断说:“你们都去,不过救护车上恐怕坐不了那么多人,待会儿再去。”
救护车上的医护已经下车准备抬人上车了。
匆匆扫一眼,只觉得这个地方奇怪极了。满是帐篷睡袋还有杂货用品,就好像一个乱糟糟的露营地,然后这群人有的穿着古装,有的穿着广告衫,但无一例外都扎着发髻,和古代人似的。
在拍戏吗?
不过他们也没来得及多想,抢救病人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来,搭把手。”
趁着那边抬人的时候,路晓琪见缝插针对宇文恺宋五嫂等人安排事情。她嘱托宋五嫂待会儿带黄四娘和阿狸去医院,宋五嫂已经学会了如何打车以及付钱,对此她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