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但, 激动之心却无以言表。
十万的点赞数!
她什么时候在自己的主页见过这么大的数字?而且再看看, 连粉丝都涨了好几万,下边的评论数也出现了“999”这样的红色小点。
李暖颤抖着手点开了小红点,一连串评论在她的手机里展开。她一眼掠过去, 大多数都是在赞叹七星灯的牛逼,也有好些个写道:
【看灯点进去主页,发现这个博主的视频蛮好的啊,很温馨, 关注了。】
【555,我的宝藏博主终于被发现了。】
李暖差点没哭出来,顿时又有了动力,抹了把脸坐回到了椅子,将刚剪好的长视频修改了一下之后便趁热打铁地传了上去。
除了她之外,还有路晓琪邀请的另外几人也都上传了自己的视频,包括当时在场的观众们也是。他们的视频虽然不那么精致,但胜在很原生态, 更有生命力。而且,一看就不是后期P出来的。
这些视频在平台上逐渐散播开来,被大数据精准地加入了相关词条。只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便已经拥有了不小的热度。
视频平台内部分有分为不同的类目,由不同的运营组来主导,传统文化组便是这几年的后起之秀。但比起那些老牌的类目,这个组的流量显得还是不太够,而且创作者也没那么多,毕竟,这是有门槛的。
一大早,视频平台的运营上班了。
点开后台监控便看到#清河古镇#以及#祭鲁班礼#的词条异军突起,他好奇点开看了看,发现视频质量居然真的挺高,评论区的夸赞如同听取蛙声一片。
【哇,这真的是木头做的吗?不是机械?】
【妈妈,我看到龙睁开眼睛了!】
【不瞒你们说,这几条龙也就在我的手机里睁了几百遍眼睛吧。】
【这真的没加后期吗?有没有木匠来解说一下?】
【真没加后期,推荐你们去看当天的直播。】
【本木匠来了,看了这个之后觉得我根本不配当木匠,告辞!】
还有一堆刷屏科普七星灯的,其实都是从冬眠十六年的蝉直播间里的木匠那儿学来的。
除了最早的龙睁眼的视频,还有另外一个视频的数据也非常突出,那就是全息投影“无中生有”搭建出宫殿的视频。连运营自己都看激动了,点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没有加过后期。
【刚从山里出来,不知世上原来已过千年。我说,现在的VR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要是没加后期我直播吃一斤大便。】
【楼上,已截图,坐等。】
【天啦,这才是真正的身临其境啊!我想象中的VR就是这个样子。不敢想象这样的技术要是运用到游戏里我会是一个多么开心的小女孩。】
【国内的科技现在这么发达了?这是哪家公司做的?假的吧?】
【AI做的,一眼假。】
【是真是假等段时间就知道了,昨天直播间里他们好像说会建个虚拟体验馆,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假什么假?你去看看现场其他人的视频,明显就是不同角度拍的。】
【你们快去看暖暖风新发的那个长视频,那才叫真的绝了!原来这一幕是龙睁眼之后紧接着的,连在一起看真的牛逼。平等羡慕在场的每一个人。】
【刚从那边回来。我想说,清河古镇在哪里啊?我现在就买票还不行吗?!】
运营又跑去暖暖风的主页将那个长视频看完了。
除此之外,还有木匠考核时的几个视频也很受欢迎。比如李木匠画圆、向学智拼板子、李木匠和向大力板子的对比视频等等。
【不比圆规画的差啊。】
【这眼睛可真够尖的。真的是手稳眼利。】
甚至还有高手直接将李木匠画的圆扫描放入电脑里,然后得出结论,李木匠画出的圆和真正电脑绘制的正圆误差率只在0.1%左右。他这条评论一出,评论区更沸腾了。
【不好好学习的后果就是我只会喊牛逼,太牛逼了!】
【没想到民间还能有这样的木匠。】
【这就是大国工匠啊!】
【这群木匠还真挺有意思的,感觉他们都挺熟的,像是一个门派出来的。还有那个小孩子,我敢说我装修时给我做柜子的木匠手艺活还没他的好。】
【楼上,那真是很悲伤了。】
一个中年男子拿着手机急匆匆推开了小院子的门:“师兄,你快看这个视频!”
“咋咋呼呼的,像什么样子!”正在用锯子锯木板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喝道。
拿手机的人顿时不敢说话了,等着对方不紧不慢把手上的活儿干完,然后才眼巴巴把手机凑上去:“师兄,快看看这个。”
老人接过来一看,却正是暖暖风所拍的祭礼的长视频。
李木匠正在视频里聚精会神地拼板。
老人一愣,原本的漫不经心立刻从脸上消失,表情也越来越认真。他甚至在看完之后又把进度条拉到了最前面重新看了一遍。
“师兄,这天衣无缝的技术相当可以啊!”来人说。
老人点点头:“的确是很不错,不知是师从的哪一派,从视频里倒是看不太出来。而且,不单单是他,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大师级。”
他指了指在李木匠身后充当视频背景板的其余几位工匠。这些人普通观众们是看不到的,但他身为行内人自然不会错过。
来人:“那……要不要去邀请一下他们?”
老人深深叹口气,将手机还给他,在院子里踱步:“你是想要邀请他们来加入咱们的修复团队?”
对方点点头:“说不定多一个人多一个主意,能解决咱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老人紧锁眉头,往上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木塔。
在阳光的照耀下,看不清木塔的细节,只能看到它被光线勾勒出来的线条。
如此壮美,即便是他每日看着,都依然能失神。
这是应府木塔。
身为汉唐故地,晋省有着丰富的古建筑资源。汉朝的遗址、唐代的庙宇、北魏的石塔……这些文物建筑在其他省但凡有一件,都能被层层的保护起来然后成为重点旅游风景区。可在晋省,因为东西太多也太分散了,它们就这样安静地散落在民间四处,无人问津。
但这里面并不包括应府木塔。
这座兴建于辽代的木塔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纯木式结构,也是现存最高大的木塔。每一个人站在它的下方,仰望着它的时候,都会为这份从一千多年前跨越到现在的壮丽和精美而流泪。
但,随着时间推移,应府木塔的倾斜却越来越不可阻。
如今,这木塔是看一眼就少一眼。
老人便是应府木塔修复团队的负责人,本身也是一位古建专家以及大工匠。
他低下头,问自己的小师弟:“你以为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好的木匠吗?你,我,还有修复组里的师傅们不管是哪个都是拿得出手的。现在我们少的,并不单单只是个人技术啊!”
他们没有好工匠吗?
有,而且可以说他们的工匠是全国顶尖的,掌握了最全的技艺和榫卯结构。
但应府木塔的修复是个系统性的难题,并不是一两个人可以解决的。
小师弟有些失望,他当然也知道。
“不过……”老人沉吟了一下,又吩咐他,“你去打听打听这些工匠的消息,多关注关注,有什么新东西便拿过来让我看看。”
他还是存了一丝希望。而且视频里的那几位,手艺的确是高超,即便是他这一生中也没见过几位能与之相比。这样的匠人,值得与之相交。
中年男子高兴得应了下来。
同一时间,平台运营还在如同瓜田里的猹,在各个不同账号之间跑来跑去,看网友评论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清河古镇还有点意思嘛……”他嘀咕了一声,想了想,好奇地搜了搜清河古镇,结果真的发现了它的官方号。
但,官方号上除了几个古镇风景小视频之外一片光秃秃,什么内容都没有。他沉默了一瞬,还是关注了官方号并将它放到了自己的潜力分组里。
最后,运营将相关的几个数据量都不错的视频加了权重然后投向了更大的流量池。在这儿,它们将会获得更大的关注度。
当第二天中午李暖终于睡醒过来之后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她的手机便在无数评论以及系统通知的轰炸下真的卡了。
什么情况?!
手忙脚乱设置好,她这才发现自己原本两三千的粉丝已经涨到了十万,而长视频的点赞数也一夜之间增长了十万,短视频的点赞数更是来到了五十万,登上了热度前十。
总共有几百万人观看过她的视频,而且还正在陆续增长中。
李暖懵懵地坐在了床上。
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源于那天她不甘心,主动联系了路晓琪而得来的。
人生,真的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
李暖用手捂着脸,眼泪从指缝里流了下来。任由自己尽情地发泄了一会儿之后,她拿起电话打给了路晓琪:
“喂,路小姐吗……嗯嗯,对,我今天下午的车。没关系,不用送的……”寒暄了几句,谢过对方的祝贺之后,李暖郑重说,“路小姐,以后清河古镇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的,一定要联系我啊!”
她很清楚地知道,能有这样好的效果并不是自己的视频剪得有多么多么的好,而是清河古镇本身的内容做得好。她的那些技艺不过是在锦上添花罢了。
清河古镇和那些工匠,才是她的贵人。
除了秦月和李暖之外,路晓琪还收到了另外几个人打来的电话,都是向她告辞和道谢的,语气都十分客气。包括她所在的自媒体群里,也有许多人艾特她,问清河古镇之后还有什么节目。
她这才知道,这次的祭鲁班礼是真的在网络上火了。昨天晚上事情多,根本没来得及看。
她点开清河古镇的官方号,这个官方号开通了也才一个多礼拜,原本只有几十个粉丝,为了凑数发的几个风景小视频也没什么点赞和评论数。
但现在路晓琪一看,粉丝都已经涨到了一万多。很多人没看到祭鲁班礼的相关视频便在老视频下留言:
【小编你醒了吗?我睡不着。】
【这是真睡着了吧?都一天了还没有给爷把视频端上来?】
【建议老板扣工资。】
路晓琪痛哭流涕:……你们知道什么?!她可是身兼老板&运营&财务&采购&策划为一身呐!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哼哼几句,直接从暖暖风那儿要了授权,把她的视频给发了上去。很快,评论区就刷起屏来:
【您总算是醒了!】
【得,总共发了俩还都是从别的地方搬的,这工资也太好拿了。】
路晓琪咬碎了一腔银牙,回复了一个哭求放过的表情包。
大家觉得这小编还挺活人的,和她互动也频繁起来,评论区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
一波是问开业的:
【我裤子都脱了,不是,我钱都准备好了,你告诉我清河古镇还没有开业?到底什么时候能开业?别逼我求你!】
【开业后真的会有那个VR虚拟体验馆吗?票价是多少?】
【不超过一百的话还是可以去去的。】
另外一波是问NPC们的:
【你们到底是从哪里找来这么一群神仙的啊?让他们也开个号啊,就爱看各种做手工。】
【那个小孩哥有号吗?】
【可以帮我联系一下李木匠吗?我也是木匠,遇到一点问题想要请教他。】
【我就不一样了。小编,快把主祭的账号交出来!】
路晓琪一时之间回得手忙脚乱。
账号矩阵她本来就有规划,但一开始只限于宋嫂鱼馆和赵飞燕,现在网友们的呼声给了她提示——对啊!在现在这个年代,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个个都是宝啊。完全可以实现一人一账号!
到时候再引流到清河古镇,得省下多少宣传费?
路晓琪坐在沙发上傻呵呵乐了半天,看了一下时间才发现已经下午四点,可以收拾收拾去宋五嫂的鱼馆看看了。
当然要带上苏隽。
她去敲门:“休息好了吗?我就带你去见见你老乡。”
苏隽一愣:“老乡?可是宋五嫂?”
他昨日曾听宇文恺提及过,但并未就此细聊。
“听说她也是宋人?”
“是。”路晓琪想起什么,神色怪异地看他一眼,“不过,你是北宋,她是南宋。”
苏隽“哦”了一句然后大惊失色:“……南宋?!”
路晓琪惊异:“宇文老师没和你提啊?”
她已经从系统那儿知道苏隽属于英年早逝,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现在的他和赵飞燕一样,属于历史投影。
苏隽茫然摇了摇头:“昨夜我与宇文公大多是交流现在这个朝代之事。关于各自来处,只简单聊了几句。”
他立刻觉得路晓琪看自己的眼神变得奇怪起来,似乎,是有那么一丝丝怜悯。
“那我和你讲一讲,”路晓琪声音都放柔了几分,“不过你先淡定,不要太激动。这件事情,要从你们那位红楼天子说起,哦红楼天子就是宋徽宗赵佶。”
苏隽拧眉:“端王?最后竟然是他登上了皇位……”
这位端王他是熟悉的,风流倜傥,最爱书画,对政事毫无兴趣。他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了。
路晓琪斟酌了一下,一边领着他往宋嫂鱼馆走,一边从宋徽宗上位说到了靖康之难。作为一个野生历史爱好者,这段著名的历史都被她包出浆来了。
两人走得很慢,走到鱼馆门口时正好说完了牵羊礼,说到汴梁城中的百姓跟随着朝臣勋贵们一起南迁到临安,偌大一座繁华的东京城便落入到了金军手中。
路晓琪讲得愤愤,一回头却看到苏隽呆呆立在远处,垂在身侧的双手紧紧攢起,手背青筋暴起。
“奇耻大辱!”他抬起头,眼尾居然红红的,声音嘶哑,恨声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没想到在他死后不过一二十年,大宋便沦落到了这么个下场!
路晓琪抿了一下唇,谁不这么觉得呢?
她想要去安慰一下他但最终还是没说话。算了算了,后面的,还是让宋五嫂给他讲吧。
这个点,宋五嫂已经准备好了后厨所有的配菜,正在店里休息等着饭点一到就可以忙起来。赵飞燕坐在角落里刷视频,她遵照路晓琪的建议,听取评论区的意见慢慢改进,目前数据有了不小的起色——从点赞数几十变成了几百,偶尔还能上千。
依然还是没有露正脸。
现在宋嫂鱼馆除了她俩还请了两个帮工,一个负责前方杂事一个负责后厨杂事。赵飞燕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招待一下客人然后收收银,其余时候就是在回复自己的评论区。
路晓琪带着苏隽过去,给几人做了个介绍。
“果真是老乡啊!”宋五嫂唏嘘无比,看着苏隽的神色都柔软了几分。她系上围裙,“快坐,嫂子给你做几道汴梁菜色,咱们今日好好喝一杯。”
路晓琪:“今天不营业了?”
宋五嫂大气挥挥手:“咱们先吃完再说。”
她现在完全不用愁营业额,可以随心所欲一些。若不是后厨已经备好了菜,她今日便不开门了。
宋五嫂在厨房里想了想,做了一道红烧鲤鱼,又开了厨房角落的一个小坛子,从里面舀出几只大鲍鱼。这是她开店时就腌下来的,如今也到了该吃的时候。
四人落座,两个帮工在门口坐着。
“酒糟鲍鱼。”苏隽怔怔看着桌上的菜,眼中闪过怀念。
“是啊,酒糟鲍鱼。”宋五嫂也感慨,“再过一段时间吃味道会更好,不过今天高兴,咱们先拿出来尝尝。”
路晓琪看着桌上这道酒糟鲍鱼,鲍鱼被腌之后呈现深沉色泽,宋五嫂又在上面淋了明亮绛色的酱汁,散放着诱人的香味。而那道红烧鲤鱼被炖煮得软烂却形不散,鱼应该是先煎过,鱼皮皱起,吸满了汤汁,下面还煨了嫩嫩的豆腐。
“这鲍鱼是汴京城的特色?”路晓琪好奇问。
“是。”回答她的是苏隽,“用江南酒糟腌北海鲍鱼,官家和宫中贵人们很爱这味儿。后来,民间便也传开了。”
他祖籍是福建人,对海味很钟爱。祖父苏颂便爱极了这道菜,家中厨子做得也很不错。
宋五嫂接上一句:“可惜后来战事起,漕运中断,鲍鱼便运不过来了。”
苏隽脸上出现黯然之色。
“尝尝这道红烧鲤鱼,”宋五嫂振奋起精神,指了指那红烧鲤鱼,“今天赶巧正好买了鲤鱼。我记得之前金明池开放的时候,那活鱼可是难抢得很。”
苏隽嘴角含笑:“金明池活鱼的确是美味无比。”
“尝尝我做的,比起金明池活鱼却也是不逊色的。”宋五嫂给他夹了一块鱼肉。
苏隽道谢。
宋五嫂料理的鱼肉自不必说,即便是在这样愁苦惨淡的氛围里也能让他眼睛为之一亮,心情都好了几分:“美味非常!”
虽然按出生年月来算,他算是宋五嫂的上一辈,但宋五嫂却把他当老家的弟弟看,越看越喜欢,又给他夹了一筷子:“爱吃就多吃一点。”
路晓琪也在旁猛地点头:“对对,多吃点。”
她怕他待会儿就没心情吃了。
苏隽的确是有些饿了,他吃饭速度快但极优雅,吃了一碗饭垫了垫肚子后,他放下筷子对宋五嫂说:“五嫂子,靖康之难之后发生了何事?烦请嫂子细细讲与我听。”
宋五嫂瞅了他两眼:“要不你还是再吃一碗先。”
苏隽:……
“行,你要听那我便讲。”宋五嫂叹一声,也能明白他的心情。
她便从自己随着邻居等人从汴梁城逃难讲起,讲到他们逃到临安,赵构称帝。然后讲到岳飞北伐,最后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被莫须有的罪名诬陷,死于牢狱之中。
苏隽简直悲愤莫名,瞠目结舌。
“他,他,他……”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如此懦弱昏庸之君,简直是天要亡我大宋!”
他当时虽无意仕途只爱机械,但和北宋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毕生的心愿就是看到朝廷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如今可倒好,别说燕云十六州了,连汴京都沦陷了!
总之,这顿饭吃得他与宋五嫂两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路晓琪在旁当听众,倒是偷偷抽出心神来瞥了苏隽好几眼。啧啧,帅哥几欲落泪,眼尾染红,更好品了……
嘶哈嘶哈。
终于吃完,已经六点多了,宋五嫂唤来帮工收拾好桌面,然后一打开门。
路晓琪对上一双双幽怨的眼睛。
她吓一大跳:“五嫂子,你的店现在排队都排成这样了?”

第34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天……
此时在小饭馆的门口, 俨然已经围了一圈人,队伍都已经排到了人行道上。
两个帮工在一早就搬了一沓塑料凳子放在门口,食客们也不扭捏,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早把凳子瓜分完了, 没位置的就站着。
因为没有叫号机,他们甚至还学会了自己维持秩序, 按照先来后到排, 谁都不敢离开。
一般六点左右, 鱼馆就开始排队了, 早的话甚至是从五点半开始。但今日不知为何, 鱼馆的门关着, 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隐约坐着人,问了门口的帮工才知道今天老板请了人吃饭,要晚一点开。
于是, 他们愣生生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
也难怪路晓琪一出门,对上的是一双双幽怨的眼神。
“原来是路老板来了。”有老食客认识她,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路老板, 今天宋大厨是出了什么新菜吗?”
路晓琪是食客群的管理员,他们这些进了群的都知道她其实是这家店的幕后老板之一,这不得拉近一下关系?而且,宋嫂鱼馆的菜单是不固定的,每日大厨去菜市场买回了什么,那黑板上就会临时写上去。如果有会点餐的,说不定还能点到隐藏菜式。
所以,多问一句是很有必要的。
路晓琪连忙推荐了今天的新菜:“有啊, 今天有红烧鲤鱼,还有酒糟鲍鱼。不过那鲍鱼还得要腌一段时间,不知道她会不会卖给你们,可能要再等个几天。”
但她吃到了。鲍鱼的甘厚口感,咸香里带着酒糟的独特风味,好吃得很。
老食客们都嫉妒地看着她。
路晓琪嘿嘿一笑,索性留下来帮忙招待客人。她是个活泼的性子,在这样人多的场合十分自如。
反倒是苏隽,从店里出来,也顾不上什么贵公子仪态,直接失魂落魄坐在了台阶上,估计还在消化刚才听到的那一长串历史,看上去像是整个人都要碎了。
路晓琪有些同情地看他一眼。那些久远的历史,对于她以及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过只是历史书上的几行字,听的时候可以嬉笑怒骂,尽情吐槽,转头可能就忘了。但对于他们来说,却关系到了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每一份真切的回忆。
她明白这种感觉,没去打扰他,给他时间静静吧。
倒是排队的里面有好几个女孩子,她看到她们偷偷拿手机对准了苏隽,还在叽叽喳喳小声讨论:
“我去,好帅!”
“我就说来这儿可以看美女帅哥吧?听我的没错吧?而且,菜也好吃!你一开始还嫌弃!”
“是我错了,以后你就是我唯一的姐……我怎么觉得他像是演员啊?你看那头发。”
“我也觉得。现在娱乐圈吃得这么好了?”
“屁咧,我看电视里还是好多歪瓜裂枣,红的都不是帅的,也不知道资本的眼睛长哪儿去了。”
路晓琪含笑听着,对系统说:“你听听群众的呼声。要推广传统文化,这方面也不能少。以后这样的多来点儿。”
系统:“这得要看玩家自己的手气。”
她哼哼几声,不再说话了。其实也不过是和系统开玩笑罢了,如向家村的人,都称不上什么颜值,但却依然很有用处,一个祭礼便给她带来多少流量。即便是其中那些没有什么手艺的老人和孩子,路晓琪也都是一视同仁。
工资虽然有高低,但劳动是无贵贱的。
到了九点,宋五嫂备好的菜用完了便也关门打烊了。八点多的时候还有人等位,她让人去说了那些食客才不舍地离去,然后叮嘱她明天一定要多买一点菜。
“你临时去菜市场买我们也不介意的,可以等。”
宋五嫂哈哈大笑:“这个点菜市场早关了,放心,我明天会多买一点的。”
她不是那种只会待在后厨的厨师,而是会经常出来问一问大家饭菜味道如何,合不合口味,待人十分亲切,就像是街坊里热心的大婶。就算是再内向的人,遇到她也能情不自禁地聊几句。
路晓琪一直觉得,宋五嫂的天赋能力应该再加一个。
“现在的话是不是没必要做套餐了?”她提了个意见。
原本推出套餐是因为当时的每周任务,要尽快收集到一百个赞。但实际上以现在的排队人数来说,去掉套餐完全不会有什么影响,说不定还能提高客单价。
点菜的客单价在人均八十到一百二左右,但套餐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三十到五十之间。
没想到,宋五嫂却摇了摇头:“还是继续做吧。”
路晓琪不解。
赵飞燕在一旁轻声含笑:“五嫂子怕是觉得这些年轻人也不容易罢了。”
宋五嫂叹一声:“我看他们的确是很不容易,出门在外一天,从早忙到晚也吃不上一顿好饭。这些套餐反正也不花我太多心神,就保留着吧。”
她这家店一开始能推广出去也要多亏这些在附近上班的人,一带二,二带三的,口碑就是这样慢慢传出去的。上班族中午时间没那么多,很多人更愿意选择物美价廉的套餐,有几位老客人就是只吃套餐。
宋五嫂都记着呢。
“现在虽然生活好过了,但这辛苦程度却是差不多的。”她和这些食客们聊了聊,才发现很多人上午九点上班,甚至要到晚上九点才下班,回到家都十点了。宋五嫂觉得有些心疼。
路晓琪感动得都快要哭了:“我以前上班的时候要是旁边有一家这样的店,那我肯定不离职!”
为了美食,其他的也不是不能忍。
宋五嫂笑眯眯:“那咱们这店也只开三个月,真要辞工,三个月后该辞还是得辞。”
路晓琪这才记起这家店是个限时快闪店来着。
三个月后怎么搞还没什么头绪呢……
暂时想不到,路晓琪索性便带着苏隽先回去了。
宋嫂鱼馆热闹了一个晚上的店门口终于也回归清净。隔壁男老板看了后,很不爽的轻哼了一声,也回到了自己店里。和那边的喧嚣相比,他店里却是冷冷清清——本来就是做快餐生意,晚上的客流不如白天。
男老板承认自己一开始看走眼了,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年妇女真的是个大厨。这段时间他看着对方的人流量有点眼热,便想去拉拉客。偶尔有些不愿意排队的还真被他成功的拉了过来,但吃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下次了。
他这边的生意还是冷冷清清。
男老板是知道宋五嫂与之前那对小夫妻的合同的,他充满恶意地想:“反正也只干三个月,我倒是想看看三个月后你怎么办?”
虽然知道只要手艺好,走到哪儿都不怕,但想到她们需要从头再来,重新面对很多麻烦,他就开心得很。
就好像这样想,他店里的生意就能好起来似的。
“你今天打算做什么?”路晓琪问苏隽。
她又一次充当了幼儿园阿姨以及保姆的角色,开始给人送早餐。
苏隽显然已经从昨天的冲击中清醒过来了,情绪稳定了下来,也恢复了原本温润如玉的气质,对路晓琪颔首:“如果路小姐不介意的话,我想要先看一些书,然后再去周边看一看。”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