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就是太贵的不要,”芦苇回头看了一眼肉道。
“不会给你贵的,你阿爹经常在我这买肉,价钱他都知道的,我刚弄来的新鲜猪肉,你看看好不好,”张屠夫忙笑着带路。
你认识我阿爹?”采薇有些惊讶。
“当然了,你阿爹带这小娘子来买过我两次猪肉了,后面单独又买了两次,别人我不记得,这小娘子我是能记住的,”屠夫回头陪笑的说完。
采薇看了一眼她姐的脸便住口了。
三人来到猪肉摊跟前,张屠夫从桌子下直接搬出半扇猪肉,指给他们看道;
“这猪肉肥不肥?告诉你们,这可是我去官老爷的庄上收的,猪肉肥膘没的说,”张屠夫用几人能听到的声音解释
“只有半扇吗?”芦苇看着肉问。
“小娘子想要多少?我还有半扇没拿出来,”张屠夫目光闪过激动忙道。
“你得跟我说价钱,我才能知道要多少呀?”芦苇似笑非笑的说完。
“二十个钱,这是我给你的最低价,在这整个街有三家肉摊,他们全部都是二十五和二十七个钱,”张屠夫说完还左右到处看,生怕被人听到找他麻烦,说他扰乱秩序。
芦苇看了一下徐仲林,这个时候就不该她说话了。
“我们全都要了,你秤……”
“全都要了?如果全都要了你给三贯四百钱,本来要三贯四百一十个钱的,那个十个钱给你抹零了,”张屠夫高兴的说道。
“行,”徐仲林干脆的拿出钱付款,看着屠夫把肉放车上,还送了整猪的内脏。
三人来到粮铺子看了一圈,徐仲林从这家买点精面,从那家买点精面,拢共跑了七家买了两袋半的精面才算好。
“你送一袋半精面,还有一半的猪给我阿爹,剩下一半放在采薇的铺子里,我跟采薇在城里等你回来,我们夜里借着雪色回豆庄,免的白天带肉回去引起骚动,”芦苇吩咐徐仲林。
“明白了,”徐仲林给姐俩和东西送回铺子里,他带着剩下的东西狂奔回了柳林村。
傍晚天快黑进了城,来到铺子把东西搬上车,一路打马在府城门关上的那一刻,终于赶出去了,剩下的路程也就是平常走。
上半夜过的快完了,三人到了豆庄拍开门。
芦苇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去火盆跟前烤火取暖,剩下的东西都交给庆和他们搬。
“芦苇姐咋买肉了呀?”秀姑送饭过来问道。
“给他们过年吃的,明天你让庆和阿弟悄悄的,砍两块肉给油勺子和张多田家,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娘子,过年那天烧出来,一户人头一大碗肉,好歹是过年得有个样子,”芦苇小声交代道。
秀姑闻言忙点头,“知道了芦苇姐。”
芦苇吃过饭第一时间进了被窝,一夜都靠徐仲林这个热源捂着,她心里深感这个身体底子亏狠了,天冷一点,她都浑身冷的跟冰棍似的难挨。
次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出来吃完饭指挥采薇,进屋把麦苗弄出来洗了剁碎。
“阿姐这是干啥?”采薇不解。
“做点好吃的给你甜嘴,”芦苇神秘的笑道。
采薇看她姐不说,只好一步步跟着做,先把芽苗切碎控水,少量的蒸了饭盛出来。
又去秀姑那屋盛了满满两盆芋头回来捣碎,都倒进锅里拌均匀盖上锅盖,灶洞里留了热热的温度。
芦苇又端了大半盆米放下,去灶洞帮忙烧火,“给回火炸脆。”
“好,”采薇应了一声锅热了舀米进去,不停的翻炒片刻,看见到处炸的饭米花崩,才熄了灶洞的火,盛起焦黄的米送屋里晾着。
下午没啥事了去了秀姑家帮着蒸酒,夜里被姐姐喊醒出来,拿着灯在锅屋开始忙碌。
先给锅里发酵好的汤汤水水打捞起来,然后过滤洗干净,烧热锅,水倒进去大火烧开两滚,转小火慢慢的熬着,直至浑水变成绛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甜味。
天快亮的时候糖浆熬出来,芦苇拿出罐子盛了满满一罐起来,剩下的直接倒了一盆炒好的米进去。
“快翻拌,直至所有的米都沾上糖了为止,”芦苇吩咐了一声。
采薇急忙拿着锅铲飞舞忙碌,从锅底来回炒了好一会,直到米完全裹住糖了才停下手。
“这是啥米呀?怎么这么香脆?”采薇捏起一块米粒塞里吃,感觉又香又脆的好吃。
芦苇走过来盛起锅里的米糖放菜板上,用棒槌来回给压平压板实,拿刀给划出三条出来。
“糯米饭蒸熟不能蒸软了,然后给揉成米粒分明,如果不会揉用水泡也能分明,分粒好给放在太阳下晒干透了收起来,等想要用了,拿出来下锅油炸,就变成这种炒小米了。”
芦苇说完拿刀手快的切起米糖来,薄薄的片子散发着一股焦香甜味。
采薇不停的吸溜鼻子,直到她姐切好一块,抱碗拿了好几片吃起来,吃完心满意足的接替她姐干活。
一锅的米糖切完,差不多有两筐的样子,芦苇拿碗约了四十多碗出来,剩下半筐准备带回去分了。
锅屋彻底忙好天也亮了,姐俩有些累的各自回屋睡了大半天。
下午芦苇起床出来,看见采薇已经在炸东西了,帮忙烧火的是吉和媳妇,锅上炸东西的是采薇秀姑俩人。
“阿姐你起来了!快过来趁热吃果子,”采薇说完捡了一碗递给她姐。
“炸多少了?”芦苇接过碗问道。
“还有这一锅就结束了,晚上肯定能分到他们手里的,明天不耽误咱们回家,”采薇笑呵呵的说完。
芦苇吃完东西,进屋把重要的材料收拾好,放在这里她有点不放心,宁愿累点带着来带着走。
天黑徐仲林召集了所有男人,聚集在大房子里说话聊天。
庆和兄弟挑筐进来笑道,“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佟大叔走前吩咐给你们做了好东西,让你们都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啥东西?”有人问。
彭顺和揭开筐盖子笑,“难买的面果子一人一碗,都排队站好过来领。”
“啥?面果子?”众人闻言惊喜不已,急忙拉扯着站起队。
彭顺和舀面果子,庆和舀米糖,吉和跟徐仲林数人数登记。
“徐管事这是啥?咋还是甜的呢?”最先领到的人尝了米糖,感觉甜香甜香的好吃,眉开眼笑的问道。
“是米糖,是不是吃了好甜?”吉和玩笑的打趣他们。
“甜!比以前糖铺子卖的糖还甜,”那人高兴的回道。
其他人听了好奇,轮到自己领到了迫不及待的吃起来,是好甜的!
“分到东西的都散了吧!回去也带着娘子孩子甜甜嘴,好歹要过年了不是?”徐仲林挥手笑着让人散了。
“我这东西得留着过年那天吃,”有人笑着嘟囔抱着衣兜走了。
屋里转瞬空了不少,油勺子跟张多田留在了最后。
庆和给他们舀了满满两碗东西笑道;
“胡大哥张大哥,这里最近几天就靠你们了,过年那天把所有的肉都烧了,给每家一碗肉解解馋,我们回去过个年就来了……”
“彭管事你们尽管回去过年,你们打春上来就没回去过,我们好歹秋收的时候还回了两趟,庄子上眼下又没个事,牲口猪牛啥的,我们都会照顾的妥妥的,”张多田开口保证道。
徐仲林想了片刻道,“两边的仓库麻烦你们看紧些,那里存放了咱们来年的种子粮……”
“徐管事放宽心,我们晓得轻重的,”油勺子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胡大哥你们心里有数,我们就不多废话说什么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回家,其他人也不多打招呼了,”徐仲林看着他们出去了才散。
晚上几人坐下吃了安心饭,又把所有的酒缸检查了一番,确定没问题了才上床休息。
次日天不亮徐仲林栓好车,搬了几坛酒还有芦苇的箱子放车上,带着几家人迎风冒雪的向着柳林村前进。
中午吃饭时间,从村边到了佟父家门口停下。
佟母听见说话声急忙跑出来看,一看俩闺女回来了,忍不住红着眼睛上前抱住人。
“她娘快热饭给他们几个吃,看样子都要冻坏了,”佟父急忙指挥佟母忙起来,说话的功夫还把车上的东西搬屋里去。
“你们还做了这些东西呀?我们在家也做了不少出来,还打算等你们回来让你们带的呢!”佟父看筐里的东西笑道。
徐仲林把马车牵进屋里拴好,出来还没坐下就被佟父叫屋里去了。
佟父先拿了十贯钱给庆和俩兄弟,“你们兄弟一人五贯工钱,这一年忙坏了……”
“佟大叔这么多我不要,我只要一贯就可以了,这本就是年初定好的,”庆和说什么也不要五贯钱。
佟父白了一眼两兄弟,“给你们一贯钱,剩下都给你们媳妇的,她们天天做饭种东西的,给这点钱佟大叔都有点过意不去了。”
“给这么多还少?我们还有一冬的香钱也没耽误赚的,”吉和摇头笑道。
第134章 做个小烤鱼
“这是你们该得的,拿了工钱切莫声张了,钱存了将来置办田地不饥荒,”佟父把俩兄弟推出去吃饭。
剩下徐仲林跟彭顺和,佟父只给了一贯钱回各自家里交差了事,情况他们自己心里都明清。
出来饭菜也好了,几人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饭罢佟父给彭顺和三兄弟,一人一篮子炸东西,一小盆米糖,又给了两块大肥肉。
“佟大叔这也太多了……”
“拿着不多,你们人口多过年都烧了才够吃,一年不着家的,都快点回去看看,”佟父挥手笑让他们回家。
他们走后佟父给徐仲林砍了一块肉,以及一小盆炸货和米糖,“这给你过年孝敬你爹娘的。”
徐仲林没矫情眉开眼笑的接了,佟父又舀了不少给闺女拿着,这是给他闺女在家吃的。
“给我这么多家里没多少了吧?”芦苇看看筐里说道。
“没有我们再炸,对了大丫头,明天你阿爹要下塘放鱼挖藕了,仲林你们都来早些,今年忙了一年都没顾上藕塘里,”佟母有些埋怨的笑说道。
“知道了阿娘,明天一早就过来,”徐仲林温声答应好。
两人回家,有些意外的看着干净整洁的屋里,房子被修葺的焕然一新。
徐仲林到家烧了热水生了炭盆,才不急不忙的去了他爹家,“阿爹你不在府城呀?”
“我昨天才回来,你这是刚回来?”徐父激动的看着儿子笑问。
“嗯,刚从我岳父家吃完饭回来的,给!”徐仲林把一贯钱,还有炸货及肉放在了桌子上。
徐父抽了一口烟把钱推给了儿子。
“东西放下钱你拿回去,这个家如今不缺钱了,等过年那天你三哥他们回来,算算账就把钱分了。”
“不缺也是我孝敬……”
“你阿爹让你拿回去就拿回去,你阿爹回来说府城热闹了,你拿着这钱带芦苇去城里买身衣服穿,你们孝敬我们的东西,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你三哥回来拿豆子的时候说了,他们的豆沙生意好,年底回来分分有一二百个钱呢!”
徐母端了一盆油馍馍进来放下,把钱直接放儿子的口袋里,又把盆放儿子的手里。
“拿回去晚上热热吃,这几天又该赶上芦苇不得劲了,你好好的照顾她。”
徐仲林端着盆看着他娘点点头,“知道了阿娘。”
转身出来被徐母送门口停下脚步道,“阿娘,我跟芦苇圆房了,她是好好的呢!”
徐母猛的攥紧了衣角,目光有些热的看着小儿子。
徐仲林对他娘点点头笑,抱着盆回去了。
“哎呦!这鱼好肥呀佟大叔!”吉和在水塘里大呼小叫的,也不怕冷怀里抱着大头鱼乱蹦达。
塘里徐仲林跟徐父挖藕,浓密的地方不把藕挖了,明年开春就窝了,挖出来的藕扔稀稀的地方让它自由生长,荷塘已经开始有模样了,彭顺和三兄弟笑闹着拉筐逮鱼。
“应该要肥一点的,春天的时候你仲林哥芦苇姐,又是打草又是逮鱼,伺候了整整一年,它要在瘦的跟鬼掐了一样,我非得不愿意了,”佟父看着鱼忍不住笑道。
采薇带着棒槌,急的来回顺着塘埂转悠跑,佟父不给姐弟二人下塘,天冷下雪她下塘以后还要不要孩子了?
“徐仲林,你拿几条大的鱼给扔塘上来,我拿回去给洗干净晚上做了吃,”芦苇看采薇急的抓耳挠腮的,笑着吩咐徐仲林送鱼上来。
徐仲林闻言停下动作,拉扯着筐靠近岸边,先从筐里扔了好几节藕上岸,又扔了三条大鱼过去。
“那个小手臂长的也给我扔五条出来,”芦苇指着筐道。
“这么小都是刺……”
“没事,你扔了后面我做,”芦苇不在乎的说道。
“采薇过来,我们回去做吃的了,”芦苇一边捡鱼一边喊。
采薇姐弟一听吃的,撒欢的跑了过来,还夺了筐她拎着,“阿姐做什么吃的?”
“给你们烤鱼吃,用肥肉贴着鱼烤……”芦苇听见一阵吸溜口水声,扭头一看是棒槌小眼冒光的吞咽口水,这明显是馋肉不是馋鱼。
姐弟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不顾寒冷,迫不及待的给鱼洗出来,拿屋里码上盐,找了半天酱油,终于从佟母睡觉屋里柜头上拿到了。
这是佟母舍不得吃藏起来的,恨不得藏老鼠洞里,就这都被芦苇找出来了,一顿不心疼的就是倒,给几条鱼揉遍了才停手。
“可惜调料不够,明天阿爹去府城卖鱼,到时候让阿爹去铺子里看看,多买点调料回来,”芦苇嘟囔了一句。
佟母风一般冲进锅屋,拿起瓶子晃晃,好家伙!大半瓶的酱油全给倒完了。
“我就知道不能让你们姐俩回来,你们要是在家里,家里啥东西都能给祸害干净,那盆里酱油还用吗?不用我给倒回瓶去。”
芦苇不可思议的回头看,特别认真问的佟母;
“ 倒不回去了阿娘,都沾了鱼腥和盐味了。”
佟母跳动了两下腮帮子上的肌肉,抱着瓶出去了。
采薇看她娘出门了,她拿刀跑屋里割了一块肉出来,“阿姐你看成不成?”
“肥肉多瘦肉少可以,去把竹子洗了削签子出来,腌半个时辰生火开烤,”芦苇大手一挥说完。
她又洗干净手,出门跑去菜园子里溜了一圈,光秃秃的啥菜也没有,蒜苗倒是有点,可不能光吃蒜苗呀!
回家想想不甘心,又跑回去拔了一大把蒜苗洗干净拿屋里。
下午冷风里夹杂着雪粒子到处吹了跑,姐弟三人坐在屋里围着旺旺的火盆,盆的上方有一方竹攀子,攀子上放了五条鱼,被芦苇给里外刷了厚厚的油,攀子缝隙地方还贴了肥瘦肉。
滋啦一声油滴进火里,起了一声炸花,三人忙活的不知烤了多久,小屋里弥漫出一股烤肉的香味,绛红的鱼也变的焦红油润起来。
芦苇先给烤大半好的鱼身上绑了蒜苗,然后把外熟里生的肥肉铺在蒜苗上,放在竹夹子上做成夹心饼干,不停的在火盆上来回翻面。
火盆旁边是咕嘟嘟冒气的鳖鱼汤,汤里放了大量的生姜煨着。
“这鱼跟我们在地洞里一样烤的,为啥看着比那鱼好吃呢?”采薇吞了吞嗓子说道。
“那能一样吗?那鱼没调料没酱油没盐,烤熟也是干巴巴的,闻着腥味都冲脑袋,不到万不得已谁喜欢吃呀?”芦苇随口回答着。
“阿姐好了吗?”棒槌有些馋的问。
“好了!芦苇放下竹夹子揭开,肉给采薇棒槌分了吃,蒜苗留给了她自己,又夹了一条鱼分成两半给二人。”
“阿姐给你吃肉,”棒槌把碗里的肉夹给了芦苇。
“给阿姐点鱼……”
“别!地洞里吃鱼给我吃伤了,我现在看到鱼一点食欲都没有,”芦苇急忙挥手阻止,又重新帮着新的鱼继续烤上。
“我也吃伤了,但是我爱吃这鱼,焦焦的特别好吃,”采薇抿嘴笑。
“我也是二姐,”棒槌赶忙附和起来。
“我看你是没有不爱吃的,”采薇白了一眼弟弟笑,三人在屋里一边吃一边烤。
佟母回来闻见满院子的香气,进偏屋问道,“你们做晚饭了?”
“还没呀!”采薇回身夹了烤好的肉放她娘嘴里。
“塘里逮好了?”芦苇抬头惊讶的问道。
“好了,你阿爹说新塘头一二年别想逮好多鱼,今年比去年好多了!所有的藕扔完还挖了三挑上来。”
“还有鱼,去年大小一挑鱼,今年小的全放了不算,还逮了四挑大的,两挑像那样的,”佟母喜滋滋的指着烤鱼的笑道。
“那我去做饭了,阿爹他们在塘里冻了一天,上来就得吃口热乎的,”采薇忙擦了擦嘴起身跑去锅屋忙饭。
佟母回来小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佟父带着东西回来了。
“快喝碗汤暖暖,然后回去洗个热水澡就过来吃饭,”佟母手忙脚乱的给几人倒热汤喝。
芦苇把烤好的肉串拿给他们先吃着。
“你不是说要烤鱼嘛?怎么变成肉了?”徐仲林接过肉奇怪道。
“有鱼你看姐夫,”棒槌让开位置给他们看。
“那我们赶紧回去洗了就来,”彭顺和笑着起身放下碗,跟俩弟弟出门回去了。
“庆和,一会过来的时候让秀姑她们都来,听到没有?”佟母追出去嘱咐道。
“好的佟大婶,”庆和脆声答应道。
徐仲林跑回家打水洗的飞快,热水是芦苇烧好保温的。
天色黑的时候彭顺和兄弟三人来了,进院子闻到一股香辣味。
采薇帮着烧火,芦苇在锅上烧菜,佟母忙的端菜送桌子上。
“芦苇姐我们给你帮忙……”
”忙好了,你们妯娌快过来吃饭,”佟母热情的拉着秀姑妯娌的手推屋里坐下,不过是坐在小桌上的,男桌给佟父他们坐,本想一桌结束的佟母怕秀姑她们不习惯,就分成了大小桌子。
棒槌抱着一罐滚烫的南瓜酒送来,桌上已经放了好几个菜,虽然鱼虾偏多点,那不是甚在热情好客嘛!
芦苇姐俩忙完最后一个菜端上桌,桌子上算是坐满了人。
“想吃啥就吃啥,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佟母笑着对秀姑妯娌推菜。
采薇还给俩妯娌倒了满碗的南瓜酒,“阿姐你要不?”
“我不要,”芦苇摆摆手。
“我想要二姐,”棒槌眼巴巴的说道。
“只能喝一点,这酒比荷花酿还容易醉人,”采薇说完给她娘倒了一碗。
“咋比荷花酿还甜呀?”佟母喝了一口惊讶道。
“南瓜本身就是甜的,纯靠南瓜汁酿出来的,那肯定比没味道的荷花甜多了,”芦苇解释完拿了肉串给秀姑她们。
“你们喜欢喝尽管喝,我们带回来好多,明天让你阿嫂搬几坛子回去过年喝。”
“我不敢喝了,听说一喝就醉呢!要是喝醉了多丑,”吉和媳妇笑着躲闪不要。
“怕啥,喝了晚上睡觉就是了,”佟母说着又给吉和媳妇倒了一碗。
秀姑倒是不怕,“婶,给我还倒一碗。”
“好!秀姑这丫头性格脾气利,”佟母赶紧给秀姑来了一碗。
第135章 糖瓜小食一
佟家的晚饭吃到很晚才散席,彭顺和兄弟们也吃美了,菜不菜的不说什么,主要是酒喝到位了,几人回去都是蚯蚓路线。
好在住的都很近,佟父一直看人进屋才回身插门,睡前给鱼弄篮子里,挨着水皮面确定不会死就行,死鱼卖不上价格。
次日天没亮,佟父推车把鱼和藕都带着,跟佟母两人去府城摆了一天的摊,天黑才回到家的。
“仲林,这个你拎回去给你阿爹阿娘,鱼大部分都卖了,剩下不多的几家分着吃了,”佟父给了徐仲两条鱼,还有小半篮子的藕。
佟母躲在锅屋假装忙碌不知道,脸上没什么情绪也没出来说话。
“阿爹这么大的鱼……”
“别提卖鱼了!比去年就好了一点点,倒是我的藕,去了府城就被酒楼包圆了,几筐鱼卖了一天到晚上回来,还剩一筐多!”佟父提起来脑壳都是疼的,鱼不如肉好卖。
“你先送回去一趟,然后再过来拿两条回自己家吃个新鲜的。”
徐仲林点点头提着东西走了,也没跟徐父做虚假的动作。
佟母看人走了出来,“给她家干啥?”
佟父弯腰捡鱼,“面子情做好点,过完年大丫头要徐家的所有壮丁出大力,两条鱼一点藕算什么?想做事就得有容忍之量。”
佟母听完默了一刻,“还要炸东西吗?”
“炸呀!不炸正月他们来拜年吃啥?”佟父似笑非笑的说完。
佟母点头,“那我去舀面出来做。”
棒槌找的彭顺和也来了,“阿爹,棒槌说你喊我?”
“嗯,卖鱼剩下了不少,捡几条你拿回去过年吃,”佟父说着话的功夫捡了四条大鱼,还有几条中等鱼递过去。”
“太多了吧?”彭顺和没接。
“不多,采薇喜欢吃这小的,你们家过年人口不少,几条鱼随便就吃没了,”佟父说完还给他也拿了半篮子藕。
“顺和呀!东西快送回去洗了,”佟母端面盆出来笑道。
“那行阿爹阿娘,我给东西拿回去了,”彭顺和顺接过东西回去了。
佟父把给大闺女的东西放旁边,然后把筐里的鱼拎出去洗了,中午回来给吃不完的鱼揉了盐腌起来。
拎出几条新鲜的放着,剁了三条鱼块拿鸡蛋跟面粉给翻拌好。
“大丫头那边来拿鱼,你给她鸡蛋了没有?”佟父忙着忙着突然开口问佟母。
“给了,仲林来的时候我给了他三个鸡蛋,给了二丫头三个,我们自己家留了两个,”佟母忙的头不抬的回道。
鸡蛋是佟父跟酒楼换的,用了好几条大鱼呢!没法子,到处买不到鸡蛋,即使富人老爷庄子里有鸡,那也是不卖鸡蛋的。
徐仲林拿鱼回来也没闲着,先是给拿去洗干净,进屋也跟佟父一样给剁了块。
又在芦苇的指导下拌了鸡蛋面和盐,下午在大雪纷飞里开了油锅。
两人自成亲后,家里锅烧香的机会并不多,像现在这样的,在家忙一天烧锅的更少了。
芦苇坐着烧火没动地方,锅上徐仲林笨手笨脚的酥鱼,炸东西,炸的模样非常丑。
芦苇的思想是这样的,大家都是人,凭啥别人会你不会呀?不会可以学,重要的是态度跟愿意学习的心。
这不,徐仲林就掂起了锅铲,除了小两口去岳父家吃饭外,那是在家换着花样做吃的。
“你尝尝行不行,”徐仲林铲了一块鱼给芦苇。
“可以了,再炸就有点老了,”芦苇掰开鱼吃了吃酥脆可口的。
“可以我就不炸了,你不是喜欢吃炸排骨吗?我把岳母给的骨头都炸了,”徐仲林说完跑出去的飞快,再进来手里端着篮子,把风干裹好饭渣的排骨放油里。
“晚上吃豆子饭?”芦苇看不怎么需要她烧火了,拍手起身询问打算做饭了。
“成,”徐仲林想也不想的点点头。
芦苇出去舀了三四种豆子出来洗干净,先给放锅里煮软烂了,本来泡泡就行了,这不临时要吃来不及泡,只能煮的差不多了,再把米倒进去煮熟。
晚上一锅豆子饭配着小酥鱼锅子,两人对面在烟雾缭绕里吃开了。
徐仲林不停的给芦苇夹排骨,他自己吃肥肉和鱼,一顿饭吃的温馨且平凡。
吃过饭徐仲林给他娘那屋送了一盆酥鱼,回来洗洗跟芦苇上床了,忙了一年难得清闲两天,可是天太冷了!冻的俩人都没有运动的想法,这不只能点灯熬油学习,芦苇对灯读书给徐仲林听。
读了约么两柱香功夫才住嘴,徐仲林的棒槌手,在被子上一笔一画的学着字。
旁边的芦苇低头认命的缝补衣服,不补不行呀!她又不能事事靠着佟母,生活最终还要自己一样一样承担起来。
忙到一灯油熬完才吹了睡觉,第二日起来没什么事,两人背着筐上府城逛了半天。
徐仲林到了府城什么都不看,第一时间去找卖面人的摊子,这酥头翁出摊不靠谱,高兴出一日,不高兴好几天见不着人,今天一找就在估计看过年生意好了。
“人太多了算了吧!”芦苇看排的长长的队有些咂舌。
“没事我一会就能排到的,”徐仲林头铁的跟人后面,排了许久轮到他了,一气买了十个面人,特有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
“给你趁热吃,不是还要去书局买书吗?我们去书局,”徐仲林把剩下的放背筐里装好。
“你不吃呀?”芦苇问。
“我不爱吃……”
芦苇白了他一眼,“我最不喜欢你这样的,你把你阿娘的精髓学的透透的,以前穷舍不得吃可以理解,现在多吃个面人还能吃穷你吗?”说罢从背篓里拿出一个面人给徐仲林。
徐仲林挠头笑,“我看你喜欢吃这个,就想着都留给你吃了。”
“我们去书局吧!”芦苇一口咬了面人头口齿不清的说道。
两人晃悠的到了书局,里面有少量的人在走动。
芦苇猫进去趴架子上找书,书体大多数都是繁体字,好多她都不认识,看了猜半天的名字拼凑,最后挑了一本农事书,还有一本廉价的杂记书。
“你拿去结账,”芦苇把书递给徐仲林。
徐仲林去了柜台,书局小二看了他一眼不甚热情的说道,“五贯钱。”
“多少?就这么两本薄书五贯钱?”徐仲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生,书本自古就贵呀,不是只有我们独开一份,你还要吗?”小二懒洋洋的问。
“要,”徐仲林拿出去钱递给高傲的小二,把两本书放贴身的衣服里揣着。
“这书咋这么贵呀?”徐仲林出来吐槽道。
芦苇给了一个你以为的神情,有些漫不经心的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