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by林叙然
林叙然  发于:2025年09月14日

关灯
护眼

周缨很平和地道:“我参与了女官的选擢,侥幸通过,午后就要入宫了。”
“你要入宫做女官?”蕴真眼圈儿红了一圈,眼泪珠子啪地坠下来,落在那枚碧玺佩上,几近语无伦次地道,“你便是要去别的地方自谋营生也好,我还能常去看看你,你去那样的地方……周缨姐姐,你叫我往后怎么办?我若想你了……”
周缨将她搂入怀中,在她背上轻轻拍了拍:“往后若有机会,我会设法出来看看你的。你若有机会进宫,咱们也总有机缘能够遇见。”
“说着轻松,哪有那么容易?”
“我不会食言的。”
蕴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真想好了?”
“事到如今,临阵退缩,便是视皇家威严于无物了,是必去不可的。驭风也要托付给你,劳你多多照顾。”
“那三哥知道么?他上值去了,你午后便要走的话,”她说着站起身来,叫丫鬟去传小厮进来,“我叫人速去给他传个话,他定会赶回来,你等等。”
周缨低眉敛目,含糊地说:“他知道的,交代过不会送我了。”
蕴真倏然动怒:“你有事惯只叫他知道,全不肯同我商量,临到头了才告知我这么一声,我还说些什么,你自去吧,左右往后也不得见,我不与你再费口舌。驭风我自会替你养好,只当它没有过这般无情的主人。”说罢趿着鞋重重地走回里屋。
朝夕相伴将近一载,到底动了几分真心,周缨闭眼,将哽咽之意强压下去,又站了片刻,才平静道:“蕴真,其实我羡慕你良多。”
“我先走了,你多保重。”风吹帘动,辞别之人随风而去,被檐角坠下的雨水雾了踪迹。
果不见她追进来宽慰,蕴真气得更加厉害,一跺脚便要动怒,却又吸了吸鼻子,泪眼婆娑地踅回明间,将那碧玺佩拿至手中反复观摩,命丫鬟取来一只紫檀嵌玉匣,一股脑儿地把自个儿的珍宝首饰装了大半进去,气势汹汹地交给丫鬟:“你拿去给她,说这是我的回礼,她若不肯收,你就说,叫她这辈子只作不认识我。”
丫鬟不敢违逆,巴巴地捧着箱奁去了怡园,不多时,又原封不动地抱了回来。
蕴真怒极:“她当真不肯收?”
“周姑娘说太贵重了,她受不起。”
“只许她送我这般珍贵的物件,倒不许我赠她临别礼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蕴真接过箱奁便往外走,丫鬟劝道:“婢子回时,门上已在套车了,周姑娘此时怕已出了若华门。”
蕴真将箱奁重重往桌上一摔:“我就不明白,她怎么会想去做女官?三哥知道竟也不拦?从今往后,我只作不曾识得这个人。”
这“咚”的一声,似隔着车壁敲在周缨心上,令她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掀帘往外望去。
帘外冬雨绵绵,她便在这细雨萧疏中离开寓居十月有余的崔府,迈向万仞宫墙后全然陌生、无可预料的道路。
然而她的心情却无比平静。
她并不觉得宫墙可畏。
她不是如史书上的红颜枯骨那般,被裹挟着走进这如洪流般的深宫。
她平和、清醒地睇望前路,从容而心甘情愿地走进这未知与暗潮。
车至景运门,束关下马候在一侧,周缨行李依旧不多,一只西番莲纹样的瘪布包袱便囊括了她过往的近十七载岁月,她福身向束关致谢:“自平山至棠县再至玉京,劳君一路照拂,无以为报,多谢。”
束关将车辕上的包袱递给她,同她道别:“周姑娘客气,往后珍重。”
两人相揖作别,束关收紧缰绳正欲离开,周缨忽地唤住他:“劳烦给你家郎君带个话。”顿了须臾,才接道,“来玉京这一年半,是迄今为止,我此生最快乐的时光,替我向他道个谢。”
待青帷马车消失在雾茫茫的雨帘后,周缨才收回目光,撑着一柄竹骨伞走进门后的庑房中,交完身验,不多时,一名宫娥上前引她进去。
她便这般,在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午后,安然地走进巍峨宫墙之内。

◎早些想好去处。◎
沿着夹道往里走,宫娥同她交代此处规矩:“外朝官员朝会、受召都要途经此处。平素女官不走此道,不会出现在外朝,但若偶因差使至此,遇外朝官员,需避至巷道,不可冲撞,若避让不及,则需停下相拜。”
周缨稍稍回头,望向门后东廊下那排肃穆的值房,此乃政事堂办公之地,凡天下政令皆于此处形成,呈至御案,尔后成诏,颁于四海,施以四方。
她收回目光,恭谨地随宫娥进入内廷,拐进一条古旧的永巷,再行盏茶功夫,进入一处低矮的庑房,那宫娥道:“本次入选共四十二人,以后都会留在内廷,但要先于此处学习宫规章程一月,一月之后再行考校,根据结果分配至六尚做女史,再三月后由各尚局正根据表现授以合适的品秩,若再有优秀些的,能得中宫青眼,会有更好的机缘。今日先行歇息,自明日起,各尚女官会轮流来授课。”
周缨被引至东侧一间寝屋内,到时屋中已有一人,那人一见她进来,打量一眼,语气自带熟稔:“我叫沈思宁,你呢?”
周缨客气回过,沈思宁笑道:“原来是你,放榜你刚好在我前头诶。”说着递过来一碟莹白如雪飘着甜香的杏花糕,“咱们也算有缘,请你吃糕点。”
“应当就是按榜上次序分配的房间吧。”周缨将包袱放下,捻了一块品尝。
沈思宁点头:“想必是了。”
待轻手轻脚地收拾完,周缨同她坐在一块闲话,沈思宁问她户籍家境等问题,周缨略想了一想,拣了些不要紧的如实作答。
本朝女官品秩不高,六尚局正不过五品,在今上登极前,也未有过放出宫这样的恩典,白头独坐深宫乃是常景,高官之家断没有愿意将后辈送进来受此磋磨的,故女官亦常在平民小户中擢选。
不过考本朝历代后宫旧制,也偶有得蒙圣眷恩封妃嫔的女官,虽非定例,但也实存其制。因此也有少数家境还算殷实,但权势地位也就尔尔,来为家族赌个前程的小富人家,也在供女之选。
沈思宁听了半日,或许是因猝然离开亲人,无处可以倾诉,又或许性子自来如此,竟哀哀地和她慨叹:“你竟是自愿来的。我却不愿意,进来管束太多,还是外间拘束少些,是外祖非让我来的。
“父母去得早,我一直养在外祖膝下,他虽没有明说,但我知晓,是他身子不太硬朗了,又暂且没有替我觅到合适的夫婿人选,怕他走以后,舅舅随意将我错嫁,故送我出来避上几年。想着新帝善政,待隔些年放出宫后,有银钱傍身自立,心思也成熟了,可以自行挑个如意郎君,保后半生顺遂。”
周缨转头看着她,心想她的外祖平素应当是将她当掌上明珠待的,竟将她教养得心地如此单纯。
车马劳顿,都有些困乏,二人又闲聊了盏茶功夫,到饭厅用过餐,便早早歇息了。
翌日祝尚仪先来授课,第一课讲的便是宫中章程,要求三日后考校必须对答如流,不错一字。
上完当日的课,沈思宁便趴在榻上喊累:“这哪是当女官?说到底还是伺候人的奴婢,今日背宫规,这也不许,那也不行,主子跟前说错话办错差也要受罚,明日还要学莳花、针黹,想想就骨头缝都疼了起来,阿缨,我犯了懒病,当如何治?”
已习惯了她这自来熟的性子,周缨见惯不惊,笑着催她起来背书:“别躲懒了,这么厚的三本,不用点功,三日如何背得下来?多睡一个时辰,就要少背几页了。”
“可我真的患了懒病,我就该一早好生求求外祖,不该让他帮我投名的。”沈思宁将书往脸上一盖,痛苦哀嚎,“女官怎么就不学医术呢?我这病,需要圣手才能根治。”说着头一歪便没了动静。
周缨转头去瞧,只听得她的呼吸都已逐渐匀长起来,不由一笑,无奈地拉上帷帘遮掩天光,拿着杌子出了门,在门口轻诵起来。
到晚饭时间,周缨回屋将沈思宁叫起。
因众人出身差距并不很大,相处时还算和气,这会子聚在一处,氛围也极和谐,一块儿讨论了几处用词较为晦涩的地方,明晰释义,草草用完晚饭,才各自回房温书。
早先睡足了,沈思宁这会子兴致高涨,轻声念诵起书来,周缨避至角落里,互不干涉地各自温起书来。
灯烛燃了一小段,那头“啪”的一声,周缨转头看去,原是沈思宁手中的书已摔落至地上,不由一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将书捡起,替她盖上被子,又坐回角落里继续看书。
灯火扑闪,沈思宁睡得并不安稳,时不时地翻个身,又轻哼一声。
周缨无奈执灯出门,在院中花圃旁坐下,继续温书。
初冬时节,夜里寒凉,周缨冻得手脚僵硬,边温书边往手心哈气,将手搓得通红,仍冻得厉害,便站起身来,边走边背,试图暖和身子。
月上中天,院中寂寂无声,夹道旁的一盏灯烛倏地熄灭,独留下花圃前的这豆微弱灯火。
接下来两日,安排的是针黹、莳花、香篆、宝饰四课,众人兴致高昂,争相表现,其中或有拿手的项目,则那日免不了大出风头,被授课的女官单独表扬一番。
周缨往年在家中虽常事女红,但毕竟只求自用,不求华贵秀丽,亦困于生计无暇钻研,因此精致针法不通,表现靠后。莳花、香篆上后来随蕴真耳濡目染,倒还表现中上。
至于宝饰一项,则是她当之无愧的强项,她虽不曾学过此次所授的制饰,但入选者中精研此项的本也寥寥,而她手工方面的领悟力向来很强,女官在先演示过一遍,立刻便能活灵活现地复现出来,授课的汪尚服惊喜得连连夸赞了几次。
课后沈思宁便同她窃窃私语:“看来你这是一早便被汪尚服相中了,我跟你讲,那可是个肥缺,你去那里差不了的,准能得些赏赐,攒下好些私房。”
先前交谈中,周缨本就告知过她自个儿家境平平,知她这话也是出于好心,周缨含糊应过。
沈思宁又自言自语道:“我只想去个不太容易犯错的地方,安生待上几年,待时日到了,好出宫嫁人去。这宫里规矩太多了,依我这性子,怕是容易出差池,待得越久,爬得越高,恐怕命越不保。你看清了没,刑罚那一节实在是吓人,竟还配了图,血淋淋的,谁编的书,分明是故意要给个下马威,心眼儿忒坏了。”
周缨听得微微勾唇。
“我同你说,你一定要想好去处,有些差使虽说能去贵人跟前露脸,前程是不错,但老话说伴君如伴虎,稍不注意项上人头就得搭进去。对于我们这些姑娘家,又不求功名的,大多数进宫来也不过是图赚些俸银贴补家里,着实不值得冒这样的险。”
沈思宁将脑袋埋进枕头里,瓮声瓮气地劝她:“一定要早些琢磨好,在对应的教习面前好好表现,不然后悔莫及啊。”
周缨侧头去看她,若有所思。

◎是我之故,不敢有怨。◎
翌日考校首日所学的宫规典仪,祝淮极尽严格,有好几人答错被罚,沈思宁果然在列。
晚课过后,沈思宁匆匆赶回屋内罚抄,周缨打来热水,拧好帕子递至她跟前:“擦擦脸吧,清醒些再抄。”
沈思宁胡乱抹了两把脸,继续奋笔疾书。
周缨洗漱过后,倚在榻边温书等她。
沈思宁抄久了,腕子酸得厉害,边甩边哀嚎道:“这也太严格了,我不过只答错了四个字,这么厚的三本书,要抄到什么时候去?”
“尚仪也是视情况罚的,旁人都打了板子,你单单只罚抄,自然也是觉得你还算不错。”周缨打着哈欠劝她。
“你若没事就先睡吧。”沈思宁寻来两件夹袄,四处找布条,想做个简易的围帘,“我遮遮光。”
“没事,你先抄吧,不必管我,若困得厉害了,这点光也算不得什么,不碍事。”
工具匮乏,沈思宁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思她所言有理,只得作罢,将冬衣一扔,又埋首抄写起来。
周缨眠了一阵,半夜迷迷糊糊醒来,见她还苦兮兮地披着件薄袄在那里抄书,想是困乏得厉害了,身子往旁一栽,那纸上的字迹便糊成一团,又登时惊醒过来:“完了完了,祝尚仪要见我抄成这样,恐怕也要打我板子了。”
周缨披衣起身,走近一看,不由微微皱眉,纸上有几处因栽倒而被涂抹出的黑点不说,整篇也因犯困而字迹歪扭,显然是不能入祝尚仪眼的。
“不要用这个,小心因小失大。”
周缨探手将纸张收起来,站至一侧往砚中注水,替她研墨:“你重新写,我陪你说会子话,打起精神来。六尚之中,其余四尚局正皆是安排手下女官负责此次授课,唯有祝尚仪和汪尚服亲自前来讲授,可见祝尚仪对这次擢选极为重视,明日午后还有她的课,你这样子不行,今晚必须抄完。”
沈思宁吸吸鼻子,在她小臂上蹭了蹭:“阿缨你真好。”
二人对坐,时不时说上几句闲话,沈思宁抄写,周缨便替她检查有无错漏,天将明时,方才完成这项浩大工程,二人困倦至极,身子歪歪斜斜叠至一处胡乱睡了。
天光大亮,外间用餐已毕,周缨才猛然惊醒,一把推醒沈思宁,两人草草整理好仪态便往课室赶,却见汪浅已在位置上站定不知多久了,横眉倒竖,脸色阴沉得可怕。
二人杂乱的脚步声戛然而止,慌得脸都白作一团,垂首不敢言。
“你二人为何迟来?”汪浅的声音含了怒气。
生怕连累周缨,沈思宁抢先一步出声:“禀汪尚服,是我贪睡,周缨为等我,稍误了些时辰。”
“贪睡?昨夜做什么了?”
沈思宁声音小下去:“昨日祝尚仪考校宫仪典籍,因答错被罚抄书,耽误得晚,今晨一时不察误了时辰,还请尚服责罚。”
“不学无术,样样无成。”汪浅音调陡高,“按照宫规,你二人今日犯的错该如何处罚?”
沈思宁尚在思索,便听周缨先出言道:“笞十。”
汪浅乜她一眼,淡道:“念在初犯,减半吧。”
宫正司派驻于此执掌戒律的典正严知微执戒上前,戒尺长约一尺宽约两寸,榉木材质制成,厚约寸余,边缘已油光铮亮,显然已经历多年深宫岁月,彰显过无数次宫廷威严。
沈思宁下意识地往后一躲,立即被两名宫人制住,待受完罚,又疼又惧,已是止不住啜泣。
周缨担忧地看她一眼,尚不及关切,便见严知微已站至身前,只得垂首领罚。
汪浅告诫室内众人:“你们都睁眼好生看着,即便是进宫来做女官,日后得授品秩,不与一般宫人一概而论,但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前朝官员们上值误时,仍有受御史弹劾上司责难之险,遑论若是朝会迟到,轻则降职,重则罢官,你们又如何能特殊?”
汪浅淡扫她二人一眼,语气冷得厉害,用戒尺一指墙角:“今日教授宫廷穿戴礼仪,你二人站那里好生听着。”
“是。”二人自是不敢造次,乖乖站至角落里。
因先前常年事蚕桑之事,周缨对此颇有兴趣,虽手上隐隐作痛,却也在以眼神安抚好满怀歉意的沈思宁后,一直抻着脖子凝神细看,生怕错漏一处。
见她如此,汪浅反倒怒极,待到授课结束,冷声斥道:“周缨,你去禁房思过,无令不许出。”
众人哗然,沈思宁欲要申辩,周缨忙阻止她:“汪尚服如此安排,自有其意,不可冲撞。”
严知微率人将她领至东廊后的禁屋。
一间逼仄窄小的屋子,其上锁已斑驳生锈,屋内无窗,仅设一道小门,灰暗而沉闷,踏足其间不过片刻,周缨已觉鼻腔与胸肺间皆有不畅之兆。
严知微道:“宫中初选女官都在此受训。上一次擢选女官还是五年前,这屋子已经五年未曾启用了。”
周缨点点头,听她接道:“按照此处的规矩,凡于禁屋受训者禁食一日。按理你之错不至于此,只是汪尚服对你抱以厚望,你却如此慢待她的课,她生气也难免,你先好生待着,午后祝尚仪来授课,看她有无异议。”
“多谢典正。”周缨客气致谢。
门从外锁上,黑暗笼罩着这方寸之地,伸手不见五指,周缨凭方才所见,小步往前挪移,脚踢上一处硬物,判断出应是一张窄小的木床,缓缓屈身坐下。
昨夜歇得晚,早间又不曾进食,周缨力乏,手下意识地往后一撑,又疼得一缩,只好往掌心吹气,试图缓解疼痛,后来便力图睡过去,以让自个儿好受些。
好在昨夜睡得少,眼皮沉重得厉害,不多时,周缨便耷拉着双腿草草睡了。
再睁眼时,眼前仍漆黑一片,已辨不出是昼还是夜。
不知过了多久,锁扣声响起,门被从外推开,周缨下意识地先抬头去看天色,外头同屋内相差无几,仍是灰暗的,仔细一看方能瞧出有几颗发白的星子。
周缨看着门口进来的人,起身行礼:“祝尚仪。”
严知微提灯站在一侧,祝淮睨她一眼,语气严厉:“可知错了?”
周缨称是:“万不敢再犯。”
祝淮走近两步,柔和的光影随之移动。
祝淮声音温和不少:“手伸出来,我看看。”
周缨不肯。
“不服上官之令,你还想受责?”
周缨迟疑伸手,严知微显然留了情,伤处并未破皮,轻微隆起,呈青紫色,被提灯一照,倒是有几分可怖。
祝淮接过提灯,仔细照看片刻,说:“你同我来。”
严知微提灯在前引路,周缨跟在最后,往东廊下祝淮用来小憩的居室走去,走到近前,端跪在门口的沈思宁闻声抬头,眼圈红得厉害,忙磕头道:“谢尚仪开恩。”
祝淮遣她回去:“夜深了,你先回去休息。”
沈思宁不安地回头看来,周缨给她递了个眼神,示意自个儿没事,她才快步回了寝屋。
祝淮于圈椅中落座,严知微将提灯搁至一旁案上,往圈椅前铺上一个掐花锦缎蒲团,周缨会意,理裾在上面跪下来。
“责罚已毕,坐着就行。”
周缨迟疑片刻,乖乖跪坐下来,严知微打来一盆温水,拧干热巾递给祝淮,祝淮接过,也不说话,只那么看着周缨。
周缨迟疑着伸出手来,祝淮便轻轻替她擦拭了一遍。
“司饰一道,经手的都是价值连城之物,需格外用心。汪尚服本对你青眼有加,你却对她的课如此不上心,她今日显是恨你不成器,怒极了,想必对你存了些成见,或许已将你拒之门外了。”
周缨垂首:“是我之故,不敢有怨。”
见她此言不似作假,祝淮方说:“宫墙之内,有一条生存之道,本不该由我来告知你,但此事既因汪尚服而起,我又与她有几分私交,且观你来历,或许不太能过早领悟,便提点你一句。和颜可藏冷刃,厉色能存温仁,凡事勿被表相迷惑,要用心辨别。”
周缨称是:“谢尚仪指点,我当好生领悟。”
“尚服手下,那是极好的出路,旁的女孩儿们不说,私底下必然心动得很。汪尚服本对你多有器重,若为这么一件小事,失去一个极好的机会,你悔否?”
周缨垂首不言。
祝淮低笑了一声,取过案上的瓷瓶,以银蔑将药膏涂上她掌心:“虽伤得不重,但还是好生护持,好得快些,少受些痛。”
周缨疼得想缩回双手,却强行克制下来,任由她替自个儿擦好伤药。
严知微将周缨扶起在对面坐下,端来一碗饺子和热汤。
周缨迟疑着抬眼,祝淮淡说:“吃完就先去休息。既因犯错,惹得汪尚服动怒至此,我总理女官规训之事,不能坐视不理。等汪尚服何时消了气,你再搬出来罢。”

◎破局之法,唯有笃行不倦这一条。◎
自此事后,周缨愈发谨慎,真正将崔述和祝淮两度提点的“用心为要”刻进了心里,断不敢再犯任何错误,课业上进步愈发明显。
时日一久,汪尚服见她时,面色也稍霁了些。
她本一直忐忑不安,至此才慢慢安下心来,得有闲暇之时,常随处取材,用竹枝树叶做些精致的小玩意儿给同伴们送去。
为还她的情,众人也设法省下些灯油偷偷拿给她,倒令她得了便利,再不用去庭院中受冻,也有足够的灯油支撑她挑灯夜战。
预想中的不适应虽有,但却并不强烈,导致她在这一个月里,很少去回想来玉京后的这一年多,无论是净波门外的清静日子,还是崔府里锦衣玉食的生活,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习艺学识上。
日子竟似比先前过得还要快,一直到考校开始,周缨才恍然意识到,她竟已跨进宫墙一月有余,也在那间低矮逼仄的小屋里住了将近一月了。
七门功课一一考校完毕,众人得了一日的休沐,虽也不过是被安排扫洒院落,但一日三课的紧迫感倏然消散,众女笑语叽喳地在院中闹作一团,惹得东廊下小屋中的汪浅皱了皱眉。
她已对着那对极具巧思的银丝竹叶耳珰沉思了许久。
正当此时,祝淮带着一小瓶温颜粉进了门。
汪尚服将耳珰收起,祝淮眼尖,玩笑道:“也不用藏,我知道你属意谁。”
“听你这意思,要同我抢了?”汪浅露出一个不大和善的笑。
祝淮便笑说:“咱俩争了这些年,往年旧主在,总是你得脸,而今章皇后入主中宫,点了我总理此次女官擢选事宜,总算是让我扳回一成。”
“你今日是来耀武扬威的?”汪浅将放耳珰的匣子往怀中一揣,起身要走,“既如此,拼上我这张老脸,我也得去向章皇后禀明,她就是司饰的苗子,倘若跟你混迹故纸堆,她未必畅快不说,也埋没了她这双巧手。”
祝淮拉住她衣袖,轻轻将头枕上她的左肩,语气放得极为柔和:“姐姐,就让妹妹一次吧。”
汪浅一愣,冷声斥道:“你做什么?少来这套。”拂袖甩开她的手,却到底没有走开一步。
“咱们姐妹同批进宫,迄今已经相伴整整十三年了。”祝淮仍旧低低说着,“先皇后好饰,又嫌少府监那帮粗人蠢笨不合心意,偏你有颗玲珑心与一双巧手,便将制饰之责也一并划与了尚服局,你也因此得了多少看重与赏赉。往年女官中总是你说一不二,这么些年下来已搜罗了多少好苗子,周缨手再巧,总敌不过你手底下这么多调教成熟的能手。
“可我身边,你也知道,新主入宫后,虽给我拨了不少新人,但得力的却始终还是只有一直跟着我的纫兰,自她染上恶疾亡故,我身边便一直少了个能帮衬得上的可心人儿。”
汪浅没出声,扭头瞧着外面。
冬阳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洒下淡淡光斑,在她眼角晕开一点不易觉察的红。
“你也知道,章皇后重读书教授之事,我如今肩上事不少,实是焦头烂额。近来有份急差,旧人里思来想去也挑不出个合适的人选,这一批新人里,我也都仔细瞧过了,独她韧性强些,且自尊好强,又踏实用心,还算勉强能胜任。”
祝淮声音压得低:“我知道,我是总理此事不得不亲自来,你却也肯亲来授课,其实是存了和我相斗的心思,想在新主面前夺回些地位。只是这件差事实是有些急,皇后也重视得紧,随意糊弄恐怕交不了差,还会受到责难。旁的我都不与姐姐争,任凭姐姐先选,独她,还望姐姐让让我。”
轻浅的呼吸将汪浅的心拉扯得不成样,挣扎半晌,她将祝淮撇开,一言不发地开门离去。
祝淮注视着她的背影,眼里淌出淡淡的戚然。
外院嘈杂的洒扫声、人声悄然退场,只余淡淡的光影随日头移动,留下一片斑驳。
这日头再次自东跃升起时,结果公布,祝淮依言点了周缨并其余三人作尚仪局女史,汪浅则将表现最优的六人尽数收入囊中,沈思宁得偿所愿,随尚食做事。
众人道过别,随上司各奔前程,周缨与另三人一并随祝淮穿过永巷前往新住所。
尚仪局的值房在与外朝相接的永遇门内东侧廊庑,居所则在内西门附近的掖庭中。
祝淮单独为她安排了一间僻静的房间,推开窗可以看到一株银杏树,这时节正落叶,地上黄灿灿的一片。
周缨喜形于色,一转头瞥见尚仪正沉沉地看着自己,忙敛了神情,福身道:“谢尚仪。”
祝淮微微点头:“知我为何选你么?”
周缨埋首:“请尚仪指教。”
“本次入选四十余人,学识胜于你者逾半,初试时的排名便能说明,包括我所选的另外三人,亦比你强些。”
祝淮见她将头垂得更低,轻笑了一声:“但我有一晚见你于庭院温书,寒风相逼,亦不释卷。故令你于禁屋长住,让你有一个安静的读书之所,好在你未让我失望,这一月间的进益我都看在眼里,还算差强人意。”
周缨惶恐抬头,又倏然垂下眼,只说:“我已知晓此道非己所长,但仍执意为之,破局之法,也唯有笃行不倦这一条了。”
祝淮赞许点头:“你有一股旁人没有的劲儿,若用得好,兴许能走得更远。”将两刀纸笺放至桌案上,又说,“学识暂且不论,你的字实在差得有些远,竟似只有两三年之功。”
周缨将头埋得更低,耳垂轻微发烫。
“好生练字,不可懈怠。每日下值后练够至少半个时辰,第二日上值前放于我案上,我会每日亲自检查。”
“是。”
祝淮睨她一眼,淡说:“我手底下并不缺寻常做事之人,深宫年岁长,并不急于这一时,不指望你现下就能立即帮上我大忙。但眼下手上倒确实有一件差事,预备安排给你。事情不算太难,但磨人心性,你们四人之中,由你来做更合适。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