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 by希昀
希昀  发于:2025年09月14日

关灯
护眼

“就说换我去,你又不肯?”青禾将黑衫理好塞兜里。
明怡没回她,而是张望天际。
家主,路铺到这里,接下来,交给你了。

登闻鼓一响, 按律都察院接案,并同时禀报圣上。
此时此刻,皇帝正在文昭殿视朝, 内阁阁老与司礼监几位秉笔陪坐在侧,各部一些要紧的折子均在这儿办理, 若是合议妥了, 内阁与司礼监相继盖戳,折子立即便能发去六部执行,政务效率也高了。
先帝朝视朝几乎取消, 很多时候大臣见不着皇帝,到了今上,一月最多缺席几日, 大多时候均是要来转一转的, 称得上勤勉。
趁着喝茶的空档, 小内使入内将登闻鼓之事给禀了。
文昭殿内便静了下来。
几位阁老均变了脸色,
“衍圣公宅边上的陈家少夫人?”王阁老问。
小内使点了点头,偷往裴越身上瞄了一眼, 补充道,“便是裴阁老府上的大小……
大家吃了一惊。
皇帝歪在圈椅里, 深起了眼, “状告她公爹陈泉偷卖兵器?”
“是, 说是五千两银票, 换取三十副长刀配弩机。”
三十副?
这不正与琼华岛一案刺客所配兵刃数目一致么。
王显等几个阁老脸色都青了,纷纷合上手上的折子,有些议不下去。
独裴越神色如常,缓缓起身来到殿中,朝上首皇帝一拜,
“陛下,陈泉乃臣府上姻亲,依律,臣当避嫌,若真牵扯琼华岛一案,还请陛下令择人选主审此案。”
皇帝听了这话,那张脸不复平淡,慢慢坐直了身,手中折子往身侧刘珍怀里一丢,喝了一声,
“真有意思,见朕挑了你为主审,眼见儿便送来这么个案子,将你给撇开,可见此人深谙朝廷律法嘛。”
这是怀疑有人暗中作梗。
王显等余下三人也纷纷起身,垂首不语。
殿内静得可怕。
刘珍见侍奉的茶水已温,小心翼翼往前一送,皇帝啪的一声将之拍开,斜睨着王显,“王爱卿,是这个规矩吗?”
王显捋起胡须寻思片刻,答道,“陛下,律法是这般规定的,只是今日这首告之人便是东亭他长姐,行的是大义灭亲之举,那么就不存在包庇,避嫌之疑。”
“言之有理。”
皇帝冷笑一声,看着群臣,“朕哪,最讨厌有人钻律法的空子,自以为能牵着朕的鼻子走,他拿朕当什么了?”他实在不擅长遂人意。
“裴卿,你放心,朕会给都察院出一份特旨,让你名正言顺审案。”
“臣遵旨。”
从文昭殿出来,裴越径直抵达都察院。
得知此案很可能与琼华岛案情有关,都察院首座谢礼亲自接待了裴依岚,问明事情经过,并同时遣人去逮捕陈泉。
三司会审的主审堂就设在都察院东厅,谢礼盘问之时,裴越就坐在隔壁文书房听。
这里大理寺少卿带着几位文官正在查阅资料,
裴越问他,“你不是从军器监将账目取了来吗?那军器监之账目与各衙门领取账目核对得如何了?”
大理寺少卿匆忙从一堆文书里抬眸,“正在核对,着实找到了几处错的,譬如军器监上报写三十五副弩机,可东城兵马司衙门这里只造册了三十三副,少了两副,现如今还不知是哪儿出的错,不过既然这登闻鼓已敲响,估摸着军器监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裴越语气淡漠道,“我不要推测,我要实证。”
“是是是,下官这就继续核对,一定在午时前核对完毕。”
裴越实在是个大忙人,身兼数职,人到都察院,内阁那边的属官追了过来,奉上一堆折子,户部也有众多文书要签发,年底了各地都要银子用,不能因这个案子,而误了天下政务,遂坐在一旁处理公务。
仅仅两刻钟后,陈泉被带回了都察院。
裴越虽有皇帝口谕,却还是有些顾虑,没做主审官,将主审的位置让给了佥都御史巢遇,他和大理寺少卿陪坐两侧。
陈泉方被太医诊治过来,喂了几口护心丹,这会儿心口不那么疼,瞧见裴越在场,几度朝他张嘴咿呀落泪哀求,裴越没搭理他,继续翻手中折子,只顾旁听。
直到陈泉将萧镇咬出来,方抬眸看了他一眼。
巢遇不敢置信,“你说什么,是萧镇逼你偷拿的兵刃?”
陈泉颔首,“……指使一叫周晋的晋商,联络上我,非要我替他捞出三十副长刀并三十副弩机,我哪里肯,这可是大罪,没答应,后来那周晋便将萧侯的印信拿给我瞧,说是若我不答应,阖家就会没命,我想着,那萧侯是恒王之岳丈,恒王如今备受陛下宠爱,我哪敢得罪啊……”
他大哭,哭天抢地的,“我只能听他的,想方设法不着痕迹将兵刃给匀出……
“怎么匀出来的?”
“从冬月二十五日起,每一份出货记录,多多少少多报一些,有的人没细瞧便签了字,画了押,还有的便在报废名额了挤出来,林林总总至初一日夜,便弄出三十副长刀并弩机出来。”
“交给了谁,何时何地何人接手?”巢遇边审,旁边两位文书纪录。
“军器监每日均有些报废的废铁要运出去,城中有些铁铺便来收,初一日夜,大约亥时初刻,周晋的人佯装成铁铺的匠师,拖着个板车来军器监外候着,那夜我亲自带人处理此事,将那三十副兵刃藏在里头,给了人家。”
这时大理少卿插了一句,“既然被逼迫,为何给你了五千两银票?这倒像是银货两讫,不见逼迫的意思啊。”
陈泉倒是不慌,解释道,“说是给我的辛苦费,往后没准还要寻我,我哪里敢接,推搡着不要,对方便道,接了银子,往后便是一条船上的人,不用担心我出卖他们,若是不收,那就要掂量着些了……”
这话十分在理。
两位主审官均无法反驳。
“银票何在?”
“三千两用来偿还我儿媳妇的嫁妆,余下的给了我媳……自个儿只留了五百……
这时巢遇侧身告诉裴越,“那三千银票方才首告之人裴大小姐已交了出来,下官看过,是晋西钱庄的银票。下官已遣人去晋西钱庄查找存……外,已安排人去追捕周晋,不过据方才传回来的消息,不是很妙,可能已经出京了……”
又问了几处细节,与账目核对无误,可见裴依岚状告属实。
巢遇吩咐侍卫将人带走,将主位让出来给裴越,二人一道看向他问,“裴大人,接下来这案子该怎么审?”
裴越漫不经心翻阅着折子,反问道,“方才陈泉攀咬了萧镇,依律当如何?”
巢遇面色凝重道,“当传唤萧镇!”
“不可!”大理少卿柳如明惊道,“陈泉直接与周晋接洽,并无实证证明萧侯参与其中,乱咬的可能性比较大,咱们当谨慎处理。”
巢遇经历过行宫被盗一案,对萧家参与其中是有些怀疑的。
“我倒是觉得可能性极大,否则给陈泉十个胆量,也不敢攀咬萧镇。”
一侧陪审的御史插了一句话,
“三位大人,是下官带着人去西便门截回的陈泉,我们追过去时,目睹一蒙面黑衣人从陈泉车厢里逃离,看似有杀人灭口之嫌疑,幸在咱们去的及时,叫他没得手。”
“还有这事?”巢遇摊手道,“定是幕后黑手见裴大小姐敲了登闻鼓,担心泄露自己,紧忙灭口。”
大理少卿负手道,“即便如此,也不证明就是萧侯所为。”
他忧心忡忡道,“巢大人,不是我说,没有证据之前,最好不要牵扯萧侯,前日我去禁卫军中查问案情,你猜怎么着,一个个跟大爷似的,好像我问他们,便是怀疑他们似的,张口闭口不知道,甚至以妨碍军务为由,将我赶出来,而这位萧侯可是武将里的头头,没有实证的情形下岂能惊动他?他背后站着的不仅有恒王,还有三千营几万将士呢。”
这时,主位上的裴越忽然抬起脸,冲他笑笑,“柳大人,本辅可是叫你去捉拿他?”
“不是。”
“既不是捉拿,没证据又如何?”
大理寺少卿柳如明惊诧道,“不是您教我的吗,办案要谨慎,莫要打草惊蛇,一定得抓到证据,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才叫他们赖不掉。”
裴越握着一手折子轻轻在案上敲打,看着他,清隽眉眼闪烁着锋锐般的亮彩,
“但我还教过你,凡事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一概而论,若是对方老辣难缠,有时便是要敲敲山震震虎!”
说完,他神色一敛,将案头一根令签扔出去,语气清定,
“柳大人,你亲自拿着三法司的驾帖,前往萧家传人,本辅要亲审萧镇。”
柳如明往后一退,险些撞在墙根,他这一去,便是得罪了萧家,连带恒王那边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心想裴越行事从来求稳,今日怎的这般急躁,可惜职责所在,容不得他退却,他深吸一口气,从地上捡起那根签,朝裴越深深一揖,
“下官领命。”
少顷,文书拟好驾帖,裴越签字盖戳,交给柳如明,柳如明看着张驾帖有如看着夺命符,心情苦涩地离开了公堂。
裴越继续批阅折子,
巢遇这厢上前来,主动替他斟了一杯茶,
“大人,虽说按律是可传唤萧镇,可也仅仅是传唤而已,以核对陈泉的口供是否属实,而以下官猜测,萧镇肯定不会认,不仅不会认,保不准明日还要参您一本,去陛下面前伸冤,届时恒王插一手,咱们查案更是举步维艰。”
裴越正在专注看折子,冷玉般的面庞没有半丝波澜,
“那要看是谁审!”
巢遇闻言一愣,看着这位无往而不利的年轻阁老,想起他在江南那些丰功伟绩,缓缓直起了腰身。
也对,要看是谁审。

第41章 夫妻合璧(下)
时值正午, 到了用膳之时,官署区的官员们陆续从值房出来,有人三三两两结伴往膳堂去, 有人干脆出正阳门去对面的前朝市下馆子,还有人逮着这个空档去旁的衙门窜门凑热闹。
总归此刻官署区正是人来人往之时。
而萧镇便是在这个档口, 被都察院的人从正阳门内门大明门下带了进来。
都察院有两个衙门, 一个与刑部和大理寺一道坐落在都城隍庙附近,另一个便在官署区,每每三司会审便在此地。
萧镇龙骧虎步一路骂骂咧咧至城楼下, 骤然瞧见那么多官员均僵直着眼盯着他,脸色一瞬胀得通红,是怒极又愤极, 痛骂了一句,
“裴越那个混账羔子, 他是故意的,故意在这个时辰点传唤本侯,就是为了削本侯面子!”
大理少卿柳如明顶着大家吃惊的眼神, 战战兢兢提醒,
“侯爷, 官署区不兴这般咆哮, 按律该挨鞭笞, 不仅如此, 辱骂朝廷官员也得治罪,您本是清清白白来解释个话,可别回头惹出官司来,陛下那头想保您也保不了。”
这一句话把萧镇给劝住了,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挤出个笑脸,逢人还要打个招呼,以彰显自己的风度和清白,打碎一口牙往肚里吞,这口恶气一直忍到都察院东厅的公堂下。
甫一迈进去,对着公堂诸人就是一阵怒吼,
“谁有胆敢传唤本侯?本侯什么身份?你们都察院问罪得起吗?”
这话一落,堂上两位堂官,底下四名陪审文员纷纷起身,朝他作揖施礼,“见过侯爷。”
萧镇见他们乖顺,面子上好看了那么一些,再瞅一眼,发觉正中那席位空着,他指着空席问柳如明,“主审人是谁?他人何在?本侯都到了,他岂能不迎?”
柳如明心想在内阁阁老面前,您还是别摆这些谱,却也知得罪这位爷没什么好处,笑脸相迎道,
“侯爷,今日主审官乃内阁辅臣裴越裴大人,裴大人公务繁忙,您是晓得的,这会儿被户部和内阁的人缠着,正在隔壁批阅几分紧急文书呢。”
萧镇气得横眉倒竖,合着他还得在这等着裴越,看人脸色呢。
柳如明倒也聪明,不敢太得罪这位主,连忙抬手吩咐,“快来人,给萧侯准备一张太师椅,奉上好茶来。”
萧镇脸色这才好看些。
很快衙役抬了张太师椅来,萧镇大马金刀坐在正中,双腿岔开,蔽膝懒懒披在膝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都察院请来的爷。
茶是奉了,可萧镇嫌茶不好,没喝,“你们都察院喝得仿佛是陈年的旧茶?”
柳如明站在他身侧尝了一口,“不像吧,是不是侯爷口味金贵,好的吃多了,瞧不上这个,我喝着倒是觉得蛮好。”
萧镇方才骂了一路,口干舌燥,此刻喉间燥热难受,听了这话,干脆又重新接过来,草草饮了两口。
等了快一盏茶功夫,还不见裴越露面,萧镇失去耐心,
“都督府一堆事等着本侯,本侯可没功夫耗在这里,这样,干脆将谢礼叫过来,今日让他审得了。你们这些人都不够格审本侯。”对付谢礼可比对付裴越容易的得多。
柳如明苦笑,“大人,此案是裴大人奉旨主审,您若要更改主审官得跟陛下上……
言下之意叫他跟陛下说道去。
陛下能听你说道?
三法司这些人说话滴水不漏真真呕死个人。
萧镇板着个脸不说话。
柳如明见他脸色难堪,又适时解释了一句,“再者,谢大人也好,其余两位副都御使也罢,此刻均忙着呢,年底各地案子报来都察院核查,都是没有闲暇的。”
他总不能告诉萧镇,此刻都察院首座谢礼,并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等三位主官均在不远处的厢房坐着,就等着看这一堂怎么审。
萧镇身份不一般,背后站着恒王,很可能干系立储一事。
审得好,萧侯无事,那么大家过个好年,审出毛病来,届时朝野震动,这个年是别过了,三法司口子的官吏们,别看手中接洽的均是大案要案,心里头谁不盼望天下太平呢。
裴越就在这般诡异的气氛中,缓步迈进公堂,他手里握着一叠文书资料,还是那副清华从容的模样,脸上挂着笑,显得比平日还要温煦几分,
“让萧侯久等了。”
萧镇视线从他进来,便睨着他,看着他含笑落座,端坐主位,不屑地哼了一声,目光移向柳如明,
“柳大人,若是本侯没记错,今日军器监副监被人敲了登闻鼓,此人是裴大人的姻亲,按律,他该避嫌吧,什么时候都察院也不讲规矩了,让闲杂人等来审案?”
裴越当众将他带入都察院是故意下他面子,那么他也以牙还牙,好叫裴越晓得,他不是那么好惹的。
下人给裴越奉了茶,裴越自顾自喝茶没回这话。
柳如明与巢遇一左一右分坐他两侧,落座前抬袖回了一句,“侯爷,陛下圣旨,此案为裴家大小姐裴依岚首告,不存在包庇之嫌,故而继续让裴大人审案。”
萧镇脸色一青。
看来那招没奏效。
裴越见他未吭声,慢腾腾将茶盏搁下,笑道,“萧侯莫要慌张,不过是例行询问,问明白了,无事,萧侯还可回去喝个下午茶。”
萧镇抬眸看他,输人不输阵,“本侯慌什么,该慌的是你,你今日有本事将我留在都察院,否则明日早朝,我定去陛下跟前参你一本,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裴越,本侯警告你,旁人怕你,畏你,本侯不怕,本侯上阵杀敌时,你才多大?你怕还在跟着你那劳什子爹学篆刻吧?不过是在江南破了几个案子,弄了点钱财回来,就当自己能救国救民了,本侯胯下那匹马都比你功勋卓著!”
巢遇听不下去了,捏着案印断喝一声,“萧镇,这里是都察院,任何人进了都察院,都得守法守规,你咆哮公堂,辱骂主审官,该当何罪?你是掌兵之人,当知军法无情的道理,我们都察院亦然!”
一旁的裴越丝毫不见怒容,抬手制止他,坐着朝萧镇拱了拱袖,
“萧侯无需对越恶语相向,论资历,萧侯着实在朝中首屈一指,越甘拜下风,只是越既忝居此任,必得在位谋政,萧侯不触发律法,便是天王老子也奈何不了您,萧侯若是触犯了律法,哪怕您是天王老子也该受律法制裁,所以今个儿要审您的非我裴越,而是大晋律法。”
“只要萧侯未触法,心中坦坦荡荡,不必惧怕。”
萧镇不怒反笑,“本侯怕了吗?”
“不怕,您动什么怒?”
一番话将萧镇堵得无话可说,他一武将跟文臣拼什么嘴皮子功夫,他恁着脸,抱臂姿态闲适道,“行了行了,少废话,问什么快说吧,本侯还有要务要忙。”
裴越慢慢整理手中文书,就着这话头笑问,“萧侯有何要务要忙?”
萧镇神态松懒回了一句,“左不过屯田的账目,将士们的军饷冬衣,还有就是军械保养更新之类,对了,三年一度卫所换防,我们三千营也得配合都督府调整,忙着呢。”
“三千营驻扎在京城西郊,掌京师巡防及皇帝亲征仪仗诸务,敢问萧侯,近十日,三千营巡防调度安排,可还记得?”
萧镇原还老神在在靠着椅背,听了这话,不由直起身蹙眉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裴越没回他,眉目淡淡往手中一份资料掠过一眼,反问道,“初二这一日三千营在何处巡防?”
萧镇回道,“就在京师附近巡防。”
“可曾靠近过哪个城门?”
萧镇依旧镇定回,“没有,除非有动乱,否则京郊驻军不许靠近城门半步,这个规矩大家都是懂得。”
裴越笑笑望着他,“确信没有?”
萧镇看着他,眼神微眯,心里有些没底,“你什么意思?”
裴越收敛神色,“初二晨间卯时,积水潭水关出现一起槽船相撞事故,许多货物倾倒水泊,听闻那是运往紫禁城来的槽船,当时三千营一伙将士路过,帮着下水打捞物资,此事,侯爷可知晓?”
积水潭便在太液池的上游,是入宫必经水道。
京城有两条水运入城,一条便是通州大运河过来走东便门下的水关入城,沿着三山河进抵铜锣街一带,这里大多是民间货运,另一条走北部积水潭附近的水关,再由积水潭往南一路至太液池附近,抵达宫门外,这里大多是供应宫廷的官船。
而琼华岛就在太液池中。
经过这几日盘查,刀刃便是依托那些槽船运送入太液池的。而北燕那些细作中,着实有人在内廷二十四司任职,负责接手漕运货物。
三千营在那个节骨眼出现在槽船附近,具备将兵刃藏入槽船的可能。
萧镇脸色微微有些难看,沉默片刻,他道,“此事本侯不知,不过你也晓得,既然是巡防到了附近,瞧见有难,顺带搭把手也情有可原吧?”
裴越面无表情问他,“算动乱吗?”
萧镇喉咙哽了哽,“不算。”
“水关也算九门之一,非动乱靠近水关,合规吗?”
面对裴越咄咄逼人,萧镇眉头深深皱起,面颊的横肉绷成弦般,眼露凶芒,“裴越你什么意思?揪着点芝麻蒜皮的小事,想往本侯头上扣屎盆子是吧?就算这事有碍,你也该去审问当值的三千营校尉,本侯可没给他发军令,要他帮忙吧?你审本侯作甚?”
裴越徐徐笑道,“萧侯,三千营在你麾下,我问问也是情理当中,就算非你手令,那也有失察之责。”
萧镇浑不在意地轻哼一声,重新靠回椅背,偏过脸不看他,“算是吧,本侯回去一定严加管教,不许他们多管闲事,回头陛下那边,本侯也会上一份请罪书,将此事陈情便是。”
裴越漫不经心哦了一声,没什么表情,立即换个话茬,“那敢问萧侯,琼华岛一夜,侯爷身在何处?”
萧镇没好气瞪了他一眼,“本侯不跟你一样,在殿中吃席吗?你忘了,本侯还敬过你一杯,可惜你不给面子,喝的果酿,被陛下罚去隔壁处理政务。”
裴越不疾不徐道,“没错,正因为我去了隔壁,故而后来诸事我没瞧见,敢问侯爷,动乱发生后,你在何处,做了什么,与谁在一起,可有人证?”
萧镇深吸一口气,挤出个难看的阴笑,藐视裴越道,
“裴越,你这是怀疑本侯与琼华岛一案有关?你有什么资格怀疑?难不成随意抓住一人,便可招过来审问,本侯怀疑你践踏公法,公报私仇!”
裴越笑道,“我不知我与侯爷有何私仇?”
萧镇哼道,“小女与你妻子打马球,不是输了么?我想请你宽宥一二,别要那些彩头,你却非要不可,不是因这事结了梁子么?”
裴越道,“可是侯爷最终还是将彩头奉上,我高兴还来不及,何来结仇一说?反倒是侯爷因此事怨恨越不够宽和,倒是未可知。”
萧镇气得瞪向他,“那你咄咄逼人问这些作甚?”
裴越道,“就在半个时辰前,陈泉供出你,说是你的人拿着你的私印逼迫他偷盗兵刃,指认你与北燕细作勾结,偷盗宝物!”
萧镇几乎是弹跳而起,指着裴越怒喝,“放肆,什么龌龊玩意儿,敢攀咬本侯?裴越,你不会信了他吧?”
裴越眼看他暴跳而起,面色纹丝不动,冷声道,“我不信任何人,我只按章程办事,故而才传唤萧侯,问个究竟,萧侯,将你对此事所见所闻,陈述清楚。”
萧镇闭上眼咬紧牙关呲了几声,逼着自己压下怒火,重新坐定,负气开口,
“那日夜,我就坐在你对面第一席,期间给陛下,给皇后,给诸位王爷并使臣均敬了……
“我问的是动乱之后,你在哪?”
萧镇抬眸迎上裴越的视线,那双漆黑的眸子深邃如潭,几乎掀不起任何涟漪,他就知道这厮难缠,没把他弄下去实在是可惜,萧镇吐了几口浊气,错开视线,回忆道,“动乱之后,我上前护驾,被羽林卫拦住,随后跟随百官一道退往大玄宝殿。”
“期间没离开过?”
“没有!”
“确信?”
又来了。
萧镇气得胸口憋了个球似的,两眼望天深呼吸道,“好似就中途去了一趟恭房。”
“去了多……裴越一字一句逼问。
萧镇慢慢垂下眸,望着自己脚尖,蹙着眉斟酌着回,“大约一盏茶功夫?”
裴越再度慢笑,“确信?”
萧镇快些被他逼疯了,怒火中烧,“我喝多了拉个茅房你也要过问?那日醉了,我哪记得我出去多久?”
裴越慢条斯理从手下一堆文书中抽出一页口供,“守在大玄宝殿西门口,当值的御马监小内使闵杭确认,您当晚离开大玄宝殿达两刻钟之久,此事在侍卫处得到佐证。”
这几日裴越麾下这些官员们不是在盘问收集口供,便是翻阅文书资料,查阅账目等,不可能一无所获,而在众多繁琐细碎的线索中捕捉凶手痕迹,便是裴越的长项。
萧镇心下有那么一瞬的发慌,但他还是沉住气道,“我喝的醉醺醺,这事,我身侧平昌侯王尧他是知晓的,他可以作证,正因为喝醉了,在外头出恭误了时辰也可能。”
裴越道,“大玄宝殿的恭房就在后面倒座房角落,从正殿过去连半盏茶功夫都不要,你却去了两刻钟之久,不能不让人起疑,此外,你也无人证。”
萧镇不说话了,深眯瞳仁斜睨着裴越,反怒道,“你盯着我?”
“那么多达官贵人,你盯着我一人?你有本事将所有口供拿出来,我瞧瞧,还有没有旁人?”
裴越道,“萧镇,不要胡搅蛮缠,我们盘问时,问的是哪些人出过大玄宝殿。”
说到这里,萧镇忽然冷笑,“裴越,如果我没记错,你夫人当时也出了殿。”
“没错,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殿,为的是寻我,一路侍卫与内侍均可作证。”
萧镇脸色时黑时青,嘲讽地盯着裴越,“说来说去,你还是怀疑我?”
裴越语重心长道,“萧侯,职责所在,又有人指认你,我没法子,必须盘问个究竟,还请萧侯如实告知,那两刻钟去了何处?做了什么?”
萧镇一脸无可奈何,叹了几声道,“看来是瞒不过你了,实话告诉你,我先去出了恭,觉得大玄宝殿内闷,就在河边透了口气,正巧遇见梁侯,他儿子梁鹤与迟迟不婚,被谢茹韵耽搁,而我女儿也因你耽搁,我便与他戏说,不如干脆将他们俩凑个对,结个亲家算了。”
“可惜梁侯说,没有君侯府结亲的先例,担心陛下那头不肯,婉拒了我,我因此惆怅了许久,心想我萧镇的女儿,金枝玉叶一般,怎么会愁嫁?后来一路沮丧回了殿内,这些你可以去问梁侯,他可以作证。”
裴越听他絮絮叨叨一阵,也没说什么,只是又抽出一份文书通关纪录,“萧侯,初二日夜,戌时三刻,有人拿着一方令牌进入奉天殿,偷盗宝物。”
萧镇满脸不解,“什么令牌?”
裴越道,“一方整个朝廷只有五军都督府五位都督方有的令牌,若有紧急军务,可入殿通报。”
奉天殿出入十分严苛,除了本人腰牌,还需搭档主事人腰牌方可入内,譬如御用监的小内使,受主官吩咐进殿送茶器,还得拿主官的印信或腰牌。
而那夜青禾进殿时,只有自个儿的腰牌,没有曹玉这位掌印的腰牌,故而进不去,可持军方那块特殊的金牌,便可直入奉天殿奏报军情。
每有军情急报,将士白日走午门进宫,夜里消息递至东华门,这里开了一个夹道,由守在这里的小内使执对方令牌入殿通报。
那夜青禾进殿时,恰巧也有另外一位小内使进殿,拿的也是御用监的腰牌,故而最开始刘珍便将青禾与那人给混淆,没把那方军令牌与青禾联系起来。这是后来裴越在盘查各宫门进出档案时,慢慢梳理出来的线索,确信那夜刺客是拿着军方令牌实行盗窃。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