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娘送她出来,看着那离去的背影。
“姨娘,娘娘是好人!”小丫头说。
“是啊。但愿好人能有好报……”梅姨娘喃喃。
路上,墨伊问红颜:“梅姨娘不是家生子?”
“是。听赵嬷嬷说,梅姨娘六岁时被买来的,跟着秦妈妈。秦妈妈很喜欢她。说她聪明勤快,手灵巧,也耐得住性子。从不跟小丫头们乱说。王爷小时候也常不在京城,回来时,基本住在赵家。她跟着大丫头,在王爷身边伺候。
后来王爷开府,她也跟了过来。大丫头年纪大了放出去,王爷的一些事务,就是她管着了。小衣裳,袜子什么的,都出自她手。王爷到了年龄,赵嬷嬷问过王爷和梅姨娘之后,王爷把她收了房。”
“那她跟冯侧妃关系如何?”
“冯侧妃来的比梅姨娘晚。梅姨娘在王爷身边伺候时,冯侧妃还在跟着赵嬷嬷学徒呢。好像听说她们的关系挺要好的……”红颜回忆着。
墨伊有些奇怪,现在,这俩人的关系可是很一般。
虽然没横眉冷对吧,但肯定疏离的。
是因为都跟了王爷的缘故吗?
宋妈妈快步进了长慧阁,“娘娘,那女人去了梅姨娘院儿里。”
“她干嘛去了?”冯侧妃神色凝重。
“八成是灯节的事,那女人不是说让大家伙都去静园观灯吗?梅姨娘说她身子不好,去不了。那女人去瞧她了吧?”
冯侧妃眨着眼睛,半晌不说话。
“娘娘?”
“梅姨娘……不会跟她说什么吧?”
宋妈妈嘴一撇,“能说什么?那事儿过了那么久了,什么把柄都没留下,她有什么可说的?她敢说吗?”她脸上露出阴毒之色,“再者说了,这些年,您也算很对得起她了,从没利用管家之权为难过她。像她这样的,别说吃用上苛待了……京城人家后宅里,死的还少吗?!”
冯侧妃不出声。
梅姨娘的孩子,是她弄没的。
那是她第一次下手做这样的事,还是冲着好姐妹……当时的害怕和纠结,让她寝食难安。
可没办法啊!
周王妃生下女儿,梅姨娘就怀了孕。当时,自己还挺为她高兴的,可刚满三个月,自己也有了身子。
到她怀孕七个月时,有个妇
科圣手来看,说是:她们俩怀的都是男孩……
这一下,自己就抓了慌。
这可是王爷的长子啊!!
虽然同是庶出,但长幼有序,这区别可大了!
还有就是……梅姨娘是王爷的第一个女人。
所以,就算自己逐步在管着家事,但王爷对她们俩,还是有所不同的……
跟自己,说正事的时候多,脸上也没什么笑模样。
但对着梅姨娘……王爷明显的温柔,还有过说笑的。
连他的内衣,都是她给做的!
她那手艺,自己根本比不过,再者说了……自己心思也不在这上头!
可如果她生下了王爷的长子,那就彻底的压住自己了。
就算自己管着家,也越不过她去!
自己的儿子,也越不过她儿子!
这怎么能行?
那时,宋妈妈已经来了身边。于是,她刚有了念头,宋妈妈撺掇动手。
赵嬷嬷刚好有事不在府里。一切时机都是那么的完美……
梅姨娘对自己毫无防备。事情成了……
那药,她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很难看出纰漏。王爷不在京,即使有人看出来,也没人愿意多事吧……
事后,也许梅姨娘猜到了什么,她死里逃生后,虽沉默不语,但明显与自己疏远了……
这件事,也是自己打通任督二脉的开始,以致于后来对周离动手,她安排得更为细致。
虽然,现如今,结果并没如自己的意……
“我最近,感觉很不好,你也细心着点。关键是,别让那位有所警醒,提防了咱们……”
万一梅姨娘暗示些什么,让墨伊起了疑心。
后悔了,当初手再狠点就好了……
230这一大群
正月十五。
齐王府众人收拾妥当,集中在二门,等李倞到了,出发去看灯。
墨伊也给赵嬷嬷去了信,她带了外孙和外孙女提前到了,要随众人一起去。此刻,她正抽着空给大家讲呢:“之前,想必王爷和娘娘都有过提示。老婆子就再啰嗦两句。
今天,是沿着湖观灯,所以,要特别注意着水。尤其是郡主和绍哥儿几个,一定要领住了,不能靠近湖边。另外,有灯就有火烛,有火烛就容易走水,那么多人看到意外容易慌乱,这个时候要摔倒了,那可不得了!所以,咱们尽量别往人多的地方挤。
再有,贵重和要紧的东西都收好了,要知道每回灯节后,都会有人丢钗环、耳环,荷包手帕,甚至还有鞋子。”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另外,咱们府离静园没多远,要记得家的方位,今天进的是南门。在里头观灯时,尽量在走在一起,但如果走散了,也别慌。只要不出大门,就没事。
看完烟火后,在南门等。如果找不到,现场会有郡王府的人,直接问他们就好。咱们必须跟王爷一起出大门回家,不能自己往回走。尤其是小孩子们,千万不能自己走出大门,都听到没?”
田侧妃手拉着芊芊,答应得最痛快。
“一定要拉好了郡主。紧着王爷走……”赵嬷嬷特意嘱咐周九。郡主不像绍哥儿和芊芊,有大人护着。周九姑娘这单薄身子……恐怕她自己都得有人护着呢。
“赵嬷嬷放心吧!”墨伊笑道:“王爷特意安排了护卫跟着她们的,但即便是如此,也要小心。最好就跟在王爷走……”
周九姑娘赶紧点头,拉紧了湘湘。
墨伊今天梳着圆髻,头发绑得紧紧的,露出光洁的脑门。身上的佩饰也都是她自己铺子里的。
旁边的墨媛,里头穿了件乔其纱,走起路来,仙气飘飘的。不过,有外头的丝绒斗篷挡着,倒没那么显眼……一头乌发,前额和鬓发束在头顶,盘了个发髻,其余的披散在身后。
都可以想象,在灯下,她是如何清丽动人了。
看她的样子,墨伊心中叹息:折腾这么久,那些拐着弯来打听的人家,从墨媛的角度看,还都不如张得宝呢。瞎忙活!
墨媛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指着身上那个缀满零碎的大荷包:“我给你当活字招牌呢,有没有好处?”
“你老实点,别惹麻烦……”墨伊低声同她说。
这时,李倞到了,他稍一打量,“都准备好了吧?”
墨伊笑道:“准备好了,等您来就出发。”
“走吧!”
李倞走到墨伊身边,略停顿了一下,然后,两个人并肩向外走。见状,冯侧妃拉紧了绍哥儿的手跟上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暗了,但路上的行人却还不少,而且,几乎人手一个灯笼……
府里也给众人准备了,尤其是几个小孩子,都举着自己的兔子灯,公鸡灯什么的。
几个护卫在前面,几个护卫垫后。
光主子就不少,再加上护卫和丫头,浩浩荡荡的。这群人走在路上,非常醒目,行人都纷纷驻足观望……
离静园倒真近,也就一里地的样子。拐个弯,还没靠近呢,路上就车水马龙的了。看样子,永安郡王府的人在维持秩序,车都排着队,并没造成拥堵。
大家都掀着车窗往外看,个个喜气洋洋。
有人看到齐王府一行人了,也不知道是谁说:“哎呀,像人家这样提灯走过去多好?”随着欢呼声,不少人开始下车了。
李倞对墨伊笑道:“看来,咱们走着来,是个好主意。”
“也是咱们离得近哪,要是远就不行了!”墨伊心里高兴,眼睛弯着笑。
不一会儿就看到静园南门了。
突然,前方路上,出现了墨如海……
他旁边还跟着墨宝。后头是墨达带着妻子,然后是墨青。最后,是打扮得很体的王氏和姐姐王秀娟……几个人边走,边伸着脖子往这个方向看呢。
李倞个子高,最先看到了,墨伊跟他说了,会请父亲来。却没想到,都来了……
……不,并没都来……
不由心中暗笑。
今天,也算是自己的头一回!
墨如海看到他们了,隔着护卫喊,“伊伊!王爷!”
“爹爹!”墨伊一看自家老爹,挥手叫着。
李倞稍显尴尬,护卫往旁边一闪,他走上前,硬着头皮喊了一句,“岳父……”然后冲着不往前靠的王氏点了下头。
其实,墨如海也同样尴尬,在这个女婿面前,他一点架子也摆不起来,“哎……王爷。今天儿可真热闹!”
王氏同姐姐手拉手,也不靠近,远远的似是行了个礼。
王府众人看到了,心思各异,都感觉好笑。冯侧妃心里却是堵得厉害,没见过墨家这么没脸没皮的。这是来了多少人哪?
然后,她发现自己太受墨伊的影响了…
“咱们往前走吧……”李倞说,“别堵着路。”然后他就迈步前行。
墨如海让过他,凑到墨伊身边,“伊伊今天真好看!”
“二伯,还有媛媛呢!”墨媛在后头叫。
“媛媛也好看,仙女似的!”
墨青紧跟在周氏身边,偷眼看王府众人。王氏和姐姐,随着众人走,眼睛也在昏暗的光线下,偷偷的瞄王府众人……两人还不停的交头接耳。
这什么做派?冯侧妃又气得不行……
墨伊知道母亲就那样,只冲着二人招招手……
“今儿你二哥也来了,但他们是带着公务来的。”墨如海同墨伊低语。
“真的?二哥是在园子里,还是在外头?”
“在里头呢……”
说着话,就到了静园大门,一名蓝衣男子立刻上前行礼:“齐王殿下,在下代主子恭迎您!请问,哪些是您府上的人?”看来,这人是认识李倞的。
李倞回头指,自己都吓了一跳,这一大群哪……“这些,都是本王带来的……”他沉着的一划拉……
那管事看到这么多人,一脸笑意不变,“是。请齐王府的贵宾,随在下来!王爷请……”他高举着手,大声的说,然后带着人往里走。
墨伊一手拉着父亲,又回头找:“阿九,湘湘快来……母亲……”
周九连忙拉着湘湘往前走,但小姑娘却有些磨蹭,似是不愿意。周九明白,她是不想到前头去跟墨家人相见。
从墨伊那儿论,这也是她的外家,但小姑娘心里有些抵触。
好在墨伊看她们跟上来了,就拉着父亲继续往前走了。
李倞站在
门口,看着他带来的人往里走。走了半天……都没走完。
冯侧妃路过他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事先教过了,绍哥儿直接拉着李倞的手,“父王。儿子跟您一起。”
李倞有些意外,但他拉着绍哥儿,点了头。
冯侧妃宠溺又无奈的笑笑,松开了手,自己先进去了。
管事把这群人领到一个空场,里头光线稍暗,但四周说笑声此起彼伏的……很是热闹。
园子里已经点灯了,一眼望去,星星点点的灯火,勾勒出湖的形状。
犹如仙境……
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天色暗了,看不清都是些什么人,但一阵阵的香气和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这是种梦幻般的奢华。
墨伊有些感慨,“爹爹呀,您看人家永安郡王的手笔……”
墨如海点头:“爹爹其实早就来了,但是人家不让在门口站,我们才走过去迎你们的。这么些车马,一停,立刻就有静园的人帮着下车,人一下来,车就得走。所以,即使来了这么多人和车,都没拥堵……”
“是啊……搞这么件事,那也是相当了得的。得花多少银子啊……”墨伊很服气。
冯侧妃也办过几场宴会的,也能看出其中的门道,心里也是很服气,又有些忐忑:
凭自己,能办这么一场么……
把王府的家事担于一身的她,顾不上别的了,细细的打量着每一处细节,心里不停的盘算上了……
231二见钟情
齐王府的人都进来了,站在一起。
那管事恭恭敬敬的说:“王爷,接下来,您可以带着家人游湖观灯,也可以去阁楼前看歌舞。到最后,才是放烟花。虽然我们郡王在湖边都安排了人看守,但您府上的公子和小姐都金贵,还得让手下人留神些。”
“有劳了。”李倞点头就。
旁边的护卫打赏了管事,管事谢过,继续去忙活了。
李倞问墨伊:“接下来咱们做什么?”
他从没来过这种地方,也不知道是怎么个玩法,只管问墨伊。
“妾身的想法是,咱们先绕湖观灯。绕一圈儿后,再去看歌舞。最后,放烟花的时侯再回到湖边来!”
“好。从哪里走?”
“从右往左转吧。只是,大家一走,怕是要走散了,大人还好,孩子们……”
赵嬷嬷指着外孙们说:“他们俩,我自己管了。”
田侧妃带着芊芊和丫头,她笑着说:“妾身会带好芊芊的。”
冯侧妃看着绍哥儿,他还拉着李倞的手呢,于是,她温和笑着说:“我们跟着王爷走。”
墨伊对周九说,“阿九你带着湘湘,走在我们前头……大家都慢点走,别着急,有喜欢的花灯,可以招呼大家看。”
转头又问墨如海:“爹爹,您跟母亲商量好怎么回去了吗?”
“商量好了,最后,我们会在南门处等,然后右转走三个路口,家里的车在那儿停着呢。你姨母家也来了车,放心吧。”
“那就走吧!”
湘湘和周九走到最前面。
墨伊和墨媛一左一右的陪着墨如海。
李倞跟在这对父女的身后,他手里还拉着绍哥儿。
冯侧妃和田侧妃在后,再接下来是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姨娘。
赵嬷嬷看着李倞那高大的身影,缓步慢行,他竟还东张西望了……
心中感慨万分:王爷,过上了寻常的日子。正好此时,墨伊指着一个灯,回头冲着李倞说着什么。
王爷随着她手侧头去看……脸上带着微笑,也说了句什么。
终于,有人能让他如此轻松……原来自己对王爷娶墨伊为妻,还存有的些许遗憾,此刻都没了影踪。
与王爷的安心和欢愉相比,家世容貌,聪明才干,都不重要!
“七嫂。七哥!”有人大叫,一看,是李昌!
刚才墨伊还纳闷呢,李昌这个跟屁虫怎么没见人影?
原来他傻呼呼的笑着,陪着赵家两个姑娘呢。
哟,有了未婚妻,到底不同了呢!
大家停了脚步,又一阵的欢声笑语过后,继续向前走。
墨伊回头看了看,齐王府的人都在,但母亲和姨母,还有大哥大嫂他们不在了,估计跟着王爷紧张,自己跑一边玩去了。
这一路,真是让人知道了什么叫火树银花……
就连李倞这粗线条,平日里根本不在意的,也不禁感叹:这可是下了真功夫的。
灯就没重样的,大大小小,各种造型。大灯,里头高高低低的烛火,通亮,把周围都映得白昼一般。
走几步,就是一景。
越看越纳闷:这个家伙,花这么多银子,费这么大事,这是要做什么呢?都顾不上看灯了,而是在细品其中味道了。
一路看一路评论,忽见前面一堆人,有护卫挡着,别人只能绕过去……
连周九和湘湘,都绕了路。
李倞和李昌,那些护卫都认识,没敢拦他。他往前走,充满好奇的一看,人群最前头的竟然就是永安郡王,他正陪着一个少年,旁边,还站着一个年青的妇人。
认识……
是贵妃娘娘和小十五。
永安郡王正耐心的给小十五讲解着灯呢,突然旁边人有提醒,他转头望过来,笑道:“哟,七弟来了!”
小十五一看李倞,挺亲热的,“七哥!”就要过来。
旁边的小董贵妃却冷冷的撇了一眼李倞,一把拉住小十五,不让他过来。又看到了旁边的墨伊,眼睛开始溜她,看有什么新奇。
墨伊冲贵妃行了一礼,并仔细的打量着她。
今天的贵妃,发型和衣饰,都非常简单。但那绝美的容颜,却令所有人都不能忽视。
更别提,她头上那只金钢石发钗了。
在灯光下,冷光四射……与这一路看到的妇人,皆是不同。
到底是贵妃啊,真是阔绰啊!这么新奇的东西……
而且她手里,还拿着上次自己送的包呢……
墨媛没见过金刚石,低声问墨伊:“她头上那是什么呀?为什么这么亮?”
李倞给墨伊的首饰里,也是有金钢石的,但没贵妃头上的大,也没这么多。
“回去再说……”她顾不上解释。
李倞已经在跟他们打招呼了,“堂兄,十五弟。贵妃娘娘……”
“七弟能亲临,是我的荣幸。太子刚带着人过去,你也带着家人好好玩呀!”
永安郡王看着李倞身后跟着的一大帮子,也有点意外……是说让你可以随意带人,但是,你还真不少带呢。
“好。那我们先往前走了。”李倞冲着三人点了下头,就向前走去。
墨伊始终冲着贵妃笑,但没说话。就感觉那三人站在一起吧,真是和谐又养眼的。
怎么竟然像……有个念头一闪而过……顿觉自己真是胆大又无聊,又冲着贵妃一行礼,随着李倞走了。
走了一段,绍哥儿突然看到一个灯,大叫:“这个是武松打虎!”
李倞点头:“绍哥儿真聪明,说的对。”
他罕见的夸奖,让绍哥儿高兴了,放开他跑到冯侧妃跟前,拉着她的手:“……这是武松打虎,父王说绍哥儿聪明,说得对!”
唉这傻儿子,你说就说,跑回来做什么呢?
冯侧妃心中暗叹,只得拉起了绍哥儿。
“媛媛姑娘……”有人小声的叫,墨媛看过去……
树坑里有个人站着,手里拿着一盏小小的琉璃灯。那灯五彩斑斓的,特别精致。但由于很小,光亮不大。
“谁呀,是叫我么?”
那人往前走了一步,墨伊一看,是一身禁军服的张得宝。
“张公子?你怎么在这儿呀?!”
张得宝看着眼前的女子,心旷神怡的,他偷溜到这儿,等了这么久,就是为见她一面,“今儿我有公事,永安郡王担心人手不够,借了我们过来!”
“哦。那我二哥呢?”
“刚还在这儿呢……”张得宝把手里的灯递过来:“这是特意为姑娘寻的……”
“哎呀,好漂亮呀!”墨媛接了过来。
墨媛刚才走热了,再加上想得瑟,把斗篷脱下让丫头拿着,自己主打一个仙女飞天风……
这时,她执着小小花灯,乌发随风飘散,美得真如仙子一般。
张得宝傻乎乎的看着,感觉喉头发紧,说不出话,竟然想哭一鼻子。
此后经年,他每当想到此刻,都会心如鼓擂……
“九姨你看!那是个嫦娥奔月灯,她还抱着小兔子哪!”湘湘喊道。
周九向那边望去,果然,“是啊,好美啊!”
她直直的看着,没留神脚下,一绊,向前一趔趄,又踩到了裙摆……
“啊!”坏了,要摔!
结果,旁边突然伸过一只有力的胳膊,轻轻的,扶住了她。
她窘迫的一看,那是一张温暖的笑脸:“周九姑娘,小心脚下!”
“墨二公子……”周九脸腾的一红。
扶正了周九,墨帆立刻松了手,好在没外人看到……
“多谢你……要不然我就要摔了!”周九小声吭叽着。
墨帆看着周九,虽然知道不应如此……但他的脸红到了耳根,心也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
在赵家见第一面时的欣赏与好奇,见第二面,统统演变成了狂热的心动……
232少年相识
墨帆和张得宝,一对难兄难弟。
傻傻站在那儿,望着正远去的齐王府众人。
他们身上有公事,不能跟着……
那个衣发飘飘,手执琉璃灯
的曼妙身影,让张得宝压抑不住的嘴角上翘。
而又酸又甜,充实又空洞的感受,墨帆却是第一次体会到。心乱如麻,竟然想着:如果此生,能与这样的女子共度,这辈子也不白活了。
自己一定会待她如珍似宝,再努力挣份好前程,让她安稳荣耀。
但是……他垂下眼,有些灰心丧气。过年期间,母亲在给他相看人家儿了……若不是家境变好让母亲眼光高了许多,恐怕就定下来了……
此时,虽庆幸没定人家,却又感到绝望。自己家世相貌皆平平,也没什么本事,这样女子,如何配得上她?
她可是前王妃的妹子啊?不是住王府,就是深宅大院。
让她嫁进墨家的小破院子?
别说别人,自己都受不了……“唉……”
“唉!”张得宝也正在叹气。
二人对视一眼,干活去了。
静园的湖说大,但毕竟是在京城里,皇宫边上,也大不到哪里去。
一两百盏花灯,基本上把湖就围过来了。
观灯的人,大多数手里也会拎着灯,尤其是小孩子,遇到上了,明里暗里的还要相互比上一比。
墨媛手里的琉璃灯,光晕婉转,与众不同。这一人一灯,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尤其是未婚青年……
她感觉到了这些目光,所以气质拿捏得死死的。但心里却在想:不是说太子来了吗?怎么看不到人?
借着观灯的机会,她左顾右盼的,相识的姑娘上来说话时,她笑得也很娇柔造作。
墨伊凑近墨如海耳边悄声说:“爹,女儿有件事很困惑。”
“怎么了?是王爷……”墨如海立刻紧张起来。
“不是。是墨媛。”
“她?她怎么了?!”墨如海更紧张了。阴谋感和敏感,使他的脑海里,已经演绎了那丫头在王爷面前种种的不妥当行为了。
“您别着急,听女儿说。原来在家里时,四姐对女儿有些帮助。还有……随着家里的变化,四姐的亲事,也比过去可选择的多多了。只是,她的年龄在这儿呢,恐怕等不及细挑慢选。也等不及大伯父再上层楼。所以,女儿把她带在身边,就是想帮帮她……”
墨如海却摇头说:“伊伊,说实话,在闺中之时,她们待你也没多好。还抢你水仙……”他都记着呢!
“爹爹,都是些小事,跟婚姻这样的大事相比,算不得什么。”
“以德报怨,足见你品性高洁。能嫁王爷,也是你自己修福积报所得。爹爹很为你自豪呀!”墨如海笑得眼睛弯弯的。
“只是爹爹……女儿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带她出去几次,表现的也挺好。大多数的夫人和姑娘喜欢她。甚至……一些青年,在没坏规矩的情况下,相处的也很愉快。
但是吧……往往就没什么下文了。而那些来打听的,女儿一看就知道她瞧不上。
那张公子,二哥都说他性子蛮好的。现在,也知道做正事了。家世于咱们,更是高攀。但墨媛她,就是不吐口!”墨伊说着也很烦。
“不光这些……您看,她刚又收了张公子送的花灯……说她也不听,女儿正为这事儿发愁呢。”
“这样啊……”墨如海对这种事,很有些后知后觉。而且女儿出嫁后,这些闲话也没人跟他说……
“嗯。”
墨如海说:“就算墨媛愿意,婚前也不能这样收人家东西。若是不愿意,就更不能收了。”
“说的就是啊!可他们俩吧,张公子不表明心意,墨媛就乐得装傻。但是,一个愿意给,一个就敢要。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别人若知道了,一家子姑娘的名声就完了。”
“让她回家!别在你那儿住了。这哪是你一个当妹妹的应该管的?尽了心意,她不领,就罢了。”
“嗯。女儿就是跟您这么一说,您回去可别提。”
“好,爹爹不提。”
“明天咱们铺子要开张了,您紧张吗?”墨伊又笑了。
“不紧张,爹挺高兴。女儿啊,你在王府日子不愁。铺子的事,就当成自己的喜好来做,赚银子不是根本了。有事做,能结识好友,就很好啦。”
“爹爹您说的真好!女儿也是这么想的。明儿咱们父女俩一早过去,王爷明天去沧州……”
“据爹爹观察,王爷待你,真挺好的。”墨如海很满意。
“是不错。”
墨伊去看李倞,他发现自己走得急了,正回头站在那儿等呢。
“你别陪着爹了,这么好玩的地方,快去跟王爷说话……”墨如海催她。
墨伊笑着上前,李倞问:“跟你爹说什么呢?”
一行人,快绕湖一周了。刚才不知道跑哪儿去的墨宝,突然拉着一个少年出现了。
“姐夫,父亲,姐姐,给你们介绍我的同窗。”
那少年,一本正经的行了礼:“见过王爷,王妃。”又转向墨如海:“墨世叔,晚辈柳念有礼了。”
柳念?!
墨伊吃了一惊,他怎么跟墨宝在一起?
今天的柳念,一幅富贵好少年的模样,完全没有平日里的调皮和无赖。
李倞嗯了一声,脸一如既往的沉着,但眼底却带着难言的温柔。
赵嬷嬷也看到了柳念,眼光一闪,但她并没上前。
“柳公子啊……你们俩竟然是同窗?”墨伊问。
“是。”柳念微微点头,“小宝是新入学的。先生说他功课扎实,所以柳念愿意亲近一二。”
墨伊直觉这里头有什么事……她看了一眼李倞,但他表情却没什么变化。
“刚转学过去,阿念很照顾我。还为我介绍了几个要好的同窗呢。”墨宝很高兴。
墨如海也很高兴,抚掌笑道:“多谢柳公子对小宝的照顾,你们少年相识,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