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难攀by又见桃花鱼
又见桃花鱼  发于:2025年06月27日

关灯
护眼

226按部就班
冯侧妃的小盘算,没能达成。
而且,她知道,王爷从她这儿离开后没回前书房,而是回了正院。
叹了口气:王爷回来了一年,整天在前书房,晚上也睡在那儿。
这成了亲,倒是经常回后院了……两个人还真腻。
心里不舒服,身子不舒服,默默的躺着生气。
正院的一等丫头:红颜那几个,都是赵嬷嬷的人。她是不会去联系的。二等的,有两个是府里提上去的,她也没主动示好。
赵嬷嬷在这方面,精得很。
自己若动什么手脚,她一准知道!
那女人刚进府,自己现在又做不了什么,所以,行事得小心谨慎,万事不急。
但那主院的三等打扫丫头,和管抬水、烧水的婆子,她还是绕着弯的拿在手上的。
所以,到了晚间,宋妈妈就收到了消息:“哎哟娘娘,您可是不知道啊:王爷回去后,跟王妃两个人留在卧房,把丫头们都打发了出来。后来……竟要了热水!”
“这……”冯侧妃一阵的天旋地转,拼命的咳嗽起来。
宋妈妈赶紧给她拍背,倒水。
跟里还不停的说着,“这是大白天啊!竟然磨着爷们做这事儿!也就是家里没婆婆,不然罚死他!”她就是啊,刚成亲时,丈夫也这样缠过她。
结果,差点让婆婆骂死,还给了她几巴掌呢。新媳妇挨婆婆打……
想到此,她不平又恶毒的骂着:“真是不害臊!看着还是个小姑娘,却没想到,竟是个骚浪蹄子!”
她这个人婚姻极其不幸,所以看不得任何人好。这府里,就没她不骂的。
由于她的行为颇合冯侧妃的心思,有时还要利用她显示自己的温和和宽容。所以一般也不理她,实在是听下不去的,也只是呵斥两句。
此刻,她闭着眼听着宋妈妈的恶言恶语,心里也恨意滔天。
那两个人刚探完自己的病,回去还能有这个兴致?
那小贱人,活该被骂。
“看来……”她喘着气打断了宋妈妈:“我的直觉没错。王爷待她,真与别人不同。”
“可这是为什么呀?娘娘,咱们不能这么放任着吧?还得想法子。”原本宋妈妈是劝冯侧妃要有耐心的,可今天,她也感觉那位王妃过得太顺心了。
再这样下去,生下嫡子,要管家权可怎么办?
只这两年,她陪在冯侧妃身边,好处可没少落。女儿出嫁时,嫁妆十分丰厚。现在还能补贴她呢。若是没了管家权,那可就得不着了!
“法子是得想……药煮上了吗?”冯侧妃问,越是这样,管家权就越不能丢。
果然,第二天早晨,冯侧妃的病就好了。
王爷那边,一早起来练了拳脚,回来梳洗,早饭都没吃就直接了前头。看来,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墨伊也收了心,今天,打算收拾书房里的东西。
早饭后,墨媛拉着周九,周九带着李湘陵来了。
田侧妃那边,估计也让人瞄着呢,墨媛她们进来没多一会儿,她也带着芊芊过来了,“刚才去看了一趟冯姐姐,她好多了。”
墨伊一早也打发人去问了,闻言点头,“说是喝药出了汗,人就轻快了。”
“娘娘这是准备收拾东西,干活了
“是,这块空墙,过些日子让人做个架子。东西可以挂上去,一目了然。”
“那得十五以后了,工匠们还没上工呢……”田侧妃比较有规矩,墨伊不拿给她看的,就不上手。只坐着喝茶,说话。
开铺子的事情,墨伊愿意跟她聊。田侧妃也不藏私,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而且,她喜欢首饰,舍得花银子,家里生意渠道广,所以总有些外来的新鲜玩意。两个人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的。
周九带着湘湘,听她们聊,还拿了纸笔在旁边画画。
墨媛可不管什么隐私,不紧不慢的翻腾着包里的东西看:还真是件件都喜欢,哎哟这个好,能配我哪件裙子呢?
她脑子里不停的转,有外人在,再喜欢也张不开口要。
现在的她,可不敢再随手拿了。这让她想起过去挤兑墨伊的情景,看着墨伊偷笑……唉,她心宽,不跟自己计较……易地而处,自己还真不一定做得到!
中午,王爷让人来说他在前头跟幕僚们吃饭,不进来了。
墨伊就让人把大家的饭拎来她这里,几个人一起吃。
田侧妃和芊芊最高兴,这对母女极喜欢热闹。
李湘陵跟墨伊还是那样,没太亲近,也不闹别扭。
下午,宋家福和宋家兴来了,被香叶迎接进来的时候,两人都晕头转向的。嘴巴就合不拢,哪想得到自家姑娘,能成了这座宅子的女主人了呢?
人家说:宰相门口七品官。兄弟俩对视一眼,咱们俩也是水涨船高啊,都能想象将来的日子有多么好了,一时间豪情万丈的。
墨伊在客厅里见了他们。
两傻小子,上来就磕头,“见过娘娘,给娘娘磕头了!”
墨伊感觉好笑,“起来说话吧。”
宋家福高兴得酒窝深深,强忍着职业病,没滔滔不绝的夸娘娘……
墨如海已经把宋家一家子的卖身契还了。有墨伊在,不用身契也能压住他们。放出去,能体面的说亲,做事。还能惠及儿女。
但宋家老两口,只要了儿孙们的身契,他们老两口还执拗的跟着墨如海。
“娘娘,今儿家福和哥哥去了趟南城,季家姐妹初三就开始干活了。”
“哦?想必是这个年过得开心了。”
“那可不是?人人都穿着新衣,说过年家里鸡鸭鱼肉的都有。娘娘请看……这些,是统计的数目。”宋家福递过一张纸。
“这两天,我们哥俩就先把货搬到奇珍楼,等哪天云姨娘方便时,让她去验。”
墨伊看着记录,“嗯,拉货的时候,要核对好数目。”
“娘娘放心,都是按规矩走的。季家,南院,还有咱们手里,都有一份单子。”
“这几个是?”墨伊看着宋家福牛皮袋里的东西。
“这几个,是云姨娘做的。她说,看娘娘做的东西多了,顺着思路,做了几个,让娘娘您看看,如果行,就让季家开始做。”
墨伊拿过来,仔细翻着,“别说,真有那么点意思。只是这两个,还能再改改……”她拿起笔,把自己的修改想法写下来,装进包里。又交给了宋家福,“你拿给季家姐妹,让她们照着上面的改。”
“找伙计的事,过年没什么进展吧?”
“年前看过几个,老爷选中一男一女,都才十二岁。长得清秀,眼睛清亮。问了问,老爷说感觉还不错,就给留下了。老爷说现在咱们事儿多,当不了伙计卖货,但只要人机灵勤快,总能有用处的。”
“嗯。你们那院子能住吗?”
“现在还行,再来就又紧张了。”宋家福小心翼翼的说。
他和哥哥现在一人一间房,住着可舒坦呢,可不愿意再回哥俩挤一张床的时候了。
突然,墨伊想起来件事,“你大哥那边有消息了吗?”
宋家福有点发愁,“年前来了信,说咱们家,有您的名头撑着,还好一些。但是那种情形,还在继续。大哥担心,就算没人逼着咱们家卖地,但人家的地若把咱们家包围起来,恐怕也要废了。
大老爷的意思是,先这么扛着。反正家里的情况好多了,基本能撑住日子。那边,等弄清楚了再说,不到逼不得已,不会出了祖宗留下的产业。”
墨伊点点头,这事儿,方便的时候,要跟王爷说说……
227桩桩件件
初七上朝,就有几件大事。
其中一件:宣布由太子负责大比武的筹办。
另一件:李昌正式领职,西郊营,统领三万精兵。
还有一件:由柳阁老牵头盐业的一系列改制,包括:盐照的核定,开采,储存,运输,专卖,税,朝廷地方分成等等一系列事宜。
当然,还有其他几件大事,但站在百官前,皇上下首的太子,都没放在心上。
他一时有点懵了,年里的志得意满,刹时没了大半。
因为这三件大事中,二件不合他心意。
让李昌去管西郊营?
他屁也没干过,能管得了?
恐怕,这只是个傀儡。西郊营,终于落在李倞这个狗东西的手里了……
大比武,也是在西郊营办。划拨的银子里,很大的一部分是要用于营房,饭食,比赛场地等方面的开支。
这可如何对接?
自己想偷个手都不方便了。
心里一下怒火万丈!暗恨:上面这位是要做什么?
也就是他平日里特别爱装,对表情的掌控已经深入骨髓。所以现在,即使心里再阴郁,脸上,别人也看不出丝毫端倪。
他也算是历练过的,反应极快,这件事虽然对自己不利,但已经成了定局,多思无用,以后再说。
可是盐的事,他的人没能拿到,到底还是交给柳阁老了……
好在,柳阁老不是李倞的人……
接下来呢?他脑子转得飞快。
柳阁老也只是牵头,这件事牵扯到方方面面,要由几个班子组成,那么班子里人员……
李倞没注意太子,太子心里那点事儿他都不用猜。而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西郊营,是自己为李昌争来的,但明眼人就都知道,这是落到自己手上了。
如果皇上不愿意,也有别的地方安派李昌。结果自己要了,皇上虽然生气,但还是给了。这里头有没有可能:是皇上愿意给的呢?
好让我与太子“势均力敌”吧?
有点意思……
下了朝,太子去了皇后宫里,在皇后面前,愤怒而焦躁的来回踱步,低声诅咒。
皇后却慢条斯理的喝着茶,等他发泄了一阵,才说:“你气什么呢?看不出来这是制衡之法?”
“母后,这个儿子知道。可是,为什么呀?他明明可以不让儿子牵头大比武,也可以让李昌先进六部历练,为什么这要来这么一手?这不摆明了是让儿子跟老七用力的对上……”
他一下子瞪圆了眼,啊了一声,“他是这个意思?”
皇后冷笑了一声,“哼。因势利导罢了。他这两年身子更差了,却又不愿意仰仗任何一人,一条腿走路,受制于人还容易摔!现在,是两条腿。你们俩拼命表现,相互博弈,他就稳当,越走得快……坐享其成。”
太子不敢骂皇上,只在心里恨上无数遍。
此刻,皇上在书房里,正跟小十五说话呢。
“父皇,上元节,永安郡王的园子里办的灯会,您带着儿子去吧?”他还没单独建府,想出宫可不容易。
皇上耐心很好,温和的笑着:“怎么又提?上元节,外头多热闹?父皇要出行,仪仗一大堆,下午就得开始清街了,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这名声能好?”
“咱们可以悄悄的去嘛!微服私访……”漂亮的小十五,眼睛跟黑葡萄似的。
“你少看些乱七八糟的,皇帝出宫那有那么容易?一切都是规矩,贵如父皇,也要被约束。你再想想:灯会,那得人多才好玩!父皇去了,那些人清不清场?清了没意思,不清,别人看到父皇私下偷跑出去,第二天,弹劾的折子就堆满桌子了!”
“可是父皇……儿子好想去啊!”小十五磨着。
皇上看着,真是打心底里喜欢……
“在宫里弄些灯看看就行了。”
“那怎么能一样?儿子都打听了,今年宫里,是把往年的旧灯拿出来摆摆,只加了一点点新
的。放的也是小烟火,没意思极了!”
确实如此……
今年皇上感觉自己身子愈加的不好,没兴致。
皇后体恤他,没大操办。
永安郡王的灯会嘛……
还没过年,永安郡王就开始就跟皇上吹风了:今年,他要大操办。
到时,“请皇太后,皇上,皇后娘娘,以及皇宫各位娘娘们,都去。”
离皇宫不远的地方,有处名叫“静园”的园子,好大的一片湖。里面房子不多,只临水建了个带阁楼的大院。那楼有四层高,连皇宫顶子都能看到。
是永安郡王的。
他产业丰厚,有个非常有名的舞班子,还有几个好厨子。
静园,也只偶尔来住,倒是经常在这里招待朋友。
来过的,都说一切都好极了。
其实,静园面积不小,但他没再盖房子,大片的地方只种了花草。
这么好的地段,这么个漂亮的园子,结果,一年大半时间都空着!
财力,由此可见一斑。
永安郡王跟皇上吹牛,今年他要:“沿湖摆灯,大概会有几百盏。还做了不少湖灯,旁边就有笔墨,可以现场写下心愿,往湖里放。
最后,还会在湖边放烟花……
那烟花,是江南霹雳堂的!买了一大批,估计要放半个时辰。还是请专门的师傅来放的呢,打得老高,在皇宫里都能看到!”
皇上听了,直摇头,“就算你有银子,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啊!”又想:也是,这个家伙孤家寡人,连个后都没有,留那么多银子干什么用?
“这是孝敬您的!只不过在臣的园子里放罢了。”
皇上叹了口气,“你就折腾吧!光杆葫芦一个,玩心还这么重。总这么下去怎么能行?赶紧找个踏实的姑娘,好好的过日子吧。你现在年青,还能蹦跶蹦跶,老了怎么办?”
“有皇叔您,还有这么多堂兄弟,还能饿着臣?还能病了没人给看?现在,臣不就是在好好维系各位婶婶,兄弟,侄子们……老了好有人管哪!”
皇上瞪他一眼,不再搭理他。
心里却想:他没儿子,产业再多,倒也便宜不了外人……
要打这儿想……皇上还挺开心的。
“皇叔,求您来吧。晚宴,看舞,游湖观灯,最后是烟花……一定给您安排得妥当!别人来,可是没饭的!”
“听着倒是挺美,但朕要出个宫,得多麻烦?那天,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再弄得到处戒严,不是给百姓添麻烦吗?”
“皇恩浩荡哪!皇叔您的立意,侄儿是达不到的!”
有了他说的种种,小十五当然心神向往,已经磨过皇上几回了。
这不,现在来了。
“父皇您看,这是永安叔准备的……”
永安郡王把关于灯会的一切安排,尤其是安保这块,都细细的写了计划,由小十五呈给了皇上。
皇上看了半天,倒是严丝合缝的,没有纰漏。
看着他现在最疼的小儿子,点头,勉强答应了。
小十五被养得很单纯,一高兴,就扑过来抱着皇上的胳膊欢呼。
这感受,让皇上心神荡漾的。
刚答应了小十五,董贵妃就来了,她也要去。理由好几条:不放心儿子,想去逛灯会,等等的吧。
韧劲十足,皇上被磨得无奈,也应了。
永安郡王在静园灯会现场,监督布置。听到这个消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遥遥的望向皇宫。
上万两银子的花费,好几个月的准备。
桩桩件件,都只为了你和十五……
228身份使然
接下来的日子,王爷和墨伊各忙各的。
铺子正月十六开业,所以什么灯节的,墨伊根本没放在心上。
去了几趟奇珍楼,她对铺子里的布置,有些细节还不太满意,想去买几盆好花装点,花市都没开张。
府里倒有小型的花房,让白梅去看了,回来说有几盆开着花的。
就又让白梅去跟冯侧妃说:这几盆花她要用。一会儿出门时,让人送到她的马车上。
结果,坐车上等一会儿,白梅才带着花房的人送了来。
看着那丫头脸上的表情,“怎么了?”
白梅说:“那宋妈妈,磨磨蹭蹭的……”
墨伊笑了一下,不再提此事,她有更急的事要做呢。
赵掌柜手里有人,给了她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店员。这些日子,都在让她熟悉货物……抽了空,墨伊还要亲自给她讲这些东西的特色,客人来的时候好跟人家介绍。
女官员很认真,但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有点费劲。
而且,一个人也少了点。
墨伊心里起急,自己要能来卖东西就好了。哪怕云姨娘来也成啊!
但这是不可能的……
看她的样子,赵掌柜来劝,“一般的来说,正月生意不会太好,怎么也要到三月份,才会慢慢的好起来,所以娘娘您别急。”
“这个我是知道的,当初的铺子,三个月都没开张。这个,无论如何也会好一些的。而且头几天,给一些朋友下了贴子。比如赵家姐妹,亲戚家的。然后……再由她们慢慢的把口碑打出去。”
赵掌柜呵呵而笑,“娘娘这个主意还不错!”
“能把这一块地方腾出来给我用用吗?”墨伊指着两个铺子中间的部分。
“没问题,您用来做什么?”
“摆上桌椅,铺上桌布……那桌布店里也有卖的。摆几盆点心,放上茶具。等客人来的时候,让店里伙计供上茶水。”
“您放心,点心什么的,咱们店里一直有准备的。”
“听说玫瑰坊的果酱酥皮和李记的薄荷糖,现在最流行了。之前,也让伙计去订一些。”
“娘娘,那果酱玫瑰酥皮卖价可不低。您这还没开张呢,就这么大手笔啊!”赵掌柜又取笑她。
“其中道理您肯定明白的呀!吃了喝了,聊天开心了,好意思不买东西嘛!”
赵掌柜哈哈大笑,“您放心吧,这些,属下都能预备好。”
正说着,墨如松带着云姨娘来了。
“三叔?云姨娘,你们怎么来了?”
“娘娘!”两人规矩的行了一礼。
“娘娘,你爹说,开业的那天,让云娘过来帮帮忙。所以三叔带她来,您有什么吩咐的跟她说吧。”
然后,赵掌柜跟墨如松如喝茶吹牛去了。墨伊看着云姨娘,心里挺高兴,“刚才,我还想这事儿呢!没想到你真能来!”
云姨娘悄悄说:“云娘是特别特别想来的,先前跟三老爷说,但三老爷不同意。今天二老爷跟他说,才勉强答应了。这些货,是我亲自理的,心里最有数了。”
“多谢云姨娘。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爹爹还买了一男一女,都十二岁,瞧着,长得好,人也机灵。你得空就带带他们。等他们能顶上用,就不用咱们自己抛头露面了。而且你放心,我会付报酬的。”
“嘘……这事儿别跟三老爷说!”云姨娘挤眉弄眼的,她明显的欢快了,“再有,当众您就叫我云娘。”
“不,我要叫您云师傅!”
李倞接到了永安郡王的帖子,便给墨伊拿了进来。
“永安郡王要在静园开灯会。”
接过那厚厚一摞纸,墨伊纳闷“这是什么?帖子?”
打开一看,是帖子,但不是张寻常的帖子。
有图有文字……
上面详细的介绍了正月十五晚上的安排,开头就写着:由于去的人会比较多,车马多,所以,请按照规定的入场方式。
“还有这样的?”墨伊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认真的看起来,嗯,上面虽然用词客气,但内容却带着强势。
不仅啧啧道,“别说,永安郡王的灯会,真是新奇又精细。您看,这张是静园的图。标着四个大门,灯的摆放的位置,放烟花的位置。歌舞台……人还没去呢,现场大概就有了印象了。这都是人手画出来的啊,纸还带着香味。这颜料……等于一幅画了。啧啧,这手笔……”
那帖子,李倞收到后只看了一眼,就拿进来了。
现在听说有这么多花样,再看着自家小媳妇那一副震惊又入迷的模样……心中暗笑,永安那厮,光杆一个,却偏偏鼓捣讨女人们欢心的东西。
什么毛病?!
“哼,那
家伙有银子!那么好的静园,一年中大半是空着的。”
“他不对外出租吗?”墨伊好奇。
李倞瞪她一眼,“谁跟你似的,整天就想着赚银子。”
墨伊心里话: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王爷,他不用养兵吧?”
“他手里也有点,不多,三千人,是他爹留给他的。他爹跟父皇,是亲兄弟。据说很得皇祖母偏爱,去的时候,大部分私产都给了他。他要活着……”李倞没继续说,恐怕谁坐那个位子还不一定呢。
“没怎么关注过永安郡王……但他有银子有产业,我是知道点的。哼……也不知道他弄这么个灯会干嘛?”
“王爷,话不能这么说呀!他要不弄,咱们哪儿看灯去呀?这静园,离咱们家还真是没几步路。要不然,咱们别坐车了,走着过去吧?”
“你打算去?”
“啊?您不想去啊!?王爷,这种灯会,妾身真没见识过。而且这帖子上说了,齐王府可以随心意带人。现场没饭,咱们就在家里吃完饭,然后走着过去。这段路宽,人又不多,走着去,充分体会过节的气氛。”
看她说得高兴,李倞笑而不语。
“王爷,您看……”墨伊指着:“有歌舞,有灯,还能放湖灯,最后是烟花。在湖边看放烟花,那得多美啊?湘湘她们一定很高兴。”
正月十六一大早,李倞就要出发去沧州,所以,他原来不打算看什么灯会。
但现在……
那家伙也真是,弄这么个破帖子得瑟!
于是,他妥协了,“也罢,那就都去吧。记得让她们穿厚底跟脚的鞋,身上也穿厚点。看烟花,也不用打扮得太花哨,我记得静园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是!”墨伊明显的高兴了,“妾身这就让人跟各院的说去。唉,有银子真是好啊,这么好的园子,他竟然常年空着!”
“你羡慕?”
消息往各院传过去,冯侧妃一听,帖子怎么直接到了王妃手里?
是王爷收到的吧?
这么一件大事,越过自己去,她心里又开始浮躁起来。
田侧妃母女高兴,更高兴的是几个姨娘,平日里她们都没机会出门。
只是梅姨娘的丫头来回,说姨娘身子不舒服,就不去了。
想到这几天,梅姨娘都是请个安就走,还有两次都没能来。看着脸色,就很不好。
自己忙着手头的事,也没顾上问……
想了想,墨伊轻叹一声:自己到底是主母,也不能一点不过问。
于是,带着红颜去了梅姨娘的院子。
229最毒妇人
梅姨娘的小院儿非常安静,伺候的人也不多。
门口的丫头看到墨伊,连忙行礼,并向里通报。
梅姨娘一听王妃来了,吓了一跳,慌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和头发,出来迎接。
“娘娘!您有事打发人来唤妾身便好,怎么亲自来了?”
“没事,就是来瞧瞧你……”
“多谢娘娘。娘娘请里头坐。快去倒茶……”她吩咐丫头。
“不用忙了,我呆不住。你也进来坐吧。”墨伊不慌不忙的进了屋。
等王妃坐下了,梅姨娘才小心的坐下。
墨伊转头看了看,屋子不大,干净整洁,家具摆件齐全,布置得挺雅致。
“听丫头说,你身子不大好。”
“劳娘娘费心。我这身子,时好时坏,病着好几年了。”
“大夫都怎么说的?”
梅姨娘低着头,半晌才说:“当初早产,失血过多,伤了元气,就此落了病根。畏寒怕热,总感觉气不够用的。路也走不远……您叫妾身同去看灯,这是天大的体面,可妾担心去了,给您添麻烦。”
“本就是出去玩,又没什么要紧,添不了麻烦的。你走不动,就坐车去,到时能走就多走,走不动,就坐着……”墨伊又想起来,王爷说静园坐的地方都没有。
“娘娘体恤……”梅姨娘有些激动,“娘娘您,虽年岁不大,但心肠慈悲,做人做事都很周全,这是妾身之福。只是妾身太没用了……”
墨伊轻叹一声,“影响人身子好坏的原因有多种,这思绪就是其中一项。你要多吃多活动,天气好的时候在外头晒晒太阳,慢慢的就能好起来。心思太重,于己无益。”
这话,她都说第二次了,再不听,也没办法。
“妾明白,娘娘您都是为了妾好。只是……”梅姨娘眼泪流了下来,她看着桌上的笸箩,里头是当初她给肚子里的孩子做衣裳,鞋袜,帽子。其实她做了很多,做成的都收起来了。这些……就放在这儿,每天就只两针。做了这么多年,就仿佛还能用上……
墨伊心中叹气,又说:“前些日子王爷还提到过,他的里衣,多少年都是出自你手。王爷公事忙,但他还是惦记着你的……”
梅姨娘点头:“王爷待妾很好。”
“就算你伤了身子,这辈子与子嗣无缘。但能锦衣玉食,府里无人敢欺,这就世间大多数的女子,日子强百倍了。你也要懂得惜福才是。”
“妾都明白的。”梅姨娘点头,这是事实。
“身子好的时候,就继续帮王爷和我做点小衣裳。忙碌起来,不乱想,就安稳了。总为过去了的事伤心,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
梅姨娘情绪激动,呜呜的哭着,“娘娘您说的都对!妾身会帮您和王爷做的。只是,娘娘,妾身太伤心了啊……”
墨伊看在眼里,也真的没办法。
“那你……还有什么别的心愿?比如想去温泉庄子上住住,或者想回趟老家什么的?”
“梅娘打小被人伢子卖进府,不知道自己家乡何处。多谢娘娘,妾在这个小院呆着就挺好,没什么其它的想法。就是……如果跟着娘娘去看灯,影响了大家,妾倒更不安稳了。”
“也罢,那你就别去了。”
“是。妾会听娘娘的,天气好的时候,到外头走走,晒晒太阳。”
“这就对了。你歇着吧……”墨伊站起身。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