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道平同意亲事,却不肯纳妾。表示,将来从哥哥们名下过继个儿子也成。
老两口对万道平扶助良多。
钱永乐看似柔弱,但人很执拗,拼了命,还真生了一儿一女。
“孩子们呢?”赵嬷嬷跟女儿说话,格外温柔。
“在后头跟侄子侄女玩呢。”
“有事?”赵嬷嬷看女儿一眼,就知道。
“娘,有件事,女儿想跟您说。”
“说吧……”
“太后娘娘寿诞,有大赦。道平说:万家的事,也够年头了。他有了出仕的打算,想让爹娘,帮帮他。”
“哦?”赵嬷嬷就没想这个事,与老伴对视一眼。
“道平说,王爷和爹娘,提携他多年,他也为王府忙碌了多年。现在,新王妃要入府。他也把小赵管家带出来了,做的几件大事,老管家也认可。所以,他退下来也算个好时机。”
赵永乐说话多了,有些气虚。
缓了口气,接着说:“王爷待夫君不薄,爹娘也心疼我们,所以,我们有了些家底儿。夫君置了产业,日子不愁。
现在,他要为儿女着想了。将来儿子考学出仕,女儿的亲事,他这个当爹的,还是有个职位更好。”
赵嬷嬷听了,微微点头。
“还有一条,是女儿想的:当初万家走错了路,才受到惩罚。可夫君他,毕竟是万家人,光辉门楣,也是子孙的本分。而且,这样对儿子也好。”
赵嬷嬷沉默的想了一会儿:“以前你爹和娘,没想过这些。现在听起来,有些道理。”
“是吧?爹娘和夫君都聪明。你们说没错,当然就是对的!”钱永乐笑了。
赵嬷嬷想想又说:“不过呢,是这样的……以他的现在的情况,就算有王爷帮忙。在京城,恐怕谋的职,起点也高不了。这个是没法子事。他横空出世的,毕竟赶不上人家考学为官,一步一个脚印的。王爷有心,也不能太过。”
赵永乐点头。
“他在王府,大管家只挂名不管事。冯侧妃只后宅。王爷之下,他是第一人。说话管用,人人都要看他脸色。可出去做官儿,大一级都会压死人,他又这个年纪了,能受得住嘛……”
“这个……夫君倒没提。不过,他那么聪明,自然是能想到的!”
“嗯……”
赵父说:“有个比较捷径的,那就是外放,职位好谋。再一个,有王爷的名头,外头也给面子。”
“可是,这一去至少三五年,你和孩子们怎么办?”赵嬷嬷问。
“当然是跟着夫君去了。”赵永乐说。
“就你这身子?外头可不像京城,你有我们和你兄嫂侄子照应。若跟了去,是要做为当家主母的!家事要管,外头应酬也要管。”
“娘,女儿没事。道平都知道,他说了,一切都由他来管。您想啊,他管家这么多年,家里家外的,什么不知晓?”
“可外头,上学的事……”
“道平倒是说,儿女留在京城,让您二老和哥嫂们照应着。可女儿离不开他们。”
“这样吧,我们先想想。尽快给你们回复。”
暗卫吴用,把自己洗刷干净,换了件新衣裳。
去跟王爷请罪。
这一去,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小主子身边……
虽然,小主子拼了命的要跟着自己一起去请罪。
但如果真这样……恐怕那位爷更会恼了自己吧?
唉,能侥幸免了死罪,活罪也是难逃。收拾利索了吧,接下来,不知会多少天下不来床。
他还挺爱干净的。
那天回去,他利用诱供技巧,把当时的情况榨出来了。还连带着,把小主子和墨姑娘的相识经过也问了出来……
心中长叹:不管王爷怎么罚,我都不冤枉!
于是,他找到李倞,跪下,把事情经过说了,也不敢隐瞒。
把李倞惊得,半天,话都没说出来……
往事如潮水一般涌入脑海,又慢慢退去。
最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嘴角竟带了笑意……
以前,他根本不信什么缘分,此刻却不得不信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上天注定吧?!
他心里酥酥麻麻,酸酸甜甜。明显的感觉到,那个平凡的女子,在心底里生了根。
这种感觉如此之美妙,平生从未感受。
再看眼前跪着眼泪鼻涕一把的丑脸,扫兴至极。
不耐烦挥了挥手,“下去吧!知道厉害,以后就用心做事。”
吴用只听话的“下去了”。出来却晕头转向……
王爷不杀我,还不罚我?
还让我回去干活?
这不对啊?!
王爷是迷糊了还是忘了?
他都想回去提醒一下了。
最后,却只犹豫了一秒,撒丫子就跑了……
160是只肥羊
天黑后,墨伊悄悄跑到云姨娘屋里。
“这次,我戴的荷包,很出彩,很多姑娘喜欢。”
“真的?”云娘表示很难理解。
那个荷包,是她做的。
不过样子是五姑娘画的,材料,也是她拿来的。
做出来,也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太个色了!
五姑娘说参加寿宴时要戴上时,自己还光怕惹人笑话呢。
在云娘的认知里,绣品铺子卖的那些规矩又华丽的,才是上等货。
“当时,确实有不少夫人戴着绣品铺子里那些卖得死贵的。但是我戴的这个,姑娘都喜欢。好多人过来问,没问的也在偷偷看。
所以,我觉得,瞄准这些姑娘,肯定不会出错。
只是……要用它支起半个铺子,还想不好怎么操作。这货呀,多少都是有讲究的。少了,一卖就空了,感觉不好。多了,就不新奇了,也卖不出高价。
还有,绣娘的事……是画样子提要求委托别人做。还是雇专门的绣娘?挺头疼的!”
“云娘不知道这张,但开绣品铺子,却还是知道一二的。当初,我家除了田产,在县上也有铺子的……”说到此,眼圈一红。
当初的她,也算是富户家中的小姐,丫头仆妇伺候。
可一朝家破人亡,沦落至此,连儿子都是庶出。
“我家那时候,有十多个绣娘。这里头,有大工有小工。大工贵,都雇这些银子就少赚。而且,有的活,小工就可以做。搭配合适才好。
为了保证活做得好,有时,一件东西是几个人来做
的。你做完了你的,就转到我手里。裁剪的专门裁剪,钉扣就管钉扣。绣花和纹路的,也都是分着的,干什么只管干什么。如像您说的,做出来一模一样。八成就是这么出来的!”
“嗯……”墨伊盘算着,“还要分长工,短工。长工还要管吃住……小铺子,能不能养得起这些人?天哪,事儿可真多!”
“姑娘,您有相熟的成衣铺子,也可以去问问,他们懂得更多。”
“呀!您一说我想起来了,可以去问问姜师傅。”
回来只两天,家里就收了张拜帖。
说后天,忠勇伯府的公子张得宝,要上门拜会。
“忠勇伯府?”墨如山看着帖子纳闷。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现在,家里再来什么伯府侯府的客人,他可没以前那般大惊小怪的了。
淡定的放到一边,提都没提。
第二天,顺口打听了一下,回来吃饭时说起此事。
墨伊和墨纹不知道,但墨媛知道啊:“大伯,他是在前几天,媛媛参加太后娘娘的寿宴时遇到的。”
“是来找你的吧?”刘氏激动了,伯府公子!
墨如松一听,也激动了,盯着墨媛……对啊!
两个侄女都有好着落了,该轮到我媛媛了。
以前,他还真没这么关注过女儿。
两个人的关系,不好不坏的。他没什么好东西给墨媛,也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
而墨媛,不指望他,也不亲近他。
难道,我要成伯府公子的老丈人了?
对啊,我又不比二哥差,他能是王爷的老丈人,我当然也可以。
“今天,我打听了一下这家……”墨如山说。
墨媛一双妙目看着大伯。
“他家之前,是忠勇侯府。现在的伯爷,据说打小身子不好,上不了战场,没功绩。所以,祖父死后,就降成了伯府。
伯爷是不行了,如果张得宝再没功绩,恐怕他爹死了,就没爵位可承了。”
墨媛一听,撇撇嘴:那可不成!他长得又不好。
“张得宝是独子,被宠得厉害。估计是不会让他去战场的。没有特殊的机缘……”墨如山摇摇头。
“不过,因为伯夫人精明能干,挺富的。只是呢,这有财无官,也不是长久的事!”
墨如海点头:“所以啊,后代不行,留爵留财,都没用。”
想想墨达,再想想墨宝。还有宝贝女儿……不由得满意的微笑了。
自己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
“如果真是为着……咱们媛儿来的,三弟,你们说……”墨如山问。
“大伯,这人不成!”墨媛自己就说了。
墨如松却说:“也别一口否了吧……先看看,万一将来没好的……”
“我女儿还能没更好的?打小你就没管过她,现在就别操心了!”如今的刘氏,牛气得不行。
转天,张得宝还真的来了。
穿着崭新的衣裳,名贵物件也没少挂。
头发都抹油,梳得一丝不苟。
身后四个小厮,抬着两箱礼品。单看包装,就是了不得的东西。
上来,规矩又郑重的行礼,“晚辈此来,十分唐突。实在是因为……晚辈拿给墨四姑娘的风筝,给她添了一些麻烦。所以,特意上门致歉的。”
墨家哥仨,再加上墨帆,都呆呆的看着他。
什么风筝,添什么麻烦了?
“想必墨四姑娘未将事告诉家里……”他便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突出了墨媛的谦逊有礼和其他姑娘的蛮横。
“不知墨媛姑娘有没有受到惊吓。”
墨媛和刘氏,正躲门外偷听呢,倒茶的丫头一出来,两眼放光的提到:“两大箱礼物!”
这娘儿俩,就呆不住了。
虽然墨媛没看中张得宝,但知道他来,还是特意的打扮了。
主打一个小家碧玉、温婉贤淑风。
“老爷,我家太太和姑娘来了!”她让小丫头进去通报。
母女俩一出现,张得宝就跳起来,可没了刚才的一本正经。
看到墨媛,就两眼放光。上前深深谢礼,脸上是大大的傻笑。
刘氏激动的出来,一看此人,心就凉了。
这长得也太普通了,个子还不高。她可听说了,徐可和王爷都是大个子!
但看了一眼满满的两只箱子,脸上还是给了个慈祥的笑。
“张公子,果然是您?您,您怎么来了?”
墨媛的两只眼睛,跟张得宝家鹿园里的小鹿似的,湿漉而无邪……
他的心,立刻就化成一滩水,声音也温柔得没骨头:“得宝是担心,姑娘被那几个丫头的刁蛮吓到了,所以,特意来……”他脸都红了。
看此情景,墨如山和墨如海二人心中纳闷,墨媛不是没相中他吗?怎么这样……
墨如松却暗自认定了:这个家伙,是只肥羊!不赖!
有门第有银子!关键是……瞧他这傻样儿,我女儿拿捏他不跟玩似的?
那我……是吧?
于是,就属他笑容最真诚了。
“有张公子的仗义执言,墨媛哪儿会被吓到呢?”墨媛也看到了礼物,也笑得甜。
一时间,各怀心事。
张得宝也不算傻,拐着弯的提了一下有意于墨媛。
墨如山淡定如山,说起家里最近事务众多,比如墨达要进考场,墨帆去了禁军。
还变相的问张得宝,如今在何处高就……
把张得宝问得无话可答。他自在惯了,不愿意受约束。今天若不是来墨家,止不定什么时候起床呢。
不管母亲给他什么打算,他只摇头说不去。
所以,如今还真是白身一个。
看他张口结舌,墨如山便委婉谢客,并说无功不受碌,此等礼品太过贵重,墨家不敢受。
结果,墨家三房的三人,齐齐的瞪他。
张得宝心知人家没看上自己,心痛又心虚。坚决留下礼物,连箱子都没往回拿,有些狼狈的告辞了。
三房人,立刻扑了过去……
“我的天哪!”
金光耀眼宝石钗,胭脂,精美的荷包,还有上回墨媛试戴的批帛。药材补品……
好歹一算,也得上千两。
“这个棒槌啊!”众人齐叹。
“这下可是我们三房的了吧?”刘氏又开始了。
张得宝急急的回了家:“爹,娘!有没有关系,赶紧在禁军给儿子谋个职!”
忠勇伯两口子感情还不错,正喝茶呢。
“哎哟我的儿!你说的可是真的?”忠勇伯激动了。
伯夫人却很淡定:“儿子大了,就明事理了。好儿子,娘马上去找人!”
张得宝高兴的笑了……
161婚前焦虑
墨达从学院回来,准备秋闱。
一进家,就赶上妻子生孩子。
“产婆,快去叫产婆!”“赶快烧热水!”
“哎哟墨青,把道让开!”
“快快快!扶住了!”
“赶紧去炖上参汤!”
王氏是个遇事儿爱咋呼的,这又她第一个孙辈,满院子都是她的尖叫,弄得人仰马翻。
墨达神情紧张,在产房外头转悠。
墨伊手里的活也做不下去,跑过去陪着哥哥,“大哥,你别着急。”
干巴巴的安慰他,心里却在想,这日子也真是,都往一块凑,“我觉得大哥一定中举生子,双喜临门的!”
“生什么都好,赶紧生出来吧!可别这么熬着了。”墨达完全没了平日的稳重。
折腾了一整夜,到了黎明时分,墨家的长孙落了地。
洗刷干净包好了,抱出来。王氏扑上去搂抱在怀里,墨如海在旁边看着。
二人都欣喜不已,总算不像之前那样总冷着脸了。
消息传出去,送礼的就到了。
王家自不必说,连人带礼的都来了。
赵嬷嬷奉齐王殿下的指派,也来了,出手就是一把名师造金镶玉锁。
一眼,就知道相当昂贵。
墨伊也是相当的吃惊:这东西她见过,奇珍楼的,大师所出,进价都要上千两……
除此之外,还有六对金银元宝,皮货,补品,林林总总的一大堆。
把王家精心准备的,全比下去了。
赵嬷嬷还说:“家里添了孩子,肯定很热闹,大公子马上就要下场,在家住着难免分心。王爷特意让我安排了一下小院。离考场很近,东西一应俱全,也有人伺候。
大公子便搬过去吧。”
大家更是激动不已,纷纷表达着谢意。
然后,墨伊也发现了:那次宴会过后,王爷接长不短的,就让人送东西过来。
尤其是各种新鲜果子。要知道,鸡鸭鱼肉常有,而果子不常有,都是达官贵人吃的东西。这下,墨家人跟着她尝了不少鲜。
还感觉:赵嬷嬷现在跟她说话,态度特别温与恭敬,不像以前那么公事公办的了。
正热闹间,张得宝到了,呲着牙叫着恭喜,也是拉来了一车东西。
前些日子,他还真去了禁军,跟墨帆在一处。
在他的糖衣炮弹攻克之下,墨帆把他当成了好兄弟。
没事儿他就跟着墨帆回家来。
墨媛待他不远不近,说说笑笑的。他的恭维夸赞墨媛都接受,还会简单几句就把他夸上了天。
但真格的却无,连句准话都没给过……
张得宝却仍是无怨无悔的。
徐家,是洗三的时候派了徐嬷嬷来,规规矩矩的洗三礼,规规矩矩的恭喜话。
其它的,都没有。包括徐可的人影。
这么一比较,墨纹原本就忐忑的心,更加的没着落了。
紧接着,墨达信心满满的下了场。
再有三天,就是墨纹的婚礼了。
墨如海,在没舍得卖的好货里,精挑细选了两件,打算送给墨纹和女婿。新铺子生意比之前还要好,所以,他再打算再送一千两银子。
盘算好了,去跟墨伊商量,墨伊点头认可:“等咱们奇珍楼的铺子再开,恐怕就瞒不住家里和母亲了。”
“爹知道,不用担心!”
墨纹收到父亲给的私房银子,吃惊不小。
自私如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爹,女儿嫁妆也不薄了。最近家里收的礼,大伯捡着好的给女儿添上了。女儿知道您也没什么银子,自己拿着用吧。”
“爹给你,自然就拿得出。”
“妹妹也要成亲,您给她留着些吧……”
“墨伊那儿,不用操心。她自己料理得来!再者说,这些在王府,跟石子入水一样没什么意思。而你在徐家,两重婆婆,妯娌多,下人也多,处处要打点,处处都要花银子。”
这话,墨纹听着心里又别扭,加深了她心底的焦虑神。
最近,家里的几件大事,一比,就太明显了。
齐王殿下,还有张得宝……张得宝还什么都不是呢!看看他跑前跑后的。
再看看徐可……
心中的不安情绪,越来越难以压制。
到底是妹妹们的运气太好?
还是徐郞待自己太过寡淡?
实在是坐不住了,她去找了墨伊。
也没客气,直接说:“妹妹,我有点事,想请教赵嬷嬷。不知道她方不方便。”
墨伊感觉墨纹气色很不好,连忙说:“我这就让白梅去问问。”
白梅出去一趟,回来得很快:“赵嬷嬷请墨三姑娘去家里聊聊。”
还是墨伊上课的屋子,墨纹第一次来。
赵嬷嬷放下手里的账,起身相迎,“我这儿就是乱,姑娘请随便坐吧!”
“打扰嬷嬷了。这是舅舅刚拿来的橘红,入口虽苦,但喝完嗓子很舒服。”
“姑娘有心了。有什么事,请直接说吧。”
两个人坐下,赵嬷嬷就问。
墨纹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嬷嬷也不催她,自顾自的燃了香,又开始泡茶。
香烟袅袅,那味道,让墨纹身心放松了很多,“急着来见您,可又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是成亲在即,事情多,脑子乱,心中不安稳。理不清楚……”
赵嬷嬷笑了,“女子成亲,都会有这种感觉。我与丈夫,打小一起做事。知根知底不说,还是彼此看对了眼的。但成亲之前,我也紧张。还莫名对他发过脾气。”
“真的?”墨纹好奇的问。
“当然是真的。你要从父母疼爱的姑娘,变成要照顾夫君,伺候公婆,打理家事,对外交际的主妇了。将来,还要生儿育女。一天,出门进门,就变了身份,紧张那是肯定的。”
“之前,你想的是徐公子如何出色,还为自己得了这一门亲事而沾沾自喜。但现在,你要面临与他朝夕相处。会有情谊,但更多的,是要面对家长里短,以及他的脾气和挑剔。甚至还有通房妾室这些。
再者,成为婆婆手下的儿媳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两位徐夫人,口碑还不错。”
“是……”听到妾室通房,墨纹的手又攥了攥,“徐夫人,上回在太后娘娘的寿诞上见过一回。感觉着,是个知书识理,讲究体面的人。跟她打交道,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她也不会亏待。”
“徐家老夫人和徐夫人,之前我都有过接触。老夫人出身名门,嫁妆丰厚,年青时人骄傲些,上了年纪,就温和多了。她一辈子顺遂,待人自会和善。
徐夫人,光儿子就生了三个,又都挺出息。所以呢,人也自信通达。这两位,外头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你的两位嫂嫂,也都是体面人家的姑娘。这些,你倒可以放心。”
“是……”
“姑娘还有什么疑虑吗?”
墨媛不知道怎么说,也真的说不出口。
与他定亲时,感觉和他,就是彼此看中的!
可后来,怎么就有些……
怎么说呢?她自己都形容不出,又怎么问赵嬷嬷?
是自己太矫情了吗?
周围人,包括父母的婚姻,她都分析过了,自己是不会重蹈覆辙的。
得到这门亲事时的自信与骄傲,现在似乎都没了。
他成了风筝边上飘过的风,看不到,抓不着。
她长久的沉默着……
“徐公子在京城儿郎中,是相当出色的。”赵嬷嬷主动说。
“不单单是指出身和长相。更为可贵的,是他用心仕途,又肯吃苦。
姑娘,你要知道,与他身份差不多的,几乎都是京城的纨绔。生活奢靡,整天呼朋引伴的玩乐。这里头聪明些的,能依靠家族:拉拉关系,卖卖消息,帮人平平事,或者入个干股什么的。
傻些的,只知道吃喝嫖赌,玩鹰纵马。所以,徐可,无论哪方面都是最出色的后生!”
听赵嬷嬷这条说,墨纹带了轻轻笑意。
“墨纹,我下面的话,如果不入你耳,听过就罢。反正这样话,除了天地,就你知我知。”
墨纹又攥紧了手,“嬷嬷请讲……”
162红烛空守
赵嬷嬷非常认真。
“若按我来看:不管徐可是否如现在这般出息,对于他来说,娶个合适的妻子,非常非常重要。”
墨纹眨着两眼,没太明白。
“两位徐大人,官职不低,但要想踏实稳固。不说要当清官吧,但手脚也得干净些。那徐家哪有现在的日子?于是,娶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徐老夫人有丰厚的嫁妆。而徐夫人嫁的是长子,对她家世身份要求会更高些。
到了徐可这一代。家里的财产和机缘,基本上都会偏重他的长兄。所以他长兄,娶的是清流家的女儿,名声好,嫁妆可以忽略。而他二哥娶的妻子,嫁妆就要丰厚的多。
这样,将来分了家,日子能好过。
如果我是徐夫人,以徐可的品貌……不说别人,文芳县主你也看到了,虽然样貌才情均不如你,但她更合适当徐可的妻子。”
“赵嬷嬷……”墨纹心里激动,不明白为什么赵嬷嬷这么不看好自己,脸都红了。
“墨纹姑娘。”赵嬷嬷打断了她:“你是很出色,但并没有出色到:徐可甘愿放弃将来安稳富足的日子,和权柄的助力,来娶你的地步。你们俩又没幼时情谊。”
墨纹不由有些羞恼,“可是,这桩婚事,确实是他愿意的。之前,我与他话都没说过!”
赵嬷嬷点头:“那你就更要想想,这里有没有深层的原因。”
“那会是什么?”
“不知道。如果你也不知道,那么,就要防范。”
“怎么讲?”
“要防范有可能给你的伤害,争取自己的最大的利益。千万不要一头扎进情爱里。也不要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过重。以防万一遇到意外而患得患失,那会让你的行为不受控制。最后失了体面,引得他和公婆的厌弃。”
墨纹感觉自己都要窒息了,“赵嬷嬷,那您说说:如果
您是徐可,娶我,是图什么?”
赵嬷嬷眼睛里没什么温度,“您的相貌气质拿得出手,使这门亲事能名正言顺。娶你,我想做什么……你妨碍不到我。”
“妨碍不到……”墨纹喃喃,“定亲时的墨家,势弱财稀,我身后无助力,确实无法妨碍他。可是,他要干什么?为什么会怕我妨碍?他能干什么?”
赵嬷嬷摇摇头。
“可墨伊呢?”墨纹激动起来:“我比墨伊不是强得多?她能嫁齐王殿下,我为什么就配不上徐可?”墨纹心中不服,问了出来。
“我们是在谈您的事,与墨伊无关。况且,墨伊也非您所认为的那样。如果您看不明白,那么,在徐家,会举步为艰的。”
“对不住赵嬷嬷,我口不择言了……”
“嗯。所以我说:收敛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那,我该怎么办?”
“依我看,做两位徐夫人认可的媳妇最重要。懂事,守礼,自立,有大局。”
这场谈话,并没有让墨纹找到答案,但却消除了她的焦虑,并引激发了斗志。
我就不信!
我一定能得到徐可的看重。
我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这段日子,墨伊在小范围内弄了个作坊,由云娘,香枝,还有云娘的丫头组成。
她去找了姜师傅谈,也弄明白了很多。
但她没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
这种东西,也没太奇特的,人家知道了,就没先机了。
这会儿,她拿着六个荷包去找墨纹。
“打听了一下,徐家有大小六个还未出嫁的姑娘。送姐姐六个荷包,可以送送小姑娘。不愿意送,自己留着配衣裳戴也可以。”
墨纹拿过来看,还挺稀罕的,“这跟你上次戴的荷包,是同样的吧?”
“是。上回戴出去,发现挺讨姑娘们喜欢的。”
“那我就留着了!”
成亲的前一天,墨达中了举。
最近高兴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墨达郁闷的发现,他没得着众星捧月的拥戴。
这天,天还没亮,墨纹便开始梳洗打扮。
王氏在屋里,眼睛哭得像是桃子。
就连墨如海,也沉默不语。
两个人,没有丝毫喜气。
倒是别人都欢欢乐乐的。
最高兴属墨青了,她已经在合计今天能收到多少喜钱了。
墨如山扫视着眼前的盛况,相比他嫁两个女儿时,真可谓天壤之别了!
墨家,总算是混出点人模样来。
墨纹绞面梳头,化妆,上首饰,最后穿上大红嫁衣。打扮好了,引得新房里的妇女们,不断的惊呼。
“太好看了,真是多少年都未见过这么漂亮的新嫁娘了!”
真是芙蓉如面,点漆似目,大红嫁衣,更显得她美艳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