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难攀by又见桃花鱼
又见桃花鱼  发于:2025年06月27日

关灯
护眼

这儿成我的了?!
墨伊想问,却没敢,怕赵嬷嬷以为她是个疯的!
不过……她没听错。
赵嬷嬷也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这样说了……墨伊迅速转着脑子。
“嬷嬷的意思,是这奇珍楼划到我名下,将来我带进王府,产业可以由暗转明……”
“这只是部分原因。”
“可是,谁会相信我有这么个铺子啊?”
“这又不是向别人证明用的。您名下有产,可以自行支配。将来有了儿女,也可以直接传承。与自己的一样。”
“产业归我,还由我来管?”墨伊发现自己很有些无耻的天分,遇到这样的事,怎么脸不红心不跳的,还有些跃跃欲试?
“当然希望您自己能管起来!王爷的产业不少,我们各司其职。而且,事情会越来越多的。能干的人,当然也越多越好。”
“那赵掌柜呢?”
“家弟心里,早有个梦想,您能把这个担子担起来,他就要去逐梦了。”赵嬷嬷苦笑。
“梦想?”
“是啊,一会儿让他自己跟您说吧!王爷知道墨家的窘境,所以提前吩咐过。是我想着,您既然喜欢这行,不如就把奇珍楼给您。好歹做过,上手快。”
“可我做的小生意,跟这个可没法啊……”墨伊四周看看:“都不知道这样的店铺,是怎么运转的。”
“可以学嘛,也没那么急……”
“赵嬷嬷,我得冷静冷静……”墨伊站起来,在屋子里转着圈儿。
她从来不是个爱做梦的人,相信什么事都要自己用心。
可现在,怎么处处都跟梦似的?
“赵嬷嬷,我还真不敢一口应下来……万一做得不好,辜负了王爷的心意,那真是无脸见人了。要不,我先跟着赵掌柜看看?”
“当然可以!
”赵嬷嬷拉了一下旁边的绳子。
不一会儿,赵掌柜进来了,笑呵呵的,“怎么样墨姑娘?惊喜吧?”
“惊喜。”墨伊没什么情绪的坐下了。
赵掌柜比她还感慨:“当初见到您父女二人时,又怎么会想到,能有这么一天?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哪!”
“赵掌柜,我却更好奇:究竟什么梦想,能让您这么高兴的放弃这儿。按我来说,整天呆在这儿,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哪舍得出去呢?”
赵掌柜一幅: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的表情。
起身,从旁边柜里拿出一堆东西。
放大桌子上,然后展开其中一张,墨伊凑过去看。
赵嬷嬷坐着喝茶,不理他们。
这一张大纸,是张舆图。
“舆图?”墨伊一看,眼睛就直了,“天哪,这做的也太……”都无法形容了。
“这么大,这么大……”上面,细细的画着山川河流,道路、州境,一座座城池,大小湖泊。极细的笔,标注着山名,河名,城镇名……
“漂亮吧?这可是江文祥大师,丈量了数十年,才画出来的!当然了,这是个描本!”
“以前看到的,哪有这么生动?也没这么大……这都画到哪儿去了?整个天下吗?”
赵掌柜嘿嘿一笑,“有意思吧?这……”他指着描出来的一条红线,“就是从京城出发,去往云南的路线……”手指着京城,“出南门,往卢沟桥,然后到真定府,再向南……”他口若悬河的讲着,如何过黄河,翻秦岭,过长江。
最后,到达彩云之南。
“小时候,在赵家军里呆过几年,这一片……”他比划着,“都走遍了。可是每到这儿……就又往回折返了。始终未能再进一步,心中遗憾哪。
后来,留在京中,为王爷打理产业。日子虽辛苦,但也很有成效。我们……有茶楼,酒楼,银楼,买地盖铺子。后来,其它的产业,慢慢有人能顶上了。我放了权,看他们做的也都不错。
只有这儿……也不说旁人完全不成,只是有些放不下。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年纪渐大。只怕再过两年,身体老迈,无法再爬山涉水。雄心壮志,也在整日数银子中,消耗殆尽了……
还好,墨姑娘您出现了!别说您,就是我,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啊!沉寂已久的心愿,它又活过来了!”
赵嬷嬷瞪他一眼。
墨伊却咯咯的笑了:“赵掌柜,您又开始了!”
“好了,别煽情了。快坐下。刚才墨姑娘说,她心里没底,你得总结一套让她尽快的熟悉的方法。”
“墨姑娘,把您自己的小摊子支应起来,就等于走了一遍流程。虽然不尽相同,但生意嘛,总有生意经的。再大的买卖,无非也是进货,卖货,算账的细化。与您那个小铺子是一样的。这……”他转身拿起几个册子。
“这是铺子的经营流程。这是账薄的式样。这是进、出、存货账。您先看看,脑子里有了印象,再跟着实际操作。以您的聪明才智!立马就明白了。”
“接下来,就是客户和各方面的关系,这个确实是比较考验功底的。了解京城的大需求,掌握客户的喜好以及他们的财力。不过,以上次咱们俩合作的情况来看,您也是很有天赋的!再有,就是店里日常……无非就这些,很容易的!”
被赵掌柜忽悠了多半天的墨伊,抱着一堆东西回家,这下,可要玩大发了……
147上来就花
这么大的事……
墨伊决定先不跟家里说。
最近好事太多了,让人担心的多……
反正,什么时候成亲还都没定呢,当嫁妆的事,也暴露不出来。
回头我再中父亲和大伯说,等秋天,哥哥考完,姐姐嫁完,再说我的事。
往后拖拖……
进家,直接回屋。墨媛在她门外头晃悠着等呢,“伊伊,你今天干嘛去了……咦,怎么一脸严肃?”
“赵嬷嬷交给我件事,我得仔细的想想。”
“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墨媛发现自己也会这一套。
“看账本。”墨伊完全知道如何拿捏墨媛。
果然,墨媛眼里的光顿时暗了,“哦。那你慢慢看吧。有别的事再招呼我啊!”
墨伊笑笑,回了屋。
她现在住的宽敞了,赵嬷嬷给她的丫头,总会有一个跟在身边。
今天跟着的是绿意。
进了屋,香叶迎上来:“姑娘回来啦!?绿意姐姐,姑娘的燕窝已经炖好了!”
香叶从赵嬷嬷那里学了规矩,回来就教香枝。
现在姐妹俩,煮个糖水,蒸个燕窝的都会。
“给姑娘端上来吧!”绿意很温和。
对于赵嬷嬷这几个丫头,墨伊真是无比满意。从她们脸上,丝毫看不到对自己不敬的表情。甚至她们对香枝和香叶,都很好。
要知道,以前这几个丫头的吃穿,比自己都要强呢。
洗完手换完衣裳,燕窝温度正好。
其实,墨伊不爱吃这个,每次都是放温度合适了,然后一口闷掉。
今天的闷完了……才想起来去看绿意。
果然,绿意一脸责怪的表情。
墨伊讪笑:“有些吃不大习惯,还没有枣茶喝着舒服呢……”
“姑娘,燕窝是美肤养颜的上品。您以为那些好看的大家闺秀,都是天生丽质吗?错啦!她们都是精细养出来的。不能风吹日晒,不能干活让手粗糙,还要抹上好的油脂。尤其不能用那些低档香粉……要多吃燕窝银耳!赵嬷嬷特意嘱咐着让您每天吃的!”
“可我看赵家姑娘们,就不怕风吹日晒!”
“……”把绿意堵了一下,“哼!回头嬷嬷看到您吃东西这么没样子,打您手板!”
墨伊笑了,“在赵嬷嬷面前,我可会装了。”
“姑娘!”绿意跺脚,她怎么净说大实话?
香叶说:“绿意姐姐,我们姑娘现在活泼多了!”
“唉!”绿意摇头叹息。
墨伊坐下,打开账本,细细的研究起来。
以前,她也有账,但不会这么记。这个嘛,恐怕连母亲都不会。
她的记账方法,是自己想出来的,很简单。
本来就是小本生意,进的料,价格多少爹爹都不记得了……
所以,有时是靠蒙,有时是通过手里的银子,估摸着赚了多少。
小摊子嘛,短时间内倒也还行。
如果东西再多,金额再大,那样记就不准确了。
这大概就是小作坊和大铺子的区别吧?
赵掌柜他们弄的这套……记账记起来麻烦,但只认真记完整,看:这有多少存货,多少现银,每月赚了多少,一目了然!
这是上个月的账……赵掌柜说是真实的……
嘿嘿,这是真不拿我当外人哪……这都给看!
……货的细账,品种,描述,进价,合计。
还有总账……“管库的签字,管事签字……”
库房十天一小盘,一月一大盘。银子的存放……
这是上月的收益账……
卖了……嗬,这么多?!
这是进货价?差价啊,她算算……啧啧……真是赚哪!
看得混身直冒火!
接下来是税金,费用……啧,也难怪赵掌柜上回说,这开店的费用也真是不少!
光店里人的月钱和提成,就是不小的一笔,店里的伙计都不少挣。
宋家福他们可赚不了这么多,差远了。
到底是大店哪。
宋家福……
将来我若接过来,总不能像赵掌柜那样,亲自接待客人。将来再成了亲,要照顾王爷,还有
家里一摊子事。恐怕都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来。只能月底看账本……
那赵掌柜这个角色……宋家福来?
又想了想,够呛,宋家福可没赵掌柜的气度。差远了!
她眼睛转呀转的,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明天去铺子里一趟,看看宋家兴能不能把那一摊子撑起来。
要是行,就把宋家福叫奇珍楼!
人伴贤良品自高嘛!让他熏陶熏陶……
哎呀,人家会不会想:我还没接手呢,就要安插自己人?
……可说是给我了,
那我,当然就可以安排人……了吧?
别急别急!
她收了收心,又接着看。
一遍一遍的,然后把自己的小铺子代入进去,然后发现,只要笔笔记清楚,结账就清晰又准确!
第二天,先让马车去了自己的小铺子。
宋家哥俩都在,看她来了,“姑娘!”笑得挺甜。
“来瞧瞧,怎么样?”
“生意挺好的。您放心吧。”
“家福,你过来。”墨伊低声问:“你觉得家兴自己在这盯着,能行吗?”
“姑娘,您的意思是……”
“如果我有别的事让你去做,他一个人在这儿能行不?”
宋家福挠挠头:“以前没想过,要不,我们俩说说这事儿?”
“成。这些日子,你们俩多聊聊,倒也没那么急,不过,也得准备起来了。”
“是。”宋家福心里有点小激动,不知道姑娘让他去什么呢?
从这天起,墨伊就开始每日往返奇珍楼了。
她的手工,也从赵嬷嬷家挪到了奇珍楼三楼。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只是,现在的她,与过去又不同了。
过去,一块料,她且摩挲呢,手指都出了薄茧。
横着想完竖着想……
而现在,一入手,一上眼,脑子里就有了。画起来极快,父亲带回来的东西,已经收拾完了。
赵掌柜随手拿起来看,摸着下巴想,最后终于点头:“佩服啊!姑娘这一手,我可做不到!”
“唯手熟尔!”墨伊挺淡定,“您给的账本账册,我都已经看会了。等跟着月底盘库,再跟着账房出账。就都明白了!”
“这么厉害?!”赵掌柜故意的夸张。
墨伊却认真的说:“这个其实很简单的,都是章法,严格照做就是。难的,还是您所说的:人情世故。怎么能吸引并留住客人,让他们愉快的掏银子。
怎么样鉴别容易出手的好货,减少库存积压,少占用银子。这个,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弄明白的。您哪,太重要了,我感觉着……您一时半会儿的走不了!”
没听到最后一句之前,赵掌柜的还挺得意。
等听完了,他掩面苦笑:“墨姑娘啊!您别不能这样……”
墨伊和绿意都笑起来。
“墨姑娘,您这块小生意,确实有一定的特色。不如,在店里弄一处来卖吧?这样,各式各样的客人都能进店。”
墨伊想想:“好是好。只是,这些东西有些廉价,会不会把店的档次拉下来?”
“呵,当初是谁说,人家要什么,我家都有,就成了最好的店?”
墨伊嘿嘿的笑了一下,突然想起来,“外头,楼旁边的小间,就是咱们跟闻香阁中间的那间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扩建时留的,地是咱们的。当时的工匠说,要按那个面积盖。工艺上复杂,难建不说,造价也要加不少。
我合计着,建大那些,银子也不会多赚多少。就舍了那一块。盖了个小杂间,一些用不着的家具杂物的,扔里面了。”
“寸土寸金哪!不如把那里重新修建一下,盖一间房。与一楼大厅中间打个门。然后专门卖这些,就一举两得了。”
“这主意不错!”赵掌柜点头肯定:“好,我马上叫工匠来,让他们合计一下!”
“等等!”
“怎么了?”
墨伊有些为难:“真要做啊……那回头,您跟王爷说,这是您的主意好不好?别我一来,什么都没干呢,上来就花银子!”
赵掌柜哈哈大笑,走了……
“这算答应了么?”墨伊看着他背影……
148观荷虽好
转天,墨伊来的时候。
赵掌柜和两个工匠,已经在楼下了。
伙计打开了门,小屋里面都是杂物,尘土都老厚的。
工匠里外看看,表示翻盖很容易。如果能借闻香阁的墙,那就更简单了:把前后墙砌起来,垒几个跺子,再加个顶就行了。
几天房子就能起来了。十天,保证都收拾好了。
赵掌柜听完,问墨伊有什么想法。
墨伊摇头,“盖房子,一点概念都没有。只希望能亮堂些,漂亮些。”
倒是赵掌柜,不是白给的:地基,雨水,牢固程度,对两个房子的影响等等,问了好多问题。
晚上,赵掌柜就请了闻香阁的老板,一顿大酒下去,又许了好处,那老板同意用他家的墙。准备了几天工料,就开工了。
这天,赵掌柜正站那儿,跟工匠比划呢,一辆低调又奢华的马车正打铺子前头路过。
车后,跟着赵左和赵右。
突然赵左叫:“爷,奇珍楼那儿……我舅舅搞什么呢?”
“停车!”李倞掀开帘子看。
是啊,乱糟糟的在搞什么?
突然想起来:墨伊已经在奇珍楼了吧,这是……在旁边盖房子?
人就下了马车。
缓步进店,伙计连忙上来行礼。
“本王就随便看看,你们忙自己的吧!”他沉声说。
确实有点好奇,走到近前,讲究的鞋子踩着一地的泥水。
果然是盖小屋,这是墨伊的主意?
呵呵,一来就折腾?
看完,直接上了楼。
大开间里,赵掌柜指着纸,正跟墨伊说:“原打算挂灯的位置不行,没法搭架子。只能往前一点。”
墨伊想想:“要不然,做两个小一些的?后头再做一个,不能居中,那就对称。您看,在这儿和这儿……”
“也行……”赵掌柜看完,点头。
李倞慢悠悠的到了门口,绿意首先看到了他,“王爷!”
墨伊坐在大桌子一头,面前是一堆的纸。赵掌柜坐在她对面,两个人正讨论。
听绿意叫,转头一看,“王爷来了?”都站了起身。
墨伊心里有些打鼓,也没问赵掌柜,他是怎么跟王爷说的。
“打此路过,看着热闹就来问问,这是要盖小房子?”李倞走过来,往桌上看。
墨伊连忙让开自己的位置。
赵掌柜回:“回王爷的话,原来那儿是个小杂间。现在想收拾出来。您知道墨姑娘开了个小铺子,属下瞧着东西有点意思,想在那儿再开一摊。”
“这样啊……”
“王爷,您喝杯茶吧!”墨伊看绿意倒了茶,连忙过去端。
“好。”李倞坐在墨伊刚才的位置上,低头看着桌子上的乱七八糟。
“王爷,您跟墨姑娘说会儿话,属下还得下去嘱咐几句。”
“去吧。”李倞一点头,赵掌柜就一溜烟的走了。
绿意也悄悄的退到厅外。
“王爷……”
“坐吧!”
墨伊坐下,两个人又是固有的沉默。
“这些日子,一直想见见您的。”墨伊的压力大,所以她先说。
“有事?”李倞从桌上抬眼,扫了她一下。
“王爷……您可是把这么大的家业给了墨伊啊!这难道不是大事?”
李倞一笑,“还应付的过来吗?”
“刚刚开始,还不好说呢。”
“那你都做什么了?”
“看了各种账册,也都看明白了。只是还没到月底,没能跟着盘库和账房结算。最喜欢呆在库房里看东西,赵掌柜给我讲了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
“嗯,喜欢这里吧?”
“喜欢。王爷,您真要把这儿给我吗?”墨伊出神的看着李倞。
“还不相信?”
“谁遇到这样的事,也不敢轻易相信呀!”墨伊少见的娇俏。
她红着脸,眼睛微弯,半掩住漆黑的眼珠,神态轻松自然,还有些脱离压力后的俏皮。
李倞突然发现……她,竟然长得很好看。
这种神态,也很让人舒服。
感觉嗓子有些发紧,嗽了一下,又问:“奇珍楼很大,尤
其二楼贵宾厅,还很空旷,为什么要单独开一间呢?东西很多么?”
“东西不算多,也占不了多大地儿。只是……有点小而杂,比起铺子里的东西,显得廉价。如果放在大厅,担心拉低了原有货物的档次。二楼呢,是贵客来的地方,一般人不会请上去。所以也不行。
而且,面向的,基本上是妇人和姑娘。有个单独的地方让她们逛,也会方便些。那小屋子大街上也有门,那些担心奇珍楼门槛高的,可以无顾忌的直接进小屋子。然后,还可以从旁门进到大厅,反着也行。这样,两边客户都多……”
李倞看她叭叭的说得非常认真,点头:“想得挺周全。”
“谢王爷夸!”墨伊又咪眼笑。
“哦,盖那小屋,赵掌柜跟旁边的闻香阁老板商量了,借了它家一面墙。盖起来简单。只是因为用的材料都比较好,花了近四百两银子呢。”
李倞不以为意:“打算什么时候开张?”
“恐怕还要等段时间。光卖手里的这些,感觉欠缺。要想做得有特色,且得合计呢!”
“你高兴就好。”李倞喝了口茶。
“王爷……有件事,想问您一下。”
李倞心想:她又有事!
“是这样的,原来给我卖货的小伙计叫宋家福的,一家子跟着我家爹爹,人还算机灵。能把他叫过来,跟着赵掌柜学学吗?”
“这事你自己安排就行。”
“有点担心:没来两天,又是盖房子,又是卖自己的货品。现在,还要进人……”墨伊缩缩脖子。“有时候,这个尺度,还掌握不好。还没跟家里人说这事呢,所以没人商量。”
看她的小模样,李倞又笑了:“为什么还没跟家里人说?”
“这可不是小事,得谨慎些。”
“你能这么谨慎,还是值得表扬的。但你要记住,这店给了你,你就能做主。做事要有理,待人要有礼,但气势不能低。
有时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分析别人。一时这样一时那样的人也很多。你压不住,想不到,没能力,给不了别人希望。单靠着忠心,会很难,也不会长久。”
“墨伊明白!“王爷……”
“嗯?”
“赵掌柜说他要走的事……不会马上就走吧?”
“放心!即使去,至少也要准备近一年的时间。并不是一个人背着包就上路的。肯定要带一队人马。还要事先把沿途的大事安排好。甚至要带不少东西去。没那么简单的……你放心吧!”
“那就好。”墨伊放了心,人的状态也松弛了些。
李倞语气里带了些温柔:“事情总是忙不完的,喜欢就多做。累了就休息。自己掌控,别太焦急。”
“是。”
“哦,对了,六月中,在长寿山脚下的荷花湖。太后娘娘在那里办寿辰,京城不少人家都会去。本王在那边也有庄子,你若想去玩两天,或者想带姐妹同去,事先报过来。”
“是。”墨伊兴致并不高。她忙着呢……观荷虽好,不如赚银子。
“其实,是有个人……”李倞脑海里出现那小人儿的喋喋不休:
:叔,您怎么不让我看看就把婶儿给定了?
:她好看吗?
:她聪明吗?
:听说她出身很低的,不会是个爱慕虚荣的吧?
:侄儿一直想替您看看她,但看不着。
:叔,侄儿要是相不中她怎么办?那您可别娶她回来好不好,否则……
“否则怎样?”李倞不由笑着问出口。
“王爷,您说啥……”
149富人生活
太后娘娘的七十寿诞宴,墨伊还是得去。
原本一头扎在“宏伟事业”的她,对这个高规格的寿宴,并没多大热情。
还是赵嬷嬷说:将来,这样的场合,是她以后会经常参加的。
现在还没出嫁,没身份,谁都不认识,也不需要应酬。可以先去旁观,体会一下。
另外,还可以去看看那些夫人和姑娘们,都穿戴了什么,为新铺子开思路。
最后一句,令墨伊情绪高涨。
那小铺子已经盖好了,也打扫干净了。只是没想好怎么做,所以还没开始布置。
脑子有了点想法,但要实施起来得有过程,这回去看看那些贵妇贵女,真没准就有了更好的思路呢!
她要是去,就想带着墨媛。
一个是墨媛发现她前些日子找云娘谈事了,不愿意去问云娘,便整天揪着自己问在谈什么……
再一个,一个人去太孤单了。
虽然知道赵嬷嬷也在,但她最近很忙,说不定顾不上自己,叫墨媛做个伴。
可巧,前些日子,墨纹病了一场。
起因是:五月十五是墨纹生辰。结果呢,徐家仍是徐嬷嬷来的,送了礼,还指着其中一件钗,“这是我们公子祝贺姑娘您生辰的!”
墨纹安稳大方的收下,打发走了徐嬷嬷。没理会眉开眼笑的母亲,回了自己屋,把钗拿在手上看了半天:是京城著名首饰楼的出品。也应该不便宜……
但怎么感觉着:这东西就是给了手下人银子,打发他去首饰楼,照着价儿买的?
没有丝毫色彩。不像是他带着对自己的心意选的,根本没考虑过适合不适合自己。
就像在走过场……
他不是看中自己的吗?
怎么就感觉到这份:客气而疏离呢?
明明人就在京城的,为什么不能来一趟?
墨家最近,有了这么多的喜事,却始终看不到这位未婚姑爷!
礼数挑不出来……只要有事,徐嬷嬷就会带着礼过来,一脸笑意,表现得无可厚非。
可是,该来的人,明明就是他呀!
从年前,墨纹就一直不痛快,着了两场急,生了不少气。再加上对徐可隐约的失望。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终于,让她病了一场。
挺重的,好几天都没下地。
喝了半个月的药,人都瘦了一圈儿。
开始是王氏大惊小怪,后来,墨如海担心上了,最后,全家人都紧张上了。
这刚好了几天……
王氏看着明显清瘦了的爱女,终于跟丈夫低了头,想让他跟墨伊说,这次带上墨纹。
“让她见见世面,散散心。”
墨如海只得去跟墨伊说,墨伊倒是答应得挺痛快。
红颜最知道去这样的场合,应该穿戴什么,用什么。
列出单子,让几个姑娘分头准备。
这天,白梅来了,“王府别院,给姑娘们准备好了。王爷说,姑娘们想多住几天,也使得。”
“王爷去吗?”墨伊小心的问。
没有家长在,肯定不能孤男寡女的住在一个院子里。
“王爷会去给太后娘娘贺寿,但不在别院住。王府的侧妃娘娘们也都不去,就姑娘三人和赵嬷嬷住。”
墨伊听了心下一松。
“再有,姑娘与王爷尚未成亲。所以,这回您可能到不了内殿去。太后娘娘那里,也许会召您过去见见。也许不会!
嬷嬷为姑娘准备了一件礼物,如果太后娘娘见您,您就呈上去。嬷嬷还说,也给另外两个墨姑娘准备了一份。同样,如果太后娘娘见你们,就呈上去。如果不见便罢了。”
墨纹和墨媛听了,心想:可能不放心自己准备的礼物妥不妥当。
于是都表示了感谢。
白梅又说:“红颜姐姐的单子里提示了,鞋子要多带两双,万一遇到雨,别湿了没得换。最好是厚底鞋的,若在湖边走,有石子路的。纸伞是一定要带的,否则回来就晒黑了。
扇子,还有姑娘家用的。路上的吃喝,防暑的清凉油带上些。别的就按姑娘们自己的习惯准备吧!”
“记得衣裳:不要穿红穿白。其它的……嬷嬷都教过,白梅就不用多说了。”
到了日子,赵嬷嬷没来接,只派了两辆车和护卫。
墨家哥仨,肯定又细细的嘱咐了一遍:千万别冲撞贵人,哪怕让人说傻呢,也别去抖机灵!走路小心别掉湖里。吃东西小心,别弄脏衣裳。别跟人争执……等等说了一堆。
王氏还特意嘱咐墨伊和墨媛:要照顾姐姐,她病刚好。路上要热,就歇会儿再走!”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