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青坐在地上没动。余光看见小松跑得没影儿了,才慢慢地理了一下羃篱。
刚才情急出手,险些露了马脚。这群人来意不善,谁知意欲何为?但只要是权贵手下,便不能在长安杀伤普通百姓,否则案呈大理寺,谁也脱不了身。
她要做的,便是扮演一个普通的围观妇人,顶多挨几句打骂,让对方泄了愤,便能脱身。
果然,她又被提着领子,像拖麻袋一般拽了起来,双脚离地。
群青卸了全身的力,身形看上去好不柔弱。
“怎么还遮着面?”那府兵打量她两眼,不怀好意道,“让我瞧瞧你的脸,若是好看,就让我亲一下,若是不幸生得丑,就给你两巴掌,你看如何?”
说着,竟动手来掀群青的羃篱。
他的手还没碰到白纱,一道急促的声音从背后横插进来:“狂素,你去护着娘子离开!”
陆华亭的声音不大,听在耳中却分外清晰,群青浑身血液冲向了头顶。
他说什么?
你去、护着、娘子、离开。
话中忧虑、袒护、关切的情愫分明,令群青都晃了一下神,仿佛她是他什么很重要的人。随即满头是血的狂素一个鹞子翻身,从空里扑下来,蹬在那个抓着她的护军脸上。
群青哪里还装得下去,一脚踹开一个最近的护军,拔腿就跑。
“这女人与姓陆的是一伙的,别叫她骗了!追!”
“方才掷暗器也是她!休叫她脱身去报信!”
群青闭了闭眼。
在狂奔当中,她在心中手刃陆华亭百次。他是故意的……
这些人打斗,原本不干她的事,他却非要拖她下水,是想逼她动手,将一部分追兵引给她。
逼到绝境,群青哪有藏拙的余地。袖中仅剩的三枚石子都射光了,摸到什么,什么便是武器。
可遇上几个人高马大的武士,她力气吃亏,只能将人踢开一段,不能将人踢倒,亦是独木难支。
身后追兵如鬼魅一般,抓住她飘起的裙带与羃篱,将她朝后拽倒。随后有人飞扑在她的身上,替她阻隔了落下来的攻击。
群青趴在地上,铁锈味笼罩了她。狂素护在她身上,近卫用棍棒敲打狂素的脑袋。狂素两眼血红,护着她不放,见她仰头,便用一双稚童般的眼睛看着她,好心安慰:“长史说,我,先死。你,没事。”
群青冷眼数着,打到第十下的时候,她猛地拔出狂素腰上的配刀,刀携劲力,贯穿了那人的胸膛。
那府兵直挺挺地倒下去。狂素头上的血顺着鬓角流下来,已经几乎没什么意识。
群青推开他,向陆华亭看了看。调开了狂素,陆华亭被摔在折倒的摊位里,对方手中凶光一闪,露出一把银亮的短刀,刀尖朝下,陆华亭只能拿手握住刀刃,两相抗衡。
打斗之中,人不能倒。倒了便离死不远了。
群青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耳边似乎有许多声音。她试图冷静地权衡,但远处的局势已然失控。
这群黑衣的府兵,比那市井泼皮还要凶神恶煞,打砸掀翻了数个摊位,仿佛没看见那几个摊主滚在了地上,不住地央求。
群青颈上青筋浮起,嘴唇抿了又抿,忽地放声:“吹骨哨!”
她的声音凄厉,传得极远。回应她的是更为尖利的哨声,一声,声声。
那代买点心的孩子,还有一些妇人,拿起脖子上挂着的骨哨,放在唇边吹响。
那哨声如哀鸣,像道道穿云箭,划破天穹。
府兵们不知发生何事,有些慌乱地停下,看向四周。
随后,他们发现那些先前逆来顺受的百姓,好像一瞬间变了个模样:
二楼百姓怒视他们的一双双眼,冷得像冰凌一般,那菱心记的老板娘,铁青着脸,将一桶水从二楼朝着他们泼下来,水龙倾泻,四面鼓声咚咚地响起来。
原来西市二楼的每个折角栏杆处,都放置一面牛皮鼓,鼓声由近及远,就像传递讯息一般。
那些人显然未曾料想到这阵仗,面面相觑,不免神色紧张,聚成一个小圈。
随后,自四面的楼上、两端的官道,陆续跑下来了无数男丁,有的是伙计,有的是食客,有人持着衣杆,有人举着拖把,个个眼带仇恨。
领头的是个白须老者,他怒目而视,高声道:“圣人去岁颁布了新律,长安城内,官不扰民。这才一年,燕王又想做什么?当年,叫我们开门迎降,我们开了,燕王的人马还是践踏了两坊的百姓。是燕王先失信于民,莫怪百姓奋起相抗!”
便是自那时起,内城自发相约,让妇孺佩戴骨哨,以骨哨为号,如若再有类似的事情,便要联合起来反抗。
“老丈,我们、我们只是肃清内务,并未想伤人……”那领头的黑衣人显然并不知其中门道,被四面百姓的怒容震慑住,脸上有几分慌乱之色。
“想是没想,你当我们没有眼睛?你们处理自己的事,敢‘不慎’碰到了我们的妻儿,我们便敢与你们拼命!”老者说完,一呼百应。
那带头的府兵吹一声哨,见势不好,鸣鼓收金,黑衣人们如虫豸般四散而逃,无数的菜叶、鸡蛋和稻草砸在了他们身上。
西市的百姓在原地怒骂议论了一会,慢慢地,相携散去。
“长史。”狷素受惊不轻。
陆华亭方才空手接刃,血珠如珊瑚珠一样接连在空中下落,吓得狷素低头告罪,“属下失职!”
陆华亭倒是面无表情,仿佛那手不是自己的,他将扯下来的对方的衣物,顺手丢给了狷素。
“腰带拽下来了。”狷素脸上露出喜色,忙揣好了腰带,又伸颈道,“好在长史留下了证物。您手怎样,若是伤了,殿下饶不了我!”
陆华亭却换只手将狷素鼻青脸肿的脸搬起来看了看,确认他只是皮外伤,便将他一推,“去记一下哪些铺子损了。”
他单手将衣袖撕开,在手上缠了几圈。这数年打过仗,遇过山匪,见得多了,这不算什么。
殷红的血从纱布中沁出来,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前世的孟观楼,有这么疯吗?
正想着,又是个血头狼一般的人跑回面前,手上捏着一朵玉簪花,对陆华亭比划道:“我护那娘子,到河边,她摘这花,然后,不见了!”
陆华亭盯着花看了半天,难以置信道:“你怎么回事?抢点心,如今连人家摘朵花也抢。”
“没抢!”狂素用力跺脚,险些将地跺碎,才让陆华亭听明白,是跟着群青到了河边,学着她摘了一朵而已。
“你过来。”陆华亭勾手,他拿帕子将狂素脑袋上的血擦净。仔细地看了看伤口,见伤未见骨,便将帕子给他自己按着,皮笑肉不笑道,“那不叫‘不见了’,是你跟丢了。她故意把你甩掉了。都已有心情摘花,你也不用再跟,再跟,就是冒犯了。”
狂素似懂非懂,踌躇一会,憋出一句话:“但,我鱼牌,在她那。”
陆华亭吸了口气。
灵福寺香火鼎盛,人来人往。
据说群青最后便是进了这道门,身子一扭,消失在了大殿的善男信女中。
入殿门,见观世音菩萨玉身,陆华亭先躬身一礼,神色尊敬。
他的衣领已经散开破损,后颈的乌发散乱下来,一张脸却仍然唇红齿白,若非周身染血,真有几分魏晋风流,引得来往进香的娘子们频频扭头观望。
传说他做过一段时间佛门弟子,狷素二人不敢怠慢,连忙跟着躬身。
观音像下面是功德宝箱,宝箱外侧摆放着了一堆东西,全是进香者的失物,如女眷掉落的手镯、头饰之类,每隔一会儿,便有人调过头来寻。
陆华亭扫了一眼,只见一朵有些蔫的玉簪花静静放在其中。
这花和狂素拿回来的那朵几乎一样,拿一张素白的丝帕垫着,如一道美丽的哑谜。
“都是落下首饰的,谁会来寻花啊。”狷素嘶嘶地擦着伤口,“也不是绢花。”
陆华亭一滞,忽地弯腰将那丝帕拿起,丝帕下面,露出了狂素的鱼牌,还有两枚金珠。
狷素目瞪口呆,又感到一种深深的轻慢:“不是,她怎么能就这样——这样——把东西随便放在庙里呀?金珠她怎么又不要呢?”
陆华亭将鱼牌抛在狂素怀里:“技不如人,废话还多。”
还回来不是很正常吗?
点心她拿走了两盒。
此女算得明明白白,不愿欠他一分一毫,一个南楚细作,恐怕是怕极了,他真的会去宫里寻她下落。
陆华亭这般想着,将那两枚金珠,还有袖中所有的金珠尽数抛进功德宝箱内,发出铛铛的轻快声音。
“今日若非这娘子,我们真当脱不了身了。只是不知她什么来头,万一是个大宫官呢。”狷素对着菩萨像拜了拜,“长史不怕得罪人,咱们燕王府得罪的人还不够多吗?”
陆华亭坐在门槛上,一双长腿无处可放:“商铺损毁统计的怎样?你不如先担心一下燕王府的声誉吧。”
“那根本就不是我们燕王府的人,这般行事,到底还有没有王法了?”狷素愤怒。
“谁能证明?”陆华亭道。
“我和狂素都在场……我们喊了的,只是对方人多势众。”狷素气得将腰带扔在了地上,他们都是燕王府的人,证言又有什么价值。
“百姓自有眼睛,有耳朵,他们是相信你说,还是相信自己看到的。”陆华亭将那绣着府纹的腰带捡起来,拂了拂上面的灰尘,“所以啊,那娘子是宫人,岂不是件好事?我不拉她下水,日后谁来给我们作证。”
狷素张大嘴巴,半晌才道:“只是长史,你怎知道她还有后招?若是跟我们一样,也没有怎么办?”
“我不知道啊。”陆华亭看向门外的晚霞,意味不明地答,“如果没有……没有,那就可惜了。”
他原本只是想:这么重要的一张牌,埋伏在在长安城的细作们,怎可能看着她遇险,定然会来相救,细作总有细作的办法,届时牵出一串细作,也省得慢慢查验。
可惜了。他没想到,她会用这种办法脱身。
她人在宫闱,却如此清楚地知道骨哨的事,可见是对民间格外了解……也颇有感情。
陆华亭心想,宝安公主的女使,应该是生长在长安城的吧。繁花如锦的长安城。
不似他,生在凄山野水边,才会有这样冷硬的心肠。
狷素见陆华亭拎着羃篱娘子留下的丝帕,不知在想什么,想替他收起。刚一伸手,陆华亭忽地将丝帕握紧,让他摸了个空。
那柔软冰凉的触感缩起来,如攥紧一片云。陆华亭将丝帕收进自己袖中:“走。”
她看了看荷花糕,目光上移,打量着群青。
群青的衣裳和羃篱都挂破了,裙子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周身狼狈,双手交握,乖巧中透着几分忐忑。
“你……不是跟人打架抢来的吧?”揽月舔了舔嘴唇,突然感觉到了一丝愧疚。
“不是。”群青平静地说,“排队买的,真的。”
打死揽月都想不到,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那就这样吧。”揽月没有再追问第三盒的下落,“听着,现在去把自己弄干净,然后待在住所,不要来正殿。”
她说:“太子来了!”
群青看了看四周。
今夜多点起的一倍的烛火和地灯,将殿中照得蓬荜生辉,原来是因为李玹的到来。
群青对太子一点兴趣也没有,能独自待在住所,简直再好不过。
她烧了水,洗个热水澡,正好放松休息。
木桶内热水包裹着她的身体,重生以来,头一次活动筋骨,勉强脱了身,只是松弛下来,才感觉浑身都疼。
三年前的身体没有经历那么多杀伐,虽然健康,但还很脆弱。
持刀的手腕几乎已经脱力,还有手心蹭破的伤口,被热水浸着,枝枝蔓蔓的刺痛。
群青下意识地想取丝帕包一下,忽然想起自己的丝帕留在了寺中,只得竖着手掌。
陆华亭大约真的命里克她,否则如何解释,只和他说了几句话,就能被牵累到如此境地?
没想到圣临元年,燕王府如此卑微,陆华亭能被当街追着砍杀。
逼至绝境,就算是路过一只狗,也不得不当浮木抱住,这一点群青理解。
今日她之所以出手,有很大原因是为了狂素。
她不占两种人的便宜:孩子,或者傻子。因为他们的给出的心是真心,而她见过的真心太少。
假如陆华亭派出那个脑子稍微机灵点儿的暗卫,他一定不会豁命去死守她这个陌生人。这么说来,陆华亭对路人还有几分良心,没有她印象中那么不择手段。
有几分,但也不多。
群青胡乱想着,整个人沉入热水中,清洗头发,她乌黑的长发像海藻一样在水中飘荡,片刻后,她破水而出。
她的手贴住脸颊,许是水的滚烫引发了脸上发热,隔着皮肤,她仿佛摸到即将涨破土层冒出的春芽。
她面部被李郎中推移过的骨头又开始疼痛发痒,若无药物缓解,几近难捱。
幸好芳歇今日托小松送来的药包里有一包“霜寒雨露”,可以消炎止痛。
群青解开药包时,里面掉出一页纸笺。
她连纸皮都未及撕尽,便把药丸塞进口中,等清凉的滋味入腹,缓解了疼痛,才把纸笺捡起来细瞧。
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消息,所以芳歇才要追上来递给她。
纸上写道:“师父来信,他在江南流民中遇一妇人,像你阿娘,正辗转寻觅。阿姐保重。”
群青脑子中嗡地一响,拿起来读了好几遍“像你阿娘”,心狂乱地跳起来。
李郎中是阿娘的旧交,他说话向来严谨,说“像你阿娘”,便说明他遇到那人,十有八九就是朱英!
阿娘活着。
上一世她至死未曾得到的消息,冷不丁出现在面前,让她第一次有了凿破囚笼、窥见天光的感受。
她有亲人在世,家还没散。
她日后还有机会挽着阿娘逛集市,吃阿娘做的饭菜,还能睡在阿娘身旁,分享她的心事,得到爱怜的抚摸。所有不能弥补的遗憾,就忽然变成了未来的可能。
但是,李郎中说她在江南流民中。
那么远的地方,又无亲眷,群青见过城内流民的样子,心一阵一阵地揪,她不敢去想,阿娘如今是什么模样。
若能出宫,她早就动身去江南一起寻了。
水凉了,群青忘了擦干,就将衣裳穿起来。
忽然门被打开,若蝉神色慌张:“姐姐,不好了,太子殿下唤你过去!”
李玹是天黑之后摆驾清宣阁的。
案上摆好了晚膳,六道素菜,六道荤菜,插瓶的玉簪花暗香涌动,郑知意发间还有一朵盛开的,将她酡红的脸蛋衬出几分娇羞。
李玹注意到,她今日上妆了,黑黑的蚕一般的眉,红红的嘴巴。
上得有点不伦不类。
李玹身着织金圆领袍的常服,沉默地受了小良娣三轮敬酒,而后她忽地贴上来,说:“殿下,我们该圆房了吧。”
李玹杯中的酒喝不下去了,不着痕迹地推开她:“改日吧,近日事务繁忙。等你十六岁生辰过了。”
岂料郑知意一下子急了,头上的步摇激烈地碰撞:“你去年也是这般说,到底是你心力不足,还是就是不想碰我?”
李玹警告地瞧了她一眼。
郑知意糟了拒绝,想到她专程从宫外带回来的花,甚至未得一眼的垂青,如蒙大耻:“你是不是想为杨芙那贱人守身如玉?明明先嫁给你的人是我。你们背着我已经勾搭在一起了,偏我什么也不知道!”
李玹手里的酒杯在桌上重重地一磕:“宝安公主还在病中,她如何生的病,要我提醒你吗?你是良娣,撒泼也得有个限度。”
郑知意一把将花瓶推翻,清脆响声让揽月吓得不轻:“你还当我是个良娣吗?我是你明媒正娶,你承诺我阿爷好好待我,如今却翻脸不认,可见你当日根本就不喜欢我,你只是利用我。”
李玹气得面色发白,许久才开口:“在父皇宫里吃饭时,我以为你改了,原来没有。”
李玹的临幸,本是托了那顿饭的福。
宫宴上,郑知意见到了阔别很久的宸明帝与马皇后。他们套在金灿灿的朝服当中,头戴冠冕金饰,看起来模样都有些变了。
不知怎的,郑知意突然想到了群青的叮嘱,不过倒也不全是因为叮嘱。
宸明帝操劳国事,两鬓微霜,见老了许多,郑知意一看见他眼角的皱纹,真的想起了自己的阿爷,便脱口而出:“我想阿爷了。”
说完,泪珠子竟像断了线一般往下落。
郑知意的阿爷原是马匪头领,当初跟着李家起事,后来为了李家战死。
微寒时,郑家对李家有恩,而李家对郑知意这个寒门媳有愧,这点双方都很清楚。郑知意这一哭,弄得宸明帝和皇后心里很不好受。
宸明帝下令给郑良娣大加赏赐,至于鸾仪阁送来的礼物,则未看一眼。
郑知意终于不哭了,但也没有了告状的兴致。马皇后拉着她的手:“本想着这孩子进了宫会不适应,现在看来文静了很多。”
宸明帝对着郑知意道:“皇后从前不也是胆小的深闺妇人,照样做了皇后。只要人前说话不露怯便好。”
马皇后目中尴尬,但到底柔顺地一笑,叫李玹不要因为照看宝安公主,冷落了良娣。
而郑知意全然不懂这其中关窍,她只知道,李玹好几个月不见她,她说一句话,李玹便冷眼相对,不知怎么便弄得他生气了。
眼下,揽月见气氛剑拔弩张,连忙奉上盘碟,盘中粉白酥点做成半开荷花的模样,很是精巧:“殿下,良娣惦念着殿下最爱吃菱心记的荷花酥,专程为您买来,您尝一口吧。”
李玹原也不想吵架,便拿起筷子。谁知刚碰一下,那盘中的荷花酥,似乎遭遇过重创,一下子从中间碎了。
揽月大惊,李玹握紧了筷子,质问郑知意:“菱心记?你出宫了?”
“良娣没出宫,是将鱼符给了宫女,叫她出去代买的。”揽月解释。
“你是一宫主位,将自己的鱼牌随便递给宫女?宫规何如,尚仪局不曾教过你吗?”李玹怒容更甚。
郑知意眼睛睁得很大,半是惊恐,半是羞愤,眼泪一下子流出来:“李玹,你从前不是这样的!”
李玹凤目漆黑,神色陌生,半晌才轻声道:“你最好永远别在本宫面前提从前。”
“殿下恕罪。”揽月连忙跪下,“鱼牌是奴婢给的,良娣不知情……买点心、摘花,都是那个叫群青的奴婢在良娣耳边反复撺掇,良娣禁不住撺掇,才起了这些念头!”
片刻之后,群青跪在了案旁。
李玹的面上已恢复平静,他手握琉璃盏,饮酒的姿势端庄斯文,不知心中作何决断。
“点心,是奴婢去买的。”群青头发还未干,鬓发上的水珠滴到了衣服上,“奴婢刚从掖庭过来,不熟悉宫规,不知鱼符是不能借的,揽月姐姐吩咐什么,奴婢就做了什么。”
“你!”揽月急了,“说话惯会推诿!”
李玹垂眼注视着群青,没有说话,停了片刻,忽地一甩袖。
群青眼前银光一闪,杯中酒液兜头盖脸泼下来,鼻间充斥着浓郁的酒味,酒已顺着睫毛和脸颊往下滴落,丝缕凉意钻进衣裳里。
李玹泼了她一脸酒。
郑知意和揽月呆住:太子御下温文,从来不会对奴婢做出这般恶意的举动,除非让他厌恶至极。
李玹此时看群青的眼中,的确充满了嫌恶。
他不是第一次见她:当日她是如何捧高踩低,辱没宝安公主,转头讨好郑知意,他在窗外看得清清楚楚。
“良娣宫中不宁,盖因近身宫女品行不端,未能行辅佐良娣之责。”李玹极缓慢道,“本宫不和良娣计较,但这个宫女须得重罚……”
“你说什么?是我叫她去的……”郑知意不可置信,还未说完便被揽月捂住嘴,“良娣不要说话!”
而群青呢,李玹下一句话还未说完,她像被一杯酒泼显真身的妖孽,一失往日的稳重。
她忽地扑到李玹的衣摆下,抓住了他的衣袖,“奴婢错了,奴婢,求殿下别将奴婢赶出宫去。奴婢好不容易才从掖庭出来,到了清宣阁,便是想好好地侍候各位贵主……”
殿内所有的奴婢都吓坏了。
她们很了解李玹的脾性:太子动怒时,是最忌讳宫人烦缠不休,可偏生群青还在求饶,叠声地叫李玹不要赶她出去。
李玹苍白的手指扯住自己衣摆,忍着难受将它抽出来,厌烦地瞥了她一眼:“那便如你所愿,赶出宫去吧。”
一语落定,郑知意怔住了,群青安静了,还待求饶,揽月两手抓着她的衣袖,把她用力拖了出去,厉声道:“听到没有,你这蠢物,还不随我收拾了东西,别在这里碍了殿下的眼。”
群青求饶的声音一直持续到了阁子外,才渐渐消失。
这种奖惩插曲,时常发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一个普通宫女,没有贵主会记挂在心,特别是胸怀万物、意在江山的太子。
外面夜色深重,揽月松了一口气:有人背锅,良娣总算是安全了。
群青也松了一口气:她居然也能有运气这样好的一日,想要什么,就来什么。
她用手指擦了擦脸上的酒液,黑眸格外冷静。她一手抱着包袱,一手被揽月拽着,趁着二人穿过花苑之际,悄悄地把空白蜡丸丢进草丛里,回头见云雀将蜡丸叼走,才放心地向前。
恐怕收到信的安凛都会为她出宫的速度所震撼。
唯独可惜一件事,那就是太子没有早点赶她出门。眼下宫门已经落锁,即便是扫地出门,也得等第二天早上才能真正地离开。
“揽月姐姐,你要带我去哪?”群青问。
她看出这路线快到承安门了。门内有一个仄窄的马房,这个马房,是给急着第二天一早出门的内侍、宫女凑合一宿用的。
很显然,揽月连这最后的一夜,也不肯让她在住所度过。
“姐姐,我想到一件事……”群青不肯走了。
揽月像拖麻袋一样拖着她走:“我不想听。”
“我想起来,我的宫籍还押在尚宫局。宫籍上一日没有盖上驱逐印,我就是一日还是宫人,你这样对我,小心我日后翻身……”群青急急地说。
“翻身?难道你以为拖上一夜,能有转机不成?”揽月笑她的大言不惭,“我在尚宫局有熟识的宫官,我今夜便帮你盖上印,让你死了这条心!明天宫门一开,立刻给我滚蛋!”
六尚在德文、德信、崇安、崇敬四殿之内,宏伟的飞檐之下,素净的纱圆灯照着紧闭的殿门,时值深夜,女官们早就歇了。
揽月没有说谎,看起来,她的确有熟人。她与守值的宫官攀谈了两句,硬是将披着睡袍的司闱从床上叫了起来,给她开门。
司闱负责掌门管钥,宫中每把钥匙都记录在册,由她保管。司闱禁不住揽月的央求,取来钥匙进了司簿的主殿,半天,她两手空空地出来,和揽月附耳说了几句话,揽月的嗓门在夜中听得很明显:“找不到?怎么可能?”
群青袖中的指尖渗出冷汗。
司闱去寻找司簿,揽月焦躁地踱来踱去,全然想不到,在她背后,群青心里比她更加煎熬。
群青离出宫,就差这一步——押在的尚宫局的宫籍。只要盖了“逐”字的宫籍,换取符信,就可以安全出宫。
群青等了许久,久到心如落日一般沉下去,望见那披着衣裳的司簿,直直朝自己走来。
司簿手上没有拿着宫籍,只提了一盏灯笼。灯笼的白光骤然照在眼前,群青侧了侧脸,徐司簿看清了群青的脸,转向揽月:“是谁下令要把这宫女赶走?”
“太子殿下的口谕。她品行不端,让殿下发了好大火呢,请徐司簿赶紧盖上那驱逐印,不能让这样的人留在宫中。”揽月说。
“我对你有些印象,掖庭调来的?”徐司簿看向群青,“你的宫籍,并不在我这儿,掖庭还没送来。”
群青心中惊疑。揽月急道:“不能吧,这都都过了多久?王司闱刚才看见了其他掖庭宫女的宫籍,偏少了她的,她们不该在一处的吗?徐司簿可是找得不仔细?你若困了不愿动,要不我进去找找?”
徐司簿冷冷地看她:“你当六尚是你家,能让你随便地进出?”
揽月一哽:“我是给太子殿下当差——那我可去掖庭问了,倘若找不到,还得你麻烦起来一趟,谁叫这是你分内事呢?”
徐司簿提着灯,转身就走:“是谁的分内事,你去找谁。宫官下值,本就没有半夜加急的道理,天王老子来敲门我也不会开。等明日我当值的时候再来,照章办事,我自会再找一遍的。”
“你!”揽月气得跳脚,可宫中这样不愿通融的女官也不少,她掏出一枚金珠,正想撵上徐司簿,却住了脚。
缥缈如雾的喊声,群青也听见了,在喊她们二人的名字。
若蝉的声音由远及近,她提着一盏灯,上气不接下气跑来:“总算找到你们了,姐姐,殿下收回了成命,你们赶快回去!”
揽月愣在原地,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群青:还真有峰回路转,这群青难道是神机妙算不成,运气好起来,连老天都帮着她!
群青的目光黏在近在咫尺的宫门上,凉风吹着被浸湿的衣裳,她这才感到萧瑟。冷意传递到脑门,理智提醒她收回目光。
愿望落了空,说不失落是假的。但事已至此,群青只能接受。
临时起意的事,总是会漏洞百出。
她问若蝉:“回去之后呢,如何责罚?”
一着不慎,她得知道下一步面临怎样的处境。
“关、关禁闭……”若蝉见群青神色黯然,应该是吓坏了,用冰凉的手挽住她的手,“偏殿关禁闭而已,这总比赶出去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