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by三六九龄
三六九龄  发于:2025年03月16日

关灯
护眼

众考生又找出几处诗句、典故来,他都说不是。
这可惹恼了考生们,他们气愤地问:“掌柜你来说说,到底是哪个出处?”
胡掌柜:“我不信在场的学生没有一个人晓得的。”
岑稚:“他激咱们呢。”
江载雪苦苦思索:“你们倒是想想啊,‘开合’二字到底什么出处?”
沈持低声说道:“我记得哪本书上说的来着,当朝大儒王渊曾说过写八股文要‘开合首尾,经纬错综。③’?”
“掌柜的店开在州学附近,又是接待考生的,当与八股文有关吧。”他又道。
“哎呀呀,”岑稚嗟叹:“沈兄你记性真好,想来这句最贴切了……”
胡掌柜耳朵灵,他们的话被他听去,大笑:“还好,还好,幸好有人识得小店苦心,不错,我这‘开合’二字就是提醒各位小郎君名日写八股文时要冒子要放开讲究作法但不要斤斤拘泥于法,正文要横竖交叉熔经史于一炉多方位阐述冒子,结尾要合,收住……”
“我多嘴了,你们原是比我有学问的,可是你们来我这里住店,我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你们一遍……我呀希望你们这次全都高中……”
听到这样用心的提醒和祝福,有人绷不住哭了:“多谢胡掌柜,我们一定好好应试,呜呜呜……”
有第二回来应试的考生悄声嘀咕:“这掌柜的也不知从哪里捡来这么句话,每每比试之年都拿来说,赚了许多感动,也赚了许多钱财啊……”
这家客栈一年比一年出名,不光开恩科之前,平日里来住店的读书人也不少。
沈持:“……”虽然是套路,但是他觉得“开合首尾,经纬错综。”这八个字还是挺有深意的,值得细细咂摸。
至办好入住等了好一会儿。
客栈中全是考生,许多人独自赴考,沈持于是对沈煌说道:“爹,你回家吧,不用陪我了,考完我自会跟江兄他们结伴回去。”
“也好,”沈煌说道:“你考完试就呆在客栈,不要到偏僻的地方去……”他交待儿子许多话,才慢吞吞地折回。
沈持看着一晃一晃走远的牛车,胸口竟猝然闷闷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他跑过去追上沈煌:“爹,你路上当心些啊。”
等沈煌应下赶着牛车走出一段路,他又追了上去:“爹,你当差的时候谨慎些。”后来说的沈煌不想回去,要陪着他考完府试,沈持这才不追牛车了。
江、裴二人也打发家仆回去,等考完再来接。
拉拉杂杂的,转眼到了该吃哺食的时辰,他们也饿得两眼发黑,赶紧去寻摸吃的。今日来不及细细打探,看着近处一家豆汤饭小店还算整洁,就吃这家了。
他上辈子去过三次成都,每次都要吃豆汤饭,店老板会在上餐的时候附赠一碟子红油泡萝卜,辣脆爽口又下饭。听说做豆汤饭的关键是“耙豌豆”,用清水把豌豆泡软后,熬到软糯,再把一部分水分去掉,余下浓浓的带着豆沙般口感的豆汤,搭米饭做成豆汤饭,和肥肠做成豆汤肥肠……香啊!
禄县没有卖豆汤饭的,岑稚问沈持:“好吃吗?”
江载雪和裴惟也都眼神怀疑地看着他。
“好吃的很,”沈持说道:“不信试试啊。”
坐下后看了看菜单,小店只有豆汤饭和凉拌豌豆尖,他们每人各要了一碗豆汤饭,统共一盘子凉拌豌豆尖。
店小二去小店后头的菜园子里新鲜给采摘了一把豌豆尖,交给后厨师傅焯水,捞起来放凉,加入蒜泥、麻油一拌,滴两滴香醋、撒上盐,给端上来了。
四人都饿了,闻着味儿怪香的,伸筷子夹起来尝尝,豌豆尖入口清甜,嚼一口,赴考的日子好像立马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豆汤饭里有鸡丝点缀,汤汁香鲜,清淡适口,江载雪头一碗吃得快了点儿,没细品其味,又红着脸添了半份:“让你们见笑了。”
其他人:“掌柜的,麻烦再添一份。”说完,四人皆笑出声来。
回到客栈,这夜沈持放空心思让自己好好睡了一觉,不凉不热的春末夜晚,一觉酣睡到四更末。
窗外雄鸡司晨,看黄历,今日初二十八诸事皆宜,大吉大利。
沈持他们将应试用具预备齐全,整齐地码放在考篮里,去客栈厅里吃早点。
今日胡掌柜亲自招待考生们,他撸着袖子,笑盈盈地问每一位考生:“昨晚睡好了吧?吃点儿什么?”
早点有鸡蛋、卤面、米饭……,沈持要了两个鸡蛋,一碗鸡丝卤面,找张桌子坐上去。江载雪端着一碗红烧肉卤面,与他说道:“胡掌柜真细心,你看早点没有汤汤水水的。”
怕他们吃多汤水到考场上时不时去茅厕耽误时间。
“不用谢我,”江载雪的话又被胡掌柜听见了,他笑呵呵地说道:“是一年一年的考生们留下来的经验之谈。”
沈持顿了下,心想:这掌柜虽然有些生意套路,但也算是个实诚人。
胡掌柜:“多吃些,待会儿鱼跃龙门的时候有劲跳得高。”
在场的考生们听了都笑起来,多少都添了点儿吃的。
沈持他们吃饱早点,一路疾走到州学门前的空地上。此刻天光大亮,这儿已有不少人或坐或站,等侯入场。
长州府辖下有五个县,一个县大约来一二百名考生,约有六七百名。加上送考的,乌泱泱的一片。
稍等片刻,有衙役“吱——”一声打开州学的大门,喊道:“把路让开,先请各县作保的廪生入场。”
一拨廪生——当朝有举人身份的读书人,昂首迈步进入州学。
青瓦书院的学生多,因而孟度带了三位夫子过来,有徐夫子、李夫子和有程夫子,他走过来的时候扫了自家的学生们一眼,眉眼弯起笑了:考不中也没什么关系,大不了再多给书院交几年束脩是不是……
气得学生们直跺脚:孟夫子我就不信邪,这次非考上不可。
两下里眼神这么一交流,学生们忽然觉得:咦,怎么不紧张了?
取而代之的是较劲,十分想和孟夫子唱反调,他说考不中,他们就还非得考中。
作保的廪生进入州学后,衙役又出来吆喝:“我喊哪个县,哪个县的考生就排好队进来,一个县一个县来。”
“你倒是喊啊。”站久了的考生们烦躁地道。
“献县考生。”衙役扯着嗓子喊道:“禄县考生下一个,排队做准备吧。”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沈持终于挎着他的考篮走进了州学的大门。大门左边,有道通往正院的微凸的“八”字门,上面悬着“龙门”二字,等从大门进来的考生们搜检完之后,便从这里走过去,去往考场,考生们戏称“跃龙门”。
府试对考生的搜检比县试要细致的多,从人到考篮,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翻一遍,甚至两遍,确实找不到夹带文字了,才放行。
经过搜检后的考生,敞衣散发,一脸羞愤地走到旁边去整理仪容。竟还有考生抱着侥幸心理用老鼠须做笔把文章写在中衣上,伪装成花纹的样子,尽管字儿小的看不出门道,但衙役拿鼻子闻了闻——墨的味道不是汗臭味儿,判定他作弊,要交给知州大人去定罪。
“余下的还有谁夹带作弊的,自己扔了吧。”衙役不屑地说道。他们见过的作弊花样,不比考生们认的字少。
“嗖嗖——”眨眼的功夫,地上掷下各种东西,有手帕,有鞋袜,甚至还有馒头……
颇让人大开眼界。
沈持站得都眼花了,才终于轮到他。
搜检的衙役见他年纪尚小,讶道:“我们知州许大人听说你们禄县出了位神童,不会就是小郎君吧?”
沈持淡然笑道:“不敢当。”
后头有人起哄:“就是他。”
衙役停下手,一脸“终于轮到我搜检神童,运气太好了,下了差得去赌一把。”的兴奋模样:“小郎君此次必能高中。”
沈持:“借大哥吉言,谢谢了。”很想提醒他一句“衙役大哥千万远离赌博啊。”。
衙役忘记接着搜检,一摆手让他去跃龙门。
进入考场之前,一轮红日透过薄薄的云层从东方冉冉升起,江山丽,花草香。
进去考场后,去找各自的号房,也叫号舍,号房呈一圈又一圈回字形设置,每个号房都编有字号,不用数字而用《千字文》加上天干地支,比如“天字甲号”,最内一圈号数最少,是各县县试的案首之位,向外依次是甲榜考生的号房位,一圈是甲榜头名,另一圈便是甲榜第二名……总之,是按照上次县试的名次安排的。
沈持稍稍一看便找准了他的号房,上面写着“玄字辛号”,对了一下,果然,号房里面的桌子上贴有他的名字。
这号房目测仅有1.16平米,三面墙壁,里头架一木板,一坐椅,写字的时候木板当作书桌,夜里拆下来当作床板,一物两用,啧,设计还挺巧妙的。
沈持坐进去试了试,以他十周岁还差两个月的身板来说,尚能舒展开,还不算太憋屈。他看到一个长胳膊长腿的青年考生,试了几次才把自己塞进号房,坐定后,几乎不能动弹,心想:这考一场坐几个时辰下来得多难受。
看来,科举还是要趁早!
幸好当朝的府试只考两场,一正场一副场,今日考正场,考的时间长,四个半时辰,明日的副场只要三个时辰,因而只要熬过今日的正场,副场就容易多了。
“咚——”州学里的锣鼓敲响一声,考试预备开始。
这时候,长州知州许寻领着主考官,一位胡须斑白的老夫子,也不算太老,五十来岁的男子进来,还有数位州府的官吏一道与考生打照面,落座,宣读考场规矩。
而后,就是固定的流程,发放答题卷,草稿纸,以及试卷。
府试考生较多,要是主考官读题,坐在犄角旮旯的考生或许听不清楚,诸多不便,索性印发试卷,方便又公平。
拿到试卷,沈持先整体扫过一眼,一共四道题,一篇八股文,两道阐述四书五经的题,一道试帖诗。
八股文是头一道题,也是此场考试的重中之中,你想啊,阅卷官拿到考生的试卷,首先要去看考生文章做的如何,要是文章做不好,这卷子就直接弃了,谁还去看你后面的题目有没有答出花儿来呢。
成败,可谓全系在此篇八股文上,沈持细看,题目是:人莫知其子之恶。④
出自《大学》中的这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意思是说当父亲的总是看不到儿子身上的恶心,总以为自家的禾苗比别人家的壮硕。
沈持:这不就是亲爹滤镜吗?
自家的儿子最好,自家的苗儿最壮。自家的心上滚滚最靓,土豆腿一样当超模。
朱熹老夫子曾对此发言,哦不,是对此经文注释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⑤”,看,是论偏爱与护短的,这题他会。
沈持在脑海中飞快地画出滚滚圆圆的脑壳,朵朵,眼圈,嘴筒子……画好大脸ber,他笔下也有文字了,思路顺畅而下,破题、承题、起讲,一气呵成。
此篇八股文的冒子成了。
这时,其余大部分考生还在思索如何破题呢。
再给滚滚画个腰,添一双土豆腿。
好了,八股文正文成,小结成。
一个半时辰之后,沈持作完八股文,暂且搁下笔的一瞬,他深深地吐出口气。能说胸有一多半的成竹了吧。
他喝了几口水,稍稍休息。
对面的考生见沈持早早作完文章,双眉皱得像打结,似感受到了无形的压迫感,手一颤,竟想不出下一句要写什么来了。
登时惊出一身冷汗来。
听说献县又现匪患之后,县令陆沉担忧地问县丞王大虬:“王大人,二十多年前献县山匪横行的时候,祸及咱们县了吗?”
王大虬是禄县土生土长的官吏,熟知本县各种过往的事情:“当年他们抢完献县往咱们这儿来,被朝廷派来剿匪史老将军给截住了。”
陆沉听着很不安,眼下朝廷是不会派兵来剿匪的,要是山匪来禄县,治下出了乱子,他的前程可就没戏了。
他八岁开蒙,苦读三十年才考中进士,全家的荣耀都系于一人身上,想到这里,他浑身冷汗淋漓,手在衣袖中不停地颤抖:“万一他们来了就任他抢?”
王大虬深深地叹了口气:“不任凭他抢有什么办法呢。”或许他们抢几家富户就罢手离开了。
陆沉的面色越发苍白:“……不能这样,不能这样,传我的命令下去,招募守护县城的兵丁,但凡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从即日起都操练起来……”另外,得赶紧向省城求援,派兵前来剿匪。
“你派人去打听一下献县的管大人他是如何应对的。”他又嘱咐道。
沈煌听说要招募兵丁,这才去找陆沉,把帽子妖一事说了。
陆沉大惊之后愈发恐惧,他深叹一口气说道:“山匪怕是早盯上咱们县了。”“沈捕头,山匪所求,往往是财物,这些日子巡逻,多留意县中的富户、乡绅之家吧。”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财气外露的,更容易招匪。
“是,大人。”沈煌的声音不甚清晰。
连日来马不停蹄的巡逻让他的喉咙如同吞了火炭,痛到只能发出嘶哑声。
陆沉忽然又叫住他:“你既说沈小郎君猜到帽子妖与山匪有关,他有没有告诉你如何应对?”
沈煌愣住:“……回大人的话,犬子并没有多说。”
陆沉止不住哀叹:“……我糊涂了。”沈持毕竟是个才十一岁的孩童。他这是急病乱投医啊。

第33章
号房内, 沈持重新埋头答题。第二、三道题考的实质上是背诵,对他来说是最不花费时间的,连草稿都不用打, 直接在答卷上作答,节省许多时间。
最后一道试贴诗略吃力, 沈持写写改改,改改写写, 勉强写出一首还算能看的,这时他已近灵感枯竭, 有丝丝烦躁, 改不动了。
他抬头环顾周遭, 有几位通身的气度颇出挑,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腹有诗书的考生, 比他更早做完题目, 正在悠然地检查着答卷,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沈持心道:这次高手多, 不像县试那样菜鸡互啄, 他或许与甲榜无缘了。
无妨, 只要考中名次即可。
沈持对甲榜没有太多执念。
只是坑了那些押他考中的人。他在心里默念:对不住,叫你们亏钱了,押注很好,下次别押了。
沈持又仔细过了一遍答卷, 无格式错误, 无别字, 无疏漏,不出特大意外堪堪能考中。他深吸一口气,微松懈下来后, 心中忽然隐隐不安,总觉得家里要出事,他举起手,示意考官他要交卷。
离此场应试结束尚有一个多时辰。
考官觑他一眼,面无表情地命负责收卷事宜的书吏拿着名录和印尼走过去,核对名字、答卷后让他签字画押,走人。
真狂啊。
考场中不少人心想:此子莫不是把县试的运气当实力了,呵,府试能一样么,等着放榜哭去吧。
深持的同窗挚友们见他提早交卷,心下疑惑:沈兄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去办。
还真叫他们给猜中了。
沈持从州学出来,一路小跑回到客栈,匆匆去找胡掌柜:“掌柜的,你消息灵通,能否告诉我一下禄县……的动静?”
似乎不好上来就问一句“山匪有没有去禄县打劫”吧。
胡掌柜眨眨眼,显然知道他说的“动静”是什么意思,却道:“沈小郎君明日不就回去了吗?能有什么动静,无非是今儿东家长,明日西家短的。”
“沈小郎君安心应试。”
沈持说道:“还请胡掌柜告之。”
“沈小郎君,”胡掌柜拨着算盘珠子,低头看也不看他:“我是个买卖人,要打发伙计去打听……”
沈持直接拿出一两银子:“够吗?”
赴考之前,青瓦书院给每位考生发放了二两银子的盘缠,以备不时之需。
胡掌柜眼皮往下耷拉觑他手里的银子一眼,笑了:“够,够,我这就找个靠谱的伙计去给沈小郎君打听。”
到天快黑的时候,胡掌柜告诉沈持,禄县县令陆沉往长州府送了求援的信,且在县中招募临时兵丁加大巡逻,让百姓夜中闭门塞户,时刻防备山匪袭掠。
“放心吧沈小郎君,没事的。”
山匪还没来,沈持心中稍安。
县衙火急火燎地招募兵丁,告示贴出来一大早,许多男子扛着铁锹、锄头前来报名,衙门口人声鼎沸。
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鄙夷不屑地说道:“几个落草的山匪能有什么本事,咱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哎哟哟,你岁数轻不晓得,”一个年过四旬的敦实男子谈匪色变:“二十多年前马老三在献县闹腾的那会儿,秦州府来的兵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后来朝廷派兵来剿匪,三千将士带着弓箭硬是打了半个多月才把山头给踏平。”
领头的史姓大官在作战中反被下了套,险些丢命。
马老三是个悍匪啊。
“你都说是二十多年前了,马老三再凶悍,他也得服老。”说话的是名少年人,赤膊,背上斜扛着长木棍。
年长的男子摇摇头:“他们虽是匪,狡猾的很呢。”
听说那会儿匪群里有能人,会用兵,更有占着山头的地利,叫朝廷好不头疼。
沈煌巡逻一日,半夜回到家中,门口挑着风灯,沈山站在门洞里等他。
“县太爷招募兵丁,真要跟山匪打?”沈山问他。
沈煌说道:“爹,献县也是这么做的。”
沈山:“山匪真来了,打得过吗?”
“照爹的意思,该怎么办?”沈煌的嗓音跟破锣似的,又粗又哑。
“阿池小时候,我跟他讲二十年前山匪的事,说他们差一点儿到咱们县来,”沈山道:“你猜阿池怎么说?”
“阿池问我,禄县的县太爷,一定提前准备了许多金银珠宝米面粮油吧?”
“我当时呀说他说的不对,说当年的县太爷让县中的男丁严阵以待,等他们来了就要打一仗……”
“阿池说,哪里打的过,不如暂且用钱财打发走,反正朝廷军要来了。”
打不过的时候,破财消灾未必不是上策。拿钱粮先把山匪砸退再说。
沈煌舀起一瓢凉水灌下去:“他小孩子家家的,说的话哪儿能当真。”
“老二,你想想咱们县中的男丁,就算尽数出动,”沈山看着沈煌说道:“能打得过武艺高强心狠手辣的山匪吗?”
沈煌琢磨了会儿,醍醐灌顶般地自语道:“阿池说的对,哪里能打得过呢,想要保住县中,只能乖乖给山匪钱粮……”
“山匪凶狠杀人不眨眼啊。”沈山唉声叹气。
万一打不过再惹怒了山匪,杀人不眨眼的他们再肆意报复,在禄县大开杀戒……沈煌不敢想。
当年马老三在献县残暴得令人发指,至今提起来还能让人在六月天里浑身发凉到牙齿打颤。
沈煌连夜去找县丞王大虬:“大人,不如召集县中富户,或是让每家每户拿些钱财预备下,万一山匪来了,咱们好打发他们走。”
“山匪未至先准备钱粮给他们?”王大虬好像听到了玩笑一般:“沈捕头,你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法子的?”
县中百姓谁肯干。
太荒唐了。
沈煌无奈,只得又去找陆沉:“大人,就算咱们招募上千兵丁,可他们都是务农的百姓,哪里能打得过山匪,大人三思啊。”
以卵击石。
“不可不可,”陆沉深重地叹气:“要是拱手给山匪钱粮,他们会狮子开大口,没完没了地索要。”
他对此方法存疑:“沈捕头的想法天真了。”他还有一层私心在:未抵抗便给山匪钱粮,传到朝廷,他会被言官弹劾,他触手可及的前程可就没了。
因此不肯答应。
让沈煌等衙役们带着新招募的男丁日夜看护县中。
四月二十九日,府试副场。
沈持昨日夜里睡得不太踏实,中间醒了两次,早上起来眼皮又重重地乱跳,直到坐于号舍中才静下心来。
今日的考题比昨日少,仅有两道题,但却不见得容易。题目并不是写完整的八股文,而是择其中一部分考之,比如第一道是: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①
不让考生破题,而是给出了一个正破“圣人不显其敬,而天下化成焉。②”,让反破。再比较正破好还是反破好。
如果你觉说正破好,便接着正破往后面续写承题和起讲,如果你认为反破好,也请接着写。
出的题目还挺灵活。
看来古人也不完全是死读书,读死书。这大约是后人的偏见。
对这道题目,经过层层剖析之后,沈持很快将答题思路整理了出来。他在草稿纸上写道:正破大气磅礴,精神一气贯注,而反破则使其文章有浑浩流转之势……
有了思路框架,便是润色辞藻,让人读来口中回甘,留个余韵。
这一场考的似乎比昨日那一场还要顺利。沈持几乎是掐着点作答完毕的,他才搁笔,“咚咚——”州学的锣鼓声响起,要停笔交卷了。
沈持最后扫一眼他的答卷,信心十足地递给走过来的书吏,画押。
考生们鱼贯走出号舍,最后回望一眼,眼神变幻数次,有失落有期待……在衙役的吆喝催促下不得不快步离去。
出来州学,沈持等待片刻,江载雪几个一道出来了。三人都道:“今晚在长州再住一夜,明日再回如何?”
考完放纵一两日也无妨的。
沈持说道:“禄县近来不太平,我还是回去吧。”
想到山匪这件事,其余人也没了玩的兴致:“走吧,一块儿回。”回到客栈,江、裴二人找不到家中来接的马车和奴仆,嘟囔:“说好考完试来接的,怎么这会儿了还没到?”
沈持的心咯噔一下如坠冰窟。
定是出事了,禄县出事了。
客栈的胡掌柜看见考生们回来面色不好看,说道:“禄县的小郎君们,听说昨夜你们县遇到山匪袭掠,许多人家被抢,死伤不明。”
山匪袭扰。
对于禄县的学子来说,听了这话犹如头顶上炸了一声响雷,人都震麻了。
“知州大人不管?”有人情绪失控地吼道。
胡掌柜一脸无奈地说道:“一早得知禄县遭了山匪,许大人带着长州数百名衙役赶去,至今还没回来呢。”
外县的人考生纷纷说着同情的话。
沈持几人听不下去了,一块儿跑出客栈:“雇辆马车回去。”
岑稚去找来一辆马车,四人之中唯有他还算冷静,毕竟家中没有什么牵挂之人:“走吧。”
马车夫也听说了禄县的事情,不肯送他们进县,只肯到禄县边上,还好到了半路,江家的人来接了,他们上了江家的马车,心急如焚地往家中赶。
“县太爷没了。”马车夫说了句。
“陆大人没了?”几人惊呼。
马车夫说道:“山匪来的时候县太爷犯了心疾,一下子没了。”沈持:心疾,不会是突发心肌埂塞吧。
人在持续紧张之下,极易突发这种要命的心脏病。
“县太爷的调令来了,哪怕山匪晚来十来天,他就该进京赴任了呀……”马车夫无比惋惜地说道。
来不及细想陆沉的事,就看见马车夫瞟着他,抬起粗粝的手指揉了揉鼻子。
沈持:“老伯你好像有话要对我说?”
马车夫心虚地挥动马鞭啪地抽了声:“沈小郎君……唉,你爹,沈捕头他……被山匪给抓走了……”
一阵劈来的眩晕。
沈持一头撞到马车壁上,他恍恍惚惚地问:“老伯,这是怎么回事?”沈煌怎么会被山匪抓走,他们抓他去做什么。
“马老三说了让你们沈家总坏他的事儿,给你们点儿颜色瞧瞧,”马车夫悲戚地说道:“山匪啊……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只怕沈煌凶多吉少。
江载雪扶住沈持:“他们捉了沈捕头去,不会是要赎金吧?”他拍拍沈持的手臂:“到时候若是有难处,我会跟你一起想办法的。”
“咱们家……”马车夫见小郎君放出豪言,哭得手都在抖:“被土匪索走一千两白银。”
恐怕从此没那么阔绰了。
江载雪脸色煞白:“我爹娘和妹子还好吗?”
“老爷夫人和小姐没事。”马车夫抹了一把眼泪说道。
裴家马车没有来接人,裴惟的心悬着,不知家中境况如何,听闻裴家被勒索,他掩面低泣起来。
无人顾得上安慰他,越近禄县越惴惴不安,不知自己家中是什么光景。
到了禄县,各自急急巴巴地回家。
宅院之中一片死寂。
沈持进门喊了声:“阿娘,阿月。”无人应他。
他跑去堂屋沈山那里,门窗都关着,屋里黑洞洞的,沈持大声拍门:“阿爷阿奶,是我回来了。”
一声呜咽伴随着开门声响在他耳畔,老刘氏从屋里爬出来,满脸泪痕:“我的阿池,你还回来做什么,你留在外头不要回来有山匪呜呜呜呜……”
沈持:“奶,山匪走了,没事了,知州大人在县里坐镇呢,不怕不怕。”
“得……”这时候沈月从黑漆漆的屋子里跑出来,扑到了沈持身上,哭得撕心裂肺但发不出声音:“……”
接着钻出来的是沈知秋,望着他无声地哭着。随后,沈家人一个个从躲藏处出来,坐在地上哭成一片。
沈山最先镇定下来:“阿池,你爹……唉,你爹被山匪抓走了。”
“说是咱们家坏过他们的事,再有下回,就要杀了你爹。”沈文也渐渐缓过神来:“阿池,是帽子妖那事儿吧?”
山匪打好的主意,被沈持给截胡了。
沈持:他们抓走沈煌,是以此要挟沈家不要再和他们作对?那么,沈煌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