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落水,兴许要害她的人还会用旁的方式取她性命。
但既然太子说了,希望出一份力,她自是得给他这个机会,且看他反应,似乎并不知……
“殿下。”裴芸望着那因倒映着乌云漫布的天儿而显得阴沉沉,深不见底,似能吞噬一切的湖面,“也不知臣妾的梦是否和您一样,在臣妾的梦中,这里……就是臣妾掉落丧命的地方。”
第75章 新年快乐
大雪方过,邬南大捷的消息便传抵了京城,捷报言骋族蛊毒已破,身中蛊毒的将士倒了大半,战力受损,几乎被大昭军横扫一片,落荒而逃。以如今形势,不出意外,当是胜利在望。
果如其上所言,大半个月后,捷报快马加鞭再抵御前,言因蛊毒一事暴露,骋族内乱,众将士不堪受暴君残害,揭竿而起,裴栩安与雍王商量之后,趁势一路攻入骋族王庭,取新王首级,而今只等庆贞帝示下。
庆贞帝连夜召太子及几位重臣商议此事,骋族占据大昭西南数十年,而今被灭,也算除了一心头大患。
依几位大臣的意思,骋族被攻破,自得归入大昭版图,姑且先派兵驻守。
太子并未反对,只补充道,骋族人常年生活在此荒蛮之地,多贫瘠粗陋,蛮横无知,若想长久收复此地而不生变,最要紧的是收拢人心,朝廷可派人前去,教授桑织农耕之术,使其暖衣饱食,安居乐业,方能真心臣服大昭。
庆贞帝采纳了这意见,御笔一批,将骋族所属之地命名为池翊,以邬南为府,未来由邬南管辖。
同时命裴栩安和雍王在处理完此事后,率大军回京,以受封赏。
然而今邬南诸务繁杂,又与京城相距甚远,纵要凯旋回京,也得等年后。
裴芸自太子口中得知此事,第一时间派人传信至镇国公府,周氏与江澜清婆媳二人相拥喜极而泣,待裴栩安回京,江澜清腹中孩子也该有六七个月大了,而今她们这颗始终吊着的心算落到了肚子里,也能安心过个好年了。
岁月如白驹过隙,又一年除夕,因着邬南大捷,大昭又开疆扩土,整个承乾殿都透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谌儿而今满地跑,已是不愿乖乖坐在裴芸怀里,整日追在李谨的屁股后头,小尾巴似的。
李谨也乐得,才入了承乾殿就拉着弟弟去找李谦他们玩去了。
裕王妃怀里的四皇孙也有一岁了,见哥哥姐姐们玩的这般高兴,扭动着身子颇有些蠢蠢欲动,四皇孙被赐名为李谚,模样生得倒是更像父亲裕王。
听闻裕王院里的一个妾不久前也查出了身孕,虽这是裕王妃给裕王挑的人,可她平素都有让喝药,这回也不知怎么就怀上了。
到底是皇嗣,裕王妃虽心下不虞,可到底不敢动,毕竟若让太后晓得,没她好果子吃,就任由那妾好生养着胎,生便生吧,索性也威胁不到她的位置。
今夜太后的笑意便没断过,即便见了诚王妃程思沅,也难得给了几分好脸色。
当初那和离风波一出,太后心底就对程思沅生了些许厌嫌,倒宁愿这两人和离,她再给诚王挑个合适的王妃,早些生个孩子,不想没几日,这两小夫妻就又如胶似漆,还更甚从前了。
高贵妃坐在底子,见今日太后问也不问,干脆主动道:“太后娘娘,今儿过年,臣妾还要给您再添个好消息呢。”
“哦,什么好消息?”太后兴致缺缺。
裴芸见状,忙接话,“莫不是诚王妃有喜了?”
闻得此言,太后登时来了精神,看向程思沅,“真的?”
程思沅面露赧赧,颔首起身有礼道:“回皇祖母,昨日太医来诊脉,言孙媳当已有一月的身孕了。”
太后大喜过望,忙让程思沅坐下,又是让太医再给她好生看看,又是命身侧的嬷嬷记得宴后取库房里的补品送去。
裴芸不由暗暗在心下讽笑,她们这些女子的价值,在太后眼中,大抵也只有孕育子嗣了。
这会儿便高兴了,等知晓诚王妃怀的是双胎,太后这笑怕是更止不住了。
庆贞帝没有守岁的习惯,几乎年年刚过亥时,便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让方徙扶下去了,今岁也不例外。
这也好,去年太子本答应了要一道守岁,结果因着樾州突发疫疾被传召至御书房而爽了约,谨儿还很是失望。
今岁自是得补上。
谌儿尚且不大懂什么是守岁,就知道哥哥不睡他也不睡,乖乖坐在那儿吃点心,但素来亥时就已睡下的人,这会儿哪里还坚持得住,不一会儿,就捏着一块吃了小半的桂花糕,闭着眼,脑袋一点一点地开始打瞌睡。
裴芸看着这一幕,忍俊不禁,还是李长晔上前,将谌儿抱起来,企图抱回侧殿去。
但谌儿一下就醒了,分明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仍是攥着李长晔的衣襟道:“爹爹,砰砰,砰砰……”
裴芸知道他在说什么,因得刚刚谨儿还在同他道,守岁到了时辰,是要放爆竹的,砰砰响的爆竹,他便记住了。
这会儿是不放了爆竹就不肯休。
李长晔笑得也有些无奈,干脆吩咐常禄道:“先在院中放个一两个爆竹罢。”
常禄听命去办,不多时,李长晔抱着谌儿踏出殿内,裴芸也与李谨一道,一家四口就站在廊庑下,看着院中爆竹噼啦啪啦地响。
谌儿捂着耳朵是又怕又想看,这般子下来,是一点睡意也无了,挣扎着自太子怀里下来,扑腾着小腿跑到院子里,指着一地燃尽的爆竹道:“砰砰,砰砰,再放。”
见他意犹未尽,常禄道:“殿下,还有些小的呢,那些个是吊在线上,提着杆就能放,便是专门做来给孩童们玩的。”
谌儿还未有反应,谨儿渴望的眼神就向裴芸投了来,裴芸看向太子,谁知太子也在看她。
这倒好,这个男人和两个孩子的眼睛都齐刷刷落在了她的身上,只等她做决定。
末了,裴芸只能笑了笑道:“带着弟弟去玩吧,但需小心些。”
李谨连声道“是”,快步跑到院中,接过常禄递过来的爆竹,低身和谌儿一道握住那杆。
一小内侍过去,快速点完火又跑开,霎时间漂亮的火光四溅,声儿也未有方才的炮竹大,谌儿高兴地咧开嘴,他稚嫩又清脆的笑声夹杂着鞭炮声在院中盘旋,倒真有了几分过年的热闹劲儿。
此时,一宫人匆匆进来通禀,“殿下……来了。”
院中嘈杂,裴芸一时没能听清,倒是她身侧的太子耳力极好,闻言剑眉蹙起,疾步下了丹墀。
但已然有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在炮竹燃尽之际,阔步走了进来。
裴芸亦变了脸色,忙跟在太子后头,上前施礼。
“都起来吧。”
庆贞帝抬了抬手,看向院中一地的硝石灰烬和包裹炮竹的红纸,又在挂满红灯笼,贴着红窗花的四下环视了一圈,“整个皇宫,当属太子你这儿最热闹。朕没甚睡意,刚好在附近闲走,听得爆竹声,就来看看。”
没甚睡意?
裴芸心下疑惑,可半个时辰前,他不还一副醉意朦胧的样子,而今看起来,竟是一点醉意也无,看来先前都是装的。
“今日除夕,儿臣想着与孩子们一道守岁,闲来无趣,便放爆竹取乐。”太子道。
李谨也已牵着谌儿快步过来,同庆贞帝施礼,“孙儿见过皇祖父。”
庆贞帝颔首,又将视线转向刚学着兄长施了礼但很快呆愣地看着他的谌儿,谌儿眨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似很疑惑,才在承乾宫见过的皇祖父怎又突然出现在这里。
少顷,他向前走了两步,蓦然将双手一摊,“拜年,压祟钱……”
裴芸登时惊了惊,他的确告诉谌儿,除夕那日,他行了礼拜了年,皇祖父就会给他压祟钱,不想小家伙这么贪心,还以为今儿拜了两回,就能拿两次的。
她唯恐庆贞帝不虞,正欲解释,却听庆贞帝蓦然朗声大笑,长臂一揽,将谌儿抱了起来。
“还是我们三哥儿聪慧,这年也不是白拜的,不过皇祖父身上没有,给你旁的可好?”
说着,庆贞帝竟取下手中的红玛瑙扳指递给了谌儿,又取下腰间一枚羊脂白玉的玉佩赠了李谨,谁也没偏着。
李长晔却是蹙眉,拱手道:“父皇,这些物件贵重……”
“你莫要讨嫌。”
庆贞帝打他开口,就知他要放什么屁,他最是不喜太子这副古板无趣的性子,“朕喜欢两个孩子,想给他们便给他们。”
他顿了顿,也不知忽而想起什么,声儿低了几分。
“朕很久不曾同人一道守岁了,那时你大抵也才三哥儿这么大……”
裴芸极少听庆贞帝谈及往事,若说太子像谌儿那么大的时候,庆贞帝恐还未坐上皇位,应还只是个不受先帝重视的王爷,娶了当时身为沈家庶女的先皇后,因一身武艺被一道圣旨派往风沙漫天的西北边陲镇守。
裴芸忍不住悄然瞥了太子一眼,可那时太子还小,当不记得这些事吧。
庆贞帝并未久留,言罢放下谌儿,忽而深深看了裴芸一眼,又面向太子笑道:“你比朕命好,看来朕给你挑选的这个太子妃没有错。”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又道了句“你们继续守,朕且先回去歇息了”,旋即折身往殿外而去。
裴芸抬首看着庆贞帝离开的背影,在垂花门两侧的宫灯映照下被拉得极长,她一直觉得她这位公爹老当益壮,精神矍铄,然在这一刻却蓦然感受到了一股难言的孤寂与沧桑。
难不成,就是因此,庆贞帝才在前世这一年突然开始犯混。
这守岁的规矩,实则是要守到天亮的,可别说谌儿,谨儿也一样熬不住,待到子时的击柝声响过,裴芸便和去岁一样,让两个孩子回去睡了。
她又命云砚云墨取了些碎银分发给殿内的宫人们,大过年的,给些赏赐也是应该。
吩咐完,她折身回殿去,便见太子站在殿门外,裴芸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又要回去了。
打御花园那日后,太子纵然再忙,也会尽量抽闲过来同她和孩子们一道用晚膳,但并不留宿,即便是合房日也不留,她清楚太子是不想迫着她做那事,总也得让她心甘情愿。
她几步上前,见太子薄唇微张,在他出声前快他一步,伸手勾住了他的手指,嫣然一笑,“殿下不进去吗?”
李长晔凝视着她这张昳丽动人的面容,眸色愈深,旋即缓缓将她的柔荑裹于掌心,轻轻吐出一声“好”。
大半个时辰后,外殿那张偌大的书案因着一次次撞击,已然向外歪斜了一角,案上纸张堆叠在一块,好些都已揉皱,桌角下,书册纸页亦洒落满地,上头还横七竖八丢着几件外袍,袄裙。
内殿小榻同样遭了殃,软垫上一片泥泞,素色中衣并一件枣红色小衣还挂在榻桌一角。
浴间内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其间还揉着似有若无的嘤咛,尾音上扬,猫儿叫唤似的,直挠的人心底发痒。
裴芸被抱着出来时,都不知过了多久,只道这人莫不是许久不开荤,怎跟匹饿狼一样,怎也不知餍足。
她实在累得慌,也怪她自己,偏生今儿应了他,又不是不知他体力多好,而今两人那事极合,避了人,入了殿,她不过拉着他的衣襟垫脚触了触他的唇,就教他一把抱到了那书案上,霎时如干柴遇了烈火,烧起来一池子水都浇不灭。
太子搂着她而眠,在裴芸闭眼昏昏欲睡之际,在她耳畔低声道:“新岁安康。”
裴芸依稀记得去岁也是在这儿,太子对她说了同样的话,她懒懒问道:“殿下只这一个愿望吗?”
李长晔一时不言,片刻后才道:“还有一个,但没有这个重要。”
裴芸睁开眼,想起那日她告诉他自己是因曲桥坍塌而落水的,太子在震惊过后,蹙眉打量着那曲桥,神色蓦然变得凝重起来。
怕他又因此夜夜难眠,裴芸补充道,在梦里那是好几年后的事,兴许也不一定会发生。
但不久后,那曲桥竟是被尽数拆除了,裴芸得知后,想都不必想就知定是太子所为。
他还是努力想做些什么。
裴芸不是不去查,而是眼下她根本无从下手,三年间能改变的事情太多,也许顺其自然,她反而能渐渐掌握些许线索。
她不欲提此事,抬首看向他,转而问道:“那另一个是什么?”
太子没说话,只用那双漆黑深邃的眼眸静静看着她,裴芸一下就懂了。
她只笑了笑,道了句“不说了,睡吧,殿下一会儿还要起身去参加朝贺呢”。
他说不出口也好,因她大抵也给不了,当初她只说要与他好好做夫妻。
只是夫妻而已。
冰化雪融,春暖花开,元月末,大军在万物复苏之际自邬南凯旋。
裴栩安和雍王按理应当先入宫面圣,待自宫中回来,方能各自回府,晚些时候再去承乾殿参宴。
江澜清如今怀了身孕,身子笨重,自是不便前去城门相迎,但裴薇可闲不住,约了乌兰公主一道,在茶楼挑了个最好的位置坐着等。
大军缓缓驶入德胜门之际,裴薇也顾不得旁人目光,趴在窗框上,不住挥手对着骑在最前头的裴栩安喊着“兄长”,周遭人声这般嘈杂,裴栩安竟是听见了,转头向裴薇看来,抿唇笑了笑,然瞥见站在裴薇身侧的乌兰公主,笑意却是顿住了。
不同于裴薇的欣喜,乌兰愁眉紧蹙,她的目光不住在人群中搜寻,可根本寻不到她想找的人。
“我家王爷呢,我家王爷呢……”她焦急地喃喃。
奇怪,按理她家王爷该是在最前头才对,为何怎也寻不到她家殿下的身影。
这半年来,她向邬南寄去过几封信,殿下也只回过一两封而已,信中多是道他很好,不必忧心。
他莫不是在骗她,毕竟他腿脚不便,虽然好了许多,但又爱逞强。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再上战场,别是撑着上了战场杀敌,教人给伤了。
乌兰越想越怕之际,一小卒敲开了雅间门。
“雍王妃,镇国公命小的来禀,雍王今早便快一步进了城,说是要去王府见您。”
听得此言,乌兰心下的恐惧这才散了些,她急着见他,几乎是一早便赶来了此处,哪里想到会因此与他错过。
“我便先回去了。”她急急同裴薇道了一声,便推开雅间门,提裙快步下了楼,乘上马车回雍王府。
及至雍王府门口,才下车却见门房怔怔道:“王妃,王爷适才回来了,听闻王妃您去了德胜门那儿迎他,又折返了回去,这才走呢。”
乌兰有些丧气,她转头看向来时路,因着大军进城,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路上堵得慌,她那马车也是好容易才挤出来,指不定她家王爷还在不远处。
她一刻也不想多等,她已半年未曾见他了,她真的好想他,不顾贴身婢子的呼喊,乌兰毅然小跑着去寻,但凡是路上的马车,她都会多看两眼,喊几声殿下,可并无人应她。
寻了好一段,她到底有些累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心想着在府里等,就是慢些,但也是一样的。
走到半途,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且越来越近,似乎一点也没有放慢速度的意思,她下意识回头去看,可还未看清,就让人一把拦腰抱上了马。
一条强劲有力的手臂死死横在她的身前,令她动弹不得,乌兰没想到,这太平盛世居然还有人敢当街劫人,她慌乱地喊道:“你是谁啊,放我下来,你可知我夫君是谁,就敢劫我!”
“哦,你夫君是谁?”她听见耳畔响起熟悉的嗓音,那人低笑一声,“我只知我劫的是我家夫人。”
第76章 这个姿势
凯旋这天,因裴栩安和雍王携大军入城后几乎要忙碌一日,夜间方能回府,故而裴芸并未出宫相迎。
翌日告了太子,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国公府。
她母亲、兄长嫂嫂还有妹妹裴薇皆在府门外迎她,半年未见,裴芸看着江澜清这隆起的小腹,不由得伸手覆在上头小心地摸了摸。
“都说了嫂嫂身子不便,在府内等着便是,怎还非要出来迎。嫂嫂的身子可还好?若需什么安胎养身的药材,只管告诉我便是。”
江澜清道:“府内都有,我身体底子也佳,便不劳烦娘娘了。”
李谨打一见着裴栩安,就万分激动,昂着脑袋喊着“舅父”,一双眼眸亮亮的,裴栩安看出他的心思,又一把将谌儿抱起,“走,舅父陪你们射箭投壶去。”
“好。”李谨点头如捣蒜,忙跟在裴栩安后头。
然裴栩安走了两步,又迟疑着回首看了江澜清一眼,裴芸不由得笑道:“兄长放心,嫂嫂这儿还有我呢。”
江澜清亦对裴栩安点点头,他这才阔步带着孩子们离开。
裴芸与裴薇一道,扶着江澜清上了台阶,缓缓往国公府前院正厅而去。
“昨日兄长回来,看到嫂嫂这肚子,可有惊着?”裴芸问。
江澜清还未开口,裴薇就已快一步道:“阿姐,你是不知,昨日有多好笑,兄长见着嫂嫂,又想抱又不敢抱,生怕伤着她一般,最后竟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红了眼眶。”
周氏横了女儿一眼,“那是你兄长心疼你嫂嫂,怎还让你取笑上了。你将来若要寻夫君,自得挑像你兄长这般好的。”
平素听着这话,断是要蹙眉头疼的裴薇,今儿却是稍稍避开了目光,支吾道:“那是自然,我的眼光向来不差的……”
裴芸闻言微一挑眉,“怎么,我们嬿嬿莫非有心上人了。”
裴薇心思单纯,压根藏不住事儿,不过让裴芸随口问了一句,霎时通红了双颊,秘密全写在脸上了,偏她嘴上还要否认,“哪里来的心上人,阿姐莫要胡说。”
看来是真有了。
也不知能让她这个生性洒脱,最不爱做针黹的妹妹也愿意笨拙地学起女工,只为给他绣一个香囊的男子,究竟会是谁呢。
希望那是个真的值得托付的才好。
四人笑笑闹闹地一路往正厅走,小径旁风携杏花飘飞如雪,暗香浮动,沁人心脾,裴芸忍不住低眸看向江澜清隆起的小腹。
前世,她兄长与母亲相继离世后,裴芸与她这位嫂嫂的关系才逐渐和缓起来,或心底也怜惜她是个苦命人,孩子还未出生,就几乎失去了一切。
后来,裴芸回国公府的日子也勤了许多,倒不是为江澜清,主要是因着这府上还有裴薇这个与她血脉相连的妹妹,但她也是清楚地看着江澜清渐渐大了肚子。
直至她生产那日,裴薇害怕得手足无措,派人入宫禀她,她不得不带着太医出宫赶至镇国公府。
毕竟江澜清腹中的,是她兄长的血脉,也是裴家下一辈唯一的孩子。
她在旁见证了江澜清在生产时的坚韧,在孩子出生后以大姑母的身份亲自给他取名,她看着他那肖似她兄长的眉眼,在他的小手握紧自己的一刻,遍布阴霾的人生蓦然照进了一道光亮。
那也是她未来几年还能再坚持下去的理由。
裴芸抬眸看去,她母亲正点着妹妹的鼻子,碎碎唠叨她,嫂嫂掩唇在旁忍俊不禁,不远处的花园里仿佛传来两个孩子和她兄长的笑声。
一切美好得像是裴芸的一场梦,这一世,她想要的似乎都已得到,可心底却仿佛缺了一块,无法被彻底填满。
缺的到底是什么呢。
裴芸扯了扯唇角,她一时竟也不知了……
及至正厅,江澜清才在圈椅上坐下,就蓦然摸着肚子蹙紧了眉头,周氏见状,登时紧张道:“怎的了,可是哪里不适?”
“无事母亲,就是孩子踢我了。”
周氏哪里放心,毕竟江澜清这可是头胎,万万马虎不得,当即让贴身婢子去请了小邱大夫来。
四儿来得很快,替江澜清诊完脉,道夫人无碍,周氏这才放下心来。
裴芸也有段日子不曾见过四儿了,便顺势问道:“昨日大军凯旋,孙大夫当也已经回来了,你见过你师父了吗?”
“回娘娘,见了。”四儿答,“师父他老人家很好,这会儿当是在仁济堂问诊呢,不过……他说再过阵子,可能又要去云游了。”
见四儿面露黯然,裴芸接着问道:“若你师父走了,你想随他一道去吗?”
“草民舍不得师父。”四儿目露犹豫,但还是实话实话,“但……草民其实更想过安定的生活。”
裴芸点点头,心下有了数,怪不得孙大夫先头求她,让四儿能入太医院,原是知晓四儿的心思。相比于四海漂泊,居无定所,四儿更想留在一处,成家立业,安稳度日。
此次邬南与骋族一战,孙大夫功不可没,庆贞帝赏赐了他不少银两,他转头捐了一半给善堂,另一半,裴芸猜想,很有可能是留给了四儿。
既得先头她答应了孙大夫,那断断不能食言,回了东宫,她便去了趟太子的澄华殿。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李长晔而今将裴芸摸得透透的,见得她来,不等她开口,就含笑直直看着她,直看得裴芸心底发毛,本一肚子的小九九都使不出来了,只想起先头是她自己说要好生做夫妻,竭力坦诚的话,干脆直截了当道:“臣妾有事拜托殿下。”
李长晔眉稍微挑,似对她这话很是满意。
“爱妃请讲。”他笑意温和。
裴芸想了想,问道:“殿下可还记得,给雍王殿下治腿的那位孙大夫。”
李长晔低低“嗯”了一声,“记得。”
裴芸接着道:“那孙大夫有个徒弟,名为邱四儿,而今在镇国公府干活,为臣妾的母亲和嫂嫂诊脉,臣妾瞧着他很是不错,不愿浪费了人才,想将他……引荐给太医院。”
怕太子拒绝,她又加了一句,“那四儿与臣妾还颇有缘分呢。”
李长晔不但记得四儿,而且还对那干净俊秀的少年郎印象深刻,毕竟就是这厮先头直勾勾盯着他的妻子瞧,眼下在听得裴芸这句“颇有缘分”后,他剑眉蹙起,眸光霎时凉了三分。
裴芸哪里察觉不到他的不虞,她反应也快,一下就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她在心下努力憋着笑,果听男人冷声问:“哦,什么缘分?”
裴芸故意逗他,“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缘分,臣妾就觉那四儿特别合臣妾的眼缘。”
她看着太子身上愈发寒凉的气息,却是毫无畏惧地握住太子的手,用那双若小鹿般潋滟清澈的杏眸注视着他,娇声道:“殿下不会不肯吧?”
李长晔强扯出一丝笑。
他在她心里的位置摇摇欲坠,他哪里敢不肯。
“小事罢了。”他吩咐常禄,“将郑太医请来。”
不多时,郑太医被内侍领进了书房,听太子吩咐罢,只得应声称“是”。
这太子让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跟着他学医,他纵然心下多有不满,也只能忍着,唯望那千万别是个会给他添乱的就成。
郑太医走后,李长晔看向裴芸,“如此安排,爱妃可满意?”
裴芸颔首,这四儿到底年岁尚小,直接给他个职位实在不妥当,只怕难以服众不说,在太医院也会举步维艰,还是先以学徒的身份跟在郑太医左右最为合适。
待将来展露了锋芒再安排也不迟。
“多谢殿下。”裴芸伸手揽住男人的脖颈,朱唇蜻蜓点水般在他右颊上点了点。
所谓打个巴掌给个枣,她自也要给他点甜头,便俯身在他耳畔低低道:“其实那四儿,不仅于臣妾,于殿下亦是颇有缘分的,殿下还记得十年前,臣妾自冰湖中救下的那个孩子吗……”
李长晔面露诧异,他抬首看向裴芸,见她一双水灵灵的杏眸透出几分戏谑和狡黠,便知自己被她耍了。
小榻上未摆榻桌,他轻拉了她一把,就令她整个人跌坐在他膝上。
“爱妃就不想知道,缘何孤在那事儿突飞猛进吗?”
他说着,大掌在她侧腰处轻轻掐了一下,裴芸忍不住一声娇吟,登时在他怀里软了身子。
她身上哪处最为敏感,他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太子这话,还当真勾起了裴芸的好奇,前世只会横冲直撞让她疼的人,怎就越发娴熟起来。
她咬了咬唇,笑着问:“怎的,还有人教殿下不成?”
她听见太子低笑了一下,“此事自是归功于孤的好学。”
裴芸秀眉一蹙,但还是佯作不在意道:“哦,不知是何人教的殿下?”
听闻这宫中的皇子,到了岁数就会有女官来专门教导那事,甚至还会有用来开蒙的婢子,太子大抵也是有的。
也不知那人当初是如何教的,还不若不教呢,先头可是将她折磨地够呛。
至于太子后来的转变,莫不是……又去寻了什么婢子女官。
光是想着太子碰了旁人,裴芸就觉周身不自在起来,也不知是不是那女子身份太卑微,让太子竟连个最低的侍妾都不封给她。
李长晔见她虽面上不显,但身子却下意识坐直了些,似对他有所抗拒,心下顿生了丝丝的喜悦,“爱妃想知道?”
他浅笑地看着她:“若爱妃想见,今夜孤就可同你引荐。”
还真有这么个人了!
裴芸强忍着一肚子的火,咬牙切齿,“好啊。”
她倒要看看,那女子生得什么模样,本事可是了得,将太子这般木头都能调教成才。
李长晔将视线转向书房西面,他站起来,理了理衣袍上的褶皱,“其实,它而今就在那屏风后头呢。”
裴芸心下一惊,不想太子还有这般癖好,竟是金屋藏娇,这澄华殿的人嘴竟这么牢,愣是一个字都未透出去。
眼见太子往那扇屏风而去,她忍不住在背后狠狠瞪他一眼,先头说什么“他身边只她一人”,结果都是屁话,亏她还说要与他好好做夫妻。
往后他就别想再上她的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