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老太爷是一位颇有手段和眼光的妙人,处事圆滑老辣,在前朝末年那样的乱世中保着江家财富昌盛不缀。当时大大小小有十几支起义军,太祖皇帝在其中并不起眼。但当太祖皇帝拿下沧州后,江老太爷毅然绝然地带着全部家资投了过去。
有这份从龙之功在握,太祖登基后,他老人家为江家谋了一个昭义侯的爵位。后来更是求了太祖皇帝赐婚,把长房最小的嫡孙女许给了镇国公的长子。
“你祖母她是家中幼女,富贵金玉,娇生惯养,上头有八个兄长管着生意和庶务,在闺中遇到过的最大的麻烦也就是丫鬟们扯头花闹到她跟前求她做主。”
“嫁进来后,顾家有战功傍身,有太祖皇帝信任,在大启朝是一等一的。你祖母她从来不需要费心竭力的四下周旋,旁人巴结她还来不及。”
“再后来,又有你娘操持。”
顾知灼明白她的意思了。
想想也对,直到上一世流放,祖母一辈子就没有吃过一点儿苦头,受过一点儿委屈。
“你祖母她其实好哄的很,多顺着她一些就成了。最多哄归哄,你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当真。”
顾知灼眨巴眼睛,所以,姑母是在教自己怎么糊弄祖母?
她看着顾缭缭,顾缭缭也看着她。好吧,姑母的确是这个意思。
顾知灼忍不住笑出了声,伏在她的肩头,笑得前仰后合。
阿蛮歪头看了看,倒腾着胖胖的小腿跑了过来,往顾缭缭的怀里一扑,也跟着笑,红通通的小脸上露出了浅浅的梨涡,可爱的让人想亲一口。
顾知灼摸了摸她的脸蛋有些热,就吩咐琼芳去拿杯蜂蜜水来,一抬头,她的眼神沉了沉。
“大姑奶奶,大姑爷来了。”
顾缭缭正用帕子给女儿擦额头的细汗,听到丫鬟禀报,头也不抬道:“不见。”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一个无奈的男音:“阿缭。”
秦溯乌发束冠,身姿挺拔,年近而立的男子有一种岁月磨练出来的内敛。
顾缭缭抬眼看去,发现丫鬟并不是来通传的,而是已经把人带过来了。
见她面有愠色,丫鬟有些不知所措。
顾知灼温言挥退了丫鬟:“没事,你先下去吧。”
姑爷不是客人,不需要跟客人一样在花厅等着通传,就跟顾缭缭回来也不需要通传一样,丫鬟只不过是按往常那样把人领了进来而已。
她起身福了福:“姑父。”
秦溯目不斜视,走到顾缭缭身边坐下,又去抱阿蛮。
阿蛮双手搂着顾缭缭,把小脸贴在她的胸口。
秦溯就笑:“你呀,又在跟爹爹使小性子了是不是?小小年纪,脾气和你娘一样倔。”
顾缭缭不乐意听他说这种话,她拍拍阿蛮让她自己去玩,淡淡道:“你来做什么?”
秦溯温言软语:“我回府没见你。听娘说,你又和她闹脾气了。”
顾缭缭哂然冷笑,懒得搭理他。
“娘也是过于忧愁焦急了。”秦溯好声好气地说道,“五弟这回伤得不轻。大夫来瞧过,灼姐儿那一箭伤到了他的骨头和手筋,哪怕伤口好了也会提不起剑,拉不开弓。若是恢复的不好,怕是连笔都拿不稳。右手就相当于是废了。”
秦溯说着话,眼睛却看向了顾知灼。
两府有亲,顾知灼面覆薄纱,秦洛没有认出人来倒也罢了,她怎么可能认不出秦洛,明知道对方是谁,还下这样的重手。
委实过份了。
他目光凌厉,如出鞘的利刃一般:“灼姐儿,今日的事,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顾知灼福礼时,秦溯并没有理会她,所以她现在都还站着,闻言她笑了笑,仪态端方地轻抚裙摆,自行坐了下来。
“原来世子爷是来兴师问罪的。”顾缭缭的红唇溢出冷笑,嘲讽道,“呵,你出去问问,像周六,柳三这群小子,全京城都知道他们被我家灿灿揍过,周家柳家可上门来告过状?技不如人,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们靖安伯府还真不嫌丢人的。”
当时镇国公还活着,谁敢来告状?!秦溯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没说,但还是添了几分不快:“阿缭,你别不讲道理。灼姐儿是你的嫡亲侄女,洛哥儿还是我的嫡亲弟弟!”
“灼姐儿打了人,至少也该去认个错。”
顾缭缭冷笑连连:“不可能。”他们顾家的姑娘凭什么要对别人折腰。
她软硬不吃的态度让秦溯心头升起了一股难言的燥热,阿缭护短他能理解,顾大姑娘但凡是个懂事的,就不该把她姑母挡在前头,撺掇她姑母为了她去和夫家闹。
“你盯着夭夭做什么。”
顾缭缭满眼讥笑,冷哼道:“秦洛是什么德性,你别说你自己不知道。一个游手好闲,骄奢淫逸的玩意儿,只会在外头欺男霸女。怎么,他挨了打你就巴巴跑来兴师问罪,他打了别人,怎就不见你带着他上门赔罪?”
她讥诮道:“上个月的那个小子,听说都瘸了。”
“当时你们是怎么做的……对了,好像是给了一百两银子?”
秦洛仗着靖安伯府的名头,在外头从来不干人事,上个月瞧上了在茶馆卖唱的小娘子,强抢不成,把小娘子的哥给打瘸了。
当时,是秦溯亲口吩咐管事,给一百两银子了事。
顾缭缭的红唇勾了勾:“既有先例,那就按这个规矩来。琼芳,去给你姑娘取一百两银子。”
琼芳看了一眼顾知灼,见她垂了垂眼皮,就从荷包里翻出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顾缭缭接过银票,“啪”地往美人靠上一拍,下巴一抬,冷漠道:“你可以走了。”
秦溯火气被拱了上来,他猛地站了起来,怒目相视:“你!”
顾缭缭挑眉冷笑。
他来来回回地踱了几步,心中的怒火蠢蠢欲动。
秦溯憋着火,硬邦邦地说道:“为着五弟的伤,娘哭得差点就撅了过去。”
母亲派来讨说法的嬷嬷被顾太夫人给骂了回去了,那些话把母亲气得不轻,气头上连“顾氏不带她侄女来磕头赔罪,就别想再回来”这种话都说了。
母亲这口怒气不出,以后肯定会迁怒阿缭的。
阿缭也是,她一个出嫁姑奶奶,还整天向着娘家也太不成样子了。
秦溯双手背在身后,眼中是浓浓的寒意:“你别忘了,你现在是秦家妇!秦家不好,就是你不好。”
“你现在能甩脸子回娘家,你又能在娘家待多久,半天,一天,两天?呵,莫非还能就此长住着不回去了?”
这话说得很重了,顾缭缭遍体生寒。
“我姑母姓顾!顾家是我姑母自己的家,想怎么住就怎么住,不劳世子您费心。”顾知灼亲昵地挽上了顾缭缭的手臂,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听说姑父府上的表妹快要生了吧,我姑母在您府上,也委实不方便,就不去了。”
她凤眼一挑,眼波流转间,散发着摄人的气势。
顾知灼的心里有如激浪翻滚,压都压不下去。
上一世,兄长顾以灿“剿匪失利,畏罪潜逃”,她脸伤溃烂,高烧不退,府里成年的男儿也只有三叔顾白白,偏偏他双腿残疾病痛连连,姑母忙得焦头烂额,还要上下打点,打听兄长的消息,一时分不出心神照顾阿蛮。
靖安伯夫人悄悄带走了阿蛮,说是去太清观,结果阿蛮走丢了。
没过几天,阿蛮被发现溺死在了河里,她的脸泡得灰白肿胀,小小的身子已经腐烂,苍蝇到处飞,最后还是从衣裳和平安锁认出了身份。
同一天,秦溯的姨娘表妹生下了一个儿子。
秦溯倒是为阿蛮流了几滴泪,可一个早夭的女儿,又哪里比得上一个抱在怀里的,白白胖胖的儿子?转眼就抛到了脑后。
靖安伯府为了这个儿子,阖府挂红大赏,欢欢喜喜地大摆洗三宴。
阿蛮最后就只落了一口小小的薄棺,草草安葬。
“从小你就行事乖戾,如今年岁渐长,倒是变本加厉了……”
顾缭缭怒不可遏地把银票团着一团,扔到他身上,指着他鼻子骂道:“跑上门来欺负我们顾家的姑娘,我们顾家还没有落魄到这地步!”
她气得指尖发白。
觉得眼前的男人一天比一天更加陌生。
曾经她也是欢欢喜喜坐上花轿的,他们一同在北疆杀过敌,是青梅竹马,不是盲婚哑嫁。可惜,再重的情份还是抵不过他对儿子的渴求和日思夜想。
兄长战死后,靖安伯府夫人待阿蛮一天比一天嫌弃,对她也几乎没了好脸色,她就不信秦溯看不出来。
她做好了他会纳妾的心理准备,就等着他来亲口告诉自己。然而,等到的是靖安伯夫人把他已经显怀了的表妹领到她面前,耀武扬威地来了一句:瑶娘怀了秦溯的孩子,我们秦家要有后了。
让一无所知的她,一个人来面对这荒唐的一切。
这几个月来,孙瑶娘一不舒心就闹肚子痛,一天没见秦溯就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容不下她。
事实上,秦溯担着金吾卫的差事,一旬有两回是要值夜的,每回都得在宫里待上两天一夜。
秦溯只会说“表妹怀了身子心思重”,“表妹年纪小你别怪她”,“娘也是患得患失等孩子生下就好了”什么的,听都听烦了。
如今快要生了,靖安伯夫人就跟防贼一样的防着她,还明里暗里地强逼她低头。
没意思透了。
顾缭缭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淡声道:“孙姨娘就要生了,我待在靖安伯府,你和伯夫人也不放心,我住回自己家,对彼此都好。”
她没有发脾气,然而,这样的心平气和反倒让秦溯有一刹那的紧张,手掌蓦地一紧。
他薄唇紧抿,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放低了姿态。
秦溯半蹲在顾缭缭身前,目视着她柔声哄道:“你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等到瑶娘把孩子生下来,我就抱过来给你养,记在你的名下。大夫说了,这是个男胎,你从小养着,他就和你亲生的一样。”
“这事,表妹和娘都答应了。”
顾缭缭笑了,笑容不达眼底。
“我答应了没?”
“什么?”
“我说,我答应了没?”顾缭缭轻轻抚掌,目光不善,“庶子不可袭爵,塞个奸生子给我,记在我名下,不过想占个嫡长子的名份,日后好袭爵罢了。”
“你们一家子把我算计的这样明明白白,还要我反过来谢你不成?”
浓浓的嘲讽如潮水一样的袭来,秦溯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否认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顾缭缭拂了拂衣袖上繁杂的花纹,冷哼一声:“不如这样,我析产别居,你再求道圣旨,给你的表妹讨个诰命,说不定你儿子还有希望袭爵,再不济世子你就多立点功劳,求个蒙恩。总之,别指着赖给我,太脏。”
这话就如一把利刃狠狠地捅进了秦溯的心口,他想解释,可对上那双幽深不见底的眸子,没来由地慌了。
“阿缭,”他勉强笑了笑,“你不高兴骂我都行,析产别居这种话以后别说了。”
“好啦,都是我的错。”他捡起地上团成一团的银票,轻轻展开摊平,放在了美人靠上,态度没了刚刚的强硬,“五弟的事,我去与娘说,你不要生气了。”
顾缭缭露出嘲弄的冷笑。瞧,分明不是什么大事,他完全能周旋停当,只不过,是想让她在秦家低头而已。
他小心地看了看顾缭缭的脸色,见她并没有动容,语气不由添了一丝祈求:“你今天要是不想回去,就小住几天好了,等到休沐,我再来接你和阿蛮,我们带阿蛮出城走走好不好……”
说到这里,他忽而心念一动,连忙说道:“对了,我们可以去太清观,听说清平真人快出关了,我们去求他给阿蛮看看。阿蛮的病最要紧了,是不是?”
是了,他们还有女儿。
有女儿在,阿缭怎么可能会离开自己,她只是在使小性子。
秦溯心神大定,再接再励道:“你还记得清平真人吧?去年,咱们府还请他来摆过风水阵,当时清平真人就说……”
清平真人说他子孙宫凶星犯忌,子嗣艰难。
后来,母亲给了他一杯符水,信誓旦旦喝下去就能求子。
当时他不信,结果没多久,他有一回喝多了,把来送醒酒汤的瑶娘当作是阿缭。
谁知道就那一次,瑶娘竟有了身孕。
他快到而立之年,膝下空空,唯一的女儿还是个哑巴,与他年岁相仿的同僚和好友,他们的儿子有的甚至都要议亲了,生生地就差了一辈人。
这让他怎么能舍得不要这个像是上天恩赐一样的孩子。
哎,阿缭如今正在气头上,这些话他是一个字都不敢说。
他含糊其词道:“清平真人确实名符其实,你发现没,他摆了风水阵后,我们府里好些事都顺了……”
一听到风水阵,顾缭缭立马攥紧了衣袖,掌心汗水淋漓。
她讥笑道:“对呀,没错!这风水阵一摆完,你们秦家是事事都顺了,我的阿蛮却高烧连连,烧坏了嗓子。”
秦溯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不是!她难道是想说,母亲叫人来摆风水阵就是为了要害阿蛮?!秦溯只觉这种误会实在可笑:“你对娘的成见太深了,而且清平真人他……”
“够了!不用说了。”顾缭缭呼吸渐急,高喝道,“阿蛮不会去看清平真人的!你可以走了。”
“你别不讲道理,我也是为了阿蛮……”
为了阿蛮?这大半年来,他有多少心思是放在阿蛮身上的?如今倒是口口声声“为了阿蛮”。
顾缭缭心火直冒,抬袖拂开了他伸过来的手,气势凌厉:“走啊!”
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带着一种强烈的厌恶。
顾知灼使了个眼色,晴眉就笑吟吟地上来,挡在秦溯面前,做了个“请”的动作。
秦溯的心底升起了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憋闷。
阿缭这想一出是一出的,跟市井的无知妇孺有什么区别!
罢了。他叹道:“阿缭,我休沐再来接你们。”
顾缭缭的后背紧绷着,似是忍耐着什么。
等到秦溯一走,她整个人瞬间瘫软了下去,呼吸声陡然急促,又响又浅,豆大的汗水在顷刻间溢满额头,双手不受控制的在抽搐,不过几息的功夫,瞳孔也渐渐涣散。
顾知灼率先注意到了。
这是厥证,是情绪过于激动,呼吸太快太急引起的。
大怒则形气绝,是危症(注)。一不小心会危及性命。
顾知灼拿出银针,没有任何迟疑的,第一针直接落在了喉咙,顾缭缭的呼吸顿时缓和了一些,她费劲地开口:“针、针……”
“姑母,您信我。”
她抬手就要下第二针,顾缭缭一把抓住了她,艰难地把话说完:“阿蛮怕针,会、会高热、惊厥……”
顾知灼下意识地去看阿蛮,小小的孩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迈着细细的步子朝这边跑来。
她立刻用后背挡住了银针,高声唤道:“阿蛮,你能不能去给表姐摘一朵海棠花,你帮表姐好好挑一朵,阿蛮的眼光最好了。”
嗯嗯!她来挑!阿蛮雀跃地用力点头,撒丫子就跑,乳娘和丫鬟亦步亦趋地跟在她后头。
顾知灼继续下针。
“您跟着我。呼气——吸气——”
顾缭缭慢慢地调整着呼吸,双手很快就不再抽搐,她扯了扯嘴角,费力地笑了笑:“夭夭,你什么时候去学了医术?”
顾知灼拈针的手稳稳当当。
她懂“医卜星相”这事破绽很大,像沈旭这样的,勾勾手指头,不出三天连她几岁装过病,几岁上房揭过瓦都能查得清清楚楚。
一开始她也想过,先去“偶遇”一下无为子真人,重行拜师礼,让她的所学所为都能有个来处。
然而真人如今在哪儿她不知道,重生以来,一桩桩的事接连而来,也根本不给她任何做假的时间。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
这世上没有任何事能做到无痕无迹。
与其被轻易拆穿是谎话,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解释。
顾知灼连眉梢都没抬一下,得意的笑:“姑母,我呢,这是祖师爷赏饭吃,会得可多了。”
“您是不是已经好多了?”
顾缭缭点点头。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刚刚说话一急,呼吸一下子就乱了,然后眼前一阵阵发黑,头晕眼花。
见她呼吸平和,脸色红润,顾知灼就动作利索地拔了针。
刚把针包放好,阿蛮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手掌心上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朵朱红色的海棠花。
她熟练地爬上了顾知灼的膝头,把自己千挑万选的花显摆给她看。
顾知灼连忙鼓掌:“真好看!”
“满院子的花都没这朵好看。”
“阿蛮的眼光真好。”
阿蛮得意洋洋地把海棠花插在了顾知灼的鬓间。
她两只胖胖的小手捂着嘴,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
顾知灼搂着阿蛮贴了贴,直言道:“姑母,我给阿蛮诊过脉,她的哑疾,疾在心,不在喉。”她用更直白的语句道,“她是因为受了极大的惊吓,才会口不能言。”
“您还记得她在高热前发生过什么吗?”
“惊吓!?”
顾缭缭胸口一紧,一口气差点又回不上来。
“我当然记得。”
她垂首,喃喃自语:“一年前,靖安伯夫人请了清平真人给府里摆风水阵,让人把阿蛮也带了过去。那个时候,你祖母突发心悸昏迷不醒,我急着赶回来,就把阿蛮交给了乳娘和嬷嬷们。”
当时,她和秦溯的关系也还算融洽,靖安伯夫人是亲祖母,让她照看阿蛮一天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一直到第二天,你祖母有所好转,我就回去了。谁知,阿蛮前一晚起了高热,一直没有退,乳娘说是吃了冷风。”
“高热反反复复烧了三天,阿蛮醒过来后,就再发不出声音。”
“肯定是秦家害的!”
顾缭缭的心口突突狂跳,痛彻心扉。
顾知灼眉头紧蹙,难怪阿蛮哑了后,姑母就和秦家翻了脸,不止是因为孙瑶娘的出现,更是因为藏在心里的这根刺。
顾知灼抱着阿蛮,略有所思。
从脉象来看,阿蛮的心脉淤堵得厉害,最好是能用银针取心经和心包经来疏通,麻烦就麻烦在阿蛮她怕针。
一时间顾知灼也有些为难。
她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一亮,就让琼芳去把她小库房的册子拿了出来。
她记得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每晚都会梦魇甚至还惊厥过,睡卧难安,外祖母就寻了十来块水头极好的白玉,让人带来京城。
顾知灼翻了一遍册子,没有。
她又跑了一趟小库房,也没有,最后是从梳妆台的匣子里找到了一块巴掌大的璞玉,又跑去外头让工匠做成玉牌,仅仅只得了两块。
白玉有静气敛神之功效,俗称可以压惊。
顾知灼亲手在玉牌上刻了符箓。
不得不说,如今手生了不少,刻刀拿在手里一点儿也不听话,两块玉牌她足足刻了三天,有一块还刻歪了。
太丑了!
顾知灼实在没脸看,就往首饰匣里一扔,揣起那块刀工漂亮的给了阿蛮。
小丫头臭美地乐了一天,一会儿去给太夫人显摆,一会儿又开心地去找表姐们炫耀,炫耀完回来,玉牌上就多了一根新打的络子,上头还缀着好几颗玉珠子。
顾知灼进进出出,忙活了好几天。
安神香时时点着。她亲手做的!
玉牌日日挂着。她亲手刻的!
顾知灼还特意用多余的香料做了两个香囊,一个让阿蛮挂着,一个放在她的枕头底下。
她说什么,就是什么,顾缭缭从不干预。
这会儿见她又换了熏香的方子,顾缭缭也是心态极好地说道:“阿蛮睡得舒坦多了。从前睡到半夜,就会翻来翻去,出一身汗。这几日我瞧着她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顾知灼就趁机挑拨:“那可不,我们阿蛮回了自己家,不用再瞧别人的脸色,当然睡得也好了。”
顾缭缭深以为然。
靖安伯夫人看阿蛮就像是在看什么扫把星一样,顾缭缭自己又对那场风水阵介怀于心,不但把当时伺候阿蛮的乳娘和嬷嬷都打发了,平日里也拘着阿蛮只在院子里玩,哪像现在,整个国公府,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所有人都喜欢她。
上午满园子跑,正午太阳大,阿蛮就回来趴在窗台上看鸟,有一只生得五彩斑斓的鸟儿天天都来,在窗橼上蹦来蹦去梳理羽毛。
这鸟儿的尾上长着长长的翎羽,如丝绸般耀眼顺滑。
梳理完羽毛,它又啄着小脚爪,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
阿蛮看得目不转睛。
这时,一个青衣小丫鬟从垂花门进来,鸟儿惊了一跳,扑扇着翅膀飞进了树冠中,浓密的枝叶遮住了它小小的身子。
阿蛮失望地指着鸟飞走的方向,她伸长脖子左看右看,回过头来,小脸皱巴巴的。
她的嘴巴动了动,喉间突然发出了一声含糊不清的:“啊、啊!”
“啊!”
顾缭缭朱唇半启,难以置信。
等等,阿蛮能发出声音了!?
这一年来,阿蛮不但不会说话,她没有笑声,也没有哭声,再难过再开心也只有表情,她的喉咙里像是堵了什么,没一点声响。每每看着,顾缭缭的心就像是被撕裂了一样。
而现在,她的的确确又听到了女儿的声音。
久违的声音。
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顾缭缭用手捂着嘴,生怕吓到了女儿,又去看顾知灼。
顾知灼就笑:“慢慢来。”
若是用银针,再加一张宁神符,顾知灼有信心只需要七天就能疏通阿蛮的心脉。
现在嘛,最快也得半个月。
顾缭缭忙不迭点头,是的,慢慢来,只要能有一点点希望,就算再久又如何呢。至少前面是光,而不是深不可见的深渊。
顾缭缭心口跳得厉害,哽咽着说道:“阿蛮喜欢鸟儿,咱们去鸟市挑只鹦鹉好不好?”
阿蛮歪了歪脑袋,似乎在认真考虑。
那个青衣丫鬟也站到了廊下,禀道:“大姑奶奶,大姑爷来了。”
自打上回后,顾缭缭就特意吩咐了,秦家任何人包括秦溯只要再登门,都不许迎进来,所以,这回就被拦住了。
“不见。”
顾缭缭只回了一句,就又细声细气地和女儿商量:“鹦鹉长得可漂亮了,娘带阿蛮亲自去挑……”
丫鬟屈了屈膝,下去传话。
这话递到了门房,于是,秦溯吃了闭门羹。
“……大姑爷,您请回吧。”
门房好声好气地说完,关上角门,留下秦溯一个人在外头。
秦溯牵着马,默默地站着。
他和阿缭是在南疆认识的,阿缭一身红甲,手提长刀,如男儿一般在敌军中冲杀,飒爽英姿。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彻底映在了他的心里。
他想娶她。
他奋勇杀敌,积累军功,用了一年就升到了千总,他率兵伏击马匪,带回匪头的头颅时,终于让她注意到了他。
后来,他娶到了她。
他把整颗心都放在了她的身上……
秦溯闭了闭眼。
他只是想要一个儿子而已,一个就够了,这不过份吧!阿缭为什么非要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呢?!
她也该为他想想,没有儿子,伯府的爵位怎么办,他这辈子汲汲营营挣下来的这一切又能给谁!?
他烦闷地骑在马背上,连缰绳都没有拉,任由马把他带回了府。
刚进门,就有嬷嬷迎了上来,抹着眼泪哽咽地告诉他:“世子爷,孙姨娘她动了胎气,有些不好了!”
秦溯惊了一跳,赶紧跑到正院,不等通传就掀开帘子冲了进去。靖安伯夫人坐在太师椅上抹眼泪,哭得不能自已,那伤心欲望的样子,秦溯差点以为孩子没保住。
“娘,”他紧张地问道:“瑶娘怎么样了?”
“算你还知道心疼你表妹,”靖安伯夫人放下帕子,眼睛红通通地说道,“一休沐就往外跑,心里只有你那媳妇,也不知道陪陪你表妹。咱们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些天,顾氏连人影都瞧不见,多亏了瑶娘忙里忙外的,结果还动了胎气。大夫还在里头呢!”
“要是我的宝贝金孙出了什么事,我也不想活了。”靖安伯夫人越哭越伤心,“我都这把年纪了,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孙子,你说说,我们秦家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娶个媳妇,生不出儿子也就罢了,还嫉妒成性。我跟你说,顾氏要是不拿出老参,还不好好伺候瑶娘生孩子,我可不答应把我的小孙孙抱给她养!”
这不行!从小养大的才有感情,以后这孩子也会把阿缭视作亲母。秦溯安抚道:“顾家太夫人她身子不舒坦……”
“身子不舒坦?!顾太夫人骂人的时候怎么不见她身子不舒坦!”靖安伯夫人越说越恼,“照我看,顾氏她就是嫉妒瑶娘能生儿子!”
“都嫁到我们秦家了,还动不动就甩脸子,他们顾家尽出泼妇!大的是,小的也是!”
一个姑娘家野蛮成这样,要不是溯儿说金吾卫指挥使快调任了,他想争争这个正职,需要镇国公府在军中的关系,她绝不会咽下这口气。
秦溯端起案几上的茶盅递了过去,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不搭话是最好的。
但凡他维护阿缭一句,母亲就能叨叨上半个时辰。
靖安伯夫人喝了几口茶,抽泣着又哭了:“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
哭到一半,大夫出来了,靖安伯夫人连茶盅都来不及放下,连忙问道:“大夫,我那儿媳……”
“娘!”秦溯板下脸来,喝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