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文女配夺回气运后/锦鲤文后,女配重生了by临天
临天  发于:2025年03月02日

关灯
护眼

柳条在反复翻折下,终于出现了折痕和柳丝,用不成了。
谢应忱放下,又重新挑了两根,这一回,勉强编成了身体的轮廓,但有些松松垮垮,他的手一用力,“咔喳”,柳叶断了。
怀景之挑亮了油灯,又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提议道:“公子,要不属下让人去逮只活的回来?”
十月天冷,蚂蚱不太好逮,但也不是逮不到,一晚上的工夫也差不多了。
谢应忱放下了手中柳条,默默抬头看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遍,看得他心里发毛。
谢应忱:“难怪你娶不上媳妇。”
怀景之:!
公子,你说这话,可是有点扎心了啊。
又试了几遍,依然只能勉强编成身体,书案上堆着的柳条已经少了一大半。
咚咚咚。
黑夜中敲响了三更的铜锣声。
“公子,您该睡了。”怀景之笃定道,“您再不睡下,属下明天就要去镇北王府告状了,要是让顾大姑娘知道……”
谢应忱默默地放下了柳条。
刚要去休息,庭院里响起了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公子,是秦沉。”
毛毛躁躁的声响他一听就是秦沉。
也确实是秦沉,秦沉刚从青州回来,这个时辰城门已关,但谢应忱在他临行前给过他一块令牌,他再晚回京也能进城。
他本来以为谢应忱睡下了,也就过来书房看一眼,没想到灯竟然还亮着。
“公子。”
他叩了两下门,随着一声“进来”,推门而入。
“公子,您竟然还在。”
“今儿怎么这么晚都不睡,顾大姑娘要是知道您就完了。”
谢应忱:“多嘴。”
他乐呵呵地讨完了嫌,又站好了,抱拳见礼道:“太孙殿下,末将不负所托,从青州回来了。”
谢应忱抬了抬手:“坐。”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今日是意外,不许和夭夭说。”这话是对着怀景之说的。
秦沉一路上风尘仆仆,身上又是灰尘又是泥,快马加鞭都需要七八天的路程,他五天就跑到了。他瞧着还精神的很,眉飞色舞道:“公子,青州的疫症已经控制住了,多亏一批批药丸送的及时。”
光靠京城赶制药丸供给一州百姓肯定是不够的。
在最初的那一批药丸后,谢应忱就命太医署去了翼州,招募大夫和医馆学徒,除了朝廷会给予一些银子外,顾知灼额外还答应了给这些医馆两个验方,都是秘方。有这条件在,报名的医馆趋之若鹜。
谢应忱还动员了一些大商贾,以允许其子弟参加科考为条件,让他们采买相应的药材。
商为九流之末,在大启是不能靠科举入仕的。因而哪怕谢应忱只是答应给每家三个名额,也足以让他们疯狂。
商贾,尤其是那些产业遍及大启的大商贾,他们的人脉和门路都极广,源源不断的药材送到京城。
除了最开始药丸供应不足,一丸难求外,到后来,青州上下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药。
秦沉去青州,他的差事只是护送和分发药丸,不涉地方内政。
秦沉把当地的情况说了,又道:“……属下离开青州时,连续三天没有因疫症死亡的了。”
谢应忱颔首,垂眸思忖。
说完了正事,秦沉讨了杯茶,又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点心。
“自个儿拿。”
好嘞!秦沉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几块,差点没噎死。
缓过一口气来他又说道:“公子,我在青州看到有好些百姓都为顾大姑娘立了长生牌位。尤其是五江府,顾大姑娘在义和县救的人就有来自地五江府,那家姓张的给大姑娘立了生祠,周围的人家都去那儿供奉。”
他们都说,要不是顾大姑娘,这回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想想就后怕。
“公子,青州乱,属下刚去时,还有人趁乱生事,教唆一些青壮年冲击官府,杀人抢粮。结果一把火一放,风一吹,整着烧了好几条街,死了好多人。”
他摇头叹了一声,想到什么说什么:“沈督主一来,没多久,青州上上下下乖的不得了。这手段,难怪他这把椅子坐得稳稳的。”
沈旭出京前,谢应忱就修书给了秦沉,让他在青州一切都只从沈旭安排,以免政令不一,闹出什么乱子来。
“沈督主一到青州,就先杀了一批,连罪名都是现编的。 ”
来迎他的,说抛下政事,逢迎献媚。
没来迎他的,就说对他不敬,图谋不轨。
反正都该杀。
谢应忱淡笑,沈旭刚到青州没多久,弹劾他滥杀的折子都快堆满案头了。
但正像他临走时,谢应忱答应过的那样,所有的弹劾折子,谢应忱尽数都挡下了,也没有干涉过他在青州的所行所为。
“后来,属下才知道,沈督主杀的那几个全都是该死,有贪腐了朝廷赈灾银子的,有阳奉阴违耽搁救人的,也有趁机揽财,抢夺民女的……沈督主肯定是觉得一个个按罪处论,审案断案太费时间了,直接杀了干脆,还能震摄其他人。”
秦沉一开始没有看懂,也是后来慢慢明白的。
也确实够震慑,血流到一百人以后,沈旭说一,再没有人敢说二。
他交代下去的差事,没有人敢拖延,生怕他一个气不顺,不审不问地杀了再说。
“一个个乖的跟群兔子似的。”
怀景之又看了一眼天色,认命了,公子这十有八九得通宵。他让人去煮一碗安神汤来,顺着他的话尾道:“沈督主是相信公子的承诺,才敢这么干。要不然,这每一件事都是把柄。”
谢应忱转动着玉板指,思忖片刻道:“沈督主什么时候启程的?”
“比属下晚了一天,不过,他也不赶路。总得还要十天八天才能到。”
不但不赶路,他出行的排场之大,让秦沉看一次咋舌一次,哪怕到了青州这地界,也没受一点苦,哪怕自己,吃不好喝不好。秦沉忍不住掬了一把泪。
“景之,研磨。”
“是。”
谢应忱很快修书了一封,又拿出一块令牌,这块令牌让怀景之也为之一惊。
“秦沉,你再跑一趟,把这两样送去给沈督主。”
秦沉双手接过。
“回来后,也不用回京了,直接去千机营的军营待命。”
秦沉先前已经调到了千机营任校尉。
他抱拳应命。
他三两口把桌上的糕点全塞了嘴里,谢应忱把一壶茶都递了过去,他一口气全喝完了,又蹭了一碗刚煮好的安神汤,也不等天亮,连夜匆匆出城去了。
这一去,足足三天。
等秦沉再回来的时候,又是大半夜,他还带回来了一把伞。
“公子,沈督主让属下带回来,是青州百姓地给顾大姑娘的万民伞。”
“万民伞?”
说是伞,实则展开有如华盖,伞下垂下的一根根布条,有宽有细,五颜六色的,既有昂贵的绸缎,也有普通的麻布。
每一根布条上头,或是写了名字,或是按了手印,光是这些布条就足有几百根,每根上头至少有数百个名字或手印,写得密密麻麻。
万民伞,带来的是万民的祈愿。
这是夭夭的功德。
“备车。去镇北王府。”
这都快五更了!怀景之迟疑着,话还没有说出口,谢应忱抱着这把万民伞,匆匆出了门。
谢应忱在镇北王府常来常往,对府里上上下下都和气的很,太夫人更是喜欢他到不行。
哪怕大半夜来,门房也乐呵呵地把他迎了进去,连问都不问一声。就跟自家主子偶尔晚归一样,都不用下人通禀带路。
沿着青石板小道刚走到仪门,冷风当头一吹,谢应忱终于意识到,确实是太晚了。
他失笑着摇摇头。
是先回去,明天再来?
还是先去花厅坐坐?
一来一回地耽搁时间,谢应忱索性拐了个弯往最近的花厅走去。
“公子!”
蹬蹬蹬的脚步从仪门的方向传来,步履生风。

谢应忱扶住了她,上上下下打量着。
明艳的脸上神采熠熠,头发散开绑成了麻花辫, 辫子上的珠花扎得稳稳当当,连头发丝都没乱。
这样子, 压根就像是, 根本没睡。
都快五更了,不睡觉?
啊!顾知灼心虚地缩了缩脖子,她的身体勉强恢复了六七成,师父一句话要好生养着,他可上心了。
顾知灼看了看天色,马上又理直气壮, 抢先他一步道:“公子,都五更天了,你竟然还不休息!到处乱跑。”
恶人先告状是不是?谢应忱瞪她。
顾知灼的尾指勾着他腰间环佩,绕啊绕的, 绕的他心都化了。
谢应忱捏住她作乱的手, 掌心肌肤滚烫,力道却有如接住一片雪花般轻柔。
低头时,气息交融在了一起:“在做什么?”
“算卦。一不小心就晚了。”顾知灼注意到他抱在手上的东西, “公子,这是什么?”
“万民伞。”
伞下挂着的布条不少,收拢起来相当不容易, 展开时有如一顶华盖垂下流苏, 谢应忱双手扶着,挡在她的头顶。
谢应忱与她说道:“沈督主让秦沉从青州带回来的。”
沈旭确实是有心了。
知道夭夭需要功德来滋养神魂,甚至还为她拿到了万民伞。
“沈督主什么时候回来, 猫想他了。”
沈猫天天一大早跑出门,中午回来后就坐在窗沿上,闷闷不乐地看外头。
“还要过几天。”
谢应忱说着,示意她往后退两步。
顾知灼依言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伞正面的最上头,是用金色的绣线绣成的一行字——
唯愿顾大姑娘长寿安康,无病无忧。
顾知灼笑了。她伸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轻轻抚过,仿若这是什么稀世珍宝。
顾知灼微愕,有一股淡淡的暖意顺着手指涌入她的四肢五腑。
师父曾说,她能险死还生,是因为有无数人在真心祈求。
就如这把万民伞上的祈愿一样。
“公子,我很喜欢。”
顾知灼目视着上头的每一个名字,嘴角弯起,颊畔浮起两个浅浅的梨涡。
谢应忱扶着万民伞站在她身侧,仰望天空。
还不到黎明破晓的天色万里无云,在无数的繁星中谢应忱准确地找到了那颗伴星。
它的光芒又璀璨了几分。
谢应忱心满意足地拉住了她的手,不到两息,这小没良心的就甩开了他,钻到了华盖底下。
她仔细去看布条上的名字,一点儿也不嫌烦。忽而她脚步一顿,捏着一个草编的小蚂蚱,一脸狐疑。
“咦,这是什么?”
唔,有点丑。
“我编的。”
编了三天,终于有一个能看得了。
“真可爱!”
谢应忱:“……”
这表情,一看就是在哄他!
哄的这么老练,也不知道平日里干过多少回。
顾知灼捏着他的袖口嘿嘿笑着,快速转移话题,拉过一条宝蓝色的布条给他看:“这是五江府的。张子南和孔秀兰……他们俩就是在我在义和县时遇到的。公子我有没有跟你说过义和县,这个张子南挑唆流民闹事,让我打趴下了……”
其实她一回来就说过。
不过,谢应忱依然含笑听着,替她撩开垂下的流苏,时不时附和一两句。
顾知灼一点也不嫌累,又指了一个名字道:“还有他,我想着孩子病得重些,药又不够,就先管着孩子,结果,他前一天还好好的能打架,过了一晚上直接躺下快不行了。病来得比孩子们还凶!我可厉害了,把他救活了。”
“咦,这是哪儿的?好多名字和手印。”密密麻麻,一点间隙都没有。
“东阳县。”
顾知灼眸光微闪,上一世,谢璟领了地动赈灾的差事,带季南珂去的正是东阳县。
后来,十室九空。
“江言到东阳县的时候,症疫正厉害,死的人都顾不上埋,全堆在了街上。江言临时又多调了一批药过去,跟阎王抢命。”江言是他派去青州的人之一。
谢应忱和她一块儿把几百根布条全都看完了,黎明的光芒照耀了下来,映在这五颜六色的万民伞上,带着些许的微光。
两人还真就一晚上没睡,顾知灼让人在花厅备了早膳。
谢应忱一边喝着粥,一边眉眼含笑地看她,连白粥吃到嘴里也是甜丝丝的。
顾知灼:?
“我在想。”
“什么?”
“等我们成亲以后。”谢应忱眉眼温柔,“就能和现在一样。”
一睁眼就能见到她。
她的气息早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他的血肉里,与他一心一体。
顾知灼难得的耳垂红了红,呼吸略有些紊乱。她掩饰地提筷夹了一个虾饺给他:“公子今晚绝对不许熬夜了,一更就得睡!”
谢应忱好脾气地连连应声,就着她的筷子一口咬下。
“夭夭,一会儿陪我去趟太清观。”
顾知灼挑眉看他。
“国师,还是师兄最为合适。”
谢应忱这几天来把道箓司呈上来的几位真人的度牒都看了一遍。
在道法上,清平丝毫不逊于其他人,最关键的是知根知底。
撇开他是夭夭的师兄不提,清平心思纯粹,没什么野心也不看重权利,最大的爱好是攒银子,还偏攒不下银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想不开别有所图。不然,若是再出一个像长风这样的,大启是经不起再一次折腾的。
“好呀。”
顾知灼愉快地抚掌:“师兄肯定要高兴哭了。公子,国师有俸禄吗?”
“……有,与年俸1050石,与正一品相当。”
这就好!她迫不及待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清平,一用完早膳直接出城去了太清观。
谢应忱先是亲口问过了无为子的意思。
无为子吃着顾知灼亲手做来孝敬他的凤凰酥,对清平道:“你离观入世时,为师曾为你占过一卦,此行有如火中取栗,向险而行,若成可得机缘,若败生死难料。”
清平吓了一跳,这话师父此前没告诉过他。不过,入世修道对他们来说,本就是一场考验和机缘,师父就算明知有险,也不能泄露天机。
“国师,便是你此行入世的机缘。”
“日后你当为柱,撑起大启国运,如云城真人一般,凡事不可懈怠。”
清平收敛起笑容,深深拱手应诺。
“徒儿明白。”
谢应忱牵着顾知灼的手,待无为子训诫后,又告诉了他青州送来了万民伞,无为子给她切了脉,掐指一算含笑说:“是好事。灼儿的魂魄正是需要功德温养。”
无为子说着,给了顾知灼一个福包。
“你们等请期的时候打开,是为师给你们卜算的吉日……”
顾知灼背过身,偷偷摸摸地拆开一个角,往里瞄。
啪。拂尘在她头上拍了一下。
“说了等请期再看的。”无为子从她手里抢了回来,交给了谢应忱,“你拿着,别给她。”
说着又吓唬他道:“泄漏天机会影响婚后福运。”
“是。”谢应忱立刻藏好,“绝对不给她。”
顾知灼:“……”
“你们早些回京去吧。”
谢应忱带上清平一起回了京城,当天他便下了令旨,册封清平真人为大启国师,并交由工部修缮京城的国师府。
在云城真人羽化后,大启时隔八年,终于又有了国师。
他也是大启的第三任国师。
清平得意张扬了一整天,各种奉承听得他心花怒放,各种礼收到手软,把玩了一晚上后就全都转手给了碧霞元君堂,用于安置被遗弃的女童。
作为国师,清平需要主持十月十五的祈福。
他特意跑去太庙,指点着礼部仪程布置,又连连卜了几卦,算完后,回头找上了顾知灼。
“师妹啊。”清平悄悄道,“师兄我算着不太对。”
他不管怎么算,卦象只有一个——
镜花水月。
他摇头叹说:“这卦象不吉。”
清平一开始他还想着要不换个日子,但后头也没什么好日子。
“师妹呀,要不你劝劝阿忱,干脆别祈福了。”
清平把拂尘一甩,搭上手臂上,说道: “这祈福求的是福祉,既然求不到福,干脆就别求了,免得福祸难料。”
“师兄。”顾知灼给他斟了杯茶,“你起的是什么卦?”
“九紫离火运下的帝王签。”
雅座紧闭的门敲响了两下。
顾知灼示意晴眉去开门,紧跟着是一个异域口音的女声:“顾大姑娘?”
站在门口的是西凉公主珈叶,还有脸色略有些别扭的谢璟。
“果然是你。”
珈叶手中提着马鞭,毫不认生地进来,深褐色的双瞳在清平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这位是,国师大人吧?”
“贫道清平。”
清平拱手见了礼,又重新落座。
谢璟来回看了看顾知灼和清平,曾经清平还一直在帮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不觉中,清平反倒和顾知灼他们更为亲近。
珈叶笑吟吟地说道:“我们跑马去了,刚回京,约了王兄来这儿吃饭。我在下头一眼就认出是你。”
顾知灼坐在临街雅座,窗户半开着。
“顾大姑娘,上回说要敬你三杯的,只喝成了一杯,正好补上。”
珈叶的官语没有多棱老练,一句话里还会掺杂一些凉语。
顾知灼没有点酒,陪着清平喝茶,珈叶去问小二要了一壶酒来,一连敬了两杯,顾知灼若有所思着也干脆陪饮了两杯。
珈叶笑道:“中原的酒还是绵软了一些,我这回来带了些马儿酒来,口感甜甜的,一会儿我让人给顾大姑娘送几坛去。你也尝尝我们草原的酒。”
顾知灼应了声好,抚掌赞道:“素闻草原女子豪迈爽利,与公主一见果真如此。”
珈叶捏着马鞭的手指略紧,若无其事地笑道:“顾大姑娘的凉语说的这般好,从前来过凉国吗?”
“上辈子去过。”
嗯?珈叶怔了怔,当然是不信的。她随口笑道:“你这么说,我就当真了?”
顾知灼似真似假道:“不但上辈子去过,上辈子还和娜古雅尔首领一起用过酒,也是马儿酒。听说娜古雅尔首领早年间被父兄以十匹羊的价嫁去了余部,结果还不到十年,她便成了余部的首领。着实让人钦佩有加。”
作为凉国公主,珈叶对娜古雅尔并不陌生。
她的出嫁只是一桩买卖,余部有杀女的野蛮习俗,族中素来女少男多,兄弟共妻。娜古雅尔甚至都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一个草原牧羊女。
就是这样一个牧羊女,被“嫁”去余部后,在二十五岁时成了余部首领,让那些野蛮男人俯首在脚下。
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顾大姑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她看出来自己亲近她的用意了?
思忖间,顾知灼又将一杯酒递到了她面前,琥珀色的酒液倒映出了她深褐色的瞳孔。
“请。”顾知灼抬了抬手,“这一杯是我敬公主的,祝贺公主新婚之喜。”
珈叶笑得大大方方:“三殿下说,太孙是他的堂兄,以大启的风俗,日后,我与顾大姑娘也算是妯娌了。”
她又喝了一杯。
扬袖的同时,辫子轻扬起来,又垂落在肩头。
谢璟不乐意听到她就要嫁给谢应忱了这样的话,待这杯喝完,他主动道:“珈叶,你王兄该等急了。”
珈叶没有拂他的面子,和顾知灼道了别。
谢璟迟疑了一下,回身问道:“清平真人。你曾说,珂儿是天命福女,如今……”
清平扬起拂尘,打断了他的话。
清平不说谎,实事求是道:“天命已尽。”
站在外头等他的季南珂在听到这句话时,脸色晦暗。
她的确发现,自己的运气没有以前好了,不但如此,还变得很糟糕。
方才跟着谢璟去跑马时,她还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石头撞在了她的小腿上,差点走不了路。当时她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三年前,她和一些贵女们去打猎,惊马摔了下来,但方家姑娘的马不知怎么的,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马前。
两匹马撞在一块,她摔在了方家姑娘身上,方姑娘摔折了骨,正好也是相同的部位。
还有……
“珂儿,走吧。”
谢璟打断了她的思绪,季南珂亦步亦趋地跟着他。
他们也没有走远,而是进了距离这间足有三间之隔的另一间雅座。
推门进去时,多棱锐利的目光直接投了过来。
“王兄。”珈叶娇俏地说道:“我们上来的时候看到顾大姑娘了,过去打了声招呼。”
她往圈椅上一坐,把马鞭放在了八仙桌上。
“马上就是大婚的日子了,三皇子殿下,你想好了吗?”
这位三皇子实在是个没有主意的,又优柔寡断,粘粘糊糊。多棱可不想自己白忙活一场。
大启皇帝如今困在宫里,除了宫宴那天,连人都见不到。要如何配合,只能靠这位蠢皇子。
“我。”谢璟犹豫了一下。
他想说不好,承恩公已经抢先一步对多棱道:“您放心。”
“此事绝不会有岔子。”承恩公讨好地笑道,“殿下是您妹婿,一家人。”
多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他拿起一坛酒,哗啦啦注满了面前的海碗。
抽出小刀在自己的手腕上一割,滴下来的鲜血在透明酒液中晕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权当是歃血为盟。”
他把海碗推谢璟的面前一推。
短刀也啪的扔了过去。
承恩公催促道:“殿下,快啊!”
谢璟攥紧了手。
与蛮夷合作,有如与虎谋皮。
他想起顾知灼看向他时,永远带着嘲讽和鄙夷的目光。
他蓦地起身,黑着脸摔门而去。

承恩公连连摆手:“三皇子殿下,许是、许是去更衣了。”
他说了一个连他自个儿都不信的借口,换来了多棱的冷笑连连。
沉默地坐在角落的季南珂忽而出声道:“我去看看。”
她出了雅座, 环顾了一圈后,见他下了楼, 又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在大堂追上了他。
季南珂拉了他一把,走向天熹楼后头的庭院。
小楼还没有修好,庭院里没什么客人,季南珂安静地陪着他走了一会儿,小心地问道:“殿下。您是不愿意?”
谢璟站在临水的凉亭,看着池塘里摇头摆尾的锦鲤, 他叹声道:“珂儿,凉国是蛮夷,与大启又有世仇。非我族类,蛮夷岂会这么好心来帮父皇, 多棱必是所图甚大。
事到如今竟然还去考虑西凉是蛮夷?
“殿下, 您担心西凉别有所图,未免也有些早了。送亲队伍统共才多少人?多棱人在大启,他就算想要从西凉调兵, 还有西疆总兵在那里挡着。”
她缓缓道: “若说图谋。珈叶公主倒是与我说过。”
谢璟向她看去。
珂儿人缘好,从前就是这样,谁都和她处的很好。唯有顾知灼因为自己的缘故不喜欢她。
“多棱大王子并非凉王亲生, 从血缘上只能算是凉王的兄弟, 凉王对他防备颇深。珈叶公主也说,多棱帮您和皇上,也是在帮他自己。待您上位, 他也想借着大启之势,从凉王的手上拿过王位。”
“互有所图,又怎么能说是他有意在利用您呢,图谋不轨。”
谢璟思忖片刻,没有反驳。
这么说,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季南珂的话,让他心中的不安也消散了一些。
此趟凉国送亲,只带了三千人,绝不可能趁乱颠覆大启。
至于日后,等到父皇肃清奸佞,是战是和,就看凉国识不识相了。
其实说到底,若能和,谁又愿意战呢?
战乱,意味着死亡。谁又会愿意送死?!
父皇曾与他说,北疆连年战乱不断,死伤无数,耗尽国力。是因为顾家人以战揽权,以战揽财。
“况且,我还听说了,西疆总兵奉命对凉国步步紧逼,屡屡开战。无论是珈叶公主和亲,还是大王子与您合作,实则是为了两国交好。”
谢璟默默点了头。
自己去时也发现了,西疆枕兵边关,不许凉人踏进一步。
谢应忱在凉国为质多年,肯定受尽了折辱,他对凉国本就怀有恶意,贪战好战。
父皇说,大启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待日后,大启交到自己的手里,才能足够的底蕴,迎来盛世。
自己是为了大启!
谢璟倚在美人靠的栏杆上,双手紧紧地抓住栏杆。
他一遍遍地在心里说:是的。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启。
“殿下。”
季南珂小脸微仰,带着蛊惑一样的嗓音在耳畔回荡:“您难道想永远让太孙凌驾于前。您不想见顾知灼……”
“后悔吗?
说到“顾知灼”三个字的时候,季南珂语气复杂,然而谢璟并没有发现,他只是下意识地顺着她目光的牵引,落到了天熹楼的二楼,从打开的窗户,隐约能看到那抹倩影。
季南珂的眸中掠过了不甘与嫉妒,她学乖了许多,面上不露分毫说道:“曾经我也一直以为顾知灼是因为误会我,才执意和您退婚。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殿下,她其实是为了太孙。”
“她弃了您,重新挑了一个能让她登上凤位的人。”
谢璟想起谢应忱刚回京的那一天,他亲眼见到顾知灼把谢应忱送到宫门前。
他们俩,相谈甚欢。
从那之后,顾知灼就不再理自己了,还联合谢应忱,使计和自己退婚,一心一意的扶持谢应忱。
“您不想让她后悔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季南珂自己都有些酸涩,她紧张地捏紧了帕子。
她想听他说,他不在乎她后不后悔,可是,听到的却是一个字——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