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珠:皇帝你这送的不是学习资料和更多的学习资料吗?就离谱!
小太子收到皇帝另外送的书册却很欢喜,每天埋头苦读。
郭珍珠感觉学霸的世界实在太难理解了,不过小太子高兴就好。
皇帝在畅春园住得舒服,毕竟这里宽敞多了,还有花园和内湖,能赏花和泛舟,比住在皇宫要自在惬意得多,于是住下就不想走了。
索性过年也是在畅春园过的,皇帝依旧准备了烟花。
正好内湖把花园隔开两半,男女宾客能分开坐,放烟花的船只就在湖中。
于是两边的客人都能欣赏到绚丽的烟花,一个个都是赞叹又满意。
更有人宴席后写了诗句来传唱,赞美璀璨的烟花。
郭珍珠不是很懂这些文人,见着什么都能写诗。
不过皇帝看了还挺喜欢的,自己也写了几首关于烟花的诗句,把其他人的诗句集中在一起,让内务府印刷成诗集。
这当然不能卖,只能送,诗句被收录的人自然能得上好几本。
他们能供在家里,也能送给亲近的朋友和喜欢的晚辈,简直是能吹嘘好久的礼物了。
六阿哥的农学书还没写完,宫里的印刷局没什么活计,倒是叫皇帝先用上了。
不过六阿哥的农学书已经在写第二本了,皇帝看完第一本,感觉很不错,已经拍板让人先印刷起来。
郭珍珠也看了六阿哥写的原稿,他的农学书跟之前出书的沈家和李家完全不同。
并不是囫囵把农学大致说一遍,从犁地、选种、播种、育苗等开始说,而是把作物分成了大类。
大类底下还有小类,大类的种植方法大差不差,但是一些特殊的品种就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写得是明明白白。
甚至还分开了地域,比如水稻在南方种和在北方种,彼此有
什么一样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样一来,拿到书的人看了,在南边或者在北边种的人,都不会因为用了同一种办法而不一样。
播种的时间,以及浇水的量等等都有所改变。
比如菱角,在南方容易种,但是到北方就需要注重保暖和湿度的问题。
六阿哥写得很仔细,可以说这是一本种植的入门书。
如今很多种地的人都是从长辈传下来的办法,粗糙得很,有些却因为口口相传丢失了不少细节。
没有那么系统化的种植,被六阿哥梳理过后就要容易得多了。
只有一样,种地的农人未必都识字,或者就识一点。
所以这农学书一出,种地的人可能不会看,不会种地的人看了也没用。
郭珍珠还担心六阿哥出书后,发现这书的作用其实没有那么大,孩子会失望。
于是她私下问皇帝,表达了这个担心。
皇帝听后笑笑道:“爱妃放心,这农学书出来后,在各地都有司农,会负责此事。”
郭珍珠起初有点疑惑,皇帝这还给六阿哥的农学书分派kpi了?
让各地的司农采买这本书,那书的销售量完全不用发愁,六阿哥知道后一定很高兴。
但是郭珍珠很快回过味来,各地司农是识字的,他们拿到书后借鉴经验来教导当地老农种地,这种地的kpi就可能有所提高了。
指导了没提高,那肯定不是六阿哥这本农学书的问题,毕竟都写得那么详细了,做不到肯定也不是老农的问题。
老农不识字,那就是指导的那些司农的问题了。
思及此,郭珍珠感觉这压力全在各地司农身上,他们还不得卯着劲钻研这农学书,努力给当地提高一下产量?
要真能提高了,皇帝一见高兴了,指不定这司农还有机会被提拔。
要是搞砸了,没提高甚至还降低了,那司农的处境就尴尬了。
郭珍珠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臣妾想岔了。有各地的司农大人在,想必这书也能有所帮助。”
只是这书暂时就写了一册,写的是比较常见的作物,大部分地方都能种会种的。
哪怕当地没能让所有作物提高产量,起码有一种能稍微多一点,都能给皇帝交差了。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还得看当年的天气。要是天气不好,能保住原来的收成就算是提高了。
六阿哥很清楚一些不常见的植物,有些人可能都没见过,更别提是会种了,而且也没必要种。
所以第一册 农学书,他选的都是特别常见,又大部分人见过甚至种过的类型,这就很好上手,也愿意尝试了。
不然介绍怎么种蓝盆花,只能看又不能吃还非常稀少的花,谁会认真看究竟怎么种才能好呢!
郭珍珠并没有参与六阿哥写农学书的事,毕竟她对种植实在是不擅长,还不如六阿哥自己研究着写算了。
没想到六阿哥不但钻研了,还琢磨得尤其周到,一点都不需要她操心。
郭珍珠有时候觉得四格格和六阿哥真的太懂事了,几乎没什么需要她来收拾烂摊子,偶尔她还感觉有点寂寞。
等九阿哥出生后,爱哭的性子就让她预感到,这可能是个不一样的孩子,还真叫郭珍珠猜着了。
好歹九阿哥挨着郭珍珠就能安静,所以时常他清醒的时候,奶娘都会立刻把小阿哥抱过来。
郭珍珠也习惯了,九阿哥挨着自己乖巧躺好,不哭不闹,很快又继续睡过去。
后来九阿哥渐渐长大,清醒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坐,还学会了翻身,就变得没那么安静了。
她只要一个不留神,九阿哥就可能把自己翻出软塌。
郭珍珠只好让内务府做了一张宽敞点的小床,让九阿哥能够随意翻身。
只是他翻身越来越厉害,小床都满足不了九阿哥的时候,郭珍珠就像几年前一样,转移到厚厚的地毯上。
铺满的地毯几乎见不到边缘在哪里,足够九阿哥滚几十个来回了。
四格格一看见这厚地毯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额娘,我还记得几年前的时候,带着五弟和六弟一起在地毯上玩儿。好久不见这地毯,这会儿又拿出来给九弟用了。”
郭珍珠听后也跟着笑了:“没办法,九阿哥实在太能闹了,一个不注意,他翻身就能把自己摔着,只好把地毯拿出来。”
“过阵子天儿要热了,这地毯不能用,在上边铺凉席,应该能凉快一点。”
周围角落再放上那种放冰的冰箱,估计能稍微好一点。
四格格低头看着九阿哥翻身过来挨着郭珍珠,就说道:“额娘,九弟等天热的时候就没那么爱动了吧?”
郭珍珠也低头看着这个最小的儿子,心里实在不确定,爱动的九阿哥天热的时候会不会消停一点。
等入夏之后,她正听六阿哥说着农学书上市的事。
原本早早就印刷出来了,不过铺货用了很长时间。
毕竟如今运输没那么发达,要把书册运去远一点的地方就需要马车或者船只,得不少的时间。
运过去再铺货,然后等待一两个月后的反馈,六阿哥也刚拿到手,高高兴兴过来告知。
“额娘,这农学书卖得还可以,家里稍微识字的都买了。偏远一点的地方卖得不怎么好,不过铺货也少。”
郭珍珠笑着道:“恭喜你了,这书看来写得很不错,所以买的人也多,你后边还打算写几册书?”
六阿哥被夸后有点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道:“额娘,我计划再写一本基础的,后边再写,会写少见一点的,那就不是农学书了。”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除了基础的农学,种植作物,我打算再写一本种花的。不少花农也需要,他们毕竟是养花卖钱来养家,很多也是摸索着种。”
要是花没种好,开得不够漂亮,就卖不上价钱,那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不过比起种地,种花的花农家里要宽裕一点,识字的也会多一些。
毕竟种花需要花种,家里没点底蕴,光是花种估计就要买不起了。
六阿哥很清楚,基础农学书,铺货又多又远,全部卖出去需要很长的时间,完全是投入多,回报少。
要等完全回本,估计三五年都算快的了。
他自然不想无限投入,哪怕这份投入是皇帝做的,也不大乐意。
所以六阿哥打算同时写一本种花的农学书,让这些手里有点钱的人来采买,就能回来不少银钱,不至于光投入了。
郭珍珠没料到六阿哥连这一点都想到了,笑着道:“你怎么还担心起投入来了?难不成还怕你皇阿玛投入太多,回报太慢,手头要紧了?”
如今这谁缺钱,都不可能皇帝缺钱了,六阿哥这个担心其实没太大的必要。
不过郭珍珠也能理解,六阿哥写书,想造福很多人,却也不乐意只让皇帝投入和付出,想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一点。
六阿哥笑笑道:“额娘,我也想让看书的人明白,我不止是兴趣和玩乐,也是认真的。”
郭珍珠听后一怔,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儿子大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
六阿哥擅长种地,也喜欢种地,每次种东西的时候都兴致勃勃。
哪怕这么多年下来,他一直没有厌倦的样子,对待种地这件事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认真钻研和对待。
六阿哥写农学书也是这样,希望自己多年的经验能够分享给其他人,叫别人也能种得更好。
但是他年纪太小,这时候出书,估计外界总会有点不太好的声音。
会觉得六阿哥想要名声,才会年纪小小就开始分享经验。
他这才种地几年啊,能有多少经验?
哪怕六阿哥真的天赋异禀,但是只种地几年就开始分享经验,总归还是太早了一点。
所以大多人只当皇帝给六阿哥出书,是喜欢这个儿子。六阿哥写书,就给他印刷出版了,还让各地司农买来看看。
哪怕一本书的价钱不高,那么多地方的司农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更别提司农拿着这本农学书,可能还会指导当地老农种地。
要是不怎么样的经验,司农看在皇帝的份上,也只能捏着鼻子,按照书里写的去指导。
如果当地的作物果真产量提高了,那就是见鬼的奇迹,要没有提高,那司农就得倒霉了。
可是司农作为臣子,压根不能拒绝皇帝。
估计大多人只同情各地司农,又暗地里认为皇帝太宠爱六阿哥,纵着小阿哥胡来。
宫人都被皇帝和郭珍珠再三整治过的,如今不会有人跟六阿哥提及宫外这些闲言闲语。
可是六阿哥那么聪慧,他自然而然也能猜出一部分来。
比起需要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比较才能察觉出产量的不同,种花就要直观得多了。
花伺弄得好不好,当年开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郭珍珠心里明白六阿哥忽然提起要写种花的书,就是为了尽早证明他的能耐。
她自然是支持六阿哥,笑着说道:“按照你想的去写就好,我虽然想说其他事你不需要操心,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我更想其他人尽早见识到你的能力,一定能吓他们一大跳。”
六阿哥抿唇笑了起来,他就知道自己不需要说太多,自家额娘就能明白,而且会毫不犹豫无条件支持他。
“多谢额娘,我会努力的。”
郭珍珠又摸了摸六阿哥的脑袋道:“不用太勉强自己,毕竟你的能耐是有目共睹的,也不需要其他人的认可。”
六阿哥在种地的天赋上简直无人能及,连皇帝都未必能比得过他。
孩子如此优秀,郭珍珠一直感觉特别骄傲,根本不需要外人来认同。
嘴长在别人脸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堵也不可能都堵住,反而不能叫六阿哥因为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接着钻牛角尖就不好了。
六阿哥乖乖被摸头,然后才笑着道:“额娘放心,我知道不管做什么,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我只要做自己想做的,这就够了。”
郭珍珠笑眯眯道:“不愧是我的孩子,想得很通透,非常棒!”
这话让六阿哥又脸红红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他扭头看向周围,生硬转开话题问道:“额娘,怎么不见九弟?”
郭珍珠笑着道:“四格格担心九弟老打扰我,就带着他去书房了。”
六阿哥更疑惑道:“我过来的时候,先去的书房,没见着四姐姐啊?”
闻言,郭珍珠一愣,旁边的林嬷嬷连忙说道:“主子,皇上那边派人来叫走四格格,说是去御书房帮忙。”
郭珍珠缓缓转过头来问道:“所以四格格把九阿哥一起带过去御书房了?”
等下,九阿哥不会在御书房捣乱吧?
林嬷嬷又说道:“主子放心,琉璃、立春和立夏一起跟着过去,帮着照顾九阿哥。”
郭珍珠想想还是有点担心,毕竟九阿哥实在太活泼了,如今还只会翻身,过阵子会爬了,她就得更苦恼怎么看住这个活泼的孩子。
她琢磨着还是亲自过去看看,别是九阿哥闹得御书房更忙了。
郭珍珠带着林嬷嬷去前头皇帝的院子,皇帝的人没拦着,只一个人快步进去通传一声。
这也是皇帝的命令,郭珍珠过来不需要拦着等,只让人提前一步说一声就够了。
郭珍珠刚进去,见御书房并没有一团糟的样子,这才松口气,给皇帝行礼。
皇帝倒是笑道:“爱妃怎么突然过来了?”
听罢,郭珍珠连忙解释道:“臣妾正找九阿哥,听说四格格带他过来了,担心这孩子会捣乱,就赶紧过来看看。”
皇帝听后笑笑,指着旁边道:“爱妃放心吧,九阿哥乖巧得很。”
郭珍珠一看,九阿哥可不就乖巧了,躺在小太子腿边。
忽然九阿哥翻了个身,手脚并用往前爬了两步,直接爬进小太子的怀里。
正看着手里折子的小太子,担心九阿哥会弄坏折子,胳膊抬了一下。
这下九阿哥就更顺利进他怀里,顺势还坐了下来,那动作不是一般的丝滑,把郭珍珠给看懵了。
好家伙,九阿哥居然拿小太子当人形椅子,也太嚣张了吧!
皇帝正好看见,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四格格带着九阿哥过来,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索性放在地上,转眼就不见了,翻身翻到太子那边去。起初还枕着太子的腿,如今他更是得寸进尺了。”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不确定道:“皇上,臣妾刚才瞧着,九阿哥好像会爬了?”
原本七个月会翻身,八个月会爬,九阿哥正好七个多月快八个月了,会爬也算是正常的。
就是在她院子里的时候,九阿哥只会翻身,怎么过来后就会爬了?
这第一爬还贡献给小太子了,看九阿哥在人家怀里坐得舒舒服服的样子,郭珍珠真是尴尬得不知道要怎么把这皮孩子拎回来。
四格格在旁边惊讶道:“九弟居然会爬了,之前只会翻身来着。为了坐进太子二哥怀里,九弟还都无师自通会爬了。”
郭珍珠:九阿哥其实也不用这么努力的!
她赶紧说道:“臣妾还是带九阿哥回去,别是打扰了太子殿下看折子。”
小太子还是第一次有弟弟这么亲近自己,直接坐进来,后背贴着他,软软一团,还热乎乎的,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听见郭珍珠的话,他连忙说道:“不妨事的,九弟不闹人,挺乖的。”
皇帝看出小太子手足无措,却有点喜欢九阿哥贴着自己的样子,不由笑道:“九阿哥看来挺喜欢太子的,这小粘糕看来换人粘了,粘得严严实实的。”
小太子继续看折子,九阿哥确实也没伸手去拽折子,安安分分在他怀里,就像是抱着一个柔软的暖炉一样。
四格格也道:“额娘不用担心,我也会看着点九弟,不让他捣乱的。不过九弟的性子,只要黏着人就会安静下来。”
当然这个人也是分的,之前九阿哥是黏着郭珍珠,这会儿是黏着小太子了。
郭珍珠感觉还挺诧异的,毕竟九阿哥之前几乎没见过小太子,怎么就粘上了?
小太子看了多久的折子,九阿哥就坐在他怀里,一会吃手手,一会还想吃自己的脚脚,被察觉的小太子默默伸手压下了九阿哥的小脚丫。
九阿哥被压着小脚丫也不闹,以为小太子跟自己玩儿呢,小脸还带着大大的笑容。
小太子忍不住摸了摸怀里弟弟的小脑袋,感觉九阿哥的性子还挺好,一点都不爱哭闹。
九阿哥自己玩了一会儿,很快就在小太子怀里呼呼大睡。
小太子浑身僵住不敢动,免得吵醒九阿哥。
郭珍珠都要看不下去了,九阿哥之前把小太子当椅子,如今直接当床榻了,于是吩咐林嬷嬷把九阿哥抱走回去睡了。
她还以为九阿哥就是一时兴起,在书房里只有小太子没怎么见过,于是好奇过去贴着,下回再见就不会这样了。
可是下回四格格带九阿哥去御书房的时候,九阿哥依旧无比精准爬过去在小太子怀里熟练坐下。
郭珍珠:九阿哥你是把小太子当椅子当上瘾了吧!
四格格:小粘糕换人粘了,可喜可贺!
郭珍珠也不知道这事情究竟怎么发展,九阿哥和小太子忽然就投缘起来了。
小太子似乎对这件事接受良好,还问过皇帝后,在御书房准备了九阿哥能吃的东西,给怀里的弟弟定时投喂。
他每天带着大号暖炉整理折子,逐渐习惯起来,除了夏天有点热之外,还要偶尔阻拦一下想吃脚脚的九阿哥。
九阿哥也习惯了,醒来第一件事终于不是哭了,而是哼哼唧唧的。
奶娘尝试了几次,总算明白九阿哥是要去找四格格。
九阿哥一把抱住四格格,四格格就懂了,抱着弟弟就去御书房。
然后九阿哥就会熟门熟路去找小太子贴贴,在他怀里玩一会,睡一会,醒来还会被投喂吃的,再继续玩一会睡一会,一天就过去了,入夜之前就会被送回来。
等四格格不去御书房的时候,小太子就会让身边
的宫女来接九阿哥,抱着他去御书房。
九阿哥看见这个宫女,就屁颠屁颠被人抱着走了。
郭珍珠就纳闷了,还有点吃醋,九阿哥怎的就那么喜欢小太子了呢?
如今九阿哥都不找她,光找小太子玩儿了!
郭珍珠盯着宫女抱走九阿哥的背影不放,四格格凑过来小声说道:“额娘,我猜九弟那么喜欢黏着太子二哥,是因为太子二哥身上的味道跟额娘很相似。”
郭珍珠一脑子问号,小太子身上的味道跟她相似?哪里相似,男妈妈的味道吗?
这把她整不会了,满脸疑惑道:“哪里像了?”
四格格压低声音道:“额娘爱喝茶,身上有隐约的茶香。我去书房的时候,偶尔也会闻到太子二哥身上有茶的香味。”
郭珍珠恍然,原来是这个味道相似,把她吓了一跳。
不过九阿哥是狗鼻子吗?年纪小小的,居然就能闻到小太子身上的茶香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九阿哥那么迅速就换人来粘了,却是味道有点相似。
郭珍珠觉得这个理由离谱得要命,但是又十分合理,不然九阿哥怎么忽然就粘上小太子了呢?
但是她又忍不住陷入沉思:九阿哥用味道来分辨人,所以他难道是个小脸盲?
想到这个可能,郭珍珠就沉默了。
四格格还以为郭珍珠知道这事后会不高兴,连忙安慰道:“九弟如今还小,分不清人,只凭着味道,长大点可能就好了。”
郭珍珠点点头,又交代道:“这只是个可能,未必是真的,等九阿哥长大点会说话了,到时候就知道是不是了。”
就别告诉小太子这个可能了,毕竟她看九阿哥粘着小太子,小太子还挺高兴的。
要是小太子知道九阿哥粘着他,是因为脸盲只能靠味道来分辨人,这心情估计就要变得复杂了。
不过起初九阿哥可能是靠味道,更亲近小太子,后边看小太子对他那么好,九阿哥确实越来越喜欢跟小太子贴贴了。
加上小太子不但耐心陪着九阿哥,还会给九阿哥投喂好吃的,感觉九阿哥在小太子身边过得不亦乐乎,不到天黑都不肯回来了。
郭珍珠感觉这个小儿子还是个小吃货呢,有好吃的都快要忘了她这个亲娘了!
但是小孩子的喜欢大多都不持久,今天喜欢,明天可能就不喜欢了。
只是九阿哥对小太子的喜欢还挺持久的,直到周岁要抓周的时候,还每天跟小太子一起贴贴。
不过这时候九阿哥已经会走了,却不喜欢走。
每天不是被宫女抱着,就是被小太子抱着,放下来九阿哥也只喜欢爬,不肯起来走。
小太子尝试了几次,九阿哥要么嗖嗖爬着走不肯听了,要么就伸出小手要抱抱。
九阿哥还眼巴巴看过来,小太子哪里顶得住,只好伸手把弟弟抱起来了。
所以抓周的时候,还是小太子抱着九阿哥进来的,叫在场不少人都侧目。
毕竟两人年纪相差大,小太子跟顺皇贵妃的小儿子关系居然这么好,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太子没管其他人怎么想,只把九阿哥放在地毯上,轻轻拍了下他的小屁股,示意弟弟去抓周。
然后小太子就去皇帝身边的椅子坐下,看着地毯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有好几本书册,有文房四宝,有算盘,有金银,还有玉佩和印章等等。
这些都是内务府准备的,郭珍珠只扫了一圈,没看见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记得以前还看过宅门争斗,在抓周上放胭脂水粉的,这东西颜色鲜艳,孩子一看就喜欢,很容易抓上。
宫里就要规矩多了,没这种东西出现。
九阿哥坐着迟疑了一会,才开始爬过去那堆东西面前。
他爬了一圈,似乎一个都没看上,然后掉头就爬了过来。
郭珍珠还纳闷九阿哥爬回来做什么,就见这孩子一把抓住了小太子的裤子。
郭珍珠:……孩子你出息了,抓周抓到小太子!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小太子也是吃惊,可能没料到九阿哥嗖嗖爬回来居然抓住自己。
内务府旁边主持抓周的人都懵了,他这要怎么说好听的话,说九阿哥胆大包天,抓周竟然把小太子抓了吗?
人都要词穷了,冷汗都要下来的。
皇帝看见后好笑道:“九阿哥怎么抓周抓到太子了,也是别出心裁。”
小太子赶紧说道:“皇阿玛,九弟年纪小,平日又经常跟儿子在一起,在陌生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来找儿子了。”
闻言,皇帝摆摆手道:“行了,让九阿哥再去抓一次,没抓到东西那就这样吧。”
反正抓周就是个形式,抓到什么唱一唱好听的话就过去了,没抓到也没什么。
难不成皇帝的儿子抓周的时候没抓到什么,以后就没出息了吗?
小太子赶紧把九阿哥放去抓周的地方,示意他抓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九阿哥看了小太子一眼,最后随手把脚边的金算盘抓了。
主持人感觉终于有话说了:“九阿哥抓到金算盘,聪明伶俐,智慧如海。”
换做一般人家,还可以说是财运亨通,财源滚滚,在皇家就没必要了。
毕竟阿哥们都不缺钱,也很少行商。
要说他们以后富可敌国……这是要造反还是造反啊?
最后主持的人只能憋出这么两句好话来,也是难为他了。
幸好抓周算是完满结束,九阿哥还把金算盘塞给小太子,明显要送给他。
小太子笑着收下金算盘,暂时帮九阿哥收着,等他长大后,再还回去当个纪念就挺好的。
要是九阿哥长大后不想要,小太子也能留下来当个念想。
小太子明白九阿哥如今粘着自己,是因为年纪太小,不知道地位和身份之分。
等九阿哥长大后,知道太子是什么,储君是什么,可能就没如今这般毫无顾忌地亲近自己了。
小太子也没有太贪心,有九阿哥这么个乖巧活泼的弟弟陪伴个几年,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郭珍珠也没料到九阿哥比她想的要长情多了,或许是因为小太子对九阿哥确实很好。
吃的用的,小太子自己有的,也会给九阿哥一份。
要不是小太子晚上要挑灯夜读,不大方便照顾年纪太小的九阿哥,估计九阿哥都想住到小太子那边去了。
抓周之后,九阿哥就走得利索多了,小短腿跑得飞快,奶娘差点就要追不上。
小太子还担心九阿哥总在他身边太无聊,毕竟小太子不是读书就是在看折子,又或者在写功课和练字,无时无刻都在学习。
从天还没亮就开始,直到深夜才结束,他几乎没多少时间陪九阿哥去玩儿。
于是小太子特地挑了两个年纪不大,却稳重细心的小太监陪着九阿哥玩。
另外还选了两个侍卫跟着,免得九阿哥到处跑,摔着磕着了。
九阿哥就在外边玩儿,玩累了进来陪小太子一会,让小太子一起休息,吃点东西说说话放松一下。
然后小太子继续忙碌,九阿哥又出去玩儿,各不打扰,相处还挺融洽的。
郭珍珠起初还担心九阿哥总去小太子那边,会打扰到小太子就不好了。
后来得知小太子这个安排,实在太周到妥当了。没让九阿哥每天拘在屋内太无聊而捣乱,让他在外边撒欢。
等九阿哥玩累了,小太子也有点累了,正好两人又凑在一起休息说话,彼此都很满意。
足足三年,九阿哥都没厌倦这样的生活,依旧粘着小太子。
唯独他在外边撒欢的时间变少了一点,陪在小太子身边的时间多了一丁点。
小太子读书的时候,会教九阿哥几个字,发现这个弟弟很聪明,一教就记住了,第二天问的时候也没忘记。
于是他兴致勃勃,在休息的时候就教一下九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