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来自于人们朴素的经验,而用科学一些的解释就是,普通细菌竞争不过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占据了全部的营养,其他细菌也只能靠边站了……
切碎的甜菜头隔着麻袋一层叠一层,然后一圈一圈转动把手,螺丝杆不断往下杵,抵着挤压板向下。很快,甜菜汁渗了出来……等到收集了足够了的甜菜汁,进行最后一道简单过滤,路易莎就安排了厨房的仆人帮忙。
有人照看灶火,有人搅拌、腾换甜菜汁,甜菜汁最先添进最大的锅子里。随着熬煮而浓缩,就换到旁边稍小一些的锅子——一连九个锅子,就是这个用处。
其实在熬煮的不同阶段,适应的火候也该不一样。但现在具体细节路易莎自己也不知道,她只大致知道火力应该是越来越小的,就只能让仆人看着来。反正今后开始大量制糖了,相关经验总能试出来。
这类生产经验很多时候比所谓的‘秘方’都重要!很多‘特产’的生产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每天浸淫在大量信息中的现代人总能说个一二三,但一到动手的时候就做不成功了。这是为什么?无非就是太多经验垒成的细节不知道。
具体到制糖这一块,最重要的经验还真就是熬糖时火候的掌握。据说古代所有制糖工人的工资,就数烧火师傅最高,盖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只决定着糖的品质,甚至还决定着出糖率呢——哪怕是含糖量再高的原料,遇不到一个好烧火师傅,出糖率也会十分感人。
在熬糖的过程中,路易莎还提醒照看第一、二口锅,一边搅拌一边撇去甜菜汁中浮沫的仆人:“我们可以加入石灰了。”
熬糖过程中加入石灰,是做澄清剂使用的(石灰可以中和糖液中的游离酸,确保杂质的分解与沉淀,这样糖最后才能结晶,而不是像麦芽糖那样)。
这是第一次熬糖,也不知道要放多少。不过石灰这种东西,宁少勿多,所以斟酌着少放了些——少放一些,最多就是最后做成的糖没有那么干净,但如果放多了,石灰澄清杂质后还有多,反而更影响糖的品质。
具体加多少石灰,其实也可以今后生产的时候慢慢试出一个最合适的量。
“食糖?真是可笑极了,路易莎从哪儿听来的办法?难道是哪个炼金术师的诡计……那可不是能够信任家伙!”伯爵夫人听说路易莎向伯爵要求土地种植甜菜,并表明甜菜可以制糖,打从心底里就觉得可笑。
不过她没有立刻说什么,她巴不得路易莎出更大的丑呢!所以一直等着,直到今天路易莎要当场制糖,将伯爵都请到现场观看,她才在旁说这些奚落的话。以便事后路易莎失败了,显示自己的‘先见之明’。
“难道这孩子认为,甜菜是甜的,就能提炼出食糖吗?”伯爵夫人露出了一个看好戏的笑容:“如果是这样,那食糖也不会成为只能从东方进口的昂贵香料了……难道罗兰西的那些大商人不想自己生产食糖,来赚这笔钱?”
“这可是一大笔钱,是能源源不断流入他们荷包的。”
伯爵其实也不大相信这样就可以制成食糖,和伯爵夫人有类似的想法——路易莎可能是被什么人欺骗了。
不过他没有伯爵夫人要看路易莎出丑的心态,心里的想法是,如果路易莎经过这一次挫折,可以学会不要轻信他人,那也是不错的,所以并未阻止路易莎。就连路易莎邀请他来‘见证’第一次制糖,他也特别抽出时间来了。
马上就要见到成品了,路易莎哪会和伯爵夫人打没用的嘴仗?她只专心盯着熬糖的锅灶,而随着甜菜汁不断转移,就从原本白青色的汁液慢慢变成了褐色的糖稀,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能闻到食糖特有的香甜了!
闻到这股甜蜜味道的伯爵夫人表情变得有些拿不准了……难道甜菜头真的能制作食糖?不,不可能!这样重要的商业机密怎么可能随便出现!那些以商业闻名的城市,是真能保守这样的秘密数百年的!
这可是能保证一座大城市持续繁荣的东西!
然而现实不以伯爵夫人的意愿转移,到最后糖稀已经很浓稠了。路易莎让人点了一点儿糖到冷水里,糖稀立刻凝结成了一颗‘糖溜子’,这就是可以了——如果是熟手,是不需要用这种办法确定的,这还可能延误起糖的时机。
不过第一次么,还是选择了‘笨办法’。
‘起糖’就是将这些煮好的糖浆,倒到一张四周框起来的木桌上,注意要尽可能将糖浆摊薄一些。另外,还要用铲子不停地翻搅……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称之为‘翻砂’。只有这样才能让糖结晶成砂状,不然的话就是硬块糖了。
翻搅了大约一刻钟,又有人用木擦板去搓擦那些糖,结晶成功的糖会被搓散成为砂糖。不成功的糖会成为糖块,这个时候还有挽救的余地,继续拿木擦板搓擦就好了。这样还不行,那就只能当做糖块出售了。
第一盘制好的食糖被装进银托盘,端到了伯爵面前。
路易莎还拿了一罐城堡里本就有的食糖给伯爵看:“您瞧,这是问商人们买的最优质的食糖。”
颜色上其实差不多,都呈黄色……路易莎也不知道如今的蔗糖产地是白糖难得,罕有出口。还是因为脱色技术还未成熟,最多只有这样的糖了,总之她并未在集市上看到比这更白净的食糖。
说起来,此时的华夏应该只是‘元朝’而已,就算古代确实有不错的脱色技术,当下也很可能尚未诞生、传播开。
当然,再怎么厉害此时也绝不可能有字面意义上的‘白糖’!古书上‘洁白’‘雪白异常’之类的说法可以看作是夸张——没有离心技术分离出糖蜜,糖怎么可能那么白?
‘糖蜜’作为制糖的一种副产品,19世纪时还是穷人的糖。穷人用它蘸面包吃,提供工作所需的热量。路易莎在纪录片里看过那玩意儿,黑乎乎、粘稠状,像是黑色糖浆,要用离心法从糖里分离出来。
好的一面,这也让路易莎这样制作出来的糖更有竞争力……现在看起来,其实比最优质的食糖颜色稍深一些。但如果可以积累更多经验,做得和这差不多,甚至更好,应该也不难。
伯爵不可思议地看着侍从端来的成品,尝了尝还带着一丝热度的新鲜食糖。大概是因为刚刚制作出来,竟是他从未尝过的浓郁清甜——不同于现代纯净的糖,这种‘古法制糖’里各种成分都有(甚至有‘杂质’),所以是有保质期的。
随着保存时间增长,味道会变差,甚至变质发霉也不稀奇。
他担心是自己的错觉,还用手指头蘸了一些路易莎手上的糖,又尝了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威严地扫视了周围一圈:“关于这些食糖的事,我希望他作为一个秘密,能够很安全地呆在你们那里”
第10章 穿越中世纪010
伯爵的话当然不只是说说就算了的,他不会将一切都寄托在‘信任’上。事实上,制糖时在场的所有人,仆人立刻就被他控制起来继续制糖。接下来在封闭的庄园里建起足够大的制糖工坊后,他们都会成为工坊的工人。
至于仆人以外的,路易莎和他,还有伯爵夫人先不提。其他有身份的人,主要是伯爵的两个侍从,伯爵夫人身边的一位侍女,到时候要么成为制糖工坊的管理人员,要么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如果制糖的秘密泄露出去,他们就是责任人!
他们都是布鲁多的贵族,伯爵约束他们的办法还是很多的,当下也还算放心。
在初步做了一些保密工作后,伯爵就开始考虑扩大食糖生产的事了——这件事当然要做,这可都是叮当作响的钱币啊!
和一些顽固派贵族不一样,布鲁多因为一直有重商传统,对工商业收益是非常看重的。在别的贵族夸耀武力,在诗歌中咏叹没有任何一名商人敢于踏入自己的领地,没有任何一头驮兽能够安全地穿越自己治下的道路时。布鲁多伯爵们就专注于修桥铺路,以成文法律的形式保护过往商人。
“……是的,我们必须采购更多的甜菜,但合格的甜菜并不多。”伯爵皱着眉头,和路易莎商议接下来的制糖安排。说是商议,主要还是伯爵拿主意,如果不是技术问题,路易莎只需要点头赞同就可以了。
这很正常,中世纪和华夏古代一样,‘父亲’的权威都是不容置疑的。哪怕路易莎已经确定为伯爵未来的继承人了,在任何事情上,伯爵也可以一言以决。伯爵会告知路易莎这些,名义上和她商议,已经是尊重她这个继承人了。
当然,能这样‘尊重’,也有用甜菜制糖这件事是路易莎提出的原因。
路易莎本身无意做一个叛逆的继承人,或者说她没有理由叛逆,所以她表现的相当配合——虽然父亲的权威不可冒犯,但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例外,中世纪‘父慈子孝’的贵族,乃至王室父子又不是没有。
譬如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与他的儿子们(其中最著名的是之后的狮心王与无地王),与其说他们是父子,倒不如说他们是仇敌。其中最大的矛盾来源就是亨利二世在继承人选择上的犹豫不决,他不能给正统的继承人安全感,又给了其他儿子野心增长的空间。
在伯爵和路易莎这里,这种矛盾是不存在的。伯爵合法的子女只有路易莎和伊娃两个,他又丝毫没有表现出偏袒伊娃的倾向,路易莎为什么还不配合他?
“第二年会好很多,父亲。”路易莎恰到好处地提议:“我们可以拿出部分自留地种植甜菜,等到以后优质的种子足够多了,还能让农奴和自由农种植甜菜。约定用收获的甜菜抵扣地租的话,我想他们也不会拒绝。”
虽然可以从丰特罗的修女院拿来一些经过选育的、非常原始的糖用甜菜种子,但那些种子显然是有限的。估计划出来的自留地都只能种满一小部分,其他的还要找普通,但相对适合的甜菜种子填补。
伯爵认同了路易莎的提议,当下除了等待派去丰特罗拿种子的人回来,还是将主要注意力放到了甜菜食糖的制取上。准确的说,是密切关注着制糖工人优化制糖工艺的进展——按照路易莎说的,之前虽然成功制糖,但各方面都还有提高的空间。
而且大规模制取的话,工艺本身就应该更严谨一些,不能寄希望于运气。有的时候能制取成功,有的时候又失败什么的……
这件事伯爵也不太了解,而且他作为布鲁多的统治者,日常要做的事很多,当然就让提出甜菜制糖的路易莎来负责具体事项了。
这对路易莎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她上辈子也没干过制糖的工作,但她的思维比中世纪的人可开阔多了。每当遇到什么瓶颈,别人都无计可施了,她也能通过现代人的一些‘常识’,找到几个可能的突破点。
即使不是每次真的都能突破,也能启发工匠……其实这也是现代人如果去到古代,作用最大化的办法。
现代人在古代不是无所不能的,很多时候他们只有理论和大致方向,说到实践和具体的就不行了。但也不能说现代人在古代就没用了,指明方向本身就是极有价值的,这可省了不知多少试错成本!
类比后世的学科带头人之流,很多都那么大年纪了,多数也不可能在一线搞实验。他们的价值还真就是利用自身的经验,以及天才般的直觉指一个方向。
当然,路易莎这些日子也不是只有制糖一件事要做,穿插在制糖中的日常大小事也有很多。路易莎明显感觉到,在布鲁多宫廷的几个月,她融入这个时代的速度远比在修女院十多年要快。
修女院摒弃世俗,某种程度上让来自后世的路易莎可以忘记真实的世界,假装自己只是在做一个梦……
这一天,或许是为了奖赏路易莎在甜菜制糖这件事上的贡献,也或许是巴尔扎克伯爵觉得路易莎的衣橱完全无法匹配她的身份——路易莎这辈子早逝的母亲是带着颇为丰厚的嫁妆来到布鲁多的,金钱先不说,她死后嫁妆中妆奁那部分就完全给路易莎了。
奢华的首饰路易莎可以接着用(伯爵也听人说过,路易莎佩戴过的首饰大多比伯爵夫人更华贵。其实这里面既有遗产,也有路易莎随身空间里的东西,不过伯爵都当是前者了),但华丽的袍服就算保存到此时,路易莎也不太可能穿了。
路易莎虽然在知道自己要回布鲁多后,紧急订制了一些世俗服装,但终究数量有限。
总之,伯爵召集了十多名裁缝,负责为路易莎缝制最时尚的服装——中世纪中晚期,正是‘时尚’概念真正诞生的时代。在富有阶层内,无论男女都追逐着华丽新奇的服饰,甚至男性更甚于女性。
而富有阶层外,只要是稍有余钱的人也会尽力模仿富有者的‘时尚’。或许他们无法使用那么奢侈的纺织品和珠宝,但总会有近似的、可接受的‘平替’。
这种‘时尚’最重要的发源地就是各个大贵族的宫廷。某种意义上,此时的宫廷更像是乱世里的‘乌托邦’,不同于宫廷以外的粗俗、暗淡、贫乏,这里讲究的是优雅、华丽、富足……知识分子都汇聚到各个宫廷,歌颂着这里的一切。
更具优势的文化是有‘向心力’的,最后就是以点带面,凡有能力的都会学起来。嗯,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小众,但趋势是这个趋势。
“尊敬的路易莎郡主,您应该至少做两件斗篷,您这样尊贵的女士总是需要斗篷的。”一个裁缝将斗篷样品拿给路易莎看。是很华丽的面料,内里还衬着松鼠皮。
这个裁缝说的不错,此时‘斗篷’是女性时装中最重要、最具夸耀性的单品。几乎所有诗人的诗歌里写到贵族女性出场,都会提到她优雅地用一只手拢住斗篷的前襟,又或者她温柔地将某位骑士置于自己斗篷的保护下。
还有那些昂贵书籍的插图里,贵族女性也往往是身着华丽斗篷的。因为斗篷罩在最外面,面积又大,确实给人以相当深刻的印象。
路易莎不会给伯爵省钱,既然他包揽了这次做衣服的开销,裁缝说两件斗篷那就两件斗篷。最终,路易莎订做了一件红色天鹅绒材质,以银线刺绣出大尺寸菱形图案的斗篷,以及一件深蓝色丝绸面子,下缘有大量黄金刺绣,内里衬貂皮的斗篷。
除此之外,还有崭新的礼服、科塔尔迪长裙、无袖外罩袍,搭配的帽子、面纱、皮鞋、荷包……
裁缝们记下路易莎的需求后,其中领头的一位裁缝说道:“遵命,女士……不过,伯爵只答应支付布料的钱,还有我们的工钱。而按照您的要求,这些衣服上会使用到一些珠宝——您是打算通过我们向金匠订购,还是您自己出呢?”
虽然听起来是伯爵吝啬,答应做衣服了,却还要路易莎自理其中珠宝的部分,但实际不能简单那样说。中世纪始终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时期,即使是大贵族也是如此!别看大家都珠光宝气的,要知道珠宝是可以重复利用的。那是一个贵族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来都是有数的。
伯爵既然知道路易莎不缺珠宝,自然不愿意凭空多采购一批珠宝。
路易莎也没太在意裁缝的话,就让雨果夫人拿来了自己的珠宝匣……之一。
大部分是这辈子母亲留下来的,不过‘精品’却是来自路易莎的随身空间。别看路易莎上辈子的姑姑开网店卖自己设计的首饰,用的都是便宜的半宝石、养殖珍珠、培育宝石之类——此一时彼一时,其中不少在此时绝对是能让人挪不开眼的。
比如路易莎拿出的一盘珍珠。
缝在衣服上的珍珠大多不会特别好,一般就是以量取胜。像此时大贵族一件礼服,缝个一两千颗珍珠很正常。如果是女性贵族的婚礼礼服,大几千颗也是有可能的。这么多的珍珠,也不可能是精品了。
路易莎拿出来的珍珠是4mm大小的白色圆形淡水珠,一盘大约是一千来颗,也不是用在一件衣服上的——除非是不得不炫耀的场合,不然路易莎也很难接受缝那么多珍珠宝石,好不好看先不说,那个重量也很压人了。
裁缝看着那盘珍珠都惊呆了,他们是见多了富贵奢华的,但贵族拿出来缝衣服上的珍珠哪有这样的!
珍珠不算大,但每一颗都正圆无瑕不说,还那样耀眼——这样的珍珠拿去镶嵌一些公主的王冠也足够了(不做主镶的话,小珍珠在王冠上也是有的)!
这些裁缝大约是不会想到,这些珍珠都是淡水珠……淡水珠普遍比海水珠黯淡,所以在古代就大多价值不如海水珠了,中世纪甚至对淡水珠有‘杂种珠’的蔑称。当然了,用来缝缀在衣服上的珍珠,大多也是淡水珠。
只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珍珠养殖也玩出花了,淡水珠养出这种‘小灯泡’一样的品种不稀奇。这比好的海水珠当然不可能,但是在古代,最好的野生海水珠也是少之又少,这已经可以和此时不少品质不错的海水珠相媲美了。
品质不错的海水珠对贵族不难拿出,可要一次拿出近千颗形状正圆、质地无瑕、大小和光泽都差不多的?这甚至不是钱的问题,毕竟珍珠平均价格在珠宝中其实不算高。问题是养殖珍珠出现前,以珍珠的生产规模,个人要凑出来真不容易。
第11章 穿越中世纪011
寒冷的冬日清晨,路易莎早早就起床了。不是刻意早起,而是自然醒。毕竟此时娱乐手段匮乏,即使是贵族,也就是偶尔夜宴宾客,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要强那么一点儿而已。这种情况下,大家的作息想不健康都难!
至于路易莎,她倒是可以从‘随身空间’里拿一些后世的书看——她和姑姑都有一些‘藏书’留在家里。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照明条件,以及近视后的不方便,还是算了吧……中世纪其实已经有‘眼镜’这种东西了,不过相当粗糙,佩戴感受看着就不会太好。
早起后穿上衣服路易莎就开始洗漱,有侍女端来了女仆送过来的热水和其他东西。她心里庆幸这辈子好歹是个贵族,不然光是早起洗漱都会变成一件非常麻烦,甚至难以做到的事!
路易莎接过侍女递给她的‘牙刷’,这还是她命令工匠制作的。
华夏古代至迟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人造牙刷了,但在中世纪是没有这东西的——不过,文明发展都有其趋同性,即使是在原始部落里,偶尔也可以见到‘咀嚼棒’(咬散一些适合的树枝的纤维,用以充当牙刷,华夏古代的‘晨嚼齿木’就是这个东西)。
所以,中世纪也有一些有护齿常识的人会刷牙,有的会用小棒裹上布来擦牙,有的则用‘咀嚼棒’一类的东西。当然,用的最多的人还是牙签,用牙签剔牙达到护理牙齿的效果。最常见的牙签是用荆棘刺制成的,贵族则讲究一些,会用黄铜或银的金属牙签。
路易莎让工匠制作牙刷,是用象牙做柄,马鬃做刷毛的。虽然有‘新意’,但并不惊世骇俗,大家最多认为她是一个格外讲究的人而已。
不过路易莎让工匠制作的牙刷她并不怎么使用,每次使用前她都要让人用热水烫过不说,但凡没有人看着她刷牙,她都会偷渡随身空间超市里的现代牙刷。使用感受、清洁效果好得多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尼龙刷毛不会像动物毛发刷毛那样容易积聚细菌、滋生真菌,导致口腔感染。
路易莎明知道此时牙刷不好用,还要让人制作,更多是为了给以后她拿出牙刷光明正大使用做铺垫。大家习惯了她使用牙刷,再拿出后世的牙刷,也只会觉得那是一种制作材料尤其奢侈的精致牙刷,而不会多想。
另外,也是一种洁牙的推广,让身边人慢慢有刷牙的概念。
今早有人盯着洗漱,路易莎就没有拿出现代牙刷,配合牙刷使用的牙膏也是她在这个时代自己制作的牙膏——主要成分是木炭粉混合着薄荷精油(不是纯薄荷精油,而是用橄榄油调配过的复方精油)。
木炭粉是摩擦剂,薄荷精油能清新口气,而且二者都能杀菌。考虑到荒野求生节目里经常用木炭做应急牙膏,这样的简单自制牙膏偶尔用用问题不大。
嗯,至于此时大家做牙膏或者漱口水主要原料的尿液,虽然路易莎理智上知道尿液中的氨确实有效,而且只要离开人体后没有被污染,尿液其实挺干净的……但果然还是接受不能。
洗漱完毕后,路易莎的舌头舔了一下牙齿,觉得还是挺光洁的,效果也还可以。为了自己这辈子有一口整齐白净的牙齿,她也是挺用心的了。
这不是虚荣,而是为了健康!牙好才身体好嘛。她可不想年纪稍大一些就吃饭也不香,饱受牙痛困扰。
再者,一般12到14岁间最后的乳牙也会脱落,换上新牙(智齿除外)。这些她一直都有记录,当下她只有第二大臼齿还没还完。也就是说,她的牙齿整体样貌也差不多定型,现在基本都是恒牙了。而一旦磨损厉害,或者龋齿、烂牙之类,可没有替换的。
至于此时理发师医生的补牙、拔牙术,路易莎可不想体验!
洗漱完毕,路易莎还因为今天没机会用现代牙刷和牙膏,还用漱口水仔仔细细漱了一遍口——其实漱口也是此时,乃至未来几百年间非常受欢迎的洁牙方式。
牙刷刷毛很长时间里都有太硬伤牙和牙龈,或者太软没什么清洁效果的问题。而牙签弄伤牙龈、扩大牙缝也常有,只有漱口轻松简单,而且怎么也不会有副作用。
此时也有不少的漱口水配方,但路易莎都敬谢不敏。这些漱口水大多用了尿液,没有用尿液的,也有些成分在路易莎看来很可疑。她当然还是选择从随身空间偷渡一些来,偷渡来的漱口水也不容易引起侍女的注意,最多就是觉得路易莎奢侈,连漱口水也香喷喷的。
此时的一切香味几乎都是昂贵的。
不过话说回来,大贵族不都是奢侈的么?也就不以为然了。
路易莎上辈子家里的超市在城中村,以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来说,其实有用漱口水习惯的人并不多。不过大约是因为疫情的关系,人们空前关注起了消毒、清洁用品,搞得都成了普遍家用。漱口水也是乘着这一波热潮,上了超市的货架……
嗯,最近开封使用的这一瓶是苹果味的,是路易莎喜欢的味道。
“我们的采购账单呢?”路易莎洗漱完毕,吃早餐的时候,询问最近专门负责采购甜菜的骑士亚兰。
回到布鲁多后,路易莎立刻就安排一起从修女院来的让娜,进了城堡的大厨房,为的是方便给自己开小灶……中世纪的饮食她果然还是吃不惯。
还有为了显示虔诚,贵族女性普遍不吃的早餐,所以城堡的厨房也不给贵妇们准备。路易莎的早餐还是让娜给她准备的——比如说今天,她就吃到了牛奶、煎鸡蛋、煎肉肠的早餐,虽然简单,但很合她这个现代人的口味。
亚兰从七岁命名日后就在布鲁多宫廷成为侍童,在给宫廷贵妇跑腿的同时,学习读写,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到14岁时则顺理成章成为骑士侍从,做正式骑士的助手。骑士也教授他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布鲁多宫廷中从侍童成长起来的每一个骑士,伯爵都会有所关注,这些骑士必然会成为他统治布鲁多的核心力量。在过去,他对亚兰是有一些印象的,因为亚兰和他的父亲一样,表现出了出色的会计天赋。
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中世纪中晚期了,军事贵族们暴力归暴力,却也开始聿修厥德。统治土地不再完全依靠武力,也很看重官员的文化素养。除了从神职人员中选取官员,部分骑士文职化也不少见。
只不过还没有到几百年后,武备废弛,贵族最大的标签就是优雅、孱弱的地步。
在别的大贵族宫廷里,出现亚兰这样擅长记账的骑士,能否得到重用先不说,至少在布鲁多的宫廷里是很吃香的。因为长期的重商主义,以及布鲁多集市的兴旺,这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
相比雇佣‘外人’,当然是亚兰骑士这种‘自己人’更让人放心。
亚兰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精于此道,身为一个出身极为普通的骑士,也不会得到‘市场书记’这么香的职位。还能因为受重用,将自己的次子都送到伯爵宫廷里做侍从——虽然此时低阶贵族将子嗣送到高阶贵族那里学习是惯例,但大贵族的宫廷还是有门槛的。
亚兰将采购甜菜的账单拿给路易莎,此时的账单大多很容易看,上辈子学过一点儿心算的路易莎按照顺序看下来,立刻就能验算。
看过之后她点了点头:“看起来还可以,特鲁瓦一带合用的甜菜容易收集的都被收集起来了。唔……我想想,最近制糖工坊积攒了多少食糖……”
虽然路易莎看账单很快,但亚兰不会认为她是随便看的。最近的共事中,他已经见识过路易莎的计算能力了……那的确很让人意外,此时贵族并不崇拜知识,别说是贵族女性了,就是占有更多教育资源的男性经常也是不学无术的。
更何况路易莎是在修女院中长大的,这不禁让亚兰有些疑惑:现在修女院也会像修道院一样,教授修女诵经以外的东西了吗?
路易莎不知道亚兰心中的疑惑,只是根据收购来的甜菜和产出的糖算出糖率。最终得出一个非常可怜的数字,才2%!
虽然以当下的制糖技术,肯定不能将甜菜中的糖分完全制取出来,所以制糖术应该还有一些进步空间。另外,从丰特罗弄来原始的糖用甜菜应该也有助于提高甜菜出糖率。但不管怎么说,提升空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多大了。
第12章 穿越中世纪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