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群龙无首, 就如无头苍蝇。
朱允炆点头, 他昨晚上也是这么想的, 几位叔叔里, 燕王朱棣的战功最大,战功越大野心越大。
先斩了藩王之首, 其他几位就不攻而破,就像汉朝的汉景帝,直接弄死吴王刘濞,其他六王立马溃散。
“好…”朱允炆还没来得及说完,被黄子韬打断了。
“臣认为不应先对燕王动手, 应先从周王下手, 周王乃是燕王一乃同胞的胞弟, 先削周王就等于先断了燕王手足。”黄子澄分析道, “如此徐徐渐进才不是莽夫所谓,亦是先礼后兵。”
朱允炆一听, 觉的黄子澄说的更有道理, 若上去就直接从燕王朱棣下手, 那自己和汉景帝那个鲁莽之君又有何区别。
朱允炆是相当不屑汉景帝削藩的手段, 什么准备都没有就敢削藩, 当真莽夫。
而他就不同,看看各位藩王手上有多少兵马, 再看看他,不是自己吹牛, 他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随自己指挥。
且自己身边还有智囊团,文臣天团。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汉景帝身边有谁?那个被斩杀的晁错,亦是个没能力的。
论大将,更不必说,汉景帝就有一个周亚夫可用,而自己就不同了,可用的将领真是太多了。
“好,那便从周王开始。”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意见,他觉得这样更加稳妥。
想必他的削藩之路,定是一马平川。
明殿,朱元璋。
听到朱允炆要削藩,朱元璋先看众藩王表情,而后才到他大孙子旁边坐下。
“和皇爷爷说说,你咋想的?”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态度可比对朱棣他们好的多。
朱允炆虽不是嫡长孙而是庶长孙,但是朱允炆的相貌真的和朱标很像。
正是如此,朱元璋把之前对朱标所有的爱对双倍加在他孙子朱允炆身上。
“允炆怎会如此对待叔叔们,咱们都是一家人。”朱允炆道。
【其实朱允炆削藩的种子早就在心里埋下了,不然怎么朱元璋一死,不过一年他就开始削藩,他皇爷爷的尸体恐怕还没凉透。】
朱樉他们震惊了 ,这剧本特别熟悉,汉朝的汉景帝??
【李渊】:是怕老乞丐的棺材板盖不严实,跳出来么?!
李渊见缝插针,立马讽刺。
朱元璋看着他一向仁厚贤良的大孙子,不敢相信自己死后不过一年他便削藩。
难道是有奸臣挑拨?
【朱元璋】:是谁挑拨!
【我觉的这事不是谁挑拨,若朱允炆不想削藩,谁挑拨都没有。
别说他岁数小,又不是七八岁的孩子,朱允炆都二十好几,早就有判断能力。
再说,当时朝堂内反对声绝对大过支持声,有臣子提出可以效仿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来瓦解藩王之势,毕竟前朝成功了。
但是朱允炆根本不听,他觉得他能直接解决,为什么绕圈子。】
听神迹拆穿他的心事,朱允炆神色变的相当不自然,毕竟现在的朱允炆才十六岁而已,不会情绪内敛。
他的表情没逃过朱元璋的眼神,“你当真以为他们一个个试好惹的?”
朱元璋压着火气,换做他任何一个儿子,朱元璋早就破口大骂了
朱允炆都不敢抬头看朱棣他们,他自然知道他们不好惹,不然也不会决心削藩。
晋王朱棢的拳头硬了,小兔崽子,他怎么敢?!真以为他们吃素的?!
见叔叔们凶神恶煞,朱允炆面上顺从,但是心底愈发坚定了要削藩的念头。
【朱允炆】:削藩,势在必行!
明晃晃的一行大字飘在朱棣他们眼前。
“爹,这你都不揍!小兔崽子得削我们,儿子肯定是他给弄死的,他打不过我就弄死我呀!”朱樉开始阴谋论了。
朱允炆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会被神迹所窥,有些慌了,但如此依然暴露心思,怕再辩解也无用。
“自古以来,分封必亡,允炆是为了大明江山!”朱允炆一副为了家国天下要牺牲自己的模样。
朱允炆这句话算是把他皇爷爷朱元璋原来的政策给否了。
不过,敢于说出来,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孙子不错,有血性。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不知带了多少滤镜。
【在朱允炆还是太孙时,他就问过智囊团之一的大臣黄子澄,藩王叔都很强大,日后该怎么制约他们。
黄子澄答,藩王的实力并不强大,若是叛变,只要把六师调过去,什么造反平定不了。
并以汉景帝为例子,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多么容易。】
乐瑶放出小动画,只见一个年轻的小皇帝掐着腰,头上写着几个大字,“他行我也行!”
【之前咱们也说过凉薄之君汉景帝,不知黄子澄哪里来的自信,把朱允炆比做汉景帝。把朱棣他们比做吴王刘濞。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咱们上期的直播回放,汉景帝削藩成功绝对是一场赌局,但凡错一步,就全军覆灭。】
听神迹说自己不配和汉景帝相比,朱允炆心底不服,自己或许不如汉文帝,但怎么还比不过汉景帝。
【首先,对比的前提就不对。
汉景帝是削藩,但只是开始,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瓦解了藩王实力。
可以说汉朝的削藩经历了足足三代帝王,而朱允炆则想一口吃个胖子 。
既然朱允炆那么喜欢和汉景帝比,咱们就把汉朝和明朝的两次削藩好好的对比对比。】
听到神迹把朱允炆和汉景帝放在一起比,朱棣第一反应,侮辱汉景帝了。
【从削藩力度上来看,人家汉景帝开始只是减少了藩王的封地,七王之乱后,他只夺了造反藩王的封地,其他藩王的封地不动。
而咱们大聪明朱允炆呢,直接从根上段,他这种不该叫削藩,应该叫灭藩。
昨天还是藩王,今天直接成庶人了,好似从百万富翁变穷光蛋,这种刺激谁能受的了。】
“庶民?!”朱樉大呼,这也太狠了吧。
好在自己死的早呀,还能去皇陵,若死的晚了是不是乱葬岗随便一扔?
殿内藩王们眼神齐刷刷的看向朱元璋,一副爹你要为儿子们做主的表情。
见过恨得没见过这么狠的。
【在从汉景帝应对吴王他们以清君侧之名造时的应急反应。
直接拉臣子出来背锅,看,奸臣我都弄死了,你们还怎么师出有名?
但朱允炆不同,他根本不当回事,他不需要背锅侠,他觉得大义于他!优势于他!】
【朱允炆】:削藩无错,大义在我!
朱允炆心里在偷偷呐喊着,但神迹偏把他心中所想展现出来…这下大家都知道了…
“父皇,这么多年,我们没功劳还没苦老,我们违背了什么大义!”湘王朱柏这暴脾气,“边境的风餐露宿,你小子可曾体会过?!!”
朱柏想揍朱允炆,朱允炆就在朱元璋身边,一动不动,让人无从下手。
“咱有多委屈你。”朱元璋问朱启。
朱启……“不委屈,爹”
朱元璋一开口,朱启的气势就被压下来了。
“按照之前的经验,这小子后续肯定有神操作!”赵匡美开始预判了。
“哥,幸好你儿子不多,弄不了分封。”赵匡美觉得分封制是历史的倒退。
“虽然最后一个不剩。”赵匡美这个嘴,张口如飞刀,扎心。
赵匡胤…
【接下来,咱们先顺序说说被削藩的五个倒霉蛋到底是谁。
第一个倒霉蛋,周王朱橚,朱棣的亲弟弟。】
朱橚一愣,没想到第一个会是他自己。

不光朱橚, 其他人也没想到第一个被削藩的是他,这是光找软柿子捏??
有本事怎么不从老四Judy下手,留着他干嘛,等他造反么?
朱橚轻叹一口气, 他大概知道朱允炆是如何想的, 他先削自己该是因为自己是四哥的胞弟。
朱元璋也没想到第一个被削藩的是老五朱橚, 不从朱棣开始, 起码也要从十七宁王开始。
连朱棣自己都纳闷,竟然不是从自己开始的。
【汉景帝刘启进入直播间】
刘启没想事隔多年神迹再次出现, 这次讲的却不是他们大汉的事。
对于突然进入直播间的粉丝,直播间会简要总结给出一句话,“明惠帝削藩”。
“后世也削藩。”汉景帝眯着眼睛。
颇有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感。
【也不知朱允炆是怎么的想的,先从朱橚开始削藩, 觉的削了朱橚就是断了朱棣的手足。
虽然朱橚是朱棣的弟弟, 但真谈不上朱棣的羽翼。
若是朱元璋削藩, 他定会选择威胁最大的朱棣, 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一击毙命, 要么不做, 要做就做绝。
从乞丐到皇帝, 朱元璋靠的可不是幸运, 该狠的时候就必须狠。
这点, 朱允炆半点没遗传到朱元璋,倒不是说狠劲没遗传, 刚继位就削藩,狠劲是有的。
但却是那种透露出清澈愚蠢的狠厉。】
见神迹再次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了, 朱元璋倒也不遮掩,若是他,自然会先对老四朱棣下手,这个最勇猛的儿子。
他这个皇孙终究还是心太软,为君太仁则为蠢。
【咱们详细说说周王朱橚是怎么被削藩的,朱橚这人并没有什么野心。
或许大家都念不出他的名字,但他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早年因私自出藩地被流放云南,朱橚看到云南人民的疾苦,从那时起,朱橚就对各种药草上心,放在现在,妥妥的科研人才,中医大佬。】
朱樉瞅了朱橚一眼,他知道老五喜欢倒腾草根,就这,有啥?
【朱橚一生编制了四本科技巨作,《保生余录》、《救荒本草》、《袖珍方》、《普济方》。
其中以《救荒本草》最为流传,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划分之精细至哪种叶可食,哪种是根可食。
为了编纂这本书,朱橚亲自把植物带回来种植,甚至亲自尝试。】
天幕中再次出现一个小人,只见他把草药扔到锅里煮,头上几个大字,“能不能吃?”
说道这,朱元璋想起来了,“老五,你上次腹痛,吃草吃的?”
朱橚摸摸鼻子,事实证明那草会让人轻微中毒,不能吃。
【救荒本草这本书不知在荒年救了多少百姓的命,后世一直被流传。
这么说大家或许还体会不到朱橚的厉害,李时珍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就连李时珍这样的人物,后期编写本草纲目时都把救荒本草作为参考。】
“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朱橚和魔怔了一样重复了好几遍,他心底一直有这个想法。
他自小就对药草十分感兴趣,他的梦想不是什么江山,而且神农百草!
“饥荒年,咱连要饭都要不到,树皮都没得吃。”朱元璋想起当年,“老五,没忘本,不错。”
【这样的人,怎么出师有名的削藩呢?
正在朱允炆苦恼的时候,朱橚坑爹的儿子把刀给朱允炆递上了。
朱橚的次子朱有爋是个混账东西,一直觊觎他爹的王位,但作为次子怎么也轮不到他。
于是他就告发他爹周王要谋反。
朱允炆一下师出有名,派人抓了朱橚,凭着他次子的一面之词,也不调查,直接将朱橚贬为庶人,流放云南。】
“老五,你这生的什么儿子,来报仇的吧!”朱樉没想到朱橚是被如此削藩的。
【有这么儿子,周王朱橚也是倒霉。
朱有爋还不止告发一次,在明宣帝的时候他仍旧坚持告发他兄长,这是得有多恨。
所以这样的儿子,不如早早断绝关系。
好朱橚之前被流放到云南,加上他自己又知药理,还知道什么草能吃,即便朱允炆对他一家苛责以待,朱橚仍得以保命。
要换成其他人,怕就命丧云南了。】
建文年。
朱棣仔细听着神迹所述,听到朱有爋这个畜生竟然诬告自己的父亲兄长,朱棣直接硬了拳头。
“要有这样的弟弟,我直接打死他。”朱棣的次子朱高煦道。
幼子朱高燧赶紧道,“我才不是那样的人。”
只有长子朱高炽没有说话。
别看朱高炽年纪小,人又长的圆润憨厚,但却是少年老成,平日里谨言慎行,性子和朱棣完全不似。
“大哥,你怎么不说话?”朱高煦问朱高炽,朱高煦特烦朱高炽这沉默寡言的样子,虽然他不屑于朱有爋的行为,但不耽误他感同身受,他也不喜欢他大哥。
“爹,咱们得赶紧告诉五叔,好好防备才是。”朱高煦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高炽道。
“大哥,你什么意思?那可是咱亲叔叔,你怎么凉薄如此?!”朱高煦斥责朱高炽,“你若不去,我去!”
“谁也不准去。”朱棣道。
朱高煦???
此时离朱允炆动手已经没有多少时日,若朱棣此时派人前去,不说朱橚到底会不会狠下人处置那孽障,怕不是也要连累朱棣自己。
既知五弟性命无忧,朱棣当以自保为先,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殿,朱元璋。
朱有爋还不知自己的恶行已经被他爹和皇爷爷知道,他还在盘算着如何才能把他大哥拉下台,凭啥,就凭比自己早出生几年就占尽便宜?!
他不服!
【见削藩如此简单容易,朱允炆立马膨胀起来,就着这个势头不能停。
第二个被削的是代王朱桂。】
别点名的代王朱桂立马绷直后背,他把握紧拳头的手背在后面,紧张又气恼。
凭什么第二个是他?!
朱桂等着神迹给他平冤昭雪。
【朱桂为人残暴,这个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该削。】
朱桂???
听神迹肯定了自己,朱允炆挺直腰杆,果然,他是天道一方。
【插一嘴,朱元璋好的儿子是真好的,混蛋的是真混蛋,比如朱樉,朱桂。】
朱樉!!!
【朱桂也是被雷厉风行的别贬为庶人,到这里,朱允炆的削藩之路都特别顺,对方根本手无缚之力。
如此让朱允炆肯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削藩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也不知汉朝如何能削出七王之乱。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行呀。】
天幕再次出现熟悉的卡通小人,卡通朱允炆再次出现,对面站着的是拿着棋盘的汉景帝。
只见卡通朱允炆指着汉景帝,头上几个大字,你不行!
然后汉景帝开始拿着棋盘追着朱允炆打。
汉景帝没想到后朝小儿竟然瞧不起自己,他凭什么瞧不起自己?!
此刻的汉景帝真想化身天幕上的小人,上去打死他!
他倒要看看后朝小儿怎么行的,一削到底,他也不怕那些藩王联手起来对抗他?!
明明已经有自己的前车之鉴,还能愚蠢如此,可笑。
不光汉景帝吐槽,赵匡美的嘴也没闲着。
“他还沾沾自喜!后面肯定有反转!”赵匡美特别自信,要没有,他把墨水给喝了!
听朱允炆竟如此对朱棣,同样的凉薄,但偏偏他还以“仁”为名,做什么都要出师有名。
虚假的仁义更让扶苏觉得的恶心。
那自己之前的仁义,在父皇眼中又是什么?扶苏开始自省。
胡亥百无聊赖的听着,他觉得朱允炆真的太磨叽,既然手中有决定的力量那还等什么,一并都杀了呗。
若换成自己…胡亥扫视坐在他身前的各位哥哥们。
【已经顺利的削了两位叔叔,朱允炆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套路和之前一样,找各位叔叔的罪名,然后合理合法的把他们贬为庶人。
作为守城的仁君,日后的明太宗,朱允炆绝对不让自己留着任何污点。
此时的朱允炆估计有点飘了,他把接下来的目标定湘王朱柏,朱柏可和前面两位藩王不同,有战功的藩王。】
卡通朱允炆又跳出来了,他掐着腰哈哈哈大笑,头上几个大字,“轮到你啦!”
【朱元璋让他驻守荆州,荆州大家很熟悉吧,三国时候咱们说过荆州的重要性,当年刘备败北,痛失了荆州是很大原因。
朱元璋很是看重这个儿子,他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时,特意把湘王和燕王召回南京观礼。】
朱柏没想到第三个被削藩的竟然是自己,气的朱柏整个都发抖,“我朱柏一生无愧于大明,父皇,这就是你选的好皇孙,薄情寡义!”
眼见朱柏被气的情绪失控,竟然指着朱允炆鼻子开骂。
“滚出去,什么时候脑子清醒再回来!”朱元璋也不惯朱柏毛病。
“我不出去,我得听听我仁善的大侄子给我加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朱柏坐下了。
“出不出去,你出不出去!”朱元璋直接上脚,和平常人家打孩子差不多。
到底你爸爸还是你爸爸,朱柏还是怂了,他委屈的不行,竟然用手背擦抹眼眶,好似被气的哭了。
委委屈屈的现在殿外,朱柏越想越委屈,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气死他了!气死他了!
“给咱闭嘴!”朱元璋出去接着打,神迹也跟着他出去,见神迹不在,朱棣他们也跟着出去,殿外变的相当热闹。
【朱允炆第三次削藩可没有之前那么幸运,遇到硬茬了。】

朱樉他们跟着出去, 想知道老十二是如何硬茬,平日他性子是执拗了些。
不会是造反了吧?可神迹之前说只有Judy造反,难不成是他俩一起造的反。
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老五和老十二都和老四朱棣的关系不错, 特别老十二, 身边颇有老四朱棣的影子。
比起老五朱橚, 老四和老十二更像兄弟。
也奇了怪了, 老十二嗷嗷哭的时候,神迹也不动了, 好似等老十二哭完。
实际上,是直播间那头网络卡顿。
建文年,明殿。
已经定下来削藩之策,朱允炆着手开始布局,但一件事情却让他犯了难。
该如何有理有据的削藩。
“朕可不能冤枉叔叔, 毕竟, 他是朕的叔叔。”朱允炆面上不忍。
“陛下, 周王朱橚在先皇在位时期便昏庸, 先帝顾忌旧情才将他保他藩王。”黄子澄道。
朱允炆长叹一口气,“只是, 他毕竟是朕的叔叔, 之前犯的错已经过了, 总不能抓着不放。”
“周王不贤, 人人得而诛之, 不防先从他的从周王身边的人下手,找出周王罪证。”黄子澄提议。
朱允炆点头, 只能这般。
得朱允炆应许,黄子澄立马派人前往朱橚封地, 既然要大义灭亲,自然要找朱橚身边最亲近之人,如此说话才有力度。
黄子澄把目标定在朱橚的次子身上,他早有耳闻,朱橚的次子与朱橚长子向来不和。
朱允炆走出大殿外,他抬头看着明月,“皇爷爷,不是孙儿不遵守你的嘱托,实在是叔叔们…”
此时的大明,还如同往常一样的安稳。
朱橚还在摆弄他的草草药药,一如往常。
根本不知自己接下来的命运
代王朱桂在自己的封地仍旧肆无忌惮,半点没因新帝上任而收敛半本。
一个黄口小儿,能掀起什么风浪,不还得靠着他们这些当叔叔的!
燕王朱帝则看着他面前的神迹,眼神愈发深邃。
同一轮明月下,还有一人在痛哭。
真是众人的悲喜不同。
湘王府。
湘王朱柏看着圆月,又想起已经先逝的父皇,心头一酸,又大哭起来。
“王妃,大王又哭了。”府上的下人过来禀报,先帝去世不过三月,他家王爷想起来便会痛哭一番。
“由着大王哭吧,他心里难受。”湘王轻轻叹气,她太了解自家夫君了。
别看他家夫君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平日亦是刚毅的性子,好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但私下心却是很软,特别对先皇,她家夫君是打心里难过。
特别没能送先皇最后一程。
建文帝时期的朱柏在痛哭,朱元璋时期的朱柏也在痛哭,不知是不是不同平行世界同一个人产生了共鸣,直播间忽然蹦出一句话来。
【朱柏到死也没见到他父皇的牌位】
一个死字让朱元璋顿住了脚。
前面神迹所述,朱允炆虽削藩,两位藩王虽被贬为庶人,到底还留了性命。
且被削的朱橚,之前被就被朱元璋流放过,对于这个不能文又不能武的儿子,朱元璋一早就失望。
至于代王朱桂,莽将一个,他那些违法乱纪之事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但因他驻守边境有功,朱元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手腕强硬,但到了自家儿子这便犯了天下家长都会犯的病,给他一次机会,总会改吧?
但是到了湘王朱柏这,一个死字,让朱元璋心底一沉。
打归打,对十二子朱柏,朱元璋还是心疼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见飘过的弹幕,乐瑶不由的叹气,竟替朱柏感到不值得,但又不能说朱元璋做的不对。
只能说朱元璋真的方方面面为朱允炆铺路,无奈朱允炆又菜又不听话。
【李渊】:什么意思?为何不让他进宫?
李渊立马脑补,刚刚神迹说这个湘王是个硬茬,是不是他早有造反之心?!
李渊好奇的不得了,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吃瓜,听后世王朝之事简直不要太精彩。
反呀!造反造起来!!
李渊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大。
乐瑶这边的网络也不卡了。
【不但湘王朱柏没去,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们都不准到京城吊丧。】
乐瑶看粉丝李渊疑问,她就顺着他的疑惑多说几句。
【皇帝临死前,都会下遗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像咱们之前说过的汉文帝,他的遗诰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的死而叨扰百姓。
明太祖朱元璋也留下三条遗诏,其中两条都与皇太孙朱允炆有关,可见朱元璋的偏爱。】
【路人甲】:真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那么偏爱朱允炆,隔辈亲?
熟悉的粉丝路人甲跳出来吐槽。
【路人甲】:又不是嫡孙,难不成因为长的像朱标?丧子之痛的哀思转移?
朱橚朱樉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朱允炆,之前他们怎么没发现朱允炆长的那么像他们大哥。
所以?靠脸得宠??
朱棣把朱柏扶起来,“十二弟,可哭够了。”朱棣问。
朱柏抹了一把眼泪,“哭够了。”
方才他没崩的住,情绪崩溃,他不明白,如此德行的朱允炆他爹为何还要护着,难不成他们兄弟几人的命抵不过一个皇孙?
上来就削藩,他们做叔叔的哪里对不起他?!
朱柏赤红着眼,使劲瞪朱允炆,不敢相信这是他大哥的儿子。
【遗诏的第一条,“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注1
这条遗诏宣布了朱允炆的帝王之位,正统之位。
遗诏第二条,是让丧礼不用隆重,一切从简,这条能看出朱元璋心中是有百姓的,同时,如同之前的汉文帝。
遗诏第三条就很有意思了,“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无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注1
按理说,一国之君驾崩,作为儿子的藩王们却不准进京哭丧,就是普通百姓人家也过于离谱。】
乐瑶的小动画再次出来,白胡子的皇帝小人躺在棺材里,棺材板上几个大字,“不准回来!”
【说白了,朱元璋如此委屈自己,作为开国皇帝,他的身后事不过寥寥几人就完了!
讲真就算是村里办白事也没朱元璋这么快的,堂堂的开国皇帝呀,太祖啊。
节俭就罢了,连儿子们的吊丧都免了,说白了,朱元璋在防着朱棣他们。
他怕诸藩王趁着自己驾崩之际,联合起来造反。
朱元璋真是为朱允炆的皇位操碎了心。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朱元璋这么操心的根本原因不还是因为朱允炆他不行么。】
听着自家父皇的遗诏,所有的藩王都沉默了,他们的父皇,竟然如此防着他们。
“皇爷爷,是孙儿不孝。”朱允炆红了眼眶,眼泪半掉不掉的,对比之下,朱柏哭的真是半点美感没有,纯纯一个熊孩子。
“你不但不孝,你还不仁。”朱柏的声音还带着颤音,方才哭的过于激烈。
被朱柏怒怼,朱允炆反问,“允炆的确不如爹爹,是我辜负了爹爹 。”
朱允炆把朱标搬了出来,朱柏委屈,他还委屈,若不是自家爹爹去的早,他何必削藩?
“你爹让你削藩了?”朱元璋问话,他了解他一手教出来的太子,这种事情朱标做不出来,也不屑于做。
朱元璋是疼爱朱允炆,但如何也敌不过他对朱标的疼爱。
朱允炆的脸色刷的一下白了,“是孙儿说错话了。”朱允炆立马认错。
【咱们继续说说朱允炆是如何对付湘王刘柏。
方才也说过,湘王可不是什么草包,他文武双全,素有燕王朱棣之风。
选湘王做为第三个削藩对象,像极了先拿小号练练手。】
朱棣心底一沉,他看向朱允炆,他实在不明白,为何,到底为何逼着他造反?
【朱允炆削朱柏藩的理由是他在封地擅自铸造货币,这事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咱们暂不分析。
结果就是朱允炆拍大将李景隆去抓捕朱柏,不过,朱允炆并没让李景隆明目张胆的去抓李柏,而是耍了个心眼。
从这能看出朱允炆并不蠢,甚至算的上精明。】
朱柏直勾勾的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让李景隆伪装成商人,然后带着军队悄悄的潜入朱柏所在的封地荆州。
在此之前,没任何预兆,朱允炆不给朱柏半点准备时间。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朱柏的湘王府被李景隆的军队包围,确保朱柏插翅难飞后,李景隆才拿出朱允炆的圣旨,宣布了朱柏的罪行。并让朱柏束手就擒,立马跟他去南京受审。】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