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朱元璋看向朱允炆,自己给他留了那么多大将,他偏偏选了李景隆?
李景隆虽然不弱,但绝对没有率领三十万大军的能力。
建文年。
朱棣仔细听着神迹所述,一字一字的全数记下,在神迹提到李景隆的时候,朱棣头一次楞住了。
李景隆???为何是李景隆???
【史书上怎么评价李景隆这个人呢,纨绔子弟,寡谋而骄,色厉内荏。
总结一下,就是个草包。
但是史册毕竟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上的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如此废物呢?
主播是觉的朱允炆就是再傻,也不知至于派一个废物出征,只能说李景隆有能力,但是绝对不是燕王朱棣对手。
这么贬低李景隆其实也是在贬低朱棣,赢了草包算什么英雄。】
听神迹如此形容李景隆,朱允炆还想为李景隆打抱不平,但是却不敢开口。
【李景隆上线,朱棣率军去了宁王朱权封地,北平由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和战败被俘的大将顾成驻守。
没错,大将顾成投靠朱棣了,确切的说他只帮助朱棣守城,但后续的攻城却没有参加。
李景隆一看,朱棣这是怕了,竟然连老窝北平都不管了,于是他大举进军北平。
朱高炽先在让城中灯火通明,以迷惑李景隆以此拖延时间。
随后又让全北平老百姓都上,百姓们去城墙那丢石头,李景隆愣是没有把北平攻下来。
但是朱棣却带着从宁王朱权那借的兵回来救援北平。
最后李景隆大败而归,这是朝堂吃的第二次败仗。】
宁王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出兵帮助朱棣,他心里纳闷,若按照自己的性格,肯定会中立。
他肯定不会帮助中央朝堂,毕竟朱允炆做事做的这么绝,帮助朱允炆就等于自寻死路。
但是自己也不至于帮助朱棣,眼看朱棣造反是死局,胜利的几率太少,若是失败定会连累自己。
自己怎么就站队了呢?
宁王想不明白,怎么都想不明白。
听到李景隆就这么败了,赵匡胤他们半点没惊讶,毕竟音乐响起,战神加身,这一看就是个怂包。
【但是朱允炆却没有换将领,毕竟之前是他主张把耿炳文换成李景隆的。
李景隆是败了,那也是耿炳文的打的底子不好,朱允炆还是十分相信李景隆。】
朱元璋看向朱允炆,只见朱允炆的脸已经白了,他能感受到他家皇爷爷对他的失望。
可是,错根本不在他,错全在耿炳文和李景隆身上。
【此时的朱允炆已经急眼了,他想不明白他的四叔怎么从原本区区八百人发展到如今的十万人。
于是朱允炆继续加大兵力,这次可以说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这么说,朱允炆把朱元璋的皇陵护卫军都给调出来了,这架势非把他四叔朱棣送走不可,看看这架势,像是能说出不要杀我叔叔的那个仁君么?】
乐瑶经典的小动画又出来了,只见围守棺材的士兵们被一个个提溜出去。
然后棺材里的皇帝小人忽然起身,头上几个大字,“好圣孙!”
朱元璋……
“大侄子,你可真厉害呀,把皇陵军都调遣出去了,真是用了棺材本。”朱桂不住讽刺。
“闭嘴。”朱元璋心里正憋着一口气,于是嘴贱的朱桂撞在他爹的怒火上。
于是代王朱桂也被朱元璋一脚踹出去,和钦王朱樉站在一起。
【于是朱允炆迅速集齐了五十万大军,要说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家底真的是厚实,虽然棺材本都被拿出来,但是五十万大军呀。】
朱棣兵力:十万
朱允炆兵力:五十万
优势在我!
几个明晃晃的大字又崩出来了。

优势在我这四个大字于朱允炆来说更像一种讽刺。
但是朱允炆实在想不明白, 为何会输,怎么会输,明明优势的确在他。
越想朱允炆的心里越是难受,今日的神迹于朱允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在神迹没有出现前, 他明明是皇爷爷看重的皇太孙, 他严以律己, 太傅们都夸赞他。
但神迹出现后, 一切都变了,他从高高在上的皇太孙变成了他皇爷爷眼中的废物。
朱允炆太了解朱元璋了, 平日只要朱元璋一个眼神他便知他皇爷爷的心思。
毕竟朱允炆能上位的最大靠山就是他皇爷爷朱元璋。
凭什么,难道错就是他一个人的?!
【朱允炆】:难道不是皇爷爷留的不行?!他怎如此糊涂,把能臣全杀了,残暴如此殃及后人。
【朱允炆】:还是朝堂的那些人有异心,一个个的都投降, 四叔果真是和得位不正的李世民一般。
【朱允炆】:叛贼该死, 他们真该死!!
朱允炆内心的话竟然全部以弹幕的形式发在了直播间的屏幕上, 呈现在每个人眼前。
他这几条心声可谓得罪了一片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
他煞费苦心为他的好圣孙谋划, 最后竟然落得如此埋怨,真是他的好圣孙!好圣孙!!
“若你能行, 咱至于为你谋划如此?!”朱元璋没惯朱允炆毛病, “倒是朕看走了眼。”
朱元璋很少称自己为朕, 一般都用咱, 如此显得亲切, 今日他真是被朱允炆伤到。
“孙儿不是这个意思,神迹上不是孙儿说的话。”朱允炆死咬不承认那是他心中所想。
“大侄子, 敢作敢当,当着神迹的面可不能胡说八道, 小心天打雷劈。”朱橚道。
朱允炆仍旧坚持,“这不是我心中所想。”
听后朝皇帝小儿竟然说他们圣人得位不正,魏征首先不高兴。
虽然平日魏征没事就怼李世民,但是他还是相当护短的,他们圣人只有他说得,后朝有什么资格批判?!
他们圣上的得位哪里不正,那可是太上皇自动禅让,是民心所向,是臣心所向!!
李世民倒没有生气,他只觉得后朝小儿可怜,无能狂怒罢了。
见粉丝朱允炆这样说,乐瑶得详细辩解一下,乐瑶很讨厌那种错都是别人,自己一点错没有的态度,没担当。
【之前咱们说过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杀了蓝玉,但是还是给朱允炆留下很多可用大臣,所以并不存在留下的人不行。
只能说朱允炆原本的战术都不对,哪怕他让大将耿炳文坚守到最后,也不至于让朱棣的三万人马大破十三万大军。】
朱允炆的脸白了一分,他紧紧攥住拳头。
【还有关于投靠之事,虽然之张信还有张保的确投靠了朱棣,但只是极少数罢了。
像是大将顾成是战败被俘,这和投靠有本质的区别,再者他后续并没有参与朱棣的任何战役,算不上背叛朝堂。
朱棣的十万大军,大部分还是他原本的势力,之前说过,每位藩王手上都有兵马。
除此之外,主动投靠的只有一万的蒙古军,还有几场战役中的战俘罢了。
朝堂的主军并没有投靠,像是大将瞿能父子最后都是战死,这场内战中大部分将领和士兵都为朝堂而亡。
只能说这场内战,朝堂的兵将都对的起朱允炆,对得起大明。】
朱允炆的脸煞白煞白。
朱棣看向朱允炆,但凭朱允炆方才质疑大明将领那句话,他就不配为君。
【路人甲】:所以兵将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不过是朱允炆本人罢了,又菜又不行。
粉丝路人甲又出来神补刀了。
【话题扯远了,咱们继续说朱允炆集结了五十万大军对付燕王朱棣的十万大军。
按理说,优势的确在朝廷,五十万大军唯独,朱棣面对的是碾压般的开局。
这就是著名的白沟河之战。
这场战役打的并不没如网上说的那么简单,什么一阵大风刮过,朱棣就胜了,这场战役燕军可谓九死一生,也是为数不多的留下战败的功绩。】
听到战败,朱允炆的眼神再次亮了起来,是不是自己还有机会,这次优势真的在他?
【在这场战役中朝堂大军还用到了火药,最早的地雷战,杀燕军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火药,秦始皇嬴政的眼神一亮,上次听到火器还是神迹讲朱祁镇那个败家子的时候。
若秦朝能有火器相助,跨越冷兵器时代,那么大秦的版图可不止现在的六国。
之前秦始皇嬴政的野心不过于平定六国,但听到后朝大唐万国来朝的盛世,野心的火苗又在秦始皇嬴政的心中再次燃起。
那才是他心中的盛世大秦,现在的远远不够。
什么长城,若秦朝有足够的实力,外族怎么敢来袭。
【如今的局势对燕军来说,只有剩下最后一条路,擒贼先擒王,于是朱棣带领大军突出重围,直接朝李景隆的大营奔去。
至于朱棣是怎么冲出突围的,主播是想象不出来,只能说朱棣与他带领的燕军彼此间是绝对的信任。
军中无首领,燕军亦拼死搏斗,而朱棣作为先锋则把自己后方全部交给了他的大军。
最后燕王朱棣成功,估计李景隆怎么都不会想到朱棣能从六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冲出来。
如今李景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朱棣杀死,要么跑。】
听到这,宁王他们已经目瞪口呆了,朱棣是人么,他是人么?
十万对六十万,赢了??
到底是李景隆太菜还是朱棣太厉害。
换位思考,这种情况若是放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会赢么?
光是想着人数上的碾压,怕是连打的勇气也没。
【李景隆选择了后者,他退守德州,在这说一下,此时的李景隆手上仍旧还有十几万大军。
白沟河之战,虽燕军大获全胜,但是朝堂的优势还在,毕竟战争是相互的,燕军的损失也不少。
但的的确确扭转了局面。
唉,说来真的可惜,如此大的内耗,若是能对付外敌,大明说不定是第二个大唐。】
虽然这场内斗打的相当精彩,但是乐瑶不由的心疼,但凡朱允炆不作死削藩,朱棣真的不至于造反。
【对于李景隆的连连战败,朱允炆终于怒了,他撤了李景隆的将军之职,然后听黄子澄之言,想和朱棣议和。
都打到这个地步,朱棣怎可能议和。
十一月,气急败坏的朱允炆又罢免了黄子澄和齐泰之职,让他们当年推荐李景隆为将领。
随后是东昌之战,唯一一次朝堂胜利的战役,朱允炆大喜,终于,他终于赢了一次!
朱棣在此战役中痛失大将张玉。
高兴的朱允炆再次恢复了之前罢免的黄子澄和齐泰的职位,智囊团再次上线。】
卡通朱允炆出现在天幕上,只见他高兴的大笑,头上写着几个大字,“终于赢了!”
【然而朱允炆的胜利是短暂的,朱棣痛定思痛后,在接下来的夹河、藳城之战再一次大胜。
这时候大明内战已经打了将近两年,原本优势在我的朱允炆,却失优势。
中间朱允炆还用了反间计,想挑拨朱棣二子朱高炽和朱高煦,可朱高炽压根不入套,反间计失败。】
听自己的二子不为所动,朱棣心中甚是安慰,他两个好儿子。
【随后的灵璧大战,朱棣再次胜利,这里的战斗又相当精彩,但是主播实在水平有限,咱就一笔带过。
总之,燕王朱棣打到这里就差一点要打到都城南京了。】
听到自己又输了,朱允炆的心已经凉到底,绝望油然而生。
【此时的朱允炆真的慌了,于是他派朱棣的堂姐,也就是大明的郡主去找朱棣谈判,表示大明愿意割地。
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个剧情特别熟悉,当年大宋赵跑跑,还有当年的李渊和李建成。
唯一不同的,朱允炆比较幸运,他面对的是他自己的叔叔,而不是外族。】
“熟悉,这可太熟悉了!”赵匡美一听割地二字眼睛都亮了,他们大宋常用计谋,不但割地他们还赔钱。
“果真,昏君都是千篇一律。”赵匡美不由感叹,“不过大明皇帝还是幸运,对面是他叔叔,就算割地也是给他们自家人,不像咱。”
赵匡胤……
听到割地二字,朱元璋真的怒了。
“你个孽障!”朱元璋从不向朱允炆爆粗口,他老朱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天下,如何,要分裂成南北朝?!
朱允炆被吓的直接打了一个激灵,嘴唇颤抖的他不知该怎么解释,他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皇爷爷。
【不管是不是朱允炆的缓兵之策,朱棣没有同意,都是大明江山,何来割地之说。
且,自己也不是造反,而是清君侧,于朱棣,只有一个大明。
建文四年六月初八,燕军驻扎于龙潭,距离都城不过三十里,整个朝堂都慌了。
朱允炆已经慌的完全不知该如何,他找众臣商议,有臣子提议要不迁都跑吧。
说道这,大家是不是感觉又特别熟悉。】
赵匡美!!!这可太熟悉了!
李渊闭嘴,他不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而秦始皇嬴政那正在数,这是第几个要跑的帝王。
【还是那句话,幸好对面打来的是燕王朱棣,要是换成外人,大明就如同秦朝和隋朝一般,二世而亡。】
天幕上飘过几个大字,二世而亡。
这个字眼深深的扎入了朱元璋的心,只见他握紧了拳头,“今日,废了皇太孙朱允炆。”

第119章
“皇爷爷!”朱允炆满眼不可思议, 瞳孔猛然震动,他没想到朱元璋就凭神迹的只言片语就废了他。
神迹所述之事不一定会发生,他皇爷爷不向来是不信命的么。
“皇爷爷,四叔只会匹夫之勇, 他会治国么?!”朱允炆不服, 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他从小没跟着皇爷爷他们南征北战, 对打仗他自处于劣势。
他从小就被教育如何治国,论治国他不一定会输, 不,他一定会赢,他一定会做的比他四叔要好百倍。
皇爷爷已经打下大明天下,如今的大明需要一位守城的君主,而不需要一个再拓疆扩土的君主!
【朱允炆】:大明需要我这样的守城之君!
朱允炆的心声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直播间上。
【路人甲】:开创了新帝国之后是需要一位守城之君, 但是问题是朱允炆他也守不住呀, 有六十万大军他也没有守住。
粉丝路人甲继续扎朱允炆的心。
【朱允炆】:那是我遇到的是朱棣, 若不是他, 我有信心成为第二个汉文帝!
【汉景帝】:你算什么东西,敢和朕的父皇相比?!
汉景帝听朱允炆竟然来碰他爹汉文帝的瓷, 这暴脾气又上来。
后朝这个皇帝小儿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竟然有胆子和创建了文景之治的他们父子二人比?怕是给自己提鞋都不配。
汉景帝手痒了, 他朝着神迹丢了一个茶杯, 想试试能不能通过神迹砸到那个口出狂言的小儿脑袋, 给他砸开瓢!
可惜,打不到, 茶杯落地…
【汉景帝】:你就是第二个秦二世!
扶苏看到汉景帝的弹幕,再次被扎心了。
虽然经过了这几日的心里建设, 公子扶苏已经想开了很多,但有一点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把秦朝给做没了。
虽然他才华手腕不如他家父皇,但扶苏觉得自己也不至于和后世昏君一般。
乐瑶寻思自己是不是光说汉文帝的文治没说汉文帝的武治,才让朱允炆的粉丝敢这样碰瓷?
【汉文帝能文治,但汉文帝面对匈奴来袭亦很强硬,要知道当时的汉朝政权还不稳,可不是大明这样的开局。
但对于匈奴汉文帝是敢打的,且打的同时,汉文帝也会采取怀柔政策。
一切都在汉文帝刘恒的掌握中,而不像明惠帝这般,一个决策都做不对,完全没有大局观。
又有汉景帝削藩的先例在前,咱们讲汉景帝那期的时候也说过,汉景帝能削藩成功也是有偶然性的。
但凡齐国不内乱,梁王刘武没有抵挡的住,周亚夫之策失败,只要一步,汉景帝的削藩就不会成功。】
汉景帝……
他这不是成功了么…
【话题跑远了,咱们接着上面的说。
朝堂中有大臣提议朱允炆逃往内心,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朱允炆的智囊团方孝孺不同意,他说都城还有二十万兵,应坚守不退。
就算真战败,国君就该为社稷而死!】
听到此处,朱允炆悲呛的情绪上头,只见他双目含泪,一副英勇就义之势。
“君为社稷死!”朱允炆大呵一声,自己把自己感动的不轻。
“大明社稷死什么死。”朱元璋气恼的踹了朱允炆一脚,这还是他第一次动手打他的好圣孙,好好的大明江山竟然让他作成这般。
朱允炆被踹倒在地,朱桂和朱樉二人大呵一声好,他们早就看朱允炆不顺眼了。
不光朱樉他们幸灾乐祸,其他藩王也觉得大快人心。
朱允炆委屈的很,“皇爷爷,为何不打四叔,若他不反,大明怎会如此!”
朱允炆愤怒的看向朱棣,始作俑者的反贼。
“你不往死路里逼,你四叔能造反!”湘王朱柏打抱不平。
【于是朱允炆派人继续谈判,企图拖住朱棣,同时他让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
六月初九,朱允炆派李景隆、茹瑺等与朱棣第二次谈判,继续以割地为诱饵,朱棣表再次拒绝,仍坚持清君侧抓奸臣。
六月初十,朱允炆再派遣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第三次前往谈判,仍旧没有结果。】
谷王朱橞???
安王朱楹???
两人面面相觑,看这意思他俩站队朱允炆了。
朱橞和朱楹叹气,看看宁王再看看他们。
【眼见朱棣那边就是不同意议和,朱允炆派出去的大臣也没有募兵回来。
方泰他们真的把募兵想的太过容易,方泰募兵前甚至还保证可以募到二十万大军。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连续四年的内战,朱允炆哪里来的钱,还不是从百姓身上来,如此谁还愿意再替朝堂卖命。
退一万步,就算真的招募到了,连马都不会骑的民兵当真打的过训练有素的燕军?】
卡通朱允炆再次出现,他焦急的走来走去,头上几个大字,“人呢!人呢!”
看起来真是可悲又可笑。
【朱允炆】:我誓死不屈!
朱允炆赤红着双眼,他又站了起来。
【虽然说昏君就喜欢跑,但不得不说,此时的朱允炆唯一正确的选择还真是跑。
朱允炆的处境和其他昏君不同的一点,对面的敌人不是外族,而是他的亲叔叔,还是他老朱家的人。
他唯一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他得位正么,毕竟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皇帝。
这点和太子李建成还不一样,毕竟太子离皇位还差那么一步。】
朱允炆楞住,如何,让他跑?!
【朱允炆这点优势在行军打仗中可能一无是处,但是放在政治战就不同,只要进入政治拉锯战,优势真的在朱允炆。
就算燕王朱棣攻占了南京,他敢称帝?他若是敢,其他的藩王呢,是不是也可以称帝了?所以只要朱允炆不死,正统的大旗就永远不倒,他绝对有翻盘的机会,古代正统二字太重要了。
再者,这场内战已经持续了四年,燕王朱棣南北大纵横,战线拉的很长,若朱允炆一路南下,燕王朱棣忌惮自己后方无人,毕竟江北有梅殷,再往北还有铁铉。他未必会追。】
【汉景帝刘启】:蠢钝如猪。
【宋太祖赵匡胤】:蠢钝如猪。
【秦始皇嬴政】:蠢钝如猪。
【唐太宗李世民】:无能小儿。
平行世界的那几位一致对朱允炆发出评论。
【总之,朱允炆再次选择了错误答案,他没有逃,而是派诸王和武臣们坚守各城门。
徐增寿作内应,但是被朱允炆发现,朱允炆亲自诛杀徐增寿于左顺门。
但是让朱允炆万万没想到,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竟然投降直接向朱棣敞开了都城大门。】
听到李景隆叛变,朱允炆的脑子嗡的一下,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李景隆如何会叛变!!!
“燕王朱棣,你手段肮脏如此!!”朱允炆捂着自己心口窝,他就说朱棣凭什么以一郡击败了整个大明,原来从一开始李景隆就是朱棣的人。
【朱允炆】:我不服!我不服!朱棣胜之不武!手段下作!!!
朱允炆的话翻译到直播间变成了“李景隆是朱棣的人,朱棣下作。”
【虽然网上有这种说法,但是主播并不认同。
前面的战役咱已经说过了,李景隆的实力并不差,他的一些策略也是正确的,只是他面对是战神朱棣,朱棣的大纵横战术以及各种心理站着实是牛。
要李景隆真是间谍,靖难之役怎么可能持续四年,怕不是第二年就结束。
白沟河之战咱们也详细说过,朱棣差点被活,若不是朱棣铤而走险带领归附的蒙古骑兵偷袭李景隆的后方,这一仗未必能胜。
至于他为何开城门,只能说李景隆是个很圆滑的人,反正城门也守不住,都是老朱家的天下,还不如投了。】
【朱允炆】:都城固若金汤,怎守不住!
朱允炆不信。
【之前的都城南京可能是固若金汤,但建文年的都城南京却不是。
首先接连大败,士兵的士气早就不在,怎么守城?
再者,守城的前提是有支援,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家底都被朱棣给打没了,谁来支援,等着方泰招募的民兵?
而且建文年的都城南京城的城防,由于城郊拆迁百姓居所的失误,导致了火灾发生,城墙直接被烧出缺口了……】
此刻朱元璋看朱允炆,好似他脸上有个明晃晃的蠢字……
【朱允炆】:我不服!我不服!我不服!
朱允炆仍旧不服,到目前为止,都是别人的错,他自己根本没错。
乐瑶都说到这种程度了,朱允炆还是不服,乐瑶无奈,还真是倔强的粉丝啊。
但眼看时间不早了,再说下去怕是得熬夜。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明天咱们一起做一个假设,要是朱棣造反失败了,朱允炆会是守城之君么?】

神迹再次消失, 朱允炆听到神迹所说的假设又再次燃起了希望。
“皇爷爷,允炆不服,若论文治,我定会胜过四叔。”朱允炆语气坚定, 他知道他家皇爷爷最吃这一套。
虽然皇爷爷废了自己太孙之位, 但又不是不能重新立。
“求皇爷爷, 孙儿求皇爷爷, 给孙儿一个机会!”朱允炆泪眼摩挲。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倒是心软了。
建文年。
一切正如神迹所述, 朱棣白沟河大捷,彻底扭转了燕军在战场上的局面。
唯一不同的是,湘王朱柏没死,并加入了燕王朱棣的阵营。
而宁王则是被迫加入燕军一方,本来宁王想要中立, 于是朱棣就上演了一场兄友弟恭, 待宁王送行的时候, 直接抓了宁王。
此刻, 朱棣已将他弟弟宁王好生安排到北平。
此时的明惠帝朱允炆彻底慌了,他想不明白, 六十万大军, 怎抵不过燕军区区十万大军。
朱允炆继续派兵, 军令一道道的下去, 原本他忌惮的武将全部派出, 他不信他四叔能赢一次两次,还能赢第三次不成!
就在朱允炆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都城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的天幕。
然后一个黄头大妖怪出现了。
朱允炆大惊,明朝众官员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天向, 有一人惊道出面前的天幕好似是隋朝史上所记的神迹。
传说中,神迹有眼无鼻,有嘴无耳,可预知天命。
当年神迹预知杨广为昏君,但隋文帝不忍心废太子,最后果真如神迹所述,隋朝二代而亡。
明朝众臣没想到神迹会降临大明,不知神迹会预示如何未来。
有臣子带头跪下,将臣纷纷跪下。
“陛下,是神迹,神迹降临咱们大明,定是为了平定叛贼!”黄子澄激动道。
朱允炆听此也激动起来,他直接跪下,“求神迹助我大明!”
“求神迹护佑大明!”众臣随声道。
此刻,正在休整的燕军面前也出现神迹。
朱棣没想到今日的神迹会以如此形式出现,不过朱棣无所畏惧。
若天下人知天命,他便逆天改命。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明太祖朱元璋及众藩王进入直播间】
【建文年全体进入直播间】
乐瑶已经习惯粉丝们奇奇怪怪的名字,上次是唐朝君臣,这次又成大明君臣了。
昨天朱元璋一夜没睡,不想今日一早神迹再先,还在早朝之上,众臣之前。
朱允炆昨夜亦是一夜未眠,他脑中全是自己登基之后的治国之策。
若是给他机会,他定会成为第二个汉文帝!
见到神迹出现在自己眼前,朱允炆第一时间冲到神迹面前 ,他等着神迹对他的宣判,他相信自己定是一代明君!!
【昨天咱们说道假设燕王朱棣造反失败,朱允炆会不会成为一代明君。】
朱允炆没想到开头神迹就预示燕王朱棣会失败,他激动的直接热泪盈眶。
心中的堆积已久的抑郁一扫而散,他就知道老天爷会站在自己一边,乱臣贼人怎会成功!
激动的明惠帝朱允炆似乎没听到乐瑶说的“假设”二字。
【咱们不说朱允炆压根就没有的武德,咱们就说朱允炆的文治,史称建文新政。
要是没朱棣推翻朱允炆的政权,建文新政定会执行下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