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丞相申屠嘉, 五朝元老,和汉高祖刘邦打过天下,大汉的开国功臣。
当年汉文帝在位时,宠爱臣子邓通, 申屠嘉不但直言劝谏, 更甚者要直接杀邓通。
由此可见丞相申屠嘉的性格, 连邓通他都敢动, 好在汉文帝保住了邓通。】
听神迹又提起邓通,汉文帝有些尴尬的虚咳几声, 邓通不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贵人么?
“连个人都杀不死,没用的东西。”刘启满脸不屑,若当年申屠嘉当真把邓通给杀了,还算他功劳一件。
【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特别宠爱信任晁错, 晁错的的提议被一一采纳, 权利之大竟然盖过丞相, 申屠嘉因此不满, 打算觐见弹劾晁错。
晁错担任内使,为了方便进宫进谏, 他私自开了大门, 好巧不巧, 晁错开门的墙是宗庙的外墙。
敢凿太上皇的墙, 这可是大罪, 申屠嘉因此抓住了晁错的把柄,进谏要弄死晁错。
但是汉景帝却说, 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宗庙墙而是外围短墙,再说是自己让他凿的。
汉景帝这态度明显就是护着晁错, 半点不给申屠嘉面子,连惩罚都没有。】
宗庙什么时候有外围短墙了?
汉文帝一听就知道是自家儿子胡说八道,但晁错的确有才华,宰相申屠嘉这般…不能说错,不过也不能因为这点事情就杀了贤臣。
【申屠嘉一寻思,这么大的错汉景帝都不杀晁错,那怎么才能杀,申屠嘉越想越气。
其实申屠嘉丞相这里有点想不开了,晁错又不是什么大奸臣,就是没有分寸感罢了,何必你死我活。
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丞相申屠嘉则是越想越气,回家后直接吐血而亡,把自己给气死了……】
乐瑶当初动画来,一丞相的卡通小人,捂着自己心口,血喷二里地,头上几个大字,“皇上护短!气死我也!”
正在内殿的申屠嘉听到自己如此下场,心里不知什么滋味,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晁错。
晁错也没想到因为自己,竟然把丞相申屠嘉给气死了。
两人之间的气氛变的十分尴尬。
偏偏两人都觉得自己做的没错,两人对视,谁也不肯低头。
作为老好人的汉文帝想当和事佬,还给汉景帝使眼色,都是大汉的肱股之臣,不至如此。
刘启不管,爱打打去,看谁打的过谁。
打架之事,不能劝。
【路人甲】:该说不说,申屠嘉如此怎么和后宫争宠一样,多大的气,能把自己气死,有本事把对方给气死,才真本事。
看着天幕中的话,只见丞相申屠嘉的眼神一亮,神迹一句话宛如醍醐灌顶,对,自己为何要自己气死自己!
“如此谄媚,你和邓通又有和区别?!”申屠嘉把心中所想说出来。
这算侮辱晁错,申屠嘉这句话的确把晁错给气着了。
“若直言都被称为谄媚,朝堂之上还有谁敢进言。”晁错不甘示弱。
【虽然申屠嘉被晁错给气死了,但是晁错的下场也不好。
他提出削藩论,其实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了削藩论,不过汉文帝采用的是怀柔政策,和汉武帝后期的推恩令的思路差不多,慢慢瓦解藩王的权利。
但是汉景帝这暴躁性格,他等不了,削藩,马上削,还弄不死他们!】
听到削藩,汉文帝再次坐不住了,虽然汉文帝心中一直也想削藩。
但是藩不是那么削的,各刘氏王族手里权利过大,在没万全之策的情况下,贸然削藩,怕会是让藩王联合起来造反。
如今大汉王朝百废待兴,百姓经不起折腾。
晁错听到汉景帝采纳了自己削藩之策,满心激动,能遇能如此明君,晁错觉的自己死都值得了。
申屠嘉却不同意,吴王势力如此之大,贸然削藩等同于给藩王递刀。
“老夫果真没看错,你就是佞臣,上谏谗言。”申屠嘉怒斥晁错。
“若不削藩吴王也会造反,与其等其势力壮大,不如速战速决,以绝后患。”晁错坚持己见。
“你想好如何应对,就敢削藩?”汉文帝质问刘启,看起来是真动怒了,“若造反该如何?”
“那就打!”刘启直接撸起衣袖,他堂堂天子,还怕藩王不成!
当年用棋盘打人那个劲又出来了。
叛逆的太子上线,此时的汉文帝真想揍刘启,但他忍住了,在心里默念,“子不教父之过,都是他的错。”
要说汉文帝的脾气是真够好的,换刘邦试试,分分钟废太子。
“那你打不过怎么办。”汉文帝缓了一大口气问。
这一问,把刘启给问住了,他还没想过这个问题,还能打不过?
“打不过该如何?!”申屠嘉跟在汉文帝后面质问晁错。
这下,把晁错也问住了。
刘启和晁错一心想削藩,但后果如何,他们还没来得及想。
朱允炆听到汉景帝削藩,他的眼神亮了。
这段他在史书上看过,汉景帝削藩可谓大获成功,汉景帝能削藩,他也能削!汉景帝能成功,他也能成功!
藩王一直是朱允炆的心病,一日不削藩,他这皇位一日做不安心。
朱允炆自认为他比不过唐太宗,他还比不过汉景帝么。
若是生在汉朝,朱允炆觉的自己就是汉武帝!
“神迹这是启示朕削藩!”朱允炆目光闪烁,削藩是大势所趋。
【朱允炆】:朕要削藩!!!
朱允炆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神迹上,同时也落入同样正在观看神迹的燕王朱棣眼中。
本正在赶往京都的燕王朱棣大军停下脚步。
朱棣看向天幕中的削藩二字,勒紧了马绳。
内殿,汉景帝。
听到削藩之事,汉景帝没方才的淡定。
这件事让他烦死了,汉景帝灌了一口凉茶,烦躁的把茶杯给摔了。
本来想一举削藩,没成想那几个藩王还敢造反!!真气死汉景帝。
“当初就该弄死那个老东西。”汉景帝又摔了一个杯子。
就说吴王那个老东西一早就有造反之心,但他父皇却行安抚之策,如今养虎为患。
“敢叛乱!你们等着!”汉景帝语气强硬,虽然强硬,但实际上他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汉多年没打过仗,如今他们竟然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造反!!
【吴王刘濞早有造反之心,如此见汉景帝开始削藩,刘濞直接杀了中央派到吴国的官员。
联合事先已经结盟的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六王公开造反,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起兵。
刘濞等这一天等的很久了,他早就开始招募士兵,并且和匈奴、东越勾结,要一举得天下!】
汉文帝瞪向刘启,果然,削藩引起叛乱。
“儿臣当年该把刘濞打死!”刘启气恼。
汉文帝实在忍不了了,踹了刘启一脚,这混账玩意。
【汉景帝得知七国造反,忙和晁错商量对策,晁错鼓动汉景帝御驾亲征,助士兵士气!
众臣不同意,晁错什么意思,让圣人冲在前面去死么?
事情起因本来就是晁错削藩,于是与晁错政见不和的袁盎他们提议不如杀死晁错,这般七王没有造反的理由就不会造反了。】
“逆贼已反,岂能退兵。”汉文帝看透了刘濞的本质,“白白送了臣子性命。”
“晁错,你放心,孤怎会听佞臣之言杀了你。”刘启语气笃定。
晁错大为感动,“若为江山社稷,臣死又何妨!”
【汉景帝一想,同意了袁盎他们提议,杀你晁错这个罪魁祸首。】
晁错眼看感动的眼泪都要落下,却听神迹说自己死了?
申屠嘉补刀,“为江山社稷,晃大人死得其所。”

晁错又连吼三声,以表自己决心。
待他要喊第四声的时候,申屠嘉上去捂住他的嘴, 把话按了下去。
申屠嘉没想到晁错会是这般反应, 不知该夸他一句忠臣还是骂他一句疯子。
从长远来说, 必削藩, 可也不是如此削藩。
殿内安静下来,“你死就死吧, 那圣人怎么办,一起死?”申屠嘉反问,“好不容易安稳的大汉江山怎么办?”
毕竟是五朝元老,从小兵一步一步到丞相之位,除了气性大些, 申屠嘉思虑还是比晁错周全。
要说刘启和晁错二人性格还真有些相似,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二人做事都冲动, 不计后果。
像晁错提出让刘启御驾亲征,他也不想想要是刘启万一挂了咋办……
【汉景帝同意袁盎之策, 斩杀晁错。
此令下的仓促, 晁错被传唤, 他还不知自己已经被汉景帝舍弃, 身穿一身官服的晁错被腰斩于东市。
晁错之死, 甚至没有审判,皇帝身边的近臣如此下场, 不免让人唏嘘。】
听自己被腰斩于东市,晁错微微一愣, 他愿为社稷死,君大可不必如此。
【主播觉的,晁错提削藩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
像之前晁错之父听削藩令一发,立马从老家赶过来劝晁错,若晁错一意孤行,定会连累全家老小。
但是晁错已经铁了心,为国为民,必须削藩,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决心,即便是他的父亲妻儿,最后晁错的父亲绝望自杀。
从这能看出晁错的确是为国的忠臣,只是他这不顾一切的性子,最终害了他自己,而汉景帝的名声也毁于一旦。】
“臣愿意死,于君何干。”晁错道,一人做事一人当,他愿意为削藩献出生命。
“于君何干?!”汉文帝不知该如何说晁错,他欣赏晁错的直言不讳,肯定他的才能,但这不顾一切的性子,唉…
【削藩之策没有错,只能说时机不对,如今中央皇权还不够强大,藩王势力又过于强大。
这算是一招险棋,赌上大汉国运的险棋。
晁错被腰斩,虽然安抚了朝堂中的反对派,但是反对派心里也明白,削藩之策是对的。
但随着晁错被杀,怕再没人敢提议,架不住皇帝甩锅,晁错作为汉景帝的老师,作为他的宠臣都如此下场,何况旁人呢。
最后汉景帝也后悔了,但人已经杀了,坏名声已经落下。】
汉殿,汉景帝。
汉景帝死盯着神迹,心口好似窝了一股气,对对错错,他最烦的便是如此对错。
“那你说朕该如何?!”汉景帝大声问神迹,他厌烦神迹这种高高在上的评判。
汉景帝越想越烦,他本就在纠结杀不杀晁错,让神迹一说,他更加纠结。
他最讨厌的便是干事磨磨唧唧,瞻前顾后。
【但是晁错的死并没有拦住七国叛乱,本来就是以清君侧为借口罢了。
不想汉景帝还真信了,之前大家都说汉景帝腹黑有心机,但从杀晁错来看,当下的汉景帝还挺天真的。
在反贼看来,杀了晁错就相当于汉景帝变相怂了,如此证明汉景帝怕了。
吴王刘濞怎会退军,他们不但不退军,反而士气大增,觉的汉景帝软弱可欺。】
“好你个叛贼刘濞!敢戏弄朕!敢瞧不起朕!”
“好你个叛贼刘濞!敢戏弄孤!敢瞧不起孤!”
不同时空的汉景帝和太子刘启几乎异口同声的爆怒,语气动作一模一样…
汉文帝看到被气的跳脚的刘启,汉文帝忍着没抬头。
当着臣子的面,他总要给刘启留面子。
“如何,你还觉的他们真能退军?”汉文帝声音低沉。
刘启攥着拳头,不语…实际他心里也明白,清君侧是幌子,但…万一呢…
汉景帝,内殿。
暴跳如雷后,汉景帝刘启终于淡定下来,这下他不用纠结到底杀还是不杀晁错。
只是,七王终是要反,此刻汉景帝心里没底,也不知他能不能过去这道坎。
此刻汉景帝刘启其实是有些后悔的,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如此冲动。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刘启嘴上绝对不承认。
【就在这时,刘启想到了他的好爸爸汉文帝的话,汉文帝死之前告诉刘启,有事可以找周亚夫,他这个人可以用。
在听话方面,刘启还是可以的,像汉文帝死后 ,汉景帝刘启一直秉承他爹汉文帝的政策,起码大方向是对的。
对他爹选的人,汉景帝开始也是重用的,于是他重用周亚夫,把三十万大军交给他。
同时联合他弟弟梁王刘武一起抵抗七王之乱。】
听神迹讲到对应之策,汉景帝瞬间变的特别严肃,真是一会暴躁如雷一会严肃如斯,仿佛精神分裂。
汉殿,汉文帝。
“你还知用周亚夫。”汉文帝心里的怒气消散了不少,还知道听自己的话,不至于太混账。
“那是,儿子何时不听您的话了。”刘启道,他可是个听话的太子,除了某些时候。
【周亚夫这边临危受命,但是吴王刘濞那却是早有准备,毕竟从他儿子被刘启打死后,吴王刘濞就想着造反,同时也准备多年。
吴王刘濞开始造反的计划十分完美,首先他们七王分兵三路。
吴王濞起兵广陵,和楚王刘戊合作,吴国和楚国共三十万人马,渡淮水,攻西面。
齐国则定河间合内,最后与吴楚大军会师洛阳,两路大军合二为一。
而处于北方的赵国则负责联合匈奴,和匈奴一起北下。
如此三方齐下,定能一举攻破京都,到时候他们可平分天下。】
听到七王野心,汉文帝心中一沉,虽找知他们野心,但今日听神迹所说,汉文帝默默握紧拳头,或许,真的是自己太为仁慈,终养虎为患。
【若七王真如计划般三路齐下,就算有神将周亚夫在,这一场战斗也说不准谁输谁赢。
甚至可以说七王的胜算更大一些。
但是偏偏中间出了那么一些变故。
首先是一直想要造反的淮南王刘安,没有造反。】
听淮南王刘安没有造反,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很纳闷。
【汉文帝】:淮南王没有造反?
【汉景帝】:淮南王没有造反?
父子二人同时发问,作为宠粉的主播当然要解答。
【对,最可能造反的淮南王没有造反。
咱们先说说淮南王刘安为什么事最可能造反的诸侯王。
刘长因为造反,被抓后被活活饿死。
对此刘长之死,如今还有争议,到底是他自己绝食饿死的,还是狱卒们得了什么指令不开门送饭,如今也不得而知。
但是在淮南王刘安眼中,他父亲就是被汉文帝所杀。】
刘启一直以为皇叔刘长是自己把自己饿死的,如今让神迹这么一说…
难不成?
刘启看着他爹慈眉善目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有这一瞬间,他好似看不懂他父皇了。
又想到神迹之前说的种种,这下他好似明白他爹的怀柔政策是怎么个怀柔。
【淮南王刘安不是不想反,而是他手上的兵没了。】
刘启???
【汉文帝虽没有削藩,但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当初封藩王的时候,派了官吏到各国,起督察之责,同时也在慢慢的渗透。
中央派去给淮南王做丞相的臣子起了大作用,淮南王刘安爱好文学,不会带兵打仗,但是他又想参与造反,怎么办呢?
这时候淮南国宰相站了出来,他说若您要响应吴王造反,自己愿意领兵。
刘安一听,特别高兴,于是就把兵权交给了宰相,但他没想到宰相是中央的人。
得了兵权后,宰相根本不出兵,而是效忠朝廷。】
刘启!!!
还能这样!!!
刘启看向他家父皇,这步棋子,难不成他家父皇一开始就想好了?所以才选了刘安做淮南王,还给安排了如此臣子。
汉文帝不语,继续听神迹。
公子扶苏今日异常认真,听着所有与汉文帝相关的每字每句,他好似知道为何千古一帝唐太宗会以汉文帝为榜样。
汉文帝的文和扶苏一直认为的“文”,相似却又不同。
汉殿,汉景帝。
听到淮南王被骗走了兵权,汉景帝刘启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这刘安是个傻子么?!
【无独有偶,济北王本来也想造反,但是要出兵的时候长城坏了,没办法,济北王就去修长城。
随后被郎中令给劫持了,这个郎中令是谁的人,咱就不知道了。】
刘启再次看想他父皇,这次的眼神和之前不一样了,带着敬畏,原来他父皇不是他想像中只知忍让的君王。
另一个时空,汉景帝刘启已经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他知道这种时候身为帝王应该稳重,可他忍不住。
【剩下的齐王刘将闾、济南王、胶东王、胶西王本是坚定要造反的。
但谁承想齐王刘将闾一看刘志被自己人给抓了,他又临时反悔,有不想造反。
造反这事岂能当儿戏,你想造反就造反,你不想造反就不造反。
刘将闾的反复无常一下激怒了其他几位,胶东王、胶西王他们也不打汉景帝了,先联手把刘将闾给打了!】
听到这汉景帝整个人都呆了,这是什么神奇的走向,哈哈哈哈哈!!!
汉景帝笑着拍自己大腿,整个大殿都充斥着汉景帝的笑声。
汉殿,汉文帝。
听到齐国内部打起来了,汉文帝没半点意外,当年他特意把齐国分成如此多的小诸侯国,等的就是他们内讧。
“父皇,您早就料到这天?”刘启目光闪闪的问,他再也不在心里骂自家父皇是怂蛋了。
“不若和你一般,直接削藩?”汉文帝反问,刘启张张嘴,不知该怎么答,他不寻思速战速决么。
【再说说赵国,本来他是积极造反的,但万万没想到齐国那边内讧,不造反光窝里斗。
本来吴楚还想和齐汇军,如今也汇不成。
赵国一看当下情况,他也不敢动呀,这一等倒是把汉朝中央的大军给等来了。
他又想匈奴求救,但匈奴一看这架势立马反悔,不帮了,如此赵国在被围困了七个月后,战败。】
汉景帝扒拉手指头一数,就只剩下吴楚两国了。
【如此就只剩下汉军和吴楚的三十万大军对抗,周亚夫没有出军正面迎战,而是梁王在前抵御吴楚大军,他则驻守昌邑。
梁王气恼,几次让周亚夫援助,但他就按兵不动,吴王刘濞看此高兴不已,已经梁王和周亚夫闹内讧。
殊不知这只是周亚夫的计谋,他在梁王刘武应战的时候,直接断了吴楚的粮道。
这下吴楚大军算是被困在梁国,大军一下溃散。
刘濞逃命到东越,但是东越王为求自保,直接嘎了刘濞的首级。
这场轰轰烈烈的七万之乱,紧紧又来三个月就被平定了!】
“三个月!”汉景帝震惊了,紧紧用了三个月!!
只见汉景帝冲了出去,打,立马打,现在他就任命周亚夫出军!!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朱允炆虽知汉朝平定七王之乱只用了三个月,但仍旧听的他满腔热血。
汉朝平定七王之乱用了三个月,若自己那些叔叔们也敢造反,自己一个月就能收拾了他们!
朱允炆相当自己,毕竟他可是有五十万的大军,还有不亚于周亚夫的大将!
【七王之乱平了,作为功臣的周亚夫立马平步青云,然后就成了第二个被气死的宰相。】

乐瑶这边一下播,直播间那边的神迹便消失了。
“周亚夫为有功之臣,你又将他如何?”汉文帝质问太子刘启。
申屠嘉没想到第二被气死的是周亚夫,要说太子干别的不行, 气人真是专业的。
申屠嘉不由叹气, 真是凉薄的君主。
“丞相大人为何叹气。”刘启问, “可是哪里不舒服?”
语气相当关心, 不似之前那边,不知为何, 这样的太子让申屠嘉起了一身鸡皮。
“父皇,之前都是儿子的不对,日后儿子定会改,好好善待臣子。”刘启一脸虔诚。
“请丞相大人和先生日后看孤的表现。”刘启一副痛改前非,大彻大悟的模样。
自神迹出现后, 刘启像是变了一个人, 面上时刻挂着笑容, 不笑不说话。
对待臣子也特别和善, 大有汉文帝之风。
丞相申屠嘉真的看不懂太子刘启了,难不成是真的变的, 自己多想了, 太子殿下会变成如圣人一样的贤君?
又过了三年, 汉文帝身子破败, 终是熬不住了, 皇位毫无疑问的交接给了太子刘启。
这日,刘启亲自给他家父皇喂药, 不料神迹再次出现…
【大家好,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文帝刘恒进入直播间】
【汉景帝刘启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明惠帝朱允炆进入直播间】
今天的粉丝少了几个人,但是乐瑶的心情没受到影响,只要有粉丝她就很高兴。
重点在于唠嗑哇。
“你们都退下。”汉景帝下令让内殿的人都退下去。
宫人们早就听说有神迹降临大汉,没想到今日终得一见,可惜只能看一眼,终不能窥视天命。
与此同时,另一个时空的汉景帝做法和这边的汉景帝如出一辙。
即便正在行庆功宴,汉景帝还是毫不犹豫的离开了。
正如神迹所述一般,七王之乱被平定。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汉景帝没有处死晁错,而是立保了他。
不过七王之乱如何都是由他而起,汉景帝还是降了晁错的官位,已经是格外开恩。
晁错大为感动,他已经做好了赴死准备,没想到圣人会保他,日后他为国定将肝脑涂地。
汉景帝护进谏之臣的人设一下立住了,这才是他保晁错最重要的目的,反正他死不死都不影响七王之乱的结果。
在这次平定七王之乱中,汉景帝相当的稳重,超出大臣预期的稳重。
汉臣本以为以汉景帝的不顾后果的性格,面对七王之乱定会慌张,但没想到他们圣人却不慌不乱,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兵走险棋,成王败寇,这一局,汉景帝赢了,朝堂中再无人敢非议当时汉景帝刘启的决策,也没人在弹劾晁错。
【周亚夫,在七王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是如何落得如此田地呢?
咱们详细说说,周亚夫立了战功,汉景帝也给与他同样回报,一如当年汉文帝对他爹周勃一样,汉景帝也让周亚夫作为宰相。
这又是把武官安排在了文职上,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但显然汉景帝没有他爹的度量,而周亚夫为没有周勃的情商。】
刘启放下给他爹喂药的汤匙,父子二人一同聚精会神的看神迹。
【从周亚夫年轻时军细柳便可以看出,他这人真是太为耿直。
对国没有二心,但是对君主却不会揣摩,打仗周亚夫是专业的,但搞政治实在是不大行…
首先,他得罪梁王,当年七国之乱时,他将梁王当靶子用,这件事汉景帝未必不知,但面子上,汉景帝当年还是下令让周亚夫去支援梁王。
可周亚夫却以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旧不去援助梁王。
梁王打心里是恨死周亚夫了。】
汉文帝看向他面上毫无波澜的儿子,而汉景帝同样看向汉文帝。
“父皇可是要苛责儿子。”汉景帝问,神迹说的没错,周亚夫再大的胆子也不会放着亲王不救。
汉文帝摇头,只道一句,“吾儿长大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凉薄,对百姓却是好事。
【而后,汉景帝要废太子刘荣,与周亚夫商量,他又不同意,怎能废了皇长子而立幼子。
刘荣,第一个被废的太子,一个丝毫没犯错却被废了的太子,史上最悲催的太子,虽然悲催,但汉景帝的确做了正确的选择。
对刘荣主播后期会和其他悲催太子出一个系列,在这就不多说了。】
乐瑶本来想在李承乾之后一起盘点悲催太子,但她分析了一下,觉得李承乾和这几个太子有点不一样,毕竟李承铉心理变态后,的确是作。
【最后周亚夫又把窦太后给得罪了,窦太后想加封她娘家人,但有吕后的事在先,大汉王朝怎能重蹈覆辙,周亚夫坚决反对。
周亚夫一下把这几个都得罪了。
这样的人,虽有能耐,但过于性情,汉景帝怎会留他辅佐新帝。
面对汉景帝的苛责,周亚夫告老还乡,他的儿子看父亲年岁已大,便给他买了五百副甲盾,想日后给他父亲陪葬。
没想到正是这些甲盾让周亚夫下了黄泉。
周亚夫因甲盾被陷害谋反,气恼的他最终在狱中绝食自尽。】
汉文帝叹气,这样的忠臣…
“父皇放心,周亚夫我定当好好用之,若他无越矩之为。”汉景帝道,加了一个前提。
【说起被饿死的周亚夫,咱们顺便说说另一位被饿死的臣子邓通,汉文帝身边的宠臣。】
提到邓通,汉景帝抿唇,眼中的凉薄之意再现。
“邓通这些年没有功劳也苦劳,此人闹不起风浪,你要善待他。”汉文帝叮嘱刘启。
汉景帝却没应。
【邓通得宠只因为汉文帝的一场梦,汉文帝虽是一位明君,但却非常迷信。
一日他做梦自己升天,却怎么都上不天,幸得戴黄帽的小郎想助,在梦里推他上了天。
醒来之后,汉文帝就开始找这个小郎君,觉的是自己的贵人,竟然还真被他找到了,这个郎君就是邓通,邓通邓通,登天之通道。
因此,汉文帝特别宠爱邓通,邓通这人知分寸,算不上什么佞臣。】
听神迹连如此秘事都知,汉文帝觉的在神灵面前凡人当真渺小。
【汉文帝】:邓通不是仙人所派?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