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但如此重视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在自己要死的时候才立为太子,反正态度不明。
大家觉的第一种说法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直播屏幕前出现了选择的按钮,众帝王都选择了否。
立一个小儿为太子,就算天资再厉害,终究是有被篡皇权的风险。
【第二个说法,太子刘据是被昌邑王所害,目的是为了让昌邑王当太子,但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钩弋夫人又谋划陷害了李广利,也就是昌邑王背后的外戚。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除了刘弗陵外,包括钩弋夫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死了,且昌邑王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死因。】
【路人甲】:主播,你又跑题了,怎么开始讨论刘据怎么死的,开始不是分析刘据到底有没有行巫蛊吗?
【刚才咱们分析的以上两个说法都是认为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他的死完全是因为汉朝内部的权利斗争,也就是太子刘据没有行巫蛊之术。
接下来咱们再分析另一种说法,太子刘据行了巫蛊之术。】
汉武帝刘彻的表情严肃起来,他在想若太子真动了心思,日后他该以什么态度对太子刘据,难不成就为了未来之事,废了自己选定的太子么?
若是之前,汉武帝刘彻绝对不是犹豫的人,但是听了后朝那么多事情,他深深体会到培养后代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太子是最好的候选人。

第363章
【首先目前多数认真汉武帝刘彻是误会了太子, 因为他后来杀了苏文、江充这些巫蛊之乱的始作俑者。
并且汉武帝刘彻为了怀念太子刘据还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台来表达自己对太子的思念。
以上之前代表汉武帝刘彻对太子的思念而已,但是汉武帝刘彻并没有赦免太子的子孙,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刘病已并没有被赦免, 并且刘病已还差点死在了牢中。】
【赵匡美】:也是, 汉武帝刘彻怎么不赦免刘病已。
这点一直被赵匡美忽略, 他的关注殿都在汉武帝刘彻建立的思子宫。
“大哥, 你说汉武帝刘彻建这个宫,是不是为了安抚站队太子的那些官员?”
赵匡美忽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刘据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肯定有自己的班子,如今太子自杀而亡,那些官员定人心惶惶。
此时汉武帝刘彻若表现出思念太子的样子,那些官员便放心了。
赵匡胤点点头, “倒是有进步。”
赵匡美的眼神亮了, “大哥, 你也这么觉的?”
“不是没有道理。”赵匡胤道, 但汉武帝刘彻到底是什么心思,谁也说不准。
【还有就是汉武帝刘彻对皇后卫子夫的态度, 汉武帝刘彻最终没有恢复卫子夫皇后的身份, 最后是李夫人以皇后的身份下葬。
除了废后卫子夫外, 太子刘据还有太子妃等人都没有获得他们对应身份的死后应该有的待遇。
从这方面分析, 要是太子刘据是真的冤枉的, 虽然人死不能复生,起码死后的待遇应该跟的上。】
“我觉的太子刘据还是行巫蛊之术了。”李泰道。
一旁的李治点了点头, 他也觉的太子刘据未必一身清白,不过也不好说。
“毕竟太子刘据最大的罪过是他造反了。”李治道, “从这点看,汉武帝刘彻不原谅他也是应该的,毕竟是造反的太子。”
“这倒也是。”李泰点点头,他差点忘记太子李据最大的罪过,造反……
【咱们再看看太子刘据的谥号,他得谥号是戾太子,咱们光看字面的意思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古代的戾代表的是知错不改,而太子刘据的这个谥号并不是汉武帝给的,而是后来的继位的汉宣帝刘病已,也就是太子的孙子给的。
要是自家爷爷真的清白,汉宣帝为何要给自家爷爷一个“戾”的谥号呢?从情理上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吧,也不排除这是汉宣帝刘病已的一种政治时段。】
汉武帝刘彻没想神迹这次一下预示了他们汉朝的两位皇帝,一个是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一个是自己的曾孙刘病已。
既然刘病已能够继位,怕是他这个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无后代,当然还有一种更坏的原因,权臣或者外戚当道,废了刘弗陵。
如此,汉武帝刘彻更加坚定了不能让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位,不管他长大后有多么优秀,但是在他长大之前的朝政全都由权臣把持。
汉武帝刘彻在想,自己的后悔怕不是因为成年的儿子全部早死,自己后继无人。
【咱们都知道古代帝位是实行的嫡长子继位,即便不是嫡长子起码也要是前皇帝一脉。
就像明朝时期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之所以争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朱厚照一脉。
而刘病已并不是汉昭帝的血脉,他想要获得合法的继承权就必过继到汉昭帝这一脉,这就意味着从名义上他和太子刘据没任何关系。
按理说刘病已和刘据没有任何关系,太子刘据是没有机会再被追封,但是刘病已却很聪明,他先是给卫子夫和刘据等人都加谥号,为的就是给他爷爷一个体面的葬礼。】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这个曾孙刘病已来了兴趣,他想看看这小子日后的表现如何。
【路人甲】:但是是个戾。
【赵匡美】:就是因为这戾,大臣们才没法反驳,要是个好的谥号他们肯定不同意。
【李治】:其实戾还有其他解释,比如蒙冤,有小错没改而造成了大的祸端。
李治还是很欣赏汉宣帝的,的确是个有手腕的皇帝。
【扶苏】:汉武帝刘彻不能原谅的是太子刘据造反,并不是太子刘据的巫蛊。
看着公子扶苏的发言,汉武帝刘彻不由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这样的话能从公子扶苏嘴中说出。
之前汉武帝刘彻一直对公子扶苏的印象不怎么好,如今看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宣太子刘据进殿。”汉武帝刘彻下令。
殿内的众臣听汉武帝刘彻宣太子进殿,立马明白他家陛下的意思,太子之位还是刘据的,虽然此时的太子还是个奶娃娃,怕是听不懂神迹。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汉宣帝的态度并不能证明他认定自家爷爷当年的巫蛊之术,但这事肯定也没平反。】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的确,汉宣帝加封的戾并不能用作为什么依据。
汉武帝刘彻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眉头,其实他并不关心巫蛊之案,就和秦太子扶苏说的一样,自己只是不能原谅太子造反。
【接下来咱们说说第三点,汉武帝刘彻曾经派丞相田千秋查太子的巫蛊之案,并让丞相田千秋陆续开挖了别的地方。
根据史书的记载,丞相田千秋在兰台也挖掘出了人偶,但是对此案田千秋却迟迟没有定安。
明明有证据,但是却迟迟没定案,大家觉的他为何如此拖拉?】
【李治】:怕是为了保全自己罢了,毕竟汉武帝刘彻是想证明太子没有行巫蛊之术
【赵匡美】:也可能这件事情牵扯过大,刚刚说的兰台不是汉朝存放书的地方么,参与的可能不止太子,
【李治】:不错,所以他才拖着,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明白吧,只是不知道太子刘据到底参与的多深。
【以上就是有关汉朝巫蛊之祸的各种观点。
过去了两千多年,咱们是没法确认事实到底如何,太子刘据到底是冤枉了还是没被冤枉,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说完了汉武帝刘彻在军事上的建树以及汉朝的太子刘据,接下来咱们就讲讲汉武帝时期的经济。
汉武帝刘彻接连发动了这么多战争,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财支持呢?】
听神迹提到汉朝的经济,秦始皇嬴政明显来了兴趣,他一直很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用来什么办法来维持大汉的经济,没有穷兵黩武。
【不过今天的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唠!】

第364章
神迹再次消息, 此次汉武帝刘彻又得知了关于后朝不少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几次匈奴战役,知道的越多越能少走弯路。
根据神迹的提示,汉武帝刘彻再次改变了部署, 直击匈奴的弱点。
本来汉武帝刘彻在军事指挥上就特别有天赋, 如今又有神迹相助, 在此后的三年中, 汉军就没有吃过败仗。
匈奴那边有点被打怕了,毕竟他们一次都没赢过, 汉军那边不知为何,对他们的地形部署都了如指掌。
汉武帝刘彻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便收复了漠北,霍去病甚至还未被派去战场。
霍去病一直要求上战场杀敌,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不准,作为日后最重要的将臣, 汉武帝刘彻首先要保护好霍去病。
当然, 除了关系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特别注重卫青的身体, 作为汉军的主心骨,卫青对汉朝而言十分重要。
至于李广那边, 汉武帝刘彻给他布置好任务, 一是好好驻守边境之城, 二是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李广得知他李家子孙干了那么多混账事, 不用汉武帝刘彻下来, 他自会好好管教。
【大家晚上好,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乐瑶每天准备八点开始直播,但是汉朝这边却已经过去四年。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蜀国太子刘阿斗进入直播间】
直播间里还是一如往故的粉丝么, 乐瑶都已经习惯了,能听到现在的都是她的死忠粉。
见神迹出现,汉武帝刘彻宣太子刘据一起观看神迹。
汉武帝刘彻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培养太子,目前看太子刘据仍旧是最合适的储君。
这是刘据第一次见神迹,但是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神迹,他家父皇和自己说了好几次,终于见到神迹了!
刘据不但不害怕,还特别的兴奋,并且还更加崇拜他家父皇!
【之前咱们说了汉武帝刘彻在军事上的功绩,有多厉害咱们就不再啰嗦了。
接下来咱们从经济政策上来看看汉武帝刘彻的另外一面。
打仗是需要银子的,没有银子的支持是大不了胜仗,就像被穷死的大明一样,一个王朝的经济是与军事力量牢牢挂钩的。
汉武帝刘彻想要打仗,势必要抓紧对整个王朝的经济控制。】
秦始皇嬴政还特意拿一册新的木简,专门来记录关于汉朝的经济政策,可见秦始皇嬴政的重视。
不光秦始皇嬴政好奇,公子扶苏也好奇,就是他们大秦帝国也不敢向汉武帝刘彻那边连年发动远征大战,汉朝是得多有钱?
【咱们先看看汉武帝的经济压力,从每次战役中汉朝都能发动十万大军这个数字来看,汉朝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大军,就是不打仗光这些大军的粮饷就不少银子。
其次就是打赢了仗后的赏赐,根据《史书》记载,光是漠北之战卫青那一路队伍就大概赏赐了黄金二十万两,咱说的是折合值。
当时卫青大军杀敌有降临两万人,也就是一个匈奴兵的首级就值一两黄金!
这么说吧,要是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单位,光是这一战汉武帝刘彻就赏赐出去几十亿。】
天幕中忽然下起黄金雨
汉武帝刘彻听着神迹分析的数字,几乎是对的,既然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想让士兵们冲锋陷阵定要有相应的赏赐。
这也是为何汉武帝刘彻给下一任皇帝定下的目标是修养生息,下一代可禁不住这么折腾。
【刚刚咱们说的仅仅是赏赐,攻打下来城池总要建设吧,抓住了俘虏总的安排吧,可以说一场战役下来,不管是胜是负都会花大笔的银子。
接下来咱们一起详细看看汉武帝刘彻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来维持如此浩大的开支。】
钱!钱!钱!
【首先,汉武帝刘彻把货币的发放权收为朝堂所有,之前都是民间自行铸钱。
这个政策无疑是明智的,也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就下令将全国各地私下铸造的铜钱全部拉到长安销毁,五铢钱正式问世。
五铢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意义,一直被沿用千年,即便到了明朝时期,还是可用五铢钱买到东西。】
秦始皇嬴政眼中露出赞许,早期的汉武帝刘彻的确是英明。
秦始皇嬴政特别好奇,自己会不会晚年昏庸?也不知神迹到底会不会讲到秦朝。
【但是光改良货币是不够的,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又将盐铁酒专营,这个咱就不再多提了,从之前那些朝代的讲述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三样有多值钱。
但是还是不够,于是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又颁布了算缗,也就是向大商人直接征收银子。
有点像咱们现在的财产税,赚的多的人必须要向朝堂交更多的银子。】
【路人甲】:不得不说桑弘羊真是一个人才,他的这些政策很多沿用至今。
“那是。”汉武帝听神迹提到桑弘羊,眼中透露出骄傲,这可是他的心腹之臣,就如同卫青和霍去病。
【前114年汉武帝刘彻又实行告缗,所谓的告缗就是举报隐匿财产的商人,一旦情况属实就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
“大哥,我忽然发现一点,汉武帝只抢有钱人的银子,倒不对老百姓下手。”赵匡美道。
“老百姓能有多少银子,且如此还能得民意,虽然老百姓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但是看到比自己有钱的人倒霉,心里也是欢喜的。”赵德芳道。
赵匡美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这些还是不够,于是汉武帝刘彻开始卖官了,若没钱买官的,把自己的家奴贡献给朝堂,也可免除终身徭役。
可后期战事加剧,卖官的银子也满足不够,于是汉武帝又开始卖爵位,武功爵。
其实卖爵位这事不是汉武帝刘彻首创的,秦朝的时候也卖过爵位,但是秦朝的爵位是一个荣誉头衔,但是汉武帝卖的爵位是可以享受实际待遇的。
不过想买这个武功爵是有前提条件,必须是上过战场的人,如此也算鼓励众人上战场。】
汉武帝刘彻听着自己晚年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后期汉朝的连连败仗,汉武帝刘彻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时候应该收手。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操作,汉武帝刘彻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搞到了银子。
虽然这些举措如今被人诟病,但的确有些沿用至今。
咱们说完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军事还有太子之乱,接下来咱们八卦一下咱们的千古一帝到底迷信到什么程度。】

第365章
【关于汉武帝刘彻的迷信, 咱们这次的插入点从他身边的几个神棍说起,这期咱们是将八卦,因此就没之前那么考究,可能会夹带一点野史, 大家不要喷我哈。
第一位, 李少君。
这位李少君自称自己有长生不老之方, 只是苦于没有银子去找炼制丹药的材料, 于是在汉武帝刘彻招募天下方士的时候,完全符合条件的李少君就被招募了, 然后李少君就开始忽悠汉武帝刘彻。
他先忽悠汉武帝刘彻说若炼制成了金丹后就能成仙,并且李少君还说自己年轻那会去东海游玩的时候还碰到了同样求仙的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之前秦始皇嬴政的确有求仙的念头,就算到现在也没有死心,但是他从神迹之言能感觉出神迹对他们帝王这种求仙行为很不赞同。
并且历朝历代那么多皇帝求仙,不但没有一人成功, 把自己吃死的帝王倒不在少数。
并且秦始皇嬴政也求问过神迹长生之法, 乐瑶那边给出的建议是好好养生, 别熬夜别吃丹药……
【赵匡美】:所以他到底见没见过秦始皇?
赵匡美特别好奇, 正好秦始皇本人也在,验证一下呗。
【秦始皇嬴政】:倘若真有如此能人, 怎会有汉朝。
汉武帝……
虽然秦始皇嬴政此话说的有些霸道, 但事实的确如此, 若此人有长生的本事, 秦始皇怎会死。
【秦始皇是哪个年代的人, 李少君这样说无疑是表明自己已经活了百年,修仙有道。
实际情况, 李少君不过是隐瞒了自己的年纪骗汉武帝刘彻罢了,但偏偏汉武帝竟然信了, 只因李少君认出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并撒谎说自己当年见过。】
汉武帝刘彻……
之前没觉的,让神迹这么一说,汉武帝刘彻真心觉的自己被忽悠了。
“父皇,他见过也不证明他春秋时期的人啊。”刘据道。
“父皇自然知道。”汉武帝刘彻硬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赵匡美】:汉武帝这样英明的君主怎么就信了?
【怎么说呢,从李少君能辨认出春秋时期的文物上来看,他的确是有些知识。
若不是学识渊博也忽悠不了汉武帝刘彻,并且他还劝谏汉武帝刘彻要戒骄戒躁、不能杀戮,不然也成了仙。
并且李少君还把大臣送给自己的钱财都用来买丹药的原料,并制作丹药给汉武帝刘彻。
从这些方面看,李少君表现的像一个不慕虚荣且道德水平高的仙人,加上之前的几件事,汉武帝刘彻相信他也不是没有原因。
并且在李少君生病病逝后,汉武帝刘彻仍旧相信他,只觉的他是羽化生仙,并不是死了。】
【路人甲】:这人要是生在现代,绝对是个成功的骗子。
汉武帝刘彻……
他记住这个忽悠自己的李少君,回头就赐他死罪。
【接下来咱们说汉武帝刘彻身边第二个骗子,少翁。
他自称可以招魂,因为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病逝,汉武帝十分难受,于是便让少翁招魂,然后他便晚上招魂,最后汉武帝刘彻竟然真的见到了已经病逝的李夫人。
不过只是隔着帘子见到了影子而已,影子这种东西是可以伪造的,但是汉武帝刘彻坚信他的确可以招魂,于是封他为将军。
后来汉武帝刘彻让他招神,这次可是真的神,不能糊弄了。
骗子少翁没有办法只能说在牛的肚子里有天书,杀了牛就能得到。
实际上这个天书当然是他提前喂给牛吃的,可惜娟帕上的字迹被人认了出来,少翁的骗术败露,最后被汉武帝刘彻赐死。】
汉武帝刘彻……
自己有那么好骗?
听着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信任方士,汉武帝刘彻又想到之前神迹提到的巫蛊之术,若不是自己迷信怎会发生巫蛊之货。
汉武帝刘彻看着眼前的神迹,既然有神迹,难道就没神仙么?
【汉武帝刘彻】:这世间当真无仙人?
【路人甲】:反正月亮上都没嫦娥,仙人住哪?
【咱们接着说第三位骗子,栾大,这位号称自己见过神仙,并且声称让汉武帝刘彻见神仙也是小事一桩,但前提是要对自己尊贵的待遇。
如此也是对神仙的尊重,而后汉武帝刘彻又又又信了。】
“父皇,您怎么又信了。”刘据不敢相信,这明显的是骗子,他家如此英明的父皇怎么又信了!
汉武帝刘彻……
【路人甲】:老刘家祖传的迷信,汉文帝不是也特别的迷信么。
【路人甲】:要是这些人有那么厉害,怎么可能混的那么惨呢。
【汉武帝刘彻给这位大忽悠极其高的待遇,甚至把公主下嫁给了他。
要说这位公主真是倒大霉,竟然被自己父皇嫁给了一个骗子。】
“栾大。”汉武帝刘彻记下这些人的名字,竟然敢欺骗自己!等着!
汉武帝刘彻最厌恶的便是被欺骗还有被背叛。
【汉武帝刘彻给这位大忽悠如此高的待遇,自然是为了让他把神仙召唤出来,但是天地间哪有什么神仙呢。
到头来栾大没有召唤出神仙,他得下场可想而知。】
天幕中出现这三个骗子的名字,纷纷都打上了叉叉。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骗子,也是只能折腾的一位,公孙卿。
从这可以看出汉武帝刘彻对长生相当执着,前面已经送走了三个骗子,但是汉武帝刘彻仍旧相信这些方士。
公孙卿可比前面的那几个骗子聪明多了,前面几人吹的牛太大了,说自己能召唤神仙。
他就不一样了,他告诉汉武帝刘彻这天地间有一个大鼎,只要找到这个大鼎就可以羽化升仙,当年黄帝就是这样成仙的。】
【赵匡美】:不是有墓么,黄帝怎么成仙的?
汉武帝刘彻皱起眉头,他没想自己竟被人如此忽悠。
【他向汉武帝保证,只要汉武帝的心诚,就会遇到神仙。
公孙卿的话术特别妙,他把能不能遇到神仙的责任都推到了汉武帝刘彻身上,反正遇不到神仙,就是汉武帝刘彻不心诚。
于是汉武帝刘彻开始了折腾之履,他先是去海上巡游祭祀八仙,希望遇到神仙,并且派千人去找神仙,最后无果,只是劳民伤财罢了。
然后公孙卿又说神仙喜欢住在高山上,于是汉武帝刘彻又开始建设观楼等神仙。
神仙没等到,倒是等来了天灾,先是大旱又是冰雹……
公元前98年,汉武帝刘彻又去了泰山,结果大家都知,仍旧没有见到神仙。
到这个时候汉武帝刘彻才彻底的明白,自己又被忽悠了。】
汉武帝刘彻,“这些方士,竟敢欺君!”
【终观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有璀璨的功绩,当然也有让人诟病的穷兵黩武。
但他的的确确是千古一帝,一个“汉”字流传千年!】
听到神迹对自己的肯定,汉武帝刘彻忽然觉的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要做到全是功绩!让后人无法诟病!
【说完了汉武帝刘彻,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唠唠汉朝的下一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也就是咱们之前提过汉武帝刘彻最小的儿子。】
听到这,太子刘据微微一愣,实话实话他没想最后继位的不是自己,因为自家父皇对自己真的太好了,手把手的教自己。
为何最后继位不是自己呢?刘据并不知道巫蛊之祸,他想了想,最后得出结论,估计是自己死的早吧……
“父皇,儿子不孝。”刘据忽然跪下。
汉武帝刘彻??
“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儿子的不孝。”刘据为自己的早死而觉的对不起汉武帝,他辜负了父皇的培养。
汉武帝刘彻不知说什么,只把刘据扶起来,道了一声,“好好用膳。”

第366章
【汉武帝刘彻晚年虽然做过一些荒唐事, 但是千古一帝不愧是千古一帝,就是和唐玄宗李隆基那样的皇帝不一样。
汉武帝刘彻晚年下了罪己诏,并且为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选好了顾命大臣。
这几位大臣分别是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左将军上官桀以及车骑将军金日磾。
咱们逐步来看看这几人的身份,霍光是霍去病的兄弟, 算的上卫霍两家的代表, 亦是太子刘据的势力。
而汉武帝刘彻将霍光安排在顾命大臣之首, 可见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武帝刘彻心中的地位, 并且也能看出汉武帝刘彻未对太子势力赶尽杀绝。】
太子刘据听神迹之言觉得有些不对劲,自家父皇为何要对自己赶尽杀绝呢?难不成自己做了什么事?
而一旁的卫青和霍去病又被狠狠感动了一把, 他们定会为陛下赴汤蹈火!
霍去病激动的都红了眼眶,“陛下,我已长大,可以出征!”
霍去病恨不得现在就上阵杀敌,不管他能活到多少岁, 他只想在自己有限的寿命下为陛下扫平了匈奴!!
“养好你的身体。”汉武帝道, 霍去病对汉武帝而言尤为重要, 汉朝前期将星云集, 到了后期却无比乏力。
像赵破奴之类的将军,明明在霍去病麾下的时候表现特别好, 但是没了霍去病这样的主心骨, 后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汉武帝刘彻深刻认知到培养好下一代将才得重要性, 因此除了教导霍去病之外, 刘彻还亲自培养了赵破奴还有李陵等人。
虽然神迹预示了未来之事, 但这些都是可用之才,汉武帝刘彻舍不得放弃。
李广既然教不好儿子, 那自己替他教。
【当然了,霍光能成为汉武帝刘彻的心腹之臣, 不光是因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最关键的还是他自己的确有本事有能力。
桑弘羊咱们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昨天提到的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基本都是桑弘羊提出来的,他被后人称为汉武帝刘彻的钱袋子。
车骑将军金日磾虽为匈奴俘虏,但是自打归顺汉朝后,对汉朝一直尽心尽责。
至于上官桀原本是汉武帝身边的侍卫,立过战功,因此也得汉武帝刘彻信任。】
汉武帝刘彻记住了这几人的名字,目前看来这几人应该都会好好辅佐新君。
【咱们再来看看这四人的关系,桑弘羊代表的是文官集团,而霍光则是代表卫霍集团。
文武间本就有制衡,并且汉武帝刘彻又安排了上官桀他们牵制霍光的权利,虽然他们两人之间是亲家关系,但是上官桀掌控的军队一直和卫霍两家掌握的军队不和。
这种既有结亲这层关系又掺杂着矛盾的微妙关系,形成了一种制衡。
而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不依附于任势力,只效忠皇权,有他掌握宫中禁军,可保护幼帝安全。
可以说汉武帝在武将集团内部又建立了稳固的三角关系,他们互相依存的同时又忽然制衡。】
刘据再次感叹他家父皇的权谋之术,天底下怕没有哪个帝王能在自己死后还安排的如此明白。
【可惜的是车骑将军金日磾在汉昭帝登基的第二年几病逝了,于是顾命大臣就变成了三人。
要不说人算不如天算呢。】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