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可他投降匈奴,就说明他并不是那么想死。
【由于李陵的投降,李家满门遭殃,在汉朝投降和谋反一样,是要灭门的。
于是按照法律,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满门,正因为这件事情有许多人说汉武帝凉薄。
但是从汉朝的法律看,李陵的确是投降了,并且后来也娶了匈奴公主。
当然,有人说正是因为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全家,他才心灰意冷的投降匈奴。】
乐瑶也不知该如何讲述李陵这个人物,说倒霉他是真的倒霉,但是说叛国他也是真的叛国。
“这个畜生!”李广再也听不下去,直接气的晕了过去。
汉武帝刘彻开始纠结要不要用李陵这个人,从这些事情的表现来看,即便是误会,但李陵终究是彻彻底底的背叛了大汉。
【说道李陵,咱们就不得不提苏武,同样是被匈奴俘虏,但是苏武宁死不降。
匈奴单于为了让他投降,断他水粮,可即便喝雪水吃草根他也不肯投降。
最后没有办法,匈奴单于只能把苏武打发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放羊,这一放就是将近二十是年。
匈奴单于还让李陵去劝说苏武,李陵把汉武帝刘彻的薄情寡义都告诉了苏武,但是苏武仍旧不投降。】
汉武帝刘彻记下了苏武的名字,同时对李陵的印象又下降了一截,虽然能打但是人品的确有些问题。
李广这一家人着实让汉武帝刘彻头疼,一边的确是有能力,但是能力又不是强到无可替代。
【阿斗】:苏武这样的才是大汉的臣子!
【阿斗】:李陵就是个有能力的叛徒!
反正阿斗是不能原谅李陵,他可是背叛了整个汉朝。
【说完李陵咱们继续说汉武帝刘彻后期对匈奴的战略,刚刚说了公元前97年由李广利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和匈奴打成了平手。
到了公元前90年,汉朝再次对匈奴发动进攻,这次的主帅还是李广利。】
听到这次出征的还是李广利,大将蒙恬他们不由的叹了一声气,“汉朝果真是后继无人。”
“不仅后继无人,也再无财力支撑。”公子扶苏道。
“扶苏,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秦始皇嬴政问道。
公子扶苏开始分析,“从卫青霍去病时期的十万骑兵,到公元前99年的六万骑兵,说明汉朝已经无力再组建大的骑兵队伍。”
“这次汉匈大战,汉朝派出去的人马怕不是更少。”公子扶苏猜测。
【此次李广利带领七万主力大军,于此同时,商丘成率领三万大军从西河郡出发。
大将马通率领四万大军从酒泉出发,这次汉朝还是兵分三路。】
公子扶苏听汉朝还能整合十几万的大军,不由惊讶,多年的战争汉朝竟然还有如此国力?
难不成汉武帝刘彻在经济上有什么经营之道?
不光是公子扶苏,秦始皇嬴政也十分好奇,他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怎么做的如此发动战争还有家底。
即便汉文帝汉景帝事情休养生息攒下了银子,也禁不住汉武帝刘彻如此折腾。
待会神迹若讲到汉朝的经济,他得好好听听。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战绩,马通没有遇到匈奴因此没有损失,而商丘成则惨败。
贰师将军李广利那边开始还好大败匈奴,可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功绩,他继续深入,但万万没想到他最后被匈奴夹击,全军覆没。
而李广利也投降了匈奴但是李广利的运气就没李陵好了,虽然也当了匈奴单于的女婿,但最终被人陷害,投降一年后被当成祭品祭天了。】
整个汉朝一片死寂,之前汉武帝刘彻听的有多兴奋,如今就有多糟心。
【公元前90年这次大战是汉武帝刘彻时期最后一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公园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
听到自己的死期,汉武帝刘彻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自己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长寿的君王了,如今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下一代君王如何。
听神迹讲述了很多后朝之前,汉武帝刘彻深知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如今他都亲自辅导太子刘据,也不知道刘据登基后表现如何。
当下汉武帝刘彻对刘据还是很满意的,有个当君主的样子。
【汉武帝】:汉朝下一代君王刘据如何。
汉武帝刘彻插空赶紧问,若刘据是个混账东西,他得赶紧换了太子。
乐瑶一看名叫汉武帝的粉丝主动提到了太子刘据,她便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本来乐瑶还想盘点历朝历代的倒霉太子,没成想如今变成了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直播。
【要是史上最悲催的太子,刘据肯定要名列前茅,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巫蛊之术。】
巫蛊之术?汉武帝刘彻一愣,难不成自己也废太子了?那继承汉朝大统的是谁?

第360章
【这次巫蛊之术的主角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子,大将卫青是他的舅舅。
因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太长,导致刘据在太子之位时间也长。
之前咱们说过,皇权面前无父子, 在封建王朝最难当的就是太子, 历朝历代顺顺利利继承皇位的太子少之又少。】
听神迹说到这, 李治和李泰不由的看向他家大哥李承乾, 这次他们两人可不和大哥抢,让他们大哥顺顺利利的当皇帝。
随后两人又看向他家父皇, 讲真,他家父皇真是难得的晚年不昏庸的主,不愧是千古一帝!
“若是太子刘据能顺利登基,不知大汉会如何。”阿斗感叹,但是他想了想, 好像大汉的历史的轨迹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听神迹提到自己活的太长, 汉武帝刘彻不知为何一下想到晚年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
汉武帝刘彻觉的自己不至于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般吧?
【刚开始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的确不错, 加上太子刘据身后可有卫青和霍去病。
可以说汉朝后期的武将很多都是有卫青和霍去病一手提拔起来的,有强劲的外戚支持, 刘据的太子之位自然牢固。
起码在卫青还在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关系还是很不错。】
听神迹开始分析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相当认真的听着, 在他的印象里刘据是个温和听话的孩子, 这样的刘据怎可能行巫蛊之术。
汉武帝刘彻心底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便是自己晚年昏庸。
【但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性格却是截然相反, 根据《汉书》记载,太子刘据性格温和, 温和到汉武帝刘彻都怀疑刘据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汉武帝刘彻性格强硬,是雄君,因此他很厌恶自家太子如此软弱的性格。
但是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清楚,汉朝经历了如此多大战,需要修养生息,因此下一任帝王必须是个守城之君。】
秦始皇嬴政不由点头,怪不得汉武帝刘彻能和自己并称千古一帝,在政治方面他的确足够清醒。
“正是因为太子刘据性格温和,汉武帝刘彻才会如此打匈奴。”公子扶苏似乎明白了什么,汉武帝刘彻这是在为后朝君主着想。
因为汉武帝刘彻知道,若自己在位期间不怕匈奴打趴下,那到了下一任皇帝便会被匈奴欺负到头上。
公子扶苏不由的看向他家父皇,那自家父皇如此强硬也是为了自己。
想到这,公子扶苏愈发觉的自己不争气,自己怎么就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自杀了呢?
公子扶苏特别想知道,自己为何自杀,不会和宋朝太子那般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吧?
【后期随着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增多,太子刘据的危机感自然加剧,咱们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安慰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说自己之所以如此强硬,那都是为了后朝,自己要是不出征讨伐匈奴,那后世必定不安定,但是为了达成目的,自然要劳民伤财。
因此自己可以这样做,但后朝的皇帝不能如此做,不然就像秦朝那般二世而亡。
所以自己想要的守城之君,还有比太子刘据更适合的人选么。】
秦始皇嬴政再次从夹缝中得到关于秦朝未来之事,秦始皇嬴政猜的不错,那个败家子秦二世应该是和隋炀帝杨广一样的败家子。
【太子刘据听到自家父皇对自己的宽慰后,便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汉武帝刘彻完全相反的政治理念。
举个例子,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为了培养太子刘据,多次让太子刘据监国。
而太子刘据则会平反已经被汉武帝刘彻定罪的人,并且不用酷吏,犯错的官员他都会从轻处置。
这无疑是不给汉武帝刘彻面子,同时也把自己摆在了汉武帝重用酷吏的对立面。
根据史书记载,因为太子刘据废除酷吏,因此当时的朝堂威望并不高。】
汉武帝刘彻皱起了眉头,他觉的自家这个儿子在政治上缺乏的不知一星半点。
自己还活着,就开始和自己唱反调?
此时汉武帝刘彻忽然有点理解为何会发生巫蛊之术,说白了是他们父子之间日益积累的矛盾。
【路人甲】:其实太子刘据被废不冤,从他和汉武帝刘彻唱反调就能看出这孩子不懂什么权术。
【路人甲】:还没等着上位呢,就把朝堂的大臣得罪光了。
【路人甲】:也就是有卫青在,不然早就被废了。
从粉丝路人甲的发言可以看出,他并不同情太子刘据,甚至觉的太子刘据被废是他自己活该。
【并且太子刘据坚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他并没有明白,在自己没有真正实力的时候,流言蜚语是能害死人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巫蛊之案发生前,也就是卫青死后,宦官苏文就在汉武帝刘彻面前说太子刘据的坏话。
当时皇后卫子夫还劝说太子刘据要杀一儆百,但是太子刘据不肯,他认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如何都成不了真。】
【阿斗】:三人成虎,太子刘据怎么不明白呢。
阿斗语气中充满了无奈,经过神迹的洗礼,如今的阿斗真的成长了不少。
“父皇,儿子觉的太子刘据真不适合当皇帝,他就和我一样,是个能力不足且不听话的普通人。”阿斗觉的刘据还不如自己,起码自己还听爹和相父的话。
【赵匡美】:不过汉武帝也不是糊涂人,他不正是看中了太子刘据的贤良,为何会起了杀心?
赵匡美觉的太子刘据还是适合当皇帝的,起码政治思虑上是守城之君,这不正是汉武帝刘彻想要的。
【随着汉朝局势的改变,人也是会变的,即便是英明的汉武帝也会变。
之前咱们说过,自打卫青去世后,汉朝对外便没了以往的战绩,特别从公元前99年开始,汉朝多次发动战争,可是没一次打赢。
不管汉军因为什么原因输,最后的锅都会落在汉武帝刘彻的头上,谁让下令出征的是他。
这也是为何后人对晚期的汉武帝有穷兵黩武的标签。
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一向自负要强的汉武帝刘彻在朝堂的威望下降,渴望停战的声音就越来越多。
恰好太子刘据是主张和平的一派,他的威望自然高了起来。
一位君主,特别是雄韬伟略的君主怎能忍受自己在位期间太子的威望高过自己呢?
他可以在朝堂最辉煌的时候交接权利,但却不能忍受在朝堂摇摆之际被别人夺权。】
神迹的分析一字一句直戳汉武帝刘彻心窝,他只能说神迹真的太了解自己了,他的确是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局势的改变,所以在汉武帝后期,汉武帝刘彻的脾气变的愈发暴躁和猜疑。
其实这也是活的久的帝王的通病了,在位的时间越长便会对权利越发的贪恋。】
汉武帝沉默,人,终究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咱们一起看看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态度的转变,首先是公元前96年,当年卫青一直重用的公孙傲被腰斩。
公孙傲之死的原因是受到他妻子巫蛊之事的牵连。
公孙傲是坚定不移的太子党,他的死对太子刘据的打击可想而知。】
公孙傲想过自己各种死法,但偏偏没想到自己竟然死于连坐。
公孙傲看向公孙贺,他好奇公孙贺怎么死的,是不是也是死于巫蛊之案呢?

【公元前94年, 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怀胎十四个月才出生刘弗陵。
按照咱们现在的常识,小孩都是怀胎十月而生,十四个月基本死胎了。
而汉武帝刘彻却特别高兴, 他认为当年尧也是十四个才出生的, 而他这个儿子也是十四个月出生, 于是汉武帝刘彻下令把刘弗陵出去的地方改名为“尧母门”。】
【赵匡美】:虽然汉武帝刘彻糊涂, 但是他们老李家的血脉还是挺不错的。
听了这么多后朝之事,赵匡美真信了一句话, 鱼生鱼,虾生虾,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不说别的,就看他们宋朝赵光义那一脉,全是怂蛋……
汉武帝刘彻见后朝之人又骂自己又夸自己, 一时间无语, 不过倒是没有气恼。
“连朕也逃不过晚年昏庸么。”汉武帝刘彻叹了一口气。
十四个月的皇子……超出常理的存在, 自己竟还认为是天降之子, 尧再世。
【关于刘弗陵的身世之谜咱就不在这具体讨论了,继续说过太子刘据。
刘弗陵的出生再次威胁太子刘据, 就如同唐朝李治时期, 忽然放出李显是唐太宗李世民转世一样。
到了公元前91年, 一件小事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 引发了这场巫蛊之案。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 挪用了北军的公款,因此获罪。】
公孙贺没想到引发巫蛊之案的竟然他们公孙家, 这个败家玩意,竟然敢挪用军款!!
一旁的公孙熬眼睛一亮, 猜对了!他猜对了!
【在这说一下,已经熬到丞相的公孙贺已经和皇家深深的绑定。
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姐姐,那公孙贺家族的利益是和太子深深绑定的。
汉武帝刘彻对公孙贺一族动手,实际上也是对太子刘据动手。
眼见自家儿子进去了,公孙贺自然去找汉武帝刘彻求情,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丝毫不给公孙贺面子,必须要重罚公孙敬声。
没有办法,公孙贺只能戴罪立功,当时朝堂正在逮捕一个叫做朱安世的人,最后朱安世是抓到了,但是却引发了更大的事。】
天幕中出现很久不见的小动画,卡通公孙贺特别兴奋的抓着一个人,这个人正是朱安世,公孙贺头上几个大字,“抓住了!”,而朱安世头上几个大字,“想的美!”
【被抓住的朱安世直接举报了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
并且公孙敬声还诅咒汉武帝刘彻,希望他早早死了,太子刘据可以登基。
于是汉武帝刘彻就派人彻查,经过一年的时间,最后定公孙家族有罪,公孙贺还有公孙敬声死在了大牢中。
除此之外,此事还牵连了阳石公主以及诸邑公主,这两位公主都是皇后卫子夫所生。
并且卫青的长子的也牵连其中,最后这些人都被处死。】
公孙贺不知该怎么说,这就是和皇家捆绑的弊端……
【但这仅仅是开始而已,一个名为江充的小人看透了汉武帝刘彻的心思。
不说汉武帝刘彻有没有废太子的念头,汉武帝刘彻忌讳巫蛊之术是板上钉钉的事。
特别到了后期,汉武帝刘彻愈发迷信起来,江充就是利用了汉武帝刘彻的迷信。】
【路人甲】:人老了就昏庸,明君也逃不过。
看着天幕上字眼,汉武帝刘彻不禁皱起眉头。
【江充得知汉武帝刘彻最近身体不好,本来嘛,人岁数大了身体不好是自然规律。
但是江充却说是有人故意用巫蛊之术陷害汉武帝刘彻才让他身体不好,于是汉武帝刘彻便让江充彻查此事。
反正但凡有一点苗头的人,江充就抓来逼供,最后有几万人被判了谋反罪。
即便如此,汉武帝刘彻的身体也没好,于是江充就说这宫里也有人行巫蛊之术。
此时的汉武帝刘彻已经去甘泉宫避暑,江充现在甘泉宫查,没查出什么,随后又去长安宫殿查。】
江充出现在天幕上,只见他异常亢奋,头上几个大字,“查!查!查”
“帝王最忌讳的就是暴露自己的弱点,并让小人利用自己的弱点。”秦始皇嬴政皱起眉头。
说实在的,嬴政本身也有求长生不老的想法,毕竟他要干的事情这辈子怕是干不完,特别听完神迹讲述后朝的事情,秦始皇嬴政的野心进一步扩张,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中原地区。
公子扶苏点点头,想起神迹之前说过自己性格羸弱。
【江充把长安宫殿翻找了个遍,最后在太子殿内找到了巫蛊之术用的娃娃。
于是太子的谋臣亦是太子的老师少傅石德开始给太子分析,不管这个巫蛊之术用的娃娃到底是谁放的,看看公孙贺他们的下场便知太子的下场。
并且汉武帝刘彻已经去甘泉宫多日,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少傅石德劝说太子刘据不要做第二个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
神迹此言是什么意思?
难得公子扶苏从后朝之事中再次听到关于自己的事,他开始分析。
汉武帝刘彻是生是死不知?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家父皇秘而不发,被奸臣所利用。
那个奸臣假传圣旨,从而导致自己自杀?
公子扶苏捋顺着线索,大概推断出这么一个过程,也不知自己猜的对不对。
“终究还是反了。”汉武帝刘彻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眼神中难得露出疲惫,其实少傅石德分析的没错,不管太子刘据参没参与巫蛊事件,他们父子二人间都会产生间隙。
先下手为强的确没错,这一点汉武帝刘彻还是欣赏太子刘据的,为君者就要恨一些。
但是他也得看清自己手里有什么筹码,当年公子扶苏手上有三十万大军,他明明可以造反而没反,但是刘据的手中却没有太多筹码。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还是有自信的,即便到了晚年,凭着自己的功绩和皇威,太子造反怎么可能成功。
已经猜到结局的汉武帝刘彻心里更难受,晚年失去一手培养起来的继承人,大汉会如何?
【路人甲】:凭着太子刘据会造反这点,他就和公子扶苏不一样,我倒觉得太子刘据没那么软弱。
【路人甲】:软弱的人只会自杀,可不会造反。
公子扶苏……
赵德昭……
【路人甲】:只是太子刘据的对手可是汉武帝刘彻,别看汉武帝刘彻晚年是昏庸了点,但是武皇帝一打仗就立马不昏庸了!
【刘据接受了少傅石德的建议,决定不坐以待毙,太子刘据先派他手下的人假扮皇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
但可惜的是只逮捕了江充,苏文等人却跑了,可以说第一场谋划太子刘据就失败了。
随后太子李据又开始接管长安的兵力,远在甘泉宫的汉武帝刘彻得知了消息。
汉武帝不愧是汉武帝,即便到了晚年武力值还是在的,他仅用了三天便调兵遣将。
一场内斗开始,长安城的百姓不知汉武帝没死,他们以为有人要造反,于是跟着太子刘据抵抗,而太子刘据也不知汉武帝刘彻到底死没死,也拼死抵抗。
这一站死了几万人,全都是对汉朝忠诚的百姓士兵,但却没有赢家。
最终,汉武帝刘彻胜利,刘据自杀而亡。】
听到这,汉武帝刘彻觉的自己瞬间苍老了,到底为何,他们父子会走到今天的地步,明明刘据是他一手培养的起来的太子,为何这般。
【赵匡美】:我特别好奇,到底太子刘据有没有行巫蛊之术呢??

第362章
【咱们先来看看巫蛊之祸的后续, 首先汉武帝刘彻封赏了所有参与到此次“太子造反”中的官员。
商丘成、马通、景建、张福昌、李寿这五个人都被封侯。
公元前90年,这个时间点咱们之前提过,是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动最后一次战争的时间点,此次出征的三人是贰师将军李广利, 还有在封侯的商丘成和马通。
在他们三人出征后, 巫蛊之祸还没有结束, 有宦官向汉武帝刘彻举报丞相刘屈氂行巫蛊之术。】
“爹, 这不是咱的老祖宗么!”阿斗拔高了语调,“被诬陷的先祖。”
阿斗坚信他家先祖才不会行什么巫蛊之术, 明明是别别人陷害的!!
【阿斗】:我老祖宗!
【刘屈氂是中山靖王的儿子,刘备也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这么算刘屈氂的确算刘备的先祖。
而刘屈氂在太子之乱中立下大功,太子死后,他和大将李广利一直想拥立昌邑王为太子, 昌邑王就是李广利的侄子。】
汉武帝刘彻深深叹了一口气, 讲真他没有想到汉朝也会有皇位之争。
他对刘据的太子之位很坚定, 从小就把他当一个之君培养。
汉武帝刘彻不怎么相信刘据会行巫蛊之乱, 根本没有什么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他何必如此?
自己年岁已高,的确需要一位守城之君。
就算自己得知太子行巫蛊之术, 也会派人仔细调查, 自己都这个岁数, 怎会轻易的换储君。
汉武帝刘彻伤心于他们父子二人间竟无半分信任。
【在这提前说一下, 太子刘据死后, 汉武帝刘彻并没有立太子,直到他死前几天才立刘弗陵为太子。】
【路人甲】: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的还有感情, 这就是信息差导致的
【路人甲】:怎么太子刘据杀江充之前不和汉武帝刘彻透个气,还放走了几个, 让他们反去汉武帝那告状。
【赵匡美】:会不会太子刘据真用了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武帝?
【路人甲】:可是他图啥,看汉武帝刘彻对昌邑王他们的态度,根本没有立他们为储君的打算呀!
【赵匡美】:前面不是杀了公孙贺么?
路人甲和赵匡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乐瑶停顿下来看着她家粉丝的争辩,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定论,乐瑶也不好说支持谁,反正哪个观点都是有道理的。
【根据史书记载,随着汉武帝刘彻的深入调查,发现不但刘屈氂的确行巫蛊之术,大将李广利也参与其中,甚至大将李广利出征之前还嘱咐刘屈氂拥立昌邑王为太子。
因此汉武帝刘彻处死了刘屈氂一家,李广利的妻儿虽没被处死,但是被关押到大牢。
这也是为何李广利此战开始急于将功赎罪,但可惜的是他不但失败了还被匈奴俘虏,因为李广利的投降,他的妻儿全部被株连处死。
除了刘屈氂,咱们之前说的在巫蛊之祸中被封候几个因为各种原因都死了,包括始作俑者的江充。】
【赵匡美】:看看江充都死了,那还不是汉武帝后悔了!
【路人甲】:汉武帝后期休了思子台,应该是后悔了。
【路人甲】:但是汉武帝可没赦免太子刘据的后代,所以太子刘据不一定清白。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关于太子刘据到底有没有参与巫蛊之祸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巫蛊之祸完全是汉武帝刘彻一手策划的,目前是为了让刘弗陵登基。
所以汉武帝刘彻不但杀了太子和支持他的公孙贺,之后又杀了昌邑王和他的母后。】
汉武帝听此直道一句,“荒唐!”
自己就是再糊涂也没糊涂到如此地步,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成为太子,如今不等着被全权臣和外戚架空皇权么?
除非是自己的成年的儿子都死光了,不然自己定不会立一个孩子当皇帝。
现在汉武帝刘彻特别想知道太子刘据于巫蛊之祸参与程度到底有多深,还有自己其他几个儿子的所作所为。
如今这些事情还没发生,一切都可改变,重新培养接班人也都来得及。
但目前为止,汉武帝心中最理想的人选还是刘据。
卫青还有公孙贺他们也觉的荒唐,他家陛下不至于昏庸到如此地步,卫青是眼见着汉武帝刘彻扶持太子和卫家,可以说毫不保留,不可能为了一个“十四个月”的传言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路人甲】:汉武帝刘彻有几个儿子来着?
【汉武帝刘彻活到成年的儿子一共有六个,长子就是太子刘据,随后是王夫人所生的齐王、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还有令一位不是很得宠的李夫人生的燕王和广陵王,以及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到公元前91年,也就是巫蛊之祸爆发前,齐王已经死了,汉武帝刘彻还生了五个儿子,昌邑王、燕王、广陵王三人在封地为王,太子刘据和仅有三岁的刘弗陵在汉武帝刘彻身边。
话题又跑了,咱们接着分析分析汉武帝刘彻支持三岁刘弗陵可能性有多大,首先汉武帝在培养太子方面可谓特别上心,之前咱们也说过汉武帝刘彻时不时让太子监国。
并且汉武帝刘彻还允许太子建立自己的势力,从汉武帝刘彻给太子刘据修博望园就能看出。
之前咱们说过汉武帝刘彻嫌弃太子软弱,但是这是出自于《资治通鉴》,在《汉书》里却没有提,因此汉武帝刘彻到底有没有嫌弃太子,目前没法断定。】
“若真软弱,怎会造反。”汉武帝刘彻道,若刘据真是软弱的性子,自己也不可能培养他为太子。
汉武帝刘彻觉的资治通鉴着实不靠谱,回头他要叮嘱司马迁不要乱写,不要带什么个人情绪。
【而燕王、广陵王两人在史书上有汉武帝刘彻厌恶两人的明确记载,昌邑王目前没有找到什么记载。
至于刘弗陵,直到太子刘据和昌邑王死后,汉武帝刘彻才说这孩子像他,但是在刘弗陵出生的时候,的确得到了重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