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越看越气,气得从床上跳下来打了一套王八拳。
吕娥姁听到儿子起床的动静,进屋催儿子洗漱,就看到儿子又不知道在发什么疯。
她面含愁绪。
即使良人说盈儿这是聪慧的表现,但她真担心儿子的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盈儿,别闹了。起床了就赶紧去洗漱。”吕娥姁拽住满屋子乱窜的刘盈的后衣领。
刘盈噘着嘴跟着阿母去洗漱吃早餐。
“盈儿,你昨夜去你小叔父那调皮了?”吕娥姁待儿子吃完饭后,才问道,“吃饱了就去你小叔父那里道个歉。”
“好。”
已经让叔父情绪剧烈波动了一次,根据刘盈用屁股换来的经验,短时间内叔父不会再爆第二次经验值,所以刘盈十分干脆地同意道歉。现在让叔父认为他是个乖孩子,之后爆经验值才更容易。
吕娥姁微笑道:“乖。你小叔父是大才,你要好好和他学读书写字,不要得罪他。”
听见读书写字,刘盈脸就皱成一团。
他现在是个皮猴子,读书写字之类需要精心的事,真是要他的小命。
不过思及他老爹遗言里的嫌弃,刘盈还是强忍着不耐烦道:“好,我会好好学习。”
瞧瞧他老爹遗言里写了什么?
我刘邦年轻时不爱读书,书法文章写得不好,我那个废物儿子很小就被大贤教导,居然比我还不如!
我刘邦年轻时不爱读书,当皇帝后也知道需要多读书,我那个废物儿子很小就被大贤教导,老子让他写个公文他都让人代写!
明明是传位诏书,话里话外还嫌弃自己,之前还推说什么太子懦弱,遗言里的嫌弃才是废太子的真实理由吧?
哼,不就是字写得烂文词不达意还偷懒让别人代写功课和公文嘛,自己不干事让别人干事,这叫垂拱而治,圣君行为!
虽然刘盈有的是借口,但被老爹嫌弃还是很不爽。
“我会好好练字,好嘲笑阿父的字是狗爬字!”刘盈握紧小拳拳。
正在擦拭头冠的刘邦抬头,满脸无语。
你阿父我还在这呢,你这个不孝子能不能遮掩一点?
吕娥姁轻笑:“盈儿,你阿父的字写得可好看了,你才是狗爬字。”
刘邦眉角挑起自得的幅度。
刘盈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冷漠撇脸,继续无能狂怒,琢磨着怎么再攒一波经验值,和技能副本死磕。
就算副本给的技能没什么用,就算刘盈自认千古明君深深厌恶亡国副本,但他就是受不了被驴甩下车的气。
赌上阿父的宝剑和阿母的漆盒,这“千里走单驴”,我必通关!
可惜同龄人中属于“历史名人”的太少,连萧何的两个儿子都算不上历史名人,导致刘盈要速刷经验值只能去招惹长辈,屁股遭殃的几率大大提高。
同龄人,废物!
勋贵二代,全是废物!
刘盈想着大汉的未来,悲从心来,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明君了。
吕娥姁凑到刘邦耳边悄声道:“盈儿又是皱眉又是叹气,表情变来变去古怪极了,不会被魇着了吧?”
刘邦瞥了一眼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暴跳如雷,自顾自地不知道在演什么的顽童儿子:“他大概是在想一些折腾人的事,不用担心。以他的脾气,谁能魇他?招来的鬼都受不了他。”
吕娥姁心底拿不准丈夫是嫌弃刘盈,还是夸奖刘盈。
她低声叹气道:“盈儿还是太顽皮了些,若和肥儿一样多好。”
刘邦失笑:“你说反了,肥儿若能学得盈儿两三分本事,我就不用担心他的前程了。你别看盈儿小,心里藏不住事,就以为盈儿愚笨。相反,这正是他过分聪慧的表现。”
吕娥姁心头满意了。果然自家儿子在丈夫心底才是最好的。
她心头满意,嘴上却继续谦虚:“但我还是觉得肥儿那样乖巧的孩子更好。”
刘邦起身:“你这话别被盈儿听到,他铁定会去欺负肥儿。”
刘盈正越想越悲愤,想着大汉那些废物勋贵二代,就恨不得上下左右降龙十八掌招呼上去,却被刘邦按住了天灵盖。
“你蹦跶什么?”刘邦制止住儿子的乱蹦乱跳,“刚吃完饭,不要跳来跳去,会肚子疼。”
刘盈甩开他阿父的手:“我在想,同辈友人除了我,皆是废物,真是令人气愤!”
刘邦:“……”
刘邦:“哦。”
刘邦:“你连你萧伯父家的小女儿都打不过,你也是废物。”
刘邦这么一提,刘盈顿时悲从心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敌,就像是卧龙凤雏,东邪西毒……啊,你说举的例子和宿敌没关系?管他呢,总之差不多就是这样,刘盈也有个宿敌。
他自幼在同龄人之间打遍天下无敌手,眼看着就要称王称霸,却被同岁的萧壮壮阻断了帝王霸业。
刘盈想到此处,愈发悲愤。
他这么努力刷技能副本,短期目的就是战胜萧壮壮,重登孩子王的宝座。
“你等着,我过一两月就能战胜她!”刘盈恼羞成怒,“我要让她认我做老大!”
刘邦笑着戴好竹冠,理了理打理得十分漂亮的胡须:“那你可要抓紧时间了。等她七岁后,你就没机会再打赢她了。走,我带你去向刘游道歉。我向儒生帽子里便溺,你往儒生的木牍上小解,你还真是我的种。”
刘盈正想问为何等萧壮壮七岁,自己就无法再战胜她了,就被刘邦后半截话吸引了注意力,忘记了自己最初要问什么:“阿父,你不是说你向儒生帽子中便溺的事是假的吗?而且我没有小解就被你拎回屋了,我和你不一样。”
刘邦笑容一沉,狠狠弹了刘盈脑门一下。
“哎哟。”刘盈抱头蹲下。
吕娥姁沉沉叹气,收拾餐具,不忍看愚蠢的儿子。
刘邦抱着手臂冷声道:“你果然是知道刘游的书埋哪里,故意去惹刘游生气。”
失策!被套话了!
刘盈嘴硬:“我不知道阿父在说什么。”
刘邦没有和刘盈进行车轱辘般的争辩。他伸手将刘盈拉起来:“别太顽皮。”
刘盈狐疑地看向自家父亲。他还以为自己就算不挨顿狠揍,至少念叨少不了。就这么便结束了?阿父不再训他了?
刘邦确实没打算再训斥刘盈。
他已经发现,训斥对刘盈没有任何用处。就算揍了刘盈,过几日刘盈又故态复萌,完全不记打。
经过观察,刘邦终于找到能暂时让刘盈记住的惩罚。
刘盈被刘邦带到刘交处,很乖巧诚恳地向刘交道了歉,倒让刘交怪不好意思。
老实人刘交已经把昨夜之事当作是自己神经过敏,大题小做。刘盈一道歉,他也道歉,耳垂都窘迫红了。
刘盈就喜欢老实人,他眼珠子滴流滴流地转,心里琢磨着坏主意。
刘邦瞟了一眼刘盈乱转的眼珠子,勾起嘴角:“盈儿晚上夜游,定是白日里精神太旺盛,静不下心。我听闻写字最静心,书法又是士人登宦途的门面,请四弟监督盈儿,让盈儿每日写下千个大字。”
刘交还未说话,刘盈扯着嗓子尖叫:“阿父,你这是谋杀!”
刘交:“???”怎么写一千个大字就是谋杀了?
刘邦掏了掏耳朵,懒洋洋道:“某人说想去咸阳,我月后正好要去咸阳,想去吗?”
刘盈倒吸一口气:“你用这个诱惑我?!”
刘邦道:“现在我心情好,一千个大字就够了。等会儿我心情不好……”
刘盈跳起来踢他爹的膝盖,打断他爹的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好的每日一千个大字就每日一千个大字,不准反悔!”
刘邦拍了拍膝盖上的泥:“一言为定。”
刘交挠头。每日写一千个字,至于用去咸阳来诱惑吗?这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写完吗?
马上,刘交就被刘盈刷新了认知。
刘盈此人,简直就像个猴儿似的,让他坐着不动,他能在跪坐着的小凳上把裤子磨破。
刘交就看刘盈在那扭啊扭,扭得自己都浑身不自在了。
木牍竹简都需要花钱,用布头树皮所做的纸更是珍贵,除权贵不敢用。刘盈练字自然不可能用上这些东西。
刘交给刘盈做了一支毛笔,削了个泥板,刘盈用毛笔蘸水在泥板上写字。泥板上的水痕即使晒干后也会留下痕迹,可以让刘邦检查刘盈的大字作业。
大部分人家大量练字,都是在石板泥板上写。刘交和刘邦都是这样。
而刘盈,他看见泥板,只想把泥板掰碎。
你看这泥板,是不是很好掰?掰起来的声音一定很好听,掰碎的泥板在手里捏碎的手感一定很棒。
扭啊扭,扭啊扭,刘盈控制着自己想掰泥板的冲动,可怜兮兮道:“叔父,我休息一会儿。”
刘交比刘盈还忍不住了,他撇过头咬牙切齿道:“去休息。”
再看一眼,他的戒尺一定会落刘盈头上。
若不是刘交不断提醒自己刘盈只是个五岁小孩,现在坐不住很正常,他早抽出戒尺了。
刘盈如释重担地站起来,先疯跑了两圈,又捡起地上的树枝乱舞了一会儿,才继续照着刘交在泥板上留下的范例描字。
又过了不到一刻钟,刘盈没有和刘交打招呼,再次起身疯跑了两圈,并胡乱打了一套拳,然后继续描字。
刘交看得目瞪口呆。
等刘盈如此反复了几次,汗水都从脸颊上流了下来,刘交心中的不耐烦倒是平息了。
他悄悄观察刘盈,好奇刘盈能坚持多久。
刘盈坚持了一上午,真的把一千个大字写完了。
写完的时候,他直挺挺地趴在地上吐舌头,像是一只累瘫的小狗。
写一千个大字是不可能累瘫的,但为了坚持写完这一千个大字,他的运动量真是太大了。
刘交拿出汗巾给刘盈擦汗,又给刘盈换了一身三嫂特意送来的干净的麻衣,免得刘盈穿着汗湿的衣服着凉。
他居然对自家年幼的侄子生出了敬佩。
刘盈是多静不下心啊,忍不到一刻钟就要起身跑圈。
可刘盈如此静不下心,居然还能坚持写完这一千个大字,这孩子有毅力。
刘交照顾好侄儿后,才去看刘盈描写的大字。
五岁孩童的手腕力道不足,写的字不可能好看。刘交不会对刘盈的字吹毛求疵。
但刘盈完成的功课比他想象中的更好。看到刘盈描的笔画都很认真地遵循了他留下的痕迹,刘交惊喜不已。
他在咸阳时为了赚取生活费,也曾给富裕人家的孩童启蒙。许多孩童都比刘盈坐得住,能老老实实描完一千个大字才去玩耍,但没有一个孩童能把所有字都描对。
孩童对身体的控制力有限,毛笔太软,若想完全照着师长留下的痕迹描写,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
这描摹当然不是指一模一样,只是每一笔都盖住了师长留下的字迹的痕迹而已,但笔画可能过长过短。成人集中注意力,都能做到这件事,对孩童却很不容易。
“今日我达成要求了。”刘交还未评价,刘盈就骄傲道。
刘交颔首:“盈儿做得很好。”
刚还累得和狗子似的刘盈马上跳了起来,满血复活:“那我去找阿父玩了!”
刘交伸手:“等等……”
刘盈很快就跑得没影。
刘交焦急地去寻嫂子。刘盈如此年幼,要是跑丢了怎么办?自己没看好侄儿,实在是愧对兄嫂。
吕娥姁正在和刘邦的外室曹氏一起纳鞋底。
秦国的妻妾制度遵循周礼,士大夫能有“一妻一妾”,庶人只能有妻不能有妾。其中所指的“妾”就是受法律保护的、能入祖坟上族谱的家中女眷。
刘太公早年买了民爵,所以有一个合法的妾室。刘交就是刘太公的妾室所生。
刘邦没有爵位,只是个吏,不算“士人”,所以曹氏跟着他就只能是“外妇”,法律上没有名份。
如刘邦这样,家境(或者脸)稍稍好些的男人,家中常有没有名份的妾室,或称外室,或只称家仆。
能有姓氏的人都不是什么普通出身,就算现在家世卑微,宗族中也有几个当过官的先祖。曹氏就是如此。她跟在刘邦身边,一是相信刘邦迟早能成为士人,自己迟早有名分;二也有存着将来自己能成为刘邦之妻的念头。
刘邦迎娶吕娥姁后,曹氏便息了念头,老老实实遵循着妾室的本份。
现在刘邦为吏,家中情况不差,再加上曹氏身体不好,吕娥姁此时表现得较为大度,对待曹氏如对待寻常妾室一般,并不当家仆对待。妻妾还算和睦,常一起做些针线活。
听刘交来道歉,吕娥姁放下手头针线活:“他刚跑来和我说了,与肥儿一同去寻良人,不用担心。”
刘交惊讶:“他告知过嫂子了?跑这么快?”
曹氏想着儿子被五岁弟弟拖走的模样,忍笑道:“盈儿不仅跑得快,力气也很大。”
吕娥姁听曹氏夸奖自己的儿子,弯起嘴角:“是肥儿让着他。
听闻刘盈没有独自乱跑,提前告知了嫂子,还带着刘肥一起离开,刘交松了口气。
他笑道:“盈儿果真聪慧。”
吕娥姁想起刘盈今日应当在刘交那里学字,忙问道:“我居然忘记了,盈儿正在学写字啊。唉,我去把他叫回来。”
刘交阻拦:“盈儿已经写完一千个大字了。”
吕娥姁和曹氏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什么?一上午就写完了?!”
刘交满意地点头:“嫂嫂和曹阿姊可要来看看盈儿写的字?”
吕娥姁拉住曹氏:“走走走,我们去看看,若盈儿敷衍了事,我绝对饶不了他!”
曹氏想起自家儿子比刘盈大好几岁,识字进度却比刘盈差,言语中带了些羡慕和忧愁:“盈儿已经够厉害了,阿姊对盈儿别太苛求。”
虽然曹氏比吕娥姁大,但吕娥姁是妻,曹氏是妾,所以曹氏叫吕娥姁为“姊”,吕娥姁称曹氏为“妹”。
吕娥姁摇头:“不是苛求,但他既然已经承诺,就必须守诺。”
曹氏还是在心里想,让五岁孩童守诺,这不就是苛求吗?
不过刘盈这次是真的很优秀地完成了功课,吕娥姁再苛求也挑不出错。
刘盈拖着刘肥的手,一路蹦蹦跳跳,带得刘肥走路东倒西歪:“这次阿母再说我不是,就是阿母不慈!我要去向大母告状!我还要向外祖父和外祖母告状!”
刘肥叹气:“阿弟,你少招惹阿母,免得又挨训。”
刘盈正色:“是阿母不慈,我没有招惹阿母!”
刘肥道:“不,阿母没有不慈,是你招惹阿母。”
刘盈松开刘肥,叉腰道:“刘肥!你站在哪边!”
刘肥举起双手:“我站在你这边……不是要去寻阿父吗?去迟了,说不准阿父就不在酒肆了。”
刘盈勉强放过刘肥:“他说了今日事不多,下午就肯定在酒肆。”
如刘盈所说,只要公务空闲,没有额外的事,刘邦早上完成亭长的日常治安巡逻后,下午必定混迹酒肆。
他一般去两家酒肆,一家是姓王的老妇人开的,一家是姓武的老妇人开的。虽两家酒肆的老板不同姓,但其实是亲戚,对账都是一起对。
刘盈先去王媪的酒肆门口看了一眼,见酒肆客人不多,没进门寻找就直接离开。
等到了武媪门口,他见武媪不大的酒肆已经坐满了人,才进门寻找自家父亲。
果不其然,刘邦就在武媪的酒肆中。
看刘邦身旁的空酒坛,他已经喝了一坛,正吃着水煮豆子,和身旁的人聊天。
刘邦身旁聚集了许多人,刘盈和刘肥挤了好一会儿,才挤到刘邦身边。
刘盈自傲道:“阿父,我已经写完一千个大字了!”
刘邦丢了一颗剥好的豆子进刘盈嘴里,又抓了一把豆荚塞给刘肥:“等会儿再说。”
他继续与身旁的人说话。
刘盈和刘肥便坐在刘邦身边,等刘邦聊完天。
刘肥乖巧跪坐。刘盈仗着自己年纪小盘腿坐着,完全不在乎自己姿势是否礼貌。
刘邦和身旁的人聊的话题很杂,大多是他人有了烦恼,向刘邦寻求意见。
从兄弟分家,到邻里因为水渠起了争执;从新生孩童取名,到自家儿女的婚事该寻哪个媒婆;从昨夜做了一个噩梦该如何解,到今天路上遇到了一只探头探脑的黄鼠狼……
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刘邦总能给他们答案。
刘盈张开嘴,刘肥把剥好的豆子送进刘盈嘴里。
豆荚剥完,全进了刘盈嘴里,刘肥一颗未吃,脸上还笑得非常开心。
刘盈吃完豆子后,趴在刘肥肩头小声道:“阿父就是在忽悠他们,他们居然会信。”
刘肥也小声道:“什么叫忽悠?”
刘盈道:“就是说些不一定有用的话敷衍他们,甚至可能欺骗他们。”
刘肥不赞同道:“如果阿父欺骗他们,他们就不会再来寻阿父出主意。阿父既然得他们信任,就说明阿父没有忽悠。”
刘盈给了刘肥一个“你太嫩了”的眼神。
算了,自家愚蠢的兄长怎么会知道,忽悠的最高境界就是别人就算发现不对,也以为是自己的错?
沛县许多人别说隔壁邑,可能连自家居住的街道都没出过,被阿父这样去贵族那里游历过的老油子忽悠住,岂不是太容易不过?
刘盈觉得,他上他也行!
刘盈虽然读书习字坐不住,但刘邦和众人聊的话题很有意思,他听故事就能坐得住了,何况他还不需要端坐,可以时不时活动小胳膊小腿。
“阿父,我饿了。”刘盈听了一会儿,拍着肚肚道。
他来酒肆寻刘邦,就是为了蹭酒肆的饭。虽然阿母和阿姨做的饭也很好吃,或者说刘盈很好养活,对口味不挑,能入口的东西都觉得好吃,但酒肆的饭菜更新奇,吃着好玩。
刘邦从怀里掏出一把秦半两,给刘盈和刘肥一人买了一碗武媪酒肆的招牌食物,肉羹豆饭。
说是肉羹,碗里只有两片薄得能透光的腌肉片。不过豆子熬得酥烂,又在起锅时加了新鲜的豆叶,哪怕是廉价的豆饭,味道也相当不错。
武媪十分喜欢刘盈,每次刘盈来吃豆饭,都会给刘盈的肉羹豆饭里多加几颗油渣。
这待遇别说刘肥,就是刘邦也没有。
刘肥眼馋刘盈碗中的油渣许久,即使他在家里能吃到油渣,还是想尝尝。刘盈不仅不和兄长分享,还会故意把油渣顶在舌尖,亮出来给兄长看。
刘肥已经习惯弟弟的顽皮了。
刘邦曾开玩笑抢刘盈的油渣,被刘盈狠狠咬了手。连阿父都吃不到弟弟碗里的油渣,刘肥还能怎么办?
刘盈就只和母亲吕娥姁分享过食物,而吕娥姁嫌弃刘盈分享的食物上的口水,从未吃过。
是的,刘盈就算愿意分享食物,也要先尝上一口。
吕娥姁纳闷自家儿子这护食的性子究竟学了谁,良人乐善好施,自己也不吝啬,家里更从未饿着刘盈过,怎么刘盈会养成这种奇怪的习惯。
今日刘盈却给刘肥分享了半颗油渣——还有半颗当然是被他吃掉了。刘肥受宠若惊的同时又有些忐忑。
刘肥虽不及刘盈聪慧,但也不是个愚蠢的孩子。弟弟这样做,定是有难事要让自己帮忙。
不过即使知道刘盈这半颗油渣的代价有点沉重,刘肥还是很开心。
刘邦在与他人闲聊时瞥了一眼刘肥,心中一叹。
罢了,肥儿傻一点也好,家里更和睦。
他的酒意散去了不少,便又要了一坛酒,继续边聊边喝。
刘邦给刘盈、刘肥买饭时掏了钱,自己喝酒却从来不给钱。
他总会将一整年的酒钱记在账上,等到了年末,王媪和武媪常常折断债契,不去追讨刘邦欠下的酒钱。即使追讨,刘邦付的酒钱也不到欠钱的十一。
刘盈吃饱喝足后,脑子更灵活了一点,想起《史记》中曾有过这段记载。
如果汉高祖本纪中关于所有神神叨叨的记载都是后来牵强附会,那么王媪和武媪每年年末折券弃债,便只是因为“高祖每酤酒留饮,售数倍”了。
刘盈一直好奇,为何阿父一去喝酒,王媪和武媪酒肆的生意就会变好。等他年岁稍长,吕娥姁同意刘盈在刘肥的陪同下外出时,他就自己去酒肆中寻找答案。
他的答案就是,阿父有时当个说书先生,有时当个调解员,偶尔还要充当算命解梦的神棍。
阿父都付出这么多了,和在酒肆中打工赚酒钱有什么区别?
刘盈对父亲不屑一顾。他还真以为父亲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可以吃白食呢。
刘肥看向刘邦的眼神中却充满敬仰崇拜。
他常听其他长辈赞叹父亲有长者之风,却不知道什么叫长者之风。跟随幼弟亲眼观察后,他才明白父亲有多厉害。
原来这就是长者之风,我要变成像父亲这样的敦厚长者。
刘肥在心中许下小小的愿望。
刘邦又喝了半坛酒,周围寻他说话的人少了许多。
他终于可以顾得上儿子了。
“字这么快就写完了?”刘邦见刘盈过来,就知道刘盈肯定完成功课。
刘盈在某些方面毫无自尊心,但又在一些方面自尊心极强。
不知道是娥姁教得好,还是自己言传身教当好了榜样,刘盈很重诺,只要认真承诺过的事,就一定会做到,不然刘盈会嚷嚷他的自尊心受不了这个委屈。
当然,不认真承诺,那就是专门说谎骗人,刘盈一定不会做到。
刘盈还是个幼童,刘邦很轻松地就能分辨刘盈的话什么时候是承诺,什么时候是撒谎。
这次刘盈答应会完成习字功课,就是承诺。
“嗯!阿父要守约!”刘盈抬起下巴,“不然我就写你的荒唐野史,让你遗臭万年。”
周围人都笑了。这孩子威胁人的话还真有趣,竟半点不会让人觉得他不孝,只觉得他可爱。
“旬后我就出发,看你能不能坚持一旬。”刘邦道,“路上艰苦,你坚持要去?”
刘盈道:“能去咸阳,一点小小的苦算什么?”
刘肥已经知道刘盈和父亲的打赌,心中已经酸过一次。
他现在又听见弟弟提起此事,心里倒是不觉得酸了,只觉得自己没用。若是自己也能写很多字,就能陪弟弟一同去咸阳,照顾弟弟起居了。
刘邦知道刘肥也想去,对刘肥道:“你若也能写一千个大字,我也带你一同去。”
刘肥使劲点头:“我会努力。”
“这事放一边!阿父,你还没喝完吗?我要你带我去找夏侯叔父,我要向他学驾车!”刘盈起身叉腰,“快点喝,天都要黑了!你耽误了我的学业,我就让大父骂你!”
刘邦虽和儿子们说话,也没忘和身旁妇人调笑。
勾勾手心,摸摸手臂,刘邦手不干净,妇人也全然不在意。甚至妇人的丈夫都在一旁,也不会介意。
刘盈初次看到这一幕,除了感慨阿父果然好色之外,也震撼先秦男女风气的开放。
若是找刘邦问事的人中有妇人,无论老少,都会和刘邦调笑一番。年纪大些的妇人,甚至还要反过来对刘邦动手动脚。有刘盈这个孩童在一旁,这些人也不会避着孩童。
刘盈只能说,啊,我的眼睛,我的钛合金镭射眼睛,要瞎掉了!
今日有正事要做,刘盈可不惯着父亲在那里玩摸摸,挤到刘邦和妇人中间,不断督促父亲。
妇人摸不到刘邦,便在刘盈脸上掐了两把。
刘盈板着脸神色不变,随她掐:“别掐疼了。你掐疼我,我就去揍你的孩子。”
妇人笑得直不起腰:“我孩子都及冠了。”
刘盈道:“我不管,反正你掐疼我,我就去揍你孩子。”
妇人笑得更厉害,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邦扶额:“你现在这年龄学什么驾车?”
“能不能学,阿父你说了不算,夏侯叔父说了才算。你又不会驾车。”刘盈抱住刘邦的手臂,试图把刘邦拽起来,“阿兄,你吃了我的油渣,就要回去劝服阿母,今日我要和阿父去夏侯叔父家住。”
刘肥垂着脑袋道:“我就知道这油渣不容易吃……好,我想想怎么说。”
“谁说我不会驾车?我驾车本事不比夏侯婴差。等我喝完这半坛酒再说。”刘邦把刘盈推开,“肥儿,你不要太纵着盈儿,他说什么你就应什么?”
刘肥道:“阿弟要去学习,我怎能不应?”
刘邦无语。刘盈不去学习而是去捣乱,你不也都应下?
算了,傻点也好。
刘邦好奇刘盈为何突发奇想要去学驾车,正好自己也有些想念夏侯婴,喝完剩下半坛酒,他就提前离开了酒肆。
刘盈嫌弃刘邦步子迈得太大,自己的小短腿跟不上,像小猴子似的从刘邦的背上爬了上去。刘邦没同意,他也坐在刘邦的脖子上,催刘邦快点走。
“别咬我的头冠。”刘邦护着自己头上的竹皮冠,神态微醺,走路都有点走不直。
刘盈用父亲的竹皮冠磨了磨牙,小声道:“说来夏侯叔父还是我的救命恩人。”
刘邦打着哈欠道:“他什么时候救过你的命?我怎么不知道?”
刘盈把刘邦头上的竹皮冠晃来晃去:“你兵败后坐夏侯叔父的车逃命,嫌弃我太沉拖累车的速度,多次把我踢下车。夏侯叔父无视你的命令,多次停车把我捡回来。”
刘邦不仅不辩解说自己不会做这等糊涂事,还哈哈大笑:“我都逃命了,为何不骑马?难道伤到腿了?”
刘盈想了想《史记》中的相关记载,迷惑道:“不知道呀。也有人说你是骑马逃走,只是派人来寻我。”
《项羽本纪》和夏侯婴相关传记中,刘邦彭城战败后与一双儿女一同坐夏侯婴的车逃走,途中几次把儿女踢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