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王爷站起来了by笑佳人
笑佳人  发于:2025年02月06日

关灯
护眼

二十七曹公公、柳嬷嬷先带着一批宫人将各种大件、狗啊鹿的送去了东宫,二十八太子一家三口进宫时基本就是轻车简行,真到了东宫,各处宫殿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主子们的内室、厅堂也都摆了新鲜的盆栽花卉。
门窗廊柱涂着崭新崭新的漆,在阳光下闪烁着动人的光泽,看着就叫人的心里也跟着亮堂。
逛过屋子,姚黄推着惠王爷先去看了东跨院改成的鹿园。
拆掉了跨院的各处房屋,园子瞧着就大了很多,鹿园仿着北苑山丘与草原相接地带的景建的,有一片隆起的小小矮丘,上面种了错落有致的梅树、枫树等,矮丘之下便是平整的草地了,中间铺了一条蜿蜒的石板小径。
整座皇宫都被四面城墙包围,姚黄却在东宫看到了一片令人心情舒畅的草原。
她在太子耳边亲了一口:“我喜欢这里。”
看过一大一小两头母鹿,姚黄推着太子去了西边的花园。
如果说鹿园的景美在开阔,花园的景就胜在曲径通幽,同样大的一片园子,花园竟集假山、池塘、湖石、名花名木、廊亭于一处,几乎一步一景,姚黄都能想到等筠儿再大几岁,跑来这里跟她玩藏猫猫,她找得该得有多费劲!
走着走着,又一座假山后面突然出现了一片一丈来长、六尺多宽的空地,因为掩映在假山与旁边的游廊中间,离得远根本发现不了这里居然是空的。
姚黄停下轮椅,疑惑问:“殿下,这里为何空着?还没想好种什么花吗?”
赵璲:“可以做两条菜畦。”
太子妃不爱做地里的辛苦活,却喜欢偶尔去菜畦浇浇水,再在收获的时候亲手去摘些小菜。
姚黄既惊喜太子还记着她的这点小癖好,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么漂亮的园子,种了菜会不会变得不伦不类?”
就好像太子画了一幅好画,她非要在上面题一行普普通通毫无美感的俗字。
姚黄是个大俗人,但她懂得欣赏,也爱惜那些美的东西,绝不会在太子的画上乱涂乱抹。
赵璲垂眸:“只要你喜欢,再多开几片菜畦也行。”
他在宫里住过十几年,皇子们的住处只有一进院,隔了几年再搬回宫里赵璲也能习惯。
太子妃不一样,她喜欢逛园子,正好东宫有两座多余的跨院,赵璲便替她改成园子。
既然是太子妃的园子,那么太子妃喜欢种什么就种什么。
姚黄看着这位夜里敢扮竹妖欺负人白日连说句甜话都要矜持的太子,笑着弯下腰,又在太子的耳边亲了一口:“真好,我也喜欢这里。”

第166章
太子一家迁进东宫当晚,永昌帝在乾元殿设了一场家宴,周皇后、三妃都在,即将在十月里出嫁的二公主以及十五岁尚未封王的四皇子也都来了。
皇子所、皇女所就在东宫后面,隔了两排宫殿,前年姚黄装醉去大公主那边歇晌时见过的,据说小皇子、小公主们四岁就要从各自的母妃那里分出来,跟着乳母与宫人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方便他们同去学宫读书启蒙。
姚黄当王妃时不用在意宫里的小姑子小叔们住在哪里,现在她搬进东宫了,以后要去御花园反倒可能会撞上二公主或四皇子。
别看四皇子才十五岁,跟他的三个皇兄一样都继承了永昌帝的高个子,站在姚黄身边都比她高一些了,据二公主闲聊时无意中透露的,四皇子身边也安排了通房宫女。
皇家规矩多避讳也多,姚黄都计划好了,以后要么挑四皇子在学宫读书练武的时候去御花园,要么趁太子休沐时推着太子一起去御花园,且都是永昌帝很少得闲的上午,其他时候除非哪位娘娘约她同游,姚黄就老老实实待在东宫,两座小花园呢,够她舒展筋骨的。
知道永昌帝喜欢筠儿,夫妻俩把筠儿也带过来了,就放在推车里面,由乳母推着。
宫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小孩子了,筠儿一到,周皇后与三妃都围到了车边。
周皇后:“瞧筠儿这爱笑的模样,跟他母妃一模一样。”
贤妃:“是啊,看他这么笑,我的心都要化了。”
杜贵妃一点都不喜欢太子,自然也不会喜欢太子的儿子,可她已经在永昌帝那里吃过一次教训,再不敢将这份不喜表现出来,只好硬挤出一个笑,说的话也更符合她太子养母的身份:“其实太子一两岁的时候也喜欢笑的,未必是随了太子妃。”
说完,她带着慈母的柔情看向永昌帝,意思是让永昌帝为她的话作证。
永昌帝早不记得一两岁的老二爱不爱笑了,他就记得小时候的老二被贵妃养得很不爱笑。
所以,永昌帝没理会贵妃的眼神。
杜贵妃顿时变得讪讪的。
柔妃影子似的站在她身后,只辛苦地维持着笑容,什么话也不敢说。
掘渠一案,长公主被废为庶人,儿子被降为郡王,父亲沈世彦无罪却为了避嫌自请辞官养老了,可能就是因为顾念着父亲这几十年为朝廷效力颇多,皇上才没有继续罚她。
可柔妃之前多风光啊,一后三妃之中她最年轻,每个月被永昌帝宠幸的次数也最多,如今儿子的前程毁了,她在后宫的面子没了,连永昌帝一个月几次的宠幸也没了,像今日这样的家宴,她来也是给旁人看笑话用的,还不如待在自己的宫里。
后妃夸完筠儿后,永昌帝将筠儿抱在怀里,点点脸蛋捏捏小手,笑得可亲了。
姚黄在一旁瞧着,就觉得永昌帝稀罕孙子的样子跟她稀罕金宝的时候差不多,果然,筠儿一流口水,永昌帝就把小家伙交给了乳母。
“东宫那边都安顿好了?”逗完孙子,永昌帝关心起儿子来。
赵璲眉目恭敬:“是,让父皇费心了。”
永昌帝看向话更多的儿媳妇:“住着可还习惯?”
姚黄笑道:“不太习惯,哪里都是崭新崭新的,屋里的大小物件也一样比一样稀奇贵重,离父皇的乾元殿还近,龙威浩荡,儿媳说笑都不敢太大声,怕吵到父皇处理国事。”
句句都是不习惯,但句句也都是对东宫的夸赞。
永昌帝身边经常打交道的都是极其正经的人,就算私底下不正经到了他面前也会做足了恭敬的姿态,听多了那些滴水不漏的场面话,他就很爱听老二媳妇这满是家常烟火气的轻快调调,于是也笑着接话道:“近是近,倒也没有你想的那么近,除非你笑得比鼓声还响。”
姚黄脸热道:“儿媳可没那么大的嗓门。”
赵璲默默地垂着眼。
晚宴结束,外面夜幕已经降临,姚黄夫妻、二公主、四皇子都要去走乾元殿东边宫墙的一道内宫门,乳母已经先推着筠儿回东宫了。
二公主话很多,四皇子则有讨好奉承太子二哥之意,兄妹俩你一嘴我一嘴的,别说太子,连姚黄都不太习惯。
终于过了宫门,姚黄夫妻要往南走,兄妹俩要往北走,总算分开了。
回了东宫,姚黄竟然见到了候立在第一进院的廖……御医。
东宫属于内廷,王府的两位大厨,高娘子可以搬进东宫掌勺东宫的小厨房,孔师傅就不能来了,赵璲也无意动用私权举荐孔师傅去御膳房,永昌帝更想不到儿子的厨子问题,但永昌帝知道儿子有两位常用的郎中,关系到儿子的腿,永昌帝直接将廖郎中、李郎中升为御医,让二人继续全心照料东宫的三位旧主。
赵璲对太子妃道:“你先去后殿,稍后跟你解释。”
在王府,他能做到传廖郎中过来为他推拿而不会被王妃发现端倪,搬进东宫后,院子小了,廖郎中一路过来遇到的宫人也多了,与其哪天让太子妃从外面听说廖御医每日都要往返东宫两三趟继而让太子妃担忧他得了什么隐疾,不如今晚他就跟太子妃解释清楚。
姚黄的心乱了一阵,但这几日太子的身体都好好的,她便没往太坏的事情上猜。
沐浴更衣,等了三刻来钟,太子过来了。
姚黄很久都没有特意出来接他了,今晚又早早地迎出来,亲手将太子推进内室。
坐到东宫的新床上,姚黄上下打量一遍太子,关心道:“说吧,哪里不舒服?”
赵璲垂眸,右手放到他穿着中裤且盖着被子的右腿上,简单地给太子妃解释何为推拿,以及他为何需要每日坚持推拿。
姚黄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原来双腿残疾的人如果不坚持推拿,腿会越来越细。
靠到太子的肩膀上,姚黄指着他藏在被子底下的左腿问:“我可以捏捏吗?”
赵璲颔首。
姚黄轻轻地捏了几下,相比太子强壮的手臂,这腿摸起来确实算是瘦弱了,但也只是不够强壮,跟疏于锻炼的普通人应该差不上太多。
过了一会儿,姚黄埋到太子的肩膀,很小声地问:“推拿的时候,会疼吗?”
赵璲听得出来,太子妃又想哭了。
他揉了揉她披散的长发,道:“不疼,甚至可以说得上舒服。”
太子妃不肯抬头,大概是不信。
赵璲想了想,道:“躺好,我帮你推一次。”
久病成医,他每日都要被廖郎中推上三遍,当差后晌午的那次被飞泉代劳了,自然很清楚每一步的手法。
姚黄毫不犹豫地躺了下去,她想亲自体验太子的所有不便,以后才能更好地照顾他!
赵璲看着这样的太子妃,先挪到轮椅上,再让太子妃躺到床边来。
姚黄继续配合!
赵璲看着太子妃腿上的白绫中裤,丝绸都是滑的,不适合推拿时穿。
防着太子妃误会,赵璲正色解释了下。
姚黄脸红了,脑袋里冒出个更荒唐的念头:“你……”
赵璲:“我会穿一条到这里的短裤。”
他在太子妃的腿上比了比。
姚黄明白了,扭捏道:“我没有那样的短裤。”
说完,她坐起来,把自己松松的裤腿一直卷到膝盖上方,再躺下去,闭着眼睛道:“就这么凑合吧.”
赵璲没有强求。
他先从太子妃的右膝上方开始按起。
太子长了一张清俊如玉的脸,掌心却布满了老茧,才碰上太子妃细嫩的肌肤,就激得太子妃全身一颤。
姚黄两手抓紧锦褥,语气坚定:“殿下尽管使出力气,不用担心弄疼我。”
不可能这么简单,这点力气能管什么用?
赵璲也不想让太子妃误会他会被廖御医的推拿弄得像她此时这般肤色绯红,便用了三成手力。
太子妃一下子叫了出来。
赵璲:“……”
他以为太子妃会怪他,却对上了太子妃眼中满满的心疼,仿佛他也会被廖御医弄得这么疼。
赵璲:“……我说过,我的腿现在只剩五成左右的知觉,你感受到的力道,在我这里只剩下一半。”
姚黄点点头,让他继续。
赵璲恢复最初的轻柔力道,姚黄最想知道的是整个推拿的过程,疼不疼只是其次。
光是揉腿确实还好,没多久,太子抬起了她的腿。
姚黄突然不自在起来。
赵璲回忆片刻,给她讲这个姿势能活动到腿上的哪处筋肉。
姚黄看不到太子,光听着太子清正的声音,再感受着各处腿肉被拉伸得有些酸酸完确实又很舒服的滋味,真正明白了推拿对太子的意义。
右腿推拿结束,赵璲问早已睁开眼睛观察他动作的太子妃:“左腿还要试吗?一样的手法。”
姚黄:“既然一样,那就算了,殿下快上来吧。”
赵璲没动,转动太子妃的腿,让她不得不配合地改成了趴在床边上。
竹妖就很喜欢这样。
姚黄羞得将额头抵上了手背:“……还没熄灯呢。”
赵璲没应。
只要太子妃看不到他,熄不熄灯都没关系。

第167章
没有熄灯,竹妖又趴撑在太子妃的背上,这时候姚黄只要歪歪头往后看,就能看到成亲三年夫君都不曾给她看过的残腿。
可她矜持的夫君觉得他瘦弱的双腿拿不出手,所以一直藏着掩着,姚黄肯定不会嫌弃,但她愿意配合他的矜持,因此不曾歪一下头,只管埋在凌乱披散的青丝间低低地呜咽着。
晚宴前姚黄对永昌帝说的也不全是奉承,王府是她跟太子的地盘,夫妻俩最大,怎么放肆都行,东宫却是皇宫的一部分,是永昌帝的地盘,即便东宫与乾元殿离得够远,可是两宫中间的宫墙夜里安排了禁卫戍守,夜深人静的,万一哪个耳聪目明的禁卫真能听见呢?
姚黄记得她在长寿巷的时候,尤其是春天,大半夜的常有野猫的乱叫从巷子里飘进窗。
如今她跟太子也变成了两只猫。
“今晚怎么这么安静?”
从竹妖变回人的太子躺到一旁,拉起被子,再将动弹不得的太子妃搂到怀里,从背后亲着她的肩。
姚黄无力地抓了一下太子扣着她的手背:“安静不好吗?以前殿下还总提醒我小点声呢。”
赵璲没有回答,哭叫有哭叫的好,安静有安静的好。
趁太子妃还要缓上一阵,赵璲先去净室清理了,回来时换了一套中衣,除了面色微红仿佛才沐浴过,清俊的眉眼再也看不出他才当了快半个时辰的竹妖。
太子妃还保持着他离开时的侧躺姿势,赵璲坐在轮椅上,伸手将人转过来,就见太子妃闭着眼睛都快睡着了,一缕发丝粘在她粉扑扑的腮边,从额头到身上,仍浮动着微微的汗意。
装了温水的桶就摆在旁边,赵璲打湿巾子帮太子妃擦拭。
擦着擦着,太子妃脸更红了,眼眸微张,幽幽地瞪着他。
赵璲不知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子,白日里明艳如春日,夜里却柔媚似水。
太子一家二十八日搬进东宫,次日一早就体会到了迁居的第一桩好处。
之前宫里有朝会,太子寅正时分就得起床,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就匆匆往宫里赶,现在住在宫里,太子可以多睡上一两刻钟了,再坐着轮椅直接出发。
因为昨晚太子只贪了一场,姚黄醒得也很早,吃过早饭就带上乳母、筠儿去中宫给周皇后请安。
周皇后温柔道:“就跟去年在行宫的时候一样,每个月逢一逢五来请安就行了,不用每日都往这边跑。”
宫里的规矩多归多,但也不是不能变通,皇后就可以决定妃嫔、皇子皇女来她这边请安的次数,像周皇后是个不太讲究排场的人,她便可减了众人请安的次数,而周皇后之前,也曾出过要求众人每日都来请安的国母娘娘。
姚黄越发觉得自己命里有福,嫁的王爷是个好脾气的,上头的皇帝公爹和蔼可亲,嫡母婆婆待她也和颜悦色,唯一不太好相处的养母婆婆杜贵妃还是个手段不高的。
八月初一,进宫的第四天,姚黄竟然又见到了她在储秀阁做秀女时教她们规矩礼仪的方嬷嬷。
那时候的方嬷嬷在大多数秀女眼中都是门神一样的存在,又凶又严厉,门神看哪个秀女顺眼网开一面,这秀女就可以通过考核有机会在帝后面前露脸封为王妃享受荣华富贵,门神看哪个秀女碍眼故意找错,就可以将这秀女剔除出去,彻底绝了对方嫁入皇家的前程。
姚黄也是有些怕方嬷嬷的,今日再见,她还没来得及好好瞧瞧阔别三年多的方嬷嬷,方嬷嬷先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起头来:“奴婢拜见太子妃娘娘。”
姚黄赶紧示意阿吉、百灵去把她扶起来,笑道:“全靠当年嬷嬷的悉心教导我才有机会被太子选中为妃,今日嬷嬷又是奉母后的口谕来指点我册封大典上的礼仪,在我眼里嬷嬷就相当于半个先生了,嬷嬷不用太过拘束。”
造化真是奇妙,当初姚黄巴不得方嬷嬷挑她的小错放她出宫与家人团聚,试了三次方嬷嬷就是不放她走,最终才有了姚黄嫁给太子的缘分。倘若姚黄现在过得很差,她一定会埋怨方嬷嬷,但她现在过得好,自然也该念着方嬷嬷的好。
而方嬷嬷确实是皇宫里第一个摸清楚姚黄脾气的人,知道这位看着就有福气的太子妃娘娘说得是真心话,方嬷嬷笑了,稍微放松姿态道:“娘娘谬赞,奴婢万不敢当,实在是娘娘天生贵人相,三年前奴婢才怎么看娘娘都觉得好。”
这么一个容貌与身段都百年难遇的美人,就算后妃们不选她给哪位王爷做正妃侧妃,皇上大概也会收为己用,这便是方嬷嬷格外纵容姚黄的理由,但方嬷嬷自己都没算到,姚黄竟能嫁给惠王为正妃,还一路升到了今日的太子妃尊位。
熟人叙过旧,方嬷嬷开始给太子妃讲册封大典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礼,极其繁琐。
姚黄学得有滋有味,只有收获甚微的辛苦才叫人提不起劲儿,忙碌几日就能赚一大份家产一份大风光,这样的辛苦,姚黄相信自家残了腿的太子都会乐在其中。
忙到八月初五,册封大典正式开始。
赵璲身穿太子冠服坐在金丝楠的轮椅上,由青霭推着,姚黄身穿太子妃的冠服走在他身边。
经过群臣中间时,走着走着,姚黄瞥见了站在康王之后的庆郡王。
因为册封太子乃是仅次于皇帝登基的国之大礼,所以永昌帝临时把庆郡王放出来跪拜他二哥了?
一个小小的念头而已,很快就从姚黄的脑海划过了,头上的太子妃冠很重,姚黄必须专心于脚下。
拜完永昌帝,再反过来接受王孙贵族文武百官的叩拜,去中宫拜完周皇后,再反过来接受一众内外命妇的跪拜。因为在前面就见过庆郡王了,这会儿瞧见站在陈萤身后的郑元贞,姚黄也没有再意外,只心疼陈萤月份这么重还要操劳这一趟,幸好周皇后早就安排好了,陈萤只跪就行,无需叩首。
姚黄的心一直悬到了陈萤好好地站起来,见陈萤还在朝她笑,姚黄便也笑了。
宫里拜完了,姚黄还得跟着太子一起去太庙拜皇家的列祖列宗。
兜兜转转全都拜完,还有两顿宫宴要吃,一直到夜幕降临,姚黄才终于回了东宫,繁琐的礼服一脱,简单泡会儿澡,姚黄就瘫在了东次间的榻上。
太子还在前院收拾,乳母将筠儿放到了太子妃身边,趁休息前让太子妃稀罕稀罕一日没见的小公子。
忙碌是父王与母妃的,东宫的小公子这一日依然是吃了睡睡了吃,过得可舒服了。
姚黄捏捏筠儿的小胖手,小声道:“都说我有福气,我看你才是福气最大的那个。”
比他太子爹的命还好。
才五个多月大的筠儿听不懂母妃在说什么,骨碌一下翻了个身,抬着小脑袋对着母妃啊呀啊呀地叫。
赵璲过来时,还没进次间,先听到了里面太子妃带笑的逗弄:“有本事你爬过来啊。”
赵璲推着轮椅进来,看到太子妃躺在暖榻的最西边,筠儿趴在榻中间,对着母妃干着急却一步也爬不动。
赵璲将轮椅停到了榻前。
他这个位置比太子妃离筠儿更近,筠儿就朝着父王啊呀起来,想要父王抱抱他。
姚黄配合地闭上了眼睛,等着太子挪到榻上。
赵璲没有动,因为筠儿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再过两三个月筠儿就该慢慢学会爬了,赵璲不想筠儿因为看到父王搬腿撑移的动作而受到干扰,变得跟正常的孩童不一样起来。
“我不上去了,你把筠儿给我。”赵璲声音平和地道。
姚黄就以为太子也被白日的各种折腾给累到了,笑着抱起筠儿,再交到他手里。
赵璲托着筠儿的腋窝,天天趴着或躺着的筠儿很喜欢这样,一双小脚踩着父王的腿乱蹦起来。
赵璲由着小家伙乱蹦。
他的腿废了,可他喜欢筠儿这双有力的小腿儿。
姚黄就看着太子一直这么陪着筠儿玩,直到筠儿该睡了,太子才喊乳母抱走了筠儿。
姚黄还在枕头上躺着呢,调侃太子:“殿下真是神人,累了一日还能举这么久的孩子。”
她都算力气比较大的女子了,也撑不住一直托着十几斤的筠儿。
赵璲与太子妃对视一眼,将手放在他面前的榻边上,道:“过来。”
姚黄扫眼窗外,确实也该休息了。
挪到榻前,姚黄故意面朝太子坐着,再将光着的双脚踩在太子腿上,学着筠儿那样交替着踩了几脚。
赵璲垂着眼,等太子妃白皙的脚丫踩够了,他才一手抱住太子妃的背,一手托起她的腿弯,双臂发力,一举将太子妃从榻上抱到了怀里。
没有固定的轮椅往后滚动,但因为太子动作够快,夫妻俩也足够安全。
即便如此,姚黄还是心跳加快,忙不迭地勾住太子的肩膀紧紧搂住。
赵璲让太子妃抱紧了,然后他松开手,握住轮椅两侧的细木推轮。
承载了两人体重的三轮轮椅缓缓地朝内室行去。
姚黄早就知道太子有一双强壮的手臂,然而此时此刻她还是被他展现出来的力量惊到了。
趁太子的双手都被推轮占据,姚黄偷偷地又光明正大地将右手探进太子的领子,掌心贴服于他宽阔结实的胸膛。
每一次太子将轮椅往前推,他的肩膀与胸腹都会跟着发力。
明明打算沾了床就直接睡觉的太子妃,竟这么简简单单地就被太子给推热了。

第168章
如果说迁入东宫是太子今年下半年的第一桩大喜事,中秋之前兵器坊终于试出足以炸毁一间房屋威力的重火药方子便是他与永昌帝以及朝廷的第二桩大喜事。
京城的兵器坊原本分为东、西二坊,都在城外,因为要大量地制作兵器以及皇家器物,离百姓远才不会有扰民之忧。赵璲奉旨研试重火药的方子后,特意在京城的东北方新建了一座单独的火药坊,再从各州府新招了上百位专擅制作烟花以及熟悉药石之术的炼丹师进京为火药坊效力。
上有永昌帝给火药坊发银子送硝石、硫磺等矿物,中有太子督管火药坊的运作与防护,下有百来位工匠炼丹师群策群力,从三月忙碌到八月,耗费近半年的人力物力,火药坊终于有了大进展。
永昌帝高兴得大宴群臣,甚至还给晋州那位炸死自己却让朝廷得了研试重火药契机的余道士的家人送了一笔赏银。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太子,满朝文武都知道的离奇案子,只有太子发现了余道士那要人命的方子潜藏的惊天利益。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这些都是太子不会太稀罕的普通赏赐,而太子的生母闻氏早在册封太子时就追封了淑妃,闻氏还是个记不得自己父母是谁的可怜孤女,因为小小年纪就是个美人胚子被送进宫里学艺,使得现在永昌帝想嘉奖太子的母族都不知道奖谁。
太子母族无人,那就只能赏他的妻族姚家。
于是,永昌帝赏了姚震虎一个承福伯的爵位。
永昌帝自认公允,老二能立功都是因为娶了个能让他恢复斗志的好媳妇,这好媳妇又是姚家养出来的,所以姚震虎夫妻于皇家于朝廷确实有功,当得起这个承福伯!
旨意是早朝上永昌帝直接颁布的,先夸了太子妃给太子当贤内助的功劳,再夸姚震虎夫妻养育好女之功,加封伯爵便成了顺理成章。
赵璲故意没派人去给太子妃递消息。
天降爵位的姚震虎、罗金花赶紧进宫谢恩了,永昌帝简单勉励一番夫妻俩就让他们退下了,夫妻俩再去给周皇后谢恩,最后周皇后笑着安排宫人带他们去东宫给太子妃谢恩。
姚黄正在鹿园这边练剑呢,让乳母、阿吉等人带着筠儿离得远远地看。
家里的哥哥表哥们能考武进士是因为父亲早早就开始教导他们武艺了,姚黄便打算也让筠儿早早对武艺生出向往之心。太子行动不便,那就由她这个同样会枪法、剑法的母妃先给筠儿开开眼,等他长大了再由皇家挑选的名师手把手地教。
爬都不会爬的筠儿便眨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眼追随着母妃持剑的身影。
“娘娘,伯爷、伯夫人来谢恩了!”秋蝉从正殿跑了过来,高兴地通传道,“今早皇上刚给姚大人、夫人封的爵位!”
正困惑哪来的伯爷、伯夫人的姚黄:“……”
她迷迷糊糊地带着筠儿回了正殿。
周皇后安排的宫人还陪在旁边,姚震虎、罗金花结结实实地给女儿行了个跪礼。
姚黄亲手把爹娘扶起来,曹公公笑着给中宫的公公塞了一笔赏钱,顺便送他出东宫去。
罗金花晕晕乎乎地让同样晕晕乎乎的姚震虎取出圣旨给女儿看。
姚黄现在已经能看懂那些文绉绉的赏赐话了,继而猜到家里的爵位是沾了太子弄出重火药大功的光。
永昌帝愿意赏,姚黄就让爹娘安安心心地接着,以后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别做仗势欺人的事就是。
待到黄昏太子回来,姚黄美滋滋地给太子殿下算了一笔账:“为了我哥的婚事,我娘把家底都掏光了,现在全靠我爹我哥每个月加起来十五两的俸禄支持家用,可我嫂子是镇国公府的贵女,衣裳首饰包括平时的饮食饭菜,虽然我嫂子不挑,我娘却总是难为情。现在好了,父皇赏了爵位下来,我爹一下子就多了每年八百两的爵禄,我娘终于不用再为银子的事发愁了。”
承福承福,永昌帝有夸她是福星的意思,那姚黄就觉得,永昌帝是降临她家的财神爷,但永昌帝为什么单给姚家当财神爷呢,因为她先哄好了财神爷家的财神公子!
被当成财神公子的赵璲看着太子妃笑眼弯弯的模样,说了一桩可能会让她败兴的事:“重火药不同份量对应的威力还需要寻几处山头继续测试,我与父皇最终定下了鹰羽山一带。”
恰逢秋高气爽,京城附近的大小山头都有百姓游赏,不适合拿来测试重火药的威力,行宫周围几十里的山头早就禁止百姓、猎户进入了,在那边测试绝不会出现意外伤亡。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