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by桃柳笑春风
桃柳笑春风  发于:2025年02月05日

关灯
护眼

“咳咳咳。”
“她是给文才人做辣子鸡?疯了吧。”
“文才人要是吃辣子鸡,我的名字倒过来念。”
“没看徐棠在做清淡素菜嘛,那才是给文才人吃的,至于赵溪音做的,八成只能满足自己的癖好。”
赵溪音不为所动,专心做好一盘鲜艳欲滴的辣子鸡,照旧和徐棠、两个杂役一起从到储秀宫去。
到了储秀宫东偏殿,文才人正坐在妆镜前,由贴身宫女服侍卸去繁复的妆发。
从镜子中见到两个御厨来,她淡声问:“晚膳是什么?”
【若敢做一堆重口味菜肴败坏老娘人设,老娘连人带菜给你们扔出去。】
果然是这样,赵溪音庆幸自己坚持让徐棠多了两道清淡素菜,规规矩矩答:“回才人,晚膳是辣子鸡、地三鲜、炒冬笋,还有一道海鲜米粥。”
文才人梳发的动作一顿,从镜中再次打量赵溪音,嘴角不自觉噙上笑意。
【素菜维持人设,荤菜给老娘解馋,这小厨娘挺知情识趣。】
嘴上却故意问:“怎么又是地三鲜和炒冬笋。”
赵溪音只答:“辣子鸡是新菜。”
【挺聪明。】
文才人已经闻到香辣热烈的味道,施施然从妆镜前站起身,在膳桌前坐下。
这次,她连铺垫的动作都没有,上来就去夹辣子鸡。
【反正你们两个小厨娘都知道老娘的口味了,那赵小厨娘还知道替我隐瞒,老娘我还矜持个什么劲?】
辣子鸡里挑选得都是上好的鸡腿肉,经过油酥、辣炒,成了诱人的深褐色,肉质紧实,外酥里嫩,表面有浓重的香辣味。
文才人吃着很合胃口,一块接一块根本停不下来。
赵溪音和徐棠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喜色。
【啊啊啊老娘本想就吃几块解馋的,这玩意儿怎么停不下来啊。】
赵溪音听得忍俊不禁,文才人对重口味美食,根本没有抵抗能力。
等反应过来,辣子鸡下去了一大半,另两道菜也消耗掉十之二三,海鲜粥用了半盅,文才人餍足不已,勉强停下筷子。
“这道辣子鸡是谁做的?”
“是我。”赵溪音如实答,“另外两道素菜则是由徐御厨所制。”
“赏。”文才人吩咐道,“两位御厨辛劳,每人赏赐十两银馃子。”
徐棠眼中尽是惊喜,司膳司伺候不好后宫嫔妃,遭满宫嫌弃,多久没受过赏赐了,十两银子虽不算多,长的却是整个司膳司的脸。
两人齐齐道谢:“谢文才人赏赐。”
“你叫赵溪音?”文才人眼中有欣赏之色,“往后我的食谱就照这个来,地三鲜、炒冬笋,再加上一道由你亲手做的香辣菜品。”
【这小厨娘不仅手艺好,还机灵,比以往那个潘御厨强多了。】
赵溪音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顺水推舟道:“一切都依才人所言。”
“对了。”文才人又问,“听闻你们司膳司搞了出铁血政策,被退菜或奉膳遭受斥责三次以上的御厨,要被赶出宫去?”
赵溪音不知她从哪听来的消息,还是答:“确有此事。”
“看来你们胡尚食,是下定决心要整顿司膳司了。”
徐棠觉得此刻和文才人谈天的氛围还不错,恳切地问:“才人会帮我和溪音通过考验吗?”
文才人摇头:“胡尚食此举是要留下真正有厨艺的御厨,我若帮你们作弊,到头来坑害的,不还是后宫姐妹?倘若你们真有本事,不需要求我,自会通过考验。”
徐棠满面失望:“好吧,那才人想吃什么,可以提前告知我们。”
文才人大约觉得司膳司这场考验很有意思,笑了笑:“想都别想。”
【老娘才不会告诉你们,明早想吃鲜肉包。】
赵溪音听得清清楚楚,微微笑道:“明日早膳,鲜肉包配八宝牛乳粥,再加上时令小炒,才人觉得如何?”
文才人:“……”
这厨娘属蛔虫的?
回到司膳司时,天色已经暗了。
郭掌膳拿着册子站在大院中央,记录每个御厨奉膳的结果。
厨娘们对奉膳结果不得隐瞒,如实禀报,一旦发现有虚报,即刻逐出宫去。
御厨们陆陆续续回来了,大多数厨娘脸上是种如释重负的神情,只有潘影儿一人阴沉着脸,一副天要塌的模样。
“她怎么了?”赵溪音好奇地问。
徐棠已经听其他厨娘说了,用解恨的语气道:“奉晚膳时,潘影儿被丽美人训斥了。”
“丽美人不满意送去的膳食?”
“听说她想投机取巧,讨好丽美人,在食盒里放了十两银子,和膳食一起呈上桌。”
赵溪音目瞪口呆,知道潘影儿圆滑,没成想她圆滑得过头了,贿赂掌膳就算了,还敢去贿赂后妃。
可笑的是,贿赂后妃的银子只有十两,这不是贿赂,是羞辱,哪个嫔妃被选入后宫,不是有家底且心高气傲的,岂会为十两银子而折腰?
这事若是放在文才人身上,估计会隐忍不发,但丽美人是个脾气差的,当场就训斥了潘影儿。
“潘影儿把用在宫人身上的套路用在后妃身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徐棠畅快道:“再加上她下午刚送去了甜腻的糕点,晚上的膳食又很腻口,丽美人不发脾都说不过去。”
潘影儿在永和宫发生的事整个司膳司都知道了,御厨不在厨艺上下功夫,整日钻营投机取巧之道,这不是满宫里丢司膳司的脸吗?
司膳司本来口碑就差,这下更是在所有人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故而所有厨娘看向潘影儿时,目光中都带着怨怼。
潘影儿自知丢人,干脆头都不抬,若不是郭掌膳一会要宣唱每个人的奉膳结果,她都想立刻钻进号舍,没脸见人了。
那边郭掌膳已经整理好每个厨娘的奉膳情况,走到台阶中央,咳嗽一声。
所有人安静下来,目光汇聚过去。
她打着官腔、端着官架:“今日奉膳大多数御厨表现都很好,比起先前有很大进步。”
铁血政策下人人紧绷,能没有进步吗?只是这种政策长久不了,最多一个月已是极限,否则司膳司的名声还没拯救回来,御厨们先崩溃了。
好歹是夸奖的话,厨娘们紧绷的心总算得到些许慰藉,纷纷露出笑脸。
“但是。”郭掌膳话音一转,不善的目光看向潘影儿,“潘御厨却被丽美人训斥,给司膳司再次蒙羞!”
她虽拿了潘影儿五两银子的贿赂,那是调换嫔妃的费用,一码归一码,不可能一直袒护。
“真没想到潘影儿是头一个被训斥的,啧啧啧。”
“她费心巴力跟人家换嫔妃,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好笑发财了。”
“就只说她挨训斥的事,贿赂嫔妃的事不提吗?”
“八成不会公开提,毕竟事关司膳司的脸面,女官们生气,私下训诫就是了。”
“……”
“还有一桩事。”郭膳食看了眼册子,虽不情愿,却不得不说道,“赵御厨和徐御厨,各得文才人十两银子的赏赐,虽是小赏,也算给咱们司膳司长脸了。”
她早上刚强迫这俩厨娘更换了奉膳嫔妃,结了仇怨,压根不想看她俩得意,可上面有司膳女官压着,还是得公事公办,一切为司膳司的名声着想。
厨娘们只知道潘影儿得了训斥,还不知道赵溪音和徐棠得了赏赐,纷纷把目光从前者转移至后者身上。
目光中有艳羡,也有轻蔑和不屑,不就十两银子吗?不算什么。
全然忘记了为文才人奉膳,难度是地狱级的。
一众目光中,赵溪音平淡如常,并不十分享受万众瞩目,反而觉得捧杀的夸奖行为实在拉仇恨。
徐棠想不了那么深,只觉得能气死潘影儿,她就开心、就高兴。
潘影儿的确快气死了,刚才还低着头,听到赵溪音二人得了文才人的赏赐,弹射般抬起头,满眼难以置信。
她挨骂,那两人却挨夸,凭什么?文才人什么时候这么好伺候了?
转念又想,文才人虽然胃口弱,可脾气比丽美人好多了,断然不会训斥人,害她这么丢人。
她突然很后悔,若是自己仍旧侍奉文才人就好了,惹了丽美人,自己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不如再换回来!
只要大把银子使下去,郭掌膳还能不给自己办事?

第4章 鲜肉包子
早春天亮得迟,天还麻黑时司膳司就已经灯火通明,厨娘们起床为后妃准备早膳了。
赵溪音照旧穿着洁白的厨娘服制,坐在灶台前包包子,手指灵活翻飞,圆润饱满的包子就做成了,标准的十八褶,个个漂亮。
徐棠打着哈欠,不断搅动着锅里熬制的八宝牛乳粥,她还没完全清醒,话都懒得说。
整个大厨房人头攒动,但鲜少有声音,所有厨娘们都沉默得忙碌着。
“十两,十五两,二十两……”赵溪音一边把包子一一放进笼屉,一边默默算账。
向她这种级别的御厨,每月能领十两银子的俸禄,不算多,好在有皇家编制的厨娘有个好处,包吃包穿包住,只要不随便拿银子贿赂人,基本上都能攒下来。
但赵溪音还是穷,因为家里有个生病的娘,吃着价值不菲的药石,再过两三日,她就得出宫回家,给阿娘抓药了。
司膳司的御厨每十五日休沐一日,平时奉完晚膳,下了值,也不限制出宫回家,但因着每日早膳要早早准备,厨娘们都会选择留宿宫中,住在司膳司的号舍里,只在休沐日才出宫。
赵溪音不一样,不管是不是休沐日,每五日必出宫回家一趟,第二日再早早进宫,反正宫门开得早,不耽误上值。
家里本该有个当了官的爹,可爹在当官后嫌务农的妻子和当厨娘女儿丢人,硬是抛下了妻女,转头娶了京城一户官家小姐。
娘为此气坏了身子,卧病在床,无人看顾,只能她时常出宫去照料。
司膳司的差事多,溪音捞不着时时出宫,五日才能回一次,露夜回去,第二日天不亮就得赶回来,也是辛苦。
辛苦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手里没钱,阿娘药石里有一味贵重的药材,抓起来并不便宜,她现在手里有十五两,勉强够抓一副药,下一副药的药钱还没着落。
“唉,穷啊。”她低声叹了句。
徐棠从水盆里捞出一根胡瓜,困意退去,正好听到好友这声感慨,一寻思,似乎又到了赵母抓药的时间。
她在怀里摸了摸,摸出一方手帕来,小心翼翼展开,露出里面包裹严实的银馃子:“溪音,这钱你拿着,婶抓药不能没有银子。”
赵溪音知道徐棠家也不富裕,家里有个考科举的兄长,俸禄也全贴补回家了,下意识就要推辞:“不用。”
徐棠直接把银馃子塞进赵溪音怀里:“我有工钱,这钱你先拿去用,况且文才人的赏赐,我本就是沾你的光。”
赵溪音不再推辞,她抓药的确需要钱:“等我发达了就还你。”
徐棠嘿嘿笑道:“带我一起发达!”
笼屉徐徐升腾起蒸汽,鲜香的肉包子味飘散开来,包子蒸好了,八宝牛乳粥和时令小菜也出锅了,储秀宫走起。
与此同时,潘影儿却趁司膳司人少,再次找到郭掌膳。
“换回去?”郭掌膳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司膳司是我家的,能依着你的性子随意调换?”
潘影儿这会儿本该去给丽美人送膳,却仍逗留在司膳司,本想着耽误片刻不打紧,赶紧说完就去永和宫。
可都跟郭掌膳商量好一会儿了,仍旧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她自知理亏,小声说:“我给银子,五两,不,十两。”
她的心在滴血,十两银子可是一个月的俸禄,辛劳一个月,全给别人做嫁衣。
郭掌膳的三角眼里满是贪婪:“你知道调来调去有多折腾吗?让厨娘们怎么看我?这事没那么好办,至少三十两。”
三十两!?
潘影儿腹诽,有什么不好办的,赵溪音和徐棠是两个穷光蛋,还不是你说什么她们听什么,至于这么狮子大开口?
她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又不想被赶出宫去,要知道御厨的身份得来不易,当时她爹花了一百多两才买进来的,若是被赶了出去,她爹能打断她的腿。
“我想想办法筹钱,等我筹到三十两,你一定给我调换。”
“你说说你瞎折腾什么,原本就是伺候文才人的,折腾一圈,又要回去伺候文才人。”
潘影儿欲哭无泪,含糊一声,就赶紧小跑离开了,丽美人那还等着早膳,胆敢送迟了,少不得又是一顿骂。
郭尚膳望着年轻人匆忙离开的背影,讥笑一声,拿捏低等厨娘,她可是一把好手。
文才人在赵溪音面前已经彻底放下矜持了,赤手举着一只肉包子,吃得欢快,另一只手还不忘夹菜往嘴里送。
【这包子做的好,皮薄馅儿大,瞧这一咬一包油,香掉舌头喽。】
香葱猪肉馅儿的包子,吃得就是一个香,赵溪音包的包子馅儿是紧紧一团,跟个小号狮子头似的,一点都不松散,咬开薄如蝉翼的皮就是肉汤,虽然有些烫嘴,但香是真香!
文才人一口气干掉四个包子,才施施然擦了手,再慢条斯理去喝粥,一顿早膳吃得那叫一个舒坦。
想想以前,寡淡的素菜吃起来没滋没味,司膳司还不明就里,半点不开窍,还是这个赵厨娘机灵啊。
嘴里吃得越想,她就越能想起以前遭的“口腹之罪”,就越发感激赵溪音。
“赵御厨,你怎么知道本宫想吃肉包子?”
赵溪音很想说我亲耳听你说的,但她怕吓着人,便笑道:“辣子鸡和油焖大虾才人都吃了不少,我斗胆猜测才人喜欢吃荤,早膳的荤食种类不多,包子是最常见的。”
倒也没毛病,不过是比其他厨娘更细心罢了。
文才人这两日吃的餍足,心情好得很,不由想多说两句:“若午膳你也能猜中我的心思,有重赏。”
赵溪音的眼睛亮起来,要说什么口头夸奖当众捧杀,没啥兴趣,可若说有赏赐,那她可就来劲儿了。
毕竟御厨的俸禄每月才十两银子,油水全靠从嫔妃这里捞。
“当真?”
文才人:“……”
【瞧她那财迷样。】
赵溪音故意引导:“早膳吃了油腻的有包子,午膳倒是可以做道开胃的酸菜鱼。”
【酸菜鱼?不行不行,老娘才不想挑鱼刺,想破脑袋你也想不出,老娘山西的,最爱吃面!】
文才人笑了下:“少来套我话,午膳若不能让我满意,是不会有赏赐的。”
赵溪音自信地拍拍胸脯:“包才人满意!”
回去路上,徐棠不确定地问:“溪音,事关赏赐,咱中午做什么膳食啊?”
赵溪音直言:“面。”
“面?”徐棠傻眼了,虽然司膳司的膳食种类样样齐全,有面有饼,但嫔妃们的日常饮食仍以菜式为主流。
即便心里对同伴的厨艺很信任,还是忍不住小声疑惑:“能行吗?”
“相信我嘛。”
一直等拿到赵溪音拟写的食单,徐棠心里还在打鼓。
食单上仍旧是三菜一汤的规制,只不过把汤换成了面:炒冬笋、地三鲜、景芝小炒,以及刀削面。
面由赵溪音亲自来做,从揉面开始。
面粉加水成絮,面絮柔在一起,反复揉搓,逐渐成为光洁的面团。
“早上有四个厨娘被退菜了。”徐棠切着菜,低声道。
赵溪音刚回来时就瞧见了,有几位御厨面色不佳,沮丧得很:“其实早膳是最容易退菜的,后妃们晨起没胃口,抑或是有起床气,发火退菜也不奇怪。”
好在文才人吃包子吃得很香,徐棠心里庆幸,只要她们能继续维持,不被文才人退菜,就是很好的结果,至于赏赐,那是锦上添花。
这么一想,心里好受多了,方才那点子疑惑也消失不见了。
面团柔得光洁,盖在温水中省一会儿,再重复揉,直到面团揉得筋道有弹性。
赵溪音扫了一圈大厨房低迷的气氛,忍不住轻声道:“铁血政策下,御厨的厨艺难有提升。”
胡尚食急功近利,采用这样的政策力求立竿见影,想把司膳司的口碑拉拔起来,却不从根本上提升御厨们的厨艺,不教学就算了,甚至掌膳和典膳也不来指导厨艺。
徐棠隐约也有这种感觉,这样的竞争政策,御厨们之间也没了交流,被迫成为竞争对手。
她笑着凑过去:“要是你当司膳女官就好了,把我提拔成掌膳,把那可恶的郭掌膳赶出宫去。”
赵溪音比了个“嘘”的手势,笑说:“净想好事。”
锅里汩汩滚着开水,赵溪音一手持面,一手握刀,锋利的刀刃刮在光洁的面团上,削下一条又长又薄的面。
唰唰唰……她手上的动作很快,被削下来的面条接连不断飞入锅中,让人眼花缭乱。
“那是在做什么?刀削面吗?”
“似乎是,她手法好快,削出的面宽窄均匀,薄如蝉翼,真好看。”
司膳司以前有位山西御厨,做刀削面是一绝,后来因为年迈,告老还乡了,竟没有御厨把这项手艺继承下来。
“我记得尚膳监有位御厨会做刀削面,没想到赵溪音也会。”
“她给文才人做刀削面,文才人会吃吗?”
“八成不会,瞎嘚瑟手艺。”
面煮熟,盛在预先准备好的酱卤子中,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刀削面就做好了。
赵溪音额外用器具盛上芫荽、油泼辣子和香醋,文才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放。
掐着点,徐棠的三道菜也炒好了,面放置久了易坨,两人不敢多耽误时间,匆匆出发。
到了储秀宫门口,赵溪音突然顿住脚步。
“怎么了?”徐棠紧张地问,“是膳食哪里准备得不妥?”
“不是。”赵溪音一本正经道,“我在想,文才人会给什么赏赐。”
徐棠:“……”

“今儿是什么午膳呐?”文才人盈盈起身,款步走来。
她虽在两个御厨面前不装矜持,但身体记忆还在,行动仍旧如弱柳扶风,别有一番气韵。
赵溪音把食盒掀开,里面的饭菜还冒着热气。
“炒冬笋,地三鲜,景芝小炒,还有一样……”她抬头看向文才人,“刀削面。”
徐棠这会儿心里又打起鼓来,不确定文才人会不会满意刀削面,这面毕竟是民间吃食,在宫中颇有些不上台面。
该不会被退菜吧?
虽说坚持到现在不被退菜,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可若真被退了,她还是会觉得很难过。
文才人听到“刀削面”三个字,眼睛都睁大了。
【靠靠靠!这小厨娘真属蛔虫的,刀削面都能做来,这可是老娘的儿时回忆啊!】
“怎么想到做刀削面的?”她努力压制住激动的情绪,佯装平静问,脚步却如同脱兔般,嗖地蹿到膳桌前坐下。
都这么激动了,就别装矜持了吧,赵溪音忍笑:“因为想到才人祖籍是山西。”
刀削面是山西民间有名的主食之一,徐棠恍然大悟,怪不得溪音会想到做刀削面,这下文才人该是满意了吧?
面碗冒着热气,宫女按照吩咐,把芫荽、香醋、辣子一一加进去,拌匀。
文才人先是用银匙喝了口面汤,酸辣辛香、口感浓厚,久违的熟悉感跌踵而至。
这何止是满意,简直满意顶天了。
抄起一筷子面,热气争先恐后飘散开,她像小时候在外婆跟前一样,把面吹得不烫嘴,吸溜进口中。
赵溪音削的面比民间削得更薄,也更筋道,口感十足得好。
【靠,老娘好想外婆。】
文才人吃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徐棠以为是烫的,好心提醒:“才人,吃慢些,仔细舌头烫出泡。”
文才人在热气中吸吸鼻子,继续吃大口吃面,连面汤都不放过,加了香醋、辣子和芫荽的汤汁,喝起来酸辣开胃,尤其过瘾。
直到面碗快见底,她才算吃满足了,擦擦嘴道:“我说话算话,这就让人去拿赏赐。”
赵溪音目光晶莹:“才人要赏我俩什么?”
文才人扬起脸:“我位分不高,但绫罗绸缎、珠宝首饰,还是能阔绰出手的。”
“银子呢?”
文才人:“?”
【这厨娘掉钱眼里了?】
徐棠捂住脸,不想认识这丢人玩意儿,但又一想,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什么的不实用,宫里的物件又不能随意拿出去卖钱,还是银子更直接,便又把脸露出来。
文才人噎了一下,旋即豪迈道:“还是那句话,我位分虽然不高,外祖家却是经商的,决计不像旁的低位嫔妃过得紧紧巴巴。”
“就赏两位御厨各五十两吧。”
“什么?五十两!”徐棠下意识叫出声,“溪音,五十两可是咱们小半年的俸禄!”
赵溪音也露出穷人乍富的笑容:“我知道!”
文才人嫌弃道:“瞧你们没见识那样,五十两都不够做一件像样的首饰。”
直到接过沉甸甸的银锭子,两人才有了些真实感:“多谢文才人!”
出了储秀宫,赵溪音把十两银子还给徐棠,是晨起被徐棠硬塞进怀里那十两:“现在发达啦。”
徐棠先是一愣,而后“噗嗤”一声笑了:“真快!”
再三确认抓药的钱足够,她才把十两银子收回怀中,“暴富”来的太快,两人对视又是一阵笑。
“我想今日出宫回家一趟。”有了钱,赵溪音就想赶紧给阿娘买药,算算日子已经有四日没回去了,还要买些吃食和日用品。
徐棠知道后就说:“晚膳早些做嘛,我自己去给文才人送膳,你早些回去。”
“好。”
等回到司膳司,午憩醒来后,赵溪音发现,她们被恩赏五十两银子的事,已经传遍了。
“被罚”的厨娘越来越多,有的被退菜,有的被训斥,虽还不足三次,尚没有被赶出宫去,可却大大增加了风险。
潘影儿是全司膳司第一个被丽美人训斥的,最是丢人,这两日下来,被罚的人陆续增多,她已经不是唯一被罚的那个了,有好多厨娘都跟她“同甘共苦”。
这让她心里好受不少,尤其今日午膳时,她拼尽全力,做了道祖传的“珍珠烩鹌鹑”,还得了丽美人一句“不错”的夸奖。
她是翘着嘴角回来的,一路上都在想,郭掌膳当着所有御厨的面夸奖她、让人都向她学习时候的风光。
激动得午憩都没睡着。
等到了大厨房,潘影儿瞧见厨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真的赏了五十两?你没听错?”
“确信无疑,储秀宫的太监亲口说的。”
潘影儿心里涌上不妙的预感,大步走过去问:“谁赏了五十两?”
“还能有谁,你的旧主子文才人呗,赏了赵溪音和徐棠各五十两。”
“啧啧啧,文才人出手就是大方,若现在为她侍膳的是你,说不定这笔横财,就落在你头上了。”
潘影儿知道这是在嘲讽自己,不予理会,心思掀起了惊涛骇浪。
五十两银子的赏赐,别说最底层的厨娘,就连郭掌膳也没得到过这种好事。
赵溪音、徐棠,她们凭什么?
文才人的赏赐,本该是她的!
“你们说文才人到底吃中哪道菜了,能赏这么多银子?”
“难道是地三鲜和炒冬笋?我偷偷看了赵溪音拟写食单,这两道菜每顿必做。”
“这两道菜最普通不过,有什么好吃的?”
这句话点醒了潘影儿,每顿必做的菜,必定是文才人最爱吃的。
等侍膳主子换回文才人后,她也要做这两道菜!
她自诩很了解旧主子,高傲道:“文才人是在外祖家长大,外家只是一届商贾,自然什么都不讲究,文才人吃着青椒茄瓜好吃,也属正常。”
这是在说文才人不上台面呢,一众厨娘听出话里的意思,都不接话,各自散去,挑选晚膳要用的食材去了。
晚些时候,赵溪音炒了道酱香肉末茄子,交代徐棠一些注意事项,便揣了银子,出宫回家。
出了宫门,日头还高悬在西天,有充足的时间抓药、买东西。
首先去的就是药铺,阿娘的药都是在城南永兴街上一家药铺抓的,这条街上有两家药铺,一家是给阿娘瞧病这家,叫济世堂,另一家,是舅父家的和善堂。
舅父家的药铺是外祖父留下来的,外祖父有一儿一女,即赵溪音的阿娘和舅父,外祖父老年时,手里最值钱的东西,一个是御厨承袭的位子,另一个就是经营一辈子的药铺。
两样东西,一样留给儿子,一样留给女儿,公平合理,可舅母非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两样东西都应该是她家的。
外祖爱女心切,不愿意,舅母就扬言分家,还说小姑子拿了家里的财产,往后养老就全靠女儿。
气的外祖父病倒在床上,奄奄一息,弥留之际,他想把药铺留给女儿,好让女儿下半辈子有个依仗,至于御厨之位,传男不传女,正好给儿子继承。
外祖没有私心,舅母却把人往最坏里想,觉得御厨只是看着光鲜,其实俸禄就那点,药铺赚得才多呢。
硬是违背老人家的心意,把药铺抢了去。
赵溪音的阿娘原本想让丈夫入宫当御厨,可那男人一心只琢磨着做官,心比天高,压根瞧不上御厨,无奈之下,年仅十七的赵溪音入了宫,成了司膳司一名厨娘。
赵溪音抬起头,不带感情地瞧了眼和善堂很有年代感的招牌,转身拐进济世堂。
等再带出来时,手里拎着几包牛草纸包好的药材。
即便抓药这么贵,她也没肖想着得舅母家药铺一点照顾,若是外祖父还在,定不会叫母女俩受苦……
多想无用,赵溪音甩甩脑袋,揣着银子进了家成衣铺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